资源描述:
第2 6 卷第1 2 期 2 0 0 7 年1 2 月 地质通报 G E o L o G I C A LB U L L E T I NO FC H I N A V 0 1 .2 6 .N o .1 2 D e c .,2 0 0 7 青藏高原西北缘中新世晚期A 型花岗岩的特征及意义 黎敦朋1 一,赵越1 ,胡健民1 ,李怀坤2 ,李新林3 ,周小康3 ,杜少喜3 L ID u n p e n 9 1 ⋯,Z H A OY u e l ,H UJ i a n m i n l ,L IH u a i k u n 2 , L IX i n l i n 3 ,Z H O UX i a o k a n 9 3 ,D US h a o x i 3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 0 0 0 8 1 ; 2 .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天津3 0 0 1 7 0 ; 3 .陕西省地质调查院.陕西西安7 1 0 0 1 6 1 .I n s t i t u t eo f G e o m e c h a n w s ,C h i n e s eA c a d e m yo f G e o l o g i c a lS c i e n c e ,B e r i n g1 0 0 0 8 1 ,C h i n a ; 2 .T i a n j i nI n s t i t u t eo fG e o l o g ya n dl 班n e r a lR e s o u r c e s ,C h i n aG e o l o g i c a lS u r v e y , T i a n j i n3 0 0 1 7 0 ,C h i n a ; 3 .S h a a n x iI n s t i t u t eo fG e o l o g i c a lS u r v e y , X i ’∞7 1 0 0 1 6 .S h a a n x i , C h i n a 摘要在阿克萨依湖幅1 2 5 万区域地质调查中,于青藏高原西北缘的西昆仑山南坡巴颜喀拉盆地发现了多个小型黑云母二长花 岗岩体。对其中规模较大的一个岩体的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显示,该岩体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 素和重稀土元素,8 E u 负异常,无N b 的亏损,属壳幔混合的偏铝质A 2 P A 型花岗岩。T I M S 法单颗粒锆石u P b 年龄测定获得 1 0 .0 M a 0 .1 M a 的年龄值 M S W D 0 .6 6 ,表明该岩体为中新世晚期岩浆活动的产物。该岩体可能是中新世晚期青藏高原后造山 阶段岩石圈发生拆沉作用形成的,就位于阿尔金巨型走滑断裂系的拉张区域。是阿尔金巨型走滑断裂系强烈活动阶段的反映, 对青藏高原地质构造演化和高原隆升的研究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A 型花岗岩;中新世晚期;青藏高原西北缘 中图分类号P 5 8 8 .1 2 1 ;P 5 9 5 ;P 5 9 7 .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 6 7 1 2 5 5 2 2 0 0 7 1 2 1 6 7 1 0 7 L iD P ,Z h a oY ,H uJM ,L iHK ,L iXL ,Z h o uXK ,D uSX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l a t eM i o c e n eA 一够p eg r a n i t eo nt h en o r t h - w e s t e r nm a r g i no ft h eQ i n g h a i - T i b e tP l a t e a ua n di t ss i g n i f i c a n c e .G e o l o g i c a lB u l l e t i no f C h i n a ,2 0 0 7 ,2 6 1 2 1 6 7 1 1 6 7 7 A b s t r a c t D u r i n g1 2 5 0 0 0 0r e g i o n a lg e o l o g i c a ls u r v e yo ft h eA k s a y A k s a y q i n L a k eS h e e t ,t h ea u t h o r sf o u n ds e v e r a ls m a l lb i o t i t e m o n z o g r a n i t eb o d i e si nt h eB a y a nH a rb a s i na tt h es o u t hf l o p eo ft h eW e s tK u n l u nM o u n t a i n so nt h en o r t h w e s t e r nm a r g i no ft h e Q i n g h a i T i b e tP l a t e a u .G e o c h e m i c a lr e s e a r c ho no n el a r g e rr o c kb o d yo ft h e mi n d i c a t e st h a ti tc o n s i s t so fm e t a l u m i n o u sA 2 P A 一t y p e g r a m t e ,e n r i c h e di nL R E Ea n dL I L Ea n dd e p l e t e di nH K E Ea n dH F S ,w i t han e g a t i v e8 E ua n o m a l yb u tn od e p l e t i o no fN d .T I M S s i n g l e z i r c o nU P bd a t i n gg a v ea na g eo f1 0 .0 0 .1M a M S W D 0 .6 6 f o rt h er o c k ,i n d i c a t i n gt h a tt h er o c ki st h ep r o d u c to fl a t e M i o c e n em a g m a t i s m .I tm a yh a v ef o r m e db yl i t h o s p h e r i cd e l a m i n a t i o ni nt h el a t eM i o c e n ep o s t o r o g e n i cs t a g ea n dm a g m aW a se m - p l a c e di na ne x t e n s i o n a lz o n eo ft h eg i g a n t i cA l t y nT a g hs t r i k e s l i pf a u l ts y s t e m ,w h i c hw a st h em a n i f e s t a t i o no ft h es t a g eo fs t r o n ga c t i v i t yo ft h eA l t y nT a g hs t r i k e s l i pf a u l ts y s t e m .T h i sd i s c o v e r yh a sg r e a ts i g n i f i c a n c ef o rt h es t u d yo ft h et e c t o n i ce v o l u t i o na n d 叩旋 o fQ i n g h a i T i b e tP l a t e a ui nt h i sa r e a . K e yw o r d s l a t eM i o c e n e ;A t y p eg r a n i t e ;n o r t h w e s t e r nm a r g i no ft h eQ i n g h a i T i b e tP l a t e a u 青藏高原西北缘的西昆仑山在晚新生代具有较 为强烈的岩浆活动【1 _ 1 3 1 ,在泉水沟、大红柳滩、康西 瓦、阿什库勒湖、普鲁等地分布众多的上新世末期一 第四纪火山岩【2 叫,除在西昆仑山西段的塔什库尔干 收稿日期2 0 0 7 - 0 3 - 2 9 ;修订日期2 0 0 7 - 0 5 - 3 0 地调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新疆1 2 5 万恰哈 J 4 4 C 0 0 4 0 0 2 、阿克萨依湖幅 1 4 4 C 0 0 1 0 0 2 、康西瓦幅 J 4 4 C 0 0 4 0 0 1 、岔路口幅 1 4 4 C 0 0 1 0 0 1 区域地质调查和青藏高原新构造与晚新生代古大湖研究项目联合资助。 作者简介黎敦朋 1 9 6 7 一 ,男,在读博士,高级工程师,构造她质专业。E - m a i l l i d u n p e n 9 5 1 8 8 8 1 6 3 .C O r n 万方数据 1 6 7 2 地质通报G E O L O G I C A LB U L L E T l NO FC H l N A2 0 0 7 年 一带报道有若干个晚新生代花岗岩体外【1 4 】,在西昆 仑山东部地区尚未见有新生代侵入岩的报道。在 1 2 5 万阿克萨依湖幅 1 4 4 C 0 0 1 0 0 2 区域地质调查 中。笔者等在西昆仑山南坡的二叠系黄羊岭组中发 现了3 个孤立分布的小型花岗岩体 图1 中的1 、2 、3 号 岩体 。这些岩体规模很小,岩石新鲜,与风化程度 高、规模较大的三叠纪一侏罗纪花岗岩明显不同。在 其中规模略大的一个岩体中,用T I M S 法获得锆石 u P b 年龄为1 0 .0 M a 0 .1M a ,属中新世晚期。这些 小型花岗岩体分布于阿尔金巨型走滑断裂系西侧的 次级断裂带旁侧,暗示它们的形成、就位可能与阿尔 金巨型走滑断裂系及青藏高原的隆升作用有关。 1区域地质概况和岩体地质 新发现的小型花岗岩体位于阿尔金巨型走滑 断裂系西侧的康西瓦断裂与大红柳滩一郭扎错断 裂之间,构造位置属于巴颜喀拉盆地的西段1 1 5 1 。该 盆地的主体由二叠纪一三叠纪浊积岩组成,广泛 分布二叠系黄羊岭组和三叠系巴颜喀拉山群复理 石沉积,发育多条由北向南的推覆构造,在二叠系 黄羊岭组中发育晚三叠世一早侏罗世花岗岩岩 基。由于巴颜喀拉盆地位于昆仑山南坡无人区,交 通和自然条件十分恶劣,野外地质调查研究十分 困难,区域地质研究程度很低。 本文研究的小型花岗岩体 图1 中的1 号岩体,下 文中简称黑云母二长花岗岩 出露于新疆和田县泉 水沟北约4 0 k m 的玉龙喀什河上游的支沟中,岩体的 中心坐标为北纬3 5 0 4 4 ’2 5 ”、东经8 0 0 0 3 ’3 8 ”。出露面积 约为3k m 2 。花岗岩体侵人于二叠系黄羊岭组复理石 砂岩、板岩中,在花岗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内见3 ~ 5 m 的硅化、斑点板岩接触变质带。 新发现的小型花岗岩体岩石呈灰色,细粒花岗 结构、似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斑晶为钾长石,斑晶粒 径6 ~1 0 n l l T l ,含量为8 %- 1 5 %,呈板条状。基质主要矿 物为钾长石 4 5 %~5 5 % 、斜长石 1 5 %~2 0 % 、石英 2 0 %一2 5 % 、黑云母 1 0 %左右 ,磷灰石、锆石、榍 石、独居石少量。基质中的斜长石为自形板柱状,钾 长石以微斜长石及条纹长石为主,呈半自形板状,黑 云母为自形条状.石英为他形粒状,粒径为0 .5 ~ 2 m m 。岩石新鲜,无定向构造。 3 6 。 o o ‘ 3 5 。 2 0 ’ 圈囤z 困s 国满 /1 1 竺 圭 y a 锆石U P b N 。n y / 一号一 oJ 甜水海 十 幺 O7 .5 1 5 k m I ................1 .........- J 蟪 置 / 碧 也颜喀拉造山 3 5 。 2 0 ’ _ _ 一 4 0 图1中新世晚期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出露位置略图 F i g .1 L o c a t i o nm a po fl a t eM i o c e n eb i o t i t em o n z o g r a n i t e T B 一三叠系巴颜喀拉山群;P 一二叠系黄羊岭组;C h 卜长城系甜水海岩群;C h S T - - K 城系赛图拉岩群;N .1 1 1 一中新 世二长花岗岩;T 1 8 一三叠纪花岗闪长岩;T q l 一三叠纪二长花岗岩;明1 一二叠纪二长花岗岩;N 。B 一中新世玄武岩; 1 一二叠系黄羊岭组中古海山生物灰岩;2 一二叠系黄羊岭组中古海山玄武岩;3 一逆冲断层;4 一左旋走滑断层 ∥∥牝∥夕伞夕一鼢 纛煞基慧绀 十心中心十十心十 ∥七夕夕牛∥∥ 十々十心十r心十心十 ∥/夕吹∥∥ ∥杖∥∥钐汁坳N坳时坳汁勘 之∥夕/翳≮ 万方数据 第2 6 卷第1 2 期 黎敦朋等青藏高原西北缘中新世晚期A 型花岗岩的特征及意义 2 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的岩石化学分析结果见表1 。 由表1 可见,该岩石具有高硅 S i O 6 8 .6 1 %“ 6 9 .8 2 % 、 高碱 全碱N a 2 0 K 2 0 7 .4 1 %~9 .0 2 % ,低钛 T i 0 2 0 .2 7 %- q .4 7 徇、低镁 M g O 0 .1 4 %~1 .1 5 % 的特征,铝 饱和指数A /C N K 0 .8 7 - 0 .9 8 ,碱性指数A I 1 .2 0 ~ 1 .3 2 ,R q 2 0 1 1 - 2 2 2 8 ,R 2 4 6 5 , - - , 5 5 3 ,且n ∞o n N a 2 0 , n C a Y a 2 0 K 2 0 ≥n A 1 2 0 3 n N a 2 0 K 2 0 ,在A / N K - A /C N K 图解 图2 上样品投点落人偏铝质花 岗岩区,因此该花岗岩属偏铝质花岗岩【州7 】。 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的稀土元素含量及特征值见 表2 。由表2 可见,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稀土元素的总量 较高 1 2 1 .2 7 X 1 0 - 6 ~1 3 2 .7 8 X 1 0 。6 ,轻稀土元素总量高 1 0 4 .8 4 x 1 0 - 6 ~1 1 4 .4 4 1 0 而 ,重稀土元素总量低 1 6 .4 3 1 0 咱- 1 8 .3 4 x 1 0 - 6 ,轻重稀土元素比值大 6 .2 4 - 6 .3 8 ,分馏较强,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模 式曲线右倾,属轻稀土元素富集型,8 E u 0 .6 0 ~0 .6 6 , 呈中等程度的负异常.具壳源型花岗岩的稀土元素 特征 图3 。 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的微量元素含量见表3 .微量 元素蛛网图见图4 标准化数据采用T h o m p s o n l l 8 l 的 数据 。从表3 、图4 可见,该岩体大离子亲石元素K 、 R b 富集,B a 亏损;高场强元素T h 强烈富集,T a 、N b 、 z r 相对富集,T i 、C r 、S c 相对亏损,R b /N b 1 6 .0 4 - 1 6 .8 4 ,N b /T a 4 .1 6 - 9 .4 ,S m /Y b 1 .9 3 - 2 .1 0 。蛛网图 总体呈右倾,没有N b 的负异常,又暗示该黑云母二 长花岗岩具有幔源花岗岩的特征。 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属偏铝质花岗岩。具有较高 的K 2 0 含量,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亏 损高场强元素、重稀土元素,E u 亏损,具高的L a /Y b 和C e /Y b 比值。指示源区可能存在斜长石的分离结 恕 噬 巢 兹 咯 壮 1 .5 1 .4 1 .3 1 .2 1 .1 1 / 偏铝质 过铝质//, 一 样品 / 一 /\ 一 代表件A 。 ■ 型桤岗学、1 r / 。..徽t / / 。 / 。/ / 0 .50 .6 0 .70 .80 .9l1 .11 .21 .31 .41 .5 A /C N K 图2花岗岩A /N K A /C N K 图解【1 6 】 F i g .2A /N K A /C N Kd i a g r a mo fg r a n i t e 1 .a C eP rN d S m E u G d T b D y H oE r T m Y b l ,U 图3 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稀土元素 球粒陨石标准化模式 F i g .3 C h o n d r i t e n o r m a l i z e d [ L E Ep a t t e r n s f o rb i o t i t em o n z o g r a n i t e 晶作用,并有陆壳物质的贡献;同时没有N b 的亏损 及低的S m /Y b 比值又显示该花岗岩具有岩石圈地幔 局部熔融的特征。因此该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具有壳 幔混合偏铝质花岗岩的特征。 表1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的主量元素分析结果 T a b l e1M a j o re l e m e n ta n a l y s i so fb i o t i t em o n z o g n m i t e 注样品由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岩矿测试中心分析氧化物含量% 嗣N / 万方数据 逮质逶狠G 裁0 l o G l £A 毛释U 乙己l 程| 秘◇Fc 嚣{ 器庭 博 隧 梨 菠 曝 挺 表2 罴云母二妖兹巍岩豹爨史元素分掇缝票 T a b l e2R E Ea n a l y s i so fb i o t i t em o n z o g r a n i t e 注榉暴由宣基地爱妒产骚究骚岩矿测试孛心势攒爨主元素食爨1 0 ‘ 表3 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的微量元素分析绪果 T a b l e3T r a c ee l e m e n ta n a l y s i so fb i o t i t em o n z o g r a n l t e 注样瑟垂塞螽建震矿产磷究瑟卷矿测试孛心癸辑徽鏊元素食囊l e “ 霆4 球歉骥石标准纯微量元素臻躅塑 F i g .4 C h o n d r i t e n o r m a l i z e dt r a c ee l e m e n t p a t t e r n sf o rb i o t i t em o n z o g r a r t i t e 该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在K 2 0 - N a 2 0 图解 图5 上 样品点落入A 型花岗岩区在A /N K A /c N K 图解 图2 上样品点很靠近世界代表性A 激拢岗岩平均 值投影的位置0 6 - 1 7 1 ;在A 型岩套R 广&图解 图6 上 落人A 2 p A 花岗崭区;花岗岩的R b /N b 1 6 .0 4 - 1 6 .8 4 , 在K b /N b - Y /N b 蹋解上与A s P A 型花岗岩的位置 相当m ;N b /T a 4 .1 6 ~9 .4 3 ,与A 2 P A 型花岗岩的 N b /T a 4 9 .5 也一致1 2 1 - 2 3 1 。 图5 花岗岩K 2 0 N a 2 0 图解f 1 9 l F i g 。5K 2 0 一N a 2 0d i a g r a mo fg r a n i t e 综上,| 箩} 述。该黑云母二长花浅岩为壳幔混合偏 铝质的A s p A 型花岗岩。 3 锆石U 一鳓年龄测定 3 .1 测定方法 样品取翻岩俸中部新鲜的黑云母二长筏岗岩, 样黼重2 k g 。将祥品粉碎至4 融6 0 强粒级,通过磁选、 电磁选,剩下非磁性部分,经淘洗获得锆石精矿, 万方数据 第2 6 卷第1 2 期黎敦朋等青藏高原西北缘中新世晚期A 型花岗岩的特征及意义 1 6 7 5 图6A 型岩套R 广R 2 图解刚 F i g .6 R 1 一R qd i a g r a mf o rA t y p eg r a n i t e 然后在双目镜下挑选用于定年的锆石。所选锆石 无包裹体、裂纹和熔蚀,晶体呈浅黄色、半透明、中 长柱状,晶体完整,自形程度高,为较典型的岩浆 成因锆石。 锆石的精选、化学处理和同位素测年分析在天 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同位素测试实验室完成,测试 方法为同位素稀释法。锆石的溶解及u 、P b 的分离 在K r o g h 程序的基础上做了相应的改进,锆石在 0 .2 5m L 容积的氟塑料容器内溶解。并使用唧b 一2 3 5 u 混合稀释剂,将u 、P b 用硅胶一磷酸溶液加在同一单 铼灯丝上,在V G 3 5 4 型质谱仪上用高灵敏度t 拘D a l y 检测器进行u 、P b 同位素测定,所有U 、P b 同位素数 据均对质量歧视效应进行校正。实验全流程P b 空白 为0 .0 3 0 0 .0 5 0n g ,u 空白为0 .0 0 2 “ - 0 .0 0 4n g 。 3 .2 测定结果 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的锆石u P b 同位素测定结 果见表4 ,谐和图见图7 。测定的3 颗锆石的表面年龄 介于9 .9 6 ~1 0 .0 4 M a 之间,数据点均落在谐和曲线上, 所测定的锆石表面年龄非常一致,1 - 3 号样的唧b / 2 3 8 U 数据点的表面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 0 .0M a 0 .1M a M S W D 0 .6 6 ,各单点年龄一致性好。说明年龄值 可信度高。该年龄代表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的结晶年 龄。因此该花岗岩就位于中新世晚期。 4 意义 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 2 2 - 2 6 1 ,A 2 P A 型花岗岩的 形成环境与A 。 从 型花岗岩明显不同,前者形成于 后造山阶段,后者形成于非造山阶段。因此,研究区 的花岗岩特征显示,中新世晚期青藏高原西北缘已 进入后造山阶段。 青藏高原作为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碰撞和进 一步构造缩短的产物已被广大地学工作者所接受。 印度一亚洲板块碰撞在4 5M a 时达到主体碰撞的高 峰[ 2 V l ,这一时期,青藏高原以南北压缩为主,浅部变 形主要表现为地层的褶皱和逆冲推覆变形.而且伴 随地壳缩短过程发生较强烈的岩浆活动【1 5 6 1 。青藏 高原地壳由南北向挤压增厚转为东西向伸展可能是 造山向后造山构造体制的转变。这一时间大约在1 8 - 8 M a i 2 S - 3 0 l ,青藏高原中南部裂谷系、藏南拆离构造等 可能是对这一转换的构造响应。藏北和可可西里等 表4 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的锆石U P b 同位素年龄分析结果 T a b l e4Z i r c o nU P ba g ea n a l y s t so fb i o t i t em o u z o g r a n i t e 样品情况质量分数普通l q 位素原子比率4表面年龄I Ma P b 占 钻石质量UP b / 含量 塾塾氇塾塾塾塑塾 号 特征 /烬/P g g - 1 /i .t g g - 1 “P b ”P b瑚U勺“P b瑚U ~a ‰ 崦 1 浅黄色半透 .5 0 1 兹静 3 0 0 .3 4 0 O m l 5 5 90 .0 1 0 0 80 .0 4 6 8 9 明中长柿状 1 2 60 .0 9 6 7 3l n 0 4l Q l 8 4 3 A 6 1 2 浅黄色半透 。. 1 1 7O .1 0 1 0 0 ∞1 5 4 6O D l 0 9 6O ∞1 4 0 9 .9 61 1 所 2 5 8 8 明中长柱状 5 【】 1 3 5 2 9 3 40 3 7 0 妙 3 浅黄色半透O .0 0 1 5 4 70 0 0 9 9 0 60 .0 4 6 4 6 明中K 柱状 5 0 1 3 7 1 92 40 0 眇4 9 50 1 2 0 29 .9 61 0 0 12 1 3 4 够 注唧b /唧b 已对实验空白 P b 0 .0 5 0 n g ,U O .0 0 2 n g 及稀释剂作了校正;其他比率中的P b 同位素均为放射成因P b 同位 素;括号内的数字为幻绝对误差,例如0 .0 0 1 5 4 7 表示O .0 0 1 5 4 7 0 .o o 0 0 2 8 2 r ;测定结果;1 ~3 号点唧b /~表面年 龄加权平均值为1 0 .O M a O .1 M a ,M S W D 0 .6 5 7 ;样品由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同位素实验室测试 万方数据 地质通报G E o L o G l C A LB U L L E T l No FC H I N A2 0 0 7 年 。 景 \ ∞ 山 苫 2 0 7 p b /2 3 5 U 图7 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锆石u P b 同位素年龄谐和图 F i g .7 Z i r c o nU P ba g ec o n c o r d i ad i a g r a mo fb i o t i t em o n z o g r a n i t e 地区中新世中晚期及以后大量的高钾一超钾质火山 岩浆作用,可能是这一构造体制转换的岩浆响应。 西昆仑山南坡发现的1 0 .0M a _ _ 0 .1M a 年龄的壳 幔混合A 。 P A 型花岗岩,可能形成于青藏高原地 壳由南北向挤压增厚转为东西向伸展的构造转换 阶段,本文研究的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生热元素T h 的含量极高 5 6 1 0 。6 7 2 1 0 1 ,与地壳T h 平均值 1 3 1 0 - s 和世界T h 平均值 2 3 x 1 0 ‘6 相比显著富 集【3 1 1 。鲍学昭等【3 2 1 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岩石圈之下可 能存在一个富T h 、U 、K 等生热元素的富集圈。因 此,推测青藏高原地壳在由南北向挤压增厚转为 东西向走滑、伸展拆离的过程中,岩石圈发生拆沉 作用。生热元素的富集圈连同挥发分一起随软流 圈物质上升。形成高放热元素的A 型花岗岩浆。阿 尔金巨型走滑断裂系深切岩石圈,为这些岩浆的 上升、就位提供了通道,其走滑拉张区域是岩浆定 位的最佳位置。 综上所述,西昆仑山南坡发现的1 0 .0M a 0 .1 M a 年龄的壳幔混合偏铝质的A 2 P A 型花岗岩是中新 世晚期青藏高原后造山阶段岩石圈发生拆沉作用的 产物,其就位于阿尔金巨型走滑断裂系走滑拉张区 域,可能是阿尔金巨型走滑断裂系强烈活动的反映, 对青藏高原地质构造演化和高原隆升的研究可能 具有重要意义。 5 结论 1 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西昆仑山南坡 巴颜喀拉盆地新发现的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属偏铝质 A P A 型花岗岩,富集轻稀土元素,亏损重稀土元 素,E u 负异常,无N b 的亏损,表现出壳幔混合型花岗 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2 对花岗岩应用T I M S 法进行锆石u P b 定年, 获得1 0 .0 M a 0 .1M a 的年龄值,可见其是中新世晚 期岩浆活动的产物。 3 构造环境判别结果表明,该花岗岩形成于 后造山阶段,可能是岩石圈拆沉作用的产物,其就 位于阿尔金巨型走滑断裂系走滑拉张区域,可能是 阿尔金巨型走滑断裂系强烈活动的反映。 致谢在野外工作中,陕西省地质调查院1 2 5 万恰哈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组的同志给予大力帮 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 1 1 邓万明.中昆仑造山带钾玄质火山岩的地质、地球化学和时代U 】.地 质科学,1 9 9 1 , 3 1 9 3 2 0 6 . 【2 】边千韬.郑祥身.青海可可西里地区构造特征与构造演化大陆岩石 圈构造与资源【M 】.北京海洋出版社,1 9 9 2 1 9 - 2 0 . 【3 ] A r n a u dNO ,V i d a lPH ,T a p p o n n i e rP ,e ta 1 .T h eh i g hK 2 0v o l c a n - i s mo fn o r t h w e s t e r nT i b e t G e o c h e m i s t r ya n dt e c t o n i ci m p f i c a t i o n s [ J ] . 万方数据 第2 6 卷第1 2 期 黎敦朋等青藏高原西北缘中新世晚期A 型花岗岩的特征及意义1 6 7 7 E a r t ha n dP l a n e t a r yS c i e n c eL e c c e r s ,1 9 9 2 ,1 1 1 3 5 1 3 6 7 . [ 4 】邓万明.青藏高原北部新生代板内火山岩【M 】.北京地质出版社, 1 9 9 8 . [ 5 ] x l j Z r 明,孙宏娟.青藏北部板内火山岩的同位素地球化学与源区特 征【I ] .地学前缘,1 9 9 8 ,5 4 3 0 7 3 1 7 . 【6 】邓万明.西藏阿里北部的新生代火山岩兼论陆内俯冲作用Ⅱ】 岩石学报,1 9 8 9 .6 3 1 - 1 1 . 【7 】潘桂棠,王培生,徐耀荣,等.青藏高原新生代构造演化【M 】.北京地 质出版社.1 9 9 0 . [ 8 ] 朱弟成,潘桂棠,莫宣学.青藏高原及邻区新生代火山岩s r ~N d P b 同位紊特征Ⅱ】.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 0 0 3 ,2 3 3 1 - 1 1 . 【9 】刘嘉麒.中国火山【M 】.北京科学出版社,1 9 9 9 . 【1 0 ] 张以佛,郑祥身,郑健康.青海可可西里地区地质演化【M ] .北京科 学出版社。1 9 9 6 . 【1 1 ] 新疆地矿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区域地质志[ M 】.北京地质出版 社.1 9 9 3 . [ 1 2 1 T 林,张进江,周勇,等.青藏高原岩石圈演化的记录藏北超钾质 及钠质火山岩的岩石学与地球化学特征Ⅱ】.岩石学报,1 9 9 9 ,1 5 1 4 0 8 - 4 2 1 . 【1 3 】罗照华,张文会,邓晋福,等.西昆仑地区新生代火山岩中的深源包 体Ⅱ】.地学前缘,2 0 0 0 ,7 1 2 9 5 2 9 8 . 【14 】罗照华,莫宣学,柯栅.塔什库尔干碱性杂岩体形成时代及其地质 意S q j ] .新疆地质,2 0 0 3 ,1 1 4 6 5 0 . 【1 5 】张雪亭,王秉璋,俞建,等.巴颜喀拉残留洋盆的沉积特征Ⅱ] .地质通 报,2 0 0 5 ,2 4 7 6 1 3 - 6 2 0 . 【1 6 ] M a n i a rPD ,P i c c o l iPM .T e c t o n i cd i s c r i m i n a t i o no fg r a n i t o i d s [ J ] . G e 0 1 .S o c .A m .B u l l .,1 9 8 9 ,1 0 1 6 3 5 - - 6 4 3 . 【1 7 ] W h a l e nJB ,C u r r i eKL ,C h a p p e UBW .At y p eg r a n i t e s g e o c h e m - i c a l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d i s c r i m i n a t i o na n dp e t r o g e n e s i s l J ] .C o n t r i b .M i n - e r a l .P e Ⅱ0 1 .,1 9 8 7 ,9 5 4 0 7 4 1 9 . 【1 8 ] T h o m p s o nR N .B r i t i s hT e r t i a r yv o l c a n i c [ J ] .s c o t t .J .G e 0 1 .,1 9 8 2 ,1 8 5 9 - 1 0 7 . 【1 9 ] C o U i n sWJ ,B e a m sSD ,W h i t eAJR ,e ta 1 .N a t u r ea n do r i g i no f A t y p eg r a n i t e sw i t hp a r t i c u l a rr e f e r e n c et os o u t h e a s t e r n A u s t r a l i a Ⅱ】C o n t r i b u t i o n st oM i n e r a l o g ya n dP e t r o l o g y ,1 9 8 2 ,8 0 1 8 9 2 0 0 . [ 2 0 ] B a t c h e l o rB o w d e nP .P e t r o g e n e t i c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o fg r a n i t o i dr o c k s e r i e su s i n gm u l t i c a t i o n i cp a r a m e t e r s l J ] .C h e m .G e o L ,1 9 8 5 ,4 8 4 3 5 5 . 【2 1 】马昌前,余振兵,许聘,等.桐柏一大别山南缘的志留g A 花岗岩 类S H R I M P 锆石年代学和地球化学证据o 】.中国科学p 辑 ,2 0 0 4 ,3 4 1 2 1 1 0 0 1 1 1 0 . 【2 2 】刘昌实,陈小明,陈培荣,等.A 型岩套的分类、判别标志和成因[ J 】.高 校地质学报,2 0 0 3 ,9 4 5 7 3 - 5 9 1 . 【2 3 ] E b yG N .C h e m i c a ls u b d i v i s i o ro ft h eA t y p eg r a n i t o i d s p e t r o g e n e s i sa n dt e c t o n i ci m p l i c a t i o n s D 】.G e o l o g y ,1 9 9 2 ,2 0 6 4 1 6 4 4 . 【2 4 】洪大卫,王式光,韩宝福,等.碱性花岗岩的构造环境分类及其鉴别 标志o ] .中国科学∞辑 ,1 9 9 5 ,2 5 4 4 1 8 4 2 6 . [ 2 5 1 姜耀辉。杨万志.西昆仑山A 型花岗岩带的发现及其地球动力学意 义o 】.地质论评,2 0 0 0 ,4 6 3 2 3 5 2 4 4 . 【2 6 】许保良,黄福生.A 型花岗岩的类型、特征及其地质意义Ⅱ】.地学探 索,1 9 9 1 , 3 1 1 3 1 2 0 . [ 2 7 ] P a t r i aP ,A c h a c hJ .I n d i a A s i ac o l l i s i o nc h r o n o l o g yh a si m p l i c a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