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 5期 总第 1 6 8期 2 0 1 1 年 1 0月 机 械 工 程 与 自 动 化 MEC HANI C AL E NGI NE ER I NG & AUT OMA耵 ON No . 5 Oc t . 文章编号 1 6 7 2 6 4 1 3 2 0 1 1 1 0 0 1 4 7 0 3 基于 P L C的风力机变桨距控制系统研究 张尚云 ,齐向 东 太原科技大学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山西太原0 3 0 0 2 4 摘要设计了一种以西门子 s 7 3 0 0系列P L C为中心控制器的液压变桨距控制系统,而且为了实现功率的平 稳调节引入了转子电流控制器。通过软、硬件的设计,较理想地实现了风力机的液压变桨距控制。 关键词风力发电;西门子S - / 一3 0 0 P L C ;液压变桨距;转子电流控制器 中图分类号T P 2 7 3 T K 8 3 文献标识码A O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的深人发展 ,各国对能源的需求 日 益加大 ,煤 、石油等常规能源已经面临枯竭。目前风 能成为最具有大规模开发前景的可再生资源 ,可有效 地解决环境污染 ,缓解全球气 候变化 和能源短 缺问 题 ⋯ 。 目前投入运行 的风力发电机组主要有两类功率调 节方式 一类是定桨距失速控制;另一类是变桨距控 制。相对于定桨距失速控制 的风力发电机组 ,变桨距 风力发 电机启动与制动性能好 ,具有较高 的风能利用 率 ,并且在额定功率以上变桨距可以调节桨距角的大 小从而改变叶片气动特性,提高风力机在高风速时的 输出功率。 由于风力机变桨距系统 的响应速度受系统反应速 度的影响,使其不能跟随快速变化的风速 ,所以如果 只通过变桨距控制器改变节距来控制风力机的输 出功 率 ,其控制效果并不理想。因此 ,为了更好地优化输 出功率曲线 ,使功率曲线达到理想状态 ,本设计在液 压变桨距控制的基础上引入 了转子电流控制器。 1 变桨距 风 力发 电机 组的运 行 过程 变桨距系统的功能是采用风力机动力系统和其控 制技术 ,使安装在轮毂上的叶片可以跟随变桨缸的左 右移动而沿着纵轴的方向旋转 ,改变桨叶的桨距角 , 达到改变风力机组所获得的空气动力转矩的目的,从而 控制风轮所吸收的能量,改善整个风力机的能量吸收状 况 ,有效地解决风力机因风速过大受力加大影响风力机 使用寿命的问题 J 。图 1 为变桨距风力发电简图。 图 1中, W为风力机叶片转速 , P为反馈风力机功 率, p 为风力机机械功率额定值 , 口为桨距角。 新型变桨距 控制 系统 框 图见 图 2 。其 工作过程 为 在发 电机并人电网之前 ,风力发电机的转速是根 据速度给定信号与发电机的转速反馈信号由速度控制 器 A来控制 ;发 电机并入 电网之后,速度控制器 A 不再起作用 ,改 由功率控制器 和速度 控制器 B共 同 起作用。其中功率控制器的作用是根据反馈 回来的风 力发电机的转速给出与其相对应的风力机功率变化曲 线 ,再由转子电流控制器调节发电机转差率 ,调节发 电机转速,并确定其 中速度控制器 B的速度给定值。 桨距角即节距给定的参考值 由中心控制器根据风力机 组运行状态给出。 风 电网 功率 传感器 图 1 变桨距风力发电简图 1 . 1 启动过 程 当变桨距风力机组在无 风状 态时 本 系统设 定 风速低于 3 . 5 m / s 时 ,风力机 组不工作 ,叶片处于 顺桨 ,桨距角位于 9 0 。 位置 ,这样气流对桨叶不会产 生作用 ;当持续风速高于 3 . 5 m/ s ,达到风力机 的启 动风速时,风力机将由停机状态变为运行状态 ,中心 控制器发 出指令调节叶片使 风力机桨距角 由 9 0 。 .陕速 地转到待机角度 9 。 系统设定 ,风速继续增加,当 增加并达到发电机并人 电网条件时 ,要求风力发电机 收稿 日期 2 0 1 1 0 3 3 1 ;修 回 日期 2 0 1 1 0 4 2 5 作者简介张尚云 1 9 8 5 一 , 男, 山东烟台人 , 在读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1 4 8 机 械 工 程 与 自 动 化 2 0 1 1 年 第 5期 进入发 电工作状态 ,中心控制器发 出指令继续调节桨 机具有最佳风能吸收系数 ,满足并网运行条件 ,从而 叶使桨距角由待机角度 9 。 继续减小到 3 。 ,此时风力 并网运行 。 控制电压 熹 给 度 _-1 控 制 器 B r 发电机转速 最大功率给定 功率 控制器 电流给定 发电机 图 2 新型变桨距控制系统框图 1 . 2 功 率低 于额 定功 率 当风力机并 网稳定 运行 以后 ,如果 风速继续降 低 ,且持续低 于额定风 速 ,即长时 间处 于低风速 阶 段 ,此时变桨距控制器并不动作 ,桨距角不改变 ,风 力机桨距角始终保持在 3 。 ,此时风力 机输 出功率不 受系统控制 ,而是根据叶片的气动性能随风速的变化 而不断变化 ,风力机始终保持运行在风机最大风能利 用系数 C 处。 1 . 3 功率高于额定功率 由于风速不断变化 ,如果风速转而持续升高到高 于额定风速 ,达到风力机额定功率运行条件时 ,风力 机进入额定功率工作状态。如果风速在高于额定风速 之后还继续升高 ,则变桨距控制器根据功率反馈信号 控制桨叶变化减小桨距角 ,从而减少风力发电机组所 获得的空气 动力转矩进 而减小风力机的风能利用效 率 ,控制风力机输 出稳定功率 ,同时也减少风机叶片 受力 ,使之满足于风力机的机械承受能力 ,增加风机 的使用寿命。 然而随着风力机组容量 的增加 ,大型风力机组的 单机重量 已经达到 了数吨。对 于控制 如此 巨大 的风 机 ,其控制响应速度要随着风速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是 非常困难的,因此仅通过控制器控制桨距角的变化来 控制发 电机 的输出功率使其稳定是不理想的。 为了优化功率曲线 ,尽量使发电机输出功率曲线 达到理想状态 ,本设计在液压变桨距控制的基础上引 入了转子电流控制器 ,即变桨距发电机组在采用普通 液压变桨距进行功率调节的过程中 ,风力发电机功率 的反馈信号不再直接作为控制节距变化的因素 ,而 由 风速低频分量与发电机转速相结合来控制风力机组变 桨距系统,由转子电流控制器调节发电机的转差率来 减少由风速高频分量产生的机械能波动 ,通过迅速改 变发电机的转速来进行平衡调节。当风速高于额定风 速,在调节桨距角的同时调节发 电机转速 ,使发电机 转速升高 ,将增加 的风 能以风轮动能的形式存储起 A B 电网 来;当风速降低 低于额定风速时,再将高于额 定风速时所储存的动能释放出来 ,从而调节功率曲线 以达到更加理想的状态 。 2 变桨控制系统设计 2 . 1 系统硬 件设 计 本液压变桨系统以 7 5 0 k W 风力发 电机组作为实 验对象 ,目前市场上应用的变桨距控制有 电动变桨距 和电液伺服变桨距 液压变桨距 两种。相 比较 电 动变桨距 ,液压变桨距执行机构 由于具有动态响应速 度快、单位体积小、转矩大、便于集 中布置、技术成 熟等优点在变桨距机构 中占主要地位 。图 3为液压变 桨距结构原理图。 1 通过 以模拟量形式输入 的浆距角反馈信 号 和压力传感器 1 、2的压力信号等控制 P L C发 出指令 给比例 阀,通过 比例阀的频繁调节改变油缸推力和位 移 ,从而改变桨叶角度 ,也就是桨叶变距主要依靠 比 例 阀和溢流阀完成。 2 桨叶与轮毂之 间通过一个 四点 的球轴 承在 整流罩 内连接,使桨叶能进行轴 向转动 ,液压缸一端 图 3中变桨缸的桨杆 固定在轮毂支架上 ,另一端 的活塞杆连接在桨叶根部轴承的外切 圆上 ,这样活塞 杆 的直线运动就能转化为桨叶的圆周运动,此风机的 变桨角度为 一 5 。 ~ 9 O 。 。 3 当遇到故障停机或有急停信号时,P L C控 制电磁阀 JA和 JC打开 ,J B关 阀,使叶片迅 速变动到顺桨状态 ,不吸收风能。 本系统 中心控制器采用西门子公司的 S 7 3 0 0系 列 P L C 。由于发电机的功率信号 由高速功率变送器 以 模拟量的形式输入到P L C ,而桨距角反馈信号、液压 传感器 1 和2的信号都以模拟量形式输入,故此处选 用 C P U 3 1 4 I F M模块 ,此模块本身集成了4模拟量输 人 1 模拟量输 出,其输入输 出范围为 一1 O V~l O V 或 一 2 0 mA 一 2 0 m A,2 0个数字量输入端 口,1 6个 数字量输出端 口,最大可扩展 1 2 8点数字量和 3 2点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2 0 1 1年第5期 张尚云, 等 基于P L C的风力机变桨距控制系统研究 1 4 9 模拟量 ,完全可 以满足系统要求。 图 3 液压变桨距结构 原理 图 2 . 2 系统软件 设计 本系统的主要 功能全部 由 s 73 0 0 P L C来完 成。 当满足风力发 电机 的启动条件时 ,P L C发出指令使叶 片桨距角匀速减少 ;当发 电机并 网以后 P L C会 根据 反馈功率进行调节;如果风速在额定风速以下,则保 持较高的风能吸收系数 ;如果在额定风速以上 ,调整 桨距角和利用转子 电流控制器控制输出功率 ,使其稳 定在额定功率以上 ;当遇故 障停机或有急停信号时, P L C控制电磁阀 JA和 Jc打开,JB关 闭,使 叶片迅速变动到顺桨状态 ,不吸收风能。 风力机变桨距控制程序流程图如图 4所示。当风 速高于启动风速 ,P L C发出指令控制桨距角从 9 0 。 减 少到 1 5 。 ;这时如果发 电机 的转 速大于 8 0 0 r / s 或持 续大于 7 0 0 r / s ,则桨叶继续减少到 3 。 位置 。当 P L C 检测到转速大于 1 0 0 0 r / s时并 网,若并 网不成功 , 则桨叶退桨到 1 5 。 位置。由于高风速段也 就是风速高 于额定风速阶段的变桨距功率调节尤为重要 ,本系统 在高风速段 中心控制 器的控制算法核心采用 了模糊 P I D控制 ,模糊控制器控制过程是根据功率偏差信号 E及变化率 来调节比例系数、积分系数 、微分系数 的数值。经实验验证此基于模糊控 制的参数 自整定 P I D控制器能非常好地适应非线性系统 ,具有 良好 的 鲁棒性。 3结论 系统采用西门子公司的 S 73 0 0 P L C作为该变桨 距控制机构的中心控制器 ,已在 7 5 0 k W 变桨距风力 机组上做 了实验。根据现场的实验记录可以看 出,该 系统完全可以使风力机安全运行 ,并且在出现故障停 机或者按下急停按钮时能迅速顺桨停机;在运行时能 满足功率最优的原则。在高风速时能根据输出功率调 整桨距 角、调整发 电机转 速使功 率稳定输 出在 7 5 0 k W 左右 ;在低风速时桨距角维持在 3 。 位置 ,满足设 计要求。 图 4 变桨距控制流程 图 参 考文献 [ 1 ] 周燕莉 .风力发电的现在与发展趋势 [ J ] . 甘肃科技 , 2 0 0 8 , 2 4 3 9 1 1 . [ 2 ] 张雷 . P L C在大型风力机变桨距系统中的应用[ J ] . 电气 应用 , 2 0 0 7 , 2 6 9 1 2 0 . 1 2 3 . [ 3 ] 梁磊 .变桨距与变速风力发电机组的基本控制技术 [ D] . 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 2 0 0 6 1 4 1 9 . [ 4 ] 常杰, 孟彦京 .风力发电变桨控制系统设计 [ J ] . 电气传 动, 2 0 1 0 , 4 0 5 4 1 - 4 3 . [ 5 ] 刘艳梅, 任双艳 , 李一波 . s 73 0 0可编程控制器 P L C 教程[ M] .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 0 0 8 . [ 6 ] 刘湘琪, 邱敏秀, 林勇刚.液压技术在风力发电系统中的 应用[ J ] . 机床与液压, 2 0 0 4 8 1 1 4 . 1 1 6 . Re s e a r c h o n W i n d Tu r b i n e Pi t c h Co n t r o l S y s t e m Ba s e d o n PLC Z HAN G S h a n g - y u n , QI X i a n g d o n g S c h o o l o f E l e c t r o n i c a n d I n f o r ma t i o n E n g i n e e ri n g , T a i y u a n U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T e c h n o l o g y , T a i y u a n 0 3 0 0 2 4 ,C h i n a Ab s t r a c t I n t h i s p a p e r . a h y d r a u l i c p i t c h c o n t r o l s y s t e m w i t h a s e r i e s o f S i e me n s s 7 - 3 0 0 P L C a s t h e c e n t r a l c o n t r o l l e r i s d e s i g n e d .I n o r d e r t o a c h i e v e a s m o o t h a d j u s t m e n t , t h e r o t o r c u r r e n t c o n t r o l l e r i s c h o s e n .T h r o u g h s o f t w a r e a n d h a r d w a r e d e s i g n , b e t t e r h y d r a uli c w i n d t u r b i n e p i t c h c o n t r o l i s o b t a i n e d . Ke y wo r d s wi n d p o w e r g e n e r a t i o n;S i e me n s s 7 3 0 0 P L Ch y d r a uli c p i t c h ;r o t o r c u r r e n t c o n t r o l l e r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