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29.120.70 K 33 JB/T 3909--1999 机床热过载继电器 1999-05-20 发布 2000-01-01 实施 国 家 机 械 工 业 局 发 布 I 前言 1 范围1 2 引用标准1 3 术语、符号、代号1 4 分类1 5 特性3 6 正常工作条件与安装条件6 7 结构和性能要求6 8 试验方法14 9 检验规则19 10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21 JB/T 3909--1999 目 次 II 前 言 本标准是依据 GB/T 14048.11993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总则 ,GB 14048.41993低压 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低压机电式接触器和电动机起动器 ,GB 14048.51993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 设备 控制电路电器和开关元件 第一部分机电式控制电路电器 ,对 JB 390985机床热过载继 电器的修订,并按有关规定进行了重新编辑。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 JB 390985。 本标准由成都机床电器研究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桂林机床电器厂。 本标准起草人周泰武、易英妹、李文礼。 本标准于 1985 年发布。 JB/T 3909--1999 1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机床热过载继电器 (以下简称热继电器) 的基本要求。 包括了热继电器的型式、 特性、 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 适用于本标准的热继电器主要用于额定频率 50 Hz(或 60 Hz) ,额定电压交流 1000 V(1140 V) 、 直流 1500 V 及以下的主电路中,用于交流电动机的过载及断相保护。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561993 标准电压 GB/T 7621996 标准电流 GB/T 9991988 直流电力牵引额定电压 GB/T 2423.11989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 A低温试验方法 GB/T 2423.4199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 Db交变湿热试验方法 GB/T 28281987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GB/T 2900.181992 电工术语 低压电器 GB/T 42071984 固体绝缘材料在潮湿条件下相比漏电起痕指数和耐漏电起痕指数的测定方法 GB/T 4942.21993 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 GB/T 5169.41985 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 灼热丝试验方法和导则 GB/T 133841992 机电产品包装 通用技术条件 GB/T 14048.11993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总则 GB 14048.41993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低压机电式接触器和电动机起动器 GB 14048.51993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控制电路电器和开关元件 第一部分机电式 控制电路电器 3 术语、符号、代号 本标准采用的术语、符号、代号符 合 GB/T 2900.18、 GB/T 14048.1、GB 14048.4 和 GB 14048.51993中第 3 章的有关规定。并补充规定术语如下 3. 1 临界脱扣电流 热继电器在规定条件下,通以略大于此值的电流则能脱扣,通以略小于此值的电流,则不能脱扣。 4 分类 4. 1 按热效应类别分 国家机械工业局 1999-05-20 批准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机 械 行 业 标 准 机床热过载继电器 JB/T 3909--1999 代替 JB 390985 2000-01-01 实施 JB/T 3909--1999 2 a) 双金属片式; b) 易熔合金式; c) 其它。 4. 2 按脱扣级别分 a) 10A; b) 10; c) 20; d) 30。 4. 3 按极数分 a) 单极; b) 二极; c) 三极。 4. 4 按是否带有断相保护功能分 a) 带断相保护; b) 不带断相保护。 4. 5 按有无整定电流调节装置分 a) 有整定电流调节装置; b) 无整定电流调节装置。 4. 6 按辅助触头分 a) 接通触头; b) 分断触头; c) 转换触头; d) 脉冲触头。 4. 7 按复位方式分 a) 自动复位式; b) 非自动复位式; c) 自动和非自动复位式。 4. 8 按有无周围空气温度补偿分 a) 有周围空气温度补偿; b) 无周围空气温度补偿。 4. 9 按有无专用配套电流互感器分 a) 有专用配套电流互感器; b) 无专用配套电流互感器。 4. 10 按与配套交流接触器接线安装方式分 a) 组合式; b) 分立式。 4. 11 按外壳防护等级分 JB/T 3909--1999 3 a) IP00; b) IP10; c) IP2L0; d) IP30。 4. 12 按与短路保护电器的协调配合类型分 a) “1”型; b) “2”型。 4. 13 按安装类别分 a) 安装类别Ⅱ; b) 安装类别Ⅲ。 4. 14 按辅助触头的使用类别分 a) AC–14; b) AC–15; c) DC–13; d) DC–14。 4. 15 按有无动作指示分 a) 有动作指示; b) 无动作指示。 5 特性 5. 1 特性概要 热继电器的特性用下列项目加以规定 a) 型式(5.2) ; b) 特性量(5.3) ; c) 主电路的额定值和极限值(5.4) ; d) 使用类别(5.5) ; e) 辅助电路(5.6) ; f) 标志和电流整定值(5.7) ; g) 时间–电流特性(5.8) ; h) 周围空气温度的影响(5.9) ; i) 寿命(5.10) ; j) 与短路保护电器(SCPD)的协调配合(5.11) ; k) 通断操作过电压(5.12) 。 5. 2 型式 热断电器规定为过载延时继电器。延时型式为 a) 与原先负载有关; b) 与原先负载有关且具有断相保护。 JB/T 3909--1999 4 5. 3 特性量 a) 电流整定值或标志; b) 额定频率; c) 时间–电流特性; d) 根据 7.2.1.2表 1 中序号 4规定的条件下脱扣时间分类的脱扣级别或脱扣时间超过 30 s 时的最 大脱扣时间,单位为 s; e) 极数。 5. 4 主电路的额定值和极限值 热继电器的额定值应根据 5.4、5.5、5.11和 5.12的规定来表示,根据需要可以增减。 5. 4. 1 额定电压 热继电器要确定以下述及的额定电压。 额定电压值应符合 GB 156,直流 550 V及以上的额定电压值应符合 GB/T 999。 5. 4. 1. 1 额定工作电压(Ue) ; 5. 4. 1. 2 额定绝缘电压(Ui) ; 5. 4. 1. 3 额定冲击耐受电压(Uimp) 。 5. 4. 2 电流 热继电器要确定以下述及的电流,其额定电流应优先采用 GB/T 762 中的规定值。 5. 4. 2. 1 约定发热电流(Ith) ; 5. 4. 2. 2 额定工作电流(Ie) 。 5. 4. 3 额定频率 5. 4. 4 额定工作制 正常情况下,热继电器要考虑以下额定工作制。 5. 4. 4. 1 八小时工作制(连续工作制) ; 5. 4. 4. 2 不间断工作制; 5. 4. 4. 3 断续周期工作制或断续工作制。 5. 4. 5 正常负载和过载特性 热继电器在正常负载和过载条件下要考虑耐受(通断电动机的)过载电流的能力。 5. 4. 6 额定限制短路电流。 5. 5 使用类别 5. 5. 1 主电路的使用类别 a) AC–3; b) AC–4。 5. 5. 2 辅助电路的使用类别 a) AC–14; b) AC–15; c) DC–13; d) DC–14。 JB/T 3909--1999 5 5. 6 辅助电路 辅助触头的特性及其额定值应符合 GB 14048.5 的要求,一般选定以下适用的参数 a) 额定绝缘电压、额定工作电压(额定频率) ; b) 额定工作电流、约定发热电流; c) 正常和非正常条件下的接通和分断能力; d) 相邻触头元件在电气上是否可分开; e) 辅助触头配用指定短路保护电器所能承受的额定限制短路电流。 5. 7 标志和电流整定值 热继电器是根据热继电器的电流整定值 (电流整定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值, 如果可调的话) 和其脱扣 级别标志的。 电流整定值(或整定范围)应标注在热继电器上。 对具有电流互感器的热继电器, 其标志可以是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电流, 也可以是继电器的整定电流, 两种情况下均应注明电流互感器的变比。 5. 8 时间–电流特性 制造厂应以曲线簇的形式提供典型时间–电流特性。这些曲线应表示热继电器从冷态开始(见 5.9) 的脱扣时间与至少到热继电器配用的电动机满载电流的 8倍间的电流之间的变化关系, 制造厂应以适当 的方法给出这些曲线的基本误差和影响这些曲线的导体截面(8.2.3.2.1) 。 推荐以对数坐标的横坐标表示电流,纵坐标表示时间, 推荐电流用整定电流的倍数标注, 有关表示 方法见 GB/T 14048.11993 中 5.8。 5. 9 周围空气温度的影响 时间–电流特性(5.8)与规定的周围空气温度有关,并且它是热继电器在冷态的条件下做出的。周 围空气温度应清楚地标明在时间–电流特性曲线上,其推荐值为20℃或40℃。 当周围空气温度在–5 40℃范围内时,热继电器应正常工作。制造厂应说明周围空气温度变化对 热继电器特性的影响。 5. 10 寿命 a) 机械寿命; b) 电寿命。 5. 11 与短路保护电器(SCPD)的协调配合 热继电器与 SCPD的协调配合是由 SCPD的型式、 额定值和特性值表示特性的。SCPD提供了与热 继电器之间的过电流选择性保护及短路的适当保护。 7.2.10及 GB/T 14048.11993中的 5.8 给出了具体 要求。 5. 12 通断操作过电压 通断操作过电压是热继电器在接通和分断操作中所产生的过电压最大值,应在具体产品标准中规 定。 其值不应超过热继电器的额定冲击耐受电压, 也不应超过热继电器预期安装在电源系统包括电路及 其设备规定的冲击耐受电压,并应通过试验予以验证。 热继电器通断操作过电压的确定可参见 GB/T 14048.11993 中的 7.1.3.1.1,7.1.3.1.2 和 7.2.6。 JB/T 3909--1999 6 6 正常工作条件与安装条件 6. 1 正常工作条件 热继电器应能在以下规定的条件中正常工作, 凡要求热继电器工作在超过以下规定的条件,用户可 与制造厂协商。 6. 1. 1 周围空气温度 a) 周围空气温度上限为40℃,24 h 内平均值不超过35℃; b) 周围空气温度下限为–5℃。 注 1 周围空气温度下限为–10℃或–25℃的工作条件,订货时用户要向制造厂申明。 2 周围空气温度上限超过40℃或下限低于–25℃的工作条件,订货时用户要与制造厂协商。 3 应在产品标准中指出周围空气温度的标准参考值。 6. 1. 2 海拔 安装地点的海拔不超过 2000 m。 用于高于 2000 m海拔必须考虑空气的冷却效应和介电强度的下降,用户要与制造厂协商。 6. 1. 3 大气条件 6. 1. 3. 1 湿度 安装地点的空气相对湿度在最高温度为40℃时不超过 50,在较低的温度下可允许有较高的相对 湿度,最湿月的月平均最低温度不超过25℃,该月的月平均最大相对湿度不超过 90。由于温度变化 发生在产品上的凝露情况必须采取措施。 6. 1. 3. 2 污染等级 周围环境的污染等级规定为 3 级。 6. 1. 4 冲击与振动 除非产品标准另有规定,一般情况不考虑冲击振动。 6. 2 安装条件 正常安装条件应在制造厂的说明书中规定, 对安装方位有规定或性能受安装条件显著影响的热继电 器,应在产品标准或技术条件中明确规定安装条件。 6. 2. 1 安装轨 对于采用安装轨安装的热继电器,安装轨的标准应加以采用。 6. 2. 2 安装类别(过电压类别) 安装类别为Ⅱ或者Ⅲ。 7 结构和性能要求 7. 1 结构要求 7. 1. 1 材料 热继电器应选取性能满足使用要求的适用材料,并在构成热继电器后应符合有关试验要求,注意材 料的耐燃和耐湿性能以及保护某些绝缘材料抗湿的必要性。 选取材料的适用性可用以下试验来验证,试验可在热继电器上和(或)热继电器的部件上进行 JB/T 3909--1999 7 a) 耐老化性能; b) 耐湿性能; c) 耐热性能; d) 抗非正常热和着火危险; e) 抗锈性能。 对有关耐热、 抗非正常热和着火危险而言,应优先在热继电器上和 (或)热继电器中取出的合适部 件上进行试验, 然而, 在某些情况下, 由于特殊理由可以允许用预选材料上的试验来取代热继电器或某 部件上的试验。 7. 1. 1. 1 弹性部件的耐老化性能 由橡胶、聚氯乙烯(PVC)或类似材料制成的热继电器的弹性部件应具有耐老化性能。 7. 1. 1. 2 耐湿性能 热继电器应具有适应在正常条件中可能发生的湿度作用的能力。 热继电器的耐湿性能应验证, 其试 验方法见 8.1.2。 7. 1. 1. 3 耐热性能 热继电器在正常工作条件中可能达到的最高温度下应无有害的损伤。 耐热性能应验证,其试验方法 见 8.1.3。 7. 1. 1. 4 抗非正常热和着火危险 绝缘材料部件由于电气效应可能使之受到热应力, 并且绝缘恶化可能损害热继电器的安全,这些部 件遭受非正常热和着火作用不应使其失效危及安全。验证抗非正常热和着火危险的试验方法见 8 .1.4。 7. 1. 1. 5 抗锈性能 热继电器的黑色金属部件,包括外壳和罩盖,应具有防锈保护。验证抗锈性能的试验方法见 8.1.5。 7. 1. 2 载流部件及其连接 载流部件应具有满足预期使用要求所必要的机械强度和载流能力。 在安装和维修时要操作的螺钉或螺母等紧固件应能承受正常使用中产生的机械应力。 传递接触压力的螺钉或螺母应啮合在金属螺纹上。 电气连接的接触压力不应通过绝缘材料 (但陶瓷或性能更适宜的其他材料除外)传递,除非在金属 部件中有足够的弹性贮能可以补偿绝缘材料发生的任何收缩或变形。 以上要求应以目测和 GB/T 14048.11993 中 8.1.9 规定的试验来验证。 7. 1. 3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GB/T 14048.11993 中 7.1.3 适用。热继电器主要绝缘材料的相比漏电起痕指数(CTI)规定为 Ⅲb100≤CTI<175。 7. 1. 4 接线端子 GB/T 14048.11993 中 7.1.7适用。 7. 1. 5 热继电器的防护等级 GB/T 14048.11993 中 7.1.11适用。 7. 1. 6 热继电器的耐撞击要求 GB/T 14048.11993 中 7.1.13适用。 JB/T 3909--1999 8 7. 2 性能要求 7. 2. 1 动作范围 7. 2. 1. 1 一般动作要求 热继电器空载,动作机构和复位机构手动循环操作,动作灵活,无卡滞、无失效。 7. 2. 1. 2 热继电器各极通电时的动作范围见表 1。 表 1 各极通电时的动作范围 整定电流倍数 脱 扣 时 间 tp 周围空气温度 ℃ 脱 扣 级 别 序 号 有周围 空气温 度补偿 无周围 空气温 度补偿 10A 10 20 30 起始条件 有周围 空气温 度补偿 无周围 空气温 度补偿 1 1.05 1 ≥2h ≥2h ≥2h ≥2h 冷态 2 1.2 1.2 <2h <2h <2h <2h 接序 1 试验后 3 1.5 1.5 <2min <4min <8min <12min 接序1 试验后 4 7.2 7.2 2s<tp≤10s 4s<tp≤10s 6s<tp≤20s 9s<tp≤30s 冷态 205 405 注 1 当热继电器在序 1 的试验电流下已达热平衡时,试验时间可取为达到热平衡所需时间。 2 对电流整定值可调的热继电器,其最大整定电流和最小整定电流均应符合要求。 3 对于无周围空气温度补偿的热继电器,其电流倍数/周围空气温度特性应不大于 1.2 / K。1.2 / K 是 PVC绝 缘导体的配合特性。 7. 2. 1. 3 三极热继电器两极通电时的动作范围见表 2。 表 2 三极热继电器两极通电时的动作范围 整 定 电 流 倍 数 任意两极 另一极 脱扣时间 起 始 条 件 周围空气温度 ℃ 1.0 1.0 ≥2 h 冷 态 有周围空气温度 补偿 1.32 0 <2 h 接上项试验后 205 1.0 1.0 ≥2 h 冷 态 无断相保护 无周围空气温度 补偿 1.25 0 <2 h 接上项试验后 405 1.0 0.9 ≥2 h 冷 态 有断相保护 有周围空气温度 补偿 1.15 0 <2 h 接上项试验后 205 注 1 上述极限值适用于各极所有不同组合的情况。 2 对电流整定值可调的热继电器,其最大整定电流和最小整定电流均应符合要求。 7. 2. 2 温度补偿性能 有温度补偿的热继电器应符合表 1中在20℃栏下的有关要求,且在其他温度下临界脱扣电流倍数 JB/T 3909--1999 9 也在图 1 所示标准范围以内。 图 1 有温度补偿的热继电器各极通电时电流整定倍数与周围温度的关系 7. 2. 3 复位性能 热继电器在脱扣后应能可靠复位。对于额定电流在 63 A 及以下的热继电器,自动复位时间应不大 于 5 min,非自动复位时间应不大于 2 min;对于额定电流在 63 A以上的热继电器,其复位时间由具体 产品标准规定。 7. 2. 4 时间–电流特性 制造厂应以曲线簇形式提供热继电器的时间–电流特性,并列入产品使用说明书和样本中,这些曲 线应表示热继电器从冷态开始的动作时间与至少到 8倍整定电流之间的变化关系。 对于 3倍及 8 倍整定 电流的动作时间与提供曲线的误差应不超过25. 7. 2. 5 温升 热继电器在规定条件下进行温升试验,其各部件所测得的温升应不超过以下有关的规定值。 表 3 温升极限 K 部 件 名 称 材 料 温 度 极 限 JB/T 3909--1999 10 裸 铜 60 裸 黄 铜 65 铜(或黄铜)镀锡 65 铜(或黄铜)镀银或镍 70 接 线 端 子 其 它 金 属 ≤65 金 属 15 手 操 作 部 件 非 金 属 25 金 属 30 可触及但不可握持的部件 非 金 属 40 金 属 40 易 近 部 件 正常操作及运行时不触及的部件 非 金 属 50 7. 2. 6 介电性能 a) 具体产品标准,应优先推荐用额定冲击耐受电压验证介电性能; b) 对具体产品标准中未规定额定冲击耐受电压者应采用 1 min工频耐压试验验证介电性能; c) 热继电器在有关性能试验后的介电性能验证,规定采用 1 min工频耐压试验来考核。 7. 2. 6. 1 额定冲击耐受电压试验 GB/T 14048.11993 中的 7.2.3.1适用于本标准规定的介电试验要求。 7. 2. 6. 2 工频耐压试验 7. 2. 6. 2. 1 热继电器的主电路和接至主电路的辅助电路,其工频耐压试验电压值列于表 4。 表 4 主电路和接至主电路的辅助电路的工频耐压试验电压值 V 主电路的额定绝缘电压 Ui 工频耐压试验电压值(交流有效值) ≤60 1000 >60 300 2000 >300 660 2500 >660 800 3000 >800 1000 3500 >1000 1200 4200 7. 2. 6. 2. 2 不接至主电路的辅助电路,其工频耐压试验电压值列于表 5。 表 5 不接至主电路的辅助电路的工频耐压试验电压值 V 不接至主电路的辅助电路的额定绝缘电压 Ui 工频耐压试验电压值(交流有效值) ≤60 1000 >60 2 Ui 1000(但不小于 1500) 7. 2. 6. 2. 3 热继电器性能试验后验证介电性能,其强制性规定的工频耐压试验电压最小值为 2 Ui(但 不小于 1000 V,交流有效值) 。 有关产品标准可以规定较高的试验电压,推荐较高的工频耐压试验电压 JB/T 3909--1999 11 优先值为 2 Ui1000 V(交流有效值) 。 7. 2. 7 耐受过载电流能力 使用类别为 AC–3或 AC–4 的热继电器,应能承受表 6 给出的过载电流,试验方法见 8.2.3.7。 表 6 耐受过载电流要求 额 定 工 作 电 流 A 试 验 电 流 A 通 电 时 间 s ≤630 8 Imax 10 >630 6 Imax 10 注表中 Imax为最大额定整定电流值。 7. 2. 8 正常和非正常负载条件下接通和分断能力 7. 2. 8. 1 正常条件下的接通和分断能力 热继电器应能在表 7中选定相应使用类别规定的条件下接通和分断电路而不失误。 在进行该试验期 间,产生的过电压不应超过具体产品标准规定的冲击电压耐受值。 表 7 正常条件下的接通和分断能力 使用类别 接 通 分 断 操 作 参 数 AC I/Ie U/Ue cosφ I/Ie U/Ue cosφ 操作 循环 次数 每分 钟操 作数 通电 时间 s AC–14 6 1 0.3 1 1 0.3 1000 6 ≥0.05 AC–15 10 1 0.3 1 1 0.3 1000 6 ≥0.05 DC I/Ie U/Ue T0.95 I/Ie U/Ue T0.95 DC–13 1 1 6 P 1 1 6 P 1000 6 ≥0.05 DC–14 10 1 15 ms 1 1 15 ms 1000 6 ≥0.05 注 1 试验量值的允差符合表 8。 2 头 50次循环应在 U/Ue1.1条件下进行。 3 6 P 是经验公式,它是从代表大多数直流电磁铁负载的上限为 P50 W,即 6 P300 ms的经验关系中求得。 4 当分断电流与接通电流不同时,通电时间与接通电流值有关,电流从接通电流值降到分断电流值需要一适当的 时间,例如0.05 s。 表 8 试验参数允差 所 有 试 验 空载、正常负载和过载条件下试验 短路条件下试验 电流 5 0 功率因数 0.05 功率因数 0 05. 0− 电压 5 0 时间常数 15 0 时间常数 25 0 包括工频或直流恢复电压 频率 5 频率 5 7. 2. 8. 2 非正常条件下的接通和分断能力 热继电器应能在表 9中选定相应使用类别规定的条件下接通和分断电路而不失误。 不考核产生的操 作过电压。 JB/T 3909--1999 12 表 9 非正常条件下的接通和分断能力 使用类别 接 通 分 断 操 作 参 数 AC I/Ie U/Ue cosφ I/Ie U/Ue cosφ 操作 循环 次数 每分 钟操 作数 通电 时间 s AC–14 6 1.1 0.7 6 1.1 0.7 10 6 ≥0.05 AC–15 10 1.1 0.3 10 1.1 0.3 10 6 ≥0.05 DC I/Ie U/Ue T0.95 I/Ie U/Ue T0.95 DC–13 1.1 1.1 6 P 1.1 1.1 6 P 10 6 ≥0.05 DC–14 10 1.1 15 ms 10 1.1 15 ms 10 6 ≥0.05 注 1 试验量值的允差符合表 8。 2 如果 T0.95大于 0.05 s,则通电时间至少为 T0.95。 3 6 P 是经验公式,它是从代表大多数直流电磁铁负载的上限为 P50 W,即 6 P300 ms的经验关系中求得。 4 当分断电流与接通电流不同时,通电时间与接通电流值有关,电流从接通电流值降到分断电流值需要一适当的 时间,例如0.05 s。 7. 2. 9 寿命 7. 2. 9. 1 机械寿命 热继电器的机械寿命是表明其抗机械磨损性,用无载操作循环次数来表示。在整个机械寿命期间, 热继电器不得进行任何维护、修理和更换零件。 热继电器的机械寿命次数不低于电寿命次数。 7. 2. 9. 2 电寿命 热继电器电寿命次数应不低于 1000 次。其中每一次,主电路各极应同时通以过载电流,使热继电 器脱扣,再自动复位或非自动复位,同时辅助触头分断并接通如表 10规定的相应的使用类别的电压和 电流。表 10 未规定的其他使用类别的试验参数由具体产品标准规定。 表 10 电寿命试验参数 接 通 分 断 电流种类 使用类别 I/Ie U/Ue cosφ I/Ie U/Ue cosφ AC-14 6 1 0.7 1 1 0.4 AC AC-15 10 1 0.7 1 1 0.4 I/Ie U/Ue T0.95 I/Ie U/Ue T0.95 DC DC-13 1 1 6 P 1 1 6 P 注表中的“6 P”值是经验数值,它是从代表大多数直流电磁铁负载的上限为 P50 W,即 6 P300 ms 的经验 关系中求得。 7. 2. 10 与短路保护电器(SCPD)的协调配合 热继电器制造厂应推荐一种适用的短路保护电器(SCPD) ,并提供此 SCPD 的有关特性。推荐的 SCPD的额定值应适用于所有给出的额定工作电流、额定工作电压和相应的使用类别。 JB/T 3909--1999 13 配合类别(保护型式)有两种 a) “1”型协调配合,要求热继电器在短路条件下不应对人及设备引起危害,在未修理和更换零 件前,不能继续使用; b) “2”型协调配合,要求热继电器在短路条件下不应对人及设备引起危害, 且应能够继续使用。 对于每一种协调配合类型,SCPD的选用均应保证电动机的正常起动。 7. 2. 10. 1 主电路的额定限制短路电流 试验规定为 a) 试验电流“r” ,见表 11; 表 11 相应于额定工作电流的预期试验电流“r” A 额定工作电流(AC-3) 预期电流“r” Ie≤16 1103 16<Ie≤63 3103 63<Ie≤125 5103 125<Ie≤315 10103 b) 试验电流 q,试验点的预期短路电流 q 应不小于有关保护型式的最大预期短路电流,且仅当 q 电流大于“r”电流时,才进行 q电流试验。 “r”电流试验,若有必要,包括 q 电流试验均应合格。具体试验方法见 8.2.4.3。 7. 2. 10. 2 热继电器和 SCPD之间的选择性 试验电流“p”有两个 a) 0.75Ij 0 5− b) 1.25 Ij 5 0 Ij是热继电器的平均时间–电流特性曲线与 SCPD的平均时间–电流特性曲线交点所对应的电流。 当 a)试验电流试验后,SCPD不应动作, 耐热继电器应脱扣。当 b) 试验电流试验后,SCPD应在 热继电器脱扣之前动作。 7. 2. 10. 3 辅助触头的额定限制短路电流 辅助触头的分断触头应规定额定限制短路电流,其试验应合格。具体试验方法见 8.2.4.5。 7. 2. 11 耐低温(和高温)性能 热继电器应具有运输、贮存中低温(和高温)环境的适应性能。如果热继电器经过 8.1.3规定的耐 热试验,在用户同意下,允许不进行高温环境适应性能试验。 热继电器低温环境适应性能试验按 GB/T 2423.11989 试验 A 规定,严酷程度按热继电器正常工 作条件优先选用–25℃,–10℃,–5℃。允许偏差3℃,持续时间为 16 h。 试验按试验 Aa非散热试验样品的温度突变的低温试验方法进行,在被试热继电器温度达到稳定 后尚须持续 16 h。然后将被试热继电器在正常大气条件下恢复,恢复时间是达到温度稳定所需的时间, 但不少于 1 h。 试后对被试热继电器进行外观、电气和机械性能的检查和测试,零部件应正常,应无损伤变形,复 试 7.2.1.2 中表 1 的序 1 和序 2 试验项目均应符合要求。 JB/T 3909--1999 14 8 试验方法 8. 1 验证结构要求 8. 1. 1 弹性部件的耐老化试验 GB/T 14048.11993 中 8.1.1适用。 8. 1. 2 耐湿性能试验 GB/T 14048.11993 中 8.1.2适用。本标准规定采用交变湿热试验(Db) 。 8. 1. 3 耐热性能的试验 GB/T 14048.11993 中 8.1.3适用。 8. 1. 4 抗非正常热和着火危险试验 GB/T 14048.11993 中 8.1.4适用。本标准规定对支持固定载流部件的绝缘材料制成的零部件,采 用 960℃灼热丝顶端的试验温度。 8. 1. 5 抗锈性能试验 GB/T 14048.11993 中 8.1.5适用。 8. 1. 6 绝缘材料的相比漏电起痕指数(CTI)测定 GB/T 14048.11993 中 8.1.6适用。 8. 1. 7 外壳防护等级试验 热继电器的外壳防护等级试验要求见 GB/T 4942.2。 8. 1. 8 接线端子的机械性能试验 GB/T 14048.11993 中 8.1.8适用。 8. 1. 9 安装和维修需要操作的螺钉和螺母的机械强度试验 GB/T 14048.11993 中 8.1.9适用。 8. 1. 10 耐撞击要求试验 GB/T 14048.11993 中 8.1.10适用。 8. 2 验证性能要求 8. 2. 1 顺序(程序)试验 GB/T 14048.11993 中 8.2.1适用,补充规定如下 顺序试验中的每一程序试验均应在新产品上进行, 但允许在同一台产品上进行多于一个程序试验或 全部顺序试验; 但对于下列同一程序中的各项试验,必须按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