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弹性变形的机床主轴参数设计方法研究.pdf

返回 相似 举报
基于弹性变形的机床主轴参数设计方法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基于弹性变形的机床主轴参数设计方法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基于弹性变形的机床主轴参数设计方法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基于弹性变形的机床主轴参数设计方法研究.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基于弹性变形的机床主轴参数设计方法研究.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机械制造 安虎平 , 等 基于弹性 变形 的机床 主轴参数设 计方法研 究 基 于弹性变形 的机床 主轴参数设计 方法研究 安虎平 , 张志梅 , 杨天兴 , 刘昊 , 王玲 1 . 兰 州城 市学院 机械检测与故 障诊 断研 究所 , 甘肃 兰 州 7 3 0 0 7 0 ; 2 . 兰 州交通大 学 后 勤集团公 司, 甘肃 兰州 7 3 0 0 7 0 摘要 以保证机床主轴精度 问题 为研 究 目标 . 给 出了主轴 关键尺 寸与形位公 差的标注 方法和 要求以及应满足的技术条件。按主轴组件受切削载荷和支反力的静力平衡条件建立其弹性变 形的几何模型 利用材料力学的刚度和强度理论来分析得 出了确定机床主轴前后轴颈尺寸及 内孔直径的方法 根据主轴变形几何模型求得了主轴前端实际位移关系式, 依前端位移最小来 确定主轴的最佳支承跨距计算线图, 并可用迭代法求主轴最佳跨距。可为机床主轴前后轴承 选择 和参数设计提供依据 关键词 机床主轴; 关键参数 设计方法; 弹性变形 中图分类号 T Ht 3 3 . 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1 . 5 2 7 6 2 0 1 4 0 5 0 0 0 9 0 4 M e t h o d o f Se t l i ng M a i n- s p i n dl e Pa r a me t e r s o f M a c h i n e To o l wi t h El a s t i c De f o r ma t i o n AN Hu p i n g ,Z HANG Z h i me i ,YAN G T i a n x i n g ,L I U Ha o ,W ANG L i n g 1 . I n s t i t u t e o f me c h a n ic a n d f a u l t d ia g n o s i s , L a n z h o u c i t y Un i v e r s ity,L a n z h o u 7 3 0 0 7 0 , Ch i n a ; 2 . R e a r s e r v i c e g r o u p c o r p o r a t i o n ,L a n z h o u J ia o t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L a n z h o u 7 3 0 0 7 0 , C h i n a Ab s t r a c t To e n s ur e t h e p r e c is i o n o f ma c h i n e t o ol s pind l e,t h i s p ap e r giv e s ou t lab eli n g me t h o d f o r i t s k e y d i men s ion s a n d f or m an d lo c a t ion t o l e r a n c e a s well as r e q uir e d t e c h nic a l c on dit i o n.Ac c or d i n g t o s t a t i c eq u i l ibr i u m c o n d i t i o n t o s p i n d l e un it r e c e ivin g c u ri n g f or c e an d b ea r in g r e ac t ion,it es t a b l i s h e s t h e ge o me t r y mo de l o f t he s p i n d l e elas t ic de f o r ma t ion a n d u s e s t h e t h e ory o f r ig i d i t y an d s t r en g t h t o o bt a i n a me t h od o f a s c e r t a i n i n g t h e s iz e o f f r on t an d b a c k s h a f t n ec k s a s we l l a s dia me t er o f b or e . Th e ac t u a l d i s p l a c e men t r ela t ion o f it s f r o nt e n d i s f o un d o u t f r 0 m t h e g eo met ry mo d e l o f s pind l e d e f or ma t i o n.wh i c h c a n be u s e d t o d e t er min e a c a l c u la t i n g li n e gr a ph o f t h e b e s t s pa n of t h e s p i n d l e a c co r di n g t o t he mi n i mu m f r o n t e n d d i s p lac e men t . I t s op t i mum s p an i s f ou n d b y t he it erat i v e me t h o d. Th e r es u lt s c an g iv e e v ide n c e t o ch o o s i n g be a r i n g s a n d s e t t in g p ar a me t e r s o f t h e mac h i n e t o o l s p i n d l e. Ke ywo r ds ma i n - s p i n d l e o f ma c h i n e t oo l ;k e y pa r ame t e r s;d es ign a p pr o a ch;elas t ic d e f o r ma t i o n 机床 主轴是实 现切 削主运动的执行部件 , 在 切削系统 中起关键作用 。在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中 . 主轴设计合 理性 关系到机床性价比优劣. 主轴精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机 床工作精度。在传动系统确定的情况下. 主轴支承结构的 配置是影响主轴刚性、 工作精度、 结构、 体积及成本的重要 因素 。如 C W6 1 6 3系列 车床经 过多 年生 产、 改 进设 计 , 其 结构趋于完善, 品种规格 日益齐全, 生产工艺基本稳定。 我国生产企业基于其局部结构和外观的不足进行改进设 计、 增加品种规格, 满足了不同行业生产需要。然而, 该机 床精度还不够高. 其主要原因是生产商对主轴支承的合理 性缺乏理论分析和技术手段。从实际生产经验获知 , 要想 进一步提高机床工作精度, 难度较大, 因为设计部门已经 试用过多种类型主轴支承轴承及其预紧结构, 效果不明 显。此外 , 该机床的数控化改造不够理想, 其中原因之一 就是精度与数控系统匹配度不高 . 只限于简易型数控。鉴 于多年制造装备设计制造经验和力学研究的体会, 作者认 为有 必要对机床主轴支承 的力学性 能进行分 析 , 利用现代 数值分析软件 M A T L A B描绘, 充分认识影响主轴精度的 主要因素, 为主轴参数设计提供依据。 1 主轴技术要求与标 注 为保证机床主轴有足够精度和良好的工作稳定性, 在设 计阶段应对主轴结构各部位 特别是轴承、 夹具、 传动件、 连 接件与预紧件的安装部位 提出适当的技术 条件 . 包括尺寸 公差 、 形位公差、 表面粗糙度和表 面硬度等, 并在主轴零件 图 上合理标注。这些技术条件应满足下列要求 1 设计要求 要满足机床工作性能对主轴精度、 噪声和其他技术指标的规 定; 2 工艺要求 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 须充分考虑制造 的可能性和经济性, 使设计合理. 为此应尽量使工艺基准与 设计基准统一 3 检测要求 即采用简便、 准确而可靠的测量 手段, 尽量做到使检验基准与工艺基准一致; 4 标注要求 要 采用规范的标注代号完整地标注出检测位置和检测项 目要 求. 如有特殊要求而无法用代号标注时. 要用简练准确的文 字在技术要求或图上标注处说明。如图 1 所示 , 为一主轴公 差标注示意图, 轴颈 A、 B处的公共轴心线 A B是保证主轴 旋转精度的设计基准, 同时也是法兰前端面、 主轴头短锥和 内锥孑 L 的工艺基准及检验基准, 因此轴颈精度与表面粗糙度 应严格控制。轴颈尺寸公差应根据与之相配轴承类型选取, 基金项 目 甘肃省教育厅 研究 生导师科研项 目 1 2 l 2 0 5 。 作者简介 安虎平 1 9 6 5 一 , 男 , 高级工程 师, 博士研究生 , 研究领域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及高速切削机理研究 。 Ma c h i n e B u il d in g 8 Au t o m a t i o n ,O c t 2 0 1 4 , 3 5 9 ~J 2, 2 9 9 图1 主轴公差标注示意图 2 主轴组件计算模型 机床主牟 由 爹瓠 一 二 图2 主轴部件受力变形简化模型 前 Dl /m 翌 w ,1 .4 7- 2 . 5 车床 6 0 9 0 铣床 5 。 .1 0 2 . 63.6 7 0~8 0 3 7~5 . 5 7 0~1 0 5 6 09 0 6 0~9 5 一 机床功率/ k W 曩 - 14.7 l4 .8- 18.。4 q 13O n 0~ 145 L4u一 。 7 5 O O 9 01 0 5 1 0 0 1 1 5 -- 一 h t t p ∥z z H 。 . c ]h i r L a j 。 u 】m a 1 . n e t . c n E . m a L l z z H 。 h a i n a j 。 u ” n a 1 n e t c n 审 L 毋 l 自 化 5 一 2 拗 一 机械制造 安虎平, 等 基于弹性变形的机床主轴参数设计方法研究 主轴前轴颈 D. 可根据机床传递功率并参考 同类机 床轴颈尺寸加以确定, 如表 1 所示, 为最典型两类机床主 轴前轴颈 D 的参考值。因装配工艺需要。 主轴直径 自前 向后是逐步减少的, 主轴后轴颈 与前轴颈 D 的关系, 可按经验公式 D 0 . 7 0. 9 D 初选, 再结合结构设计 来最终确定 。 2 . 2 主轴内孔直径的确定 机床主轴一般具有内通孑 L . 可减轻质量并用于穿越棒 料、 安装刀具和工具。根据材料力学理论, 在一定范围内 主轴内孑 L 对强度和刚度影响很小. 但若超过此范围则会使 主轴强度与刚度急剧下降。从结构和工艺上考虑. 主轴内 孔直径受后轴颈尺寸限制, 其大小应从刚度和强度两个方 面分析决定 。 1 内孔直径的刚度确定法 由式 1 可知, 轴刚度 正 K比于截面惯性矩 , , 空心轴截面形心的惯性矩 l h 1 T D 4 - d / 6 4 , 实心轴的惯性矩 , a x D / 6 4 , 则空心轴与 实 心轴 刚度 比值为 Kl h D 一d ,4 ⋯ 式 中 , K一分别为空心 和实 心轴 的刚度 , N / tx m ; , , 一分别 为空 心和实心轴截面惯性矩 , m m ; D 一主轴平均外径 , mm ; d 一主轴内径, m m ; s 一 刚度衰减系数 . s d / D 如图 3 所示, 为用 MA T L A B软件得到的空心轴与实 心轴刚度及强度随 s衰减情况。由式 2 及图 3可知 , 当 s 0 . 5时 , K h / K , 0 . 9 3 7 5 ; 当 s0 . 7时 , / K 0 . 7 5 9 9 。 即当 s较小时 , 空 心轴 刚度 衰减很小 当 s较大 时 . 空心轴 刚度衰减较大。因此, 为保证主轴足够的刚度, 通常应取 ≤O . 7 。实际设计时. 可根据主轴刚度和精度要求确定刚 度衰减系数, 当刚度要求较高时, s取较小值; 反之, 可取 较大值。当确定了刚度衰减系数后, 即可根据外径 D与 s 来确定内孔直径 d , 然后再按用途来确定主轴前端锥孔的 锥度。当只用于定心时, 锥孔锥度取较大值 当要求定心 并能自锁时, 锥孔锥度应取较小值。 0 _8 O 6 0 . 2 0 o 。 。 O l , 1 - . 卓积 幸 o 0 0 £ 1 0 一 _j o o O 0 a 0 0 . 2 0 .4 0 .6 0 .8 图 3 主轴强度和刚度与 内外径之 比 Ma c h in e B u i l d i n g口 Au t o m a ti o n ,Oc t 2 0 1 4 , 4 3 5 9 -1 2 , 2 9 2 内孑 L 直径 的强 度 确定 法 对 于 实 心 轴 . 强 度 为 4 F / D ≤ [ ]; 对于空心轴, 强度为 4 F / a t D 一 d ≤[ ], 则空心轴与实心轴强度的关系为 一 O“ s D2 _ -d 2 1 一 3 o “ h D 式中 一实心轴应力 , MP a ; 一 空心轴应力 , MP a 。 由式 3 可知 , 随 刚度 衰减 系 数 s增 大 即 内径 增 大 , 空心轴应力增大, 主轴强度降低。图 3表明, 随内径 增大, 主轴强度比刚度衰减更快, 当 s 0 . 5时, 空心轴强 度是实心轴 的 7 5 %。 当设计主轴时, 应兼顾强度和刚度。强度主要根据传 递功率和扭矩及转速来确定 , 通常主轴设计强度是足够 的, 主要应考虑精度问题。在满足通孑 L 使用要求的前提 下, 应取较小的 s值, 这样可使获得较高的强度和刚度值 . 有利于提高精度。 2 . 3 主轴最佳跨距和悬伸量 主轴跨距是指其前一 后 或前 一 中支 承反力作 用点 之间 的距离; 悬伸量是指主轴头部安装夹具的定位基面至前支 承径向反力作用点之问的距离。跨距和悬伸量对主轴组 件 刚度有直接影 响。由前 面主轴力学模型可知 , 主轴组 件 的刚度取决于主轴 自身刚度和支承刚度。在弹性限度内. 可将图2 a 分解为下列两种情况来讨论。 1 刚性支承与弹性主轴如图 2 b 所示 , 不考虑支 承点变形位移 , 仅由主轴弯曲引起的悬臂端挠度为 ㈩ 亩【 音 J 4 式 中 6 一 弹性 主轴悬臂端 的挠度 , tx m ; 一 主轴端部所受的径向载荷 , N ; 卜 主轴截面的平均惯性矩, mm , 当主轴平均直 径为 D, 内孔直径为 d时 , , 订 D 一 d / 6 4 。由主轴 弹性 弯曲引起的柔度为 3 Elf \ aF a 1 1 5 , 、 由式 5 可知 , 当其他条件一定时, 柔度 6 /F c 与跨距 成线性关系 , 如图 4中的直线所示 。 图 4 轴端位移 与主轴跨距的关系 . 机械制造 . 安虎平, 等 基于弹性变形的机床主轴参数设计方法研究 2 弹性支承与刚性主轴如图2 C 所示, 设前后支 承的刚度分别为 、 , 变形量分别为 6 A 、 , 则有 6 A R / , %/ K B 。其中 R A , R 一分别为前、 后轴颈的支 反力 N , R F 1 a / 1 , R F a / l 。根据变形几何 关系 , 得 6 / l 6 占 / 1 a , 则 由支承 变形 引起 主轴前端位移为 孚 2 1 a , / 】 6 式中 6 一由支承变形引起的主轴前端位移, p , m 。第一 项表示前支承的影响; 第二项表示后支承的影响。则由支 承位移引起主轴的柔度为 毒 去 [ K a/V a 2 2 孚 ] c7 式中 占 / 一主轴柔度 n N 。由于一般 a l , 由 6 式 可 知前支承对 主轴端 变形 的影响 比后 支承大 。所 以在 主 轴部件设计时。 前轴承应取较大刚度值, 后轴承可取较小 刚度值 前轴承精度应 比后轴承高一级。 3 主轴端部实际位移实际受力后, 主轴和支承同 时产生变形. 故应综合考虑这两种变形引起的总位移, 按 弹性 变形考 虑 。 有 占一 1 孚 F c I 丁a ㈣ 式中 6 一为主轴端部总位移, m 。 从式 8 可知, 总位移与主轴及前、 后支承的变形有 关. 后支承影响最小。主轴端部总柔度为 6 a E 3 八 1 [ 2 2 孚 ] c9 式中 F 一主轴前端总柔度 p , r n / N 。 以 C W6 1 6 3车床主轴为例, 有关参数如表 2 所示。主 轴前端柔度与跨距关系如图 4所示, 在主轴前端悬伸量 a 一 定时, 随前后支承跨距 l 增大, 主轴前端位移 6先减小 大约在 z / n 0 . 8时, 达到最小, 尔后近似成直线增大。 表 2 主轴组件有关参数 名称 釜 , 径 。 内 径 d / 嚣 / a ⋯ram E / G P ‘/ mm N / m / N / mn / mm 参数值2 1 0 1 6 4 1 0 5 9 .4 0 x 1 0 6 1 7 0 7 1 7 0 7 1 6 0 4 主轴最佳跨距的确定主轴最佳跨距是指使主轴 柔度最小 刚度最大 的跨距。在式 8 中, 令 d S / d l 0 , 得 a 2 / 3 E 1 一 2 a 1 / K A 一1 / / l - 2 a / l 0 。整 理 , 得到关于 Z 的一元三次方程 6 去 去 。 取综合变量 叼 a , 代入式 1 0 , 得 叼 3 1 式 1 1 中, 无量 纲量 7 1 是 l / a和 / K ,的 函数 , 以 / K n 为参 变量。 以 1 / a为变量, 利用 MA T L A B计算 软件 编 程 , 做 的计算线图, 如图 5 所示。 图 5中分别给出了主轴前后支承刚度比 / 取值 1 2 为 1 、 2 ⋯ 3 4 5时, 综合变量 叼的五条曲线。显然该图更精 确地给出了主轴最佳跨距的计算线图曲线。当 a值给定 时, 存在一最佳跨距 , 通常取 l o / a 2 ~ 3 . 5 。 4. 5 4 3 .5 3 2 .5 2 1. 5 1 o .5 0 图5 主轴最佳跨距计算线圈 3 计算示例 某一 回转直 径 4 0 0 mm的普通车 床。 电机功率 为 7 . 5 k W. 主轴内孔直径为 5 2 m m, 主轴前后支承均为 N N 3 0 0 0 K 系列 双 列 圆柱 滚 子 轴 承. 主轴 计 算 转 速 为 5 0 r / m i n 。试初选主轴轴颈跨距。 根据表 1 , 取 前 轴 颈 为 1 1 01 4 5 mm, 初 定 D 1 2 0 mm, 后 轴 颈 D 0 . 7 5 D。 9 0 m m。按 结 构 , 定 悬 伸 长a 1 2 0m m。 1 轴承刚度计算主轴最大输出转矩 M9 55 0 N s 0 s2 n o 床身上最大加工直径约为最大回转直径的 6 0 %, 即 2 4 0 m m. 最大加工半径为 1 2 0 m m。主切削力和切深抗力 分别为 11 93 8N; Fy-o - s N 总切削力F / 1 3 3 4 7 N 。 估算时 , 先取初值 I / a 3 , 即 l 3 a 3 6 0 m m。假 设切 削力是作用于前后两顶尖之间工件上 , 主轴和尾座各承担 一 半 , 则前 、 后支反力分别为 F 手 一 s s 9 R B F 孚 1 2 2 2 0 N 。 根据轴承刚度验算公式可求得前后轴承的刚度为 K. 2 1 1 6N / I m, 1 4 8 8 N / , 即 1 . 4 2 2 求最佳跨距, 取主轴的当量外径为前后轴颈的平 均值, 即 D 1 2 0 9 0 1 0 5 m m , 故惯性矩, 0 . 1 0 5 4 - 0 . 0 5 2 / 6 41 7 8 . 4 x 1 0 ~ m , 则 下转第2 9页 h t t p ffZ Z H D . c h i n a j o u r n a 1 . n e t . c n E - m a il Z Z H D c h a i n a j o u r n a 1 . n e t . c n 机械制造与自 动化 机械制造 张雪文, 等 滚动轴承系列化设计研究 7 结语 参考文献 文章利用 P r o / E n g i n e e r 族表功能, 对深沟球轴承的系 列化设计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表明, 采用 P r o / E n g i n e e r 族表功能, 进行合理的创设, 能够很好的完成深沟球轴承 的系列化设计。该设计方法, 能够减少深沟球轴承系列化 设计 的重复劳动 , 能够节省存储 空间。该设计 方法能够为 其他 产品的系列化设计 提供参 考 。 特别是标 准件 、 常用 件 的系列化设计, 比如螺栓、 螺母、 垫圈、 键、 销、 轴承、 齿轮、 联轴器等的系列化设计。 [ 1 ]华东纺织工学院制 图教研室编. 画法几何及机 械制图 『 M] . 上 海 上海科学技 术出版社 . 1 9 8 1 . [ 2 ]彭玉海 , 田卫军 , 李郁 . 基于 P R O / E轴承标准件库的建立[ J ] . 机械设计与制造 , 2 0 0 7 1 0 . [ 3 ] 机械设 计手册 联合编写组 编. 机械设计 手册上 册 第二 分 册 标准规范第二 版[ M] . 北京 化学工业 出版社 , 1 9 7 9 . [ 4 ] 濮良贵. 机械零件[ M] .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 9 8 2 . [ 5 ] 詹友刚. P r 0 / E N G I N E E R 2 0 0 1中文版高级应用教程 [ M] . 北 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 2 0 0 6 . 收稿 日期 2 0 1 30 70 2 上接 第 1 2页 E/ 2 . 11 0“1 78 .41 0一 0 . 1 0 3 数值分析法获得主轴最佳跨距线图, 并用示例说明其迭代 算法。可方便地确定主轴轴颈尺寸、 内孔直径及主轴最佳 支承跨距。 查图 5 , 得 z 。 / a 1 . 6 , 这一值与假设值不符, 可根据 l 0 / 1 . 6重新计算支反力和支承刚度, 再求最佳跨距, 如 参考文献 此反复迭代 , 直到与假设值接近为止, 可求得合理的跨距。 4 结语 针对机床主轴组件设计的难点问题进行研究。 内容 有 1 给出主轴设计的主要技术要求和标注方法; 2 提 供决定主轴前、 后轴颈和内孔尺寸的刚度条件. 可根据机 床精度条件和刚度衰减系数曲线求解 ; 3 建立了主轴组 件受力变形模型和弹性力学条件 4 讨论 了刚性支承与 弹性轴和 弹性支承 与刚性轴两 种情况下 主轴端 的挠度和 柔度 , 用数值分析法得到柔度与跨距的关系曲线 5 运用 [ 1 ]杜君文. 机械制造技术装备及设计 [ M] . 天津 天津 大学 出版 社 。 1 9 9 8 . [ 2 ]徐鹏. 简明材料力学 [ M] .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 2 0 1 1 . [ 3 ]刘卫国. MA T L AB程序设计与应用 [ M] . 北京 高等教育 出版 社 . 2 0 0 6 . [ 4 ]宋叶志. 贾东永. MA T L AB数值 分析与应用 [ M] . 北京 机 械 工业出版社 . 2 0 0 9 . 收稿 日期 2 0 1 30 52 8 上接第 2 5页 4 结语 通过分析试验装置的工作特点, 设计了新型组合增压 式密封结构, 并将计算机仿真技术和有限元分析等现代设 计方法运用于密封 结构 的设 计 中。通过有 限元分 析发 现 了原有结构 的不足 , 对组 合式 密封结 构进行改 进 , 并通 过 有限元计算得到了主要密封面的接触应力, 结果表明该结 构满足试验装置 的密封要 求。该结 构 的成 功设计 对火 炮 等高压设备 的密封 问题 的解 决提供了参考 。 参 考文献 [ 1 ]顾伯勤 ,李新华 ,田争. 静 密封设计技术 [ M] . 北京 中国标 Ma c h i n e B u i ld i n g 8 Au t o m a ti o n ,Oc t 2 0 1 4 , 4 3 5 2 6 ~ 2 9 准 出版社 .2 0 0 4 . [ 2 ]蔡仁 良,顾伯勤 , 宋鹏 云. 过程装备 密封技术 [ M] . 北 京 化 学工业 出版社 . 2 0 0 2 . [ 3 ]雒智林 , 茹 致 贤, 卢婷 , 等.高膛 压 楔式 炮 闩 闭气形 式分 析 [ J ] .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 2 0 0 6 2 2 1 ~ 2 4 . [ 4 ]G . R. Mu r t a g i a n ,V . F a n e l l i , J . A. V i l l a s a n t e , D. H. J o h n s o n a n d H. A. Erns t .S e a l a b i l i t y o f S t a t i o n a r y Me t a l t oMe t al S e als .J o u rna l o f T r i b o l o g y , 2 0 0 4 ,1 2 6 3 5 9 1 ~ 5 9 6 . [ 5 ]张讯 , 张相炎 . 新型组合式炮膛 密封结构仿真研究 [ J ] . 弹道 学 报 , 2 0 0 9 ,2 1 3 6 3 ~ 6 6 . [ 6 ]曹金凤 , 石亦平 . A B A Q U S有 限元 分析 常见问题 解答 [ M] . 北 京 机械工业 出版社 . 2 0 0 9 收稿 E t 期 2 0 1 30 9 2 6 29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