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多孔管子管板液压胀接性能影响的分析 和广庆 , 杨 圆明 , 李翠翠 1 . 国核工程有限公 司 , 上海2 0 0 2 3 3; 2 . 哈 电集 团 秦皇 岛 重型装备 有限公司 , 河北 秦皇 岛 0 6 6 2 0 6 ; 3 . 中核集团中国中原对外工程有限公司 , 北京1 0 0 1 9 1 摘要 对单孔和 多孔的管子管板 的液压胀接进行理论计算和有 限元分析 , 计算结果表明, 在相同和 不 同胀接参数下 , 多孔胀接后和单孔胀接的残余接触压力有 明显差异 ; 选取不 同布孔的管进行拉脱 力试验 , 试验结果表明, 多孔胀接后 , 管子拉脱力数值 与孔 区布置具有相关性。模拟分析和试验结 果对胀接评定试样的制作 、 多孔胀接性能的评价提供 了参考。 关键词 管子管板接 头; 液压胀接 ; 残余接触压力; 拉脱力 中图分类号 T H1 3 1 . 2 ; T L 3 5 3 . 1 3 ; T G 4 0 7 文献标 志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1 4 8 3 7 2 0 1 5 0 8 0 0 0 70 7 d 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1 4 8 3 7 . 2 0 1 5 . 0 8 . 0 0 2 Hy dr a ul i c Ex p a n s i o n I n f e c t i o n An a l y s i s o f M ul t i - ho l e Tu b e t o Tu b e s h e e t J o i n t HE Gua ngqi ng , YANG Yua n m i n g , LI Cu ic u i 1 . S t a t e N u c l e a r P o w e r E n g i n e e r C o . , L t d . , S h a n g h a i 2 0 0 2 3 3 , C h i n a ; 2 . H a r b i n E l e c t r i c C o r p o r a t i o n Q HD H e a v y E q u i p m e m t C o . , L t d . , Q i n h u a n g d a o 0 6 6 2 0 6 , C h i n a ; 3 . C N N C C h i n a Z h o n g y u a n E n g i n e e r C o rp. , B e i j i n g 1 0 0 1 9 1 , C h i n a Abs t r a c t Th e r e s i d ua l c o n t a c t p r e s s u r e o f s i n g l e h o l e a n d mu l t i - h o l e a r e d i f f e r e n t f o r t u b e t o t u b e s he e t h y d r a u l i c e x pa n s i o n b y c a l c u l a t i o n a n d e l e me n t a na l y s i s . Th e r e s u l t s h o wn t ha t t u b e p u l l o u t f o r c e v a l u e h a v e r e l a t i o n s hi p wi t h t u b e p o s i t i o n i n mu l t i - h o l e t u b e s h e e t b y h y d r a u l i c e x p a n s i o n t e s t . I t p r o v i de a r e f e r e u c e f o r h y d r a u l i c e x p a ns i o n q u a l i fic a t i o n mo c k u p ma nu f a c t u r e a nd e x pa ns i o n e v a l ua t i o n o f mu l t i h o l e t u b e s h e e t j o i n t . Ke y wo r d s t u b e t o t u b e s h e e t j o i n t ; h y d r a u l i c e x p a n s i o n ; r e s i d u a l c o n t a c t p r e s s u r e ; p u l l o u t f o r c e l 0引言 核电蒸汽发生器管子管板接头普遍采用胀接 和焊接结合 的连接方法 。管子管板 的胀接 , 能够 消除换热器管子和管板管孑 L 间的初始间隙 , 提高 管子管板接头耐压 、 耐高温和抵 御载荷波动 的能 力 , 降低应力腐蚀和疲劳破坏 的风 险。文 中采用 A P I O 0 0蒸汽发生器 管子管板结构进行分析和试 验 , 探索多孔液压胀接 时参数及胀接顺 序对胀接 效果的影响。 管子管板胀接的理论研究和分析普遍采用当 量套筒 的单管模型_ 1 , 分析结果对于胀接参数 的 选择、 应力环带的分布、 残余接触压力与胀接参数 的关系以及拉脱力的确定等具有指导意义。对于 多孔管板 , 计算和有限元分析表明, 周围管孔是否 多孑 L 管子管板液压胀接性能影响的分析 胀接对被胀管孔管子管板的残余接触压力有相应 的影响 一 。 1 液压胀接原理 液压胀接的基本原理是在液压介质 如水 的作用下 , 管子的受压部位首先发生弹性变形 , 然 后是塑性变形 ; 当压力进一步升高时 , 管子和管板 发生接触后 , 将压力施压在管板孔 内壁上 , 管板将 发生弹性变形 ; 当胀接压力 P 增加到超过管板的 屈服强度后 , 将发生部分塑性变形 ; 但 当 P 卸压 后 , 由于管子管板的弹性和塑性恢复量不同, 管板 对管子产生径向压力 胀 紧力 , 称残余接触压力 尸 r , , 是评价胀接性能的关键指标 。 2 多孔管板胀接理论计算 2 . 1 计算参数 图 1 理论计算当量套简模型 表 1 计算参数选值 换 热管 项 目 参数 孑 L 径/ ra m 6 1 7 . 7 5 管外径/ ram 6 1 7 . 4 8 管内径/ ram 6 1 5 . 4 6 布孑 L 方式 正三角形 孔 间距/ mm 2 4 . 8 9 2 管板厚度/ mm 7 9 8 多孔管子管板 的胀接 , 难 以获得准确的解析 解 , 工程应用 中采用简化的两端开 口的套筒模型 , 模型中将每个换热管简化为 内层 圆筒 , 管板周 围 区域 至孔桥边界或当量套筒外径处 简化为外 层圆筒 , 套筒模型见 图 1 。其影响参数主要包括 8 管内外径 、 管板孔 内径 、 当量外径 、 孔间隙、 材料的 应变强化等 , 计算参数选用表 1中数值。 孔桥厚度 、 孔间距 、 周围孔是否已胀接等条件 的影响, 可通过当量外径来计算。 2 . 2 材料性能 选用管板和换热管材料与产品相 同. 根据材 料对胀接 的影响因素和重要程度选择的性能参数 见表 2 。 表 2 换热管和管板主要物理性能 项 目 管板 换热管 材料 S A 5 0 8 S B 1 6 3 N 0 6 6 9 0 弹性模量/ MP a 2 O 0 0 0 0 2 0 8 0 0 0 泊松 比 0 . 3 O O . 2 9 屈服极 [ [ / M P a 5 3 0 3 0 1 抗拉 强度/ MP a 6 5 0 6 8 8 密度/ g c m。 7 . 8 5 8 . 1 1 管子和管板均有可能会发生塑性变形 , 因此 在 有 限 元 分 析 过 程 中 采 用 S A 5 0 8 和 S B 1 6 3 N 0 6 6 9 0的真应力一应变 曲线作为非线性强 化数 据 。为了提高分析结果的精度 , 采用多线性强化 , 即采用图 2中真应力一应变曲线作为分析使用的 强化准则 。 0 0. 5 真 应变 图 2 材料 的真应力一应变 曲线 2 . 3 摩擦 系数 摩擦系数是一个关键参数 , 但实际胀接过程 中和胀接后 , 均很难获得真实的摩擦系数 , 同时根 据文献[ 6 ] 中的计算 , 当管 板厚度和孔直径 比较 小 , 比值在 3以下 时, 经验式和理论式误差小于 第 3 2卷第 8期 压 力 容 器 总第 2 7 3期 1 0 % , 无论采用的摩擦系数大小 , 拉脱力应在一个 确定的极限值以下。为规避接触表面状态对试验 结果的影响, 本试验模型孔均采用同一规格 B T A 钻头一 次钻 削成型 , 孔 表面 粗糙度 约 为 R a 3 . 2 t x m, 每根管子表 面均使用砂带无偏心修磨 , 均匀 抛光 , 粗糙度约为 R a O . 2 I x m。 2 . 4计 算结果 对 比 周 围孔未胀 接时, 采用 K r i p s , Y o k e l l J , 颜 惠庚 及王海峰 。 。 等给出的公式进行 双套筒胀 接模型计算 , 液压胀接压力计算结果见表 3 。 表 3 胀接压力计算对 比 压力 K r i p s / Y o k e l l 颜惠庚 王海峰 P。 /MPa 3 6. 8 4 3 6. 8 4 4 3. 47 Pp /MPa 1 42. 5 4 1 4 4. 6 9 P /MPa 2 20. 75 28 O. 5 0 2 63. 8 8 P /MPa 3 5 0 5 0 2. 6 0 5 57. 40 行计算 , 结果表明 , 在 2 2 02 8 0 M P a的胀接 压力 范围内, 当周围孔 已全部胀接时 , 残余接触压力结 果小 于周 围孔未胀接 的值 , 差值小于 2 % , 如图 3 所示 。因此 , 对 于 A P 1 0 0 0蒸汽发生器孔 数大于 2 0 0 0 0的多孔管板 , 胀后的残余应力分布均匀 , 则 可以忽略此影响。但对于孔数较少的管板或在胀 接评定时 , 不同位置管孔 的残余接触压力分布不 均 , 可通过有限元分析和试验进行验证。 姜 差4 s js 3 0 2 0 0 25 o 3 00 胀 接 力 / MP a 注 P 。 ~管子发生全 屈服 时的压力 ; P 一 管子外表 面和 管板 孔内表面刚好接触时的压力; P 一管子全 服时, 管板到达弹性 图 3 周围 已胀接和未胀接时 P c 对 比 极 限时的压力 ; P 一管子全屈服 、 管板全 屈服 时的压力 。 3 数值 模拟 由表 3计算结果可以看 出, 采用文献 [ 78 ] 中公式 , 颜惠庚公式和王海 峰公式计算结果存在 较大差异 , 前者和后两个公式 对 比, P 。 , P p , P , P 计算结果偏小 , 主要是由于在计算假设时 , 没有考 虑换热管和管板初始间隙 C 。 , 以及换热管和管板 材料的强化特性。颜惠庚和王海峰所推导采用的 公式计算时的差异 , 主要是 由于王海峰计算在考 虑换热管和管板初始间隙 C 的同时 , 考虑了管板 和管子的应变强化特性 。 为了达到管子管板胀接 的 目的 , 胀接压力应 大于换热管和管板 间隙消除时所需要 的压力 P , 同时小于达到管板弹性极 限所需的压力 , 胀接 压力的极 限不能超过换热管和管板发生全屈服时 所需要的压力 P , 。综合 以上各公式计算结果 , 选 择进行后续残余接触压力 、 拉脱力分析 , 以及有 限 元分析的胀接压力范围为 2 2 0~3 5 0 M P a ; 同时在 进行胀接工艺试验时, 考虑经济性和设备能力 , 选 择的胀接压力范 围为 2 3 0~ 2 8 0 MP a 。 对胀后残余接触压力采用考虑材料应变强化 后计 算对 比, 采用王 海峰 的计 算公 式及傅 智勇 等 _ 2 给出的周 围孔胀后 的 当量厚度确 定方法进 考 虑 不 同 的 布 孔 方 式 及 胀 管 位 置 , 采 用 A N S Y S 建立二维管子管板模 型 , 应用表 1中的规 格参数及表 2 、 图 2的材料性能参数 。管孔和胀 管位置采用图 4所示的两种方式 。 R R 1 0 R9 R5 尺j 强 C 1 I l c lL . 一 9 } Ic U 【vc - , I c - ,T l c -, ;i O o 10 o 一镪 o o O 0o lo o o 0 0 0 0 一 a 1 9孔模型 b 单行模型 图 4 管孔和胀管位置 图 3 . 1 有限元分析模型 在进行胀接分析时 , 接头结构选择产 品的布 孔方式 , 考虑计算效率 , 对分析模型进行简化 , 包 括套筒模型和 中心轴对称 3 0 。 角度模 型 , 截 面如 图 5所 示 。 9 多孑 L 管子管板液压胀接性能影响的分析 V o l _ 3 2 N o . 8 2 0 1 5 冰 、 理 罨 辎 月5 7 R9 R l 1 R1 3 孔 位置 4 试 验 图1 3 单行模型不同位置孔 P 变化 对管子管板胀接接头性能评价 , 可采用残余 应力测量 、 胀管率测量、 拉脱力和压脱力测量等进 行评价。由于试验采用的试件与蒸汽发生器管板 厚度相同, 测量胀管区及过渡 区的残余应力相对 困难 , 采用拉脱力测量能够对胀接效果进行快速 的评价。使用微机控制电液伺服万能材料试验机 型号 WA V e - 一1 0 0 0 D, 最大试验力 1 0 0 0 k N, 试验 力示值精度 0 . 5 % 对试验接头进行拉脱力测 试。拉脱过程 由于管子在管板 中移动 , 因此拉脱 曲线会出现波动, 一般选择第 1个波峰或第 1 个 波峰前换热管移动到达规定距离所测量的值作为 拉脱力。位移一试验力记录曲线见图 1 4 。 4. 6 2 0 7 0 0. 3 9 7 位 移 / l n n l 图 1 4 位移一试验力 曲线 根据上述分析, 采用不 同顺序将会对相邻孔 的胀接应力和残余接触压力的数值产生影响。在 完成全程液压胀接后 , 使用拉压试验机对胀管接 头进行拉脱力测试 , 试验结果见表 4 。可以看 出, 1 9孑 L 模型不 同孔位置拉脱力最大最小相差超过 1 2 5 0 %, 其 中周围已胀接孔 和没有孔区域 引起 的残 余接触压力变化有直接影响。 表 4 2 5 0 MP a 胀接压力下孔拉脱力 N 位 置 C 1 C 2 c 3 C 4 C 5 1 6 80 0 1 05 0 0 77 5 0 3 9 6 7 0 8 8 00 8 70 0 斛 93 0 0 90 0 0 艏 7 7 6 0 9 00 0 81 0 0 瞄 79 0 0 8 7 20 胛 1 01 40 8 25 0 71 0 0 8 7 2 5 0 1 1 3 6 0 68 2 0 试验结果与采用经验公式计算的拉脱力进行 对比, 对 比结果见图 1 5 。 8 0 0 Z 蛮6 0 0 0 4 00 0 R5 R7 R9 Rl l R l 3 孑 L 位霞 图 l 5 拉脱力理论值和试验值对比 对单行布置管孔模型, 完成 3组测量后发现, 拉脱力与理论分 析结果 趋势一致。通 过理论计 算 、 数值模拟及拉脱力试验发现, 不同理论计算结 果偏差较大 , 但可 以通过理论计算初步确定胀接 压力范围。按照理论分析 , 当周 围孔全部 已胀接 时, 中心孔胀后 的残余接触压力与周围孔未胀接 时比较有所减小 , 试验结果 同时表明周 围 1层和 2层胀接后的拉脱力差值小于 5 %。 当周围孔未全部胀接时 , 按单个方 向逐个胀 接后 , 不 同位置孔 的残余 接触压力分布按顺序呈 先升高 、 后降低的趋势 , 且值大于首孔 ; 当采用间 隔一层胀接时 , 胀接后残余接触压力变化在 5 % 以内 5 结语 为了准确评价胀接性能 , 在进行胀接试验或 3 2 z 蟠 第 3 2卷第 8期 压 力 容 器 总第 2 7 3期 评定时 , 应根据孔桥及孔 中心距的尺寸 , 确定合适 的需要胀接 的管间距 , 一般 以间隔 1 层 1周 孔 为宜。 对于多孑 L 管板 , 不同位置管子管板胀接性 能 会分布不均 , 可 以通过对不同位置 、 采用不同的胀 接压力的方式来抵消胀接顺序和孔位置 的影响 , 这还需要进行更为深入地研究。 参考文献 C h a a b a n , M a H, B a z e r g u i A . T u b et u b e s h e e t j o i n t a p r o p o s e d e q u a t i o n f o r t h e e q u i v a l e n t s l e e v e d i a me t e r u s e d i n t h e s i n g l e t u b e mo d e l 『 J] .A S ME J o u r n a l o f P r e s s u r e V e s s e l T e c h n o l o g y , 1 9 9 2 , 1 1 4 2 1 93 2 . 傅智勇, 张继革, 张光庆. 液压胀接接头当量双筒模 型直径的计算[ J ] . 电站辅机 , 2 0 1 1 , 3 2 1 6 9 . 宁静红, 刘敬坤. R 2 9 0水平管内凝结换热和压降的 研究现状[ J ] . 流体机械, 2 0 1 3 , 4 1 7 6 6 7 1 . T a n g u y B, Be s s o n J , P i q u e s R, e t a 1 . Du c t i l e t o b r i t t l e t r a ns i t i o n o f a n A5 08 s t e e l c ha r a c t e r i z e d b y Cha r py i m pa c t t e s t ,P a r t I IMo d e l i n g o f t h e Cha r py t r a ns i t i o n c u r v e[ J ] .E n g i n e e r i n g F r a c t u r e Me c h a n i c s , 2 0 0 5 , 7 2 1 4 1 34 3 4. L e e Wo e i s h y a n, L i u C h e n y a n g , S u n T a i n o n g . De f o r m a t i o n b e h a v i o r o f I n c o n e l 6 9 0 s u p e r a l l o y e v alu a t e d b y i m p a c t t e s t [ J ] . J o u r n a l o f Ma t e r i als P r o c e s s i n g T e c h no l o g y, 2 0 0 4, 1 531 5 4 21 92 2 5. 颜惠庚, 李培宁. 换热器的液压胀管研究 四 胀接接头的拉脱力和压脱力 [ J ] . 压力容器, 1 9 9 8 , 1 5 5 2 5 2 8 . Kr i p s H. Po dh o r s ky M. Hy dr a ul i c e x p a ns i o n a ne w p r o c e d u r e f o r f a s t e n i n g t u b e s [ J ] . V G B K r a f t s w e r k s t e c h , 1 9 7 6, 5 6 7 4 5 64 6 4. Y o k e l l S t a n l e y . He a t e x c h a n g e r t u b et ot u b e s h e e t e x p a n d e d j o i n t s [ J ] . T r a n s . o f A S ME, J . o f P r e s s u r e Ve s s e l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1 9 9 1 , 1 1 3 3 4 13 4 4. 颜惠庚, 张炳生 , 葛乐通, 等. 换热器的液压胀管研 究 一 胀接压力的确定[ J ] . 压力容器, 1 9 9 6 , 1 3 2 3 64 O . 王海峰, 桑芝富. 幂强化材料的液压胀管残余接触 压力理论解[ J ] . 石油机械, 2 0 0 7 , 3 5 1 1 2 4 2 8 . 庄茁. 有限元软件入门指南[ M] . 北京 清华大学出 版社 , 1 9 9 8 . 收稿 日期 2 0 1 5 0 52 9 修稿 日期 2 0 1 5 0 7 0 6 作者简介 和广庆 1 9 8 1 一 , 男, 工程师, 研究方向为核岛 主设备制造技术研究, 通信地址 2 0 0 2 3 3上海市闵行区田 林路 8 8 8弄 2号 楼 国核 工 程 有 限公 司, E m a i l h e g u a n g q i n g 2 0 1 3 1 6 3 . c o n。 上接第 4 3页 3 受挤压工艺 的影 响, 在纵 向 内角半径精 度很难掌控的情况下 , 通过系列的建立超级管道 上管嘴的有 限元模 型, 可以快速判断管嘴是否符 合要求 。 参 考文献 中广核工程有 限公司. 压水堆核 电厂核 岛设计 [ M] . 北京 原子能出版社, 2 0 1 0 . R C CP, 压水堆核电站系统设计和建造规则[ S ] . 苏厚德, 冯玉洁, 樊建领. 异径挤压三通应力的有限 元分析[ J ] .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 2 0 1 0 , 2 3 3 8 68 9. 薛源, 刘金贵. 核电站主蒸汽超级管道管嘴受力分 析 [ J ] . 广东 电力 , 2 0 1 2 , 2 5 1 2 3 7 3 9 . 梅健, 王曦, 张立君. A P 1 0 0 0主蒸汽管道镗孔壁厚 设计分析[ J ] . 压力容器, 2 0 1 4 , 3 1 9 4 7 5 0 . R C C M, 压水堆核 岛机械设备设计 和建造规则 2 0 0 0版 2 0 0 2补遗 [ S ] . [ 7 ] 龚曙光 , 谢桂兰, 黄云清. A N S Y S 参数化编程与命令 手册[ M] .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 0 0 9 . [ 8 ] 轩福贞, 惠虎, 黄振海, 等. 内压下挤压三通的塑性 极限载荷研究[ J ] . 压力容器, 2 0 0 3 , 2 0 1 1 5 . [ 9 ] 王世军, 王荣山, 杨畅民. 3 0 0 M W 机组三通的结构 应力分析与形状优化[ J ] . 机械强度, 2 0 0 4, 2 6 3 2 9 5 2 9 8 . 『 1 0 ]A S M E B o i l e r P r e s s u r e V e s s e l C o d eⅧ D i v i s i o n 1 , Ru l e s f o r C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 Pr e s s u r e Ve s s e l Al t e r na t i v e R u l e s [ S ] . 2 0 1 3 . [ 1 1 ]刘学 , 李国栋, 闫平, 等. 超超临界机组主蒸汽管道 热挤压 T型异径三通强度分析 [ J ] . 热力发 电, 2 0 0 8, 3 7 7 8 18 4 . 收稿 日期 2 0 1 5 0 6 2 3 修稿 日期 2 0 1 5 0 7 2 1 作者简介 李 强 1 9 8 3一 , 男 , 工 程 师 , 主 要从 事 核 2级 设 备力学 分析 、 核 级 管道 力 学分 析 以及 技 术 管理 工 作 , 通信地址 5 1 8 0 0 0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黄阁北路天安数 码城 5栋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E m a i l l i . q i a n g c g n pc .t om. c n。 】 3 ] J]J rL rl rL『h rl rL ] J] j]j 1 2 3 4 5 ] j 1 j 1 2 3 4 5 6 } .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