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5 年 3 月 March 2015 岩矿测试 ROCK AND MINERAL ANALYSIS Vol. 34,No. 2 169 ~175 收稿日期 2014 -02 -18;修回日期 2015 -03 -19;接受日期 2015 -03 -22 基金项目北京农学院促进人才培养综合改革专项计划 BNRC&YX201412 ; 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项目 21207077 作者简介朱洪, 博士, 讲师, 主要从事生物分子检测与有机污染物降解研究。E- mailzhuhong80 bua. edu. cn。 文章编号 02545357 2015 02016907 DOI 10. 15898/j. cnki. 11 -2131/td. 2015. 02. 003 基于 SEM - EDS 及 GC - MS 技术研究有机氯分子结构对 零价铜脱氯机制的影响 朱洪,刘静,焦晗涛,张晶,段江涛,连兴业,侯亚楠 北京农学院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 102206 摘要零价铜作为一种廉价金属很少应用于促进氯代有机物脱氯研究, 其原因是零价铜的催化还原脱氯活 性差, 且反应机制复杂。本文采用机械球磨技术制备了 Cu - Fe 和 Cu - Ni 合金, 研究零价铜在不同微观环 境下对对氯苯酚 4 - CP 的脱氯行为, 旨在考察有机氯分子结构对零价铜脱氯机制的影响。应用扫描电镜 - 能谱 SEM - EDS 及色相色谱 - 质谱 GC - MS 分析发现, 铜原子的微环境及有机氯分子结构均影响铜 的脱氯机制。在 Cu - Fe 体系中, Cu 遵循经典的催化加氢脱氯机制, 4 - CP 的降解产物为苯酚; Cu - Ni 体系 的还原作用来源于零价铜, 其中的镍金属并未起到催化加氢作用, Cu - Ni 合金及单独零价铜对 4 - CP 的降 解产物是环己酮。零价铜对 4 - CP 的降解率可达 70 以上, 而 Cu - Fe 体系的降解率仅为 34, 两者对芳 香族氯代物的降解效率差距显著。零价铜能够降解化学稳定性高的 4 - CP 和苯酚, 但不能降解化学稳定性 相对较差的脂肪族氯代有机物 如一氯乙酸和二氯乙酸 , 因此认为零价铜脱氯机制并非传统的催化加氢机 制, 而是遵循直接电子传递还原机制, 且有机氯分子的苯环结构是零价铜直接电子传递还原的诱因。 关键词氯代有机污染物; 零价铜; 铜系合金; 脱氯机制; 机械球磨; 扫描电镜 - 能谱 SEM - EDS ; 气相色谱 - 质谱法 GC - MS 中图分类号O657. 63文献标识码A 金属催化化学还原法处理氯代有机物 CxHy Clz 是利用还原剂, 针对性地将污染物分子中的氯 取代基去除, 达到降低氯代有机物的生物毒性、 改善 其可生化性的方法 [1 -5 ]。常用的还原剂主要是一些 金属单质, 如铁 [6 -7 ]、 镁[8 -9 ]、 铝[10 ]等, 零价金属是 一种有效的脱卤还原剂, 在氯代有机污染物脱氯降 解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零价铜作为一种环 境可容的金属材料, 常常被用于催化脱氯领域的研 究 [11 -14 ], 然而其脱氯机制复杂, 催化加氢性能远小 于 Ni、 Pd 等, 关于零价铜的脱氯机制较少有报道。 金属对氯代有机物 CxHyClz 的脱氯过程, 相关 报道归纳起来可分成 2 种反应机理 [15 -16 ]。机理① 依靠单质金属的还原能力, 在水中被氧化, 同时给出 电子; 而氯代有机物则直接接受电子进行还原脱氯, 最终生成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 CxHy z 。主要反 应过程 [17 ]如下 CxHyClz zH zM0→CxHy z zM zCl - 1 机理② 在水环境中, 零价金属与 H2O 或 H 发生反 应, 生成具有还原性的 H2, H2与氯代有机物发生反 应, 使其还原脱氯。主要反应过程 [18 ]如下 M0 nH2O→Mn n/2H2 nOH - 2 zH2 CxHyClz→CxHy zCl - zH 3 以零价金属铁还原脱氯为例, 反应符合机理② 的可能性较大 [19 -22 ]。其中, 选择合适的加氢催化 剂, 使体系中释放出的氢气活化为活性氢是关键, 常 用的催化剂有 Pd、 Pt 等贵金属。 铜是一种惰性金属, 其标准氧化还原电位为 0. 36 V, 可通过电偶腐蚀加速还原, 同时铜也是一 种较为温和的加氢催化剂, 因此铜通常被认为是机 理②的反应 [11, 23 -24 ]。相关报道普遍认为零价铜所 遵循的也是氢解还原的机制, 只是在 Yin 等 [13 ]的研 究中发现了零价铜降解有机氯产生了复杂的降解产 物, 认为零价铜可能存在直接电子传递机理。 本文首先采用机械球磨技术制备 Cu - Fe 和 Cu 961 ChaoXing - Ni 合金, 对比氯代有机物对氯苯酚 4 - CP 在两 种铜系金属体系中的脱氯产物及其脱氯行为, 比较 芳香族及脂肪族有机氯在铜表面的脱氯差异, 研究 有机氯分子结构对零价铜脱氯机制的影响, 进而试 验零价铜对具有苯环结构的苯酚的还原情况, 揭示 零价铜直接电子传递还原的机理。 1实验部分 1. 1Cu -Fe 和 Cu -Ni 球磨合金材料制备 Cu - Fe 和 Cu - Ni 球磨合金的制备采用机械球 磨技术, 因为机械球磨过程中容易造成众多点线缺 陷 [25 -27 ], 还可以引入应变力, 能够显著提高催化金 属的储氢加氢性能, 促进 Fe 的电催化活性, 有利于 脱氯的发生 [28 -30 ]。实验采用行星式球磨机制备球 磨铁镍材料。分别称取一定比例的铜粉 - 铁粉和铜 粉 - 镍粉置于100 mL 不锈钢球磨罐中, 罐中的不锈 钢磨球总质量为 186 g 即球料比为 37. 5 ∶ 1 , 固定 500 r/min 或800 r/min 的自转转速球磨相应的时间 即得所需的球磨合金材料。 球磨铁镍材料在使用前进行酸洗 称取一定量 的球磨材料置于具塞三角瓶中, 按 100 g 材料/100 mL 酸洗液的投加量加入 pH 1 的酸液中, 放入转 速为 220 r/min 的振荡摇床中, 在 25℃ 下酸洗 15 min, 取出倒去液体, 再用高纯水冲洗 3 ~4 次, 备用。 1. 2降解实验方法 将一定质量酸洗后的 Cu - Fe、 Cu - Ni 或 Cu 球 磨材料置于 50 mL 具塞三角瓶中, 加入 30 mL 有机 氯或其他反应物溶液, 放入振荡摇床中在一定温度 下充分振荡反应。每隔一定时间取样, 取样体积为 1 mL, 用高效液相色谱 HPLC 、 高效液相色谱 GC - MS 或气相色谱 - 电子捕获检测器 GC - ECD 分析 4 - CP 及其脱氯产物苯酚、 环己酮和脂肪族氯 代有机物 一氯乙酸和二氯乙酸 ; 同时测定反应过 程中的 pH 值。实验中三角瓶均用磨口塞密封, 反 应前的反应液未经 N2吹脱除氧, 且反应过程中反应 液面并未充 N2。 1. 3分析仪器和主要试剂 扫描电镜 SEM LEO -1530,德国 LEO 公司 表征球磨前后双金属的表面形貌变化, 用 X 射线光 谱 EDS 的点扫及微区面扫功能表征双金属中两种 元素的含量及分布均匀情况。 4 - CP 及其降解产物苯酚的浓度采用 HPLC 检 测 色谱柱为 ODS - SP 柱 5 μm, 150 mm 4. 6 mm id; GL Sciences Inc. , 日本 , 流动相为 70 甲醇 - 30水, 流速1 mL/min, 柱温40℃。UV/VIS 检测波 长 254nm。 4 - CP 的另一种降解产物环己酮的浓度采用 GC - MS 分析 岛津 GCMS - QP2010PLUS 配 NCI 源 , 进样口温度 250℃, 不分流进样, 进样量 1 μL; 升温程序 初温 50℃ 保持 1 min, 以 20℃ /min 升至 300℃保持 3 min, 离子源温度 250℃, 传输线温度 250℃, SIM 模式。色谱柱 Agilent DB - 5MS 15 m 0. 25 mm 0. 1 μm 。 脂肪族氯代有机物 一氯乙酸和二氯乙酸 的 检测采用 GC - ECD 分析。先进行酯化处理 取 1 mL 样品置于 20 mL 具塞玻璃比色管中, 依次加入 0. 8 mL 浓硫酸和 1 mL 甲醇, 混合均匀后在 65℃恒 温水浴 40 min, 加入 5 mL 10 氯化钠及 3 mL 正己 烷萃取。再采用7890N 气相色谱仪 美国 Agilent 公 司 对一氯乙酸和二氯乙酸进行分析。使用载气为 高纯氮 ≥99. 999 , 流量 1 mL/min。升温程序 为 60℃维持 2 min, 以 10℃ /min 升至 140℃, 维持 1 min, 以 20℃ /min 升至 300℃, 维持 2 min。前进样 器进样口温度为 250℃, 后检测器温度为 250℃, 进 样量 1 μL。一氯乙酸的保留时间为 1. 13 min, 二氯 乙酸的保留时间为 1. 53 min。 主要试剂包括 铁粉>99 , 铜粉>99 , 苯酚 99以上 , 对氯苯酚 4 - CP,99 以上 , 甲 醇 色谱纯 。 2结果与讨论 2. 14 - CP 在 Cu - Fe 及 Cu - Ni 球磨合金表面的 降解机制 首先采用机械球磨技术制备了组分体均匀分散 的 Cu -Fe 双金属复合材料, 以 pH 2 的 50 μg/L 的 4 -CP 溶液的降解率为参照, 获得了较佳的球磨制备 条件 Cu 含量 10, Cu - Fe 球磨时间 6 h, 球磨转速 500 r/min, 球料比 37. 5 ∶ 1。球磨 Cu - Fe 合金的扫 描电镜 - 能谱 SEM - EDS 如图 1 所示, 球磨后, 在 微米尺寸的球磨合金中铜铁达到纳米尺寸的混合, Cu 与 Fe 元素分布分别接近混合质量比10及80。 球磨混合的 Cu - Fe 及 Cu - Ni 合金对 4 - CP 的降解机制不一致, 如图 2 所示。Cu - Fe 体系中, 在初始 pH 2, Cu - Fe 双金属比例为 1 ∶ 9 质量 比 时, 达到最优的 4 - CP 降解率, 为 33. 97。Cu - Fe 合金遵循催化氢解脱氯机制, Cu 与 Fe 之间以 催化金属铜与供氢金属铁协同作用, 在一定比例组 合时金属的析氢和加氢催化的协同效果最优化。 071 第 2 期 岩矿测试 http ∥www. ykcs. ac. cn 2015 年 ChaoXing 图 1球磨后 Cu- Fe 混合物的 SEM - EDS 及元素分布图 Fig. 1SEM- EDS images for ball- milled Cu- Fe alloy 与 Cu - Fe 体系相反, Cu 与 Ni 金属在 Cu - Ni 体系并未在合适比例呈现脱氯最优化, Cu - Ni 球磨 合金对 4 - CP 的降解率仅随着 Cu 含量的增加而增 加, 由此推断 Ni 未起催化作用。改变初始 pH 值为 1 ~5, Cu - Fe 合金对 4 - CP 的降解率在 pH 3 达 到最优化, 符合催化金属与供氢金属的需要, 因为铜 的催化性能与铁的供氢是协同作用机制, 过量的析 氢容易占据金属表面导致反应活性位点减少, 析氢 少也不利于加速降解, 两者都抑制铜铁双金属不能 达到降解所需的氢环境, 只能有微弱的降解。与 Cu - Fe 合金相比, pH 对 Cu - Ni 合金的影响不明显, pH 5 的溶液中 4 - CP 的脱氯率比 pH 3 的脱氯 率下降约 7, 分析结果表明 pH 对 Cu - Ni 体系的 影响明显小于 Cu - Fe 体系, Cu - Ni 可能不遵循氢 解还原脱氯机制。另外一种金属脱氯机制 直接 电子传递还原机制不依赖于还原性氢的出现, 因此 推断 Cu - Ni 体系遵循直接电子传递的脱氯机制。 另外, 应用 HPLC 对 4 - CP 降解产物进行分析 图 3 , 在 Cu - Fe 体系中, 4 - CP 与其降解产物苯 酚的总碳基本守恒, 表明苯酚是 4 - CP 的主要降解 产物, 也进一步证实了该降解遵循催化加氢脱氯机 制。不同于 Cu - Fe 体系, 在 Cu - Ni 体系中随着 4 - CP 的降解, 所检测到的苯酚含量低, 4 - CP 与苯 酚的总碳含量持续下降, 下降速率几乎等于其降解 图 2不同的铜铁比例 a 、 铜镍比例 b 球磨合金对初始 pH 值为 2 的 4 - CP 降解情况 Fig.24- CP degradation with different composition ratio of Cu- Fe a ,and Cu- Ni balloy at the initial pH 2 速率, 表明 Cu - Ni 体系的最终降解产物并非苯酚, 反应产物复杂。 由此可见, Cu - Ni 降解机制异于 Cu - Fe 降解 机制。实验结果表明铜基金属降解有机氯有两种可 能路径。由于镍成分越大, 降解率越低, 推测镍金属 并未起到催化加氢的作用, 合金的还原作用来源于 零价铜。此外, 相同条件下对 50 mg/L 的 4 - CP 水 溶液降解 8 h, 零价铜获得的降解率达 70 以上, 而 Cu - Fe 体系的降解率只有 34, 相比之下零价铜 的脱氯性能较高, 也符合直接电子传递作用比氢解 还原活性强的规律。 2. 24 -CP 在零价铜表面的降解机制 上述实验并不符合相关文献[11, 14 ]的报道, 学者 们普遍认为铜是一种惰性金属, 它的还原能力差, Cu - Fe、 Cu - Al 双金属体系普遍只能还原稳定性较 差的烷基氯, 而对化学稳定性能较好的芳香族有机 氯 4 - CP 几乎没有开展研究。 为了求证零价铜高效脱氯的原因, 本研究从微 观层面考察了 4 - CP 及苯酚在零价铜上降解的路 径。由于直接电子传递要求反应物与金属之间间距 小, 考虑到 4 - CP 的富电子苯环结构可能与零价铜 171 第 2 期朱洪, 等 基于 SEM - EDS 及 GC - MS 技术研究有机氯分子结构对零价铜脱氯机制的影响第 34 卷 ChaoXing 图 3球磨 6 h 后 a Cu - Fe 合金 1 ∶ 9 及 b Cu - Ni 合金 降解 pH 3 的 50 mg/L 4 - CP 溶液降解情况 Fig. 3Compound concentrations during the degradation for 50 mg/L 4- CP solution with initial pH 3. The ball- milling time was 6 h for Cu- Fe or Cu- Ni alloy 空电子轨道存在共轭作用, 实验考察了苯环结构对 零价铜表面的还原作用影响。 将零价铜直接处理苯酚溶液, 如图 4a 所示, 苯 酚的浓度快速下降, 降解率上升, 表明铜对含有苯环 结构的 4 - CP 及苯酚均有高还原活性。还原产物 经 GC - MS 鉴定为苯环加氢产物 环己酮。 苯环是否是零价铜降解有机氯的必要条件对 此, 在同样条件下考察了零价铜对脂肪族有机氯 一氯乙酸及二氯乙酸 的降解情况。如图 4b 所 示, 零价铜在 8 h 内未能降解一氯乙酸及二氯乙酸。 实验结果证实零价铜能够降解化学稳定性比较高的 4 - CP 而未能降解化学稳定性相对较差的一氯乙酸 和二氯乙酸, 这与催化加氢降解理论相矛盾, 进一步 证实了零价铜脱氯机制非传统的催化加氢机制, 而 是直接电子传递还原。苯环分子在零价铜直接电子 传递中的重要作用, 可能的原因就是零价铜与苯环 的 pi 电子直接的共轭作用, 导致有机氯与零价铜的 间距减小, 实现了电子直接传递。 因共轭作用机理的参与而诱导电子的直接传递 机制被不同酸体系下零价铜降解 4 - CP 的结果所 图 4铜粉投加量为 100 g/L, 对 a 50 mg/L 苯酚溶液、 b 500 mg/L一氯乙酸及二氯乙酸的降解情况 Fig. 4Degradation of 100 g/L copper power dosage for a 50 mg/L phenol, b 500 mg/L monochloroacetate and dichloroacetate 证实。以 pH 5 的盐酸、 乙酸、 硫酸为溶剂配制相 应的 50 mg/L 4 - CP 溶液, 反应的零价铜也以相应 的酸进行表面活化, 结果如图 5a 所示。盐酸体系下 苯环的降解最快, 12 h 后降解率达 92; 乙酸次之, 降解率为 26; 硫酸几乎不降解。还原反应的速率 取决于零价铜表面与有机氯的有效吸附程度, Cl - 因强配位作用在零价铜表面的吸附最弱[12, 32 ], 大量 的表面接触位点被 4 - CP 占据得以被降解。 此外, 在盐酸体系中苯酚的浓度呈现先增后减 的趋势, 4 - CP、 苯酚及环己酮的总摩尔数稳步下 降, 如图 5b 实验结果表明零价铜对 4 - CP 的降解 产物 苯酚仍能进一步降解。随着反应进行, 环 己酮产物增多, 同时环己酮的水溶性差且具有挥发 性, 随着反应进行不断挥发, 导致总碳下降, 由此可 以解释在零价铜直接电子传递还原过程中呈现 4 - CP 与苯酚两物质的质量不断下降。 3结语 本研究发现零价铜遵循直接电子传递还原脱氯 机制。借鉴微观界面分析技术及色谱分离技术, 充 271 第 2 期 岩矿测试 http ∥www. ykcs. ac. cn 2015 年 ChaoXing 图 5 apH 5 的不同酸体系下, 100 g/L 铜粉对 50 mg/L 的 4 - CP 降解曲线; b盐酸体系中 4 - CP 的降解曲 线, 苯酚、 环己酮生成曲线与总有机碳变化曲线 Fig. 5 aDegradation for 50 mg/L 4- CP solution,initial pH 5, with 100 g/L dosage Cu power; bDegradation and total organic carbon for 4- CP in HCl solution,with 100 g/L dosage Cu power 分表征了界面脱氯机制的选择及复杂产物的转化 过程。 在 Cu - Fe 球磨合金的微观环境中与 Cu - Ni 及单独零价铜的微环境存在下, 零价铜对 4 - CP 的 还原脱氯机制不一致。在 Cu - Fe 合金体系中, 4 - CP 的降解产物为苯酚。零价铜对 4 - CP 呈现出强 还原活性, 最终产物为苯环加氢产物 环己酮。 有机氯分子的苯环结构是零价铜直接电子传递还原 的诱因, 脂肪族与芳香族有机氯在零价铜表面截然 不同的降解率表明零价铜的还原活性得益于苯环与 零价铜的弱吸附作用。 本研究为零价铜在还原脱氯污染物治理方面的 进一步科学研究及实际应用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基于本研究获得的结论, 今后有必要更深入地研究 铜基材料其他组合方式及相关机理研究, 探索零价 铜作为环境脱氯材料的工程化应用的可能性。 4参考文献 [ 1]Escobar -Hoyos L F,Hoyos -Giraldo L S,Londoo - Velasco E, et al. Genotoxic and Clastogenic Effects to Monohaloacetic Acid Drinking Water Disinfection By- products in Primary Human Lymphocytes[J] . Water Research, 2013, 47 3282 -3290. [ 2]司雄元, 司友斌, 陈涛, 等. 纳米 Fe、 Si 体系对 3, 3’ , 4, 4’- 四氯联苯的脱氯降解[J] . 中国环境科学, 2011, 31 5 761 -767. Si XY,SiYB,ChenT,etal. Dechlorinative Degradation of 3,3 ’ ,4,4 ’ - tetrachlorobiphenyl by Nanometer- sized Fe and Si[J] .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11, 31 5 761 -767. [ 3]常春, 祝凌燕, 朱淑贞. 纳米零价铁对 γ - HCH 的降解 效果及机理研究[J] . 中国环境科学, 2010, 30 2 167 -173. Chang C, Zhu L Y, Zhu S Z. Degradation Efficiency and Mechanisms of γ- Hexachlorocyclohexane by Nanoscale Zero Valent Iron Particles[J] .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10, 30 2 167 -173. [ 4]王姝, 杨波, 张婷婷, 等. 钯/泡沫镍对水体中 4 - 氯酚 的氢解脱氯研究[J] . 中国环境科学, 2009, 29 10 1065 -1069. WangZ,YangB,ZhangTT,etal.Catalytic Hydrodechlorinationof4- chlorophenolinAqueous Solution by a Palladized Foam Nickel Catalyst[ J] .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09, 29 10 1065 -1069. [ 5]陈卫明, 邓天龙, 张勤, 等. 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的 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J] . 岩矿测试, 2009, 28 2 151 -156. Chen W M, Deng T L, Zhang Q, et al. Progresses on Organochlorine PesticideResidueAnalysisforSoil Samples[ J] . Rock and Mineral Analysis, 2009, 28 2 151 -156. [ 6]Salter- Blanc A J, Tratnyek P G. Effects of Solution ChemistryontheDechlorinationof1, 2, 3- trichloropropane by Zero- valent Zinc[ J] .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1, 45 4073 -4079. [ 7]Xu, F Y, Deng S B, Xu J, et al. Highly Active and Stable Ni- Fe BimetalPreparedbyBallMillingforCatalytic Hydrodechlorination of 4- chlorophenol[ J] .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2, 46 4576 -4582. [ 8]Agarwal S, Al- Abed S R, Dionysiou D D. Enhanced Corrosion- basedPd/MgBimetallicSystemsfor Dechlorination of PCBs[J] .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07, 41 3722 -3727. [ 9]Agarwal S, Al- Abed S R, Dionysiou D D, et al. Reactivity of Substituted Chlorines and Ensuing Dechlorination PathwaysofSelectPCBCongenerswithPd/Mg Bimetallics[J] .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08, 43 915 -921. 371 第 2 期朱洪, 等 基于 SEM - EDS 及 GC - MS 技术研究有机氯分子结构对零价铜脱氯机制的影响第 34 卷 ChaoXing [ 10]Yang B ,Deng S B ,Yu G ,et al . Pd / Al Bimetallic Nanoparticles for Complete Hydrodechlorination of 3- chlorophenolinAqueousSolution [J]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13, 219 492 -498. [ 11] Zhu N, Luan H, Yuan S, et al. Effective Dechlorination of HCB by Nanoscale Cu/Fe Particles[J] .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10, 176 1101 -1105. [ 12] Mahmoud S S. Electrochemical Studies of Pitting Corrosion of Cu- Fe Alloy in Sodium Chloride Solutions[ J] .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2008, 457 587 -592. [ 13]Yin L, Dai Y, Niu J, et al. Rapid Dechlorination of Chlorophenols in Aqueous Solution by [Ni | Cu] Microcell[ J] .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12, 209 -210 414 -420. [ 14]Yuan Y, Li H Q, Lai B, et al. Removal of High- concentration CI Acid Orange 7 from Aqueous Solution by Zerovalent Iron/Copper Fe/CuBimetallic Particles [J] . 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 2014, 53 2605 -2613. [ 15] Lei Y Z, Zhao G H, Zhang Y G, et al. Highly Efficient and MildElectrochemicalIncineration Mechanismand Kinetic Process of Refractory Aromatic Hydrocarbon PollutantsonSuperhydrophobicPbO2Anode [J] .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0, 44 7921 - 7927. [ 16]Chu W. Photodechlorination Mechanism of DDT in a UV/Surfactant System[J] .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1998, 33 421 -425. [17]Cheng I F,Fernando Q,Korte N. Electrochemical Dechlorinationof4- chlorophenoltoPhenol [J] .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1997, 31 1074 - 1078. [ 18]Gao X, Yang F, Lan Y, et al. Rapid Degradation of Carbon Tetrachloride by Commercial Micro- scale Zinc Powder Assisted by Citric Acid [J] .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Letters, 2011, 9 431 -438. [ 19] Cheng R, Wang J L, Zhang W X. Reductive Dechlorination of 2, 4- dichlorophenol Using Nanoscale Fe0Influencing Factors and Possible Mechanism[J] .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B Chemistry , 2007, 4 574 -579. [ 20] 李智灵, 杨琦, 尚海涛, 等. 负载型纳米 Pd/Fe 对氯代 烃脱氯机理研究[ J] . 环境科学, 2008, 29 4 978 - 984. Li Z L,Yang Q,Shang H T,et al. Dechlorination Mechanisms of Chlorinated Hydrocarbons by Supported Nanoscale Pd/Fe[J] .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08, 29 4 978 -984. [ 21] 徐新华, 刘永, 卫建军, 等. 纳米级 Pd/Fe 双金属体系 对水中 2, 4 - 二氯苯酚脱氯的催化作用[J] . 催化学 报, 2004, 25 2 138 -142. Xu X H, Liu Y, Wei J J, et al. Catalytic Dechlorination of 2, 4- dichlorophenol in Water by Nanoscale Pd/Fe Bimetallic System[J] .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2004, 25 2 138 -142. [ 22] 魏红, 李克斌, 童少平, 等. 镍/铁二元金属对莠去津脱氯 特性的影响 [ J] . 环境科学, 2004, 25 1 154 -157. Wei H, Li K B, Tong S P, et al. Reductive Dechlorination of Atrazine by Ni/Fe Bimetallic Particles[ J] . Chines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04, 25 1 154 -157. [ 23]Chang C, Lian F, Zhu L. Simultaneous Adsorption and Degradationofγ- HCHbynZVI/CuBimetallic Nanoparticles withActivatedCarbonSupport [J] .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11, 159 2507 -2514. [ 24]Cao J, Xu R, Tang H, et al. Synthesis of Monodispersed CMC- stabilized Fe- Cu Bimetal Nanoparticles for in situ Reductive Dechlorination of 1,2,4- trichlorobenzene [ J] .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11, 409 2336 -2341. [ 25] Zhu L, Huang Q, Zhao H. Effect of Nickel Content and Milling Parameters on Martensitic Transation of Fe- Ni during Mechanical Alloying[J] . Scripta Materialia, 2004, 51 527 -531. [ 26] 郭秀芝, 刘力, 姚斌. 机械球磨中 Fe 与 BN 反应形成 Fe - N 合金的结构表征及其磁性[ J] . 吉林大学学报 理学版 , 2008, 46 3 535 -538. Guo X Z, Liu L, Yao B.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and Properties of Fe- N Alloy Prepared by Reaction between Fe and BN during Ball Milling[J] . 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 Science Edition , 2008, 46 3 535 -538. [ 27] 罗永春, 毛松科, 阎汝煦, 等. 机械球磨固相化学反应 制备 AlH3及其放氢性能[ J] . 物理化学学报, 2009, 25 2 237 -241. Luo Y C, Mao S K, Yan R X, et al. Synthesis of A1H3by a Ball- milling Solid- phase Chemical Reaction and Its Hydrogen Desorption Properties [J] . Acta Physico- Chimica Sinica, 2009, 25 2 237 -241. [ 28]黄园英, 刘菲, 汤鸣臬, 等. 纳米镍/铁和铜/铁双金属 对四氯乙烯脱氯研究[J] . 环境科学学报, 2007, 27 1 80 -85. Huang Y Y, Liu F, Tang M A, et al. Decldorination of Tetrachloroethene with Nanoscale Ni/Fe and Cu/Fe Bimetallic Particles[J] . Acta Scientiae Circumstantiae, 2007, 27 1 80 -85. [ 29] 杜永光, 张海军, 陈吉平, 等. 氧化铜催化五氯苯生成 二噁英的研究[J] . 环境科学, 2010, 31 11 2774 - 2779. Du Y G, Zhang H J, Chen J P, et al. PCDD/Fs ation from Pentachlorobenzene under the Catalysis of CuO[ J] .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10, 31 11 2774 -2779. [ 30] 王清萍, 况烨, 金晓英, 等. 海藻酸钙包覆纳米 Ni/Fe 颗粒用于同时去除水中铜离子和氯苯[ J] . 环境科学 学报, 2014, 34 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