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西峡晚白垩世恐龙蛋化石壳微量元素组成及其对恐龙灭绝的指示意义_汪晓伟.pdf

返回 相似 举报
河南西峡晚白垩世恐龙蛋化石壳微量元素组成及其对恐龙灭绝的指示意义_汪晓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河南西峡晚白垩世恐龙蛋化石壳微量元素组成及其对恐龙灭绝的指示意义_汪晓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河南西峡晚白垩世恐龙蛋化石壳微量元素组成及其对恐龙灭绝的指示意义_汪晓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河南西峡晚白垩世恐龙蛋化石壳微量元素组成及其对恐龙灭绝的指示意义_汪晓伟.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河南西峡晚白垩世恐龙蛋化石壳微量元素组成及其对恐龙灭绝的指示意义_汪晓伟.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 年 9 月 September 2015 岩矿测试 ROCK AND MINERAL ANALYSIS Vol. 34,No. 5 520 ~527 收稿日期 2015 -08 -13; 修回日期 2015 -09 -16; 接受日期 2015 -09 -22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973 计划 项目 2013CB837100 ; 长安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培育资助项目 310827150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 2014G1271059, CHD2011JC160 作者简介 汪晓伟, 博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岩石学研究。E- mail wxw04121555163. com。 通讯作者 徐学义,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区域地质与岩石地球化学研究。E- mail xuxueyi1030163. com。 文章编号 02545357 2015 05052008 DOI 10. 15898/j. cnki. 11 -2131/td. 2015. 05. 004 河南西峡晚白垩世恐龙蛋化石壳微量元素组成及其对恐龙 灭绝的指示意义 汪晓伟1, 2, 3,姚肖永1, 2,徐学义1, 3* 1.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4;2. 长安大学地质博物馆,陕西 西安 710054; 3.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陕西 西安 710054 摘要 恐龙蛋化石是探索恐龙生存和灭绝的重要研究材料, 目前对恐龙蛋化石的研究集中在生物学和埋藏 特征方面。本文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ICP - OES 对采自河南西峡晚白垩世的 12 枚恐龙蛋化 石壳及部分围岩进行分析测试, 研究其生命微量元素组成及其与恐龙灭绝的关系。结果表明, 恐龙蛋壳中缺 乏碳氮磷硫等有机质元素, 而主要由钙铝镁铁钾等生命必需元素和锶锰钡镧锌硼钒钴铱等微量元素组成, 其 中锶和铱均具有明显的超高异常, 这可能与地外撞击事件引起生态环境的急剧变化有关。元素的组合规律 表明西峡盆地晚白垩世应为干旱、 半干旱的气候环境, 来自于环境中异常含量的锶和铱共同作用使这一时期 该地区大量的恐龙蛋在恐龙体内遭受污染, 发育孵化机能受到影响, 成为导致盆地内恐龙灭亡的主要原因之 一。这一发现为探讨恐龙生活环境变化、 灭绝原因以及揭示晚白垩纪古气候提供了重要依据。 关键词 恐龙蛋壳; 生命微量元素; 锶和铱; 超高异常;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中图分类号 Q911. 23; O657. 31文献标识码 A 恐龙是繁盛于中生代的多样化优势陆栖脊椎动 物, 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超过 1 亿 6 千万年之久, 最早出现在 2 亿 3 千万年前的三叠纪, 灭亡于约 6500 万前的白垩纪末恐龙灭绝事件。而恐龙蛋 化石是揭示恐龙生存和灭绝奥秘的重要实物依据, 对于研究恐龙生存环境的变化和古生物地质历史以 及对于白垩纪晚期古气候的揭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 意义 [1 -7 ]。近年来, 国内外一些学者已对恐龙蛋化 石进行了初步研究, 并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例如, 朱光有等 [8 ]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到了恐龙蛋壳化石 的组织结构, 并对恐龙蛋化石开展碳、 氧同位素分析 追索恐龙的食物类型、 生态环境及其灭绝原因等; 赵资奎等 [9 ]对山东省东部地区上白垩统王氏群恐 龙蛋化石进行了系统研究, 发现气候环境的变化是 引起王氏群中各类恐龙蛋多样性事件的原因; 俞方 明等 [10 ]对浙江白垩纪恐龙与恐龙蛋化石的时空分 布、 地层同位素年龄和相伴生的其他生物群特征等 进行分析, 反演出该地区地质历史时期气候温暖, 植被茂盛, 水资源丰富。上述研究主要集中于其生 物学和埋藏特征等方面, 而对恐龙蛋化石的生命微 量元素组成及其与恐龙灭绝的关系研究还较为 薄弱。 河南西峡盆地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 形成了保 存恐龙蛋化石的理想场所, 该地的恐龙蛋化石不仅 数量多, 而且类型十分丰富, 为世界罕见, 引起了国 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近年来, 随着人们对西峡恐 龙蛋化石的不断发掘和研究, 发现环境介质中化学 元素 Ca、 Al、 Mg、 Fe、 Sr 和 Ir 等 的含量大小对恐龙 的生存及演化等均具有较大的影响; 而环境介质中 元素含量的变化, 也可以在恐龙蛋化石中得到显著 的反映 [11 -13 ]。因此分析测试恐龙蛋化石及围岩中 微量元素的含量及组成, 对探讨古生物习性、 古生态 环境及其对生物体的影响等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本次研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 ICP 025 ChaoXing - OES 对长安大学地质博物馆馆藏的 12 枚河南西 峡恐龙蛋化石及部分围岩进行微量元素测试, 以确 定恐龙蛋壳内微量元素组成及其含量, 并为探讨恐 龙生活环境的变化、 灭绝原因以及揭示白垩纪晚期 古气候提供重要的依据。 1地质背景及样品特征 化石标本主要产于晚白垩系的西峡盆地中。 西峡盆地呈南东东北西西向横贯河南、 陕西两省 的内乡及商南一带, 南北宽 5 ~13 km, 东西长约 100 km, 面积约 1000 km2 图 1 。西峡盆地晚白垩世主 要为一套以冲积扇相、 河流相为主的陆相沉积, 自下 而上可划分为高沟组、 马家村组和寺沟组。其中恐 龙蛋化石群主要赋存于高沟组粉砂岩及粉砂质泥 岩、 马家村组钙质细砂岩及泥质粉砂岩和寺沟组泥 质粉砂岩之中 [12, 14 -17 ], 蛋化石外侧多包裹着红土, 与晚白垩纪末期的典型红层相似 [18 -21 ]。 图 1河南西峡盆地位置及岩相分布略图[22 ] Fig. 1Schematic geological map about the facies distribution and location of Xixia Basin, Henan Data from Reference[ 22] 1上白垩统寺沟组; 2上白垩统马家村组; 3上白垩统高沟组; 4泥盆系南湾岩组; 5中新远古界峡河岩群; 6元古界陡岭岩 群; 7二长花岗岩; 8断层; 9盆地; 10地质界线。 本实验所用恐龙蛋化石采自西峡盆地西北部的 晚白垩世马家村组泥质粉砂岩之中, 形态及大小不 一, 多为椭圆形, 与外部包裹的红色黏土成分差异显 著, 蛋壳表面布满较小的不规则网格状裂纹 图 2 , 有的容易脱落。该盆地恐龙蛋化石内部充填物绝大 多数与周围岩性相同, 多数为红褐色粉砂岩, 少数为 含砾中粗砂岩, 偶见方解石; 其蛋壳的矿物成分大致 图 2长安大学地质博物馆馆藏恐龙蛋化石照片 Fig. 2The photos of dinosaur egg fossils from the Geological Museum of Chang’ an University a恐龙蛋化石样品 CD -1 ~ CD -6; b恐龙蛋化石样品 CD -7 ~ CD -12。 相近, 仅在含量上略有差别, 主要矿物成分为方解石 平均含量 88. 5 、 石英 平均含量 4 、 斜长石 平均含量 2. 5 、 黏土矿物 平均含量 4 及少 量钾长石 平均含量仅 1 [8 ]。 2实验部分 高质量的分析测试数据是准确探索恐龙蛋壳微 量元素组成及含量特征的前提。本次研究中样品的 测试分析由长安大学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及动力学 开放研究实验室采用 6300 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 射光谱仪 ICP - OES, 美国 Thermo 公司 对采自于 西峡盆地西北部马家沟组不同部位的 12 枚恐龙蛋 化石蛋壳及部分砂质围岩进行了地化分析, 同时还 引入西峡三里庙剖面中花园恐龙蛋围岩 [8 ]、 古代与 现代富 Sr 的腕足类介壳 [23 ]、 现代鸡蛋壳[24 ]、 一般沉 积岩 碎屑岩 [25 ]及现代陆生动物相关微量元素含 量, 以便对比讨论。 ICP - OES 仪器主要测试条件为 射频功率 1150 W, 载气流量 0. 65 L/min, 冷却气流量 13 L/min, 辅助气 Ar 流量0. 5 L/min, 雾室压力137. 9 125 第 5 期汪晓伟, 等 河南西峡晚白垩世恐龙蛋化石壳微量元素组成及其对恐龙灭绝的指示意义第 34 卷 ChaoXing kPa, 样品提升量 2. 0 mL/min, 长波积分时间 5 s, 短波积分时间 15 s。电子天平感量 0. 1 mg。 3结果与讨论 3. 1恐龙蛋壳主要元素组成特征及其对晚白垩纪 古气候环境的揭示 为了防止次生作用对蛋壳原生化学组分造成的 影响, 分析取样时选择了蛋壳内部尚未沿空隙充填 次生方解石的蛋片进行测试, 其主要组成元素 Ca、 Al、 Mg、 Fe 等 含量特征见表 1。由表 1 可以看出, 恐龙蛋化石壳中主要组成元素有 Ca、 Al、 Mg、 Fe、 K 等, 而指示有机质的元素 C、 N、 P、 S 相对缺失 表中 并未列出 。其蛋壳样品中 Ca 含量介于 28. 6 ~ 35. 8之间, Al 含量为 0. 48 ~1. 34, Mg 含量为 0. 36 ~ 0. 78, Fe 含量为 0. 31 ~ 0. 84, K 含 量为 0. 10 ~ 0. 25; 而围岩中 Ca 含量为 4. 13 ~6. 51, Al 含量为 5. 25 ~ 7. 04, Mg 含量为 1. 21 ~ 2. 57, Fe 含量为 2. 28 ~ 4. 21, K 含 量为 1. 65 ~ 2. 38。表明河南西峡恐龙蛋化石 壳与围岩在主要元素组成上存在较为不同的特点, 恐龙蛋壳的主要组成成分为 Ca, 其次为 Al、 Mg、 Fe 和 K 等生命必需元素, 反映恐龙蛋壳的主要化学成 分是以碳酸钙形式存在的, 这与镜下分析的蛋壳化 石是以典型的原生方解石为主要矿物组成相一致。 然而恐龙蛋壳化石样品中 C、 N、 P、 S 等指示有机质 的元素相对缺失, 反映沉积环境中接受早期有机质 相对缺乏, 这与晚白垩纪地层当中较少有植物化石 的发现互为呼应, 也进一步说明了晚白垩世时期西 峡盆地是属于干旱、 半干旱的气候环境 [26 ]。同时, 恐龙蛋化石外部包裹的富铁的红色黏土也表明发生 于炎热环境下的氧化作用, 最后在干旱条件下以氧 化铁形式固定在沉积物中, 呈现出标志性的“红层” 地貌 [12 ]。 3. 2恐龙蛋壳微量元素组合特征 微量元素是生命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参与很多 重要的代谢过程, 对动物的生命活动、 生长繁殖等都 具有重要作用; 其相对富集、 缺乏或比例失调均能引 起新陈代谢等功能下降、 病变, 甚至死亡。河南西峡 恐龙蛋壳化石及部分围岩微量元素 Sr、 Mn、 Ba、 La、 Zn、 Ir 等 含量见表 2。从表 2 可以看出, 恐龙蛋壳 微量元素组成主要有 Sr、 Mn、 Ba、 La、 Zn、 B、 V、 Co、 Ir 等, 与西峡三里庙剖面中花园恐龙蛋围岩 [8 ]、 古代 与现代富 Sr 的腕足类介壳 [23 ]、 现代鸡蛋壳[24 ]、 一般 沉积岩 碎屑岩 [25 ]及现代陆生动物相关微量元素 表 1西峡恐龙蛋化石壳及部分围岩主要组成元素含量特征 Table 1The content of the main element in dinosaur egg fossils shells and its partial surrounding rocks in Xixia Basin 样品编号类型 采集 地点 元素含量 CaAlMgFeK CD -01蛋壳 CD -02蛋壳 CD -03蛋壳 CD -04蛋壳 CD -05蛋壳 CD -06蛋壳 CD -07蛋壳 CD -08蛋壳 CD -09蛋壳 CD -10蛋壳 CD -11蛋壳 CD -12蛋壳 围岩蛋外砂岩 河南 西峡 28.61.220.610.740.21 34.40.890.780.490.18 31.81.340.410.620.17 32.30.960.470.510.15 34.60.770.520.360.10 32.70.650.390.340.14 30.71.180.880.840.25 34.10.620.390.470.13 35.80.590.410.330.12 33.20.480.360.310.11 32.70.880.550.470.19 30.40.790.580.50.16 4.135.761.213.311.68 围岩1泥质粉砂 围岩2泥质粉砂 西峡三里庙 6.517.042.574.212.38 6.315.251.542.281.65 EG -1鸡蛋壳 EG -2鸡蛋壳 北京 ----- ----- 腕足 D介壳化石 介壳 现代介壳化石 四川甘溪 ----- ----- 一般沉积岩碎屑岩地壳2.68---1.32 现代陆生 动物 现代陆生 动物 地球0.02 ~8.5---0.74 注 表格中 “-” 表示文献中没有提供相关数据。 含量相比, 测试样品中极大多数微量元素含量均无 明显异常, 而恐龙蛋壳化石中 Sr、 Ir 等微量元素均具 有高异常或超高异常。 3. 2. 1恐龙蛋壳中 Sr 元素含量异常分析 从 12 枚西峡恐龙蛋壳的 Sr 元素分析结果来 看, Sr 含量介于 1938 10 -6 ~ 12020 10 -6 之间, 平均值为 6179 10 -6, 比地壳[27 ]中 Sr 元素丰度 约 320 10 -6 高出 1 个数量级还多; 与古代和现代富 Sr 的腕足类外壳 [23 ]相比也要高数倍; 比现代鸡蛋 壳 [24 ]Sr 含量 561 10-6 ~ 611 10 -6 也要高一个 数量级; 与现代陆生动物体内 Sr 含量 14 10 -6 相 比, 也远远超出几个数量级; 与蛋外泥砂质围岩 Sr 含量 180 10 -6 ~263 10 -6 相比也要高一个数量 级多。Sr 在地壳的沉积岩 [25 ] 中含量统计为 20 μg/g, 远低于以泥质粉砂岩为主的恐龙蛋围岩和蛋 壳中 Sr 含量。Sr 在卵生动物蛋壳碳酸钙形成的过 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其主要集中在蛋壳外壁的柱 状层中, 从而形成了异常结构的蛋壳。Sr 含量的偏 高, 通常会使蛋壳表现出明显的脆薄, 极不利于胚胎 的孵化和发育 [28 ], 从而极大地影响了晚白垩纪恐龙 225 第 5 期 岩矿测试 http ∥www. ykcs. ac. cn 2015 年 ChaoXing 表 2西峡恐龙蛋化石壳及部分围岩的微量元素含量特征 Table 2The content of the trace element in dinosaur egg fossils shells and its patical surrounding rocks in Xixia Basin 样品编号类型 采集 地点 元素含量 10 -6 SrMnBaLaZnBVCo Ir 含量 10 -12 CD -01蛋壳 CD -02蛋壳 CD -03蛋壳 CD -04蛋壳 CD -05蛋壳 CD -06蛋壳 CD -07蛋壳 CD -08蛋壳 CD -09蛋壳 CD -10蛋壳 CD -11蛋壳 CD -12蛋壳 围岩蛋外砂岩 河南西峡 4210508.7150.261.842.118.612.83.18.5 5507336.5162.332.821.612.412.62.87.4 86171164153.638.626.416.28.52.38.8 88432608151.438.334.218.89.72.49.1 1202012282232.432.625.615.79.71.915.4 44081208102.6100.425.317.49.11.88.2 1938426.8120.246.743.921.514.23.98.3 42631986283.224.812.718.39.82.49.6 3678348.6201.428.730.416.27.61. 89. 2 56841208136.870.230.113.87.31.98.4 85321241160.734.627.316.59.12.69.8 64531075134.331.224.619.68.62.78.6 263808.61487-131.764.586.814. 324.6 围岩 1 泥质粉砂 围岩 2 泥质粉砂 西峡 三里庙 194700646-89-11633- 180800559-51-8331- EG -1鸡蛋壳 EG -2鸡蛋壳 北京 611-118------ 561-337----- 腕足 D 介壳化石 介壳 现代介壳化石 四川甘溪 433 ~2944-------- 815 ~1923-------- 一般沉积岩碎屑岩地壳0.02-100 ~20010 ~2016--0.3- 现代陆生动物现代陆生动物地球14-0.750.0001160--0. 03- 注 表格中 “- ”表示文献中没有提供相关数据。 在西峡盆地的进一步繁衍和生殖。生物组织中微量 元素含量的多少通常会间接地反映环境当中微量元 素的水平。根据对母鸡摄入放射性 Sr 同位素示踪 研究, 发现 Sr 主要沉积在其钙质蛋壳中, 导致蛋壳 脆弱 [29 ]。通过分析证实, 恐龙蛋壳也未发生后期的 成岩作用, 恐龙蛋壳超高异常 Sr 获取的主要途径只 能通过食物来达到。而由 Sr 略高的围岩背景中来 源的食物 植物、 饮水 , 造成恐龙体内及卵壳 Sr 含 量的偏高也是极易实现的。 3. 2. 2恐龙蛋壳中 Ir 元素含量异常分析 Ir 是地壳岩石中极度亏损的元素 [ 30 ]。通常情况 下用 Ir 含量的大小来作为区分地外物质和地壳物质 的指示标志 [ 13 ]。从表 2 分析结果可知, Ir 在恐龙蛋 壳和围岩中含量都普遍偏高, 其中恐龙蛋壳样品中最 高 Ir 含量为15.4 10 -12, 平均值为 9. 3 10-12, 而围 岩中 Ir 的含量却高于恐龙蛋壳, 约为24.6 10 -12。 前人研究表明, 河南西峡盆地的白垩纪地层不 整合于古老的中元古界信阳群龟山组云母斜长片岩 之上, 中间缺失古生代的沉积记录, 而早、 晚白垩世 之间主要为连续沉积 [26 ]。晚白垩世末期燕山运动 第五幕的发生, 使已经成型的盆地连续下降, 致使其 内堆积大量的上白垩统红色碎屑岩系, 而局部地区 缺少下白垩统的沉积。但这时不像早白垩世末期燕 山运动的第四幕出现大量的岩浆活动和大规模的中 酸性岩浆侵入活动, 所以对西峡盆地恐龙蛋壳高 Ir 元素源于区内晚白垩世地幔火山喷发事件的假设并 不成立。然而, 关于恐龙蛋壳及围岩的高 Ir 含量是 来自于地外物质的突然加入还是表生的地球化学富 集, 根据赵资奎等 [29 ]和杨卫东等[31 ]有关恐龙蛋化 石碳、 氧同位素组成进行的系统分析研究表明蛋壳 化石发生成岩蚀变的可能性极小, 因此, 蛋壳 Ir 含 量的增高, 可能是通过地内物质交换借助食物渠道 进入恐龙体内, 使得蛋化石在发育时期遭受污染, 从 而引起胚胎早期发生病变, 甚至影响到蛋的孵化。 关于围岩中较高的 Ir 来源, 依据赵子奎研究广 东南雄盆地白垩系与古近系地层界线附近恐龙绝灭 指出, 我国华南地区受到微量元素的污染, 干旱气候 条件使其更加富集, 并与病态蛋壳同时发生。他还 指出最后一类恐龙是在白垩系与古近系界线之前 20 ~30 万年开始绝灭的 [29 ]。在国外, 也约有 50 多 处白垩系与古近系界线黏土层内发现了 Ir 异常。 1980 年, L. W. Alvaraz 在意大利、 丹麦白垩系与古近 系界线附近的沉积岩中发现外来氨基酸, 同时又在 加拿大阿伯特白垩系与古近系界线黏土层中发现毫 325 第 5 期汪晓伟, 等 河南西峡晚白垩世恐龙蛋化石壳微量元素组成及其对恐龙灭绝的指示意义第 34 卷 ChaoXing 微米级金刚石等, 这些均为地外撞击事件的有力 证据 [30 ]。 类似的研究工作也曾在广东南雄盆地中展开, 其恐龙蛋化石也相当丰富, 主要分布在上白垩统园 圃组、 坪岭组和古近系下部上湖组中, 对比河南西峡 与广东南雄盆地大量存在病理特征恐龙蛋化石的分 析结果, 可以看出河南西峡和广东南雄处于相当层 位, 蛋化石中微量元素 Sr 和 Ir 含量明显异常有着偶 然的相似性, 只是 Sr 的高异常在河南西峡盆地中产 出的蛋化石更为突出; 而 Ir 的高异常含量在广东南 雄恐龙蛋化石中峰值较高, 可达 1. 68 10 -11, 分析 其原因可能是蛋化石样品的采集均靠近白垩系与古 近系界线, 外来天体撞击或爆炸产生大量的宇宙射 线及其他射线对大气臭氧层产生破坏, 从而穿过大 气层到达地表, 对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 在晚白垩 世干旱、 半干旱气候条件下, 大量的放射性元素和微 量元素在植物群内更加富集, 造成恐龙生理系统失 调, 机体不能正常新陈代谢, 殃及后代繁殖 [32 ]。 蛋壳中 C、 N、 P、 S 等有机质的缺乏, Ca、 Al、 Mg、 Fe、 K 等元素的富集以及高 Sr、 Ir 异常则是重要的证据。 3.3恐龙蛋壳微量元素组成对恐龙灭绝的指示意义 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 近年来已有 30 种以上的 学说与观点, 但这些学说与观点都不能圆满地解释 恐龙灭绝的问题。恐龙的绝灭应该是多因素的, 绝 不是某一单一因素或原因造成的, 应是地外的突变、 地内和生物本身生理等各种复杂矛盾或因素相互发 展、 相互作用的结果。由于各种因素的强弱程度、 时 间长短及生物自身生理特征的不同, 而使各类生物 的兴衰和灭绝程度不一致。恐龙灭绝原因的研究, 只能运用相互制约的多因素机理和渐变与突变相结 合的科学思想, 选择符合事实的观点, 来分析探讨恐 龙的灭绝问题 [28, 33 -34 ]。 基于本研究对采自河南西峡晚白垩世的 12 枚 恐龙蛋化石壳及部分围岩的分析测试, 发现恐龙蛋 化石壳中缺乏 C、 N、 P、 S 等指示有机质的元素, 而主 要由 Ca、 Al、 Mg、 Fe、 Ka 等生命必需元素和 Sr、 Mn、 Ba、 La、 Zn、 B、 V、 Co、 Ir 等微量元素组成, 其中微量元 素 Sr 和 Ir 均具有明显的超高异常, 对西峡盆地大量 恐龙蛋化石的埋藏作一简要的推测 在晚白垩时期 西峡地区部分恐龙类还处于极度繁盛阶段, 但由于 地外撞击事件的影响, 引起生态环境的急剧变化, 在 晚白垩世干旱、 半干旱的气候环境下, 来自于环境中 异常含量的 Sr、 Ir 共同作用, 使这一时期该地区大量 的恐龙蛋在恐龙体内遭受污染, 发育孵化机能发生 紊乱, 甚至多数病变的恐龙蛋丧失孵化功能, 所以造 成西峡盆地恐龙蛋大量保存, 进而也导致盆地内的 恐龙逐渐走向灭亡。然而, 关于“污染源” 的确定只 是一个推测, 今后仍需在诸多方面寻找可靠的证据。 4结论 本研究将恐龙蛋化石壳研究与电感耦合等离子 体发射光谱法 ICP - OES 有效结合, 发现河南西峡 盆地晚白垩世恐龙蛋化石壳中缺乏 C、 N、 P、 S 等指 示有机质的元素, 而主要由 Ca、 Al、 Mg、 Fe、 K 等生命 必需元素和 Sr、 Mn、 Ba、 La、 Zn、 B、 V、 Co、 Ir 等微量元 素组成, 其中微量元素 Sr 和 Ir 均具有明显的超高异 常。这一元素组合特征也进一步说明了西峡盆地晚 白垩世时期属于干旱、 半干旱的气候环境。 恐龙的绝灭应该是多因素的, 恐龙蛋壳 Sr 和 Ir 的超高异常可能与地外撞击事件引起生态环境的急 剧变化有关, 异常含量的 Ir、 Sr 共同作用, 将会使恐 龙蛋在恐龙体内遭受污染, 发育孵化机能受到影响, 成为盆地内的恐龙逐渐走向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恐龙的灭绝一直是科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 恐 龙蛋化石作为揭示恐龙生存和灭绝奥秘的重要实物 依据, 尤其是将 ICP - OES 技术应用于蛋壳中微量 元素的含量及异常分布研究, 将为今后恐龙灭绝之 谜的探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致谢 本次恐龙蛋化石分析测试工作得到了长安大 学地质博物馆和长安大学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及动 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相关工作人员的大力支持, 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5参考文献 [ 1]汪筱林, 王强, 蒋顺兴, 等. 中国晚白垩世陆相红层与 恐龙蛋化石群序列及其地层学意义[ J] . 地层学杂志, 2012, 36 2 401 -416. Wang X L, Wang Q, Jiang S X, et al. Dinosaur Egg Faunas of the Upper Cretaceous Terrestrial Red Beds of China and Their Stratigraphical Significance[J] . Journal of Stratigraphy, 2012, 36 2 401 -416. [ 2]河南省文物管理局编著. 河南恐龙蛋化石群研究 [ M] . 郑州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 Henan Province Cultural Relics Cureau. The Research on the Groups of Fossil Dinosaur Eggs in Henan Province [ M] . Zhengzhou He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1998. [ 3]李震宇, 黄宝春, 方晓思, 等. 西峡盆地含恐龙蛋化石 425 第 5 期 岩矿测试 http ∥www. ykcs. ac. cn 2015 年 ChaoXing 剖面磁性地层学结果及其构造地质意义[ J] . 地球物 理学报, 2010, 53 4 874 -887. Li Z Y, Huang B C, Fang X S, et al. Magnetostratigraphic Study and Its Geological of the Dinosaur Egg- bearing SectioninXixiaBasin [J] .ChineseJournalof Geophysics, 2010, 53 4 874 -887. [ 4]Huh M, Zelenitsky D A. Rich Dinosaur Nesting Site from theCretaceousofBosungCounty, Chullanam- Do Province,SouthKorea [J] .Journalof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002, 22 3 716 -718. [ 5]Li G, Chen P J, Wang D Y, et al. The Spinicandatan Tylestheria and Biostratigraphic Significance for the Age of Dinosaur Eggs in the Upper Cretaceous Majiacun ation, Xixia Basin,Henan Province,China[J] . Cretaceous Research, 2009, 30 477 -482. [ 6]Jin X S, Azuma Y, Jackson F D, et al. Giant Dinosaur Eggs from the Tiantai Basin, Zhejiang Province, China[J] . Canadian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2007, 44 1 81 -88. [ 7]Lee Y N, Jeong K S, Chang S K, et al. The Preliminary Research on the Dinosaur Eggs and Nests Found in the Reclaimed Area South to the Siwha Lake,Gyeonggi Province,Korea [J] . Journal of the Paleontological Society of Korea, 2000, 16 1 27 -36. [ 8]朱光有, 钟建华, 陈清华. 河南西峡恐龙蛋壳化石的 研究[ J] . 岩石矿物学杂志, 1998, 17 1 87 -92. Zhu G Y, Zhong J H, Chen Q H. A Study of Dinosaur Egg Fossils from the Xixia Basin, Henan Province[J] . Acta Petrologica et Mineralogica, 1998, 17 1 87 -92. [ 9]赵资奎, 张蜀康, 王强, 等. 鲁东晚白垩世中 - 晚期恐 龙多样性事件 恐龙化石提供的证据[ J] . 科学通报, 2014, 59 7 586 -592. Zhao Z K, Zhang S K, Wang Q, et al. Dinosaur Diversity during the Transition between the Middle and Late Parts of the Late Cretaceous in Eastern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Evidence from Dinosaur Eggshells[J] .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14, 59 7 586 -592. [ 10] 俞方明, 王磊, 杜理科, 等. 浙江白垩纪恐龙与恐龙蛋化 石的时空分布[ J] . 地层学杂志, 2012, 36 1 77 -88. Yu F M,Wang L,Du L K,et al. Distribution of Dinosaurs and Their Egg Fossils in the Cretaceous Basins, Zhejiang Province[J] . Journal of Stratigraphy, 2012, 36 1 77 -88. [ 11] 旷红伟, 许克民, 柳永清, 等. 胶东诸城晚白垩世恐龙 骨骼化石地球化学及埋藏学研究[J] . 地质论评, 2013, 59 6 1001 -1023. Kuang H W, Xu K M, Liu Y Q, et al. Geochemistry and Taphonomy of Late Cretaceous Dinosaur Bone- beds in Zhucheng, Eastern Shangdong,China[J] . Geological Review, 2013, 59 6 1001 -1023. [ 12] 张玉光, 裴静. 河南西峡上白垩统恐龙蛋化石微量元 素组成及古气候探讨[ J] . 古生物学报, 2004, 43 2 297 -302. Zhang Y G, Pei J. Trace Element Combinations Upper Cretaceous Dinosaur Egg Fossils from the Xixia Basin and Discussions on Paleoclimate[ J] . Acta Palaeontologica Sinica, 2004, 43 2 297 -302. [ 13] 柴之芳, 马淑兰, 毛雪瑛, 等. 浙江长兴二叠系/三叠 系界线剖面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J] . 地质学报, 1986, 60 2 139 -150. Chai Z F, Ma S L, Mao X Y, et al. Element Geochemical Characters at the Permian- Triasic Boundary Section in Changxin, Zhejiang[ J] . Acta Geological Sinica, 1986, 60 2 139 -150. [ 14] 周世全, 冯祖杰, 张国建, 等. 河南恐龙蛋化石组合类 型及其地层时代意义[J] . 现代地质, 2001, 15 4 362 -369. Zhou S Q,Feng Z J,Zhang G J,et al. Oolithias AssemblagesinHenanProvinceandItsAges Ignificances[ J] . Geoscience, 2001, 15 4 362 -369. [ 15] 周世全, 冯祖杰. 河南恐龙蛋化石层位及其上、 下界 限问题[ J] . 资源调查与环境, 2002, 23 1 68 -76. Zhou S Q, Feng Z J. The Layer of Dinosaurian Eggs Fossil and the Irrelations to the Upper- Lower Boundaries inHenanProvince [J] .ResourcesSurveyand Environment, 2002, 23 1 68 -76. [ 16] 程政武, 方晓思, 王毅民, 等. 河南西峡盆地产恐龙蛋地 层研究新进展[ J] . 科学通报, 1995, 40 16 1487 -1490. Cheng Z W, Fang X S, Wang Y M, et al. New Progress of Produced Dinosaur Egg Strata in Xixia Basin of Henan Province[J] .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1995, 40 16 1487 -1490. [ 17] 方晓思, 张志军, 庞其清, 等. 河南西峡白垩纪地层和 蛋化石[ J] . 地球学报, 2007, 28 2 123 -142. Fang X S, Zhang Z J, Pang Q Q, et al. Cretaceous Strata and Egg Fossils of Xixia Basin, Henan Province[J] . Acta Geoscientica Sinca, 2007, 28 2 123 -142. [ 18] 周世全, 李占扬, 冯祖杰, 等. 河南西峡盆地恐龙蛋化 石及埋藏特征[ J] . 现代地质, 1999, 9 3 13 -15. Zhou S Q, Li Z Y, Feng Z J, et al. Oolithia of Dinosaurs Distributed in the Xixia Basin of Henan Province and Its Buried Features[ J] . Geoscience, 1999, 9 3 13 -15. [ 19] 冯祖杰, 周世全, 李占扬, 等. 豫西南晚白垩世红层时 代厘定及其意义[J] . 中国区域地质, 1999, 18 3 320 -328. Feng Z J, Zhou S Q, Li Z Y, et al. T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