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流域水文水化学因子对岩溶系统碳汇通量的影响分析_黄婕.pdf

返回 相似 举报
西江流域水文水化学因子对岩溶系统碳汇通量的影响分析_黄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西江流域水文水化学因子对岩溶系统碳汇通量的影响分析_黄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西江流域水文水化学因子对岩溶系统碳汇通量的影响分析_黄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西江流域水文水化学因子对岩溶系统碳汇通量的影响分析_黄婕.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西江流域水文水化学因子对岩溶系统碳汇通量的影响分析_黄婕.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 0 1 6年 1 1月 N o v e m b e r 2 0 1 6 岩 矿 测 试 R O C KA N DM I N E R A LA N A L Y S I S V o l . 3 5 ,N o . 6 6 4 2~ 6 4 9 收稿日期 2 0 1 5- 0 4- 2 9 ;修回日期 2 0 1 6- 0 8- 1 0 ;接受日期 2 0 1 6- 1 1- 1 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4 1 4 0 2 3 2 4 , 4 1 4 0 2 2 3 8 ) ;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 1 2 1 2 0 1 2 3 7 0 0 0 1 6 0 0 0 2 , 1 2 1 2 0 1 1 0 7 0 0 0 1 5 0 0 0 3 ) ;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2 0 1 4 G X N S F B A 1 1 8 2 2 8 ) 作者简介黄婕, 工程师, 主要从事水质分析工作。E- m a i l 2 6 9 2 3 1 5 6 2 @q q . c o m 。 通讯作者于奭, 助理实习员, 主要研究方向水文地质、 岩溶环境。E- m a i l y u s h i @k a r s t . a c . c n 。 黄婕,于奭,罗惠先,等. 西江流域水文水化学因子对岩溶系统碳汇通量的影响分析[ J ] . 岩矿测试, 2 0 1 6 , 3 5 ( 6 ) 6 4 2- 6 4 9 . H U A N GJ i e ,Y US h i ,L U OH u i - x i a n ,e t a l . E f f e c t s o f t h e H y d r o l o g y - Wa t e r C h e m i s t r y F a c t o r s o f t h e X i j i a n g R i v e r B a s i no nt h e C a r b o n S i n kF l u xi nt h eK a r s t S y s t e m [ J ] . R o c ka n dM i n e r a l A n a l y s i s , 2 0 1 6 , 3 5 ( 6 ) 6 4 2- 6 4 9 . 【 D O I 1 0 . 1 5 8 9 8 / j . c n k i . 1 1- 2 1 3 1 / t d . 2 0 1 6 . 0 6 . 0 1 1 】 西江流域水文水化学因子对岩溶系统碳汇通量的影响分析 黄 婕1,于 奭2 , 3 *,罗惠先1,林丹辉1 ( 1 . 梧州市水文水资源局,广西 梧州 5 4 3 0 0 0 ; 2 .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环境学院,湖北 武汉 4 3 0 0 7 4 ; 3 .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广西 桂林 5 4 1 0 0 4 ) 摘要河流岩溶碳汇通量的研究对于掌握全球碳循环机制、 寻找“ 遗漏碳汇” 具有重要意义。水文地质特征 是岩溶动力系统的重要单元, 为了分析河流岩溶碳汇在通量、 长时间尺度的变化, 本文选取受湿润季风气候 影响显著的西江梧州断面为研究对象, 探讨了 2 0 1 1~ 2 0 1 5年西江流域流量、 水位、 本地降水量、 水温、 p H值、 电导率、 C a 2 +和H C O- 3浓度等水文水化学因子对岩溶碳汇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①岩溶碳汇通量与流量、 水位的相关系数均在 0 . 9 5以上, 岩溶碳汇通量与流量达到了同步变化, 岩溶碳汇通量与水位良好的相关关 系则是通过水位对流量响应表现出来; 降水通过不同方式进入河流直接改变地表径流状况, 进而影响岩溶碳 汇通量。②水温对岩溶碳汇通量的影响与西江流域雨季与夏季在同一时间段的气候特点有关, 属于次要因 子。③监测点水体常年呈弱碱性, p H值对岩溶碳汇通量的影响较弱; 电导率、 C a 2 +和H C O- 3浓度主要受流量 影响, 对岩溶碳汇通量变化的影响甚微。由此推断, 流量是岩溶碳汇通量的主控因素。 关键词西江流域;岩溶碳汇通量;水文水化学因子;流量 中图分类号X 1 4 3文献标识码B 自工业革命以来, 大气 C O 2增加导致全球气候 变化加剧, 是当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严 峻的挑战之一, 已经引起国际高度关注[ 1 ]。目前 C O 2减排是政府控制温室效应的主要措施, 而固碳 过程及储碳机制是科学研究面临的首要任务。由于 在岩石化学风化过程中( 地质碳汇效应) 可以对大 气 C O 2进行天然捕获, 研究河流碳输送通量对于掌 握全球碳循环机制、 寻找“ 遗漏碳汇” 、 探讨河流对 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2 - 7 ]。 流域岩石风化碳汇, 主要包括碳酸盐风化碳汇 和硅酸盐风化碳汇。自气候变化的岩石风化控制学 说提出至今, 学者普遍认为是硅酸盐的化学风化碳 汇作用( C O 2+C a S i O3→C a C O3+S i O2) 控制着长时 间尺度的气候变化[ 8 ]; 而岩溶作用( 碳酸盐风化) 在 长时间尺度内并未形成明显的碳汇效应[ 9 ], 通常被 认为是“ 碳转移” [ 1 0 ]。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对岩 石风化碳汇研究已有一些新的认识 碳酸盐溶解的 快速动力学和硅酸盐岩流域中微量碳酸盐矿物的风 化在控制该流域溶解无机碳( D I C ) 浓度和碳汇上占 据着重要地位, 并且碳酸盐风化碳汇占整个岩石风 化碳汇的 9 4 %, 而硅酸盐风化仅占 6 %左右[ 1 1 - 1 3 ]。 陆地水生生态系统光合生物对 D I C的利用( “ 生物 碳泵作用” ) 以及由此形成的有机碳埋藏( 内源有机 碳) 所产生的碳汇是一种真正的碳汇[ 1 4 - 1 5 ]。 西江作为珠江流域主要支流之一, 前人已进行 了大量研究工作。陈静生等[ 1 6 ]对西江流域水化学 246 ChaoXing 特征、 水质状况和流域特征作了较为详尽的分析; 高 全洲等[ 1 7 ]、 张连凯等[ 1 8 ]对西江流域化学风化及河 流碳汇效应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计算; Y u等[ 1 9 ]运 用水化学平衡法计算出人类活动影响对西江流域岩 溶碳汇通量的影响比例; S u n等[ 2 0 ]计算了西江流域 碳汇效应过程中无机碳转变为有机碳的比例。由此 看出, 对于西江流域岩溶碳汇效应的研究, 形式多 样, 而水文地质特征作为岩溶动力系统的重要单元, 利用数学手段解析西江流域岩溶碳汇通量与水文水 化学因子相关关系进而分析各因子对碳汇通量的贡 献较为少见。因此, 本文选取西江中上游梧州断面 ( 梧州水文站) 为研究对象, 对 2 0 1 1年 4月至 2 0 1 5 年 3月西江梧州断面( 梧州水文站) 岩溶碳汇通量 和流量、 水位、 本地降水量、 水温、 p H值、 电导率、 C a 2 +、 H C O- 3浓度动态变化特征进行分析, 探讨以上 水文水化学因子对岩溶碳汇通量的影响, 监测河流 岩溶碳汇在通量、 时间尺度的变化, 为更好地理解水 文地质特征等环境条件对岩溶动力系统的影响提供 依据。 1 实验部分 1 . 1 研究区域地质概况 西江是珠江水系的主流, 经亚热带湿热季风气候 区, 全长2 2 1 4k m , 流域面积约3 5 万 k m 2 , 年平均径流 总量2 3 0 0 亿 m 3 , 径流年内变化大, 4~ 9月为非汛期, 约占全年径流量 7 2 % ~ 7 8 %, 多年平均温度 1 2~ 1 4 ℃, 年际变化小。流域下伏岩层以沉积岩和岩浆岩 为主, 其中浅海相沉积碳酸盐岩面积最大, 占流域总 面积的4 4 %, 主要连片分布于流域中上游地区, 现代 地表和地下溶蚀过程非常强烈; 岩浆岩以花岗岩类占 绝大多数, 集中分布于广西东部和广东境内。 西江流域土壤以赤红壤和红壤为主, 云贵高原 6 0 0~ 8 0 0m以上地区及桂西北 7 0 0~ 1 2 0 0m以上 山地上覆黄壤。石灰岩地区分布有石灰土, 河谷平 原, 盘地灌溉水源解决的地区还分布有水稻土。西 江中上游主要干流 桂江由北向南, 经兴安、 桂 林、 阳朔、 平乐、 昭平终于广西梧州。梧州断面距珠 江口大约 3 0 0k m 。 梧州水文站集水面积 3 2 7 0 0 6k m 2, 占西江流域 集水面积的 9 4 . 6 %, 控制了广西境内 8 5 %的来水。 该站自建站以来实测最高水位 2 7 . 7 9m , 实测最低 水位 2 . 5 2m , 实测最大流量 5 3 7 0 0m 3/ s , 实测最小 流量 7 2 0m 3/ s[ 2 1 ]。 1 . 2 数据采集 本研究以梧州水文站监测水点采集的数据为基 础, 对监测水点中的 C a 2 +和H C O- 3、 岩溶碳汇通量及 主要环境参数进行分析。从 2 0 1 1年 4月到 2 0 1 5年 3月, 监测密度平均每月三次, 遇暴雨时加密。当年 4月到次年 3月为一个水文年, 4月至 9月是西江汛 期, 1 0月至次年 3月是西江非汛期。 现场用德国产 p H/ C o n d 3 4 0 i 多参数水质仪测试 地表水的水温、 p H值和电导率, 其中电导率是由温 度自动补偿至 2 5 ℃的值, 水温、 p H值、 电导率精度 分别达到 0 . 1 ℃、 0 . 0 1个 p H单位和 1μ s / c m ; 使用 碱度计( 德国 M e r c k 公司) 测定水样的H C O - 3和 C a 2 + 浓度, 分辨率分别为 0 . 1m m o l / L和 1m g / L 。流量、 水位、 本地降水量来自广西梧州水情分中心信息查 询系统, 精度分别为 0 . 1m 3/ s 、 0 . 1m 、 0 . 1m m 。 1 . 3 岩溶作用碳强度计算 本文对岩溶水系统碳酸盐岩溶解所致碳能力的 计算, 采用水化学 -流量方法, 以下反应式( 1 )~ ( 4 ) 为估算碳酸盐岩化学风化所消耗大气 C O 2量的 基本原理与公式 C O 2( g )⇔ C O2( a q ) ( 1 ) C a C O 3+ C O2+ H2O= C a 2 + + 2 H C O - 3 ( 2 ) C a M g ( C O 3)2+ 2 C O2+ 2 H2O= C a 2 + + M g 2 + + 4 H C O - 3 ( 3 ) K C S= 0 . 5 Q ρ ( H C O - 3) t 4 4 / 6 1 ( 4 ) 式( 1 ) 为大气或土壤中的气态 C O 2通过慢转化 过程成为溶解 C O 2的过程; 式( 2 ) 和( 3 ) 为石灰岩或 白云岩的溶蚀过程; 式( 4 ) 为岩溶水系统岩溶碳汇 通量计算公式。 式( 4 ) 中 K C S为岩溶碳汇通量( t , 以 C O2计算) ; Q为流域排泄量( m 3/ s ) ; ρ ( H C O- 3) 为水中H C O - 3的 质量浓度( m g / L ) ; 4 4和 6 1分别为 C O 2和H C O - 3的 分子量; t 为计算时段( 月) ; 因子 0 . 5表示碳酸盐溶 解形成的H C O - 3只有一半是大气成因的碳。 1 . 4 数据分析方法 流量、 水位、 水温、 p H值、 电导率和 C a 2 +、 H C O- 3 浓度采用月平均值, 而降水对岩溶作用来说是一种 累积的促进作用, 所以采用每月累计降水量, 而不是 平均降水量。由于岩溶作用是一种潜在的、 持续吸 收 C O 2的碳汇过程, 所以采用每月岩溶碳汇通量作 为分析指标。 将上述参数录入 S P S S 1 9 . 0或 O r i g i n 8 . 5进行统 计分析, 采用 P e a r s o n 相关系数说明变量间相关程度。 346 第 6期黄婕, 等 西江流域水文水化学因子对岩溶系统碳汇通量的影响分析第 3 5卷 ChaoXing 图 1 监测水点水文水化学因子与岩溶碳汇通量的季节变化 F i g . 1 S e a s o n a l c h a n g eo f h y d r o l o g y - w a t e r c h e m i s t r yf a c t o r s a n dc a r b o ns i n k s i nt h eWu z h o uh y d r o l o g i c a l s t a t i o n 2 结果与讨论 2 . 1 监测水点环境参量季节变化特征 图 1为梧州水文站监测水点在 4个水文年时间 尺度上的水文水化学监测数据动态变化曲线, 该图 清晰显示了监测点的流量、 水位、 本地降水量、 水温、 p H值、 电导率和 C a 2 +、 H C O- 3浓度的季节变化规律。 流量的变化范围为 1 6 4 7 . 6 0~ 1 5 1 0 6 . 0 6m 3/ s , 平均 值 5 4 6 1 . 7 1m 3/ s 。水位的变化范围为 2 . 6 2~ 1 2 . 5 5 m , 平均值 6 . 1 6m 。流量、 水位表现明显的波动, 呈 现同步变化。监测水点的流量、 水位最大值一般在 5 、 6月份出现, 最小值常在 2月份出现。水温变化 范围为 1 3 . 1~ 3 1 . 1 ℃, 平均值 2 2 . 7 ℃。本地降水量 变化范围为 1 . 0~ 4 6 4m m , 平均值 1 3 5 . 9m m 。水 温、 本地降水量在 4个水文年内随时间变化趋势基 本一致。水温和本地降水量符合水热同期、 温暖湿 润的气候特点。春夏两季, 水温升高, 本地降雨量增 多; 秋冬两季, 水温降低, 本地降雨量减少。 p H值的变化范围为 7 . 0 5~ 7 . 8 0 , 平均值 7 . 4 6 。 统计时段内, 梧州水文站监测水点水体总体呈弱碱 性。电导率的变化范围为 2 0 5~ 3 1 8μ s / c m , 平均值 2 6 7μ s / c m 。C a 2 +浓度的变化范围为 3 3 . 5~6 0 . 0 m g / L , 平均值 4 4 . 0m g / L 。H C O - 3浓度的变化范围 为 1 . 2 7~ 2 . 4 5m m o l / L , 平均值 1 . 9 0m m o l / L 。研究 区水样的类型为H C O - 3 -C a 2 +型, 化学风化类型主 要属于岩石风化, 主要来自于流域上游的碳酸盐岩 溶解, C a 2 +和H C O- 3是主要的阳离子和阴离子 [ 2 2 ]。 电导率、 C a 2 +和H C O- 3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一致, 从侧面反映了水体中含有大量的 C a 2 +和H C O- 3。岩 溶碳汇通量的变化范围为 1 8 8 5 3 1 . 8 4~ 1 4 1 3 8 2 5 . 1 5 t C O 2, 平均值 5 7 8 5 6 6 . 7 2t C O2, 岩溶碳汇通量动态变 化与流量、 水位的动态变化趋势相似。 2 . 2 岩溶碳汇通量与监测水点水文水化学因子的 关系分析 为了研究河流岩溶碳汇通量与水文水化学因子 446 第 6期 岩 矿 测 试 h t t p ∥w w w . y k c s . a c . c n 2 0 1 6年 ChaoXing 之间的关系, 应用 S P S S 1 9 . 0软件对各参数之间的相 关性进行双变量分析。表 1列出了 2 0 1 1~ 2 0 1 5年 西江梧州断面岩溶碳汇通量与水文水化学因子之间 的相关性统计数据。有必要说明的是, 2 0 1 3年 1 月、 2月、 3月, p H值这项指标缺测, 在 S P S S 1 9 . 0进 行相关性分析时, 采用第 2个水文年 p H年均值 7 . 5 0 代替时间序列中缺失的数据; 2 0 1 4年 3月, p H 值这项指标缺测, 采用第 3个水文年 p H年均值 7 . 4 0 代替时间序列中缺失的数据。 2 . 2 . 1 岩溶碳汇通量与流量、 水位关系 4个水文年内, 岩溶碳汇通量与流量相关系数 分别是 0 . 9 8 5 、 0 . 9 6 3 、 0 . 9 5 5 、 0 . 9 8 8 , 岩溶碳汇通量 与流量基本上达到了同步变化。岩溶碳汇通量与水 位相关系数分别是 0 . 9 8 1 、 0 . 9 5 8 、 0 . 9 5 5 、 0 . 9 8 3 。岩 溶碳汇通量与流量、 水位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从岩溶碳汇计算公式和计算结果可知, 流量和 H C O - 3浓度共同影响着岩溶碳汇强度的大小 [ 2 3 ]。可 以推断岩溶碳汇通量主要受控于流量, 即流量是岩 溶碳汇通量的主控因素。岩溶碳汇通量与水位显著 的正相关关系, 通过水位对流量响应表现出来。流 量增大, 水位升高, 岩溶碳汇通量增大; 流量减小, 水 位降低, 岩溶碳汇通量减少。 2 . 2 . 2 岩溶碳汇通量与本地降水量关系 4个水文年内, 岩溶碳汇通量与本地降水量相 关系数分别是 0 . 8 1 7 、 0 . 2 1 4 、 0 . 9 3 1 、 0 . 8 1 0 , 本地降 水量与岩溶碳汇通量存在正相关关系, 但不是简单 的线性相关, 本地降水量对岩溶碳汇通量的影响体 现在本地降水量对流量直接响应。降水直接影响水 文和径流状况[ 2 4 ]。碳汇过程受到雨水稀释效应、 C O 2效应及水岩相互作用的控制, 但在降水的不同 时段其作用各不相同[ 2 5 ]。分析降水对河流岩溶碳 汇通量影响时, 需要综合考虑气候特点、 流域性降水 对河流水体的水动力、 水化学、 生物作用的影响。在 2 0 1 2年 4月到 2 0 1 3年 3月, 上游降水较少、 本地降 水对流量补给影响微小, 所以岩溶碳汇通量与本地 降水量正相关关系不明显。以上数据说明 在雨量 丰沛的季节, 本地降水量与岩溶碳汇通量相关明显; 在干旱季节, 本地降水量对岩溶碳汇通量影响微小。 2 . 2 . 3 岩溶碳汇通量与水温关系 4个水文年内, 岩溶碳汇通量与水温相关系数 分别是 0 . 3 1 6 、 0 . 6 3 9 、 0 . 7 3 4 、 0 . 7 4 9 。水温对岩溶碳 汇通量的影响通过水温与水体环境的相互影响表现 出来。研究期间, 水温与电导率、 H C O - 3和 C a 2 +浓度 呈明显负相关关系。电导率的变化主要反映河水水 化学变化。水温升高, 河水 C O 2脱气过程和水生植 物的光合作用加强( 利用水体中H C O - 3) , 水体中方 解石过饱和, 发生碳酸钙沉积, 导致H C O - 3和 C a 2 +浓 度减少, 电导率降低[ 2 6 ]。在夏季, 水生植物生长繁 殖较快, 水生植物在太阳辐射作用下进行光合作用, 吸收水中溶解的 C O 2或H C O - 3经碳酸酐酶转化进行 光合作用并释放出 O 2, 导致水体二氧化碳分压 ( p C O2) 降低, 促进水体碳酸盐沉积 [ 2 7 ]。 水温对岩溶碳汇通量的影响具体体现为水温升 高时, 温度的升高导致脱气作用使岩溶碳汇通量减 少, 同时光合作用的增强使水生植物将无机碳转变 为有机碳的能力增强, 岩溶碳汇通量受到影响, 反之 亦然。 然而在统计时段内, 水温与岩溶碳汇通量呈 表 1 2 0 1 1~ 2 0 1 5梧州水文站岩溶碳汇通量与水文水化学因子之间的相关性 T a b l e 1 C o r r e l a t i o no f c a r b o ns i n k s a n dp h y s i c o c h e m i c a l f a c t o r s i nt h ew a t e r o f t h eWu z h o uh y d r o l o g i c a l s t a t i o n( 2 0 1 1 2 0 1 5 ) 4个水文年 流量 ( m 3/ s ) 水位 ( m ) 本地降水量 ( m m ) 水温 ( ℃) p H值 电导率 ( μ s / c m ) C a 2 +浓度 ( m g / L ) H C O- 3浓度 ( m m o l / L ) 2 0 1 1 . 4~ 2 0 1 2 . 3 每月岩溶碳汇通量 ( t C O 2) 0 . 9 8 5 ** 0 . 9 8 1 ** 0 . 8 1 7 ** 0 . 3 1 6- 0 . 1 6 9- 0 . 4 6 9- 0 . 4 8 9- 0 . 3 7 7 2 0 1 2 . 4~ 2 0 1 3 . 3 每月岩溶碳汇通量 ( t C O 2) 0 . 9 6 3 ** 0 . 9 5 8 ** 0 . 2 1 4 0 . 6 3 9 * 0 . 2 4 9 - 0 . 6 7 4 * - 0 . 4 0 0- 0 . 1 5 6 2 0 1 3 . 4~ 2 0 1 4 . 3 每月岩溶碳汇通量 ( t C O 2) 0 . 9 5 5 ** 0 . 9 3 8 ** 0 . 9 3 1 ** 0 . 7 3 4 ** 0 . 2 0 5- 0 . 4 6 8- 0 . 4 5 6- 0 . 1 1 4 2 0 1 4 . 4~ 2 0 1 5 . 3 每月岩溶碳汇通量 ( t C O 2) 0 . 9 8 8 ** 0 . 9 8 3 ** 0 . 8 1 0 ** 0 . 7 4 9 ** - 0 . 6 7 0 * - 0 . 8 9 6 ** - 0 . 6 2 2 * - 0 . 7 3 1 ** 注 *表示在 0 . 0 5水平上显著相关,**表示在 0 . 0 1水平上显著相关。 546 第 6期黄婕, 等 西江流域水文水化学因子对岩溶系统碳汇通量的影响分析第 3 5卷 ChaoXing 正相关关系, 水温升高, 岩溶碳汇通量增大; 水温下 降, 岩溶碳汇通量减少, 其原因可能与梧州地区雨热 同期气候特点有关。每年 2月, 气温低, 降水量小, 流量偏少, 岩溶碳汇通量处于全年最低水平; 同年 5~ 8月, 水温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 流域内降水频 繁, 流量增大, 岩溶碳汇通量达到全年最高水平。水 温对碳酸盐岩溶蚀的影响过程则相对复杂, 从长时 间尺度来看, 水温对岩溶碳汇通量有正面的影响。 2 . 2 . 4 岩溶碳汇通量与 p H值、 电导率、 C a 2 +和 H C O - 3浓度关系 4个水文年内, 岩溶碳汇通量与 p H值相关系数 分别是 - 0 . 1 6 9 、 0 . 2 4 9 、 0 . 2 0 5 、- 0 . 6 7 0 。统计时段 内, 岩溶碳汇通量与 p H没有显著相关关系。由于 监测水点水体常年呈弱碱性, p H值对岩溶碳汇通量 影响并不明显。闫志为等[ 2 8 ]研究表明 无论温度高 低, 在 1 0~ 1 0 0 ℃范围内, 均表现出酸性水中 H 2C O3 占优势, 碱性水中 C O 2 - 3 占优势, 偏酸、 偏碱及中性水 中H C O - 3占优势的规律。p H值对岩溶碳汇通量有 待进一步探讨。 4个水文年内, 岩溶碳汇通量与电导率的相关 系数分别是 - 0 . 4 6 9 、 - 0 . 6 7 4 、 - 0 . 4 6 8 、 - 0 . 8 9 6 ; 岩 溶碳汇通量与 C a 2 +浓度相关系数分别是 - 0 . 4 8 9 、 - 0 . 4 0 0 、 - 0 . 4 5 6 、- 0 . 6 2 2 ; 岩溶碳汇通量与H C O - 3 浓度相关系数分别是 - 0 . 3 7 7 、- 0 . 1 5 6 、- 0 . 1 1 4 、 - 0 . 7 3 1 。研究期间, 岩溶碳汇通量与电导率、 C a 2 + 和H C O - 3浓度的负相关关系越来越显著。C a 2 +和 H C O - 3来源于上游碳酸盐岩溶解, C a 2 +和H C O- 3作为 水体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主要离子是影响电导率变 化的主要因素。流量增大, 水体中 C a 2 +和H C O- 3的 含量不断增加, 电导率不断变大。由于径流稀释作 用大于汇集作用, 所以流量与电导率、 C a 2 +和H C O- 3 浓度呈现负相关。根据流量与岩溶碳汇通量良好的 正相关关系, 可以推断岩溶碳汇通量主要受控于流 量, 即流量是岩溶碳汇通量的主控因素[ 2 9 ]。岩溶碳 汇通量与电导率、 C a 2 +和H C O- 3浓度的负相关关系 体现了流量对电导率、 C a 2 +和H C O- 3浓度的负面 影响。 以上分析表明, 流量变化不仅主导了岩溶碳汇 通量变化, 还直接削弱了电导率、 C a 2 +和H C O- 3浓度 与岩溶碳汇通量的关系。因此, 在大江大河碳汇研 究中, 电导率、 C a 2 +和H C O- 3浓度与岩溶碳汇通量影 响微弱。 3 结论 依据梧州水文站监测水点水文水化学因子与岩 溶碳汇通量的变化特征, 确定了流量是影响监测水 点岩溶碳汇通量最主要因子; 水位、 本地降水量对岩 溶碳汇通量的影响是依附于流量变化, 属于次要因 子; 水温对河流岩溶碳汇通量的影响与梧州地区雨 热同期气候特点有关, 属于次要因子; 由于监测水点 水体常年呈弱碱性, p H值对河流岩溶碳汇通量的影 响并不明显; 由于流量变化主导着岩溶碳汇通量变 化, 所以电导率、 C a 2 +和H C O- 3浓度对岩溶碳汇通量 变化的影响十分微弱。 许多研究者将相关关系分析应用于河流地球化 学特征研究, 但是流域环境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以不 同方式影响着地表化学风化的速率。其中, 构造运 动和地貌发育过程决定了流域尺度上地表化学风化 的强度和化学径流组成[ 3 0 ]。所以, 在研究不同水系 统岩溶碳汇通量影响因素时, 需结合水动力条件、 水 化学过程、 区域气候特点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而分 析单因子与岩溶碳汇通量关系时往往容易忽略水 圈、 生物圈之间的耦联关系。 本次分析是建立在梧州水文站监测水点 2 0 1 1 年 4月至 2 0 1 5年 3月岩溶碳汇监测数据的基础上, 有一定代表性, 也有区域限制性。因此, 全面、 系统 地探讨流域尺度上岩溶碳汇影响机理, 建立地表河 流岩溶碳汇通量估算模型还有许多工作需要继续 开展。 4 参考文献 [ 1 ] S t o c k e r TF , Q i nD , P l a t t n e r GK , e t a l . C l i m a t eC h a n g e 2 0 1 3 T h eP h y s i c a l S c i e n c eB a s i s [ M] / / C o n t r i b u t i o no f Wo r k i n gG r o u pⅠ t ot h eF i f t hA s s e s s m e n t R e p o r t o f t h e I n t e r g o v e r n m e n t a l P a n e l o nC l i m a t eC h a n g e . N e wY o r k C a m b r i d g eU n i v e r s i t yP r e s s , 2 0 1 3 4 6 5- 5 7 0 . [ 2 ] J i a n gZ , Y u a nD . C O 2S o u r c e - S i n ki nK a r s t P r o c e s s e s i n K a r s t A r e a so fC h i n a [ J ] .E p i s o d e s , 1 9 9 9 , 2 2( 1 ) 3 3- 3 5 . [ 3 ] G o m b e r t P . R o l eo f K a r s t i cD i s s o l u t i o ni nG l o b a l C a r b o n C y c l e [ J ] . G l o b a l a n dP l a n e t a r yC h a n g e , 2 0 0 2 , 3 2 ( 1- 2 ) 1 7 7- 1 8 4 . [ 4 ] L i u Z ,Z h a o J .C o n t r i b u t i o n o fC a r b o n a t e R o c k We a t h e r i n g t o t h e A t m o s p h e r i c C O 2 S i n k[J ] .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G e o l o g y , 2 0 0 0 , 3 9 ( 9 ) 1 0 5 3- 1 0 5 8 . [ 5 ] Y o n gJJ , Y i JH , S c h i r m e r M. B i o g e o c h e m i c a l C o n t r o l s 646 第 6期 岩 矿 测 试 h t t p ∥w w w . y k c s . a c . c n 2 0 1 6年 ChaoXing o n D a i l y C y c l i n g o fH y d r o c h e m i s t r y a n d δ 1 3 C o f D i s s o l v e dI n o r g a n i cC a r b o ni naK a r s t S p r i n g - F e dP o o l [ J ] . J o u r n a l o f H y d r o l o g y , 2 0 1 3 , 4 7 8 1 5 7- 1 6 8 . [ 6 ] L i uZH , D r e y b r o d t W. S i g n i f i c a n c eo f t h eC a r b o nS i n k P r o d u c e d b y H 2O - C a r b o n a t e - C O2- A q u a t i c P r o t o t r o p h I n t e r a c t i o no nL a n d [ J ] . S c i e n c eB u l l e t i n , 2 0 1 5 , 6 0 ( 2 ) 1 8 2- 1 9 1 . [ 7 ] Wh i t eW B . C a r b o nF l u x e si nK a r s t A q u i f e r s S o u r c e s , S i n k s ,a n d t h e E f f e c to fS t o r m F l o w[J ] .A c t a C a r s o l o g i c a , 2 0 1 3 , 4 2 ( 2- 3 ) 1 7 7- 1 8 6 . [ 8 ] M e y b e c kM. G l o b a l C h e m i c a l We a t h e r i n go f S a c r i f i c i a l R o c k sE s t i m a t e d f r o m R i v e rD i s s o l v e d L o a d s[J ] . A m e r i c a nJ o u r n a l o f S c i e n c e , 1 9 8 7 , 2 8 7 ( 5 ) 4 0 1- 4 2 8 . [ 9 ] 吴卫华, 郑洪波, 杨杰东, 等. 硅酸盐风化与全球碳循 环研究回顾及新进展[ J ] . 高校地质学报, 2 0 1 2 , 1 8 ( 2 ) 2 1 5- 2 2 4 . WuW H , Z h e n gH B , Y a n gJD , e ta l . R e v i e wa n d A d v a n c e m e n t s o f S t u d i e s o nS i l i c a t eWe a t h e r i n ga n dt h e G l o b a l C a r b o nC y c l e [ J ] . G e o l o g i c a lJ o u r n a lo fC h i n a U n i v e r s i t y , 2 0 1 2 , 1 8 ( 2 ) 2 1 5- 2 2 4 . [ 1 0 ] C u r lR L . C a r b o nS h i f t e dB u tN o tS e q u e s t e r e d [ J ] . S c i e n c e , 2 0 1 2 , 3 3 5 ( 6 0 6 9 ) 6 5 5 . [ 1 1 ] 刘再华. 岩石风化碳汇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展望[ J ] . 科学通报, 2 0 1 2 , 5 7 ( 2- 3 ) 9 5- 1 0 2 . L i uZH . N e wP r o g r e s s a n dP r o s p e c t s i nS t u d yo f R o c k - We a t h e r i n g - r e l a t e dC a r b o nS i n k s [ J ] . C h i n e s eS c i e n c e B u l l e t i n , 2 0 1 2 , 5 7 ( 2- 3 ) 9 5- 1 0 2 . [ 1 2 ] 刘再华, D r e y b r o d t W, 刘恒. 大气 C O 2汇 硅酸盐风化 还是碳酸盐风化的贡献[ J ] . 第四纪研究, 2 0 1 1 , 3 1 ( 3 ) 4 2 6- 4 3 0 . L i uZH , D r e y b r o d t W, L i uH . A t m o s p h e r eC O 2S i n k S i l i c a t eWe a t h e r i n g o rC a r b o n a t e We a t h e r i n g[J ] . Q u a t e r n a r yS c i e n c e s , 2 0 1 1 , 3 1 ( 3 ) 4 2 6- 4 3 0 . [ 1 3 ] L i uZH , D r e y b r o d t W, Wa n gH . AN e wD i r e c t i o ni n E f f e c t i v eA c c o u n t i n gf o rt h eA t m o s p h e r i cC O 2B u d g e t C o n s i d e r i n g t h e C o m b i n e d A c t i o n o f A a r b o n a t e D i s s o l u t i o n , t h eG l o b a l Wa t e rC y c l ea n dP h o t o s y n t h e t i c U p t a k eo f D I Cb yA q u a t i cO r g a n i s m s [ J ] . E a r t h - S c i e n c e R e v i e w s , 2 0 1 0 , 9 9 ( 3- 4 ) 1 6 2- 1 7 2 . [ 1 4 ] 刘再华, D r e y b r o d t W. 碳酸盐风化碳汇与森林碳汇的 对比[ J ] . 中国岩溶, 2 0 1 2 , 3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