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5 年 1 月 January 2015 岩矿测试 ROCK AND MINERAL ANALYSIS Vol. 34,No. 1 67 ~74 收稿日期 2013 -11 -08; 修回日期 2014 -03 -30; 接受日期 2014 -12 -17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41172099, 41272130 作者简介 兰叶芳, 博士, 主要从事沉积地质学研究。E- mail wssbdnn163. com。 文章编号 02545357 2015 01006708 DOI 10. 15898/j. cnki. 11 -2131/td. 2015. 01. 009 茜素红染色技术应用于川西北中二叠统栖霞组豹斑灰岩流体 包裹体测温研究 兰叶芳1,黄思静2, 3,袁桃2, 3,胡博2, 3,黄树光2, 3 1.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矿业工程学院,贵州 毕节 551700; 2.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理工大学,四川 成都 610059; 3.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59 摘要 碳酸盐岩流体包裹体测温过程中宿主矿物的准确鉴别和包裹体 形成期次的确定尤为关键, 将包裹体测温与其他技术结合才能更好地解 决包裹体的生源和属性。本文以川西北中二叠统栖霞组豹斑灰岩晶洞 充填物中鞍形白云石和方解石为研究对象, 在岩石学特征研究确定二者 形成顺序基础上, 借助茜素红染色正确区分流体包裹体的宿主矿物。研 究结果表明, 染色剂的使用对流体包裹体测温结果无影响, 染色前后包 裹体的均一化温度测量差值在 1℃以内, 而染色剂配制比例 尤其是盐 酸浓度 、 染色时间和染色液清除方式是茜素红染色技术能否成功应用 于碳酸盐岩流体包裹体测温的关键。本研究准确获得了鞍形白云石和 分布于鞍形白云石晶间和晶内的方解石的包裹体均一化温度, 分别集中在 110 ~190℃和 70 ~130℃区间, 二者 具有40 ~60℃的温度差。研究认为, 方解石的沉淀时间晚于鞍形白云石, 鞍形白云石的沉淀可能与峨眉山玄武 岩喷发热事件有关, 热事件后的温度降低导致鞍形白云石的溶解并伴随方解石的沉淀。 关键词 茜素红染色; 豹斑灰岩; 流体包裹体测温; 热流体 中图分类号 P571文献标识码 A 碳酸盐岩流体包裹体的测试为成岩作用 [1 ] , 油 气成藏 [2 -4 ], 古环境分析 古温度、 古压力[5 -6 ] , 盆 地演化 [7 ]等研究提供重要的直接资料和信息, 受到 地质学家广泛关注。然而, 与岩浆岩和变质岩相较 而言, 碳酸盐矿物流体包裹体具有个体小、 数量少、 气液比小等特点 [8 -9 ], 测试不但费时且准确性往往 得不到保证, 测试结果往往具有多解性或者其解释 不符合客观地质事实, 唯有正确认识流体包裹体宿 主矿物类型、 形成期次, 抓住碳酸盐岩流体包裹体研 究的核心问题 确认包裹体的生源和属性, 才能 对包裹体的测试结果进行合理解释。目前主要根据 成岩自生矿物形成顺序来确定流体包裹体的期 次 [10 ]。然而, 在某些情况下, 例如对于豹斑灰岩/云 岩, 即使弄清自生矿物先后顺序, 在方解石和白云石 紧密交生情况下进行流体包裹体宿主矿物的准确归 属依然十分困难。本文选取四川盆地西北部长江沟 剖面二叠系栖霞组豹斑灰岩晶洞中充填的碳酸盐矿 物作为研究对象, 将茜素红染色技术应用到豹斑灰 岩/云岩的流体包裹体测温中, 以准确定位包裹体的 宿主矿物和判别包裹体的形成期次, 为合理解释白 云石和方解石的沉淀和溶解机制提供证据。 1样品采集与地质背景 研究样品采自四川盆地西北部广元市剑阁县的 长江沟剖面栖霞组 图 1 , 剖面出露良好, 沉积地层 连续。据岩性将栖霞组进一步划分为栖一段和栖二 段, 用于分析的样品主要是栖二段豹斑灰岩晶洞中 的成岩自生矿物。晶洞大小 2 ~10 cm 不等, 形状多 76 ChaoXing 不规则, 晶洞与围岩的边界有的易于区分, 有的界限 不清。 图 1长江沟剖面地理位置图[11 ] Fig. 1Map showing the location of Changjianggou section after Ma et al, 2011[11 ] 在中二叠统栖霞组沉积时期, 四川盆地西部处于碳 酸盐台地环境, 台地前缘斜坡、 台地边缘浅滩和开阔 台地是 3 个次一级的沉积环境, 长江沟剖面栖二段 主要沉积于碳酸盐台地边缘浅滩环境。 四川盆地古构造位置属于华南板块次一级构造 单元扬子准地台西北缘, 盆地及其周缘大断裂发育, 影响四川盆地二叠系沉积的构造运动主要是东吴运 动。早二叠世中晚期 - 晚二叠世的东吴运动为印支 运动的序幕, 华南板块西侧峨眉山玄武岩沿早期基 底断裂大量喷发, 峨眉地幔柱形成, 这是西南地区晚 二叠世发生的一次重大构造热事件, 此热事件波及 四川盆地的大部分地区 [6 ]。 2样品岩石学特征 2. 1自生矿物形成顺序 长江沟剖面栖霞组地层中白云化作用普遍, 但 大多不彻底, 纯白云岩所占比例较小, 白云岩中或多 或少都含有一定的灰质成分。这些岩石在成分上以 石灰岩/白云岩之间的过渡类型为主, 构成所谓的灰 斑云岩 或云斑灰岩 , 岩石中晶洞十分发育。铸体 薄片研究表明, 四川盆地西北部二叠系栖霞组碳酸 盐岩地层晶洞中的充填物主要由方解石和白云石构 成 图 2 。进一步分析发现, 晶洞中充填的白云石 为非平直晶面他形晶的鞍形白云石, 具有弧形弯曲 晶面和典型的波状消光。鞍形白云石晶体粗大, 主 要为粗晶 - 极粗晶 多数大于 0. 5 mm 。同时, 晶 洞充填物的鞍形白云石存在典型的去白云石化作 用, 普遍遭受溶解使其内部被方解石充填, 仅残留鞍 形白云石的镰刀状的晶体轮廓或波状消光特征 图 2c, d 。通过二者占位关系可以看出, 晶洞中先沉 淀的是鞍形白云石, 充填在鞍形白云石晶体之间和 晶体内部的方解石晚于鞍形白云石形成。 2. 2阴极发光特征 阴极发光分析由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 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 采用英国剑桥仪器公 司 CL8200MK5 阴极发光仪 配以 Leica 偏光显微 镜 , 测试条件选择束电压 12 kV、 束电流 300 μA。 阴极发光分析表明, 交代鞍形白云石的方解石和沉 淀于鞍形白云石晶间的方解石具有类似的阴极发 光, 发光颜色很暗, 为弱发光甚至不发光的阴极发光 特征 图 2e, f , 显示二者具有同期沉淀的性质。相 对而言, 鞍形白云石发光相对较强, 为桔红色的阴极 发光, 显示白云石的发光强度大于方解石。 3茜素红染色技术应用于流体包裹体测温 的可行性验证 3. 1茜素红染色技术 茜素红 茜素磺酸钠, Alizarin S, 分子式 C14H7 NaO7S H2O, 化学名 9, 10 - 二氢 - 3, 4 - 二羟基 - 9, 10 - 二氧代 -2 - 蒽磺酸单钠盐 , 橙黄色或黄棕 色粉末, 易溶于水, 其水溶液呈浅黄褐色, 与稀盐酸 反应生成的溶液为黄色, 能与许多金属离子生成红 色的水溶性络合物, 常作为络合滴定指示剂和酸碱 指示剂。茜素红染色技术在 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被 应用于区分不同的碳酸盐矿物。由于不同碳酸盐矿 物与稀盐酸的反应速度不同, 文石、 方解石、 毒重石 和方铅矿在稀盐酸中溶解反应迅速, 容易很快被染 上色, 而白云石、 菱铁矿、 菱镁矿等矿物与稀盐酸的 反应速率要慢得多, 在很长的时间内也不能被染上 色, 因而茜素红染色溶液可区分不同的碳酸盐矿物, 染色可使得矿物之间的差异对比明显, 提供了快速 鉴别碳酸盐岩结构和成分差异的途径。 3. 2包裹体均一化温度的测量方法 包裹体均一化温度分析在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 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 使用德国 86 第 1 期 岩矿测试 http ∥www. ykcs. ac. cn 2015 年 ChaoXing 图 2晶洞充填物中鞍形白云石和方解石的赋存状态 Fig. 2The occurrence of saddle dolomite and calcite of vug fillings in Middle Permian Qixia ation a 、 b 和 e 为蓝色铸体薄片, 茜素红染色, 单偏光。 b 、 d 分别为 a 、 b 对应的正交偏光照片。 f 为 e 对应的阴极发光, 显示鞍形 白云石为桔红色阴极发光 蓝色箭头 , 方解石具有暗褐色甚至不发光的阴极发光 黄色箭头 。 LEICA DMLP 偏光显微镜、 英国 Linkam THMSG600 型冷热台及相应的控制系统和计算机控制系统完 成。冷热台的测试温度范围 -196 ~600℃, 温度显 示 0. 1℃ 分辨, 控制稳定性 0. 1℃, 测试温度误 差 1℃。为了验证茜素红染色对包裹体均一化温 度测定结果有无影响及其影响程度, 实验中挑选包 裹体片中易于识别的流体包裹体进行染色前后包裹 体均一化温度测量结果的对比。对照试验先用未染 色的包裹体片进行包裹体的均一化温度测量, 然后 采用茜素红染色后再对同一个流体包裹体进行测 量。包裹体均一化温度测量从 25℃左右开始升温, 加热速率先快后慢, 前期加热速率采用 5 ~ 10 96 第 1 期兰叶芳, 等 茜素红染色技术在碳酸盐岩流体包裹体测温中的应用第 34 卷 ChaoXing ℃ /min, 观测到气液两相包裹体中的气相 俗称“气 泡” 逐渐变小和运动加快时, 调节加热速率为 1 ~ 2℃ /min, 直至两相包裹体完全均一, 气泡消失, 记录 测试的温度数据。测温结束后, 包裹体的降温过程 大致可按照 10 ~20℃ /min 进行, 降至室温或稍高温 度, 然后采用同样的步骤和升降温速率进行下一个 组 包裹体测量。 3. 3包裹体均一化温度的测量结果分析 表 1 为 10 组使用茜素红进行包裹体片染色前 后的方解石和白云石包裹体均一化温度测试结果及 其二者差值的绝对值。图 3 显示的是其中 3 个包裹 体染色前后的形态特征和包裹体均一化温度测定结 果。包裹体均一化温度在染色前后的测试结果差值 的绝对值为 0. 1 ~0. 8℃, 都在 1℃以下, 完全在正常 可接受的误差范围内。由此表明, 茜素红染色对包 裹体均一化温度的测量结果可以认为毫无影响, 采 用正确的茜素红染色方法用于碳酸盐岩的包裹体测 温的方法是可行的、 可靠的, 而且在判别包裹体宿主 矿物过程中具有操作易行、 简单实用等独特的优势。 图 3染色前后包裹体特征及其均一化温度测量结果的对比 Fig. 3The micro- photos of fluid- inclusion characteristics of vug fillings before and after being stained with Alizarin Red S 3. 4染色测温需要注意的问题 为了取得理想的染色效果和准确测量流体包裹 体均一化温度, 染色溶液的浓度、 染色时间、 染色剂 残液的清除以及染色样品的干燥等问题尤其需要 注意。 1 染色剂的配制。用于包裹体片的茜素红染 色溶液最好单独配制, 尤其要注意盐酸的浓度。 盐 表 1鞍形白云石和方解石染色前后流体包裹体均一化 温度对比 Table 1Comparison of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 of fluid- inclusion of vug fillings before and after being stained with Alizarin Red S 参数 鞍形白云石方解石 12345678910 大小 μm1369 1310810489 染色前的均 一化温度 ℃ 212.6 205.1 181.6 143.5 112.4 67.0 78.9 115.6 93.3 86.3 染色后的 均一化 温度 ℃ 212.7 205.9 181.8 143.3 112.9 67.2 78.3 115.1 93.8 86.9 染色前后的 温度差 ℃ 0.10.80.20.20.50.20.60.50.50.6 酸的浓度太浓则很容易损坏样品甚至将包裹体直接 “染穿” , 导致样品无法再用于包裹体均一化温度测 试。若茜素红的比例过高, 将会使得方解石染成红 色的程度加深, 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包裹体的观察。 因此, 配制合适浓度的茜素红染色溶液是其能否成 功应用于包裹体片染色并能够最终进行测温的关键 的第一步。此次研究中, 经过反复试验后, 选用的茜 素红的配制比例为 0. 2 g 茜素红 - 100 mL 蒸馏水 -2 mL 浓盐酸。 2 染色时间的把握和控制。进行包裹体片染 色时, 先用小刀切下一小块, 置于未使用过的干净的 07 第 1 期 岩矿测试 http ∥www. ykcs. ac. cn 2015 年 ChaoXing 载玻片上进行染色, 染色时在显微镜下对染色效果 进行实时观察, 适当增加染色时间有助于取得更理 想的染色效果, 但是染色时间过长产生的裂纹也会 影响包裹体的观察和测温。一般在染色过程中观察 到大量气泡产生时, 用手指轻轻地不停弹动薄片, 使 得气泡逐渐消失至基本结束便可, 时间一般不超过 1 min。 3 染色剂残液的清除。一方面是因为染色时 间太长会使得盐酸对样品的溶蚀加强, 另一方面是 由于茜素红染色剂中的盐酸和碳酸钙反应将放出 CO2, 由于释放出的 CO2常常因为逸散能力较差, 虽 然在染色过程中轻微抖动薄片有助于气泡消失, 仍 会残留一些小气泡附在样品表面, 这些气泡不及时 排除, 往往会造成样品的染色不均, 而更重要的是会 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包裹体的观察和测量, 对包裹体 片进行染色后需要及时清除其残液。但是, 由于常 用的包裹体片未采用载玻片将样品固定, 因而不能 像普通薄片染色那样直接将样品放入清水中清洗。 所采用的方法是先用吸水纸从边缘吸拭残液, 吸拭 过程中切忌触摸染色面。然后用未使用过的干净的 滴管滴 1 ~2 滴蒸馏水于样品表面, 尽快轻轻抖动薄 片, 赶走气泡残余, 并继续从边缘进行吸拭, 如此反 复多次。 4 染色样品的干燥。染色后应尽快使其干燥 避免颜色在水溶液中 “淡化” , 样品不能马上用于包 裹体的测温, 要待样品完全干燥后再将其置于包裹 体测温台进行包裹体均一化温度的测试。 4茜素红染色技术在川西北二叠系栖霞组 碳酸盐岩中的应用 查阅前人关于栖霞组地层中流体包裹体均一化 温度测试成果 [12 -15 ], 虽然获得了大量的流体包裹体 数据资料, 但是大多未对流体包裹体测温的样品进 行详细描述, 也未阐明流体包裹体的具体试验过程, 对于如何保证流体包裹体宿主矿物进行正确的归属 没有交代。因此, 本文尝试着采用最简便、 实用的染 色分析来帮助鉴别流体包裹体的宿主矿物 如图 3 所示 。图 4 为四川盆地西北部长江沟剖面栖霞组 晶洞充填物进行包裹体片染色之后的流体包裹体均 一化温度测量结果, 包括 138 个鞍形白云石和 35 个 交代鞍形白云石和充填于鞍形白云石晶间的方解石 的流体包裹体均一化温度数据。鞍形白云石的包裹 体均一化温度最低值为 99. 4℃, 而最高温度接近 270℃, 约 75 的数值集中分布在 110 ~ 190℃ 的区 图 4长江沟剖面栖霞组晶洞充填物中鞍形白云石和方解 石包裹体均一化温度分布直方图 Fig. 4Fluid- inclusion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 of saddle dolomite and calcite in Qixia ation of Middle Permain 间内; 方解石的包裹体均一化温度最低不到 60℃, 最高不超过 200℃, 其中亦有接近 75 样品的包裹 体均一化温度主要分布在 70 ~130℃之间。鞍形白 云石和其后形成的方解石的包裹体均一化温度的平 均值分别约为 161℃和 103℃, 包裹体均一化温度的 主要分布区间及其平均值分布可看出二者之间具有 40 ~60℃左右的温度差。 结合四川盆地的埋藏史, 盆地二叠系栖霞组地 层在海西期东吴运动经历了隆升, 以后在印支期经 历了先沉降后隆升的局面, 至燕山早期再次沉降、 喜 山期起一直隆升至今。整个四川盆地西部的二叠系 所经历最大埋深在 7000 m 左右, 如取地温梯度 3℃ /100 m, 在 最 大 埋 深 处 的 最 高 古 地 温 约 为 230℃。也就是说, 在正常的地热增温情况下白云化 作用只有发生在最大埋藏处才可能基本满足 100 ~ 270℃的鞍形白云石形成温度。但这只是极端假设, 此时岩石埋藏深度已近 7000 m, 岩石的渗透性很 17 第 1 期兰叶芳, 等 茜素红染色技术在碳酸盐岩流体包裹体测温中的应用第 34 卷 ChaoXing 差, 很难发生体积上有意义的白云化作用。实际上, 四川盆地西部古地温梯度大多变化 2 ~ 2. 5℃ / 100 m之间 [6 ]。通过第 2 节岩石学特征分析, 鞍形 白云石的形成时间比方解石早。如果没有外来异常 热事件的影响, 难以满足沉淀时间更早的鞍形白云 石与其后生成的方解石之间 40 ~ 60℃ 左右的温度 差, 而许多学者也注意到外来热事件对栖霞组碳酸 盐岩形成机制的影响 [16 -18 ]。盆地构造背景以及热 演化史的分析表明, 二叠纪末期的构造热事件可能 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有关, 其影响范围波及盆地大 部分地区 [19 -21 ]。当然, 仅根据包裹体均一化温度测 量结果进行鞍形白云石和方解石形成机制的解释是 片面的。本文研究结合前人的众多研究成果, 进一 步佐证了与峨眉山玄武岩有关的热作用过程产生的 高温流体从温度方面克服了鞍形白云石沉淀的动力 学屏障。然而, 峨眉山玄武岩喷发的持续时间约为 6 Ma[22 ], 热事件结束之后, 地层温度降低, 流体盐度 也同时降低, 从而导致鞍形白云石的溶解并且伴随 着白云石溶解空间及其晶间孔隙中方解石沉淀。 5结语 本文通过详细的岩石学特征研究, 借助茜素红 染色技术和包裹体测温相结合成功获得了白云石和 方解石穿插生长情况下可靠的流体包裹体均一化温 度, 并探讨了白云石和方解石的形成机制, 取得了以 下认识。 1 茜素红染色分析可作为区分碳酸盐矿物中 方解石和白云石较为省时省力而有效的方法应用到 碳酸盐岩流体包裹体均一化温度测量过程中, 染色 剂配制比例、 染色时间、 染色液的清除方式、 染色样 品的干燥等过程的控制是其能够成功应用的关键。 2 包裹体测温和茜素红染色技术的结合准确 定位了四川盆地西部中二叠统栖霞组豹斑灰岩/云 岩中包裹体均一化温度与其宿主矿物的关系。鞍形 白云石和其后形成的方解石的包裹体均一化温度分 别集中分布在 110 ~ 190℃和 70 ~ 130℃区间, 温度 平均值分别约为 161℃ 和 103℃, 二者之间具有 40 ~60℃左右的温度差。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及前人研 究, 与峨眉山玄武岩有关的热作用过程产生的高温 流体从温度方面克服了鞍形白云石沉淀的动力学屏 障, 而热事件结束之后地层温度降低使得鞍形白云 石溶解而相对低温的方解石沉淀在白云石溶解的孔 隙空间以及白云石晶间孔隙中。 6参考文献 [ 1]朱丽芬, 陈红汉, 丰勇. 塔北于奇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 成岩环境分析 来自于流体包裹体的证据[J] . 岩 性油气藏, 2013, 25 4 38 -43. Zhu L F,Cheng H H,Feng Y. Diagenetic Environments of Ordovician Carbonate in Yuqi Area,Northern Tarim BasinEvidence from Fluid Inclusion Analysis[J] . Lithologic Reseroirs, 2013, 25 4 38 -43. [ 2]George S C,Lisk M,Eadington P J. Fluid Inclusion Evidence for an Early,Marine- sourced Oil Charge Prior toGas- condensateMigration, Bayu- 1, TimorSea, Australia[ J] . 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 2004, 21 1107 -1128. [ 3]Yang Y F,Li X Q,Feng S B,et al. Fluid Inclusion EvidenceforPetroleumAccumulationinNorthern Qaidam Basin[J] .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2010, 4 422 -430. [ 4]斯尚华, 陈红汉, 丰勇, 等. 塔里木盆地沙雅隆起下白 垩统双源三幕油气充注成藏的流体包裹体证据[ J] . 石油学报, 2013, 34 1 12 -21. Si S H,Chen H H,Feng Y,et al. Two Sources and ThreeChargingEventsofHydrocarbonsinLower Cretaceous Reservoirs in Shaya uplift Tarim Basin Evidence from Fluid Inclusion Analysis[ J] . Acta Petrolei Sinica, 2013, 34 1 12 -21. [ 5]周慧, 郗爱华, 熊益学, 等. 流体包裹体的研究进展 [ J] . 矿物学报, 2013, 33 1 92 -100. Zhou H,Xi A H,Xiong Y X,et al. Progress in the Research on Fluid Inclusions [J] . Acta Mieralogica Sinica, 2013, 33 1 92 -100. [ 6]王玮, 周祖翼, 郭彤楼, 等. 四川盆地古地温梯度和中 - 新生代构造热历史[J] . 同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 版 , 2011, 39 4 606 -613. Wang W,Zhou Z Y,Guo T L,et al. Early Cretaceous- paleocene Geothermal Gradients and Cenozoic Tectono- thermal History of Sichuan Basin[J] . Journal of Tongji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 2011, 39 4 606 -613. [ 7]Dubessy J. Fluid Inclusions in Sedimentary Basins Theo- retical Basis,Diagrams,Analytical Techniques [ J] . Acta Petrologica Sinica, 2004, 20 6 1302 -1318. [ 8]刘德汉, 肖贤明, 田辉, 等. 含油气盆地中流体包裹体 类型及其地质意义[ J]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8, 29 4 491 -501. Liu D H,Xiao X M,Tian H,et al. Fluid Inclusion Types and Their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in Petroliferous Basins[J] . Oil & Gas Geology,2008,29 4 491 - 501. 27 第 1 期 岩矿测试 http ∥www. ykcs. ac. cn 2015 年 ChaoXing [ 9]王朴, 郝运轻, 谢忠怀, 等. 测试沉积岩流体包裹体应注意 的问题[ J]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4, 11 5 1 -3. Wang P,Hao Y Q,Xie Z H,et al. Noticeable Problems in Testing Fluid Inclusion of Sedimentary Rocks [J] . Petroleum Geology and Recovery Efficiency, 2004, 11 5 1 -3. [ 10] 陶士振. 自生矿物序次是确定包裹体期次的根本依 据[ J] . 油勘探与开发, 2006, 33 2 154 -160. Tao S Z. Sequence of Diagenetic Authigenic Mineral The BasisofTimingtheInclusionsationin Sedimentary Rocks [J] .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06, 33 2 154 -160. [ 11] 马志鑫, 李波, 颜佳新, 等. 四川广元中二叠统栖霞组 似球粒灰岩微相特征及沉积学意义[J] . 沉积学报, 2011, 29 3 449 -457. Ma Z X,Li B,Yan J X,et al. Microfacies of Peloidal Limestone of Middle Permian Chihsia ation at Guangyuan, SichuanProvinceandItsSedimentary Significance[ J] .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2011, 29 3 449 -457. [ 12] 王一刚, 余晓锋, 杨雨, 等. 流体包裹体在建立四川盆 地古地温剖面研究中的应用[ J] . 地球科学中国地 质大学学报, 1998, 23 3 69 -72. Wang Y G, Yu X F, Yang Y, et al. Application of Fluid Inclusions in the Study of Paleo- geotemperature in Sichuan Basin[J] . Earth Science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1998, 23 3 69 -72. [ 13] 吕杰. 四川盆地西部下二叠统白云岩形成机制[D] . 成都 成都理工大学, 2012. L J. ation Mechanism of the Lower Permian Dolomites in Western Sichuan Basin [D] . Chengdu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12. [ 14] 解发川. 四川盆地西 - 北部中二叠统热液作用及对 储层的影响[ D] . 成都 成都理工大学, 2012. Xie F C. The Hydrothermal Fluids Process of Middle Permian and Related Alteration to Carbonate Reservoir, West- North Sichuan Basin [D] . Chengdu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12. [ 15] 陈轩, 赵文智, 刘银河, 等. 川西南地区中二叠统热液 白云岩特征及勘探思路[ J] . 石油学报, 2013, 34 3 460 -466. Chen X,Zhao W Z,Liu Y H,et al. Characteristics and Exploration Strategy of the Middle Permian Hydrothermal Dolomite in Southwestern Sichuan Basin[ J] . Acta Petrolei Sinica, 2013, 34 3 460 -466. [ 16] 舒晓辉, 张军涛, 李国蓉, 等. 四川盆地北部栖霞组 - 茅口组热液白云岩特征与成因[ J] . 石油与天然气地 质, 2012, 33 3 442 -448. Shu X H,Zhang J T,Li G R,et al.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sis of Hydrothermal Dolomites of Qixia and Maokou ations in Northern Sichuan Basin[J] . Oil & Gas Geology, 2012, 33 3 442 -448. [ 17] 郝毅, 林良彪, 周进高, 等. 川西北中二叠统栖霞组豹 斑灰岩特征与成因[ J]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 学版 , 2012, 39 6 651 -656. Hao Y,Lin L B,Zhou J G,et al.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sis of Leopard Limestone in Middle Permian Qixia ation,Northwest Sichuan,China[J] . 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ience & Technology Edition , 2012, 39 6 651 -656. [ 18] 李波, 颜佳新, 薛武强, 等. 四川广元地区中二叠世斑状 白云岩成因及地质意义[ J] . 地球科学 中国地质大 学学报, 2012, 37 增刊2 136 -146. Li B,Yan J X,Xue W Q, et al. Origin of Patchy Dolomite and Its Geological Signification from Middle Permian, Guanyuan, SichuanProvince [J] . Earth Science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2012, 37 Supplement 2 136 -146. [ 19] 李宏博, 张招崇, 吕林素, 等. 栖霞组和茅口组等厚图 对 峨眉山地幔柱成因模式的指示意义[ J] . 岩石学报, 2011, 27 10 2963 -2974. Li H B, Zhang Z C, L L S, et al. Isopach Maps of the Qixia and Maokou ations Implication for Mantle Plume Model of the Emeishan Large Igneous Province [ J] . Acta Petrologica Sinica,2011,27 10 2963 - 2974. [ 20] 朱传庆, 徐明, 单竞男, 等. 利用古温标恢复四川盆地 主要构造运动时期的剥蚀量[ J] . 中国地质, 2009, 36 6 1268 -1277. Zhu C Q,Xu M,Shan J N,et al. Quantifying the Denudations of Major Tectonic Events in Sichuan Basin Constrained by the Paleothermal Records[ J] . Geology in China, 2009, 36 6 1268 -1277. [ 21] 朱传庆, 徐明, 袁玉松, 等. 峨眉山玄武岩喷发在四川 盆地的地热学响应[J] . 科学通报, 2010, 55 6 474 -482. Zhu C Q,Xu M,Yuan Y S,et al. Palaeo- geothermal Response and Record of the Effusing of Emeishan Basalts in Sichuan Basin[J] . Chinese Science Bulltin, 2010, 55,doi 10. 1007/s11434 -009 -0490 - y. [ 22] He B,Xu Y G,Huang L X,et al. Age and Duration of theEmeishanFloodVolcanism,SWChina Geochemistry and SHRIMP Zircon U- Pb dating of Silicic Ignimbrites,Post- volcanic Xuanwei ation and Clay Tuff at the Chaotian Section[J] .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2007, 255 306 -323. 37 第 1 期兰叶芳, 等 茜素红染色技术在碳酸盐岩流体包裹体测温中的应用第 34 卷 ChaoXing The Application of Alizarin Red S in the Fluid- inclusion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of Carbonate Rocks from the Middle Permian Qixia ation,Western Sichuan Basin LAN Ye- fang1,HUANG Si- jing2, 3,YUAN Tao2, 3,HU Bo2, 3,HUANG Shu- guang2, 3 1. Institute of Mining Engineering,Guizhou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Bijie 551700,China; 2.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Oil & Gas Reservoir Geology and Exploitation,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engdu 610059,China; 3. Institute of Sedimentary Geology,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engdu 610059,China Abstract The accurate identification of host mineral and the ation stage of fluid inclusions are critical to temperature measurement,and the combination of inclusion technology and other technologies could be better to figure out the source and properties. Vu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