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开采下分层综采工作面矿压特征.pdf

返回 相似 举报
分层开采下分层综采工作面矿压特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分层开采下分层综采工作面矿压特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分层开采下分层综采工作面矿压特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分层开采下分层综采工作面矿压特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分层开采下分层综采工作面矿压特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 1 3卷 第 4期 2 0 1 0年 7月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J o u r n a l o f H u n a nU n i v e r s i t yo f S c i e n c e&T e c h n o l o g y (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E d i t i o n ) V o l . 1 3N o . 4 J u l . 2 0 1 0 ■ 哲学研究 伦理关系是实体性的还是非实体性的① 朱海林 ( 昆明理工大学 社会科学学院, 云南 昆明 6 5 0 2 2 4 ) 摘 要 伦理关系包括主体、 主体需要、 主体意识等三个基本要素。这三大要素可以归结为客观实体关系与主观精神 关系两个方面, 前者是伦理关系的物质承载者和实体表现, 后者是伦理关系的灵魂和内核。伦理实体是伦理关系的载体要 素, 表现为现实社会中具体存在的社会实体。根据伦理关系的结构和对伦理实体的客观性理解可以得出结论 伦理关系虽 然总是附着在一定的实体之上, 但在本质上它是一种非实体性的社会关系。 关键词 伦理关系; 基本结构; 伦理实体; 非实体性; 实体表现 中图分类号 B 8 2- 0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2- 7 8 3 5 ( 2 0 1 0 ) 0 4- 0 0 3 7- 0 5 伦理关系是伦理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 从某种意义上说, 伦理学不仅是研究道德和道德现 象的科学, 而且是研究伦理关系及其调整的学问。 因此, 研究伦理学必须研究伦理关系。 在伦理关系理论研究中, 伦理关系的性质, 即 伦理关系是实体性关系还是非实体性关系问题是 一个基础性问题, 学界对这一问题一直存有很大争 议。一种观点认为伦理关系是一种实体性的社会 关系。比如, 宋希仁教授在 论伦理关系 一文中 认为, 伦理关系“ 是有思想渗透其中的实体性关 系” , 我们在考察伦理关系时, 必须“ 充分注意伦理 关系的实体性和实体性的伦理关系” [ 1 ] 6 1。龚群教 授在 当代中国社会伦理生活 一书中也认为, “ 伦 理关系是一定的伦理实体的关系” [ 2 ] 7 7, “ 人类的社 会实践活动本身, 有着‘ 主 -客’ 关系与‘ 主 -主’ 关系这样两重结构, 而具有精神道德特性的‘ 主 - 主’ 关系, 用另一概念表示, 就是人类社会的伦理 关系。 ” [ 2 ] 6 7 - 6 8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伦理关系是一种非实体性 的社会关系。比如, 焦国成教授认为社会关系可以 分为实体性的与非实体性的两大类。其中, 实体性 的关系是实存的、 可用“ 是不是” 来表述的社会关 系; 非实体性的关系是在实存社会关系基础上因人 的反思、 评价而产生的社会关系, 可用“ 好不好” 、 “ 应该不应该” 来表述。伦理关系是一种非实体性 关系, 它产生于对实体关系的反思和评价①。他在 中国古代人我关系论 一书中认为, “ 伦理关系是 超越了具体主体‘ 我’ 的人与人的关系, 或者说是 客观化了的道德关系” , 而“ 道德关系是建立在个 体的‘ 道德’ 基础之上或通过主体的‘ 道德’ 而形成 的关系” [ 3 ] 1 3 - 1 4。高兆明教授在 制度公正论 一 书中也认为, “ 一切反思、 应然的关系即为伦理关 系” , “ 伦理关系作为一种关系不同于血亲、 经济、 政治等具体关系的重要区别之一, 就在于伦理关系 本身不是有形独立实存的, 它在本质上属于精神性 关系” [ 4 ] 5 3。 在笔者看来, 目前学界对伦理关系究竟是实体 性的还是非实体性的问题之所以存在明显分歧, 最 重要的原因在于, 对伦理关系的结构和伦理实体的 73 ① ① 收稿日期 2 0 1 0- 0 3- 3 0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0 9 X J C 7 2 0 0 0 1 ) ; 昆明理工大学科研基金项目( 2 0 0 8- 0 4 6 ) 作者简介 朱海林( 1 9 7 4- ) , 男, 湖南邵阳人, 博士,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伦理学研究。 这是焦国成教授在一次伦理学专题讲座上发表的观点。 概念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 特别是对伦理实体的概 念还存在主观性的和客观性的两种理解。从对伦 理实体的不同认识出发, 必然得出不同甚至相反的 结论。因此, 本文拟从伦理关系的结构入手, 在澄 清伦理实体概念的基础上, 来回答伦理关系究竟是 实体性的还是非实体性的问题。 一 伦理关系的基本结构 “ 所谓伦理关系, 就是在一定自然因素与社会 因素的基础上, 人与人之间由客观关系和主体意识 构成、 贯穿应然价值规定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社会关 系。 ” [ 5 ] 3 2伦理关系虽然复杂, 但是我们通过科学的 抽象, 仍然能够发现它也是由以下三个基本要素构 成的 ( 一) 主体与主体 伦理关系的两极。一般地说, 主体是认识活动 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 它是相对于客体而言的, “ 没 有 主 体 就 没 有 客 体, 没 有 客 体 就 没 有 主 体” [ 6 ] 2 5。但在伦理关系中, 双方都既是主体, 同时 又是客体, 这就使得通常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 在伦理关系中演变成了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 从构成成分看, 伦理关系的主体是人以及由人 构成的社会整体。由人构成的社会整体包括各种 群体和社会组织, 因而是一个范围非常广泛的概 念, 小至家庭、 单位、 社团, 大至阶级、 民族、 国家乃 至整个人类都在此列。因此, 伦理关系的主体可以 分为从高到低的不同层级 一是个体主体, 即作为 单独个人存在的伦理关系主体。这是伦理关系最 基本、 最现实的主体形态。二是由一定数量的个人 按照一定的方式联结而成的群体主体, 包括家庭、 集体、 国家等不同层次。三是社会整体主体, 即把 整个人类社会视为一个共同体主体。 ( 二) 主体的需要 伦理关系的中介。伦理关系作为主体与主体 之间的关系, 必须通过一定的中介才能形成, 这个 中介就是主体的需要。从内容上看, 主体的需要主 要表现为对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 对物质和精神生 产、 生活资料的一种依赖关系。由于伦理关系是主 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 这就决定了在伦理关系中主 体的需要主要表现为主体对主体的依赖关系。这 就是说, 在伦理关系中为主体所依赖的客观外界, 也是主体。 作为伦理关系的中介, 主体的需要在伦理关系 的形成和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 伦 理关系的形成与主体的需要密不可分 需要产生包 括伦理关系在内的社会关系。正如马克思所说的, “ 真正的社会联系是由于有了个人的需要和 利己主义才出现的。 ” [ 7 ] 2 4可见, 真正的社会联系是 人的需要的现实产物, 包括伦理关系在内的社会关 系是由人的需要产生的。另一方面, 主体的需要是 伦理关系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 从具体伦理关系 看, 每一个主体的每一种需要, 主体需要的每一次 满足, 都会促使主体对自己所处的伦理关系进行新 的认识和新的调整; 从人类伦理关系发展的总体 看, 主体的需要是不断发展的, 从主体的需要到需 要的满足, 再从新的需要到新的满足, 人类伦理关 系就是在主体需要的不断发展和满足中实现自身 的发展的。 ( 三) 主体意识 伦理关系的内核。主体与主体通过需要连结 了起来, 但这种关系还不是伦理关系。因为主体的 需要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包括经济、 政治、 文化等各 个方面, 由此形成的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也是多 方面多层次的, 既可能是经济关系, 也可能是政治、 文化等其他关系。要使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成 为伦理关系, 主体意识是不可或缺的深层次主观 要素。 所谓主体意识, 就是“ 作为实践和认识主体的 人对自身主体地位、 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 觉意识” [ 8 ] 2 0 3 8。具体到伦理关系, 作为伦理关系的 灵魂和内核, 主体意识表现为对自己与他人、 集体、 社会之间的关系“ 是怎样” 以及“ 应该怎样” 的认 识。其中, “ 是怎样” 是基础, “ 应该怎样” 是高层次 的意识; “ 是怎样” 是一切社会关系主体都具有的 意识, 而“ 应该怎样” 的意识则是使人与人之间的 关系成为伦理关系不可或缺的深层次主观要素。 伦理关系结构要素的前两个方面, 即主体与主体、 主体的需要, 表达的是伦理关系的实然性的一面; 要使主体的需要成为伦理的需要, 要靠主体对双方 关系“ 应该怎样” 认识, 告诉自己哪些需要是应该 的, 哪些需要是不应该的; 对对方的需要, 哪些是自 己应该予以满足的, 哪些是自己不应该满足或者可 以不满足的。这就是说, 它的取舍总是在主体自觉 意识的指导下完成的。 83 伦理关系的上述结构要素, 实质上可以归结为 客观实体关系和主观精神关系两个方面。其中, 客 观实体关系是伦理关系的实体表现, 即伦理关系的 物质承载者, 是伦理关系的表层结构; 主观精神关 系则是伦理关系之所以成其为伦理关系的主观条 件, 是伦理关系的深层结构。当然, 对伦理关系从 客观实体关系与主观精神关系两个方面来理解, 只 是为了研究的需要而在思维中进行的抽象, 即在思 维中把外在与内在、 现象与本质分开来考察。在现 实社会生活中伦理关系的两个方面显然是不能分 开的。这是因为, 一方面, 作为伦理关系灵魂和内 核的精神性关系总是附着在一定的实体上的, 或者 说, 总有一定的物质承载者。否则, 就只是单纯的 思想关系, 而不构成伦理关系。另一方面, 人作为 伦理关系实体表现的物质承载者, 必须有意识的指 导和思想的渗透, 否则, 人就永远只可能是孤立的 个人, 而不能成为具有社会性和自觉能动性的发展 的人,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不可能成为伦理关 系。因此, 客观实体关系与主观精神关系作为伦理 关系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 都是不可或缺的。 二 “ 伦理实体” 的辩正 “ 伦理实体” 本来是黑格尔伦理学中的一个重 要概念。在黑格尔的伦理学说中, 伦理实体是绝对 精神在客观精神阶段的真理性存在, 黑格尔对伦理 关系的理解是在伦理实体中进行的。事实上, 伦理 实体是一个与伦理关系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概念。 伦理关系作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从一定意义上也 可以说是伦理实体之间的关系。按照这种理解, 上 述伦理关系中的客观关系, 用另一种方式来表述, 也可以说就是伦理实体之间的关系。因此, 回答伦 理关系究竟是实体性的还是非实体性的问题, 在把 握伦理关系基本结构的基础上, 还必须对伦理实体 的概念进行辨析。 要把握伦理实体的概念, 我们不能不先考察一 下“ 实体” 这一范畴。一般地说, 实体就是实有的、 实际存在的物体。但在哲学史上, 实体是一个哲学 本体论范畴, 哲学史上对“ 实体” 范畴的讨论主要 是在世界本原的意义上进行的。作为一个哲学本 体论范畴, 它表达的是世界的本原和本质。比如, 中国古代的气、 天、 道, 古希腊的水、 火、 原子等都是 实体。在亚里士多德哲学中, “ ‘ 实体’ 是一般和个 别、 本质和实物的结合, 包含着一般、 本质在内的具 体实物” [ 9 ] 1 8 0 - 1 8 1。在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 体系中, 世界的本原是绝对精神, 因而实体也就是 精神, 就是理念, 是世界存在的原因和根据, 既具有 普遍性, 同时又必须在自主的运动中成为具有特殊 性的具体的实体。具体地说, 在黑格尔那里, 实体 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 “ 第一, 实体即共体, 是公共 本质或普遍本质; 第二, 实体的对立物是自我, 实体 的本质规定既不是自我, 也不是普遍, 而是‘ 单一 物与普遍物的统一’ ; 第三, 实体达到‘ 单一物与普 遍物的 统 一’的 最 重 要 的 品 质 和 条 件 是 ‘ 精 神’ 。 ” [ 1 0 ] 3 2 5黑格尔认为, 实体作为绝对精神, 外化 运动到客观精神阶段, 就是伦理。可见, “ ‘ 伦理实 体’ 作为一个统一的概念所表达的是伦理性的实 体, 其核心就是关于具有必然性、 普遍性的社会关 系体系。 ” [ 4 ] 4 3 黑格尔虽然没有对伦理实体作出明确的规定, 但我们根据他的伦理学说, 特别是有关伦理关系的 思想, 仍然能够体会到他关于伦理实体的基本理 解。黑格尔认为, “ 在考察伦理时永远只有两种观 点可能 或者从实体性出发, 或者原子式地进行探 讨, 即以单个的人为基础而逐渐提高。 ” [ 1 1 ] 1 7 3黑格 尔主张运用前一种观点对伦理进行考察, 因为“ 后 一种观点是没有精神的, 因为它只能做到集合并 列, 但是精神不是单一的东西, 而是单一物和普遍 物的统一。 ” [ 1 1 ] 1 7 3根据前一种观点, 即从实体性出 发来考察伦理, “ 伦理性的实体包含着同自己概念 合一的自为存在的自我意识” [ 1 1 ] 1 7 3。可见, 黑格尔 是从精神性上来理解伦理实体这一概念的。在黑 格尔那里, 实体就是精神, 因此, 伦理实体在本质上 就是那些规定伦理关系的理念、 概念或精神。既然 伦理精神就是伦理实体, 那么, 家庭、 市民社会和国 家等就都是精神实体的外化。黑格尔甚至把伦理 实体的精神或理念视为绝对精神在客观精神阶段 的真理性存在, 这种真理性存在具体表现在伦理发 展的第三阶段 国家阶段。伦理实体的发展经 过家庭、 市民社会两个环节后上升到国家, 家庭是 直接的或自然的伦理精神, 市民社会是各个成员作 为独立的单个人的联合, 只有国家才是伦理发展的 真理性阶段 个人只有成为国家成员才具有客观 性、 真理性和伦理性; 家庭和市民社会都必须过渡 到国家阶段, 才能获得普遍性和真理性。可见, 从 93 总体上看, 黑格尔是从精神性上来理解伦理实体, 把伦理精神看成伦理实体, 而把家庭、 市民社会和 国家等都看成精神实体的外化。 目前学界对伦理关系的性质之所以存在分歧, 一个重要原因即在于对伦理实体的概念还没有形 成一致的看法。归纳起来, 主要存在主观性的和客 观性的两种解释。主观性地理解伦理实体, 就是把 伦理实体理解为规定伦理关系的伦理精神、 伦理理 念。我们主张从客观性上来把握伦理实体的概念。 因为伦理精神、 伦理理念只是一种伦理的价值或理 论体系, 它们存在于现实的伦理关系和伦理实体之 中, 甚至可以说它们是伦理关系和伦理实体的灵魂 和内核, 但不能说就是伦理实体本身。客观性地理 解伦理实体, 一般说来, 它是伦理关系的载体要素, 一切伦理关系都必须附着在一定的实体之上, 表现 为现实社会中具体存在的社会实体 “ 凡是具有一 定的伦理关系与伦理秩序的社会性团体, 都可称为 现实的伦理实体。 ” [ 2 ] 8 1从这个意义上看, 伦理实体 是具体、 多样的, 有着十分丰富的表现形态, 可以 说, 各种社会实体, 小至个人、 家庭, 大至民族、 国家 都可能是伦理实体。 三 结论 伦理关系的非实体性与伦理 关系的实体表现 从上述伦理关系的结构以及伦理实体概念的 分析,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伦理关系虽然总是渗透 在经济、 政治、 法律等其他社会关系之中, 附着在一 定的社会实体之上, 有着十分丰富的实体表现, 但 从本质上看, 伦理关系是非实体性的。从前述伦理 关系结构的两个方面看, 客观实体关系是一切社会 关系的共性 经济、 政治、 法律等各种社会关系都有 一定的物质载体; 主体意识、 道德观念等主观精神 关系是决定伦理关系之所以成其为伦理关系的深 层次主观要素, 是伦理关系的灵魂和内核, 这是伦 理关系的本质方面。 以父子之间的伦理关系为例 父子之间的血缘 关系是一种实体性关系, 但仅此还不是伦理关系; 父子之间的这种血缘关系只有在“ 应该” 、 “ 善” 等 主体意识和道德观念的作用下才能形成伦理关系。 可见, 血缘关系仅仅是父子伦理关系的实体表现, 从某种意义上说, 这种简单的血缘代际关系与动物 代际关系并没有根本区别; 主体意识、 道德观念才 是构成父子伦理关系的灵魂和内核。正是在这个 意义上我们说, 伦理关系是一种非实体性的社会 关系。 黑格尔在 法哲学原理 中认为, 伦理关系从 本质上讲是一种精神性关系。作为一种精神性关 系, 伦理关系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客观内容, 存 在于家庭、 市民社会和国家之中。其中, 家庭“ 以 爱为其规定” [ 1 1 ] 1 7 5, 是“ 直接的或自然的伦理精 神” ; 市民社会是“ 各个成员作为独立的单个人的 联合, 因而也就是在形式普遍性中的联合” ; “ 国家 是客观精神” , “ 是伦理理念的现实” [ 1 1 ] 2 5 3 - 2 5 4。从 一般意义上说, 在家庭、 市民社会和国家中人与人 之间的关系首先是血缘关系、 经济关系和政治关 系, 但黑格尔为什么要把这些关系放在“ 伦理” 阶 段来讨论呢笔者认为, 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伦理 关系是渗透在血缘、 经济、 政治关系之中的, 或者说 伦理关系以家庭、 市民社会和国家为实体内容, 家 庭、 市民社会和国家是伦理关系的实体表现。换言 之, 伦理关系是有主观精神关系渗透其中的特殊的 社会关系。正如宋希仁教授所说的 “ 伦理关系就 是与经济、 政治关系结合的, 并有道德观念渗透其 中的特殊的社会关系。 ” [ 1 ] 6 4黑格尔在“ 伦理” 阶段 讨论家庭、 市民社会和国家, 正是为了揭示其合理 性 伦理关系的存在领域主要是应然的领域, 即人 与人之间的关系“ 应该怎样” 的领域, 因而可以对 家庭、 市民社会和国家存在的合理性进行反思和评 价, 或者为家庭、 市民社会和国家的存在提供合理 性依据, 或者赋予人与人之间的经济、 政治等其他 社会关系以应然性。 应该说, 黑格尔的这一思想为我们回答伦理关 系究竟是实体性的还是非实体性的问题提供了很 好的启示。它告诉我们, 从本质上说, 伦理关系以 主体意识、 伦理精神等主观精神关系为灵魂和内 核, 这是伦理关系之所以成其为伦理关系的决定因 素。同时, 伦理关系以人与人之间的客观关系为物 质载体和实体表现, 存在于家庭、 市民社会和国家 等社会实体之中。 从现实社会生活的实际看, 伦理关系的确有着 十分丰富的实体表现 首先, 从形成的原因 “ 缘” 的角度看,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血 缘关系、 地缘关系、 业缘关系以及偶遇关系等四个 方面, 在此基础上分别形成以血缘、 地缘、 业缘以及 04 偶遇关系为客观实体关系基础的伦理关系。其次, 从所涉及内容的角度看,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要表 现为经济关系、 政治关系、 法律关系以及宗教关系 等各个方面, 在此基础上分别形成以经济、 政治、 法 律和宗教关系为客观实体关系基础的伦理关系。 第三, 从人们的社会生活的领域看, 人与人之间的 关系体现在家庭生活、 职业生活和公共生活等三大 领域, 在此基础上分别形成以家庭、 职业和公共关 系为客观实体关系基础的伦理关系。第四, 从微观 主体的角度看, 伦理关系则是一个纵横交错的网状 关系体系。具体地说, 从纵向看, 血缘关系方面包 括父母与子女之间、 祖父母与孙子女之间的伦理关 系等等, 这主要是代际伦理关系; 在地缘关系方面 主要有长幼之间的伦理关系; 业缘关系方面主要有 上下级之间、 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之间的伦理关系 等。从横向看, 血缘关系方面主要有兄弟姐妹之 间、 族人之间的伦理关系; 地缘关系方面主要有邻 里、 同乡、 同乡人与异乡人之间的伦理关系; 业缘关 系方面主要有同行、 异行、 服务者和服务对象之间 的伦理关系。此外, 还存在男女两性伦理关系、 朋 友伦理关系以及路人伦理关系, 等等。 参考文献 [ 1 ]宋希仁. 论伦理关系[ J ]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 0 0 0 ( 3 ) 5 8- 6 4 . [ 2 ]龚 群. 当代中国社会伦理生活[ M] . 成都 四川人民 出版社, 1 9 9 8 . [ 3 ]焦国成. 中国古代人我关系论[ M] . 北京 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 1 9 9 1 . [ 4 ]高 兆 明. 制 度 公 正 论 [ M] . 上 海 上 海 文 艺 出 版 社, 2 0 0 1 . [ 5 ]朱海林. 论伦理关系的特殊本质[ J ] . 道德与文明, 2 0 0 8 ( 3 ) 3 2- 3 6 . [ 6 ]( 苏) M. A . 帕尔纽克. 安启念, 林娅译. 主体与客体 [ M] . 沈阳 辽宁大学出版社, 1 9 9 0 . [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4 2卷) [ M] . 北京 人民出版 社, 1 9 7 9 . [ 8 ]冯 契. 哲学辞典( 修订版) [ M] .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 社, 2 0 0 1 . [ 9 ]罗国杰, 宋代希仁. 西方伦理思想史( 上卷) [ M] . 北 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 9 8 5 . [ 1 0 ]樊 浩. 道德形而上学体系的精神哲学基础[ M] . 北 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 0 0 6 . [ 1 1 ]黑格尔. 法哲学原理[ M] .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 9 6 1 . I sE t h i c a l R e l a t i o nS u b s t a n t i a l o r N o n-S u b s t a n t i a l Z H UH a i - l i n ( S c h o o l o f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K u n m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K u n m i n g 6 5 0 2 2 4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E t h i c a l r e l a t i o ni n c l u d e s t h r e ef u n d a m e n t a l e l e m e n t s ,t h a t i s ,s u b j e c t ,t h en e e d s o f s u b j e c t a n d s u b j e c t 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 .T h o s et h r e ee l e m e n t sc a nb eg e n e r a l i z e da st w oa s p e c t so f b o t ho b j e c t i v ee n t i t yr e l a t i o n a n ds u b j e c t i v es p i r i t u a l r e l a t i o n . T h e f o r m e r i s t h e p h y s i c a l c a r r i e r a n de n t i t y p e r f o r m a n c e o f e t h i c a l r e l a t i o n , a n d t h el a t t e r i s t h es o u l a n dk e r n e l o f e t h i c a l r e l a t i o n .E t h i c a l e n t i t yi s t h ec a r r i e r o f e t h i c a l r e l a t i o n ,w h i c hc a nb e r e p r e s e n t e da s t h e c o n c r e t e e x i s t i n g s o c i a l e n t i t y i nr e a l s o c i e t y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s t r u c t u r e o f e t h i c a l r e l a t i o na n d t h e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o f t h es u b j e c t i v i t yo f e t h i c a l e n t i t y ,t h i s p a p e r d r a w s t h ec o n c l u s i o nt h a t a l t h o u g he t h i c a l r e l a  t i o ni s a l w a y s a t t a c h e dt oac e r t a i ne n t i t y ,h o w e v e r ,i ne s s e n c ei t i s an o n - s u b s t a n t i a l s o c i a l r e l a t i o n . K e yw o r d s e t h i c a l r e l a t i o n ;f u n d a m e n t a l s t r u c t u r e ;e t h i c a l e n t i t y ;n o n - s u b s t a n t i a l i t y ;e n t i t yp e r f o r m a n c e ( 责任编校 游星雅) 14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