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裂增广拉格朗日收缩反卷积声源识别算法_樊小鹏.pdf

返回 相似 举报
分裂增广拉格朗日收缩反卷积声源识别算法_樊小鹏.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分裂增广拉格朗日收缩反卷积声源识别算法_樊小鹏.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分裂增广拉格朗日收缩反卷积声源识别算法_樊小鹏.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分裂增广拉格朗日收缩反卷积声源识别算法_樊小鹏.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分裂增广拉格朗日收缩反卷积声源识别算法_樊小鹏.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 􀪈 振 动 与 冲 击 第 39 卷第 23 期JOURNAL OF VIBRATION AND SHOCKVol. 39 No.23 2020 基金项目 中国南方电网科技项目(GDKJXM20180152);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11704040;11874096) 收稿日期 2019 -03 -27 修改稿收到日期 2019 -08 -07 第一作者 樊小鹏 男,博士,1986 年生 通信作者 褚志刚 男,博士,教授,1978 年生 分裂增广拉格朗日收缩反卷积声源识别算法 樊小鹏1, 张 鑫2,3, 褚志刚2,3, 李 丽1 (1.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广州 510082; 2. 重庆大学 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44; 3. 重庆大学 汽车工程学院,重庆 400044) 摘 要提出了一种新颖高效的、超高分辨率的反卷积声源识别方法,即分裂增广拉格朗日收缩(SALSA)反卷积 声源识别算法。 该方法利用主要声源通常具有的稀疏特性和求解大规模稀疏恢复问题的交替方向思想,在波束形成反卷 积数学模型中引入一个和源强等价的分裂变量,进而建立了增广拉格朗日变量分裂声源识别数学模型,并采用 SALSA 来 交替迭代求解该分裂模型获得声源强度。 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经典的反卷积声源成像方法(DAMAS)相比,源 强量化能力相当,还拥有更优的收敛性,在整个分析频率范围内都拥有超高的分辨率,迭代计算速度快数十倍。 关键词 声源识别;稀疏约束反卷积;分裂增广拉格朗日收缩(SALSA) 中图分类号 TB532 文献标志码 ADOI10. 13465/ j. cnki. jvs. 2020. 23. 021 Split augmented lagrange contraction deconvolution algorithm for sound source identification FAN Xiaopeng1, ZHANG Xin2,3, CHU Zhigang2,3, LI Li1 (1.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 Ltd. , Guangzhou 510082, China; 2. State Key Lab of Mechanical Transmissions,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4, China; 3. College of Automotive Engineer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4, China) Abstract Here, a novel and efficient deconvolution algorithm with ultra⁃high resolution for sound source identification was proposed, it was called the split augmented Lagrange contraction deconvolution algorithm (SALCDA). In this method, the sparsity that the main sound source usually has and the idea of alternating directions for solving large⁃ scale sparse recovery problems were used. Then a split variable equivalent to source strength was introduced into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beam forming deconvolution to establish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augmented Lagrange variable splitting for sound source identification. SALCDA was used to solve alternately and iteratively the split model, and gain the source strength. The results of simulation and tests showed that the source strength quantification abil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is comparable to that of the classical deconvolution approach for mapping of acoustic sources (DAMAS); it has better convergence, ultra⁃high resolution within the whole analysis frequency range, and its iterative calculation speed is tens of times faster. Key words sound source identification; sparse constrained deconvolution; split augmented Lagrange contraction algorithm (SALSA) 基于麦克风阵列的波束形成声源识别技术具有测 量速度快、中高频分辨率好、方便布置等诸多优点,并 广泛应用于汽车等对象及环境噪声的噪声源识别[1⁃8]。 传统波束形成(Conventional Beamforming, CBF)计算速 度快、适应性好,但低频空间分辨率差、高频虚假声源 多,难以精确定位声源。 CBF 输出结果可视为真实声源强度分布与阵列点 传播函数的卷积。 为提高空间分辨率和抑制虚假声 源,学者们提出了诸多反卷积波束形成声源识别算法。 经典反卷积声源成像方法(Deconvolution Approach for the Mapping of Acoustic Sources, DAMAS) 使用 Gauss⁃ Seidel 迭代,在 CBF 输出结果中移除点传播函数影响 以获得真实声源强度[9],声源识别空间分辨率得到显 著提高。 此后, 非负最小二乘 ( Non⁃Negative Least Squares, NNLS)、Richardson⁃Lucy (RL) [10]、线性规划 (Linear Programming, LP) [11]、快速迭代收缩阈值算法 ( FastIterationShrinkage⁃ThresholdingAlgorithm, FISTA) [12]等用于求解声源识别反卷积问题,也均能获 得良好的性能。 由于上述反卷积算法均求解同样的大 规模线性矩阵问题,因此运算速度没有明显优势。 为 提高反卷积算法的效率,学者们进一步提出了基于快 速傅 里 叶 变 换 ( Fast Fourier Transform, FFT ) 的 DAMAS2[13]、FFT⁃NNLS、 FFT⁃RL、 FFT⁃FISTA 等算法, 这些算法假设点传播函数具有空间转移不变性,将空 间域卷积转化为波数域的乘积,进而提高计算效率。 然而,当声源远离阵列轴线时,点传播函数空间转移不 变性的假设不完全成立,基于 FFT 的反卷积算法定位 和量化声源的能力迅速恶化,进而降低了声源识别的 有效区域。 主要噪声源在空间稀疏分布时,稀疏类的波束形 成声源识别算法通常能够获得更优的声源识别性 能[14⁃17]。 经 典 的 稀 疏 约 束 反 卷 积 声 源 成 像 方 法 (Sparsity Constrained DAMAS, SC⁃DAMAS) [18] 及改进 的 SC⁃RDAMAS[19]通过施加稀疏约束获得高分辨率的 声源成像结果,然而上述两种方法在计算效率上没有 优势[20]。 为提高计算效率,Padois 进一步提出了正交 匹配追踪反卷积声源成像方法(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 DAMAS, OMP⁃DAMAS),然而该方法需要声源 数目作为先验知识,增加了实际使用中的不确定性。 本文受上述文献启发,提出了一种新颖的高效率、 高分辨率反卷积声源识别方法⁃分裂增广拉格朗日收缩 反卷积声源识别算法。 该方法的核心是利用主要噪声 源通常具有的稀疏特性,在现有声源识别反卷积模型 中引入一个和源强等价的分裂变量,进而建立增广拉 格朗日变量分裂模型,再通过分裂增广拉格朗日收缩 算法(Split Augmented Lagrangian Shrinkage Algorithm, SALSA) [21]来求解该模型获得声源强度。 并基于四个 不等强度声源仿真分析了该方法的声源识别性能,给 出了该方法收敛曲线、收敛性能随频率变化关系、声源 源强量化能力随频率变化关系以及计算效率对比。 最 后通过实验验证该算法的性能。 1 理 论 波束形成声源识别算法通过对麦克风信号进行延 时求和处理,在真实声源附近的离散聚焦点上形成主 瓣,其它位置形成旁瓣,通过识别主瓣完成声源识别。 图 1 展示了波束形成声源识别基本空间布局,麦克风 阵列和声源平面平行,其中“”表示麦克风,rm表示第 m 个麦克风位置,m =1,2,3,M,M 为麦克风数目,向 量 r 表示离散聚焦点位置。 互谱成像函数是经典的波束形成声源识别算法, 其输出结果为 图 1 声源识别基本空间布局 Fig. 1 The basic spatial layout of acoustic source identification b(r) = 1 M vT(r)Cv∗(r) wT(r)1w∗(r) (1) 式中b(r)是波束形成的输出量;C 是 M M 维麦克风 声压信号互谱矩阵;1 为所有元素都为 1 的 M M 维全 1 矩阵;v(r) = [v1(r),v2(r),,vm(r),,vM(r)] T 为聚焦点 r 处的转向列向量; w ( r) = [ v1(r) 2, v2(r) 2,, v m(r) 2,, v M(r) 2 ] T,符号“T” 和 “∗”分别表示转置和共轭,vm(r)如下所示 vm(r) = e -jkr-rm r - rm (2) 式中j 为虚数单位;k = 2πf/ c 为波数;f 为频率;c 为 声速。 定义 r′表示声源坐标向量,q(r′)表示在 r′处的声 源强度,psf(r r′)为阵列响应点传播函数,psf(r r′)表 示 r′位置处的单位声源强度点声源在离散聚焦点 r 处 的波束形成贡献,于是传统波束形成与源强和点传播 函数三者间可以构建如下方程 b(r) =∑ r′q(r′)psf(r r′) psf(rr′) = 1 M vT(r)v∗(r′)vT(r′)v∗(r) wT(r)1w∗(r) (3) 计算所有离散聚焦点和声源点(r,r′)之间的点传 播函数 psf(r r′),并组成 N N 维点传播函数矩阵 A, N 为离散聚焦点数目。 由此可以建立如下反卷积声源 识别线性方程组 Aq = b(4) 式中b = [b(r1),b(r2),,b(rn),,b(rN)] T 是所有 离散聚焦点的波束形成输出构成的 N 1 维列向量; q = [q(r′ 1),q(r′2),,q(r′n),q,(r′N)] T 为 N 1 维 未知声源强度列向量;实际中所有声源强度均为非负。 通过迭代求解上述方程,以获得真实声源分布 q。 本文基于经典反卷积声源识别模型构建稀疏恢复 模型,利用主要声源的稀疏特性以提高声源识别结果 分辨率,然后增加一个分裂变量导出增广拉格朗日模 型,进一步基于交替思想迭代求解分裂变量模型,以实 241振 动 与 冲 击 2020 年第 39 卷 现显著提高求解大规模稀疏恢复问题效率的目的。 该算法核心思路如下引入一个与源强 q 等价的 变量 p,构成双变量;相应的单变量目标函数转换为双 变量目标函数之和,此时可基于交替思想求解该双变 量模型,以获得真实声源源强变量 q 和等价变量 p。 上述经典反卷积问题式(4)在稀疏约束下可以转 换为如下等价无约束凸优化问题 min q 1 2 b - Aq 2 2 + λq 1 (5) 式中λ≥0 为稀疏促进正则化参数; 1表示 1 范数; 即为所有源强之和, 2表示 2 范数。 变量分裂思想引入一个与源强 q 等价的新分裂变 量 p,单变量目标函数转换为双变量目标函数,无约束 优化问题式(5)可以改写为约束优化形式如 min q,p 1 2 b - Aq 2 2 + λp 1 s. t. q = p(6) 为求解如式(6)约束优化问题,可以通过增加二次 惩罚函数构造如下增广拉格朗日模型 min q,p 1 2 b - Aq 2 2 + λp 1 + u 2 q - p - s 2 2 (7) 式中u >0 为惩罚参数,s 为 N 1 维辅助向量。 上述增广拉格朗日模型可由分裂增广拉格朗日收 缩方法求解,该方法在求解其中一个变量时,另外一个 变量保持不变,通过快速交替迭代获得源强分布。 给 定初始分裂变量 p0=0,辅助向量 s0=0,选择合适的稀 疏参数 λ 和惩罚参数 u,迭代求解上述方程直到满足终 止条件。 第 k 次迭代过程如下 ① 为获得 q(l),另外一个变量 p 取 p(l -1),辅助向 量 s 取 s(l -1),λ p 1则为常数对变量 q (l)无影响则可省 略,通过下式更新 q(l) q(l)= arg min q b - Aq 2 2 + uq - p(l-1)- s(l-1) 2 2 (8) 式中arg min 表示当函数取最小值时返回函数的自变 量。 此时,求解 q(l)为一个严格凸二次优化问题,方程 式(8)的解为 q(l)= (AHA + uI) -1(AHb + u(p(l-1) + s(l-1))) (9) 式中I 为 N N 维单位矩阵;符号“H”表示共轭转置。 式(9)可被视为对声源强度进行正则化求解,即类似一 个对声源强度的最大后验估计,且 AHA + uI 可以预先 求出且无需迭代计算,进而实现大幅度提高式(9)求解 效率。 ② 为 获 得 p(l), 另 外 一 个 变 量 q 取 q(l), 1 2 b - Aq 2 2则为常数,对 p (l)无影响则可省略,通过下 式来更新 p(l) p(l)= arg min p λp 1 + u 2 q(l)- p - s(l-1) 2 2 (10) 采用软阈值收缩算子更新 p(l),p(l)的解可以写为 如下形式 p(l)= soft(q(l)- s(l-1),λ/ u)(11) 式中soft( )为软阈值收缩算子;式(11)的直接解为 p(l)= sign(q(l)- s(l-1)) max(q(l)- s(l-1)- λ/ u,0)(12) 式中sign( )为符号函数。 ③ 更新辅助向量 s(l),辅助向量直接由下式获得 s(l)= s(l-1)- (q(l)- p(l))(13) 为更加清晰的展现该方法给出算法流程如下 Initialize l =0, p0=0, s0=0, u, λ Repeat l←l +1 ① Compute q(l)= arg min q b - Aq 2 2+ u q - p(l -1)- s(l -1) 2 2 ② Compute p(l)= arg min p λ p 1+ u 2 q(l)- p - s(l -1) 2 2 ③ Compute s(l)= s(l -1)- (q(l)- p(l)) Until l = L Output q(L) 2 性能分析 2. 1 参数选择 在 SALSA 方法中,稀疏促进正则化参数 λ 和惩罚 参数 u 的选择会影响声源识别结果,通常 λ 和 u 以经 验法则给出稀疏促进正则化参数 λ = C1ATb ∞,惩罚 参数 u = C2λ,C1和 C2分别表示 ATb ∞和 λ 的系数, 且通常直接给出 C1和 C2。 本文为解决该问题,方便该 方法的实际运用,以大量仿真数据为基础,尝试给出一 个合理选择范围。 仿真设置如下聚焦平面尺寸为 1 m 1 m,被均匀划分为 51 51 个聚焦网格点,声源 落在聚焦点上。 采用直径为0. 65 m 的 Brel & Kjr 36 通道扇形轮阵列测量声信号,阵列平行于声源面并距 离声源面1 m。 在确定上述两个参数时,声源以250 Hz 为频率间隔,从 1 500 Hz 遍历到 6 000 Hz,单声源依次 落在从聚焦平面上均匀抽取的 121 个网格点上,声源 强度为 100 dB,仿真信号中加入 30 dB 高斯白噪声。 本文同样使用稀疏促进正则化参数 λ = C1ATb ∞、惩 罚参数 u = C2λ 的形式,通过大量仿真数据给出一个合 适的 C1和 C2选择区间。 本文通过重建结果的标准差 σ(q(l)- qe)衡量方法的综合收敛性 σ(q(l)- qe) = 1 N∑r(q (l)(r) - q e(r)) 2(14) 式中q(l)为第 l 次重建后的结果;qe为真实参考源强。 341第 23 期樊小鹏等 分裂增广拉格朗日收缩反卷积声源识别算法 上述所有仿真情况 100 次迭代后结果的标准差之 和被统计,将结果转换为对数后并归一化,给出如图 2 所示参数分布。 幅值越小,则说明该参数选择更优。 由图可知在声源强度为 100 dB 附近,C1∈ [10 -7, 10 -3]、C 2 = 1 时性能较优, 此时 λ = [10 -7,10-3 ] ATb ∞、u = λ。 针对不同声源强度的仿真结果表明 随着声源强度降低,传声器测量的声压信号降低,即 b 中元素的幅值降低, 进而ATb ∞ 降低, 为了补偿 ATb ∞的降低对正则化参数的影响,则 C1 取值应反比 例增加。 图 2 参数 λ 和 u 的选择 Fig. 2 The choice of parameter λ and u 2. 2 案例仿真 为验证 SALSA 方法的有效性,本小节以不等强度 四声源为例进行仿真分析,并与 CBF、DAMAS 进行性 能对比。 四个不等强度声源分别为 S1、S2、S3、S4,落在 ( -0. 2,0. 2)、(0. 2,0. 2)、( - 0. 2, - 0. 2)、(0. 2, -0. 2)四个位置,声源强度分别为 100 dB、97 dB、97 dB、94 dB。 仿真信号中加入 30 dB 高斯白噪声。 成像 云图以 2 10 -5 Pa 为参考转换为 dB。 以最大值为参 考,设置显示动态范围为 15 dB。 λ =10 -7 ATb ∞,u = λ。 图 3 分别给 CBF、DAMAS 及 SALSA 在 2 000 Hz 和 4 000 Hz 的声源成像结果。 符号“ + ”表示理论声源位 置。 其中 DAMAS 和 SALSA 均经过 200 次迭代。 图 3 (a)、图 3(d)为 CBF 声源识别结果。 如图 3(b)、图 3 (e)所示,DAMAS 声源识别结果大幅度收缩主瓣、衰减 旁瓣,空间分辨率有效提高,但是主瓣依旧较宽、未能 完全收敛到理论声源位置。 而如图 3(c)、图 3(f), SALSA 方法则能完全准确识别声源,主瓣完全收敛到 理论声源位置、无旁瓣。 综上,SALSA 方法声源识别结 果更优。 (a) CBF(2 000 Hz) (b) DAMAS(2 000 Hz) (c) SALSA(2 000 Hz) (d) CBF(4 000 Hz) (e) DAMAS(4 000 Hz) (f) SALSA(4 000 Hz) 图 3 不等强度四声源识别结果 Fig. 3 The acoustic source identification results of unequal strength four sources 图 4 展示了 2 000 Hz 时上述案例的标准差随迭代 次数的变化关系。 清楚地可见,相比于 DAMAS,SALSA 能在更少的迭代次数下获得更好结果,SALSA 解收敛 性更好。 441振 动 与 冲 击 2020 年第 39 卷 图 4 DAMAS 与 SALSA 标准差随迭代次数 变化关系(2 000 Hz) Fig. 4 The relationship of standard deviation of DAMAS and SALSA vs. the number of iterations (2 000 Hz) 为比较 DAMAS 和 SALSA 在宽频带内的空间收敛 性,图 5(a)、图 5(b)分别给出两种方法 200 次迭代后 声源识别结果中主瓣聚焦点数随频率变化关系。 主瓣 聚焦点数越少,空间收敛性越好。 在 1 500 ~ 5 000 Hz 宽频带内,SALSA 方法收敛性明显优于 DAMAS;到 5 000 Hz 以上时,DAMAS 与 SALSA 相当。 在整个分析 频率范围内,DAMAS 随着频率增加收敛性变好,而 SALSA 方法收敛性能优异且稳定。 使用主瓣区域的源强积分值与真实源强的差的绝 对值 ΔS 来衡量上述方法的源强量化能力,ΔS 越小,源 强量化越准确。 图 5(c)、图 5(d)给出两种方法 ΔS 随 频率变化关系。 两种方法在宽频带内,绝对值之差均 小于 0. 8 dB,两种方法对于源强量化的能力无明显差 异,均能有效量化声源强度。 (a) DAMAS (b) SALSA (c) DAMAS (d) SALSA 图 5 聚焦点数与源强量化能力随频率变化关系 Fig. 5 Therelationshipofthenumberoffocuspointand reconstructed acoustic source strength vs. frequency 此外,在作者硬件配置及设置条件下,200 次迭代 下 DAMAS 耗时 32. 8 s,SALSA 耗时 1. 45 s。 可见, DAMAS 相同迭代次数耗时约为 SALSA 的 20 倍, SALSA 效率明显优于 DAMAS。 3 试 验 为验证 SALSA 方法有效性和上述仿真结果的正确 性,进行了试验验证。 试验空间布局,如图 6 所示。 使 用 Brel&Kjr 半径为 0. 65 m 的 36 通道扇形轮阵列及 Brel&Kjr PULSE 数据采集系统测量声信号,阵列平 行于 声 源 面, 距 离 为 1 m。 获 得 声 信 号 后, 在 Brel&Kjr LABSHOP 软件中获得互谱。 聚焦平面尺 寸为 1. 5 m 1. 5 m,被均匀划分为 61 61 个网格点。 四个扬声器分别落在( - 0. 2,0),(0. 2,0),( - 0. 2, 0. 6),(0. 2,0. 6)四个位置附近。 (a) 整体布置 (b) 声源布置 图 6 试验布局 Fig. 6 The layout of experiment 试验时传声器接受到的声压信号幅值比 2 节中仿 真时小约 50 dB,为补偿传声器信号幅值降低带来的影 响,试验中取 C1= 10 -1,此时 λ = 10-1 ATb ∞,u = λ。 图7 分别给出 CBF、DAMAS 以及 SALSA 在2 000 Hz 和 4 000 Hz 的声源成像结果。 迭代次数为 200 次。 正如 图 7(a)、图 7(d)所示,CBF 声源识别结果主瓣宽、旁瓣 污染严重、空间分辨率差。 如图 7(b)、图 7(e)所示,相 比于 CBF 结果,DAMAS 声源识别结果有效的收缩主 瓣、衰减旁瓣、提高空间分辨率,但是依旧存在少量旁 瓣。 如图 7(c)、图 7(f)所示,SALSA 方法则能完全准 确识别声源,主瓣完全收敛到真实声源位置、无旁瓣, 声源识别效果准确。 综上,SALSA 方法声源识别结果 更优。 4 结 论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高效、超高分辨率的声源识 别反卷积算法分裂增广拉格朗日收缩反卷积声源识 别算法。 该算法利用主要声源通常具有稀疏分布的特 性,并引入与源强等价的分裂变量,构建分裂增广拉格 朗日收缩反卷积声源识别模型,之后交替求解该模型, 大幅度提高求解效率,显著提高了反卷积声源识别性 能,且在整个分析频率范围内声源识别性能稳定。 541第 23 期樊小鹏等 分裂增广拉格朗日收缩反卷积声源识别算法 (a) CBF(2 000 Hz)(b) DAMAS(2 000 Hz)(c) SALSA(2 000 Hz) (d) CBF(4 000 Hz)(e) DAMAS(4 000 Hz)(f) SALSA(4 000 Hz) 图 7 试验结果 Fig. 7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参 考 文 献 [ 1] 李兵, 杨殿阁, 邵林, 等. 基于波束形成和双目视觉的行 驶汽车噪声源识别 [ J].汽车工程, 2008, 30 (10) 889⁃892. LI Bing, YANG Diange, SHAO Lin, et al. Noise sources measurement and identification for moving automobiles [J]. Automotive Engineering, 2008, 30(10) 889⁃892. [ 2] CHU Z, YANG Y. Comparison of deconvolution methods for the visualization of acoustic sources based on cross⁃spectral imaging function beamforming [J]. Mechanical Systems and Signal Processing, 2014, 48(1) 404⁃422. [ 3] 褚志刚, 杨洋. 基于非负最小二乘反卷积波束形成的发动 机噪声源识别[J]. 振动与冲击, 2013, 32(23) 75⁃81. CHU Zhigang, YANG Yang. Noise source identification for an engine based on FFT⁃non⁃negative least square (NNLS) deconvolution beamforming [ J].Journal of Vibration and Shock, 2013, 32(23) 75⁃81. [ 4] 徐亮, 胡鹏, 张永斌, 等. 可用于相干声源的快速反卷积 声源成像算法 [ J].机械工程学报, 2018, 54 (23) 96⁃106. XU Liang, HU Peng, ZHANG Yongbin, et al.A fast deconvolution approach for the mapping of coherent acoustic sources [J].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2018, 54 (23) 96⁃106. [ 5] 黎术, 徐中明, 贺岩松, 等. 基于函数广义逆波束形成的 声源识别[J]. 机械工程学报, 2016, 52(4) 1⁃6. LI Shu, XU Zhongming, HE Yansong, et al. Sound source identificationbasedonfunctionalgeneralizedinverse beamforming [J].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2016, 52(4) 1⁃6. [ 6] MO P, JIANG W.A hybrid deconvolution approach to separate static and moving single⁃tone acoustic sources by phased microphone array measurements [ J].Mechanical Systems and Signal Processing, 2017, 84 399⁃413. [ 7] HUANG X, BAI L, VINOGRADOV I, et al.Adaptive beamforming forarraysignalprocessinginaeroacoustic measurements [J]. The 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2012, 131(3) 2152⁃2161. [ 8] MA W, LIU X.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DAMAS for sound source localization via wavelet compression computational grid [J]. 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 2017, 395 341⁃353. [ 9] BROOKS T F, HUMPHREYS W M.A deconvolution approach for the mapping of acoustic sources ( DAMAS) determined from phased microphone arrays [J]. 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 2006, 294(4) 856⁃879. [10] EHRENFRIEDK,KOOPL.Comparisonofiterative deconvolution algorithms for the mapping of acoustic sources [J]. AIAA Journal, 2007, 45(7) 1584⁃1595. [11] DOUGHERTY R,RAMACHANDRANR,RAMANG. Deconvolution of sources in aeroacoustic images from phased microphonearraysusinglinearprogramming[ J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eroacoustics, 2013, 12(7/8) 699⁃ 717. [12] LYLLOFF O, FERNNDEZGRANDE E, AGERKVIST F, et al.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deconvolution algorithms for sound source localization [ J].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2015, 138(1) 172⁃180. [13] DOUGHERTY R P. Extensions of DAMAS and benefits and limitations of deconvolution in beamforming [C] / / Eleventh 641振 动 与 冲 击 2020 年第 39 卷 AIAA/ CEAS Aeroacoustics Conference. AIAA, 2005. [14] XENAKI A, GERSTOFT P, MOSEGAARD K. Compressive beamforming [ J ].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2014, 136(1) 260⁃271. [15] NING F, WEI J, QIU L, et al. Three⁃dimensional acoustic imaging with planar microphone arrays and compressive sensing [J]. 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 2016, 380 112⁃128. [16] 宁方立, 卫金刚, 刘勇, 等. 压缩感知声源定位方法研究 [J]. 机械工程学报, 2016, 52(19) 42⁃52. NING Fangli, WEI Jingang, LIU Yong, et al.Study on sound sources localization using compressive sensing [ J].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2016, 52(19) 42⁃52. [17] 时洁, 杨德森, 时胜国, 等. 基于压缩感知的矢量阵聚焦 定位方法[J]. 物理学报, 2016, 65(2) 190⁃200. SHI Jie, YANG Desen, SHI Shengguo, et al. Compressive focused beamforming based on vector sensor array [J]. Acta Physica Sinica, 2016, 65(2) 190⁃200. [18] YARDIBI T, LI J, STOICA P, et al. Sparsity constrained deconvolution approaches for acoustic source mapping [J]. 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2008, 123(5) 2631⁃2642. [19] CHU N, PICHERAL J, MOHAMMAD⁃DJAFARI A, et al. A robust super⁃resolution approach with sparsity constraint in acoustic imaging[ J ].AppliedAcoustics, 2014, 76 197⁃208. [20] PADOIS T, BERRY A. 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 applied to the deconvolution approach for the mapping of acoustic sources inverse problem [ J].Journal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