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技术应用与研究 20180497 Chenmical Intermediate 当代化工研究 综上所述,二种国Ⅳ柴油调和方案的存在,不仅能很好 满足产品质量要求,适应当前的生产需要,而且增加了本厂 煤、柴油产品生产的灵活性,从而有利于根据实际生产状况 以及煤、柴油的经济效益对产品做出合理的调整。 3.结论 采用新的0车用柴油调和方案,即在原调和方案的基 础上,用60ppmEVA型降凝剂替代11.5煤油的调入,同时加 入170ppm脂肪酸型抗磨剂,所调和的0车用柴油能更好满足 0国Ⅳ质量标准。同时在0车用柴油调和中,EVA型降凝剂 的加入能够明显提高柴油产品的低温流动性能,即有效降低 了其凝点和冷滤点。但对抗磨剂的加入产生一定的负协同效 应,削弱了抗磨剂对柴油产品润滑性能的提高,并在分子层 次上,给予该负协同效应进行简要的阐述。 新的国Ⅳ柴油调和方案的存在,不仅具有与原柴油调和 方案相比更好的产品质量,适应当前的生产需要,而且增加 了本厂煤、柴油产品生产的灵活性,从而更利于根据实际生 产状况以及煤、柴油的经济效益做出合理的调整,最终保证 了本公司的柴油品质,并为煤、柴油平衡乃至整个公司的物 料平衡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张国林,杨云松,戚国荣等.低分子量EVA的合成及对柴油的 降凝作用[J].油田化学,1999,172372-376. [2]韦淡平.燃料润滑性研究三十年[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00,16431-39. [3]Spikes H A,Wei D P.Fuel lubrieity-fundamentals and review[J].Fuelsintemationa1,2000145-65. [4]王春萍.低硫柴油润滑性能改进剂[J].化学工程师,2007 341-42. [5]BernasconiC, GermanaudL,Laupie J.Fuel with low sulphurcontent for diesel enginesUS,2004049971[P].2004-03-l8. 【作者简介】 沈宝众(1989-),男,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惠州炼化 分公司;研究方向石油炼制。 A块试验区稠油蒸汽驱油藏动用程度分析 *杨晓莉 (中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 辽宁 124010) 摘要研究区纵向动用程度达到70以上,平面上受控于蒸汽波及的不均匀,平面动用程度差异较大,于I组1和2小层平面动用程度较 高;试验区油藏压力及注采压差基本保持平稳;蒸汽驱开发效果主要受注采井所在沉积相、注采井的压差范围以及分注效果影响。 关键词稠油;蒸汽驱;动用程度 中图分类号T 文献标识码A Analysis on the Utilization Degree of Heavy Oil Steam Flooding Reservoirs in Test Area of Block A Yang Xiaoli PetroChina Liaohe Oilfield Company, Liaoning, 124010 AbstractThe longitudinal utilization degree of the study area is more than 70, due to the controlling by the unevenness of the steam wave, the difference of the plane moving degree is great. The plane moving degree of the 1 and 2 small layers in the Group I is higher. The reservoir pressure and the injection production pressure difference in the test area are basically stable. The development effect of steam flooding is mainly affected by the sedimentary facies of injection production wells, the pressure difference range of injection production wells and the effect of separate injection. Key wordsheavy oil;steam drive;utilization degree 蒸汽驱先导试验区位于锦91断块内,沉积类型属扇三角 洲前缘相,油藏类型为中厚互层状边水油藏,驱替层系为于 I组。由023-243、023-260、023-280等九个井组组成。 1.油藏纵向动用程度 汽驱过程中,油层纵向动用程度受注汽井注汽方式、油 层连通厚度、层间非均质性等多重因素影响。 统计产液剖面测试结果表明(图1)试验区于I组的1、2、 3小层产液厚度较大,纵向产液厚度比例达72以上。统计生 产井的井温压力监测数据和数模计算结果(表1),可以看 出于I组的1、2、3小层生产井井底温度较高,油层得到了有 效的动用,4小层温度较低,动用较差,综合分析先导试验 区纵向动用程度达到70以上。 图1 试验区生产井产液剖面测试统计柱状图 上接第96页 下转第98页 技术应用与研究 20180498 Chenmical Intermediate 当代化工研究 小层测试温度/℃压力/MPa数模温度/℃ 于I11263.53135 于I21313.03144 于I31153.54115 于I4703.3486 于I5454.743 表1 生产井测温测压资料与数模计算结果统计表 2.油藏平面动用程度 平面动用程度主控因素有蒸汽波及、有利沉积相带、 油层物性等。受控于蒸汽波及的不均匀,平面动用程度差 异较大,以含油饱和度(140℃)判断热水波及的准则,试验区各小层蒸汽波及比 例1.9~13.5,蒸汽热水波及比例9.6~34.5,其中于I 组1和2小层平面动用程度较高。 3.试验区油藏压力及注采压差基本保持平稳 试验区注入压力在转驱之初为6~7MPa,进入驱替阶 段后,注入压力逐渐下降基本稳定在4.8MPa左右,2010年底 到目前,由于动态调控频繁,注汽压力稍有波动。通过生 产井动液面等资料,折算井底流压在1~1.8MPa之间,在稳 定驱替阶段保持基本稳定(图4)。试验区注采压差为2.8~ 3.6MPa。 图2 试验区生产井折算井底流压曲线 4.蒸汽驱开发效果影响因素与分析 1注采井处于同一沉积有利相带,生产井受效好 24-251 024-25 024-25C2 024-K26 24-26 24-270c 24-270 024-K27 024-27 024-27ca 观20 24-更261C2 J2 23-251 23-251 23-261 图3 试验区024-K26井组于I3小层沉积相图 试验区024-K26井组中,注汽井024-K26与生产井024- K27在主力小层(于I组3小层)同处于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微 相,而生产井24-更261C2则处于边心滩沉积微相(图3), 两口生产井的生产动态对比表明,024-K27平均日产油为 4.9t/d,明显好于24-更261C2,该井组的油藏数值模拟温度 场结果及注汽井和生产井24-更261C2井间的观察井J2井的测 温曲线(图4)可以看出,于I组3小层油藏的热前缘并未波 及到24-更261C2。 图4 J2井连续测温曲线 2注采压差保持合理范围,汽驱开发效果好 生产井达到方案设计日产液水平,需要有合理的流压, 若流压太高,生产压差小,驱替到井底的液量将降低。试验 区725-K280井组中,注汽井025-K280与生产井025-K29之间压 力曲线(图5)可以看出,注入井压力随转驱时间下降,生产 井流压基本保持在1.0MPa左右,注采压差为3.0~3.3MPa,该井 进入稳定驱替阶段后日产液高于或基本达到方案设计,平均 日产油为4.6t/d,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油藏数值模拟井间温 度场同样表明,井间动用程度高,蒸汽前缘扩展较为均匀。 图5 025-K280与025-K29之间压力曲线 3分注效果不理想,影响汽驱纵向动用程度 试验区9口注汽井,其中024-K26转驱之初未采用分层注 汽技术,实施笼统注汽方式,025-K240于2010年10月19日拔 出损坏的注汽管柱,之后改成笼统注汽方式,从表2可以看 出,目前仅有5个井组分层注汽效果达到方案设计要求,占 总数的62.5。未达到方案设计要求的井组中023-K243井分 层注汽效果偏差较大。 5.结论 1纵向上,于I组的1、2、3小层动用程度较高。2平 面上,于I组1和2小层平面动用程度较高,蒸汽热水波及比 例9.6~34.5之间。3蒸汽驱开发效果影响因素主要包含 沉积相、注采压差和分注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洪玺,刘全稳,王健.提高底水油藏采收率的综合处理技 术[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6,13266-67,71. [2]蒲海洋.油层纵向渗透率非均质对蒸汽躯开采效果的影响 [J].石油勘探与开发,1996,23677-79. 【作者简介】 杨晓莉(1968-),女,中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研究方向 科研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