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振动与冲击 第 38 卷第 21 期JOURNAL OF VIBRATION AND SHOCKVol.38 No.21 2019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1378402 收稿日期 2018 -04 -25修改稿收到日期 2018 -07 -25 第一作者 刘俊毅 男, 硕士, 1992 年生 通信作者 屈文忠 男, 博士, 教授, 博士生导师, 1968 年生 黏接界面脱黏的亚谐波共振识别方法 刘俊毅,肖黎,屈文忠 武汉大学 工程力学系, 武汉430072 摘 要 黏接技术广泛运用于现代工业中, 黏接界面的脱黏会导致结构完整性的破坏, 对黏接界面的有效检测具 有重要意义。提出了一种基于亚谐波共振分析的黏接界面脱黏的识别方法, 将黏接界面简化为单自由度模型, 采用多尺 度方法分析了亚谐波共振现象, 定性分析了黏接界面脱黏亚谐波共振的激励条件。以铝板黏接结构为实验对象, 利用粘 贴在铝梁表面的压电作动单元/传感单元, 采用不同频率和电压的激励信号作用在作动片上, 传感片接收响应信号, 对其 进行频谱分析, 通过提取响应频谱中的亚谐波成分进行黏接界面脱黏识别。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 亚谐波产生需要特定 的激励条件, 使用亚谐波检测方法能有效识别黏接界面脱黏。 关键词 界面脱黏; 损伤识别; 多尺度法; 亚谐波 中图分类号 TB551文献标志码 ADOI10. 13465/j. cnki. jvs. 2019. 21. 020 Interfacial de- bonding detection using subharmonic resonance LIU Junyi,XIAO Li,QU Wenzhong Department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Wuhan University,Wuhan 430072,China AbstractBonding technology is widely used in modern industry. Interfacial de- bonding causes damage to structural integrity. A for interfacial de- bonding recognition based on subharmonic resonance analysis was proposed here. A bonded structure was simplified into a single- DOF model,and the multi- scale was used to analyze its subharmonic resonance phenomena,and qualitatively analyze interfacial de- bonding subharmonic resonance’ s exciting conditions. A bonded aluminum plate structure was taken as the test object. Piezoelectric actuator units/sensor units were bon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aluminum beam,and excitation signals with different frequencies and voltages acted on actuators,sensors received the structure’ s response signals. The frequency spectral analysis was pered for these response signals,and interfacial de- bonding was recognized through extracting subharmonic components in response spectra. The results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tests demonstrated that subharmonic components’appearing needs specific excitation conditions; the proposed subharmonic resonance detection can be used to effectively recognize interfacial de- bonding. Key words interface de- bonding; damage detection; multi- scale ; subharmonic wave 黏接构件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领域, 黏接界面脱 黏是导致结构完整性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 对黏接界 面进行有效的检测和评估其黏接质量具有重要的 意义 [1 ]。 近年来, 非线性超声方法 [2 ]广泛运用于结构的损 伤识别研究中, 国内外学者运用非线性超声方法对黏 接结构的检测做了大量的研究。安志武等 [3 ]建立了黏 接界面横波和纵波的非线性弹簧模型, 验证了二次谐 波等非线性参量对黏接界面厚度变化较为敏感。江念 等 [4 ]以二次谐波幅值与反射基波幅值平方之比表征黏 接界面超声非线性程度, 并作为有效评价复合结构黏 接质量的特征参数。Achenbach 等 [5 ]指出黏接失效是 黏接界面处的非线性行为导致的, 黏接界面处的非线 性行为会导致高次谐波的出现。Yelve 等 [6- 7 ]研究发现 从高次谐波提取的损伤指数能有效识别加筋铝板的脱 黏以及压电传感器与基底间的脱黏损伤。Shui 等 [8 ]利 用非线性超声方法对黏接接头疲劳损伤进行了研究, 并探讨了二次谐波产生的原因。上述研究均是利用高 次谐波检测结构黏接质量, 但高次谐波信号容易受到 传感器、 功率放大器等测试设备引起非线性因素的影 响, 这些成分作为背景噪声掩盖了损伤信号, 降低了信 噪比, 因此以高次谐波成分表征黏结界面处的非线性 ChaoXing 特征容易受到背景噪声的干扰, 从而产生损伤误报。 而非线性超声的亚谐波成分只有在固体界面处的冲击 碰撞与振动接触时并在特定激励条件下才能产生, 与 测试环节无关, 使得亚谐波更适合于黏接界面脱黏的 识别研究。在利用亚谐波进行损伤检测方面, Ohara 等 [9 ]利用亚谐波阵列方法检测闭合裂纹的深度。 Gudra 等 [10 ]研究了均匀单分散气泡云的亚谐波阈值。 Singh 等 [11 ]对复合材料分层损伤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分 析, 研究结果表明分层引起结构的非线性行为会导致 超谐波和亚谐波成分产生。Zhang 等 [12 ]利用亚谐波共 振方法对非线性边界条件下疲劳裂纹进行了损伤识别 的研究。Maruyama 等 [13 ]建立并求解裂纹二维弹性波 散射的边界积分方程, 探讨了亚谐波产生的机制。 迄今为止, 鲜有研究利用亚谐波共振的方法识别 黏接界面的脱黏。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亚谐波共振分析 的黏接界面脱黏识别方法, 以铝板黏接的梁结构为实 验对象, 进行黏接界面脱黏亚谐波共振的识别实验研 究, 结果验证了亚谐波共振方法识别界面脱黏的适用 性和有效性。 1理论分析 1. 1黏接界面定性模型 黏接构件在循环加载作用下, 会导致黏接界面的 破坏, 黏接界面处界面间的力学性能发生改变, 结构的 刚度发生变化。为研究黏接界面脱黏时的超声非线性 特征, 以更好地表征黏接界面处的力学行为, 本文将黏 接界面简化为弹簧表征的非线性刚度模型, 如图 1 所 示。黏接界面由脱黏区和完好区组成, 虚线表示黏接 界面脱黏区, 实线表示黏接界面完好区, 如图 1 a 所 示。将黏接界面简化为图 1 b 所示的单自由度非线 性刚度模型, 黏接界面完好区界面间呈线性刚度, 用k a b 图 1黏接界面脱黏模型 Fig. 1Interface debonding model 表示。黏接界面脱黏区, 由于黏接界面损伤导致界面 刚度呈现非线性特征, 界面间作用力与位移的关系用 非线性弹簧 Fc x 表示。当无动态载荷作用时, 界面 1 和界面 2 之间界面间作用力为零。界面 1 作用幅值为 F 频率为 ω 持续激励时, 运动方程可表示为 mx cx k0 x Fcos ωt - Fc 1 式中 m 为质量, c 为阻尼, k0为刚度; Fc为界面间作 用力。 黏接界面脱黏引起黏接界面的非线性特征使界面 间应力应变的关系不再符合经典线性胡克定律, 需要 引入更高阶的弹性关系 [14 ]。本文根据脱黏界面的力学 特征, 引入最高阶为三次的多项式近似模拟黏接界面 力与位移的关系, 并定义黏接界面彻底失效的临界位 移, 定性给出界面间作用力 Fc随界面 1 的位移 x 的关 系, 如图 2 所示。横坐标为界面 1 的位移 x, 纵坐标为 界面间作用力, o 为原点, a 为黏接界面彻底失效的临 界位移。当界面 1 的位移 x 小于 0, 界面间作用力表现 为斥力并随着位移 x 数值的增大而增大, 此时黏接界 面受到挤压。当界面 1 的位移 x 大于 0, 界面间作用力 表现为拉力并随着位移 x 的增大而增大, 增大到最大 值后, 界面间作用力随着位移 x 的增大而减小, 当界面 1 的位移 x 等于 a 时, 界面间作用力变为 0。当界面 1 的位移 x 大于 a 时, 黏接界面失效, 界面间作用力为 0。 界面力与界面 1 的位移 x 关系用式 2 表示。 Fc k1x x - a 2 x < a 0 x ≥ { a 2 式中, k1为非线性刚度, a 为系数。 图 2界面力- 界面 1 位移图 Fig. 2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face force and the displacement of interface 1 1. 2亚谐波共振分析 本文主要针对黏接界面失效前, 由于黏接界面脱 黏引起结构出现的非线性特征进行探究, 而不考虑黏 接界面彻底失效后界面间的力学行为, 即对上述建立 的界面模型进行理论分析时, 只考虑式 2 中 x < a 时 界面间力与位移关系。x < a 时, 将式 2 代入式 1 , 并引入参数 2εμ c m , ω 2 0 k0 k1a2 m , εα1 - 2k1a m , εα2 k1 m , f F m 其中 μ 为黏性阻尼系数, ω0为线性系统固 有频率, ε1 为小参数, f 为激励幅值。则式 1 表 示为 x 2εμx ω 2 0 x εα1x 2 εα2x 3 fcos ωt 3 利用多尺度法 [15 ]对式 3 求解, 设一次近似解 x t, ε x0 T0, T1 εx1 T0, T1 4 式中 T0 t, T1 εt。 141第 21 期刘俊毅等 黏接界面脱黏的亚谐波共振识别方法 ChaoXing 将式 4 代入式 3 , 分别令 ε0 , ε 1 的系数相等, 得到 D2 0 x0 ω 2 0 x0 fcos ωT0 5 D2 0 x1 ω 2 0 x1 -2D0D1x0-2μD0 x0 - α 1x 2 0 - α 2x 3 0 6 式中 D0 d dT0 , D1 d dT1 。 式 5 的通解为 x0 A T1cos[ ω0T0 φ T1] Bcos ωT0 7 式中 B f 2 ω20- ω 2 。 将式 7 代入到式 6 得到 D2 0 x1 ω 2 0 x1 - 1 2 α1 A2 B2 2ω0 A μA sin β 2ω 0Aφ - 3 4 α2A3- 3 2 α2AB 2 cos β 2μBωsin ωT0 - 3 4 α2B3 3 2 α2A2 B cos ωT0 - 1 2 α1A2cos 2β - 1 4 α2A3cos 3β - 1 2 α1B2cos 2ωT0 - 1 4 α2B3cos 3ωT0 - α1ABcos ωT0 β - α1ABcos ωT0- β - 3 4 α2A2Bcos ωT0 2β - 3 4 α2A2Bcos ωT0- 2β - 3 4 α2AB2cos 2ωT0 β - 3 4 α2AB2cos 2ωT0- β 8 式中 β ω0T0 φ T1, A dA dT1, φ dφ dT1。 式 8 中 - α1ABcos ωT0- β 为当 ω 接近 2ω0时 的亚谐波共振项 - 3 4 α2A2Bcos ωT0- 2β 为当 ω 接近 3ω 0时的亚谐波共振项。消除 x1中的久期项, 得到亚 谐波共振项幅值系数。上述分析结果得到亚谐波共振 的激励条件之一为激励频率 ω 接近 2ω0或 ω 接近 3ω 0。在利用多尺度法对式 3 进行理论推导过程中可 知, - α1ABcos ωT0- β 和 - 3 4 α2A2Bcos ωT0- 2β 分 别由式 3 中平方非线性项和立方非线性项直接导致 的, 而平方和立方非线性项表征了损伤引起黏接界面 的非线性特征, 据此证明了亚谐波方法识别界面脱黏 理论上的可行性。激励频率 ω 接近 2ω0或 3ω0时, 激 励幅值还需满足阈值条件 [16- 17 ], 响应频谱中才会出现 亚谐波共振。这为仿真和实验提供了理论依据。 1. 3模型计算结果 为验证亚谐波产生机理, 利用 MATLAB 对上述单 自由度非线性模型进行求解。本仿真模拟黏接界面脱 黏时, 着重探讨非线性系统强迫振动过程中亚谐波共 振的激励条件, 而不考虑黏接界面材料、 黏接界面脱黏 区微观损伤形式等对理论模型参数选取的影响。式 1 中参数定性取为 m 1, c 0. 04, k0 0. 1,k1 0. 1, a 1。采样频率10 Hz, 计算时长2 000 s。由于脱 黏时黏接界面非线性特性对系统刚度的影响, 导致系 统的固有频率不能由质量与刚度直接计算得出, 对该 模型进行扫频激励, 得到其线性系统的固有频率为 0. 070 5 Hz, 如图 3 所示。 图 3扫频激励图 Fig. 3The response signal with sweep excitation 由理论分析可知, 对于平方和立方非线性振动系 统激励频率取接近两倍或者三倍固有频率, 将产生亚 谐波共振。分别取激励频率 ω 为三倍固有 频 率 0. 211 5 Hz, 激励幅值 F 为0. 5 以及激励频率 ω 为两倍 固有频率 0. 141 Hz, 激励幅值 F 为 0. 1, 得到图 4 和图 5 所示的时域和频域信号图。 a 时域信号 b 频域信号 图 4激励频率 0. 211 5 Hz, 激励幅值 0. 5 的响应信号 Fig. 4The response signal with excitation frequency 0. 211 5 Hz and excitation amplitude 0. 5 241振 动 与 冲 击2019 年第 38 卷 ChaoXing a 时域信号 b 频域信号 图 5激励频率为 0. 141 Hz, 激励幅值为 0. 1 的响应信号 Fig. 5The response signal with excitation frequency 0. 141 Hz and excitation amplitude 0. 1 由图 4 a 和图 5 a 可以看出, 两者时域信号波形 均出现明显扭曲, 图 4 b 频域信号中不仅出现了两倍 激励频率 0. 423 Hz 的超谐波信号, 而且明显出现了 1/3 激励频率 0. 070 5 Hz 、 2/3 激励频率 0. 141 Hz 的亚谐波以及 4/3 激励频率 0. 282 Hz 、 5/3 激励频率 0. 352 5 Hz 的超亚谐波成分。图 5 b 频域信号中不 仅出现了两倍激励频率 0. 282 Hz 的超谐波信号, 而 且明显出现了 1/2 激励频率 0. 070 5 Hz 亚谐波以及 3/2 激励频率 0. 211 5 Hz 超亚谐波成分。 任取远离两倍和三倍激励频率 ω 为 0. 18 Hz, 激励 幅值 0. 5 与图 4 所取激励幅值相同, 以及任取远离两 倍和三倍激励频率 ω 为 0. 1 Hz, 激励幅值 0. 1 与图 5 所取激励幅值相同, 分别得到图 6 和图 7 所示的响应 信号的时域和频域信号图。 由图 6 和图 7 可以看出, 两者时域信号图波形呈 正弦, 两者频域信号图中均只出现了两倍激励频率 0. 36 Hz 和 0. 2 Hz 的超谐波成分。 分别取激励频率 ω 为三倍固有频率 0. 211 5 Hz, 激励幅值 F 为 0. 3, 小于图 4 所取的激励幅值 0. 5 以 及激励频率 ω 为两倍固有频率 0. 141 Hz, 激励幅值 F 为 0. 02, 小于图 5 所取激励幅值 0. 1 得到图 8 和图 9 所示的时域和频域信号图。由图 8 和图 9 可以看出, 两者时域信号图波形呈正弦, 两者频域信号图中均只 出现了两倍激励频率 图 8 为 0. 423 Hz、 图 9 为 0. 282 Hz 的超谐波成分。 对比图4 和图6 以及对比图5 和图7 可知, 相同激 励幅值条件下, 图 4 和图 6 两种不同激励频率下频域 中均出现谐波成分。 与图6不同, 图4中出现了亚谐 a 时域信号 b 频域信号 图 6激励频率为 0. 18 Hz, 激励幅值为 0. 5 的响应信号 Fig. 6The response signal with excitation frequency 0. 18 Hz and excitation amplitude 0. 5 a 时域信号 b 频域信号 图7激励频率为0. 1 Hz, 激励幅值为0. 1 的响应信号时域图和 频域图 Fig. 7The response signal with excitation frequency 0. 1 Hz and excitation amplitude 0. 1 波频率成分。图 5 和图 7 对比结果和图 4 与图 6 对比 结果相似, 图 5 和图 7 两种不同激励频率在相同激励 幅值条件下结果中均出现谐波成分, 与图 7 不同, 图 5 明显出现了亚谐波频率成分。上述四图的响应信号频 谱图中均出现超谐波成分, 说明系统呈现非线性特征。 而当激励频率为三倍固有频率或者两倍固有频率时将 产生亚谐波, 而远离两倍和三倍固有频率时响应信号 中只有超谐波成分, 据此得出亚谐波共振产生条件之 一为激励频率接近三倍或者两倍固有频率。 根据理论 341第 21 期刘俊毅等 黏接界面脱黏的亚谐波共振识别方法 ChaoXing a 时域信号 b 频域信号 图 8激励频率为 0. 211 5 Hz, 激励幅值为 0. 3 的响应信号 Fig. 8The response signal with excitation frequency 0. 211 5 Hz and excitation amplitude 0. 3 a 时域信号 b 频域信号 图 9激励频率为 0. 141 Hz, 激励幅值为 0. 02 的响应信号 Fig. 9The response signal with excitation frequency 0. 141 Hz and excitation amplitude 0. 2 分析知, 图 4 和图 5 中产生亚谐波成分是式 1 中非线 性界面力项即黏接界面脱黏造成的。故利用亚谐波共 振方法理论上能够识别黏接界面脱黏。 对比图 4 和图8 以及对比图5 和图9 可知, 图8 和 图 9 在激励频率满足亚谐波产生的所需激励频率条件 时, 激励幅值显然小于亚谐波产生的阈值。据此可知, 亚谐波共振不仅与激励频率有关, 而且与激励幅值有 关, 亚谐波共振产生的另一激励条件为激励幅值大于 亚谐波产生的阈值。 2黏接界面脱黏的实验研究 2. 1实验装置 理论分析和仿真的结果表明黏接界面脱黏时, 作 用一定幅值和频率的激励信号, 频谱中出现亚谐波信 号。为进一步验证亚谐波共振方法识别黏接界面脱黏 的有效性, 进行了黏接界面脱黏的识别实验。实验装 置如图 10 a 所示, 试件为两块铝板 350 mm 80 mm 2 mm 用环氧树脂 AB 胶黏接的铝梁结构, 黏接区域 80 mm 80 mm, 胶层厚度 0. 5 mm, 如图 10 c 所示。 试件在室温自然固化 24 h 后, 在疲劳试验机上循环加 载产生界面脱黏。试件两端施加固定约束, 对试件黏 接区域以 0. 2 ~10 kN/5 Hz 连续加载 48 小时, 铝梁黏 接区域局部发生界面脱黏如图 10 b 所示。试件表面 黏贴两个压电片 SMD12 , 压电片直径 12 mm, 厚 0. 7 mm, 间隔 350 mm。试件黏接区域处于两个压电片正 中。试件两端放置海绵模拟自由边界。采用信号发生 器 Agilent33522A 输出正弦信号, 输出信号通过电压 放大器 TEGAM2350 放大后作用于一个压电片上, 用 示波器 AgilentD50- X3014A 从另一个压电片采集响应 数据。 a 实验装置 b 试件 c 试件尺寸 图 10实验装置、 试件及试件尺寸 Fig. 10The experiment equipment,specimen and specimen size 2. 2实验过程 试件未经过疲劳加载前, 试件处于无损状态, 试件 441振 动 与 冲 击2019 年第 38 卷 ChaoXing 两端放置海绵模拟自由边界, 信号发生器任取激励频 率 50 kHz 幅值为 50 V 的正弦激励作用于作动压电片 上, 得到响应的频谱图如图 11 所示。 图 11完整试件频谱图 激励频率 50 kHz 激励幅值 50 V Fig. 11Spectrum of undamaged specimen excitation frequency 50 kHz and excitation amplitude 50 V 从图 11 中可以看出尽管试件在无损状态下是线 性结构, 理论上响应的频谱中没有超谐波成分产生, 但 由于测量环节的影响, 实验结果响应频谱图中出现了 二倍激励频率和三倍激励频率的超谐波成分。 试件经过疲劳加载后, 局部明显脱黏, 破坏了结构 的完整性。脱黏引起黏接界面刚度发生变化, 而呈现 平方和立方非线性刚度 [18 ]。由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可 知, 当系统含平方和立方非线性项时, 激励频率接近两 倍或三倍固有频率激励幅值满足阈值条件, 会发生亚 谐波共振现象。 试件局部脱黏状态下, 试件两端放置海绵模拟自 由边界, 信号发生器输出频率范围为10 到50 kHz 的线 性扫频激励, 激励幅值为 50 V, 得到扫频激励下的频谱 图, 如 12 所示。由图 12 频域峰值得到试件的某阶纵 向固有频率约为 33. 2 kHz。 图 12试件扫频图 激励频率 10 ~50 kHz 激励幅值 50 V Fig. 12The response signal with sweep excitation excitation frequency 10- 50 kHz and excitation amplitude 50 V 由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可知, 激励频率接近三倍 固有频率时, 会发生亚谐波共振。激励幅值设定为 50 V, 激励频率取三倍固有频率 99. 6 kHz, 得到的响应信 号的频谱图, 如图 13 所示。由图 13 可知, 响应结果中 不仅出现了两倍激励频率 199. 2 kHz 的谐波成分, 而 且明显出现了 1/3 激励频率 33. 2 kHz 、 2/3 激励频率 66. 4 kHz 的亚谐波以及 4/3 激励频率 132. 8 kHz 、 5/3 激励频率 166 kHz 的超亚谐波成分。 图 13试件黏接界面脱黏状态下频谱图 激励频率 99. 6 kHz, 激励幅值 50 V Fig. 13Spectrum of damaged specimen excitation frequency 99. 6 kHz and excitation amplitude 50 V 对比图 11 和图 13, 两者结果均有超谐波成分产 生, 而图 11 黏接界面完好, 图 13 黏接界面出现明显脱 黏, 说明实际检测结果的高次谐波不完全由黏接界面 处缺陷产生, 受到了测量环节非线性的影响。亚谐波 成分只有在固体界面处的冲击碰撞与振动接触时产 生, 可以认定图 13 响应结果中出现的亚谐波成分只是 由黏接界面处缺陷非线性造成的。 由仿真结果可知, 亚谐波的产生与激励幅值有关。 将激励幅值设定为 25 V, 即图 13 激励幅值的二分之 一, 激励频率为三倍固有频率 99. 6 kHz, 得到的响应信 号的频谱图如图 14 所示。由图 14 可知, 响应结果中 只出现两倍激励频率 199. 2 kHz 等超谐波成分。 图 14试件黏接界面脱黏状态下频谱图 激励频率 99. 6 kHz, 激励幅值 25 V Fig. 14Spectrum of damaged specimen excitation frequency 99. 6 kHz and excitation amplitude 25 V 对比图 13 和图 14, 激励频率一定时, 激励幅值为 25 V 时, 频谱中没有亚谐波成分, 而谐波成分依然明 显, 说明激励幅值没有达到亚谐波产生阈值。图 13 中 亚谐波成分明显, 说明 50 V 已经达到产生亚谐波的阈 值。因此, 激励幅值只有达到亚谐波产生的阈值时, 才 会发生亚谐波共振。 由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可知, 激励频率接近两倍 固有频率时, 也会发生亚谐波共振。激励幅值设定为 50 V, 激励频率以 66. 4 kHz 为中心, 0. 1 kHz 为步长逐 步增加频率至 68. 4 kHz, 逐步减低频率至 64. 4 kHz, 得 到 64. 4 ~68. 4 kHz 范围内亚谐波成分最明显的激励频 率 68. 0 kHz。激励频率取接近二倍固有频率 68. 0 541第 21 期刘俊毅等 黏接界面脱黏的亚谐波共振识别方法 ChaoXing kHz, 激励幅值设定为 50 V 得到的响应信号频谱图如 图 15 所示。由图 15 可知, 响应结果中不仅出现了两 倍激励频率 136 kHz 等谐波成分, 而且明显出现了 1/ 2 激励频率 34. 0 kHz 的亚谐波成分。 图 15试件黏接界面脱黏状态下频谱图 激励频率 68. 0 kHz, 激励幅值 50 V Fig. 15Spectrum of damaged specimen excitation frequency 68. 0 kHz and excitation amplitude 50 V 对比图 11 和图 15, 两者均出现明显谐波成分, 与 图 11 不同, 图 15 出现明显亚谐波成分, 可以得出后者 结果出现的亚谐波成分是由黏接界面处缺陷非线性造 成的。 由仿真结果可知, 亚谐波的产生与激励幅值有关。 激励幅值设定为 25 V, 即图 15 激励幅值的二分之一, 激励频率为接近两倍固有频率 68. 0 kHz, 得到响应信 号的频谱图如图 16 所示。由图 16 可知, 响应结果中 只出现两倍激励频率 136 kHz 等超谐波成分。 图 16试件黏接界面脱黏状态下频谱图 激励频率 68. 0 kHz, 激励幅值 25 V Fig. 16Spectrum of damaged specimen excitation frequency 68. 0 kHz and excitation amplitude 25 V 对比图 15 与图 16, 激励频率相同而激励幅值不同 时, 两者结果均出现超谐波成分, 前者结果中还出现了 亚谐波成分, 表明利用 1/2 亚谐波共振识别界面脱黏 损伤需要激励幅值达到亚谐波产生的阈值。 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 亚谐波产生需要特定 激励频率条件。激励幅值设定为与图 13 和图 15 相同 激励幅值 50 V, 任取远离两倍和三倍固有频率的激励 频率 40 kHz, 得到的响应信号的频谱图如图 17 所示。 由图 17 可知, 响应结果中只出现两倍激励频率 80 kHz 等谐波成分。 图 17试件黏接界面脱黏状态下频谱图 激励频率 40 kHz, 激 励幅值 50 V Fig. 17Spectrum of damaged specimen excitation frequency 40 kHz and excitation amplitude 50 V 对比图13、 图15 和图17, 激励幅值相同时, 激励频 率接近三倍固有频率或接近两倍固有频率时, 才会发 生亚谐波共振。由此验证了利用亚谐波方法识别界面 脱黏激励频率条件是激励频率接近三倍固有频率或两 倍固有频率。 3结论 本文建立了黏接界面的单自由度非线性模型, 推 导了亚谐波共振在单频激励下的激励频率条件, 并对 黏接界面非线性模型进行了数值仿真以及对铝板黏接 结构进行了黏接界面脱黏的亚谐波共振识别实验。理 论分析、 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亚谐波方法识别黏接 界面脱黏需要特定的激励条件, 即激励频率接近两倍 或三倍固有频率, 激励幅值达到亚谐波产生的阈值。 利用非线性超声超谐波检测黏接界面脱黏容易受到测 量环节的影响, 易产生损伤误报, 不能准确识别界面脱 黏。亚谐波产生不受测量环节的非线性影响, 只对黏 接界面缺陷的非线性特征敏感, 使用亚谐波方法能有 效识别黏接界面脱黏。 本文是利用响应频谱中是否出现亚谐波成分来判 定黏接界面是否脱黏, 但不能对具体脱黏区域进行定 位以及对脱黏区域面积进行估算, 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 考 文 献 [1] 滕旭东,孙健明,肖齐, 等. 固体黏接界面的非线性共振 特性研究[ J] . 声学技术, 2014, 33 2 104- 107. TENGXudong, SUNJianming, XIAOQi, etal. Characterization of nonlinear resonance between bonded solid interfaces [J] . Technical Acoustics,2014,33 2 104- 107. [2] 周正干,刘斯明. 非线性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 应用和发 展[ J] . 机械工程学报, 2011, 47 8 2- 11. ZHOUZhenggan, LIUSiming.Nonlinearultrasonic techniques used in nondestructive testinga review [J] .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2011, 47 8 2- 11. [3] 安志武,王小民,毛捷, 等. 黏接界面的非线性弹簧模型 及实验验证[ J] . 声学学报, 2010, 35 5 481- 487. AN Zhiwu,WANG Xiaomin,MAO Jie,et al.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 research on nonlinear spring models of a 641振 动 与 冲 击2019 年第 38 卷 ChaoXing bonding interface [J] . Acta Acustica,2010,35 5 481- 487. [4] 江念,王召巴,金永, 等. 复合结构界面黏接质量的非线 性超声检测[ J] . 兵工学报, 2014, 35 3 398- 402. JIANG Nian,WANG Zhaoba,JIN Yong,et al. Measurement of interface bond quality of composite structure using nonlinear ultrasound[ J] . Acta Armamentarii, 2014, 35 3 398- 402. [5] ACHENBACH J D,PARIKH O K.Ultrasonic analysis of nonlinear response and strength of adhesive bonds[J] . Journal of Adhes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91,5 8 601- 618. [6] YELVE N P,MITRA M,MUJUMDAR P M. Detection of stiffener disbonding in a stiffened aluminium panel using nonlinear Lamb wave[ J] . Applied Acoustics, 2015, 89 267- 272. [7] YELVE N P, MITRA M, MUJUMDAR P M.Higher harmonics induced in lamb wave due to partial debonding of piezoelectric wafer transducers[J] . NDT & E International, 2014, 63 4 21- 27. [8] SHUI G, WANG Y S, HUANG P, et al. Nonlinear ultrasonic uation of the fatigue damage of adhesive joint s[ J] . NDT & E International, 2015, 70 9- 15. [9] OHARA Y, ENDO H, MIHARA T, et al.Ultrasonic measurement of closed stress corrosion crack depth using subharmonic phased array[J] . Japanese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2009, 48 7 1- 6. [ 10] GUDRA M,CORNU C,INSERRA C. A derivation of the stablecavitationthresholdaccountingforbubble- bubble interact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