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目目录录 1概述..........................................................................................................................1 1.1 编制目的、范围及矿山概况..........................................................................1 1.2 矿山自然概况..................................................................................................4 1.3 区域地质背景..................................................................................................8 1.4 土地资源........................................................................................................14 1.5 矿山开采历史及生产现状............................................................................17 1.6 编制依据........................................................................................................27 1.7 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33 2 矿产资源概况..........................................................................................................37 2.1 矿区总体概况................................................................................................37 2.2 本项目的资源概况........................................................................................38 2.3 矿井资源储量................................................................................................59 2.4 对地质报告的评述........................................................................................59 3 主要建设方案的确定..............................................................................................63 3.1 开采方案........................................................................................................63 3.2 防治水方案....................................................................................................74 4 矿床开采..................................................................................................................83 4.1 矿井开采顺序................................................................................................83 4.2 矿井生产规模的验证及论证........................................................................83 5 选矿及尾矿设施......................................................................................................92 5.1 选矿方案........................................................................................................92 5.2 尾矿设施........................................................................................................92 6 矿山安全设施及措施..............................................................................................94 6.1 主要安全因素分析........................................................................................94 6.2 配套的安全设施及措施................................................................................96 7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与土地损毁评估....................................................................117 7.1 评估范围与级别..........................................................................................117 7.2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现状..........................................................122 7.3 预测评估......................................................................................................131 7.4 综合评估......................................................................................................141 7.5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责任范围..................................................143 7.6 复垦区、复垦责任区土地利用类型及权属情况......................................148 8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150 8.1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可行性分析..................................................................150 8.2 土地复垦适宜性分析..................................................................................152 8.3 矿区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162 9 矿山生态保护、修复与土地复垦工程................................................................169 9.1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目标任务..................................................169 9.2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170 9.3 地质灾害防治..............................................................................................171 9.4 含水层破坏防治..........................................................................................175 9.5 地形地貌景观修复与生态恢复..................................................................176 9.6 水土环境污染修复......................................................................................179 9.7 矿区土地复垦..............................................................................................179 9.8 地质环境与土地监测..................................................................................186 9.9 管理维护......................................................................................................190 10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程总体部署..................................................194 10.1 总体工程部署............................................................................................194 10.2 分期、分区实施方案................................................................................194 10.3 近期年度工作安排....................................................................................198 11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程量及投资估算..........................................203 11.1 投资估算编制说明....................................................................................203 11.2 工程量测算结果........................................................................................213 11.3 投资估算结果............................................................................................216 11.4 经济可行性分析........................................................................................239 11.5 经费预提方案与年度使用计划................................................................240 12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245 12.1 组织保障措施............................................................................................245 12.2 技术保障措施............................................................................................246 12.3 资金保障措施............................................................................................247 12.4 监管保障措施............................................................................................248 12.5 公众参与....................................................................................................248 12.6 土地权属调整方案....................................................................................254 13 矿山经济可行性分析..........................................................................................255 13.1 项目总投资估算........................................................................................255 13.2 生产经营情况............................................................................................256 13.3 财务预测数据............................................................................................258 13.4 经济效益分析............................................................................................258 14 结论与建议..........................................................................................................260 14.1 结论............................................................................................................260 14.2 建议............................................................................................................264 附表 1、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表; 2、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调查表。 附件 1、矿山企业承诺书,委托书和编制单位承诺书; 2、采矿许可证,证号C4100002010121120093576; 3、采矿权人营业执照; 4、编制人员身份证复印件; 5、关于(河南省禹州市田源煤业有限公司二1煤层资源储量核查报告)矿 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豫国土资储备字〔2005〕142号); 6、 河南平禹新贸煤业有限公司矿井水文类型报告 (2020 年 9 月)批复; 7、许昌市应急管理局关于30万吨/年以下煤矿分类处置的意见(许应急 〔2020〕8号); 8、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切实做好全省30万吨/年以下煤矿分类处置 工作的通知(豫工信煤行〔2020〕54号); 9、河南宏程矿业勘察设计有限公司2016年8月提交的河南平禹新贸煤业有 限公司二1煤层瓦斯基础参数测定报告; 10、河南省煤炭工业管理办公室关于2015年度全省煤矿瓦斯等级鉴定结果 的批复豫煤行〔2016〕32号; 11、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河南平禹新贸煤业有限公司升级改造初步 设计的批复(豫工信煤行函[2020]432号); 12、河南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河南平禹新贸煤业有限公司升级改造初步设 计安全设施设计的批复(豫煤安监一函[2021]26号); 13、2020年度储量年报备案表; 14、煤层自燃倾向等级鉴定报告,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 15、矿山救护协议; 16、矸石销售协议; 17、村庄拆迁计划; 18、缴费凭证; 19、村委意见及公众调查; 20、许昌市工程造价信息。 附图 1、矿区总平面布置图; 2、矿区地形地质图; 3、地层综合柱状图; 4、二1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平面图; 5、二1煤层煤柱损失计算图; 6、二1煤层采掘工程平面图; 7、二1煤层开拓系统剖面图; 8、井上下对照图; 9、A-B 勘探线地质剖面图; 10、二1煤层采煤方法标准图; 11、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图; 12、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现状图; 13、矿区土地利用现状图; 14、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预测图; 15、矿区土地损毁预测图; 16、矿山土地复垦规划图; 17、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部署图。 1 1概述概述 1.1 编制目的、范围及矿山概况编制目的、范围及矿山概况 1.1.1 编制目的编制目的 河南平禹新贸煤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贸煤矿”)现持有采矿证有效期自 2017 年 7 月 24 日至 2027 年 7 月 24 日,批采规模为 15 万 t/a。根据国家产业技术 改造政策及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切实做好全省 30 万吨/年以下煤矿分类处 置工作的通知(豫工信煤行〔2020〕54 号),矿井需要进行技术改造,矿井生产 能力由 15 万 t/a 提升为 30 万 t/a,需重新编制开发利用方案,变更采矿许可证,且 原河南平禹新贸煤业有限公司煤矿矿山土地复垦与地质环境保护治理方案适用 期为 2017 年 7 月至 2022 年 6 月,原方案按照 15 万 t/a 生产规模进行编制,且即将 超过适用期,为换发新采矿证,促进矿山企业绿色、高效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发展 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项目区经济社会发展、项目区群众 利益共享的协调统一,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矿井。同时为矿山企业开发矿 产资源、履行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义务提供技术依据。根据河南省自然 资源厅关于开展矿产资源开采与生态修复方案编制评审有关工作的通知豫自然 资发 2020 61 号文件精神, 河南平禹新贸煤业有限公司委托河南宏程矿业勘察设 计有限公司按照“矿山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企业管理规范化、生产 工艺环保化、矿山环境生态化”的基本要求,编制了河南平禹新贸煤业有限公司 矿山矿产资源开采与生态修复方案。 1.1.2 矿山概况矿山概况 1、矿山基本情况 河南平禹新贸煤业有限公司位于禹州市西北约 28km 处,行政区划隶属禹州市 方 山 镇 杏山 坡村 管辖 ,东 距方 山镇 约 3km 。矿 山现 持有 采矿 证 证 号 C4100002010121120093576,矿区范围由 6 个拐点圈定,面积为 1.6040 km2,升级 改造后开采规模 30 万 t/a,开采标高由320m 至-160m。 2、企业性质 2 新贸煤矿现隶属于河南平禹煤电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性质为有限责任公司。 3、矿区位置、交通 河南平禹新贸煤业有限公司位于禹州市西北约 28km 处,行政区划隶属禹州市 方山镇杏山坡村管辖,东距方山镇约 3km。地理坐标东经 11311′14″113 12′51″,北纬 3414′22″3415′21″。矿区东约 10km 处有许(昌)~洛 (阳)公路通过,该公路向东可至许昌,并与 107 国道连接,交汇京广铁路;向北 至芦店与郑州至洛阳高速公路相交,工业场地东侧紧邻乡村公路,乡村公路与工业 场地北侧约 1km 处的方赵线公路相连,方赵线向东可到达方山镇,交通条件较为 方便。详见交通位置图 1-1。 图图 1-1矿区交通位置图矿区交通位置图 4、矿区范围及拐点坐标 根 据 河 南 省 自 然 资 源 厅 2017 年 颁 发 的 采 矿 许 可 证 ( 证 号 C4100002010121120093576),矿井具体范围如下矿井二1煤层由 6 个坐标拐点依 次连接而圈定,开采标高为320m~-160m。矿区走向长约 2250m,倾向宽 650m,面 积面积 1.6040km2。各点坐标见表 1-1。矿区拐点坐标示意图见图 1-2。 3 表表 1-1矿区各拐点坐标表矿区各拐点坐标表 图图 1-2拐点坐标示意图拐点坐标示意图 点号 80 坐标系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 XYXY 1 2 3 4 5 6 4 1.2 矿山自然概况矿山自然概况 1.2.1 气象气象 项目区地处华北南部,属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气温适中,四季分明。年 最大降水量为 1235.5mm(1964 年),年最小降水量为 430mm(1968 年),年平 均降水量 719mm;降水多集中在每年的 6~9 月份,其降水量占全年的 70;年平 均蒸发量为 1672.3mm。最高气温 43.3℃,最低气温-13.9℃,年平均气温 14.4℃。 年风向变化季节性强,夏、秋季多东南风和南风,冬、春季多西北风和北风,历年 最大风速 24~40m/s(1955 年),风力一般 1~5 级,阵风达 5 级以上;霜冻期为 10 月到翌年 3 月,历年最长霜冻期 132 天;12 月到翌年 2 月为降雪期,最大积雪 深度为 21cm,最大冻土深度为 250mm。 1.2.2 水文水文 禹州市境内河流属于淮河水系,有颖河及其支流涌泉河、潘家河、小泥河,汝 河支流蓝河、肖河、青龙河、吕梁江等主要河流 13 条,总水域面积 4.5km2,有白 沙、纸坊、橡胶坝较大水库 3 座,小型水库 10 余座,水库水面 4506 亩,占总水域 面积的 66.3。 全市地表水境内年平均径流量为 2.4 亿 m3,地下水资源 1.07 亿 m3,分布很不平衡,总的来讲,中部冲积平原为富水区,低山、丘陵、岗地为贫水 区,造成比较严重的人畜吃水问题。 项目区属淮河流域颖河水系。区域上的颍河自西北向东南流过,河床宽 300~ 500m。历年最大流量 1720m3/s(1957 年 7 月 10 日),最小近于零(1958 年 12 月 10 日、1971 年 1 月 12 日,实际受上游水库控制而减小);年最大迳流量 8.772 亿 m3(1964 年),最小 0.082 亿 m3(1960 年);最高水位标高 130.85m(1974 年 8 月 7 日),最低 102.12m(1953 年 6 月 4 日)。 项目区地处淮河水系颖河流域,颖河支流从项目区北部约 2km 处流过,向东 汇入颖河,项目区北部有一季节性河流,降雨时有水流过,雨后即干,对矿井开采 影响不大。项目区西北部边界外 90m 处有一杏山坡水库,该水库为农灌水库,现 场调查该水库目前无水,但在雨季时会有蓄水。 区域地表水系图见图 1-3。 5 图图 1-3区域地表水系图区域地表水系图 1.2.3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 项目区属侵蚀剥蚀丘陵地貌,矿井范围内地势西高东低,地面标高在 270420m 之间,相对高差 150m 左右,区内地形坡度在 525之间,局部地带 大于 25, 区内季节性冲沟发育, 径流条件较好。 项目区典型地貌见照片 1-1、 1-2。 照片照片 1-1区域地形地貌区域地形地貌照片照片 1-2区域地形地貌区域地形地貌 1.2.4 生物生物 项目区位于低山丘陵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生态系统以植被为主,野 生动物少。 1、植物 项目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植被种类组成丰富,优势现象明显。植物区 6 系复杂多样,以温带成分为主,但兼有一定热带成分,大宗植物资源以药用植物、 淀粉植物、 纤维植物和野菜植物为主。 森林植被类型主要包括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 自然植被包括两种①牡荆酸枣类白羊草群落, ②化香树胡枝子羊胡子草 群落。人工植被包括六种①栓皮栎麻栎牡荆荩草群落,②杨树牡荆 白羊草群落, ③刺槐细梗胡枝子祁州漏芦群落, ④杨树刺槐牡荆白羊 草群落,⑤泡桐农作物群落,⑥果林群落。农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高粱、谷子 等次之。项目区植被典型群落见照片 1-3、1-4。 2、动物 项目区海拔高度较低,但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因此动物种群的特点是种类 贫乏,爬行类以鼠、蜥蜴和其它小型动物为主。鸟类有树麻雀、山麻雀、喜鹊等。 全区兽类优势种为鼠类,常见的有褐家鼠和小家鼠,另外草兔和蝙蝠科种类也有一 定的数量。经过当地访问和现场调查,除村民饲养的牲畜外,大型动物几乎绝迹, 在项目区内没有发现国家保护动物种类。 照片照片 1-3植被植被 1照片照片 1-4植被植被 2 1.2.5 土壤土壤 禹州市土地总面积 220.8 万亩,土壤类型主要是褐土。土壤肥力有机质含量 0.579 2.39,富钾缺磷。海拔 500m 以上的山坡上部,降水量多,气温低,淋溶 作用强,多为棕壤分布,无石灰性反映,pH 值 6.5,土层厚度 60 200cm 之间,山 地褐土都在 700m 以下的低山丘陵,土层厚度在 60 厘米左右,中薄层居多,山坡 下部由于上部碳酸钙向下淋溶而聚积,土壤有较强的石灰性反映,海拔 500m 以下 的土壤呈中性偏碱。 据调查,禹州市区域土壤环境中有机质含量在 7.111.7g/kg 范围,全氮含量在 7 0.480.74g/kg 范围,速效磷含量在 1.96.9mg/kg 范围,速效钾含量在 66164mg/kg 范围,最好的土壤为潮褐土,最差的土壤多分布在地势低洼地区。各类型土壤剖面 具体见照片 1-51-7,主要土壤特性见表 1-2。 表表 1-2项目区土壤特征项目区土壤特征 土壤以褐土类为主表土层层位 0 40cm,由残 落物层O、泥炭层H、 淋溶层A组成,暗灰 黄色,粒状结构,松散、根系多,土壤容重 1.20g/cm3、pH 值 7.9、 有机质 12.8g/kg、 全氮 10.1g/kg, 土壤肥力相对较好;心土层层位 40 80cm,由灰化漂泊层E、 淀积层B组成,质地 中壤,弱碱性,PH 值 8.2,暗灰褐色,柱状结构、 紧实、根系少,有机质 11.3g/kg、 全氮 9.12g/kg; 底土层层位 80-120cm,为母质层C,质地重壤, PH8.4,暗灰褐色,似柱状结构、紧实、根系少、 有不明显的胶膜, 有机质 11.3g/kg、 全氮 9.12gkg。 耕地土壤剖面 主要分布在项目区南部, 树种主要以杨树、 刺槐、 桐树为主,并间插了禾本科草地,土壤以褐土类 为主表土层层位 035cm,由残落物层O、泥 炭层H) 、 淋溶层A组成, 暗灰黄色, 粒状结构、 松散、根系多,土壤容重 1.14g/cm3、pH 值 7.8、 有机质 10.8g/kg、全氮 9.2g/kg,土壤肥力相对较 好;心土层层位 35 70cm,由灰化漂泊层E、淀 积层B组成,质地中壤,弱碱性、PH 值 8.0,暗 灰褐色, 柱状结构、 紧实、 根系少, 有机质 9.2g/kg、 全氮 8.75g/kg;底土层层位 70-120cm,为母质层 C,质地重壤,PH8.4,暗灰褐色,似柱状结构、 紧实、 根系少、 有不明显的胶膜。 有机质 8.4g/kg、 全氮 8.2g/kg。 林地土壤剖面 8 主要分布在项目区南部,主要草种为狗尾草、白 羊草、蒿类、长芒草等。土壤以褐土类为主表 土层层位 040cm,由残落物层O、泥炭层H、 淋溶层A组成,暗灰黄色,粒状结构、松散、根 系多,土壤容重 1.26g/cm、 pH 值 8.0、有机质 10.2g/kg、全氮 8.5gkg,土壤肥力相对较好;心土 层层位 40 80cm,由灰化漂泊层E、淀积层B 组成,质地中壤,弱碱性、PH 值 8.1,暗灰褐色, 柱状结构、紧实、根系少,有机质 8.4g/kg、全氮 8.10g/kg;底土层层位 80-120cm,为母质层C, 质地重壤,PH8.2, 暗灰褐色,似柱状结构、紧 实、根系少、有不明显的胶膜。有机质 8.3g/kg、 全氮 8.0g/kg。 草地土壤剖面 1.3 区域地质背景区域地质背景 1.3.1 区域地层区域地层 新贸煤业位于禹县煤田西部。 禹县煤田属华北地层区豫西地层分区嵩箕地层小 区。区域地层自下而上分别为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中生界三 叠系及新生界第四系。含煤地层为石炭~二叠系,含煤地层总厚为 520m 左右,含 煤 19 层,煤层总厚约 25.68m,含煤系数 4.97。 1.3.2 区域区域构造构造 项目区位于位于秦岭纬向构造带北亚带中段南侧,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西缘。 构造轮廓与豫西地区相似, 以秦岭构造带北亚带为基础格架, 新华夏复合迭加其上, 以北东向构造体系先后穿插在秦岭构造带北亚带之中, 许多断裂构造留下多期活动 的痕迹,是项目区域的突出特点。区内构造形态呈单斜状。岩层走向 NNE,倾角 10~18,北部缓于南部。构造组合规律为以近 EW 向正断层为主,另有 NE 向正 断层、滑动构造及层滑现象。方山矿区位于禹县煤田西端,白沙向斜西南翼。白沙 向斜位于华北古板块南缘,属板内构造嵩箕构造区嵩箕断隆小区。区域构造纲要见 图 1-4。 9 图图 1-4区域地质区域地质构造纲要图构造纲要图 1.3.3 岩浆岩岩浆岩 项目区未见岩浆岩出露。 1.3.4 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 区域稳定性反映了现今地应力作用引起的构造活动在一定区域内对建筑物的 危害程度,而现今的构造活动主要表现为地震。 据河南省地震局资料,核查区属Ⅵ度地震烈度区,据禹州市地震观测台和河南 省地震局资料,19662015 年禹州境内先后发生地震数十次 4 级以下地震,其中 3 级以上的仅 3 次。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 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确定该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对 应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g 为 0.05。根据中国区域地壳稳定性研究成果,参照原地质矿 产部工程地质调查规范110 万-120 万)ZBD14002-89 第 8.5.2 条规定, 项目区区域地壳稳定性属于稳定区。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一览表。 10 图图1-5河南省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河南省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 1.3.5 区域区域水文地质水文地质 1、区域水文地质 项目区位于禹州煤田的西段,以区域构造为基础的水文地质分区原则,整个禹 州煤田属箕山南麓褶皱断裂构造水文地质区,磨街梁北水文地质亚区。根据区域 水文地质图, 项目区域水文地质单元划分为五个分区, 分别为裂隙潜水补给区 (Ⅰ) 、 岩溶裂隙水径流区(Ⅱ)、岩溶裂隙径流排泄区(Ⅲ~Ⅳ)、岩溶裂隙深埋区(Ⅴ) 。 项目区处于区域水文地质单元的Ⅳ1区,为岩溶裂隙径流排泄区,地下水在区 内及周边的基岩露头区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通过岩溶裂隙补给含水层,区域上方 山地段地下水自北西向东南迳流,见图 1-6 区域水文地质图。 11 图图1-6区域水文地质略图区域水文地质略图 12 区域上含水岩层组主要有碳酸盐岩类岩溶裂隙含水层组, 碎屑岩类裂隙含水 层组,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组。各含水层组之间为隔水层组。碳酸盐岩类岩溶裂 隙含水层组主要包括寒武系石灰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奥陶系马家沟组石灰 岩, 石炭系太原组石灰岩;碎屑岩类裂隙含水层组主要为二叠系中粗粒砂岩裂隙 含水层;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组主要为第四系卵石、砾石层组成。 2、区域地下水补、径、排条件 禹州煤田地形西、 北、 南三面高, 东部低, 中部为北西东南向的禹州槽地, 顺槽地中部有颖河通过,地层出露北东部较老,为元古界的片岩和石英岩等,其 它地段主要为寒武系、石碳系和二叠系展布。基岩出露面积 654.7km2,碳酸岩 盐出露面积 275.1km2。西部构造复杂,其中北东向断层发育。寒武、石炭、二 叠系常出现,构成阶梯断块状单面山,神厘、磨街、方山一带表现明显。断层两 侧常为碳酸岩盐与泥岩断层接触,使不同块断之间的水力联系不明显。 碳酸岩盐在禹州煤田西部呈北东向展布;在东北部,顺箕山山脉呈北西向展 布。岩溶裂隙较发育,地表溶蚀现象明显,有溶洞及溶蚀残柱等。溶洞最大者直 径达 3m。据钻孔揭露,地下岩溶比较发育。由此岩溶裂隙发育的不均一性,地 下水的富集程度悬殊。 (1)地下水的补给 西部、 北部山区的奥陶~寒武纪地层大面积出露, 当构造和风化裂隙发育时, 利于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补给。大气降水一方面渗入裂隙、溶洞转化为地下水; 一方面汇成溪流。当溪流经碳酸岩盐类地层时,溪流通过落水洞、裂隙补给地下 水, 如浅井乡的土门口落水洞接受河溪的补给即为一例。而涌泉河则经河床的砂 砾石层补给第四系含水层。第四系分布区地下水则大面积接受降水的补给,在山 前第四系含水层和寒武系灰岩接触部位,第四系水补给寒武系灰岩水。 (2)地下水的径流和排泄 第四系地下水的径流方向与地表水径流方向基本一致。基岩地下水(主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