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酒泉市地质灾害防治酒泉市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十四五”规划规划 ((20202121- -2022025 5 年)年) 酒泉市地质灾害防治酒泉市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十四五”规划规划 20212021- -20252025 年年 组织单位酒泉市自然资源局(盖章) 编制单位甘肃基础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王 伟 项目负责 刘 雷 闫 勇 王 斌张 喆 编制人员赵 康 苏喜平 刘 雷 王 斌 闫 勇 郭程文 张 喆曹鸿雁 李晓媚王志虎李创远刘丽君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 地质灾害防治现状与形势...................................... 2 一、地质灾害概况 ............................................... 2 二、“十三五”期间地质灾害防治成效 ............................. 3 三、“十四五”地质灾害防治形势 ................................. 5 第二章 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 8 一、指导思想 ................................................... 8 二、规划原则 ................................................... 8 三、规划目标任务 ............................................... 9 第三章 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和重点防治分区........................... 12 一、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 ........................................ 12 二、地质灾害防治分区 .......................................... 13 第四章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部署....................................... 16 一、调查评价 .................................................. 16 二、监测预警 .................................................. 17 三、综合治理 .................................................. 19 四、能力建设 .................................................. 21 第五章 资金筹措和实施安排......................................... 23 一、投资估算 .................................................. 23 二、资金渠道 .................................................. 23 三、效益分析 .................................................. 24 第六章 保障措施................................................... 26 一、落实责任分工 .............................................. 26 二、加强资金保障 .............................................. 26 三、强化技术保障力量 .......................................... 27 四、强化宣传引导 .............................................. 27 第七章 附则....................................................... 28 1 前言 “十四五”是酒泉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开 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奋力实现富民兴陇走前列,加快省域 副中心城市建设的关键时期。为切实做好全市地质灾害防治 工作,建立科学高效的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保障人民群 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依据地 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 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16]35号、 甘肃省地质环 境保护条例、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 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甘发[2017]25号) 、 甘肃省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和酒泉市国民经 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规 划纲要等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制定本规划。 规划对象为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 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塌陷和 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类型。 规划范围为酒泉市所辖行政区域,包括肃北蒙古族自治 县、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敦煌市、瓜州县、玉门市、金 塔县、肃州区等七县市区,总面积16.81万km2。地理坐标 东经9301′-10346′,北纬3831′-4357′。 规划期以2020年为规划基准年,规划期为2021-2025年。 2 第一章 地质灾害防治现状与形势 受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植被、 人口分布情况、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酒泉市 地质灾害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和时间差异。从空间上, 北部以沙漠滩地为主,即砾质和砂质戈壁区,地形较平缓, 由于矿产资源的开采,局部区域形成露天开采的掌子面和大 面积采空区,易引发崩塌和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南部以祁 连山-当金山北麓山前倾斜平原为主,沟壑纵横,沟谷切割强 烈,地质环境条件差,地质灾害以强降雨或人类工程活动引 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为主。从时间上,每年汛期是地质 灾害的高发期。3-4月份重点防范冻土和积雪较多的斜坡地 段因冻融引发的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5-10月份重点防 范因强降雨引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全年应 加强防范各类工程活动可能引发的崩塌、滑坡、地面塌陷、 地裂缝等地质灾害。 一、地质灾害概况 截至2020年12月底,全市已排查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87 处,共威胁2132户9590余人的生命安全,威胁财产129556余 万元。地质灾害以崩塌、滑坡和泥石流为主,其中滑坡9处, 崩塌28处,泥石流44处,地裂缝1处,地面塌陷5处。按行政 区划分 肃州区25处, 敦煌市5处, 玉门市10处, 瓜州县7处, 金塔县3处,肃北县21处,阿克塞县16处。按险情等级划分 3 威胁1000人以上的特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点4处,威胁500人以 上的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点6处,威胁100人以上的中型地质灾 害隐患点33处,威胁100人以下的小型地质灾害隐患点44处。 按威胁对象划分威胁村庄的地质灾害隐患点46处,威胁道 路的隐患点11处,威胁矿山的隐患点8处,威胁水电站的隐 患点13处,威胁水库及水工设施的隐患点5处,威胁风景名胜 区的隐患点4处。 二、“十三五”期间地质灾害防治成效 “十三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自然资 源厅的大力支持下,全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相关部门 密切配合,全市自然资源系统和基层干部群众共同努力,按 照国家、省、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部署和要求,深入开展调 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治理、应急处置为核心的地质灾害 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圆满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 目标和任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一)防治管理体系不断健全防治管理体系不断健全 “十三五”期间,建立了由市自然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业务 组织、协调、监督和指导,市相关职能部门分行业领域负责 监管,辖区政府负责具体组织实施的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体系。 构建起“乡村为主、预警到户”的市、县、乡、村、监测责 任人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体系,部署群测群防员308人,设置 避险路线187条,安置避险场所187处。各级自然资源部门与 地质灾害技术支撑单位签订了合作协议,编制了技术支撑方 4 案,初步建立了市、县市区与地勘单位“一对一”技术保障 支撑体系,为做好隐患应急排查技术服务和应急出动准备提 供了有力保障。 (二)(二)调查评价工作不断深入调查评价工作不断深入 “十三五”期间,我市先后完成酒泉市地质灾害隐患调 查评价及七县市区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工作, 持续开展年 度地质灾害汛期“三查”工作,全面掌握了全市地质灾害隐 患点类型、发育特征、分布规律和危害现状及动态变化。地 质灾害隐患点数量显著减少,从“十三五”初期的154处减 少至87处,减少约43.5。进一步提高了对酒泉市地质灾害 主控因素、成灾模式的认识,对地质灾害进行了初步分区区 划, 并提出了防治措施建议, 逐点编制了地质灾害防灾预案, 为防灾减灾管理、国土空间规划等提供了基础依据。 (三)(三)监测预警体系逐步完善监测预警体系逐步完善 全市建立健全市、县、乡、村、组及监测员的群测群防 监测预警体系,各级政府部门、责任单位职责明确、分工具 体,市、县、乡各级成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在完 善群测群防 “人防” 机制的基础上, 积极拓展 “技防” 工程, 全市布设重点崩塌、滑坡、泥石流隐患专业监测点10处。初 步建成酒泉市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平台,实现降雨信 息及预警信息即时传送和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会商工作 机制。 5 (四)(四)综合治理成效显著综合治理成效显著 “十三五”期间,全市共投入治理资金5981.85万元,部 署实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项目11个。通过工程治理,消除地 质灾害隐患点5处,避免经济损失22340余万元,确保隐患点 受威胁区域2580余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 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五)(五)宣传与应急演练强度逐年加强宣传与应急演练强度逐年加强 通过各种媒介,充分利用地球日、防灾减灾日、土地日 等活动日积极开展地质灾害防治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地 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和避险技能的普及,进一步增强全社会 预防地质灾害的意识;多层次开展应急避险演练,提高了广 大干部群众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十三五” 期间, 全市开展防灾避险演练32次,参与演练6100余人,培训110 次,参与培训4540余人。 三、 “十四五”地质灾害防治形势 (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地质灾害防治提出要求, 2016年考察唐山防灾减灾工作时提出“两个坚持”、“三个 转变”重大防灾理念,明确从隐患点管理向风险双控转变、 从人防为主向人防技防并重转变的导向;2018年10月在中央 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指出要“建立高效科学的自然灾害 防治体系,提高全社会自然灾害防治能力,为保护人民群众 6 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安全提供有力保障”。自然资源部、省 委省政府要求深化地质灾害隐患高精度调查评价,推进监测 预警服务水平,开展预警预报理论和突发地质灾害隐患早期 识别研究,规范强化应急处置流程和能力,加强地质灾害治 理项目综合管理和效益评估,加大地质灾害预防科普宣传力 度,完善地质灾害防治法规体系,提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保 障能力。党中央、自然资源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 重大决策部署,既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明了方向,又对地 质灾害防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二)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依然严峻(二)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依然严峻 “十三五”期间,我市大力推进地质灾害隐患点综合治 理工作,在册隐患点数量明显减少,但是全市地形地貌、地 质构造、地质环境条件等基础背景没有改变,汛期特别是局 部地区突发性强降水等极端天气对地质灾害的不利影响将 长期存在。此外,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各类工程建设对地质 环境的影响也不断加剧。受地质环境条件复杂、极端天气事 件频发、局部地区突发强降水、人类工程活动加剧、地震等 影响,造成人员伤亡的风险依然存在,有效防范化解地质灾 害风险的形势依然严峻。 (三)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三)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与当前新形势和新要求与当前新形势和新要求存在存在一一 定差距定差距 调查评价方面,系统全面的风险调查评价工作尚未开展, 地质灾害隐患调查精度低, 风险评估不全面; 监测预警方面, 7 基层监测员主要依靠简易工具监测,手段单一,监测质量有 待加强,专业监测网络建设覆盖率低,预警预报精准度、时 效性不够,专业监测配套机制不成熟;能力建设方面,群测 群防和技术支撑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宣传培训和地质灾害 演练还需进一步加强,社会参与程度和全民防灾减灾意识需 进一步提高;体制机制方面,“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的防 治体制机制还需进一步健全。 8 第二章 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 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 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等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 实自然资源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地质灾害防治 工作部署和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少伤 亡,少损失”为总目标,以构建“隐患点风险区”双控管 理为主线,健全完善地质灾害防控体制机制,全力推进调查 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治理、应急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地质 灾害综合防治能力,不断提升地质灾害防治服务酒泉社会经 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为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酒泉、 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加快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坚实可 靠的地质安全保障。 二、规划原则 (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将防灾减灾工作和经济社会发 展紧密结合,优化防治布局,发挥各类政策的叠加效应,最 大限度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强化地质灾害隐患点早期识别,完善专群结合的监测预 警工作机制,将监测预警手段和综合治理手段有效结合,全 9 面提高预防和治理效能,从源头上遏制地质灾害发生。 (三)(三)统筹部署,突出重点统筹部署,突出重点 以威胁城市、集镇、重大基础设施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 点为重点, 兼顾中小型地质灾害隐患点。 统筹考虑防灾现状, 长远规划、分步实施,部署各项防灾减灾工作任务。 (四)(四)创新驱动,强化支撑创新驱动,强化支撑 创新地质灾害防治机制,大力推进系统化治理模式;强 化技术支撑能力,提高装备水平,推进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和 防治能力现代化。 (五)(五)部门联动,全民参与部门联动,全民参与 推动形成多灾种共防、各部门协同、跨区域合作的综合 防灾减灾工作格局,完善政府、部门、企业和个人共同参与 的地质灾害管理机制。 (六)(六)绿色治理,生态优先绿色治理,生态优先 坚持生态保护与治理工程相结合,探索系统科学的综合 治理措施,丰富治理手段,践行绿色治理理念,提高治理水 平。 三、规划目标任务 (一)(一)总体目标总体目标 进一步健全全市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体系,完善地质灾害 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治理以及应急防治体系;建成覆 盖全市的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支撑体系,提升技术支撑能力; 10 不断健全专群结合地质灾害监测体系,着力建设实施地质灾 害专业监测预警信息化工程;有效推进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 价与勘查工作,提高风险早期识别和预警预报能力;构建高 效有序的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机制;同时加大地质灾害治理的 工作力度,使危害较严重的地质灾害基本得到整治;常态化 开展多形式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全面提高人民群众对地 质灾害防灾减灾的认识;全面提升全市地质灾害综合防治能 力,提高地质灾害管理水平,最大限度避免或减轻地质灾害 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 (二)(二)主要任务主要任务 1.对已经完成的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报告成果进行 更新整理,并完善全市地质灾害防治数据库。 2.全面完成全市15万地质灾害风险调查,构建以“隐患 点风险区”双控管理为主线的综合防治体系。对3处重大地 质灾害隐患点开展11000-15000比例尺的地质灾害勘查。 3.进一步深化地质灾害隐患点“三查”工作,完善全市 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台账,并完成与省级排查库及排查系统 对接。 4.完善群测群防网络化管理责任体系, 健全群测群防 “三 查”工作制度,加强人员配备,将群测群防补助资金纳入地 方财政预算。 5.配合省级建成采集、监测、预警和预报为一体,实时 连接部、省、市、县四级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管理平台;构 11 建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平台,提高预警的准确性和实效性。 6.积极筹措各方资金,加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工程治理和 专业监测的综合治理力度,全面整治全市重要地质灾害隐患 点。 7.完善专群结合的地质灾害防御体系,进一步加强应急 救援技术支撑建设,将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支撑经费纳入地方 财政预算。 8.进一步健全地质灾害应急管理、技术指导以及应急专 家队伍建设,通过应急装备配置、应急演练、科普宣传等提 升应急处置能力。 12 第三章 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和重点防治分区 一、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 根据全市区域内各类型地质灾害形成发育的地质环境 条件、地质灾害发育程度以及人类工程活动情况等因素,将 全市划分为地质灾害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和不易发区三个区。 (一)地质灾害中易发区(一)地质灾害中易发区 主要分布于肃州区南部祁连山山前一带,敦煌市莫高镇 -月牙泉一带、阳关镇-七里镇一带,肃北县党城湾镇党河流 域两岸等区域,瓜州县零星分布。面积3249.71km2,占全市 总面积的1.93。 (二)地质灾害低易发区(二)地质灾害低易发区 主要分布于敦煌市莫高镇 -转渠口一带,玉门市小昌马 河流域一带、下沟 -大干沟一带 、赤金峡-红山寺一带,瓜州 县细土平原一带、北截山一带、柳园镇一带、南截山一带, 金塔县鸳鸯池水库附近,阿克塞县青石沟-多 坝沟流域、红 柳沟流域、阿尔金山北麓、G215 国道阿尔金山一带,肃北 县石包城乡沙湾子村 -石包城村一带、清水沟 -大牛沟一带、 石包城乡暗门村 -鱼儿红村一带、金庙沟煤矿区、牛圈子煤 矿区等区域。面积 24062.50km2,占全市总面积的 14.32。 (三)地质灾害不易发区(三)地质灾害不易发区 主要分布于肃州区中部和北部城市分布区、耕作区;敦 煌市西北、疏勒河流域中上游广大地区及绿洲区;玉门市东 13 部的花海冲积平原区;瓜州县内北戈壁和南戈壁地带;金塔 县中部北大河、黑河流域;肃北县南区、西北戈壁沙漠区及 北区马鬃山镇;阿克塞县北部的阿克塞盆地和南部的苏干湖 盆地等区域。面积140770.85km2,占全市总面积的83.75。 二、地质灾害防治分区 在地质灾害易发分区的基础上,根据已查明的地质灾害 隐患点、 风险点的地域分布及特征, 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布局、 人类工程建设和经济活动强度,综合分析预测区域内地质灾 害危害程度,划定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 (一)重点防治区(一)重点防治区 1.肃州区肃州区祁连山山前地质灾害重点防治段。主 要防治城镇为清水镇、 金佛寺镇、 丰乐镇、 东洞镇、 西洞镇, 共发育地质灾害隐患点25处,其中滑坡6处,泥石流19处。 按险情等级划分特大型1处,大型4处,中型13处,小型7 处,共威胁人口1196户5120余人,威胁财产51386余万元。 2.敦煌市 莫高镇-月牙泉重点防治段; 阳关-七里镇重点 防治段。主要防治城镇为莫高镇、阳关镇、七里镇,共发育 泥石流地质灾害隐患点5处。按险情等级划分特大型2处, 大型1处,小型2处,共威胁人口520户2810余人,威胁财产 28950余万元。 3.玉门市下沟-大干沟泥石流、不稳定斜坡灾害重点防 治段;小昌马河流域车路沟大坂泥石流重点防治段;小昌马 河流域崩塌、 泥石流灾害重点防治段; 赤金峡-红山寺泥石流、 14 崩塌、不稳定斜坡灾害重点防治段;花海-金湾地质灾害重点 防治段;玉门市地质灾害重点防治段。主要防治城镇为赤金 镇、 昌马镇、 清泉乡、 老市区, 共发育地质灾害隐患点 7 处, 其中崩塌 2 处,滑坡 2 处,泥石流 3 处。按险情等级划分 中型 2 处,小型 5 处,共威胁人口 105 户 200 余人,威胁财 产 5200 余万元。 4.瓜州县疏勒河布隆吉段不稳定斜坡重点防治段;新 金厂地面塌陷重点防治段;辉铜山采空区地面塌陷重点防治 段;白墩子地面塌陷重点防治段;小水峡沟泥石流重点防治 段。主要防治城镇为锁阳城镇、柳园镇、布隆吉乡,共发育 地质灾害隐患点 5 处,其中崩塌 1 处,泥石流 1 处,地面塌 陷 3 处。按险情等级划分小型 5 处,共威胁人口 40 余人, 威胁财产 155 余万元。 5.阿克塞县多坝沟泥石流重点防治段;红柳沟崩塌、 不稳定斜坡重点防治段;G215国道阿尔金山段崩塌、不稳定 斜坡重点防治段。主要防治城镇为红柳湾镇、阿克旗乡,共 发育地质灾害隐患点9处,其中崩塌7处,滑坡1处,泥石流1 处。按险情等级划分大型1处,中型1处,小型7处,共威 胁人口50户120余人,威胁财产11500余万元。 6.肃北县肃北党城湾镇党河流域两岸重点防治段;石 包城乡沙湾子村-石包城村泥石流重点防治段; 石包城乡暗门 村-鱼儿红村崩塌重点防治段; 金庙沟煤矿区地面塌陷重点防 15 治段;牛圈子煤矿区地面塌陷重点防治段。主要防治城镇为 党城湾镇、石包城乡,共发育地质灾害隐患点21处,其中崩 塌15处,泥石流3处,地裂缝1处,地面塌陷2处。按险情等 级划分特大型1处,中型12处,小型8处,共威胁人口241 户1110余人,威胁财产25330余万元。 重点防治区共有22个重点防治段,共发育地质灾害隐患 点72处, 其中崩塌25处, 滑坡9处, 泥石流32处, 地裂缝1处, 地面塌陷5处。按险情等级划分特大型4处,大型6处,中 型28处,小型34处,共威胁人口2112户9400余人,威胁财产 122521万元,面积5488.35km2,占全市总面积的3.27。 (二)一般防治区(二)一般防治区 该区分布于酒泉市除重点防治区以外的其它地区,共发 育地质灾害隐患点15处,其中崩塌2处,泥石流13处。按险 情等级划分 中型5处, 小型10处, 共威胁人口20户190余人, 威胁财产7035万元,面积162594.71km2,占全市总面积的 96.73。 16 第四章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部署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原则和总体目标,“十四五”期 间主要围绕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治理和能力 建设四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调查评价 建立多层次调查评价体系,夯实风险防控基础,以“解 决发现风险隐患在哪里”为导向,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核查排 查、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重点区域地质灾害详细勘查三 项工作,进一步查明地质灾害风险隐患,掌握地质灾害动态 变化,提出风险防治对策及建议。 ((一一))隐患点核查排查隐患点核查排查 持续开展区域内地质灾害隐患核查和年度汛前排查,汛 中巡查,汛后复查的“三查”工作,并及时更新地质灾害隐 患点数据库,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调整提供有效依据。 ((二二)地质灾害风险)地质灾害风险调调查评价查评价 完成酒泉市七县市区15万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工作, 加强风险调查评价成果应用,对全市进行风险评价与区划, 划定地质灾害隐患风险等级,形成全市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图、 风险区划图和防治区划图, 并提出风险管控对策与建议, 推进防控方式由“隐患点防控”逐步向“隐患点风险区” 双控转变。 17 表4-1酒泉市辖区县(市、区)15万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表 序号 实施县市区 实施年度 1 肃州区 2021 年 2 敦煌市 2021 年 3 玉门市 2021 年 4 瓜州县 2021 年 5 金塔县 2021 年 6 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 2021 年 7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 2021 年 ((三三))重点区域地质灾害详细勘查重点区域地质灾害详细勘查 选取受地质灾害威胁严重的3处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开 展11000-15000比例尺的地质灾害勘查工作。 表4-2 酒泉市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勘查表 序号 隐患点名称 所在县市区 实施年度 1 大石河泥石流 肃州区 2022 年 2 干沟河泥石流 肃州区 2022 年 3 黄草坝泥石流 肃州区 2022 年 二、监测预警 (一)(一)建立健全地质灾害专业监测预警体系建立健全地质灾害专业监测预警体系 对险情和规模等级较大,且治理效益不突出的地质灾害 隐患点实施专业监测。着力加大专业监测配套机制研究,全 18 面提升监测预警科学性、及时性、准确性。“十四五”期间 拟建设30处专业监测预警点。 表4-3 酒泉市专群结合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计划表 序号 实施地区 实施数量 实施年度 1 酒泉市 10 处 2021 年 2 酒泉市 10 处 2022 年 3 酒泉市 10 处 2024 年 (二)(二)加强加强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预报预报 在已有气象风险预警预报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气象、 水务、地震等部门监测资源,构建酒泉市地质灾害气象风险 预警平台,充分共享雨、水、灾情信息,对局部地区突发强 降雨进行实时雨量监测,对数据及时进行综合分析并实时预 报,进一步提高预警预报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表4-4 酒泉市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平台计划表 实施地区 实施年度 酒泉市 2025 年 (三)(三)建成建成地质灾害防治标准化值班室地质灾害防治标准化值班室 市、县市区建设地质灾害防治标准化值班室。 19 表4-5 酒泉市地质灾害防治标准化值班室建设计划表 序号 实施市、县市区 实施年度 1 酒泉市 2021 年 2 肃州区 2021 年 3 敦煌市 2021 年 4 玉门市 2021 年 5 瓜州县 2021 年 6 金塔县 2021 年 7 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 2021 年 8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 2021 年 (四)(四)提升地质灾害防治群测群防管理水平提升地质灾害防治群测群防管理水平 加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全市地质灾害群测群防隐 患点全覆盖,细化群测群防网格管理,将户主、单位法人等 最小单元纳入群测群防体系。强化监测设备配备和技术培训, 提高识灾、观测、辨灾、处置、自救、互救能力。推广群测 群防 APP 应用,建成群测群防员网格管理员乡(镇)县 (市、区)的四级新型群测群防网络体系。群测群防员补助 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 三、综合治理 (一)工程治理(一)工程治理 按照“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的 20 开展全市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工程治理工作。“十四五”期 间,计划完成酒泉市肃州区沿山片区5处泥石流地质灾害隐 患点工程治理。 表4-6酒泉市地质灾害隐患点工程治理计划表 项目名称 实施年度 酒泉市肃州区沿山片区 泥石流灾害治理项目 大石河泥石流 2022 年 干沟河泥石流 2024 年 乱山子泥石流 2024 年 西熊子沟泥石流 2024 年 黄草坝泥石流 2024 年 (二)应急排危除险工程(二)应急排危除险工程 受地震、极端天气及地质灾害隐蔽性等因素影响的突发 性地质灾害以及不易实现搬迁避让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及时 采取应急防治措施,消除或降低地质灾害隐患的风险。 (三)工程活动风险点综合治理(三)工程活动风险点综合治理 在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工程建设,应当在可行性研究阶 段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可行性研究 报告的组成部分,可行性研究报告未包含地质灾害危险性评 估结果的,不得批准其可行性研究报告。 建设项目开展前需对建设过程中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 成因、类型、规模、分布范围等要素进行分析研究,查明地 质环境条件,掌握地质灾害防治所需的基本资料,做到在项 21 目建设开工前,做好地质灾害防治设计工作,在项目建设过 程中边施工边治理,降低地质灾害危害程度。 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由责任单位或责任人 承担治理经费,及早做好防治工作。 四、能力建设 (一)技术支撑能力建设(一)技术支撑能力建设 有效发挥驻地地勘单位技术力量,开展突发地质灾害调 查、排查、监测和勘查等技术支撑工作,有效发挥专家参与 隐患点管理、重大灾害研判与风险评估等决策咨询的作用, 为抢险救灾提供决策依据。组织驻守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汛前、 汛中、汛后地质灾害隐患“三查”及群测群防知识培训,有 效提升专业技术支撑地质灾害防治能力。 ((二二))应急演练和应急演练和宣传培训宣传培训 “十四五”期间, 市级每年开展防灾知识宣传5次、 培训和 防灾避险演练各1次;县级每年开展防灾知识宣传5次、培训 1次以及隐患点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演练。全市地质灾害隐患 点宣传培训演练总覆盖率须≥90,其中肃州区不少于23处, 金塔县不少于3处,玉门市不少于9处,瓜州县不少于6处, 敦煌市不少于5处,肃北县不少于19处,阿克塞县不少于14 处。群众满意度须≥80。 (三)社会防灾避险能力(三)社会防灾避险能力 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防灾减灾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政 22 府主导、人人参与、人人尽责、共享平安地质灾害防治新格 局;以防范化解地质灾害风险为主题,加强地质灾害宣传教 育;常态化多形式开展防灾减灾知识科普培训,组织科普培 训活动进乡村、 进社区、 进企业、 进学校, 扩大社会受众面, 提升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避险撤离能力。 ((四四))地质灾害防治技术装备地质灾害防治技术装备 市、 县两级地质灾害防治队伍配置激光测距仪、 无人机、 影像采集设备和应急照明灯等设备;群测群防员配置简易监 测应急设备,提升地质灾害应急装备保障能力。 23 第五章 资金筹措和实施安排 一、投资估算 “十四五”期间,酒泉市地质灾害防治经费共计3856.76万 元,拟申请中央、省级财政3418.36万元,市级财政投入120 万元,县级财政投入318.40万元。经费来源以省级和中央财 政专项资金为主,同时包括市级财政和县级财政资金等。 其中调查评价规划经费400.00万元, 占总经费的10.37; 监测预警规划经费620.40万元,占总经费的16.09;综合治 理规划经费2600.00万元,占总经费的67.41;能力建设规划 经费236.36万元,占总经费的6.13。 二、资金渠道 依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因自然因素引发的危 害公共安全的地质灾害防治资金,在划分财权、事权的基础 上,分别列入中央、省级和地方各级财政预算。 1.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地质灾害隐患识别和监测预 警申请中央财政资金,年度地质灾害巡查、排查和应急调查 资金由各级地质灾害防治管理部门申请同级财政资金支持, 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勘查申请省级财政资金。 2.地质灾害专业监测和信息化建设申请中央和省级财政 资金,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申请省级财政资金,群测群防 员补助资金由县级财政负责落实。 3.重大地质灾害工程治理经费主要申请中央财政资金, 24 省级财政配套资金开展大、中型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因工 程建设等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 按照 “谁引发、 谁治理” 的原则,由责任单位或责任人承担治理经费。同时鼓励引导 企业等其他资金渠道投入,实施开发性治理。 4.应急支撑和防灾避险宣传培训演练资金由各级地质灾 害防治管理部门申请同级财政资金支持。 5.地质灾害风险双控管理申请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地 质灾害防治技术装备资金由省级与市县财政共同承担。 三、效益分析 (一)社会效益(一)社会效益 通过规划实施,将进一步完善政府、社会、企业和 个人共同参与的地质灾害管理机制,进一步推动全市地质灾 害防治工作向法治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目标迈进。控制和 防止地质灾害对重点城镇、重要基础设施和交通干线的威胁 和破坏。对社会稳定、建设幸福美好新酒泉发挥重要保障作 用。 (二)(二)生态效益生态效益 通过规划实施,可减轻生态环境的破坏、减少水土 流失,将全面提升全市地质环境保护与管理水平,促进地质 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从开发型向节约型转变。自然生态环境 与景观将及时得到有效保护和改善,自然资源得到可持续利 用,对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25 (三)(三)经济效益经济效益 通过规划实施,可以控制和防止自然因素引发地质 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的扩大;可以减少或避免人为因素引 发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可以消除直接威胁人民生命财 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实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6 第六章 保障措施 一、落实责任分工 坚持地方政府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主体责任地位, 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健全完善 地质灾害防治组织和责任体系。各级自然资源部门负责组织 协调和指导监督本行政区域内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及隐患的 普查、详查、排查。指导开展群测群防、专业监测和预报预 警等工作,指导开展地质灾害工程治理工作;承担地质灾害 应急技术支撑工作,配合应急管理部门开展救援。发改、财 政、应急、教育、住建、交通、水务、文旅、工信、民政、 农业农村、气象、地震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相关领域 和行业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二、加强资金保障 各级人民政府应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财政保障工 作,将地质灾害防治经费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切实加强应急 保障、防治工程等资金投入,加大对群测群防体系建设的支 持力度。积极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地质灾害防治,建立多 种灵活有效的地质灾害防治资金融资渠道,逐步形成地质灾 害防治经费投入的良性机制。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与美丽乡 村建设、土地整治等工作相结合,采取必要的鼓励性政策和 措施,加快推进地质灾害防治。 27 三、强化技术保障力量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充实专家团队, 完善专业人员、装备等配置;加强信息和资源共享,充分发 挥各类专业人员的作用,协调好专家团队、驻守技术人员、 群测群防员等各司其职、各担其责,形成防灾减灾抗灾工作 合力。积极引导,充分发挥我市地质灾害勘查单位的作用, 指导地质灾害应急抢险,协助制定防治措施和对策,为政府 和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提高技术支撑,提高我市地质灾害防治 综合能力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治理勘查设计水 平,为我市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保证地质 灾害防治规划目标的实现。 四、强化宣传引导 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媒介,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科学宣传 力度, 普及地质灾害防灾避险知识, 引导社会工作积极参与, 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