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大孤地热田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doc

返回 相似 举报
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大孤地热田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大孤地热田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大孤地热田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大孤地热田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大孤地热田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 目 录 前 言1 一、任务由来1 二、编制目的1 三、编制依据1 四、方案适用年限3 五、编制工作概况4 第一章 矿山基本情况6 一、矿山简介6 二、矿区范围及拐点坐标6 三、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7 四、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10 第二章 矿区基础信息11 一、矿区自然地理11 二、矿区地质环境背景12 三、矿区社会经济概况20 四、 矿区土地利用现状20 五、矿区及周边其他人类重大工程活动21 六、矿山及周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案例分析22 第三章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和土地损毁评估23 一、矿山地质环境与土地资源调查概述23 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23 三、矿山土地损毁预测与评估28 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分区与土地复垦范围33 第四章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36 一、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可行性分析36 二、矿区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36 第五章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42 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预防42 二、矿山地质灾害治理43 三、矿区土地复垦43 四、含水层破坏修复45 五、水土环境污染修复45 六、矿山地质环境监测45 七、矿区土地复垦监测与管护47 第六章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作部署49 一、总体工作部署49 二、阶段实施计划50 三、近期年度工作安排50 第七章 经费估算与进度安排52 一、经费估算依据52 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经费估算54 三、土地复垦工程经费估算56 四、总费用汇总与年度安排60 第八章 保障措施与效益分析66 一、组织保障66 二、技术保障66 三、资金保障66 四、监管保障66 五、效益分析67 六、公众参与67 第九章 结论与建议69 一、结论69 二、建议69 附图 1、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大孤山地热田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现状图(110000) 2、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大孤山地热田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预测图(110000) 3、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大孤山地热田矿区土地损毁预测图(110000) 4、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大孤山地热田矿区土地复垦规划图(110000) 5、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大孤山地热田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部署图(110000) 6、伊通县土地利用标准分幅图K51G017082大孤山镇(110000) 附表 1、野外地质环境调查记录表 2、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调查表 附件 1、委托合同书 2、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初审意见书 3、划定矿区范围批复的通知(四自然资矿划[2021]1号) 4、关于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大孤山段地热资源普查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的复函(吉自然资储备字[2021]020号) 5、关于伊通火山温泉生态文化旅游项目立项的批复(伊发改字[2016]7号) 6、ZDR1地块土地使用权属证明 7、ZDR2地块土地使用权属证明 8、吉林省九洲康裕康养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对方案的意见 9、吉林省九洲康裕康养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承诺书 前 言 一、任务由来 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大孤山地热田为新建矿山,开采矿种为地热,批复矿区面积为11.78km。 吉林省九洲康裕康养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悦如火山温泉文化旅游博览园项目位于矿区东北侧边界外约3km处,为解决园区建设的水文化艺术馆、水乐园、温泉休闲服务区、温泉养生中心等温泉取水问题,有效利用矿区内地热资源,现申请办理采矿许可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国土资源部令第44号)、土地复垦条例、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报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土资规〔2016〕21 号)等相关要求,矿山办理采矿权时应当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因此,受吉林省九洲康裕康养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委托,吉林省地质调查院承担了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大孤地热田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的编制工作。 二、编制目的 编制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大孤地热田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的目的是为实施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大孤地热田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为实现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及矿山地质环境提供有效的保护,为矿业经济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三、编制依据 (一)法律法规依据及相关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2009年8月27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2009年8月27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16年7月2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年8月26日);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年12月25日);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4月24日); 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2014年4月24日); 8、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2019年7月16日); 9、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2003年11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自2004年3月1日起施行; 10、关于印发吉林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标准(试行)的通知(吉国土资环发[2012]3 号); 11、国土资源部 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报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土资规【2016】21号),2017月1月; 12、财政部 国土资源部 环境保护部关于取消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 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的指导意见财建〔2017〕638号; 13、国土资源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的指导意见”国土资发【2016】63号; 14、吉林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2015年11月20日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修订通过); 15、土地复垦条例(2011年3月5日); 16、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办法(2013年3月1日); 17、财政部 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公告2019年第39号)。 (二)技术标准依据 1、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2008); 2、土地开发整理标准(TD/T101110132000); 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4、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程(TD/T1007-2003); 5、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 1922015); 6、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理规范DZ/T0222-2006; 7、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通则(TD/T1031.12011); 8、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0223-2011; 9、地下水监测规范(SL/T183-2005); 10、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估算定额标准(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编)2012 年3 月; 11、土地整治项目制图规范(TD/T10402013); 12、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规范(GB/T 14158-93); 13、中国地震烈度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 14、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T 0286-2015); 15、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17); 16、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 17、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要求与验收规范DB45/T 701-2010; 18、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技术规程(DZ/T 0287-2015); 19、耕地质量验收技术规范(NY/T 1120-2006); 20、城镇供热直埋热水管道技术规程CJJ/T81 。 (三)主要参考资料 1、悦如火山温泉文化旅游博览园规划方案文本,中国建筑上海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19年9月; 2、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大孤山段地热资源普查报告,吉林省地质调查院,2021年11月; 3、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大孤山段地热资源普查报告评审意见书(吉储审字〔2021〕6号),吉林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2021年11月; 4、关于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大孤山段地热资源普查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的复函(吉自然资储备字[2021]020号),吉林省自然资源厅,2021年11月 5、划定矿区范围批复的通知(四自然资矿划[2021]1号); 6、吉林省伊通满族县大孤山地热田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吉林省地质调查院,2021年12月。 四、方案适用年限 依据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报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土资规〔2016〕21号)规定新建矿山的方案适用年限根据开发利用方案确定,生产矿山的方案适用年限原则上根据采矿许可证的有效期确定。本次根据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大孤山地热田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现阶段规划的矿山服务年限为5年,根据采矿许可证一般五年延续一次,因此,本方案适用年限为矿山生产期5年,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期1年,管护期3年,确定本方案服务年限为9年。采矿证下发以后每5年对本方案进行修编一次,期间如矿山企业扩大开采规模、变更矿区范围、变更开采方式,应重新编制或修订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方案基准期自获得采矿许可证之日算起。 五、编制工作概况 (一)主要工作内容 1、收集矿山概况、自然地理、地质环境条件及矿山勘察设计、开发利用方案等有关资料。 2、野外地质环境调查采用110000地形图为底图,采用GPS与罗盘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定点,在采矿活动可能影响的范围内开展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有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岩土体特征、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矿区工程地质条件、植被覆盖概况、地质灾害及隐患、矿区土地利用情况、土壤类型等,完成工作量见表0-1。 表0-1 完成工作量统计表 项 目 调查路线 (km 调查面积 km2 调查点 个 照片 (张) 收集资料 份 成果报告 (份) 完成 工作量 5 11.78 7 10 6 1 3、对矿区进行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分析评估区地质环境背景,对矿山活动引发或加剧的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影响做出评估,按照恢复治理分区原则进行合理的分区和工程部署,进而合理部署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程及监测点位,实现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及矿山地质环境的有效保护; 4、通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资料分析,确定矿山开采导致的土地损毁情况,确定复垦区和复垦责任范围,并对矿山进行土地复垦方向可行性分析,根据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确定复垦方向,部署复垦措施,最终恢复土地的生产力,将工程对当地生态环境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 5、编制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大孤山地热田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具体工作程序见图0-1。 图 0-1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工作程序框图 (二)工作质量评述 1、本方案的内容组织、章节安排及文本图件编制严格按照国土资源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指南(国土资源部,2016.12)、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 0223-2011)及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通则(TD/T 1031.1-2011)等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完成。方案资料齐全,内容充实,满足规范要求。 2、野外地质环境调查工作,严格按其相应的技术规范、标准及要求进行。 第一章 矿山基本情况 一、矿山简介 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大孤山地热田属新建矿山,矿区内现有2眼地热井,均隶属于吉林省九洲康裕康养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矿区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水源地保护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文物保护地、风景名胜区、生态保护红线等(已由伊通满族自治县自然资源局核查)。建设的悦如火山温泉文化旅游博览园项目主体建设已完成80(园区地块为建设用地,项目已由伊通县发改委批复),地热流体地下输送管线已铺设完成5.8km,但其配套工程尚未开始建设,目前,矿区内地热资源处于未开采状态。 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大孤山地热田位于伊通县大孤山镇,距伊通县城区直线距离17km,距省会长春市城直线距离约60km;区内公路四通八达,交通便利,附近的公路有064县道、206省道、504国道、229国道及抚长高速(图1-1)。 图1-1 矿区交通位置图 二、矿区范围及拐点坐标 矿区范围南起前泉眼沟,北至双庙子屯,东由山西村,西到东沟屯的不规则地域。矿区由探矿权转采矿权,区内不存在矿业权重叠或者权属争议。矿区范围由6个拐点圈定,面积11.78km2。 表1-1 矿区范围拐点坐标一览表 拐点号 大地坐标2000(3度带) 拐点号 地理坐标2000 X Y 经度 纬度 三、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 (一)可利用资源储量 根据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大孤山段地热资源普查报告评审意见书(吉储审字〔2021〕6号),大孤山地热田C级年可开采储量32.5万m3/a,地热流体允许开采量为1084.00m3/d,年可开采热能3.27MW。为保证项目稳定运行,矿山在开采过程中将按照年开采规模不超过审批可开采储量的75-80%进行开采利用。 (二)矿山建设规模 根据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大孤山地热田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方案,项目设计地热流体年开采量为22.0万m3/a,因此确定矿山生产建设规模为大型。 (三)开采方式及开采层位 1、开采方式 目前该矿山处于建设阶段,未对地热资源进行开采。矿山生产期,拟采用管井抽汲式工艺进行开采,选用175QJR25(35)系列深井热潜水泵抽取,采用变频控制与长输管道输送给水系统,开采过程中会根据水位变化情况逐步调整变频控制系统。 2、开采层位 区内地热流体主要开采层位为古近系奢岭组、双阳组砂岩及砂砾岩。其顶板埋深为1303.50-2012.10m,有热储层累计厚度82.5-84.0m,开采标高为-1775.20m至-1066.60m。 (四)产品方案 采用抽水设备对矿区内2眼地热井进行开采,通过泵站、管道输送到悦如火山温泉文化旅游博览园园区,对园区内水文化艺术馆、水乐园、温泉养生中心提供热水。 (五)矿山生产生活废水处理 本项目废水主要为洗浴弃水、生活弃水,根据悦如火山温泉文化旅游博览园规划方案矿山生活最高日生活污水量为 715.77 m/d,废水经设备处理后排至室外污水管网。 (六)矿山总体规划 吉林省九洲康裕康养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拟打造围绕大孤山“火山温泉”的旅游资源形成集“温泉度假、水上乐园、休闲娱乐、文化展示”为一体的高品质文化博览园,项目园区由水文化艺术馆、水乐园、科普馆、飞行院线、温泉休闲服务区和温泉养生中心多栋建筑组成。一期规划用地面积约9.4公顷,建筑面积14.2万平方米,计划投资9.8亿元,该项目已由伊通满族自治县发展和改革局批复。 1、水文化艺术馆为室内戏水乐园,供人们休闲、娱乐,总建筑面积21194.22平方米,为正圆形的单一功能的一层桁架结构建筑,高32米,建筑内设有多种娱乐设施造浪池、摇滚巨浪、大喇叭、滑道、漂流、水上滑梯、海洋池等。 2、水乐园为人们提供小型戏水体验,总建筑面积29629.15平方米,建筑内设置有戏水、更衣、沐浴、休息大厅,休息包间、按摩SPA,KTV与娱乐区域,地下一层,地上有两层,二层有5000平方米儿童乐园,包括小摆锤、海豚一号、恐龙蛋、企鹅转转杯、冰雪海盗船、喷球车、摊位游戏、双峰飞车、疯狂迪斯科、音乐飞船、迷旋等儿童娱乐设施。 3、科普馆以科普演出和演绎为主要功能,为三层建筑,总建筑面积2406.14平方米,设置有舞台与观众厅,采用“浸入式”的演绎模式,引入国内外知名演出团体,以轻松有趣的演出主题,与观众形成良好的互动,为观众带来欢乐的同时,普及科学知识。 4、飞行院线总建筑面积3493.35平方米,其中包含游客服务中心约129平方米,建筑内设置有球幕区和体验仓,共三层,可容纳90人同时观影,是集教育与娱乐为一体的、新颖的影视场所。进入影院,观众将置身于一个倾斜的圆顶式结构的建筑中,可观看360度视域范围内的超大屏幕数字电影,球幕影院采用透射型的金属银幕,先进的数字放映设备,及仿真动感座椅设备,给观众带来强烈震撼的视听感官冲击,并使其享受身临其境的高科技虚拟现实体验。 5、温泉休闲服务区主要为游客提供温泉体验与休闲服务,总建筑面积26525.26平方米,地下一层设有温泉泡池,分大小泡池,室内泡池约2000平方米,半室外泡池约500平方米,室外泡池约3000平方米。泡池的种类齐全,有玫瑰花池、牛奶池、红酒池、椰奶池、槐花池、菊花池、柠檬池、薄荷池、中草药池、鱼疗池、VIP池和原汤泡池,各个种类单独成池,面积在7-10平方米之间。地上两层分别设有更衣室、大餐庙会(5000平方米)、宴会厅(可容纳约1000人)、全日餐厅、儿童餐厅、音乐餐厅、中餐大厅及包房等。 6、温泉养生中心为温泉酒店,总建筑面积29731.92平方米,地上为三层建筑,共设置有353个客房,客房分为四个种类情侣套房、家庭房、商务房和团建房。情侣套房面积约48平方米,家庭房、商务房和团建房面积约45平方米。酒店结合造型在顶层设置了屋顶复式套房,增加了居住的体验感。人们居住在这里,感受着大自然的温泉,看窗外如画的森林、大孤山,体验“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的意境,为宾客们带来健康温暖的居住体验。 为满足园区内的地热流体需求,对已建成的2眼地热井同时开采,通过5.8km输水管道送至矿区外园区温泉机房,温泉机房内设置一座有效容积为245m3的蓄水水箱,经变频供水泵加压后供至各游乐设施机房。根据悦如火山温泉文化旅游博览园项目规划方案,园区内水文化艺术馆、温泉中心、水乐馆所需地热流体开采量为605.5m3/d。 图1-2 悦如火山温泉博览园项目建设平面图 四、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 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大孤山地热田为新建矿山,目前处于建设阶段,未对区内地热资源进行开采。建设的悦如火山温泉文化旅游博览园位于矿区东北侧边界外3km处,占地面积9.4公顷,项目主体建设已完成80。 矿区内因施工地热井占用土地面积0.8074公顷,区内2眼地热井分别于2015年和2016年建成,ZDR1位于双庙子屯,成井深度2036.38m,有效热储层厚度82.5m,实测单井稳定流量为902.88 m3/d,水温46℃,ZDR2位于厢房屯,成井深度2008.00m,有效热储层厚度84.0m,实测单井稳定流量为496.56 m3/d,水温51℃。目前矿区内地热流体地下输送管线已铺设完成,但其配套工程尚未开始建设,两眼地热井均未进行开采。 10 第二章 矿区基础信息 一、矿区自然地理 (一)气象 本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湿热多雨,秋季凉爽温差大,冬季寒冷漫长。据多年气象资料,年平均气温为5.5℃,东南部高、西北部低。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22.7℃,最冷的1月平均气温-17.1℃,极端最高气温35.5℃,极端最低气温-40.2℃。每年11月中旬至翌年3月末,土地封冻,水体冻结,冻结深度由南向北增厚,为1m2m。 多年平均降水量651.7mm,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每年降雨量多集中在69月份,占全年的7080。冬季11-翌年3月份降雪期,不足全降水量的5。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300mm1400mm。由东向西蒸发逐渐增强,每年春季蒸发最强烈,冬季蒸发减弱。 (二)水文 矿区内发育的主要河流为孤山河,为常年性河流,河面宽约15m,河流每年有两次汛期,4月份前后积雪融化,发生春汛,迳流量增加。 6-9月份雨季发生夏汛,迳流量剧增,特别是78月份常出现洪峰,河流泛滥,易形成洪涝灾害。 (三)地形地貌 1、地形 矿区内地形较平坦,海拔标高232m258m。区内最低点位于孤山河河床,标高232m,最高点位于小东沟一带,标高为258m,矿区内ZDR1、ZDR2地热井地面标高分别为236.72m和236.90m。 2、地貌 矿区位于伊通县西部,地势较为平坦,区内大部分地貌为台地和漫滩阶地。 台地矿区内大面积分布,由中更新统冲、洪积黄土状亚粘土和下更新统冰水砂砾石组成。海拔标高237m270m,相对高差10m40m。 漫滩阶地沿孤山河谷呈条带状分布。地面平坦较开阔,微向河谷倾斜。岩性由全系统冲积亚粘土、亚砂土、砂、砂砾石组成,海拔标高220m230m。 (四)植被 矿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旱地和水田,旱地植被以玉米、大豆为主。水田植被类型主要为水稻。公路两侧有部分人工林带,树种多为落叶松、山杨、白榆等。 (五)土壤 区内土壤有为第四系粉质粘土、黄土状粉质粘土,上部粉质粘土厚度为0.3-0.8m,其下部以黄褐色黄土状粉质粘土为主,黑土与草炭土养分充足,适于植物生长;区内ZDR1附近输水管线土壤剖面如图2-1。 图2-1 矿区土壤层剖面示意图 二、矿区地质环境背景 (一)地层岩性 1、地层 根据地热井勘查资料,矿区地层由老至新依次为古近系始新统双阳组、古近系始新统奢岭组、古近系始新统永吉组、古近系渐新统万昌组、新近系中新统岔路河组和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表2-1)。基底以华力西期花岗岩为主。矿区内地表出露岩性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和更新统的层(图2-2)。 ⑴古近系始新统双阳组(E2s) 双阳组在全区分布,厚度变化较大,顶板埋藏深度1659.0-1674.0m,本次钻井未揭穿双阳组地层,岩性为黑-灰色泥岩、粉砂岩、细砂岩-砂砾岩,底部为砾岩。孢粉组合为椴粉-桦粉-付桤粉组合带。双阳组与下伏前古近系呈不整合接触,上覆盖层为奢岭组。 ⑵始新统奢岭组(E2sh1) 在全区分布、厚度变化较大。顶板埋藏深度1235.0-1241.0m,钻井揭露厚度在418.1-439.0m,岩性为灰黑色泥岩、粉砂岩和细中砂岩。孢粉组合为栎粉高含量带,渤海藻-小亨氏栎粉组合带。 表2-1 地热井揭露地层简表 系 统 组 顶板埋深 (m) 地层厚度 (m) 岩性及分布特征 第四系 全新统 60-65 主要由黄褐色、灰绿色粘土及杂色砂砾石组成。 新近系 中新统 岔路河组 (Nc) 60.0-65.0 213-225 岩性为浅灰色泥岩、杂色砂砾岩互层,下部为浅灰色粉砂质泥岩。 古近系 渐新统 万昌组 (E3w) 285.0-278.0 443.9-449.4 岩性以灰绿色、灰色泥岩、泥质粉砂岩为主,局部夹粉细砂岩。 始新统 永吉组 (E2y) 721.9-734.4 500.6-519.1 上部岩性以灰黑色泥岩为主,下部为灰绿色、灰黑色泥岩与白色中细砂岩互层。 奢岭组 (E2sh) 1235.0-1241.0 418.1-439.0 地层岩性以泥岩、泥质粉砂岩为主,下部为泥岩夹砂砾岩,为主要热储层。 双阳组 (E2s) 1659.1-1674.0 未揭穿 岩性为中细砂岩、中粗砂岩、粉砂质泥岩互层,底部为含砾粗砂岩夹泥岩。 ⑶始新统永吉组(E2y) 在全区分布,钻井揭露厚度在500-519.1m,顶板埋藏深度721.9-734.4m,岩性主要为深灰、灰黑色泥岩、粉砂岩和细砂岩。孢粉组合为栎粉高含量带,杉粉-小栎粉组合带,特征分子有渤海藻、棒球藻、华兆介、玻璃介和小介。永吉组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⑷渐新统万昌组(E3w) 地层顶板埋藏深度285.0-278.0m,钻井揭露厚度在443.9-449.4m。岩性为灰色、灰绿色泥岩与灰白、杂色砂岩、砂砾岩互层。孢粉组合为榆粉高含量带,小榆粉-两气囊粉组合带。万昌组与下伏永吉组为不整合接触。 ⑸新近系中新统岔路河组(Nc) 地层顶板埋藏深度一般在60-65m,矿区钻井揭露厚度213-225m。岩性为灰绿色、浅灰色泥质岩与杂色砂砾岩互层。孢粉组合为藁粉-藜粉-禾粉组合带。与下伏万昌组为不整合接触。 ⑹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h) 沿孤山河两岸分布,主要由黄褐色、绿灰色粉质粘土及杂色砂砾石组成,厚度50-60m。构成河谷阶地。 图2-2 矿区地形地质图 (二)地质构造 矿区一级构造单元位于东北陆缘岩浆弧盆岭系叠加构造带,二级构造单元位于长白山陆缘火山盆岭叠加构造带,三级构造位于伊通舒兰裂陷,裂陷进一步划分为叶赫盆地、伊通盆地、舒兰盆地等三个四级构造单元,矿区主要位于伊通断陷盆地。伊舒断陷盆地西北侧以大黑山为界,与松辽盆地相隔,东南侧为宽广的那丹哈达岭,西南侧以东辽河断裂为界,与叶赫隆起相邻,东北侧以第二松花江断裂为界,与舒兰断陷相邻。盆地次级构造单元包括莫里青断陷、伊丹断隆、鹿乡断陷和岔路河断陷4个二级构造单元,并可进一步划分为西北缘褶带、尖山构造带、万昌构造带等14个三级构造单元,矿区位于大孤山断阶带内(图2-3)。 区内构造发育,多条断裂经过,如西北缘断裂带、马鞍山张性断裂带,这些断裂不仅横向发育规模较大且纵向切割较深,构成了深部地幔热源和上部热储层的热力通道,可将近期火山活动产生的热量、岩浆侵入活动产生的余热向上传导,构成传递热量的良好通道,特别是马鞍山断裂具有良好的导通能力,地下热储由上部常温层地下水沿断裂带越流补给或沿单斜构造侧向迳流补给,所以断裂构造也是地热田的导水通道。 图2-3 伊通盆地构造位置与构造单元划分图 (三)水文地质 宏观上看,伊舒盆地自新生代以来,区内在断陷继承性不均衡沉降运动的影响下,沉积了近四千米的陆相碎屑岩。进入古近系渐新世依然延续了古新世盆地的特点,堆积了以河湖相为主,并伴有多序次较厚的洪积粗粒碎屑沉积物,具有分布广泛、层位较稳定、多韵律旋回、岩石胶结微弱、成岩差的特点。其中裂隙孔隙十分发育的砂岩、砂砾岩,为古近系、新近系地下水的赋存、运移提供了良好的地质空间环境。同时厚度较大的泥岩、粉砂质泥岩,层位稳定、胶结致密,阻水能力强,构成了良好承压水的隔水顶板(盖层),在地层压力和深部热源的共同作用下,又为深部地下热水的形成创造了基础条件。第四纪以来在新近系的基础上,又陆续堆积了冲、洪积物及砂砾石,并形成大面积分布的孔隙水。使区内成为潜水含水层与多层承压水含水层叠置的蓄水构造。 1、地下水类型及富水性 依据地下水的赋存条件,水理性质及水力特征,将全区地下水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承压水,碳酸盐岩类裂隙溶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四大类,具体水文地质特征描述如下 ⑴ 松散岩类孔隙水 广泛分布于勘查区,地下水赋存在第四系上更新统顾乡屯组和下更新统白土山组的砂、砂砾石层中,地下水水位埋深在2.0m10.0m,厚度变化较大,平原区含水层厚度一般为8.0m22.0m,局部可达37.7m,单井涌水量1000m3/d4000m3/d。 ⑵ 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承压水 主要分布在伊舒断陷盆地内,遍布整个勘查区,主要赋存在古近系和新近系的砂岩段中。根据以往勘探资料,以三道至赵家屯一线为界,东侧含水层岩性主要以砂砾岩、砾岩、中粗砂岩及含砾细砂岩为主,多与泥岩互层。单层厚度2.0m4.0m,最厚可达31.0m,累计厚度为70.0m左右;西侧以粉细砂岩为主,并与泥岩互层,砂岩单层厚度2.0m24.0m。累计厚度33.0m66.0m。含水层顶板埋深20.0m100.0m,水位埋深1.0m24.0m,渗透系数为5.4m/d,该层总体上因成岩作用差、含水层岩性比较松散、颗粒也较粗、透水性较好。但受控盆构造影响,富水性也存在一定差异,自盆地两侧向中部,砂岩的渗透性也由强到弱,水量也由丰富到贫乏。单井涌水量依次递减,分别为100m3/d1000m3/d。 ⑶ 基岩裂隙水 主要分布在勘查区南部山区,含水层岩性为花岗岩,泉流量一般为0.394L/s0.506L/s,多出露在两期花岗岩体接触带上或附近。富水等级与补给条件有关,即沿沟谷向两侧或一侧山坡,富水性自下而上呈现由富到贫。区内华力西期花岗岩较老,经长期风化作用,风化裂隙较发育,泉水出露较多,流量略大最大流量为0.506L/s,常见值为0.079L/s。 2、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⑴ 松散岩类孔隙水 大气降水是松散岩类孔隙水的主要补给源。河谷阶地漫滩上覆盖有黄土状亚砂土或淤泥质亚砂土,使地下水具有微承压性,局部为潜水。含水层岩性为冲积砂、砂砾石和冰水沉积含高岭土质砂砾石。由于含水层岩性颗粒较粗,厚度较大,孔隙发育,透水性强,地下水位埋藏浅,有利于大气降水的渗入补给。农灌期,接受灌溉水的回渗补给和两侧山体、丘陵、台地地下水的侧向径流补给;在汛期春汛、夏汛潜水受河水的短暂径流补给。孔隙潜水的排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蒸发和人工开采的方式消耗排泄地下水;二是枯水期以地下径流的方式排泄补给地表水;三是以“天窗”式越流排泄补给新近系承压水。 ⑵ 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承压水 埋藏于第四系松散层之下,主要赋存在平原区下部的新近系承压水盆地内,储水构造为不对称的平缓向斜,东翼宽西翼窄,由多层含水层叠加组成。浅部含水层直接与第四系孔隙承压水含水层呈不整合接触,二者水力联系密切。加之第四系孔隙承压水又与河谷阶地第四系微承压水相互沟通,勘查区在各含水层之间形成了一个相对统一的水动力系统。浅部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承压水除受上部第四系孔隙承压水的垂直渗入补给外,还有来自河谷阶地第四系松散岩类微承压水和山区基岩裂隙水侧向径流补给,区域上是受松辽分水岭影响,一侧流向西南,一侧流向东北,形成两个独立的水资源流域。新近系承压水以层间水平运动为主,人工开采是地下水一种不可忽视的消耗途径。古近系承压水以垂向越流运动为主,人工开采是其唯一排泄方式。 ⑶ 基岩裂隙水 主要分布在山区,含水岩体主要由华力西期花岗岩和燕山期花岗岩组成。风化壳强风化带为30m50m,裂隙发育,部分裂隙被充填,植物繁茂,十分有利降水的入渗,大气降水是该区的主要补给来源。部分降水通过风化裂隙下渗补给风化裂隙水,但由于地形坡度大,沟谷深切,部分大气降水又多以地表径流的方式汇入沟谷注入河流。风化带网状裂隙水主要有以下几个排泄方向一是以泉水的形式排泄注入河流;二是以侧向径流的方式排泄。由山区流入平原区补给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或补给新近系碎屑岩类裂隙承压水;三是以植物蒸腾的方式排泄地下水。 (四)工程地质 矿区为山间盆地工程地质区,10-30m以上的沉积物为第四系冲积物,粉砂质粘土、粉土和砂砾石,其下为新近系泥岩、粉砂岩及砂砾岩等。对工程建设影响较大的土体主要是第四系,叙述如下 1、粗砂 分布于河流两侧,厚1.5-3.8m,物理力学指标密度1.9-1.95g/cm3,天然含水量23-25,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20-240Kpa。 2、粘土 广泛分布于一级阶地上,厚度0.3-3.0m。物理力学指标孔隙比大于0.9, 天然含水量小于25,可塑状态,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20-150Kpa。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区内抗震设防烈度为Ⅵ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为地壳稳定区。 (五)矿体地质特征 大孤山地热田根据热储地层结构组合、热储层岩性、地温场和水文地质条件等,结合已施工的地热井和测井资料,地热田由热储层、盖层、热流体通道和热源四要素组成。依据区内载热流体赋存的空间形式,以层状热储为主要特征,热储层为古近系渐新统双阳组、奢岭组含砾砂岩、砂砾岩,属于沉积盆地型地热田。 1、埋藏条件 大孤山地热田热储层由古近系奢岭组、双阳组地层共同组成。其主要岩性为泥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粉砂岩、砂砾岩、砂岩。其中砂岩、砂砾岩构成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热储层。有效热储层累计厚度82.3-84.0m。ZDR1井热储层数24层;ZDR2井热储层数30层,埋藏深度1303.5-2012.1m,标高为-1775.20至-1066.60m。地热流体出口温度46-51℃,单位涌水量5.472-6.416m3/dm,富水等级为较富集。 2、盖层特征 根据地热井钻探揭露,结合测井与录井资料,本地热田的热储盖层为古近系永吉组、万昌组、新近系岔路河组和第四系。岩性大部分属泥质岩类,主要为泥岩、粉砂质泥岩夹砂岩等,厚度900-1100m。泥质岩类比率高达73.1-97.82%,为地热田的较好盖层,具有较好的保温性能,使区内地热流体具有较高的温度。 3、热源及热流体通道 区内构造发育,多条断裂经过,如西北缘断裂带、马鞍山张性断裂带,这些断裂不仅横向发育规模较大且纵向切割较深,构成了深部地幔热源和上部热储层的热力通道,可将近期火山活动产生的热量、岩浆侵入活动产生的余热向上传导,构成传递热量的良好通道,特别是马鞍山断裂具有良好的导通能力,地下热储由上部常温层地下水沿断裂带越流补给或沿单斜构造侧向迳流补给,所以断裂构造也是地热田的导水通道。此外,区内新构造运动也比较发育,断裂活动主要发生在伊舒裂谷的边缘部位,断裂持续不断的活动。主要通过第四纪地貌特征、断裂活动、地震及火山活动反映出来。区内多形成以中心式喷发为主的火山、如大孤山、小孤山、东尖山、西尖山等,表现为孤峰突起的地貌景观,构成壮观的伊通火山群。这些火山锥的空间展布均呈北东向,且受断裂控制明显。它们的发生和发展与新生代断裂构造的持续活动紧密相关。而矿区正位于伊舒裂谷内,毗邻大孤山。 4、地温场特征 矿区热源由地幔热流和地壳热流组成,主要热源来自地幔热流。区内伊舒断裂带切穿地壳而伸入上地幔,此深大活动性断裂构成了深部地幔热源和上部热储的热力通道,也沟通了古近系地层和上地幔的热力联系,成为盆地的供热导热通道,新构造运动形成的断裂带不断地将岩浆及火山活动产生的热能向上传导,并在不同的地层中进行了储存,形成了稳定的幔源热。依据两眼地热井实测流体温度和物探测井曲线显示储热层随着深度的增加,热储温度也相应升高,区内有效热储层温度在51.9℃-68.0℃之间,地层深度在1000m时,地层温度47℃,地层深度在2000m时,地层温度在68℃;根据地温梯度计算公式,得出区内平均地温梯度为3.74℃/hm。 5、地热流体动态 矿区从目前来看,除在勘查过程中进行地热流体降压(抽水)试验期间,引起水位波动外,基本处于未开采状态,从监测数据来看,地热流体天然动态基本稳定(图2-4)。但从伊舒盆地内吉林圣德泉地热田、双阳区奢岭地热田近些年开采情况看,年水位下降速率在1-2m左右,停采后水位恢复缓慢,说明补给条件不好,处于储存量的逐渐消耗(压力下降)过程。因此,在未来开采过程中,矿山企业应控制开采强度,逐步增大回灌量,是今后必须采取的有效措施。 图2-4 ZDR2号井水位动态变化曲线 三、矿区社会经济概况 2020年,伊通满族自治县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5。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8.4。城镇和农村常住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2和7.8。 伊通县辖12镇、3乡,人口44.9万人。县内自然资源丰富,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全县生产总值111.3亿元,同比增长3.2。固定资产投资可实现38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5.84亿元,地方级财政收入实现2.9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