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管廊施工组织设计.doc

返回 相似 举报
钢结构管廊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1页
钢结构管廊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1页
钢结构管廊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1页
钢结构管廊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1页
钢结构管廊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钢​结​构​ 管​廊​施工组织设计 目 录 第一章 施工组织综合说明5 1.1 编制说明5 1.2 工程概况7 1.3 工程目标7 1.4 项目管理策划8 第二章 主要施工方法10 2.1 测量、放线施工10 2.2 预应力管桩施工12 2.3 基础施工19 2.4 钢结构厂内加工、制作33 2.5 管廊钢结构安装50 2.6 钢结构施工重点、难点措施54 第三章 拟投入的主要物资计划54 3.1 主要周转材料的供应54 3.2 主要材料、设备供应保证措施55 第四章 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计划59 4.1 机械计划59 4.2 机械设备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保证60 4.3 机械设备进场检验60 第五章 劳动力安排计划60 5.1 施工队伍和技术力量的选派原则60 5.2 施工队伍的技术要求61 第六章 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61 6.1 质量目标61 6.2 质量保证体系61 6.3 组织保证措施62 6.4 质量管理制度63 6.5 质量保证措施66 第七章 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74 7.1 建立施工安全保证体系74 7.2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75 7.3 安全宣传教育77 7.4 安全技术管理79 7.5 安全检查与隐患整改制度82 7.6 临时用电安全管理84 7.7 机械安全管理85 7.8 专用机械安全管理86 7.9 现场消防管理86 第八章 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92 8.1 创建文明工地组织体系92 8.2 施工现场管理93 8.3 现场机械文明管理95 8.4 办公室、宿舍管理96 8.5 现场防止环境污染措施97 8.6 职工文明教育100 8.7 建立良好文明氛围103 8.8 文明施工检查评比104 8.9 按文明工地要求施工105 8.10 施工现场维护措施105 第九章 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106 9.1 组织保证106 9.2 人员保证108 9.3 技术保证109 9.4 管理保证110 9.5 计划保证111 9.6 职能体制保证113 9.7 经济制度保证114 9.8 例会制度保证115 9.9 装备保证116 9.10 材料保证116 9.11 作风保证118 9.12 资金管理和后勤保障方面的保证118 第十章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119 10.1 施工总平面图布置原则119 10.2 施工平面图布置依据119 10.3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任务120 10.4 现场围墙及大门120 10.5 现场道路120 10.6 现场材料堆场121 10.7 现场临时建筑121 10.8 施工用水123 10.9 施工用电125 10.10 现场平面布置管理127 10.11 现场平面布置图128 第十一章 工程交验后服务措施128 11.1 工程交验后回访制度与计划128 11.2 工程交验后服务管理机构128 11.3 工程保修期限130 11.4 保修范围及售后服务不取费130 11.5 维修服务人员的要求130 附件1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情况132 附件2劳动力安排计划133 附件3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134 附件4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135 附件5施工平面布置图136 附件6临时用地表137 141 第一章 施工组织综合说明 1.1 编制说明 1.1.1 编制依据 1、由招标单位提供的荆门化工循环产业园管架建设项目招标文件。 2、湖北省化学工业研究设计院设计的荆门化工循环产业园管架建设项目轻钢结构工程施工图。 3、规范、标准 (1)工程采用的主要规程、规范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2003 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 钢结构工程验收规范GBJ50205-95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 1.1.2 施工现场条件 1、场地条件本工程为荆门化工循环产业园管架建设项目,现场对安全文明施工要求高,需要精心组织布置才能满足所需。 2、交通运输拟建工程周边有市政道路直达现场,交通比较便利。 3、供水供电按建设单位指定地点引入。 1.1.3 方案编制 本方案是根据湖北省化学工业研究设计院设计的荆门化工循环产业园管架建设项目设计图纸资料和国家有关技术规范、验收标准和施工规范等进行编制。编制原则为保证新建建筑以及原有建筑物安全、可靠并具有可操作性;保证施工工期和工程质量要求;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方案为荆门化工循环产业园管架建设项目技术标文件,重点阐述了对本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有关设想、部署、主要采用的技术保障措施等。 1、进场后将全力以赴、尽快做好施工前期准备和施工现场生产设施的总体规划布置工作。发挥企业管理优势,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组织机构,落实严格的责任制,实施在建设、监理单位的领导和监督管理下的项目总承包管理制度。通过对劳动力、机械设备、材料、技术、方法和信息的优化处理,实现工期、质量、安全、文施及社会信誉的预期目标效果。 2、将积极整个工程的综合协调、成品保护、施工机械配备平衡等方面进行总承包管理,确保本工程顺利进行。 3、施工中将严格按照国家施工技术规范标准和荆门市建委有关的质量规定进行施工,工程验收质量达到国家施工验收规范合格标准。我公司将以创优为最终目标建立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现场设项目技术负责人加强施工质量验收制度,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诚恳地接受工程监理及市各级质量监督部门的监督直至工程竣工验收。 4、为了确保安全生产,我公司将在现场设安全项目经理,并安排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工程施工安全全过程管理、监督。编制好施工组织设计与专项施工方案经建设单位、监理审查批准后组织施工,全过程接受建设、监理及设计单位对工程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严格按照荆门市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规定组织施工,保证施工现场整洁、料具整齐、工完料清,充分体现业主及我公司形象和实力。 5、我们将根据招标文件工期要求,确保在180个日历天工期内完成全部施工任务。 1.2 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荆门化工循环产业园管架建设项目 地理位置 荆门市掇刀区荆和大道南端、阳光一路及兴化三路 建设单位 荆门化工循环产业园管理委员会 设计单位 湖北省化学工业研究设计院 质量目标 工程质量要求达到国家施工验收规范合格标准 建设规模 钢结构管廊长约5100米 工期目标 施工总工期180日历天 施工条件 具备开工条件 1.3 工程目标 1.3.1 质量目标 本工程将严格按照GB/T19001-2008标准严格施工,切实实现“坚固的主体,精确的安装”;“充分体现设计意图,实现建设方愿望”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国家验收合格标准。 1.3.2 工期目标 本项目施工将列入我企业的重点工程序列,在180日历天内顺利完工,按期交付使用。 1.3.3 安全目标 确保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轻伤事故发生率小于2‰,确保达到市级安全文明合格施工现场。 1.3.4 文明施工目标 达到市级安全文明施工合格工地标准,坚持生活区域庭院化,临建设施标准化,现场布置规范化,施工管理科学化,施工现场做到工完料清。 1.3.5 成品保护目标 加强成品保护措施,交付精品工程,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竣工保修承诺竣工保修时间均大于建设部和湖北省规定的保修期限。 1.4 项目管理策划 以企业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工程项目管理手册和项目管理四个办法为依据,按照“制定项目目标责任书及考核办法→制定项目市场合约管理策划书→制定成本管理策划书→制定项目管理实施策划书→项目经理部对各种策划书的实施→企业主管(领导)部门的定期监督考核→分阶段总结、奖惩→各种策划书的持续改进”的管理流程对本工程全面实施管理,确保施工处于受控状态。 1.4.1 市场合约管理 严格遵行平等、自愿、互利的原则与有关各方签定合同或协议;由我方总承包工程的专业分包商、材料供应商、劳务分包商等,必须经过公开招标或在我企业合格专业分包商、合格材料供应商、合格劳务分包商中择优选取,并经过项目经理部、我企业项目管理部、市场合约部等有关部门审核,经主管领导批准后与合作方签定合同或协议,从源头进行控制,以确保分包方(供应商)资质、能力、人员素质、材料(构配件)质量满足工程各项目标、技术参数要求。 1.4.2 项目成本管理 根据我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办法和工程项目管理手册,一是,从合理安排施工机械、工程材料、构配件进、退场,合理安排分部分项施工工序,避免积压和窝工等方面入手,加强成本控制;二是,应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有关软件,精确计算和放样,降低材料损耗率;三是,充分利用现代通讯及网络技术,如施工方案、合同等报审报批采用工程企业网络平台,现场人员实施无线通讯等,提高工作效率;四是,强化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协调配合管理,有关材料的及时回收利用,减少材料浪费;强化生活区、办公区的用水、用电等方面的管理,降低能源消耗,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 1.4.3 项目管理的实施 1、项目成员 选派具有同类工程施工经验、有创新精神的优秀管理人员组成项目管理班子,并按照国家及地方政府有关文件要求,施工现场配置安全经理和专职劳务管理员。按照工程项目各策划书的要求,全面负责组织实施。 按照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手册规定的工作流程,建立机动、高效、反应敏捷的信息系统。 2、方案指导 根据本工程各项创优目标、特点及施工现场周边环境状况,制定各种专项施工方案(或作业指导书),使本项目施工管理全面和企业部均得到有效控制,难点、重点、关键部位管理深入,效果突出,形成本工程项目的亮点。 1.4.4 项目管理实施的效果考核、总结及持续改进 根据企业工程项目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及本工程项目的施工节点,在工程项目目标策划书中制定相应的考核节点,由企业“项目管理委员会”按节点进行考核和评价,并对策划书与现场实际存在偏差的情况提出改进建议,由原策划书编制成员制定改进措施或对策。 建设单位对本工程提出的变更或其它新的要求,项目部应及时制定对策及措施,克服这种变化对工期、质量、安全和文明施工等方面的影响,并将有关措施(或作业指导书)反馈到企业有关部门及领导审批。 第二章 主要施工方法 2.1 测量、放线施工 2.1.1 测量依据 1、国家现行规范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荆门化工循环产业园管架建设项目施工蓝图; 3、建设单位方及其有关单位组织的施工现场有关测量控制点的交接和提供的相关资料。 2.1.2 施工测量的组织 1、测量人员的素质 工程的测量工作,关系到建筑物定位及功能间的布局要求,能否满足设计要求,能否满足国家相关规范的要求。我单位将组织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测量人员来承担此项目的测量工作。 2、施工测量的组织 以项目经理部牵头组织专业二级项目部专业测量人员组成测量组。 2.1.3 测量设备的配备与管理 1、测量设备、仪器准备 德国010BJ2经纬仪,德国芬荼92336精密水准仪,钢卷尺3m、5m和50m,塔尺3m,弹簧称100N等。 2、测量设备管理 所有测量仪器、钢尺需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严格按照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要求执行。方格网按II级独立网要求测设。所有测量仪器、钢尺等都由专业人员专人负责保管。 2.1.4 建筑物的平面控制 根据规划部门及建设单位提供的平面控制关系,对本工程我单位准备采用外围控制加内控法来进行对该楼的轴线控制以及控制点的竖向传递。 依据所测定的控制网,通过测设平行线及90转角定出建筑物各轴线进行放样及轴线控制。控制网的控制点以及各轴线与控制网的交点均埋设永久性混凝土桩,顶部中心埋设测量标志。 2.1.5 建筑物的标高控制以及传递 1、在距建筑约20m处埋设2个永久性水准点,水准点用混凝土桩埋设,埋设深度在1.2~1.5m,埋设桩表面设水准标志,既用于建筑物的高程控制,又用于建筑物的沉降观测用。 2、水准网采用德国芬荼92336精密水准仪观测,达到国家II等水准测量精度。 3、用国家III等水准测量精度测定以及0.000高程标定在主楼角柱上,在0.000标高点用检验合格的钢卷尺向上测量每层高程,在每层楼上用水准仪检查测量的高程,误差小于5mm,取8点高程中数,再用S2自动安平水准仪观测柱上标高并用红油漆标识,注记高程。 2.1.6 沉降观测 当楼层施工到▽0.000平面上后,依据图纸要求埋设沉降观测水准基点,按国家II等水准精度,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有关要求进行施工过程中的沉降观测,竣工后一年内每季度观测一次,以后每半年观测一次,直至沉降稳定。观测资料送建设单位并存档。 2.1.7 精度要求及技术参考数据 1、测角采用德国010BJ2经纬仪测角,精度2; 2、轴线放线轴线层间偏差不大于3mm; 3、高程测量误差每层不大于5mm,高度总差≤30mm。 2.1.8 精度保证措施 1、仪器、工具定期送计量部门检查,符合规范要求方进行使用。 2、测量人员、仪器固定。 3、测量定位放线后,提交“定位交接表”经建设单位方及监理验收后再行施工。 2.2 预应力管桩施工 本工程部分基础形式采用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代号PHC),型号有两种为PHC-AB500-100, PHC-AB300-70。沉桩方式优先采用锤击法;当采用静压法沉桩时,应对表层土进行处理,可采用碎石或建筑砖渣进行回填并碾压密实。PHC管桩详见中南标04ZG207,管桩外径为φ500和φ300,桩端持力层为3强风化岩。 2.2.1 锤击管桩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 桩机就位 吊桩插庄 对中调直 打 桩 电焊接桩 继续打桩 贯入度达到要求 测量贯入法 安装桩尖 移 动 收 锤 2.2.2 施工方法 1、测量放线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测量控制点及设计图纸,测量标定各个桩位中心点,打入钢筋头(或竹签)给予确定,并用白灰做上标志。自检复验无误后,报甲方等有关单位人员复核验线,待签字认可后方可开始下一步施工。要求测量人员高度负责地记录各个桩位重新以及水平标高,确保桩位准确和桩顶标高符合要求。施工过程中测量人员也应对桩位经常复核,以免桩位发生偏差。 2. 管桩选购、堆放与验收 预制管桩从管桩厂运来卸下堆放,堆放地点选择要根据打桩的情况和有利于施工的原则进行堆放。原则上每台桩机附近设一堆放点,并根据施工进度调整堆放点。堆放场地要求平整坚实,根据地面的坚实情况,可用枕木作支点,进行两点或三点支垫。预制管桩在现场最高堆放二层,根据用桩计划,先用桩应放在上面,避免翻动桩堆。 卸下来的桩,施工员和质检员应严格检查桩身的外观质量,防止断桩、严重裂缝的桩用于施工,发现不合格的桩严禁使用,并向有关单位报告。 3. 施打前准备工作 (1)根据施工图绘制整个的桩位编号图。 (2)认真检查打桩设备各部份的性能,以保证正常运作。 (3)在桩帽和桩锤之间圆圈进行标识,以便于吊桩就位。 (4)在桩身上划出以米为单位的长度标识,并按从下至上的顺序标明桩的长度,以便观察桩的入土深度及记录每米沉桩锤击数。 4. 打桩控制 (1)吊桩时由打桩机一点起吊,绑扎点距桩端0.239L处(L为单条管桩桩长)。 (2)把桩移到桩机前,由打桩机自身起吊桩就位,并调整垂直度,第一节桩起吊就为插入地面时的垂直度偏差不大于0.5,并用长条水准尺从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进行校正,必要时,拔出重插。 (3)在桩帽和桩头之间设置弹性衬垫,衬垫采用麻袋,压实后的厚度为120m以上。 (4)吊桩就位并调整垂直度后,起运桩锤施打,记录桩身每米入土击数。 (5)管桩施打过程中,保持桩锤、桩帽和桩身的中心线重合,当桩身倾斜率超过0.8时,暂停施打,找出原因并设法纠正。 (6)第一节桩顶离地面0.5m时停锤,起吊第二节桩,操作同前,至上节桩中心线与下节重合时,校正垂直度,上下节桩确保顺直,错位偏差不得大于2mm。并清理桩端板上的杂物,连接间隙用铁片填实,间隙不得大于2mm。 (7)本工程不采用大流水打桩施工法,而是将每根桩一次性连续打到底,尽量减少中间休歇时间,并通过调整配桩避免在接近设计深度时进行接桩。 5.管桩焊接 焊接接桩应符合先行行业标准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的有关规定。 当管桩需接长时,在入土部份桩头高于地面0.51.0m事进行接桩。 接桩前清理干净上下桩端的泥土杂物,采用钢丝刷清理,坡口处刷至露出金属光泽。 上下节桩应对齐,保证上节桩的垂直,错位偏差不小于2mm。 焊接时先在坡口周围对称点焊46点,由两人或者三人同时对称施焊,焊缝应连续、饱满,不得有时施工缺陷,如咬边,夹渣、焊瘤等。 焊接层数不小于二层,内层焊渣清理干净后才施焊外一层。 电焊条选择用E43或以上的焊条。 焊接好的桩接头应自然冷却后才继续锤击,自然冷却时间不少于5分钟,严禁用水冷却或焊好即打。 6. 送桩 本工程采用套筒式送桩器。 送桩器上下两端要平整,并与送桩器中心轴线相垂直。 当桩顶打至接近地面需要送桩时,测出桩的出制度并检查桩顶质量,合格后立即送桩。 送桩作业时,送桩器与管桩桩头之间设置2层麻袋作衬垫。 考虑到送桩时能量损耗,送桩时的最后贯入度需比同一条件下不送桩时的贯入度适当减小。送桩后及时回填送桩形成的孔洞。 7. 收锤控制 收锤标准采用贯入度控制,本工程采用D50柴油锤施打,按设计要求其收锤贯入度为最后三阵锤贯入度不大于30mm/10击,具体通过试桩确定。但桩收锤时应注意 (1)当贯入度达到设计要求而桩有效长度尚未达到设计要求时,应继续锤击3阵锤,其每阵锤击贯入度不应大于设计要求规定的数值。 (2)当贯入度达到设计要求而入土深度与设计要求深度相差太大时,应停止施工,向业主、监理方汇报。 (3)最后贯入度应在下列条件测定 a、桩没有破坏,或桩头处破坏经收复后再复打达到设计要求; b、锤的落距符合规定,锤心跳动正常; c、锤击没有偏差,桩帽和衬垫等正常。 (4)如遇特殊情况之一时,应暂停施打,与设计、监理、业主研究处理 a、贯入度骤变 b、桩身突然倾斜、跑位、断桩、移位或严重回弹; c、与邻桩长度相差悬殊且又打不下去,桩顶及桩身混凝土剥落、破碎。 2.2.3 桩基质量保证措施 (1)严格遵守广东省标准锤击式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DBJ/T15-22-2008)、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505-2002)中的有关规定。 (2)按公司ISO-9001质量体系程序文件及其工作文件的要求,落实各环节质量控制及记录情况。开工前必须向全体施工人员作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的质量技术交底。 (3)测量定位控制网采用经纬仪放点,提高测量精度,并在设桩位控制线前复控制点,减少测量放线误差。自检放线合格后,提请甲方验收复核,并设定专人跟踪每一个桩位,减少施工偏差,确保施工质量。 (4)对所进管桩桩身质量及有关资料逐批验收,认真核对有关检验报告(砂、石、水泥、钢筋及砼的强度、配合比),做到证凭相符,确保管桩质量。管桩的堆放应按不同规格、长度及施工流水顺序分别堆放,叠层堆放时不能超过三层,垫木应与吊点位置相同,叠层堆放的底层最外缘的管桩应在垫木处用木楔塞紧以防滚动。按照施工顺序进行连续施工,严格认真作好锤击桩记录,避免出现漏桩现象。 (5)按桩端面要平整,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0.5,上下桩中心线偏差不得大于5mm,节点弯曲矢高不得大于0.1桩长,且不大于20mm。 (6)接桩时应结合地址资料及桩顶设计标高选取用桩长,尽量采用送桩办法,以减少后期切割长度。 (7)如遇特殊情况,如贯入度突变、桩头破碎等,应立即停止施工并反映给施工技术人员,再会同有关单位人员协商解决后方可继续施工。 (8)为保证焊接桩质量,应做到①接桩端面平整,上下节桩之间的间隙应用铁片全部填实焊牢;②去除端面的杂物和油污;③上下端面平面要对齐,下节桩桩头须设导向箍以保证上下桩节找平接直;④焊接时先沿圆周对称点焊六处,等上下桩固定后在拆除导向箍,继续分层对称施焊。接头的焊缝不得少于两层,每层焊缝的接头应错开,焊缝必须饱满,不得出现夹渣或气孔等缺陷;⑤焊条采用J422型;⑥焊接好后需冷却5分钟方可继续进行施。 (9)截桩须用专用截桩器,严禁采用送桩器劈裂桩头的方法断桩。 (10)严格执行工序自检制度,自检合格后必须经过业主及监理方验收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11)施工技术资料要按规定、规格、内容、份数及时整理。 2.2.4 桩基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施工前做好安全教育,确定安全员,对施工班组要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在施工过程中也要定期进行安全活动。 (2)作业前应检查桩机各部件连接是否牢固,零件接头有无破损。 (3)电工要负责检查导线的绝缘情况,特别是动力线和配电箱、集装箱的引入线部分绝缘是否可靠。雨季施工时防止拖地电缆浸泡在水中。 (4)锤击桩作业时,机身10m内为警戒线,除作业人员外,闲杂人员严禁靠近。 (5)起吊重物前应检查捆绑索具以及吊机钢丝绳有无断丝断股现象,如断丝超过10者应立即更换,查看绑桩是否牢固,以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6)桩机自行取桩须靠拖拉桩段,此时班组人员要相互呼应,严禁野蛮作业。 (7)严格执行公司有关施工安全的管理规定,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不准穿拖鞋和酒后上班及在桩架上向下乱丢物品。 (8)班组人员要相互照应,明确岗位责任,提高安全观念。 (9)贯彻落实特殊工种持证上岗制度,严禁无证人员上岗操作。 2.3 基础施工 2.3.1 基础施工重点、关键点 本工程土方开挖工程量随不大,但基坑纵向距离较长,现场位置较特殊,有一定高差。须制定严密的开挖线路,有效的控制措施,严格按照土方工程“对称、平衡、分层”的原则开挖,对支护结构采用预卸荷的方法,尽量降低土体开挖对支护结构的变形影响。 2.3.2 基础施工部署 1、施工区段划分 根据本工程结构平面位置,基础施工阶段以荆和大道南端、阳光一路及兴化三路划分为3个施工段进行施工,3条施工线路同时组织施工。 2、施工安排 进场后立即根据规划院提供点位进行工程放线测量,组织反铲挖机进行土方开挖,同时随开挖进行降排水,土方工程完成后进行验槽;施工分三个施工段流水施工,挖土过程中,随挖随进行垫层施工,垫层完成的部位随之进行基础梁、基础钢筋绑扎,模板支设,分段浇注混凝土。 2.3.3 基础阶段施工顺序 测量放线→土方开挖→垫层砼→基础定位放线及复核→基础钢筋绑扎→地梁钢筋绑扎→模板支设→砼浇筑→砼养护 2.3.4 基础定位测量 1、轴线控制 根据建筑总平面布置图以及业主和规划部门提供的定位控制桩,将控制坐标引测至工程区域内。利用主要轴线的交点作为控制点,在距离拟建建筑较远的地方投测出方向控制桩,用以控制轴线的方向,以主要纵横轴线交点为主要中心“十”字控制点,并根据“十”字中心控制点,按照施工图纸距离对建筑物进行逐步放样。 2、标高控制 根据业主及规划部门提供的高程控制点及设计0.000的绝对高程进行引测,本工程是以国家特殊钢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体工程城市坐标进行引测的。然后将此高程引测至在施工区域,在拟建建筑场地四周永久性墙体上用红色油漆标记“▽”并在旁边标注标高,以红“▽”上顶线为标高基准,高程控制点红“▽”不得少于三个,间距分布均匀并要满足结构施工的需要,且红“▽”须设在同一水平高度,其误差控制在3mm以内,在施测各层标高时,应后视其中的两个红“▽”上顶线以作校核。 3、控制桩(点)的保护 控制桩按测量规程规定的标准进行埋设,一般埋设在坚固、不易遭到干扰和破坏的地方,桩顶周围砌筑20cm高的保护台,并在控制桩(点)四周打入钢管保护桩,保护装上围绕铁丝,保护控制桩(点)不受毁坏。 施工过程中,受到施工干扰或破坏的轴线控制桩、高程控制点,必须及时拆除,并在临近不易受到干扰的位置进行恢复,避免不知情时用错。 4、测量复核 基坑开挖完毕,即可进行基础垫层定位放线及标高引测施工,由测量员按照基础平面布置图所示垫层尺寸及标高,根据测设好的轴线控制桩将主控轴线引测至基坑内,然后采用钢卷尺将垫层边缘尺寸量出,并在基土上钉木桩,木桩顶设钉子控制边缘尺寸,作为垫层砌筑砖模的依据。各部位边缘尺寸控制桩测设完毕后,由技术员、施工员及质量员对垫层边缘尺寸进行复核,合格后邀请现场监理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垫层模板支设以及垫层砖模砌筑施工。 2.3.5 基础施工 1、土方开挖与回填 (1)土方开挖 本工程所处区域存在一定坡度,在开挖前要做好降水,排水工作,基坑内设排水沟和集水坑,将基坑地下水位降至基础垫层以下1000mm。以便基础施工顺利进行。土方开挖按10.6放坡。 本工程土方沿基础四周进行整板开挖,采用机械挖土。土方开挖采用反铲挖掘机,适当时配以自卸汽车弃土。尽量就近弃土以备回填之用。开挖过程中,对挖土深度、几何尺寸、标高均必须严格控制,基础基础下的不良土层均应清除干净,超挖部分用土石屑分层回填夯实至垫层底,垫层顶面每边超出基础底边300mm,压实系数为0.95。基础开挖时注意基坑顶部周围不得堆载,基坑开挖与施工过程中应避免基底土层的扰动和坑底泡槽,基础开挖过程中应注意对已施工完毕桩的保护,避免其受扰动而破坏基坑挖完后应进行验槽,作好记录。(雨期基坑施工上部四周围土堤以防地面雨水流入基坑内,同时经常检查边坡情况,以防塌方。) (2)土方回填 基础施工完毕,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土方回填,土方回填应先将基面清理干净,不得含有草皮、树根、淤泥、杂物等,回填土选用基坑原挖出的土方(经晾晒符合要求),如果不够,采用外购黄土回填。回填用人工,每层回填厚度不得大于25cm,用机械夯实,每层用环刀取样,压实系数满足要求后进行下一步取样。直至回填至设计标高。 2、基础施工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 (1)工艺流程垫层混凝土→基础钢筋绑扎→支基础侧模板→钢筋隐检、模板预检→混凝土浇筑→拆除侧模→混凝土养护。 (2)利用控制桩放施工控制线、基础边线到垫层面,复查地基垫层标高及中心线位置,无误后,绑扎基础钢筋。 (3)位置和纵横龙骨、连杆点的间距及尺寸。模板安装后,应对断面尺寸、标高、对拉螺栓、连杆支撑等进行预检,均应符合设计图纸和质量标准的要求。 (4)钢筋工程 凡进入现场钢筋必须有出厂合格证,经试验室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新进场钢筋必须清洁、干净、无锈。钢筋在断料时,应根据钢号、直径、长度和数量长短搭配,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尽量减少钢筋接头,以节约钢筋。 水平钢筋直径大于等于22mm的,采用焊接,直径小于22mm时,采用绑扎接头,同一截面焊接接头不超过50,绑扎接头不得超过25。钢筋现场绑扎时,梁采用绑扎接头,有绑扎接头的钢筋截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积百分率,受拉区不得超过25,受压区不得超过50。 钢筋护层厚度要符合设计要求。保护层用与混凝土同成分的砂浆垫块,板负筋用马凳支垫稳固。施工时注意土建与水电施工相互配合,以免将负弯矩钢筋踩下。 基础钢筋采取弹线、划线绑扎,确保位置准确。柱筋应按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与独立基础钢筋绑扎或点焊牢固,上部增设二道定位水平筋或定位箍筋,确保其位置准确。钢筋安装时,配置的钢筋级别、直径、间距和根数均需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的要求。绑扎的钢筋骨架不得有变形、松脱,钢筋位置的偏差值要满足施工规范要求。 钢筋绑扎完经自检合格后,由施工单位、监理检查验收,并做好隐蔽验收记录,否则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5)混凝土浇筑 浇筑槽底及帮模(木模时)应先适当浇水润湿。基础梁浇筑混凝土时,应按顺序直接将混凝土倒入模中;如甩槎超过初凝时间,应按施工缝要求处理。 振捣应沿基础梁浇筑的顺序方向,采用斜向振捣法,振捣棒与水平面倾角约30左右。棒头朝前进方向,插棒间距以50cm为宜,防止漏振。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泛浆出气泡为准。混凝土表面应随振随按标高线,用木抹子搓平。 留接槎纵横接连处一般不宜留槎。甩搓处应预先用模板挡好,留成直槎。继续施工时,接槎处混凝土应用水先润湿并浇浆,保证新旧混凝土结合良好;然后用原强度等级混凝土进行浇筑。 养护混凝土浇筑后,在常温条件下12h内应覆盖浇水养护,浇水次数以保持混凝土湿润为宜,养护时间不少于七昼夜。 3、基础排水和防止沉降措施 (1)基础排水 考虑到本工程所处位置的水土情况及本工程基槽开挖深度,拟采用明沟加集水井排水。 明沟排水 a、施工方法 在基坑开挖至接近地下水位时,沿基坑四周挖一个环形排水沟,排水沟内设置积水井,二者互相连通,如下图一所示。此时应分层开挖,如图二所示,用抽水设备自集水井不断向坑外抽排地下水。随着坑底的不断加深,使集水井与排水沟亦不断向下加深,直到坑底达到设计标高为止。当基坑开挖至预定深度后,应对排水沟和集水井进行修整完善,沟壁不稳时须进行支护。 分层开挖排水沟 2 1 3 4 1挖土面;2排水沟;3静水位线;4动水位线 b、技术要求 排水沟和集水井宜布置在拟建建筑基础边净距0.4m以外,排水沟边缘离开边坡坡脚不应小于0.3m;在基坑拐角处或每隔30~40m应设一个集水井。排水沟底面应比挖土面低0.3~0.4m,集水井底面应比沟底面低0.5m以上。 排水沟、集水井截面根据排水量确定,排水量V应大于涌水量Q,满足V≥1.5Q。 抽水设备可根据排水量大小及基坑深度确定。 对分段放坡的基坑,在分级平台的内侧也应布置排水沟或排水管。 集水坑内明排重视环境排水,当地表水对基坑侧壁产生冲刷时,宜在坑外采取截水、封堵、导流等措施,截水沟一般设置在基坑顶部周边距坡顶线30cm处。 (2)防止沉降措施 施工用水、废水设有临时排水管道,排水沟有防止漏水措施,并与建筑物保持一定安全距离。安全距离非自重湿陷性黄土不小于12m,搅拌站设置离建筑物不小于10m。距离建筑物四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在15m以内不应设置集水井。材料的堆放,不得阻碍雨水排泄。需要浇水的建筑材料,宜堆放在距离基坑5m以外,并防止水流入基坑内。 2.3.6 预埋件及预留孔洞 1、竖向构件预埋件的留置 采用绑扎固定的方法用铁丝将预埋件锚脚与钢筋架绑扎在一起。为防止预埋件位移,锚脚尽量长一些。 2、水平构件预埋件的留置 板顶面预埋件的留置采用将预埋件锚脚做成八字形,与楼板钢筋焊接,用改变锚脚的角度,来调整预埋件的标高。 3、预留孔洞的留置 梁柱侧面采用钢筋焊成的井字架卡住孔模,井字架与钢筋焊牢。 板底面采用在底模上钻孔,用铁丝固定在定位木块上,孔模与定位木块之间用木楔塞紧。当楼板板面上留设较大孔洞时,留孔处留出模板空位,用斜撑将孔模支于孔边上。 4、预埋件位于混凝土的侧面 (1)预埋件距混凝土表面浅,面积小时,可采用螺栓紧固卡使埋件紧贴模板,成型后拆除卡子,重复使用。 (2)预埋件面积不大时,可用铁钉或木螺丝预先打孔将埋件固定于模板上。当混凝土断面较小,将预埋件锚筋接长,绑扎固定。 (3)当预埋件面积较大时,在埋件内侧焊螺帽,用螺栓穿过模板与螺帽连接固定。 5、预埋件固定位置检查 (1)锚筋不得与主筋相碰,且应留在主筋内侧,并不应使其中心在保护层内。 (2)预埋件不应突出混凝土表面。 (3)预埋件位置误差中心线位移5mm,水平标高+3,-0mm。 2.3.7 质量保证措施 1、人员管理措施 (1) 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和技术素质。 (2)质量保证体系要正常运转,各负其责,并做到奖罚分明,确保合格率达到100%。 (3) 各级领导都要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和“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的思想,通过各种形式将这一思想落实到每个施工人员的行动上,强化全员质量意识。 (4)对持证上岗的人员如焊工、起重工和电气安装工做好技术培训,上岗前要严格进行资格确认。 2、组织保证措施 实行工程质量管理责任制,各级管理人员都具有相应的职责,以责、权、利三者相结合的原则,实施中实行动态管理,具体措施如下 (1)在公司的直接领导、监督下,由技术负责人制定各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管理卡,整理技术资料,及时解决工程技术问题。 (2)由项目经理指挥施工,认真贯彻施工工艺,合理安排各道工序的施工,及时解决施工中的问题,并负责组织分项工程质量的验评工作,负责其它各级检查的辅助协调工作。 (3)在以施工员为核心的作业层,严格认真地对工程质量按操作工艺认真自检,不合格者及时返工,直至合格。 (4)不服从质检员管理的班组或个人,质检员有权责令其停工,质量低劣的,质检员可向项目经理提出要求换班组长,或辞退某人的建议,报请项目经理认真处理。 (5)不按操作规程和技术交底要求施工的,坚决返工,不得遗留。 3、项目专职质检员制度 (1)负责一般工序的预检和中间检查。 (2)负责对特殊工序管件工序进行重点连续质量控制。 (3)负责执行“三检一查”制度的实施(自检、互检、交接检以及工序交接)。 (4)以上各专职管理人员履行其职责,各项制度的顺利实行。 4、施工用材料、构配件的质量控制措施 材料、构配件是本工程施工的主要骨件,材料的质量是工程质量的重中之重,材料不符合要求,会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对此,项目部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加以控制,对所有材料做到双控检验,不合格者严禁入场。 (1)对用于工程的主要材料,进场必须具备正式的出厂合格证和材质检验单。进场后抽样复检,合格后方能使用,否则无条件退场。 (2)工程中所有各种构件必须具有厂家批号和出厂合格证,权威部门的检验合格证,构件在使用前必须分堆码好。 (3)凡标志不清或认为质量存在问题的材料,杜绝进场,采购进材时,必须做到货比三家,证件齐全方能选用。 (4)现场配制的材料,如砼、砂浆、防水材料、防腐材料、绝缘材料、保温材料等的配合比,须经有资质的试验单位试配合格后,按配合比通知单实施,并留足砼、砂浆试块。 (5)仔细核对认证其材料的品种、型号、性能无误。 5、常见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1)常见的质量通病 始终树立“质量第一,预防为主”这一生产现念为指导方针,对质量加以控制,常见的质量通病渗、漏、泛、堵、壳、裂、砂锈,由于经常发生,犹如多发病、常见病,而成为质量通病,具体表现在 ①基础不均匀下沉,墙身开裂; ②现浇砼工程出现蜂窝、麻面、露筋; ③砂浆、砼的配合比控制不严,任意加水,强度得不到保证; (2)常见的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①严格控制工艺规程; ②主动控制工序的活动质量; ③及时检验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 ④设置工序的质量控制点; ⑤提高参与项目施工组织者、指挥者的质量意识,认真遵守施工程序的操作规程,认真总结生产质量通病的经验教训,编制切实有效的防治措施并加以实施,消除质量通病; 6、技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