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支模方案-五层高支模去梁模板碗扣钢管高支撑架计算书.doc

返回 相似 举报
高支模方案-五层高支模去梁模板碗扣钢管高支撑架计算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支模方案-五层高支模去梁模板碗扣钢管高支撑架计算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支模方案-五层高支模去梁模板碗扣钢管高支撑架计算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支模方案-五层高支模去梁模板碗扣钢管高支撑架计算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支模方案-五层高支模去梁模板碗扣钢管高支撑架计算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全设施计算软件2012 PKPM软件出品 梁模板碗扣钢管高支撑架计算书 依据规范 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施工木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64-2008 计算参数 钢管强度为205.0 N/mm2,钢管强度折减系数取1.00。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15.2m, 梁截面 BD400mm900mm,立杆的纵距跨度方向 l0.60m,立杆的步距 h1.50m, 梁底增加3道承重立杆。 面板厚度15mm,剪切强度1.4N/mm2,抗弯强度15.0N/mm2,弹性模量6000.0N/mm2。 木方3580mm,剪切强度1.3N/mm2,抗弯强度15.0N/mm2,弹性模量9000.0N/mm2。 梁底支撑顶托梁长度 1.20m。 顶托采用木方 8080.00mm。 梁底按照均匀布置承重杆3根计算。 模板自重0.20kN/m2,混凝土钢筋自重25.50kN/m3。 倾倒混凝土荷载标准值2.00kN/m2,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2.50kN/m2。 梁单侧的楼板厚度0.15m,梁单侧的楼板计算长度0.50m。 扣件计算折减系数取1.00。 图1 梁模板支撑架立面简图 计算中考虑梁单侧部分楼板混凝土荷载以集中力方式向下传递。 集中力大小为 F 1.2025.5000.1500.5000.6001.377kN。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0。 钢管惯性矩计算采用 IπD4-d4/64,抵抗距计算采用 WπD4-d4/32D。 一、模板面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多跨连续梁计算。 作用荷载包括梁与模板自重荷载,施工活荷载等。 1.荷载的计算 1钢筋混凝土梁自重kN/m q1 25.5000.9000.60013.770kN/m 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 q2 0.2000.60020.9000.400/0.4000.660kN/m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P1 2.5002.0000.4000.6001.080kN 均布荷载 q 1.2013.7701.200.66017.316kN/m 集中荷载 P 1.401.0801.512kN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截面抵抗矩 W bh2/6 60.001.501.50/6 22.50cm3; 截面惯性矩 I bh3/12 60.001.501.501.50/12 16.88cm4; 式中b为板截面宽度,h为板截面高度。 计算简图 弯矩图kN.m 剪力图kN 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 变形计算受力图 变形图mm 经过计算得到从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别为 N10.810kN N23.409kN N33.409kN N40.810kN 最大弯矩 M 0.045kN.m 最大变形 V 0.031mm 1抗弯强度计算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M/W 0.04510001000/225002.000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取15.00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f],满足要求 2抗剪计算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Q/2bh31910.0/2600.00015.0000.318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40N/mm2 面板抗剪强度验算 T [T],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0.031mm 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133.3/250,满足要求 二、梁底支撑木方的计算 梁底木方计算 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 q P/l 3.409/0.6005.682kN/m 最大弯矩 M 0.1ql20.15.680.600.600.205kN.m 最大剪力 Q0.6ql 0.60.6005.6822.045kN 最大支座力 N1.1ql 1.10.6005.6823.750kN 木方的截面力学参数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截面抵抗矩 W bh2/6 3.508.008.00/6 37.33cm3; 截面惯性矩 I bh3/12 3.508.008.008.00/12 149.33cm4; 式中b为板截面宽度,h为板截面高度。 1木方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 f M/W 0.205106/37333.35.48N/mm2 木方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5.0N/mm2,满足要求 2木方抗剪计算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Q 0.6ql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 3Q/2bh [T]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2045/235801.096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30N/mm2 木方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3木方挠度计算 挠度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 均布荷载通过变形受力计算的最大支座力除以木方计算跨度即木方下小横杆间距 得到q3.527kN/m 最大变形v0.677ql4/100EI0.6773.527600.04/1009000.001493333.00.230mm 木方的最大挠度小于600.0/250,满足要求 三、托梁的计算 托梁按照集中与均布荷载下多跨连续梁计算。 均布荷载取托梁的自重 q 0.061kN/m。 托梁计算简图 托梁弯矩图kN.m 托梁剪力图kN 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 托梁变形计算受力图 托梁变形图mm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弯矩 M 0.363kN.m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支座 F 9.180kN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变形 V 0.162mm 顶托梁的截面力学参数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截面抵抗矩 W bh2/6 8.008.008.00/6 85.33cm3; 截面惯性矩 I bh3/12 8.008.008.008.00/12 341.33cm4; 式中b为板截面宽度,h为板截面高度。 1顶托梁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 f M/W 0.363106/85333.34.25N/mm2 顶托梁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5.0N/mm2,满足要求 2顶托梁抗剪计算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 3Q/2bh [T]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4985/280801.168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30N/mm2 顶托梁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3顶托梁挠度计算 最大变形 v 0.162mm 顶托梁的最大挠度小于600.0/250,满足要求 四、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为 其中 N 立杆的轴心压力最大值,它包括 横杆的最大支座反力 N19.180kN 已经包括组合系数 脚手架钢管的自重 N2 1.200.12715.1502.304kN N 9.1802.30411.483kN i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i1.60cm; A 立杆净截面面积,A4.239cm2; W 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W4.491cm3; [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205.00N/mm2; a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0.20m; h 最大步距,h1.50m; l0 计算长度,取1.50020.2001.900m; λ 由长细比,为1900/16119; φ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0/i 查表得到0.458; 经计算得到σ11483/0.45842459.147N/mm2;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σ [f],满足要求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为 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 MW计算公式 MW1.4Wklal02/8-Prl0/4 风荷载产生的内外排立杆间横杆的支撑力 Pr计算公式 Pr51.4Wklal0/16 其中 Wk 风荷载标准值kN/m2; Wkuzusw0 0.3000.6500.2410.047kN/m2 h 立杆的步距,1.50m; la 立杆迎风面的间距,1.20m; lb 与迎风面垂直方向的立杆间距,0.60m; 风荷载产生的内外排立杆间横杆的支撑力 Pr51.40.0471.2001.900/160.047kN.m; 风荷载产生的弯矩 Mw1.40.0471.2001.9001.900/8-0.0471.900/40.013kN.m; Nw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心压力最大值; Nw9.1801.21.9200.91.40.013/0.60011.511kN 经计算得到σ11511/0.45842413000/449161.969N/mm2;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σ [f],满足要求 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架体中每个节点的风荷载转化的集中荷载 w 0.0470.6001.5000.042kN 节点集中荷载w在立杆中产生的内力 wv1.500/1.2000.0420.053kN 节点集中荷载w在斜杆中产生的内力 ws1.5001.5001.2001.2001/2/1.2000.0420.068kN 支撑架的步数 n10 节点集中荷载w在立杆中产生的内力和为0.06810.000-10.0680.677kN 节点集中荷载w在斜杆中产生的内力和为10.0000.0530.529kN 架体自重为1.920kN 节点集中荷载w在斜杆中产生的内力和小于架体自重,满足要求 模板支撑架计算满足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