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一章 机械安全技术(重点) 第一节 机械安全概要 1、齿轮传动机构必须装置全封闭型的防护装置;(钢板、铸造箱体) 2、皮带摩擦后易产生静电放电现象,不适用于容易发生燃烧或爆炸的场所; 3、皮带传动装置的防护罩可采用金属骨架的防护网,与皮带的距离不应小于50mm; 4、皮带设置防护罩的情况(不应小于50mm) ①传动机构距离地面2m以下时; ②皮带轮中心距之间的距离在3m以上; ③皮带宽度在15cm以上; ④皮带回转的速度在9m/min;S 5、消除联轴器隐患的根本办法加防护罩; 6、机械伤害的类型正常工作状态下、非正常工作状态、非工作状态; 7、区分伤害类别 ①物体打击不包括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引发的物体打击; ②车辆伤害不包括起重设备提升、牵引车辆、车辆停止发生的事故; ③机械伤害不包括起重机械引起的机械伤害; ④起重伤害起重作业中坠落引起的物体打击; ⑤触电雷击伤亡; ⑥淹溺包括高出坠落淹溺,不包括矿山、井下透水; ⑦高处坠落高处作业中发生的伤亡事故,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 ⑧坍塌如脚手架、土方倒塌,不包括矿山冒顶片帮,车辆其中伤害、爆破引起的坍塌。 8、实现机械本质安全方法 (顺序先消除、再减少-重点 ①消除原因; ②减少或消除接触危险部件的次数; ③使人难以接触危险部位; ④保护装置、个人防护装备。 9、保护操作者和有关人员安全 ①培训,提高辨别危险的能力; ②重新设计使用警示标志; ③提高避免伤害能力; ④增强避免伤害的自觉性; 10、保护罩一般不准脚踏或站立,必须做平台或阶梯时,应能承受1500N的垂直力。 11、本质安全 (重点) ①采用本质安安全技术避免锐角、尖角、突出部分,确定物理量限制。 ②限制机械应力; ③材料的安全性; ④履行安全人机工程学原则; ⑤设计控制系统的安全原则; ⑥防止气动和液压系统的危险; ⑦预防电气危害; 12、机器安全防护装置 ①固定安全防护装置防治操作人员接触机器危险部件的固定防护装置; ②连锁安全装置; ③控制安全装置使机器能迅速的停止; ④自动安全装置使用于低速 ⑤隔离安全装置; ⑥跳闸安全装置; ⑦双手控制安全装置仅对操作者提供保护; 13、厂区干道双向宽度不小于5m,单向不小于3m。门口设置限速限高牌、提示牌、警示牌。 14、车间安全通道通汽车宽度>3m;电瓶车>1.8m;手推车三轮车>1.5m;人行通道宽度>1m。 15、设备布局 (记忆) 大型设备 中型设备 小型设备 外形尺寸 >12m 612m <6m 设备间距 ≥2m ≥1m ≥0.7m 与墙柱距离 ≥0.9m ≥0.8m ≥0.7m 16、胚料堆放白班存放每班加工量的1.15倍;夜班2.5倍,但不得超过当班定额; 17、垛底与垛高之比为12,垛高不超过2m;砂箱不超过3.5m; 第二节 金属切削机床及砂轮机安全技术 18、机床异常现象温升异常、转速异常、振动噪声大、出现撞击声、输入参数异常、机床内部缺陷; 19、运动机械中易损件的故障检测 ①零部件检测重点传动轴、轴承、齿轮、叶轮; ②滚动轴承损伤的现象杂碎、断裂、压坏、磨损、腐蚀; 20、机床由于振动而产生的故障率占整个故障的6070; 21、砂轮机正面应装设不低于1.8m高度的防护挡板;(开口角度65) 22、直径≥2m的砂轮装上法兰盘后应进行平衡调试; 23、砂轮与卡盘的匹配 ①法兰盘的直径不得小于砂轮直径的1/3; ②砂轮磨损到比法兰盘直径大10mm时,应更换; ③砂轮与法兰盘之间加装直径大于卡盘直径2mm,厚度12mm的软垫。 24、砂轮机的使用①禁止侧面磨削、②不准正面操作、③不准共同操作; 第三节 冲压机械安全技术 25、冲压作业危险因素(不包含“冲压件装卡不牢,飞出伤人”) ①设备结构的危险;完成一个循环,才会停止; ②动作失控零部件变形、磨损; ③开关失灵; ④模具的危险; 26、冲压设备的安全装置 ①机械式对作业干扰影响较大,操作人员不喜欢使用,有局限性; ②按钮式实行隔离保护; ③光电式、 ④感应式; 27、剪板机的安全技术措施应由23人完成;运动部件安装防护罩;③手指离刀口距离最少保持200mm; 第四节 木工机械安全技术 28、木工机械安全装置安全防护装置、安全控制装置、安全报警信号装置; 29、技术要求“有轮必有罩、有轴必有套、锯片有罩、锯条有套、刨切有挡”; 30、带锯机采用液压可调式封闭防护罩; 31、手压平刨刀轴设计与安装要求 ①必须使用圆柱形刀轴,绝对禁止使用方刀轴; ②压力片的外缘应与刀轴外缘相合,手触及刀轴时,只会碰伤手指皮,不会切断; ③刨刀刃口伸出来不能超过刀轴外径1.1mm; ④刨刀开口量应符合规定; 第五节 铸造安全技术 32、温度达到40℃以上,对工作健康极为不利; 33、铸造工艺布置非采暖季节(污染小的)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污染大的)上风侧; 34、凡产生粉尘污染的定型铸造设备,应配备密闭罩; 35、铸造车间厂房主要朝向宜南北向; 第六节 锻造安全技术 36、锻造危险有害因素机械伤害、火灾爆炸、灼烫(无高处坠落、无急性中毒); 37、锻造职业危害噪声和振动、尘毒危害、热辐射; 38、锻造安全技术措施防护罩需用铰链安装在不动部件上;停车按钮为红色,比启动按钮高1012mm; 第七节 安全人机工程基本知识 39、解决安全问题的基本需求实现生产过程的机械化和自动化; 40、人机系统分类 (区分-记忆) ①机械化、半机械化控制的人机系统(应用最多),系统安全主要取决于人机功能分配的合理性、机器本质安全性、人为失误状况; 半自动人充当操作者、控制者 ②全自动化控制的人机系统系统安全性主要取决于机器本质安全性、机器的冗(rong)余系统失灵、人处于低负荷时应急反应变差; 全自动化人充当监视者、管理者 第八节 人的特性 41、影响人体测量数据的因素民族因素、性别年龄因素、职业因素; 42、人体测量数据运用准则 ①最大最小准则;②可调性准则;③平均准则;④最新人体数据准则;⑤地域性准侧;⑥功能修正与最小心理空间相结合准则; 43、产品最佳功能尺寸功能修正量心里修正量百分位人体尺寸数据; 44、产品最小功能尺寸功能修正量百分位人体尺寸数据; 45、暗适应过度时间30min;从亮到暗; 46、明适应过度时间1min; 从暗到黑;(慢慢适应) 47、炫光造成的有害影响①破坏暗适应、②产生视觉后像、③降低照度、④减弱对比度、⑤产生模糊感觉; 48、视错觉①形状错觉、②色彩色觉、③物体运动错觉; 49、眼睛能承受的最见光的最大亮度值10六次方cd/㎡; 50、视觉运动规律①眼睛水平运动比垂直快;②运动顺序左右、上下、顺时针;③水平估计比垂直准;④观察有些顺序左上、右上、左下、右下; 51、人的反应时间0.1S0.5S,复杂的选择性感应时间13S; 52、听觉人耳对频率感觉最强烈; 53、减少反应时间的途径①合理选择感知类型、②按人机工程学原则设计机器、③训练提高反应速度。(无缩短工作时间) 54、体力劳动强度分级分为4级,4级最重; 55、人的能力感知觉、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想象力、操作能力; 56、疲劳的原因(工作条件因素)作业时间长、噪声大、显示器不变观察; 第九节 机械的特性 57、机械安全特性系统性、防护性、友善性、整体性; 58、故障诊断步骤①信号检测、②信号处理(特征提取)、③状态识别对比、④诊断决策; (顺序-重点) 59、诊断信号的检测与分析 ①振动信号一般用位移、速度或加速度传感器来测量。传感器应尽量安装在诊断对象敏感点或离核心部位最近的关键点。 低频振动测3个方向,高频振动测1个方向。 ②油液分析技术应用较多的有光谱油液分析和铁谱油液分析 。 ③温度检测及红外线监测技术; ④超声探伤技术声波振动频率更高,可以对所有固体材料进行探伤和检测。 ⑤表面缺陷探伤技术磁粉探伤、渗透探伤、涡流探伤。 (重点) 60、可靠性度量指标可靠度、故障率、平均寿命、维修度、有效度; 61、维修性设计应考虑①可达性、②零组部件的标准化和互换性、③维修人员安全; (重点) 第十节 人机作业环境 62、光的度量光通量、发光强度、亮度、照度(重要影响因素); 63、引起眼睛疲劳的颜色蓝色、紫色红橙; 64、不易引起疲劳的颜色黄绿、绿、绿蓝; 65、暖色红橙黄; 冷色蓝绿紫; 66、高明度、暖色系具有前进、凸出、接近的感觉; 67、低明度、冷色系具有后退、凹陷、远离的感觉; 68、舒适温度213℃;允许温度舒适温度35℃; 69、高气湿相对湿度80; 低气湿相对湿度30; 70、舒适湿度4060; 71、舒适气流室外0.15m/s、房间0.3m/s、拥挤0.4m/s; 72、 评价作业场所高温控制主要指标是作业地点的wbgt指数; 73、高温作业环境类型①高温、强热辐射作业、②高温、高湿作业; 第十一节 人机系统 74、人机系统主要功能①传感功能、②信息处理功能、③操纵功能; 75、人的特性优点(与机器对比)通用性强、图像识别能力强、随机应变能力强、适应性强、有预测能力; (重点) 76、机器的热性优点(与人对比)抗干扰性高、重复性好、计算速度准确快、监控能力强、耐久性好、质量好; 77、人机功能合理分配 (重点) ①机器来做笨重的、快速、持久的、单调的、精度高的、可靠性高的、高价运算的、操作复杂的、环境条件差的; ②人来承担研究、创造、决策、指令、程序、检查、维修、故障处理、应付不测; 78、人机系统的可靠度计算串联直接 (计算-重点) ①人机系统的可靠度计算 (1)人机串联系统。可靠度 人可靠度机可靠度; (2)人机并联系统 可靠度 11人甲 1人乙 并联可靠度相对高 ②两人监控人机系统的可靠度 (1)异常状态时,相当于两人并联 可靠度 11人甲 1人乙 机可靠度 (2)正常状态时,相当于两人串联可靠度 人1可靠度人2机可靠度; 例题某系统由甲乙两人监控,甲的操作可靠度为0.90,乙的操作可靠度为0.80,机器设备的可靠度为0.95。当两人并联工作,并发生异常情况时,该人机系统的可靠度为 。 [1-(1-0.9)(1-0.8)] 0.95 0.931 78、高可靠性原则采用冗余设计、故障安全装置、自动保险装置; ①自动保险外行不熟练的人操作,也能保证安全; ②故障安全个别零件故常,系统性能不变,仍可靠工作。 第二章 电气安全技术 第一节 电气危险因素及事故种类 (重点) 79、电流值 ①感知电流男性1.1mA,女性0.7mA; ②摆脱电流男性16mA,女性10.5mA; ③室颤电流50mA; ④电流最危险途径左手到前胸; 80、人体电阻体内电阻干燥10003000Ω;潮湿500800Ω; 工频电流伤害大 81、电击类型 ①按照所触及的带电体是否带电直接、间接接触电击; ②按照人体触及带电体方式单向电击、两相电击、跨步电压电击; 82、电气火灾爆炸原因 ①危险温度短路、过载、漏电、接触不良、铁芯过热、散热不良、机械故障、电压异常、照明器具; ②电火花和电弧(电弧是大量电火花汇集而成) 工作电火花及电弧刀开关、断路器、接触器断开线路室产生火花,插销拔 出插入火花; 事故电火花及电弧雷击放电、二次放电、静电火花、电磁感应火花、绝缘 损坏、导线断线、短路、接地时产生的火花; 83、电缆火灾起因①电缆绝缘损坏、②电缆头故障、③接头存在隐患、④电缆上粉尘起火、⑤可燃气体入电缆沟配电室、⑥电缆起火蔓延; 84、雷击的危害①雷电流幅值大、②雷电流陡度大、④冲击性强、⑤电压高 85、雷电破坏作用电性质、热性质、机械性质; 86、雷电参数①雷暴日;②雷电流幅值;③雷电流荼毒; 87、静电的起电方式 ①接触后分离起电两种物质紧密接触后再分离; ②破断起电材料破断后 ③感应起电 ④电荷迁移当带点雾滴或粉尘撞击导体,变会产生电荷迁移; 85、静电的消散①静电中和、②静电泄露; (注意) 86、电气装置故障①引起火灾爆炸、②异常带电、③异常停电、④系统失效 第二节 触电防护技术 (重点) 87、直接接触电击的基本防护措施 ①绝缘每种绝缘材料都有其极限耐热温度; ②屏护作用防止电弧伤人、防止弧光管路、便利检修工作; 屏护间距(遮拦)1.7m,底部离地0.1m;栏条竖向间距0.2m; 户外变配电2.5m; ③间距带电体与地面、带电体与带电体、带电体与设备之间必要的安全距离 88、任何情况下绝缘电阻不得低于1000Ω/V; 89、绝缘材料电阻率不低于107欧姆m;兆欧表(摇表) 90、检修间距 ①低压操作不得小于0.1m; ②高压操作无遮拦(10kv)0.7m;(35kv)1m 91、间接接触电击防护措施 (难点-重点) 380V不接地低压系统中,保护接地电阻≤4Ω。 ①IT系统(保护接地)金属部位与接地体同大地紧密连接;T设备外壳接地; ②TT系统(低压用户)一般不能将出点危险性降低到安全范围内;采用TT系统必须装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过电流保护装置; (配电网设备外壳双接地) ③TN系统(保护接零)迅速切断电源。 火灾、爆炸要求高的场所应采用TN-S系统;最高全部分开 厂内低压机民用楼房采用TN-C-S系统;先合C后分S 危险小、简单场合采用TN-C系统;最低全部共用 92、接地要求 (重点) ①一般不允许设备只接地,不接零。 ②重复接地合格; ③发生PE线单项短路时,能迅速(5S)切断电源; ④PE线有机械防护,不得小于2.5mm、无机械防护不得小于4mm; ⑤PEN线铜质的不得小于10mm、铝质的不得小于16mm; ⑥PE线与相线材料相同时 相线<16mm相线 16<相线≥35mm16mm 相线>35mm351./2相线; 93、双重绝缘和加强绝缘安全条件 (重点) ①01类、1类设备必须装保护接地; ②二类、三类设备不接地、不接零; 工作绝缘绝缘电阻值不得低于2MΩ;位于带电体与不可接触金属件之间 保护绝缘绝缘电阻值不得低于5MΩ;不可接触金属件与可接触之间; 加强绝缘、双重绝缘绝缘电阻值不得低于7MΩ(回)。 ④手持电动工具二类设备; ⑤潮湿超所三类或二类设备; 94、安全电压 42V特别危险环境中使用手持电动工具; 36V、24V有电击危险环境; 12V金属容器、特别潮湿; 6V水下作业; 95、剩余电流动作保护作用防止触电电击、防止火灾、监测故障; 96、同时兼备直接间接接地安全电压、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 第三节 电气防火防爆技术 97、爆炸危险物质分类(按最大试验安全间隙最小引燃电流比) ①一类矿井甲烷;CH4; ②二类爆炸性气体、蒸汽;二C类(氢气)危险性大于二A二B; ③三类爆炸性粉尘、纤维;三C类导电粉尘; 98、爆炸性气体危险场所的区分 (0区最危险) ①0区正常运行时连续或长时间出现危险气体。(油罐内部页面上部空间) ②1区可能出现、偶然出现(油罐顶上呼吸阀附近) ③2区不出现或偶然出现(油罐外3m)-----安全 99、电气线路连接1区中间接头宜采用隔爆型接线盒;二区可采用增安型接线盒; 增加防爆电气设备结构形式及符号隔爆型-d、增安型-e、本质安全性-i; 第四节 雷击和静电防护技术 (重点) 100、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火药制造车间、乙炔站、电石库、汽油提炼车间; 101、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国家级等等。。。大型火车站、飞机场、甲级特技体育场;; 102、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省级等等。。 103、第一类建筑的直击雷防护,要求装设独立接闪杆、架空接闪线或网; 104、避雷器将雷引入大地,冲击波过去后,自动恢复绝缘状态; 105、外部防雷装置接闪器、引下线(与出口不宜小于3m)、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与出口不宜小于3m); 106、内部防雷装置屏蔽导体、等电位连接件、电涌保护器、避雷器(防雷电波侵入); 107、静电防护 ①环境控制取代易燃物质、降低爆炸性气体浓度、减少氧化剂含量; ②工艺控制材料、限制物料运行速度、加大静电消散过程; ③静电接地不应大于100Ω ④增湿 ⑤抗静电添加剂 ⑥静电中和器 第五节 电气装置安全技术 108、变配电室通道要求 ①高压配电装置长度大于6m时,应设两个通道; ②低压配电装置长度大于15m时,应增加出口; 109、变配电室应设有“止步、高压危险”标志; 110、变压器围栏高度不应低于1.7m,壳体距离围栏不应小于1m,操作面距围栏不应小于2m; 111、变压器的要求 ①10kv变压器壳体不应小于1m,距墙不应小于0.8m。 ②采用自然通风时,变压器地面应高出室外地面1.1m; ③居住建筑物内安装油侵变压器,单台容量不得超过400KVA 112、干式变压器,相对湿度不得超过70; 113、切断电路顺序先拉开断路器,后拉开隔离开关。切断先断 114、接通电路顺序先合隔离开关,后合断路器; 115、有导电性粉尘或产生易燃易爆的场所,必须装密闭式或防爆型的电气设施; 116、低压保护电器 ①熔断器热容量小,动作快。适用于短路保护元件过载保护元件; ②热继电器热容量大,动作不快,只用于过载保护。 第三章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 第一节 特种设备事故的类型 117、承压特种设备 ①锅炉容积≥30L; ②压力管道工作压力≥0.1MPa; ③压力容器;工作压力≥0.1MPa; 118、机电类特种设备电梯、起重机械(0.5t)、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内专用机动车辆(超过5km/h); 119、锅炉工作特性爆炸危害性、易于损坏性、使用广泛性、连续运行性; 120、锅炉事故发生的原因超压、超温运行,严重缺水、水质管理不善、水循环破坏、违章; 121、发生锅炉事故 (重点) ① 停止燃料、停止送风、减弱引风;顺序 ②熄灭和清除炉膛内燃料,不可浇水,可用黄沙、湿煤灰; ③打开炉门、已冷却炉子; ④发生严重缺水事故时,切勿向锅炉内进水; 122、锅炉爆炸事故水蒸气爆炸、超压爆炸、缺陷、严重缺水爆炸; 123、锅炉缺水事故通过“叫水”判别缺水情况;(重点) ①轻微缺水可立即补水; ②严重缺水必须紧急停炉,严禁给锅炉上水; 124、锅炉被迫停炉省煤器损坏; 125、满水事故主要危害降低蒸汽品质、损害过热器。 126、锅炉炉膛爆炸同时具备的条件 (重点) ①燃料必须以游离状态存在炉膛中; ②燃料和空气混合物达到爆燃浓度; ③有足够的点火能源; 127、炉膛爆炸预防先点火、后喷燃料。点火失败,应先通风吹扫510min,才能重新点火。 (重点) 128、锅炉结渣原因煤的灰渣熔点低、设计不合理、运行操作不当; 129、预防结渣措施控制炉膛出口温度,不超过灰渣变形温度; 130、压力容器最高工作压力容器顶部。设计压力不得低于最高工作压力; 131、压力容器分类首先根据介质、再根据设计压力; 132、压力容器爆炸危害冲击波、爆破碎片、介质伤害(有毒、高温)二次爆炸及燃烧危害; 133、停止压力容器运行安全附件失效、充装过量、裂纹、鼓包、变形; 134、桥架类型起重机桥式、门式、绳索起重机; (区分) 135、臂架类型起重机 流动式、门坐式、塔式起重机; 136、起重机械事故 (重点) ①脱绳事故重物捆绑方法不当,吊装重心选择不当,中心不稳、遭到碰撞摇摆; ②脱钩事故吊钩缺少护钩装置、吊装方法不当、吊钩变形;(与钩有关) 第二节 锅炉和压力容器安全技术 137、安全阀1年检查1次; 138、压力表1年检查2次;半年一次; 139、安全阀与爆破片关系安全阀开启压力<爆破片爆破压力<容器设计压力; 140、爆破片结构简单、泄压反应快、密封性好、适应性强。(先开启安全阀) 141、超高压爆破帽 142、中、低压小型容器(液化气体)易熔塞; 143、烘炉、煮炉的情况新装、移装、大修、长期停用的锅炉; 144、锅炉水位50mm内波动; 145、锅炉紧急停炉的操作顺序停止燃料、停止送风、减弱引风。 146、锅炉外部检查1年1次;内部检查2年1次;水压实验6年1次; 147、锅炉内部检验结论允许、停止、整改后、限制条件运行; 148、锅炉外部检验结论允许、停止、监督运行;可以运行并监督 149、水压试验情况移装锅炉使用前、重大修理、改造后; 150、压力容器首次使用3年后进行检查。安全状况1、2级的6年一次;安全状况3级的3-6年一次; 151、压力容器检查前工作 ①用盲板从第一道法兰处隔断,同时设置明显隔离标志,禁止用关闭阀门代替; ②将有毒性介质进行置换、中和、消毒、清洗; ③盛装易燃介质的,严禁用空气置换; ④内部空间含氧量应当在1823; 152、射线检测薄,不适宜较厚工件检测,对长度宽度尺寸对量准确、成本高,速度慢,适合对接焊缝,不适合角焊缝;(气孔、夹渣) 153、超声波检测测厚,事宜检验厚度较大工件。对面积性缺陷检出率高,对体积型检出率低;成本低、速度快;方向性强、高密度固体中损失小、界面反射大、还可检查流体流量,15Hz,无见证检录; 154、气密实验液压实验后进行。涉及极度毒性、高度或设计不允许有微量泄露的压力容器。 第三节 起重机械安全技术 155、起重机械年度检查停用1年以上、遇4级地震、遇9级大风; 156、起重机防风防爬装置露天工作于轨道的起重机,如门式、塔式、门座式起重机、装卸桥。 157、每1年1次检查塔式、流动式起重机,升降机、吊运熔融金属和炽热金属的起重机; 158、每2年1次检查较小型起重机、桥式、门式、门座式起重机; 159、对于叉车等起升高度超过1.8m的工业车辆,必须装置护顶架。 第四章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重点) 第一节 火灾爆炸事故处理 (重点) 160、燃烧和火灾发生的必要条件(三要素)氧化剂、可燃物、点火源; 161、燃烧形式分类 ①扩散燃烧边扩撒边燃烧,稳定燃烧; ②混合燃烧 ③蒸发燃烧可燃气体蒸发出养护分解而进行的燃烧; ④分解燃烧 162、A类固体火灾;B类液体火灾;C类气体火灾; 163、D类金属火灾;E类带电火灾;F类烹饪火灾; (固、液、气、金、电、烹)石蜡、沥青B 164、火灾事故分类 ①特大火灾10死、20重伤、死重伤累计20人、受灾50户以上,烧毁财务100万以上; ②重大火灾3死、10重伤、死重伤累计10人、受灾30户以上,烧毁财务30万以上; 165、火灾危险性越大;闪点越低、燃点越低;自然点高 166、自燃点密度越大,闪点越高,自然点越低; 重点记忆 (自燃点VS闪点燃点--反比) 167、火灾的发展规律初起、发展、最盛、减弱、熄灭-期; ①初起期冒烟、阴燃; -----最佳灭火期间----- ②发展期轰燃发生阶段,采用T平方特征(时间);与热释放速率成正比; ③最盛期通风控制火灾; ④减弱期; ⑤熄灭期; 137、爆炸按照来源分类物理、化学、核爆炸; 138、爆炸按照反应相分类气相、(粉尘、喷雾)液相、固相爆炸; 139、分解爆炸性气体爆炸乙炔、乙烯、臭氧、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140、危险度(上限-下限)/下限; 计算-重点 141、混合物爆炸极限计算(上限or下限均可计算) 100/(浓度/爆炸下限(上限)浓度/爆炸下限(下限)) 142、粉尘爆炸特点 ①压力上升速度比爆炸气体小,燃烧时间长,能量大,破坏大; ②爆炸感应期较长; ③有二次爆炸的可能性; 粉尘含氧量越高,爆炸强度越大错误的说法 143、粉尘爆炸条件粉尘本身具有可燃性(含金属粉尘)、到达一定浓度、有足够的起始能量; 不能爆炸的粉尘石英、水泥、玻璃等。 144、粉尘爆炸危险性特征参数爆炸极限、最小点火能量、最低着火温度、粉尘爆炸压力及上升速率; 145、颗粒粉尘压力上升速率的影响比粉尘爆炸压力大得多; 146、传热性好,管径越细,火焰容易熄灭。临界直径、最大灭火间距; 第二节 消防设施与器材 147、自动消防系统包括探测、报警、联动、灭火、减灾; 148、泡沫灭火剂 ①低倍20倍以下 ②中倍21200倍 ③高倍2011000倍 149、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触发装置、报警装置、警报装置、电源; 150、火灾报警系统分类 ①区域报警系统适用于一般性二级保护对象; ②集中报警系统适用于一、二级保护对象;(大型建筑群、宾馆、饭店) ③控制中心报警系统适用于特级、一级保护对象; 151、不能用水扑灭的火灾 ①密度小于水不溶于水的火灾(各种油); ②遇水产生燃烧物的火灾;(钾、钠、碳化钙,应用沙土灭火) ③硫酸、盐酸、硝酸火灾; ④电气火灾未切断电源前; ⑤高温状态下化工火灾; 152、气体灭火剂有保护设备无污染、无损害优点; 153、干粉灭火剂化学抑制作用是灭火的基本原理;(速率、灭火面积有优势) 154、清水灭火器、酸碱灭火器A类固体火灾; 155、泡沫灭火器A类固体火灾、不能扑救B类水溶性液体火灾; 156、二氧化碳灭火器A类固体B类液体C类气体;(精密仪器、贵重设备、图书档案)燃烧中止氧气低于12,或二氧化碳浓度3035时。 157、卤代烷灭火器、干粉灭火器ABCE类火灾;(国家禁用) 158、火灾探测器 ①感光式火灾探测器适用于没有阴燃; ②感烟式火灾探测器能早期发现火灾、灵敏度高、反应速度快、适用面广; ③感温式火灾探测器 ④可燃气体火灾探测器; ⑤复合式火灾探测器 第三节 防火防爆技术 (重点) 159、防爆基本原则防止出现、控制发展、削弱危害; 160、粉尘场所内,电器设备外壳表面温度不应超过125; 161、防静电措施控制流速、良好接地、采用静电消散技术、人体静电防护; ①易燃液体管道流速不宜超过45m/s (记忆) ②可燃气体管道流速不宜超过68m/s ③增加湿度6570; 162、爆炸控制措施 ①设备密闭; ②厂房通风控制在爆炸下限1/5以下。 ③惰性气体保护; ④以不燃溶剂代替可燃根本性措施; ⑤危险物品隔离储存 163、惰性气体氮气(其中氧含量低于2)、二氧化碳、水蒸气、烟道气(无空气 164、防止容器爆炸或室内爆炸抗暴容器、爆炸泄压、房间泄压; 165、阻火器 ①工业阻火器防止爆炸初期的火焰蔓延; ②主动式隔爆装置气体含有杂质的输送管道; ③被动式隔爆装置主要有自动断路阀、管道换向隔爆; ④其他阻火隔爆装置单向阀、隔火阀门、火星熄灭器; 166、防爆泄压装置①安全阀;②爆破片;③防爆门窗(泄压面积VS厂房面积0.050.22) 167、爆破片厚度、爆破面积、材料防爆效率; ①612个月更换1次; ②重大爆炸危险的设备、容器、管道应安装爆破片; ③爆破压力为容器最高工作压力的1.151.3倍; 168、防爆门泄压面积VS厂房体积0.050.22 第四、五节 烟花爆竹、民爆安全技术 169、烟花爆竹、民用爆破性质(注意①②区分) ①能力特征标志火药做功能力的参量; ②燃烧特性火药能量释放能力; ③力学特性高温不变形、低温不变脆; ④安定性、⑤安全性; 170、热点半径越小、临界温度越高;炸药敏感度越低、临界温度越高; 171、专房、专人、专工具铝粉、镁铝合金粉、氯酸盐、赤磷; 172、“三固定”固定厂房、固定设备、固定最大粉碎药量; 173、“四不准”不准混用工房、不准混用设备、不准超量投料、不准工房内存放粉碎好的药物; 174、烟花爆竹生产过程高感度装药时,定员1人;其他每间工房定员2人、人均使用面积不少于3.5㎡; 175、建筑物药量包含防护屏障内药量;不包含抗爆间药量; 176、停滞药量是暂时搁置时允许存放的最大药量; 177、干燥烟花爆竹方法日光、热风散热器、蒸汽干燥、红外线、远红外线烘烤,严禁使用明火; 178、场内运输不许使用三轮车和蓄力车;机动车速度不超过10迈;单价搬运、车距不少于20m; 179、炸药爆炸三特征放热性、高速型、含有大量的气态物质; 增加 烟花爆竹厂电器设备 记忆 一类-F0区(储存区)本质安全性,电气照明安装在建筑外墙壁或室外; 二类-F1区(制造区)防粉尘点火型or尘密结构型, 三类-F2区(实验区)密闭性、防水防尘设备; 第五章 职业危害控制技术(内容少-分值高) 180、无机性粉尘煤、石棉、硅石、水泥、金刚砂、金属粉尘; 181、有机性粉尘面粉、棉、麻、木材、动物性粉尘; 182、粉尘理化性质化学成分、分散度、溶解度、密度、形状、硬度、荷电性、爆炸性;(爆炸性粉尘煤、糖、面粉、硫磺、铝、锌) 183、呼吸性粉尘直径<5um的粉尘危害较大; 184、粉尘溶解度与密度 (注意) ①呈化学毒粉尘,溶解度与危害作用成正比; (化学正比)化容大-大 ②呈机械刺激粉尘,溶解度与危害作用成反比; (机械反比) 185、高分散度粉尘包括煤炭、糖、面粉、硫磺、铝、锌具有爆炸性;条件高温和粉尘浓度达到条件; 186、粉尘治理技术措施 ①改革工艺流程; ②湿作业效果可靠、易于管理、投资较低; ③密闭、抽风、除尘; ④个体防护; 187、气溶胶悬浮在空气中的粉尘、烟、雾等颗粒; 188、密闭空间包括炉、塔、罐、烟道、沟、坑、涵洞、地下仓库、储藏室、井、池、下水道、地窖、谷仓; 189、密闭空间 ①可燃性气体、蒸汽和气溶胶的浓度超过爆炸下限的10; ②空气重的爆炸粉尘浓度超过或达到爆炸下限的30; ③空气中氧气含量低于18或超过22 190、解决生产过程粉尘的根本途径密闭化、自动化; 191、解决毒物危害的首选办法采用无毒、低毒代替有毒; 192、密闭通风排毒系统包括密闭罩、通风管、净化装置、通风机; 193、生产性毒物控制措施 ①洗涤法(吸收法)常用的净化方法,工业上广泛得到使用; ②吸附法机械、仪表、轻工化工等行业广泛使用,苯; ③袋滤法静电法颗粒状,粉尘回收使用; ④燃烧法净化机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