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 国 工 程 建 设 协 会 标 准 端 板式半刚性连接 钢结构技术规程 Techn i caIspecmcat i on w i t h en d pl atesem i fo r steelstru ctu res ri gi d c0 n n ect i O n C E C S 2 6 O 2 0 0 9 主 编单位 同济大学 批准单位 中国工程建设标 准化 协会 施行 日期 2009 年 11 月 1 日 中国计 划 出版 社 2 0 0 9 北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中国工程 建 设 协 会 标 准 端 板 式半 刚性 连接 钢 结构技 术 规 程 C E C S 2 6 O 2 O O 9 同 济大学主编 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 地 址 北 京 市 西 城 区木 樨 地 北 里 甲 号 国宏大厦 【 座 4 层 邮政编码 l 0 O 0 3 8 电话 6 3 9 O 6 4 3 3 6 3 9 O 6 3 8 1 新 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 廊坊市海涛印刷有限公司印刷 8 5O l 16 8 毫米 1/3 26 . 8 7 5 印张 1 75 千字 2O O 9 年 9 月第 1 版 2 O O 9 年 9 月第 1 次印刷 印数 l 一 4 l O O 册 统 一 书号 1 5 8 O 1 7 7 2 4 6 定 价 4 8 . o 0 中国 工 程建设标 准化 协 会公 告 第4 3 号 关 于发布端板式半刚性连接 钢结构技术规程 的公告 根据 中国工 程建设标 准化协会 2O O 5建标协字第 3 8 号文关 于印发中国工 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2 O 0 5 年第 二 批标准制 、 修订项 目 计划的通 知 的要 求 , 由同济大学等单位编制的端板式半刚性连 接钢结构技术规程 , 经 中 国工 程 建 设 标 准化协会组织审查 , 现 批 准发布 , 编号为 C E C S 2 60 2 00 9 , 自 2 O O9 年 l 1 月 1 日起施行 。 中国工 程 建设标 准化协 会 二 o o九年七 月十 根据2 O 0 5建标协字第3 8 号文关于印发 中国工程建设标 准 化协会2 O 0 5 年第二批标准制 、 修订项目计 划 的通 知 的要 求 , 制定 本规程 。 本规程共分九章 , 包括 总则 , 术语和符号 , 结构设计的基本规 定 , 作用与验算要求 , 竖 向荷 载作用 下 半 刚性 连 接 钢 框 架 结 构 设 计 , 竖 向 、 水平荷载共同作用下半刚性连接钢框架结构设 计 , 梁柱 连接节点设计与构造 , 构件设计与构造 , 制作和安装等 内容 。 本规 程采用了国内外近期的研究成果 , 参考 了国内外有关 工 程 设 计 经 验 。 根据 国家计委计标 [19 8 6 ] 1 6 4 9 号 文关于请 中国工程 建设 标 准化委员会负责组织推荐 性工 程建设标准试点 工 作 的通 知 的 要 求 , 推荐给工程建设 、 设计 、 施工等单位和工程 技术人 员采用 。 本规程 由中国工 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归 口 管理 , 由同济 大学负 责解释地址 上 海市四平路 同济大学土 木楼 A 5 2o 室 , 邮政编码 2 O0O 92 。 在使用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 ,请将意见和资料 径寄解释单位 。 主 编 单 位 同济大学 参 编 单 位 中国京冶工程 技术 有 限公 司 上海机 电设计 研 究 院有 限公 司 上 海宝 钢 工 程技术有 限公 司 浙江杭 萧钢构 股份有 限公 司 安徽 富煌 钢构股份有 限公 司 1 上海大学 合肥工 业 大学 湖南大学 主要起草人 李 国强刘玉姝石文龙孙飞飞夏汉强 郝坤超姚忠杨强跃 王静峰 彭桂林 邱晓忠孙永丽 李 现 辉胡大柱王翼 舒兴平楼 国彪颜潇潇许强 主要 审查 人 陈禄如张关兴崔鸿超陈敖宜吴欣之 周建龙顾强申林黄明鑫 中国工 程建设标 准化协 会 2 O O 9 年 7 月 l O 目次 1 总则 ⋯⋯⋯⋯⋯⋯⋯⋯⋯⋯⋯⋯⋯⋯⋯⋯⋯⋯⋯ 1 2 术语和符号 ⋯⋯⋯⋯⋯⋯⋯⋯⋯⋯⋯⋯⋯⋯⋯⋯⋯⋯ 2 2 . 1 术语 ⋯⋯⋯⋯⋯⋯⋯⋯⋯⋯⋯⋯⋯⋯⋯⋯⋯⋯⋯⋯ 2 2 . z 符号 ⋯⋯⋯⋯⋯⋯⋯⋯⋯⋯⋯⋯⋯⋯⋯⋯⋯⋯⋯⋯ 3 3 结构设计的基本规定 ⋯⋯⋯⋯⋯⋯⋯⋯⋯⋯⋯⋯⋯⋯ 1 2 3 . 1 材料 ⋯⋯⋯⋯⋯⋯⋯⋯⋯⋯⋯⋯⋯⋯⋯⋯⋯⋯⋯⋯ 1 2 3 . 2 基 本 构 件 ⋯⋯⋯⋯⋯⋯⋯⋯⋯⋯⋯⋯⋯⋯⋯⋯⋯⋯ 1 4 3 . 3 梁柱节点 ⋯⋯⋯⋯⋯⋯⋯⋯⋯⋯⋯⋯⋯⋯⋯⋯⋯⋯ 1 8 3 . 4 结构平面布置 ⋯⋯⋯⋯⋯⋯⋯⋯⋯⋯⋯⋯⋯⋯⋯⋯⋯ zO 3 . 5 结构竖向布置 ⋯⋯⋯⋯⋯⋯⋯⋯⋯⋯⋯⋯⋯⋯⋯⋯⋯ 2 2 作用与验算要求 ⋯⋯⋯⋯⋯⋯⋯⋯⋯⋯⋯⋯⋯⋯⋯⋯ 2 3 4 . 1 作用 ⋯⋯⋯⋯⋯⋯⋯⋯⋯⋯⋯⋯⋯⋯⋯⋯⋯⋯⋯⋯ 2 3 4 . 2 结构验算要求 ⋯⋯⋯⋯⋯⋯⋯⋯⋯⋯⋯⋯⋯⋯⋯⋯⋯ z3 4 . 3 作用效应组合 ⋯⋯⋯⋯⋯⋯⋯⋯⋯⋯⋯⋯⋯⋯⋯⋯⋯ 2 5 5 竖 向荷载作用下半 刚性连接钢框架结构设计 ⋯⋯⋯⋯ 2 8 5 . 1 梁挠度验算 ⋯⋯⋯⋯⋯⋯⋯⋯⋯⋯⋯⋯⋯⋯⋯⋯⋯ 2 8 5 . 2 梁承载力极 限状态验算 ⋯⋯⋯⋯⋯⋯⋯⋯⋯⋯⋯⋯⋯ 3 O 5 . 3 柱承载力极限状态验算 ⋯⋯⋯⋯⋯⋯⋯⋯⋯⋯⋯⋯⋯ 3 O 6 竖 向 、 水平荷载共同作用下半刚性连接钢框架结构 设计 ⋯⋯⋯⋯⋯⋯⋯⋯⋯⋯⋯⋯⋯⋯⋯⋯⋯⋯⋯⋯⋯ 3 4 6 . 1 一 般规定 ⋯⋯⋯⋯⋯⋯⋯⋯⋯⋯⋯⋯⋯⋯⋯⋯⋯⋯ 3 4 6 . 2 结构层间位移验算 ⋯⋯⋯⋯⋯⋯⋯⋯⋯⋯⋯⋯⋯⋯⋯ 3 4 6 . 3 框架整体侧移承载力验算 ⋯⋯⋯⋯⋯⋯⋯⋯⋯⋯⋯⋯ 3 7 6 . 4 梁承载力极限状态验算 ⋯⋯⋯⋯⋯⋯⋯⋯⋯⋯⋯⋯⋯ 4 O 】 6 . 5 柱 承载力极 限状态验算 ⋯⋯⋯⋯⋯⋯⋯⋯⋯⋯⋯⋯⋯ 4 1 7 梁柱连接节点设计与构造 ⋯⋯⋯⋯⋯⋯⋯⋯⋯⋯⋯⋯ 4 3 7 . 1 极 限 弯矩 承 载 力 ⋯⋯⋯⋯⋯⋯⋯⋯⋯⋯⋯⋯⋯⋯⋯⋯ 4 3 7 . 2 初 始转动 刚度 ⋯⋯⋯⋯⋯⋯⋯⋯⋯⋯⋯⋯⋯⋯⋯⋯⋯ 5 6 7 . 3 转动能力 ⋯⋯⋯⋯⋯⋯⋯⋯⋯⋯⋯⋯⋯⋯⋯⋯⋯⋯ 6 4 7 . 4 抗剪 承载力 验算 ⋯⋯⋯⋯⋯⋯⋯⋯⋯⋯⋯⋯⋯⋯⋯⋯ 6 6 7 . 5 构造要求 ⋯⋯⋯⋯⋯⋯⋯⋯⋯⋯⋯⋯⋯⋯⋯⋯⋯⋯ 6 7 8 构件设计 与构造 ⋯⋯⋯⋯⋯⋯⋯⋯⋯⋯⋯⋯⋯⋯⋯⋯ 7 1 8 . 1 普通组合梁设计 的 一 般规定与构造要求 ⋯⋯⋯⋯⋯⋯⋯ 7 1 8 . 2 腹 板嵌 人 式 组 合 梁 设 计 的 一 般规定与构造要求 ⋯⋯⋯⋯⋯ 7 8 8 . 3 钢 柱 的设 计与构造要求 ⋯⋯⋯⋯⋯⋯⋯⋯⋯⋯⋯⋯⋯ 8 5 8 . 4 支撑设 计的 一 般规定 与构造要求 ⋯⋯⋯⋯⋯⋯⋯⋯⋯⋯ 8 5 9 制作和安装 ⋯⋯⋯⋯⋯⋯⋯⋯⋯⋯⋯⋯⋯⋯⋯⋯⋯⋯ 9 2 9 . 1 制作 ⋯⋯⋯⋯⋯⋯⋯⋯⋯⋯⋯⋯⋯⋯⋯⋯⋯⋯⋯⋯ 9 2 9 . 2 安装 ⋯⋯⋯⋯⋯⋯⋯⋯⋯⋯⋯⋯⋯⋯⋯⋯⋯⋯⋯⋯ 9 2 附录A 梁柱端板连接组合节点性能参数 ⋯⋯⋯⋯⋯⋯⋯ 9 9 本规程用词说 明 ⋯⋯⋯⋯⋯⋯⋯⋯⋯⋯⋯⋯⋯⋯⋯⋯⋯⋯ 135 引用标准名录 ⋯⋯⋯⋯⋯⋯⋯⋯⋯⋯⋯⋯⋯⋯⋯⋯⋯⋯⋯ 136 附 条文说 明 ⋯⋯⋯⋯⋯⋯⋯⋯⋯⋯⋯⋯⋯⋯⋯⋯⋯⋯⋯ 1 3 9 2 l 2 CO ntents G en eralProvision s ⋯⋯⋯⋯⋯⋯⋯⋯⋯⋯⋯⋯⋯⋯ Terms an dS y m b ols ⋯⋯⋯⋯⋯⋯⋯⋯⋯⋯⋯⋯⋯⋯ 2 . 1T erm s 2 . 2S ym b ok B asic R equ i rement s f or S t ru ct uralDes嗜n ⋯⋯⋯⋯ 3 . 1 3 . 2 3 . 3 3 . 4 3 . 5 M at eria1s ⋯⋯⋯⋯⋯⋯⋯⋯⋯⋯⋯⋯⋯⋯⋯⋯⋯ Fun d am entaI Mem b ers ⋯⋯⋯⋯⋯⋯⋯⋯⋯⋯⋯⋯ Beam t 0 一 C 0 1 umn C onnections ⋯⋯⋯⋯⋯⋯⋯⋯⋯⋯ Arrangem ent ofSt ructuralP 1an ⋯⋯⋯⋯⋯⋯⋯⋯⋯⋯ Arrangement ofSt ructur alE levat i on ⋯⋯⋯⋯⋯⋯⋯。。 4A ct i o nandS t ru ctu ralDes培n R equ i rement s ⋯⋯⋯ 4 . 1A ct i on ⋯⋯⋯⋯⋯⋯⋯⋯⋯⋯⋯⋯⋯⋯⋯⋯⋯⋯ 4 . 2 4 . 3 S t ruct ur al C h eck ing R equirem ents ⋯⋯⋯⋯⋯⋯⋯⋯⋯ Com b i nat i ons ofAction E f f ects ⋯⋯⋯⋯⋯⋯⋯⋯⋯⋯ StructuralDesi gnofSem i R i gi dS t eelF rames Under V er t i calLoads ⋯⋯⋯⋯⋯⋯⋯⋯⋯⋯⋯⋯⋯. 5 . 1 5 . 2 5 . 3 B eam D ef 1ection C h eck ⋯⋯⋯⋯⋯⋯⋯⋯⋯⋯⋯⋯⋯ U l t imate L i m i tSt ate C h eckofBeams ⋯⋯⋯⋯⋯⋯⋯⋯ U It im at e L i m | tS t at e C h eckofCoIumn s ⋯⋯⋯⋯⋯⋯- StructuralDesi gnofSem i R i gi dS t eelFrames Un d er V er t i calan d H ori zo n t a1 L0 ads ⋯⋯⋯⋯⋯⋯ 6 . 1 6 . 2 6 . 3 G eneralRequirements ⋯⋯⋯⋯⋯⋯⋯⋯⋯⋯⋯⋯⋯⋯ St ory D i sp 1acem ent C h eck ⋯⋯⋯⋯⋯⋯⋯⋯⋯⋯⋯⋯ Lat eralLoad B ear ing C apaci t y C h eckofFrames ⋯⋯⋯⋯ 1 2 2 3 1 2 1 2 1 4 1 8 2 O 2 2 2 3 2 3 2 3 2 5 2 8 2 8 3 O 3 O 3 4 3 4 3 4 3 7 3 6 . 4U It i mat e L i m i t S t at e C h eckofB 6an1 s ⋯⋯⋯⋯⋯⋯⋯⋯ 6 . 5U l t i m at e L i m i tSt at e C h eck0 fC ol umns ⋯⋯⋯⋯⋯⋯⋯ 7Desi gnan d D et ai lRequiremen ts ofBeam t o C olumn Co n n ection s ⋯⋯⋯⋯⋯⋯⋯⋯⋯⋯⋯⋯⋯⋯⋯⋯⋯⋯ 7 . 1U l t i m at e M om ent C apaci ty ⋯⋯⋯⋯⋯⋯⋯⋯⋯⋯⋯⋯ 7 . 2Ini tialRot ationalS t i f f n es ⋯⋯⋯⋯⋯⋯⋯⋯⋯⋯⋯⋯ 7 . 3R ot at i onalCapacir y ⋯⋯⋯⋯⋯⋯⋯⋯⋯⋯⋯⋯⋯⋯ 7 . 4S h ear C apaci t y C h eckofBeam t o C olumn C onn ections ⋯⋯ 7 . 5D et ai lRequirements ⋯⋯⋯⋯⋯⋯⋯⋯⋯⋯⋯⋯⋯⋯ 8Desi gn an d D etan Requ i remen ts ofMem b ers ⋯⋯⋯⋯ 8 . 1 8 . 2 8 . 3 8 . 4 4 O 4 1 4 3 4 3 5 6 6 4 6 6 6 7 7 l G eneralRequirem en ts andDetai lRequirem ents of _ rd inary C om posi t e B eams ⋯⋯⋯⋯⋯⋯⋯⋯⋯⋯⋯⋯ 7 1 GeneralRequirements and Det ai lRe1uirem en ts 0 f Web em b ed ded Co m p o sit e B eams ⋯⋯⋯⋯⋯⋯⋯⋯⋯ 7 8 GeneralRe1uiremen ts and DetaI1 Requirem cnt s of Columns ⋯⋯⋯⋯⋯⋯⋯⋯⋯⋯⋯⋯⋯⋯⋯⋯⋯⋯ 8 5 GeneralRequirements and Detai lRequirem ent s of Braces ⋯⋯⋯⋯⋯⋯⋯⋯⋯⋯⋯⋯⋯⋯⋯⋯⋯⋯⋯ 9Fabricat i ons an d E rect i ons ⋯⋯⋯⋯⋯⋯⋯⋯⋯⋯⋯⋯ 9 . 1F abrication s ⋯⋯⋯⋯⋯⋯⋯⋯⋯⋯⋯⋯⋯⋯⋯⋯⋯ 9 . 2E recti O ns ⋯⋯⋯⋯⋯⋯⋯⋯⋯⋯⋯⋯⋯⋯⋯⋯⋯⋯ A pp en d i x AP erfo rman ce P arameter ofBeam t o C olumn En d P 1at eC o n nection ⋯⋯⋯⋯⋯⋯⋯⋯⋯ Ex p1an ati 0 nofWord in g i n T h i s S p eci f icat i on ⋯⋯⋯⋯⋯ L ist ofQuoted St an d ards ⋯⋯⋯⋯⋯⋯⋯⋯⋯⋯⋯⋯⋯⋯ A t t ached E xp l an ation。fS t and ard ⋯⋯⋯⋯⋯⋯⋯⋯⋯ 8 5 9 2 9 2 9 2 9 9 13 5 l 3 6 l 3 9 1 总则 1. 0 。 l 为适应端板式半刚性连接钢结构在多高层建筑 中应用 的 需要 , 做到技术先进 、 安全适用 、 经济合理 、 确保质量 , 制定本规程 。 1. 0 . 2 本规程适用 于采用端板 式半 刚性 连接 钢结构 层 数 不 超 过 l 2 层且高度不超过 4 O m 的建筑 。 1 . O . 3 本规程采用 塑性理论 方法 进行端 板 式半 刚性 连 接钢结 构 的分析与设计 , 梁柱连接节点及结构构件应满足本规程规定 的有 关构造和设计要求 。 1 . O . 4 端板式半刚性连接钢结构的设计 、 制作和安装除应符合本 规程外 , 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 G B5 O 0 l 7 、 建 筑抗震设计规 范 G B5 O 0 1 l 、 高层 民用 建 筑 钢 结 构 技 术 规 程 JG J 9 9 、 钢结构工程施 工 质量验收规范 G B 5O 2 O 5 等的要求 2 术语 和符号 2 . 1 术语 2 . 1 . 1 连 接 co n n ectl o n 联 系两个构件 或部件的焊缝或螺栓 。 2 . 1 . 2 节点 或连接节点j oint 连接及 连接 附近受 连接影 响的被 连接件所构成 的区 域 。 2 . 1 . 3 铰接 连接 h i n ged con n ect i on 只能传递剪力 、 不 能传 递 弯 矩 并 且 可 以不 受 约束 地 转 动 的连 接 。 2 . 1 . 4 冈 0性 连 接 ri g i dc。n n ect i on 既能传 递剪 力 、 又 能传递弯矩并且 能保持相连杆件之间原有 的角度不变的连接 。 2 . 1 . 5 半刚性连接 sem i r珥 d co n n ect i on 介于 铰 接与刚接之间的连接形式 , 这种连接能承受 一 定 的弯 矩 , 但 同时相连杆件间会产生 一 定 的相对转动变形 。 2 . 1 . 6 梁 柱 节 点 或梁柱连接节点b eam t o colu mn j oint 连 接及 相邻 受 连 接 影 响 的梁 、 柱 、 节点域所构成 的区域 。 2 . 1 . 7 梁 柱 组合 节 点 b eam t o c0 l umncom p osi t e j oint 钢 一 混 凝 土组合 梁 与 钢 柱 连 接 时 , 考虑到梁上 混凝 土翼 板及 受力钢筋对梁柱 连接受力性能影响 的节点 。 2 . 1 . 8 屈 曲约束 支撑 b u ck l ing restrained brace 受压屈 曲受到约束 , 从而受拉和受压均能屈服的支撑 , 具有稳 定 、 饱满 的滞 回性能 。 2 . 1 . 9 对称荷载作用 symmetrical l yl oad ing 对 于 中柱节 点 , 作 用在柱两侧 连接上 的弯矩大小相等 , 方 向 相反 。 2 . 1 . 1O 非对称荷载作用 un symmetrical l y 1 O ad ing - 9 对 于中柱节点 ,作用在柱 两侧 连接上 的弯矩大小不等 ;或者大 小相等 ,方向相同 。 2 . 1 . 1 1 连接 的极 限弯矩 承载力 u l t i mate moment resistan ce o fcon n ecti on 连接所能承受 的最大弯矩 。 2 . 1 .12 连 接 的 初 始 转 动 刚 度 i n i t i alr O t at i on alst i f f ness o f conn ect i on 在梁端弯矩作用下 , 连接 的变形 处 于线 弹性 范 围 内时 连 接 所 具有的刚度 , 可 取 为 连接弯矩 一 转 角关 系表达式在 原 点 处 的 一 阶 导数 。 2 . 1 . 13 连接的转 动能力 r0 t at i oncapaci t y ofco n n ect i on 当连接的弯矩承载力达到极 限弯矩承载力后 , 再 下 降 到 极 限 弯矩承载力 的 8 5 %时所对应 的转角 。 2 . 1I14 楔率 we妇erat i o 楔片厚度沿长度方 向的变化率 。 2 . 2 符号 2 . 2 . 1 材料性能 E 钢材 弹性模量 ; E。 钢梁弹性模量 ; E。 。 高强螺栓 的弹性模量 ; E 。 混 凝 土弹性模 量 ; E , 柱翼缘的弹性模量 ; E 。。 端板的弹性模量 ; E , 钢筋弹性模量 ; . 厂 钢材抗拉强度设计值 ; 厂 c 混凝 土轴 心抗 压 强度设计 值 ; , l 混凝 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 , v 钢材 的屈 服 强 度 或 屈 服 点 , 钢 筋 的抗 拉 强 度 设 计值 ; - 厂 c k 混凝 土轴 心抗 压强 度标 准值 ; 3 。 圆柱 头栓钉 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 厂 y . b r 钢梁翼缘屈 服 强度 ; 厂 y , h 钢梁腹 板 的屈服 强度 ; 厂 ’,,n 。 考虑剪力影响的钢梁腹板屈服强度 ; “ 柱翼缘 的屈服强度 ; , v ,。。 柱腹板 的屈服强度 ; , 。 。 端板的屈服强度 ; 厂 y ., 钢筋的屈服强度 ; , 。 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 , y 山 。 螺栓的屈服强度 ; 一 高强 度 螺 栓 的抗剪 强 度设计值 ’ ; 片 高强度螺栓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 一 高强度螺栓的承压 强 度 设 计值 ; 月 角焊缝 的强度设计值 ; G 钢材剪切模 量 ; 广 钢材泊松 比 ; 卜 结构阻尼 比 ; k 有效 阻尼 比 。 2 . 2 . 2 作用和作用效应 F“ 。 .。 第 M 排螺栓 的 内力 ; Fb oI。 , 。 第 研 排螺栓的实际内力 ; F 。l b 『 Ib 钢梁下翼缘所承受 的压力 ; F 。,“ f , l 钢梁上翼缘所承受的压力 ; M 由荷载产生的正弯矩或负弯矩 ; M 。 柱端弯矩 ; M 。 梁跨 中截 面最 大正弯矩设计值 ; M , 刚接框架梁端弯矩 ; M b 。 。 梁 端极 限弯矩 ; N 柱轴力 ; N , 某个高强度螺栓所承受的剪力 ; N 。 某个高强度螺栓所承受的拉力 P i 结构第 i层所受 的水平力 ; Q 。 由风或地震作用在结构第 i层所产 生 的总水平力 ; y。。。 梁端连接处的剪力设计值 ; yn 。 作用在连接上 的剪力 ; w- ni 框架所做 内功 ; w 。。 水平荷载所做外功 ; w ,“ 所有屈 曲约束 支撑在 结构 预期 位 移 下 往 复 一 周所 消 耗的能量 ; w 。。 所有半刚性连接在结构预期 位 移下 往 复 一 周所消耗 的能量 ; w 。 结构在预期位移下的总应变能 ; d “ 。 螺栓的伸长变形 ; “ 混 凝 土楼板的压缩变形 ; 8 。。 抗剪栓钉的滑移变形 ; 占 , 。 钢筋的伸长变形 ; 文 , 半刚性连接框架梁挠度 ; 铰接框架梁挠度 ; 艿 , 刚接框架梁挠度 ; △“ , 结构弹塑性层间位移 ; △‰ 罕遇地震 作用 下按 弹性 分析 所 得 结构 层 间位 移 ; e。。 混凝土 的极 限压应变 ; 臼 连接转角 ; 吼 铰接框架梁端转角 ; 研 节点相对转角 。 ‰ 柱腹板或者柱翼缘中的竖 向压应力 ; r。, 钢粱腹板剪应力 ; 2 . 2 . 3 结构特征参量 F“ 。 螺栓的抗拉承载力 ; F , 钢筋的抗拉承载力 ; F 。l b r 钢梁上翼缘所承受的压力 ; F ,- 混凝土楼板局部受压控制 的钢筋抗 拉承载力 ; 5 F 。。 栓钉的抗剪承载力 ; F 。。 。 混凝 土楼板与柱翼缘接触面 的局部抗压承载力 ; F。f . c 梁翼缘受压承载力 ; F。 。 一 ,。 柱翼缘控制的外排螺栓抗拉承载力 ; F 。 。。 端板控制的外排螺栓抗拉承载力 ; Fh; 第 i排螺栓的抗拉承载力 ; F c 。 连接抗压承载力 ; F 。。 . 。 。 柱腹 板屈 曲承载力 ; F 。。 。。 柱腹板 受压屈 服承载力 ; F 。 ,, 柱腹板的抗剪承载力 ; K。 。 支撑对所考虑的框架柱提供 的侧移刚度 ; K , 连接 的初始转 动刚度 ; K _ 负弯矩作用下连接的初始转动刚度 ; K 产 正弯矩 作用 下 连接 的初 始转 动 刚度 ; K 。 半刚性连接的割线刚度 ; K 。 连接 的切线 刚度 ; K 。 梁近端 的节点转动刚度 ; K。 梁 远端 的节点 转动刚度 ; M 。 连接的极 限弯矩承载力 ; M 了 连接 的极 限正 弯矩承载力 ; Mi 连接的极 限负弯矩承载力 ; M。 。 组合梁塑性 正弯矩 承 载力 或 负弯矩 承载力 ; M 志 组合梁塑性正弯矩承载力 ; Mi 组合梁塑性负弯矩 承 载力 ; M 。。 柱端塑性弯矩 承载力 ; N 。, 受压支撑的轴 向承载力 ; N ; 单个栓钉的抗剪承载力 ; N 一 个高强度螺栓 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 ; N 一 个高强度螺栓的受拉承载力设计值 ; N 一 个高强度螺栓的承压 承载力设计值 ; 足。 螺栓 的抗拉刚度 忌 。,。 柱腹板抗压刚度 ; 忌 。。 ,。 柱腹板抗剪 刚度 ; 忌 。。. ; 第 i排螺栓处柱腹板的抗拉刚度 ; 是 。。 各排螺栓处受拉组件的等效抗拉刚度 ; 忌“ 。 .; 第 f排螺栓的抗拉刚度 ; 志以 。 第 i排螺栓处柱翼缘的抗弯刚度 ; 是 。 第 i排螺栓处端板的抗弯刚度 ; 是 。。 单个栓钉的抗剪刚度 ,或者是栓钉的等效抗剪刚度 ; 是 , 钢筋的抗拉刚度 ; 忌 。- 混凝土楼板 的抗压 刚度 ; 锦 极 限弯矩 M 。 对应 的参考塑性转角 ; 吼 连接转动能力 。 2 . 2 . 4 几何参数 A “ 。 螺栓的横截面积 ; A 。 钢梁的截面面积 ; A 。, 支撑的截面面积 ; A 。。 柱腹板斜 向加劲肋的横截面积 ; A 。。 , 。 柱腹板的有效抗剪面积 ; A 。 柱截面面积 ; A , 混凝土楼 板 有 效 宽 度 范 围 内 纵 向 受 力 钢 筋 的 总 面积 ; A 。。 圆柱头栓钉钉杆 的截 面面积 ; H i 框架第 i层楼盖距底部 固定端 的距离 ; J 。r 柱翼缘的截面惯性矩 ; Je 钢梁的截面惯性矩 ; ,s 。 考虑半刚性特征的等效刚性连接框架梁惯性矩 ; , 。 柱的截面惯性矩 ; J 。。 端板的截面惯性矩 ; J 。。 不考 虑半 刚 性特征 , 但考虑钢梁与混凝土楼板 组合 作用的半刚性连接框架梁等效截面 惯 性 矩 ; j 。 钢梁 的截 面惯 性矩 ; 7 J 。。 考虑混 凝土翼 板 的组合 梁 截 面 的等效钢材截面 惯 性 矩 ; W 。 柱截面 弹性抵抗矩 ; 6。 , 钢梁翼缘 的宽度 ; 6 ’ 。虮。。 用于计算柱腹板受压刚度的有效受压宽度 ; 6 。 柱腹板横 向加劲肋宽度 ; 6 。。 柱腹板斜 向加劲肋 的宽度 ; 6 。 组合梁 混凝 土翼板 的有效宽度 ; 6 。。 端板宽度 ; 6 。, 柱翼缘宽度 ; 6“ 压 力 在 柱腹 板 内的有 效作用 范 围 ; d 螺栓杆直径 ; d 。 高强度螺栓在螺纹处的有效直径 ; d。 螺栓孑 L直径 ; d 。 钢筋 中心 至钢梁截面高度 中心的距离 ; e 螺栓 中心 至柱翼缘外边缘的距离 e。 和螺栓 中心 至端 板 外 边缘 的距 离 e。 的较小值 ; e。 螺栓 中心 至柱翼缘外边缘的距离 ; e。 螺栓 中心至端板外边缘的距离 ; e。 端板外伸侧螺栓 中心 至端板下边缘的距离 ; e。 端板边缘与钢梁边缘之间的距离 ; 。 角焊缝 的计算厚度 ; 。 混凝 土楼板 的总高度 ; 。。 混凝 土翼板 的厚度 ; h 。 钢梁与端板之间连接焊缝的有效高度 ; ‰ 。 柱翼缘与腹板之间连接焊缝的有效高度 ; .I L。。 混凝 土楼板从 钢梁上翼缘表面算起 的总厚度 ; 乩 矗 混凝 土楼板 与柱翼缘实际接触面的厚度 ; 。 梁截面高度 ; 。 。 钢梁腹板的高度 ; 。 柱截面总高度 ; R 。。 柱腹板的高度 ; ; 框架第 i层层高 ; 。 钢筋中心至钢梁下翼缘底部的距离 ; Z, 上部第 一 排螺栓 中心至钢梁下翼缘 中心 的 距离 ; z 。 楼板内受拉钢筋的最小锚 固长度 ; z“ 梁的实际跨度 ; z 。 柱的实际高度 ; Z, 钢筋中心 至钢梁下翼缘 中心 的距离 ; z 。 上部第 m 排螺栓 中心 至钢梁下翼缘 中心 的 距离 ;或 者是下部第 m 排螺栓 中心 至混凝土楼板与柱翼缘接 触面厚度中心 的距 离 ; 2j 上部第 i排螺栓 中心 至 钢梁下翼缘 中心的距 离 ;或者 是下部第i排螺栓 中心 至 混 凝土楼板与柱翼缘接触 面厚度中心 的距离 ; z 。 角焊缝的计算长度 ; z 。e 抗震设计时楼板 内受拉钢筋 的最小锚 固长度 ; zb 螺栓杆的有效长度 ; z 。。 栓钉底部至钢梁下翼缘 中心或者混凝土楼板上表 面 的距离 ; z , 柱腹板斜向加劲肋的长度 ; f s c 1 。 栓钉根部至中和轴的距离 ; z 。f f |。厂 一 柱翼缘受弯塑性铰线 的长度 ; ze H 。 端板受弯塑性铰线的长度 ; z鲋 . “ 梁受负弯矩作用的长度 ; f b 0I “ t 螺栓至钢梁下翼缘 中心的距离 ; z‰t 螺栓至 混凝土楼板上表面的距 离 ; fb . 。 螺栓至中和轴的距 离 ; m 。 螺栓中心 至柱腹板边缘 的距离 ; m 。 螺栓中心 至梁腹板边缘的距离 ; m 。 端板外伸侧螺栓 中心 至钢梁翼缘下表面 的 距 离 ; p 各排螺栓的间距 p 。 柱翼缘到楼板 内第 一 个抗剪栓钉的距离 ; 声 。 抗剪栓钉的间距 ; p。 下 部第 一 排螺栓到钢梁下翼缘上 表 面 的距 离 ; p 。 最上 面 一 排螺栓到钢梁上翼缘的端距 ; r。 柱翼缘 的根部半径 ; “ 槽钉厚度 ; £。 柱腹板横向加劲肋厚度 ; 氏, 钢梁翼 缘厚度 ; 气。 钢梁腹 板厚度 ; f。, 柱翼缘的厚度 ; f。。 柱腹 板 厚度 ; ‘ £。。 端板厚度 ; £。。 柱腹板斜 向加劲肋的厚度 ; z。 节点受压区高度 ; z。A 。 钢梁腹板的实际受压区高度 ; ‰。 。 钢梁上翼缘的受压区高度 ; 瓦 。。 混凝 土楼板 的受压区高度 ; z。,b。 ⋯。 钢梁腹板受压区 的最大高度 ; z。。 。 。 柱腹板受剪区域的高度 ; z; 第 i排螺栓 至钢梁下翼缘底部的距 离 , 或者是第 i排 螺栓 至混凝 土楼板上表面 的距离 。 2 . 2 . 5 计算系数和其他符号 K。 框架柱上 端 约束系数 ; K 。 框架柱下端约束系数 ; K 修正的框架柱上端约束系数 ; K 修正的框架柱下端约束 系数 ; 是 。 考虑柱轴力影响的系数 ; 忌 。。 考虑柱翼缘 内竖 向压 应 力 影 响 的折减系数 ; 足 。, 框架柱支撑刚度系数 ; , 栓钉抗拉强度最小值与屈服强度的比值 ; yR E 结构构件承载力的抗震调整系数 ; 1O A 柱长细比 ; a 钢筋的外形系数 ; 钆 无侧移失稳框架柱修正系数 ; a。 有侧移失稳框架柱修正 系 数 ; 叽 框架柱支撑侧移刚度系数 ; 卜混凝土局部受压 强 度的增大系数 ; 岛 正 面角焊缝的强度设计值增大系数 ; 且 连接受剪边数 的影 响参 数 ; n。。 梁端负弯矩区 段内抗剪栓钉的个数 ; n, 受剪面数目 ; 卢 柱的有效长度系数 ; ∥ , 半刚性连接影响系数 ; 珊 弹塑性层间位移增大系数 ; 叩t 连接刚度系数 ; Z 边跨与相邻 中间跨 的梁柱线 刚度 比值 ; 缈 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 3 结构设计的基本规定 3 . 1 材料 3 . 1-1 钢材 的强度设计值 、 物理性能等设计指标 , 应按现行 国家 标准 钢结构设计规范 G B 5 oO 1 7 的有关 规定 采用 。 3 . 1 . 2 钢结构材料的选用 , 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结构钢材宜选用碳 素结构钢 Q 2 35 钢及低合金高强度钢 Q3 4 5 钢 , 亦可选用低 合金 高强度钢 Q 3 9O 、 Q 4 2 O 。 钢材 的性 能及 化学成分 应符合现 行 国家 标 准 碳 素结构钢 G B / T7 O O 及低合 金高强度结构钢 G B / T1 5 9 l的规定 。 2 焊接钢结构不应采用 Q 2 3 5A 钢 。 3 采用焊接连接的钢结构 , 当板件厚度 f ≥ 4O mm , 并承受沿 板厚方 向拉力时 , 其构件的钢材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 准 厚度方 向性 能钢板 G B / T5 3 13 的规定 。 4 按抗震设 防设计 的钢结构 , 其主要 结构构件 钢材性 能 尚应 符合 下列 规定 1 钢材 的强 屈 比 , 即抗 拉 强 度 与 屈 服 强 度 之 比不应 小 于 1. 2 ; 2 钢材应有明显 的屈服台阶 , 且伸长率应大于 2O % ; 3 钢材应具有 良好的可焊性和合格 的冲击韧性 。 3 . 1 . 3 焊缝 的强度设计值应按现行 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 G B5 O O l 7 的有关规定采用 。 3 . 1 . 4 钢结构焊接材料的选用 , 应符合下列规定 l 手 工 焊 接 用 焊 条 应 符 合 现 行 国 家 标 准 碳 钢 焊 条 G B / T5 l l 7 或 低合金钢 焊条 G B / T5 1 18 的规 定 , 选 用 的焊条 型号应 与 主体金 属力学 性 能相 适 应 ;当两种不同强度的钢材相焊 】 2 时 , 可采用 与低 强度 钢材相适应 的焊 接 材料 。 2 自动焊接或半 自动焊接采用的焊丝和焊剂 应 与主体金属 力学性 能相适 应 , 焊丝 应符 合 现 行 国家 标 准 熔 化 焊 用 钢丝 G B/Tl 4 95 7 、 气 体 保 护 电 弧 焊 用 碳 钢 、 低 合 金 钢 焊 丝 G B / T8 l 1O 及碳 钢 药芯 焊 丝 G B / T1O O4 5 、 低 合 金 钢 药 芯 焊 丝 G B / Tl 7 4 9 3 的规定 ; 埋 弧 焊 用焊丝和焊剂应符合 现行 国家标 准 埋 弧焊用碳 钢焊丝 和焊剂 G B/ T5 2 9 3 、 埋 弧焊 用 低 合金钢焊 丝和焊剂 GB / T1247 O 的规定 。 3 当采用耐候钢 、 耐火钢 、 铸钢件时 , 应根据试验选择配套焊 接材料 。 3 . 1. 5 螺栓连接 的强度设计值 、 高强度螺栓 的设计预拉力值以及 高 强 度 螺栓连接的钢材摩擦面抗滑移系数应按现行 国家标 准钢 结构设计规范 G B 5O O 1 7 的规定采用 。 3 . 1. 6 钢结构连接螺栓材料的选用 , 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普 通 螺 栓 应 符 合 现 行 国家 标 准 六 角 头 螺 栓 C 级 G B / T5 78 O 和六 角 头螺栓 G B/ T5 78 2 的规定 。 2 高强度螺栓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钢 结构用 高强度 大六角 头螺栓 G B / T122 8 、 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母 G B/ Tl 229 、 钢结构用高强度垫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