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 咱德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曲靖市麒麟区咱德煤矿 二○一○年十一月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 咱德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申报单位曲靖市麒麟区咱德煤矿 法定代表罗长江 报告编制单位云南地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 法定代表人孟奇猛 总工程师李长才 编制人员吴均、刘开明、王健洪 项目负责杨自文 审核人穆勇 提交报告日期2010年11月 文字目录 摘要 1 第一章概况 1 第一节目的和任务 1 第二节位置与交通 5 第三节自然地理和经济状况 8 第四节生产矿井及老窑 9 第五节以往地质工作 11 第六节本次工作情况 12 第二章煤矿地质 14 第一节地层 14 第二节构造 19 第三节岩浆岩 22 第三章煤层 23 第一节含煤地层及含煤性 23 第二节可采煤层 23 第三节煤层对比 27 第四节煤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工艺性能 31 二、煤的镜质组反射率 33 第五节煤的可选性 42 第六节煤类及煤的工业用途 43 第四章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45 第一节工作概况 45 第二节水文地质 45 第三节工程地质 55 第四节环境地质 63 第五节小结 69 第五章矿山开采 71 第一节开采煤层及生产状况 71 第二节探采对比 72 第六章资源储量核实工作质量评述 74 第一节核实方法 74 第二节核实工作质量评述 74 第七章资源储量估算 76 第一节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及工业指标 76 第二节资源储量的估算程序 77 第三节资源储量估算方法及参数的确定 77 第五节本次资源储量查明估算结果 80 第六节本区占用1-14井详细普查报告中的洒马笔11井田和 85 清水沟井田补充报告的储量及其对比 85 第七节本次核实结果与2009年核实报告的对比 89 第八章矿床开发经济意义概略研究 91 第一节矿床开发内外部条件 91 第二节矿山开发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92 第三节矿山开发经济效益预算 93 第九章结论 95 第一节主要工作成果 95 第二节存在问题及下步工作建议 96 附表目录 1、曲靖市麒麟区德煤矿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 2、曲靖市麒麟区咱德煤矿煤层煤质分析成果表 3、曲靖市麒麟区咱德煤矿煤层综合成果表 4、曲靖市麒麟区咱德煤矿可采煤层块段资源储量估算表 5、曲靖市麒麟区咱德煤划定矿区范围内矿资源储量汇总表 6、曲靖市麒麟区咱德煤矿煤尘爆炸性、煤自燃倾向性试验成果表 附件目录 1、地质勘查资质证书 2、委托书 3、业主承诺书 4、初审意见书 5、云南省划定矿区范围批复滇[2010]第174号 6、云南省曲靖市咱德煤矿采矿许可证 7、云南省曲靖市咱德煤矿煤层煤尘爆炸性及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 8、云南省曲靖市咱德煤矿瓦斯等级鉴定证书 9、曲国土资储备字【2009】175号评审备案证明 摘要 根据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对划定矿区范围批复滇[2010]第174号,曲靖市江达煤业有限公司咱德煤矿由原来的0.4872km2变更为0.72km2。开采标高由原来2065m1985m,变更为2070m1700m。矿井生产规模由9万t/a变更为15万t/a。本次报告即为变更采矿证及未来矿山资源现状利用调查作依据。 曲靖市麒麟区咱德煤矿为六证齐全的生产矿井,矿区位于曲靖市东南120方向,平距39km,地处曲靖市麒麟区东山镇境内。划定矿区范围由8个拐点圈定,面积0.72km2,开采标高20701700m。地理坐标经纬度10408′02″10408′41″;北纬 2519′01″2519′29″。 曲靖市江达煤业有限公司咱德煤矿委托云南地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编制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咱德煤矿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为煤矿变更采矿证及未来矿山资源现状利用作依据。 经本次核实,矿区构造为中等类型偏复杂,煤层属较稳定,勘查类型为二类二型。矿床水文地质条件为简单类型,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为中等类型。 区内可采煤层为低中灰-中高灰、低-中等挥发份,特低-低磷、低-中热值、中-中强粘结性煤。除C21a、C21b、C23b、C24为高硫煤外,其余为特低-中高硫煤。确定全区煤类为焦煤JM,煤的用途主要用作动力用煤,经洗选后可作炼焦用煤。但高硫煤必须降低含硫量后才能利用。 截止2010年11月30日,咱德煤矿允许开采划定范围内累计查明资源储量为795万吨,注销资源量47万吨;保有资源储量748万吨村庄影响带100万吨;其中122b类59万吨,332类88万吨,333类601万吨;其中含硫≤3累计查明资源储量为500万吨,注销资源量47万吨,保有资源储量453万吨村庄影响带61万吨;其中122b类59万吨, 332类51万吨,333类343万吨;含硫3的累计查明资源储量295万吨,保有资源储量295万吨村庄影响带39万吨;其中332类37万吨, 333类258万吨;其中原采矿证范围内含硫≤3的累计查明资源储量为377万吨,注销资源量47万吨,保有资源量330万吨村庄影响带61万吨;含硫3的累计查明资源储量30万吨,保有资源储量30万吨;新扩区含硫≤3的累计查明资源储量为123万吨,保有资源储量123万吨;含硫3的累计查明资源储量265万吨,保有资源储量265万吨村庄影响带39万吨。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目的和任务 一、工作目的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咱德煤矿,位于曲靖市麒麟区东山镇境内,与清水沟煤矿勘探区、大溪沟煤矿、发兴煤矿、工庆煤矿等相邻,为“六证”齐全的生产矿井,生产规模15万吨/a。曲靖市江达煤业有限公司咱德煤矿以下简称咱德煤矿委托云南地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我院,根据煤矿现有生产矿井井巷资料,结合以往综合性资料,编制本次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本次工作是在矿区面积由原来的0.4872km2经省国土资源厅同意划定的矿区范围0.72km2,开采控制标高由原来的20651985m变更为现在的20701700m,生产规模由原来的9万吨/a 变更为15万吨/a的基础上,并在现变更的采矿权范围内进行资源储量核实工作,估算煤矿各可采煤层的资源储量,编制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咱德煤矿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目的是为煤矿变更采矿证及未来矿山资源现状利用调查提供地质依据。 二、工作任务 按照国土资发「2007」26号文规定和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2、有关规程、规范的质量要求,结合矿井实际情况及合同的要求进行。具体的工作任务如下 1、查明生产矿井主要巷道、开采深度、采空区范围,圈定采空或破坏区范围; 2查明可采煤层的层数、层位、厚度、可采范围及其变化情况;评价可采煤层的稳定程度;估算各可采煤层各类别的资源/储量; 3、查明矿井内的构造形态、评价矿区的构造复杂程度;对构造的发育程度、分布范围及对开采的影响作出评述; 4、结合煤矿实际,对煤层对比、研究矿井地质资料进一步综合分析,收集相邻矿井地质、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及其它开采技术条件等资料; 5、对主要可采煤层的煤质特征和工艺性能及其变化情况,作出相应的评价;确定煤类,评价煤的工业利用方向; 6、初步对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及其它开采技术条件作出评价,预测煤矿床开采后,可能引起及出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进行评价; 7、提交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咱德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文字、相关图件及成果数字化光盘; 三、原采矿权基本情况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咱德煤矿属云南省矿产资源规划鼓励开采分区和曲靖市矿产资源规划三级矿产资源规划的鼓励开发区域。 采矿许可证号C5300002009081120031430 采矿权人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咱德煤矿 地址曲靖市麒麟区独木办事处 矿山名称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咱德煤矿 经济类型私营企业 开采矿种煤 开采方式地下开采 设计生产规模9万吨/年 原矿区面积O.4872k㎡ 开采深度20651985m 有效期限陆年2009年8月10日2015年8月10日 发证单位云南省国土资源厅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咱德煤矿原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见表-1。 根据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划定矿区范围批复滇[2010]174号,对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咱德煤矿划定矿区范围、开采标高、生产规模进行了变更,划定矿区范围的坐标由矿业权核实单位云南华联矿产勘探有限责任院提供。本次对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咱德煤矿划定矿区范围进行资源储量核实,作为“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咱德煤矿”变更矿区范围的地质资料依据。划定的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见表1-2。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咱德煤矿现矿区范围和划定矿区范围示意图见图1-1。 表1-1 原咱德煤矿采矿权范围拐点坐标表 图1-1曲靖市咱德煤矿原采矿证范围和划定矿区关系示意图 第二节位置与交通 一、位置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咱德煤矿为六证齐全的生产矿井,位于曲靖市东南120方向,平距39km,地处曲靖市麒麟区麒麟区境内。具体位于独木村委会咱德村。周边主要生产矿井有发兴煤矿、大溪沟煤矿、工庆煤矿、叠水等煤矿,各矿井之间无矿界重叠现象见图1-3矿界关系示意图。 划定矿区范围呈不规则的四边形,由8个拐点圈定,矿区面积0.72km2,开采标高20701700m。地理坐标极值10408′02″10408′41″;北纬 2519′01″2519′29″。 二、交通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咱德煤矿位于恩洪矿区清水沟井田中的11井田北东部,矿区交通方便,曲靖市至麒麟区、新村、恩洪等地每天有班车往返。矿区至麒麟区约10km其中5km为矿区公路接曲靖恩洪高等级公路,麒麟区至曲靖65km,至昆明203km。矿区周边交通方便。详见交通图1-2。 图1-2 交通位置图 图1-3 咱德煤矿矿界关系示意图 第三节自然地理和经济状况 一、自然地理 本区属低中山地貌。区内最高点位于矿区东部的山峰,海拔标高2155m,最低标高在西侧咱德村以西的溪沟边,标高2013m,相对高差142m,矿区从南到北地形连绵起伏,地形坡度大都介于1525间,属缓坡陡坡地形。 矿区地处北亚热带,但由于海拔高,具典型的高原季风气候特点。春暖秋凉,冬寒夏温,冬春季干燥多风,夏季多雨湿润。年最高气温34.9℃,最低气温-5.2℃,年平均气温13.8℃。 每年12月至次年2月为霜冻期,偶有降雪现象,24月为风季,多为西南风和西风,最大风速23m/s,年平均风速2.8 m/s。年降水量10321624毫米,其中610月为雨季,约占全年降雨量的8090。日最大降雨量为87.5mm,月最大降雨量为116.67mm。年蒸发量为1835.6 2339.2mm。年平均相对湿度为169。 该区历史上未发生过大于是4.7级的破坏性地震,最大震级为3.9级,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曲靖市地震设防烈度属Ⅶ度区。地震加速度0.1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45S。 二、经济地理 煤矿所在地为曲靖市麒麟区的优质炼焦煤产地,现有年产345万吨的煤矿100家。其中多为年产36万吨的小煤矿,均为股份制或私营企业。仅有恩洪煤矿年产30万吨,陆东煤矿45万吨。洗煤厂、焦化厂有若干家,是麒麟区的经济支柱,其它工业不发达。 区内供电属云南滇东电网曲靖电力院供电范围,有三岔220kv,富源1lOkv,小冲沟1lOkv,越州1lOkv变电站,水城电厂及新村矸石发电厂等。区内大部分煤矿已实行了双回路供电系统。各村均已开通了程控 电话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均已开通移动电话网。 区内居民以汉族为主,杂居少数彝族,除部分人员参加采煤外,大多从事农业生产。农作物主要有玉米,次有水稻、土豆等,粮食可基本自给自足,经济作物以烤烟为主。 第四节生产矿井及老窑 一、老窑 该区煤炭开采历史久远,小窑主要分布矿区外围,为当地居民零星挖掘供生活用煤,产量甚少。随地方经济的发展,煤炭开采逐年增长,当地居民开始大量开采浅部煤层。据调查,煤窑采煤方法主要为沿煤层走向手镐采煤、自然通风、人工排水,且为季节性开采,规模不大。小煤窑的无序开采对矿区浅部煤炭资源造成严重破坏,随着近期各主管部门实施“关井压产”、煤矿“规模化”,对私挖乱采无证小窑进行了封闭,使有证矿井的生产得到了合理有序正常的发展。 二、生产矿井 矿区生产矿井为咱德煤矿,周边主要生产矿井有发兴煤矿、大溪沟煤矿、工庆煤矿、叠水等煤矿, 1、咱德煤矿始建于1994年5月,1995年6月正式投产,至今仅开采C16一个煤层。据矿山统计,止2005年5月,共采出原煤约16万吨,采空区消耗资源储量为23万吨。矿山回采率为70,损失率为30。2005年6月至2009年3月,共采出原煤约8万吨,采空区消耗资源储量为10.68万吨。矿山回采率为75,损失率为25。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咱德煤矿采用双斜井开拓,现仅开采C16煤层。南翼主井口标高2074.628m,1986m落平;延煤层倾向,继续开拓上山至2006m,在2003、1986m水平拓水平运输巷,每60余m用上山联络,划分采区。副井口标高2099.415m,与主井相距80m,平行开拓至2033m,用上山与主井相连,形成通风系统。北翼主井口标高2030.917m,1991m标高见煤落平沿煤层 掘进水平巷。副井口标高2031.49m,与主井平行掘进2003m见煤落平,沿煤层掘进水平巷,每间隔3060m掘进联络巷道与主井形成通风系统,再向两翼布置采区。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咱德煤矿现最低开采标高1985m,C16煤层采空面积10.84万m2,干季每昼夜排水量50m3,多用于降尘。雨季最大排水量每昼夜100m3。历年排水量随采空面积增大略有增加 2、发兴煤矿位于咱德煤矿东部,发兴煤矿自2003年建井,由于地质资料少,在开拓中探煤,至2005年底,共计产煤0.5万吨全为巷面煤。2006至2009年3月31日共产煤5.8万吨,采空煤量为8.3万吨。 发兴煤矿现最低开采标高1942m,开拓巷道约1200m,由于地质情况不清,处于探煤阶段,仅在F11-9附近见到零星煤层,临时开采,年产仅几千吨。现每昼夜排水量为25m3,干雨季变化不大。 3、大溪沟煤矿位于咱德煤矿南部,1994年4月28日成立大溪沟煤矿,1995年3月投产,以斜井形式开采C9煤层,至2005年5月止,开采原煤资源储量约20万吨,矿区北西角由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咱德煤矿开采。两矿合采C9煤层,现C9煤层资源储量已被采完。下一步大溪沟煤矿拟开采C16煤层。 矿井开采方式为斜井开采,主斜井口标高为2029.98m,副井口标高为2031.93m,最低开采标高1941.60m。巷道回采面积为46902.90m2,由硐口初见水位2008m与开采底界标高之差,得出矿井水位降深为66.4m,矿坑排水主要以水泵抽水,观测流量旱季为45m3/d,雨季流量100m3/d,季节流量变化系数为 2.5,斜井岩巷富水性弱,正常情况下只有少量渗水,局部断层破碎带见有小股淋水,矿坑单位面积单位降深涌水量旱、雨季分别为1.44510-53.21110-5m3/d.m.m2,据调查一般在降雨后10天左右矿井的涌水量达最大值。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开采至今,未发生过突水灾害。 第五节以往地质工作 咱德煤矿位于原恩洪矿区清水沟井田内。清水沟井田是1982年将恩洪矿区5、6-Ⅰ、6-Ⅱ、11、14井田合并后的总称,并包括稍后勘查的12井田的一部分。矿区地质工作始于1938年,先后有多个地勘单位作过不同程度地质工作。 1938年,王竹泉、路兆洽等在矿区内进行过地质调查,编有1100万及120万地质图。对滇东煤田区域性地层、构造、煤层成因有所论述。 1957年,云南省地质局采样队进行了15万地质填图,并按4km 的间距进行地表工程,探硐及老窑采样,测地层及构造剖面等。 1964年12月云南省地质局第六地质队提交了云南省曲靖市专区恩洪煤矿区1-14井田详细普查报告。1978年10月云南省地质局以云地审19781号文审查了云南省曲靖市专区恩洪煤矿区1-14井田详细普查报告。报告批准1-14井田C1C2级储量1029234千吨,表外34399千吨,地质储量101060千吨。 1968年1月,原云南省地质局第6地质队提交了滇东煤田恩洪矿区11井田精查储量地质报告。1973年1月17日云南省地质局革命委员会以第6号文批准该报告,批准AB级储量25731千吨,ABC级储量78940千吨,D级储量16171千吨。 1982年12月云南省198煤田地质勘探队提交了云南省恩洪矿区清水沟井田精查补充地质报告。1986年5月23日云南省矿产储量委员会以云储决字第163号批准了该报告能利用储量ABC级45470万吨,暂不能利用储量C级2082万吨,保安煤柱储量ABC级4344万吨,保安煤柱暂不能利用储量310万吨。 2005年7月云南省198煤田地质勘探队受业主委托,编制了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咱德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曲靖市国土资源局以曲国土资储备 字[2005]40号备案。批准C14、C15、C16、C18四个煤层保有资源储量122b 120万吨、保安煤柱19万吨、采空区消耗资源储量23万吨。 2009年4月云南省地质工程勘察总院受业主委托编制了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咱德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曲靖市国土资源局以曲国土资储备字[2009]175号备案。批准C14、C15、C16、C18、C19a、C19b、C21、C23C23九个煤层保有资源储量210.39万吨、其中122b类135.15万吨,332高硫52.77万吨,村庄压覆资源储量332类22.47万吨。采空区消耗资源储量33.68万吨。 上述各项地质工作,对本区范围及其周边的地层、构造、含煤性、煤层、煤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灾害地质特性、矿山分布、勘查开发规划布局等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为本次变更后资源储量初步核实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六节本次工作情况 本次工作,按照现行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2结合有关规程、规范及甲乙双方协商签定的工作合同,我院组织地质项目组,在原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咱德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的基础上,多方收集有关资料,并详细了解矿井范围、地层、构造、煤层、煤质、井巷等综合特征后,在矿区面积0.72km2,开采标高20701700m的采矿权范围内进行资源储量核实工作,最终完成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咱德煤矿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的编制,可为煤矿变更采矿证及未来矿山资源利用现状调查提供初步的地质依据。本次资源储量核实编制工作总的经费为15万元,由业主出资。分别占用了云南省曲靖市专区恩洪煤矿区1-14井田详细普查报告中的洒马笔11井田,1978年10月云南省地质局以云地审19781号文审查了云南省曲靖市专区恩洪煤矿区1-14井田详细普查报告。报告批准1-14井田C1C2级储量1029234千吨,表外34399千吨,地质储量101060千吨。 1982年12月云南一九八煤田地质勘探队提交的云南省恩洪矿区 清水沟井田精查补充地质报告国家探明的资源储量,经云南省矿产储量委员会以云储决字第163号批准了该报告能利用储量ABC级45470万吨,暂不能利用储量C级2082万吨,保安煤柱储量ABC级4344万吨,保安煤柱暂不能利用储量310万吨。 本次工作从2010年10月开始,2010年11月底进行室内资料综合整理,编制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于2010年12月初提交资源储量核实报告送审。完成工作量见表1-3。 表1-3 完成工作量表 第二章煤矿地质 第一节地层 一、区域地层 咱德煤矿位于恩洪复式向斜西翼南段近轴部的11井田的北部。区域地层出露较齐全,由老至新主要有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第三系、第四系地层。其中以石炭、二叠、三叠系地层分布最广,其余为零星分布。第三系、第四系地层零星分布于河床两岸、平坝、山坡及山间低凹处;古生界、中生界地层主要分布在广大山地、丘陵地带。各地层的主要特征见表2-1。 紫红色砂质泥岩夹砾石, 紫红色砂岩,夹粉砂岩, 灰黄、褐色、中厚层 二、矿区地层 根据相邻矿区云南省恩洪矿区清水沟井田精查补充地质报告资料和野外工作,矿区出露地层自北向南由老至新依次有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组P2β、宣威组P2x、三叠系下统卡以头组T1k、飞仙关组T1f及第四系Q。分述如下 一二叠系上统P2 1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组P2β 分布矿区外围,已由钻孔揭露。厚度大于150m,岩性为灰绿色玄武岩,具气孔及杏仁状构造,其中主要矿物有基性斜长石,绿泥石,方解石等,杏仁状为绿泥石,方解石充填,上部常有灰或紫色的凝灰岩。于茅口灰岩之上和宣威煤组之下呈假整合接触关系。 2二叠系上统宣威组P2x 分布于矿区中部,由一系列粉砂岩、粘土岩、细砂岩夹煤层组成的连续沉积含煤岩系地层厚度204.00264.00m,平均237.00m,按岩性组合,特征不同划分为三段,现分述于后。 1、宣威组第一段P2x 1 分布矿区外围,厚58.0090.00m,平均厚71.00m,下至P2β顶界,上至C16煤层底板,岩性为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砾岩、泥岩及煤组成。 中下部以细粒砂岩,粉砂岩、泥岩为主,上部夹少量煤层,其中泥岩中含大量鲕状菱铁矿。全段属于河流相,泛滥盆地、湖泊、沼泽相沉积,局部出现了短暂的泥炭沼泽相沉积。 上部以泥质粉砂岩、泥岩为主,夹细粒砂岩及薄煤,属沼泽相、湖泊相沉积。局部夹有极薄层状菱铁岩,含少量团块状、似层状黄铁矿。 该段内共含煤11层,其中可采煤6层C17、C19b、C21a、C21b、C23b、C24煤层与下伏地层呈假整合接触。 2、宣威组第二段P2x2 分布于矿区东北部,自C16煤层底至C8煤层顶,地层厚71.0086.00米,平均厚度82.00米,全区的主要开采煤层均集中在此段。以泥岩、泥质粉砂岩为主,夹粉砂岩、细粒砂岩及煤层, 中部以泥岩、粉砂质泥岩、粉砂岩为主。该段沉积是为主要成煤期。上、下部沉积时,沼泽相、泥炭沼泽相最为发育,形成了主要煤层。该段内共含煤10层,其中可采煤层7层C8、C9、C10、C11b、C14、C15b、C16等层,多为半暗一半亮型煤,其煤层厚度大、稳定、煤质最佳。 3、宣威组第三段P2x3 分布矿区中部及北部外围。自C8煤层顶至C1煤层顶,地层厚75.00 88.00米,平均厚度84.00米,岩性为浅灰绿色中厚层状细砂岩、粉砂岩、粘土岩夹煤层、煤线组成。局部夹薄层菱铁岩。该层含煤7层,为不可采煤层,煤层均为块状的暗淡至半暗淡型煤。 二三叠系下统T1 1、卡以头组T1k 分布于矿区东部,断层F11-1附近。地层厚80.0091.00米,平均厚度87.00米,,下部岩性主要为灰绿色薄层状细砂岩、粉砂岩、泥岩互层。风化后呈球状片壳薄层,具水平层理及斜交层理,产丰富的腹足类及少量植物化石碎片。中部主要岩性为绿色、天兰色厚层状粉砂岩、局部夹紫色粉砂岩条带组成;上部为灰绿色粉砂岩及泥质粉砂岩或粉砂质泥岩。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 2、飞仙关组T1f 为滨海及浅海相紫红色砂、泥岩沉积,总厚度353.00429.00m。平均385.00m,根据动物化石与岩性分为四段,其中第三、四段合并成一段。 1、飞仙关第一段T1f1 分布矿区外围东部。厚度95.00123.00m。平均108.00m,岩性为紫红色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及粉砂质泥岩,夹紫灰色细砂岩及紫红色泥岩,含丰富条带状紫灰色钙质粉砂岩及透镜状,椭圆状钙质粉砂岩包体,局部含蠕虫状方解石,底部为紫灰色细砂岩或粉砂岩,内含球状含砂钙质结核及滚圆度极佳的紫红色泥砾。底部偶见动物化石。本段地层易风化剥蚀,地貌上常呈低缓山丘。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 2、飞仙关第二段T1f2 分布矿区外围。厚度62.0082.00m。平均70.00m,岩性为紫色泥岩、粉砂岩、细-中粒砂岩不等厚互层,岩屑成分以单斜辉石、斜长石、玄武岩屑为主。铁泥质胶结。层理复杂,大型斜层理为主,下部及顶部发育水平层理及小型交错层理,含丰富的瓣鳃类、腕足类动物化石,局部含孔雀石等氧化铜矿物,夹紫红色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具斜层理,底部含菱角状的紫红色泥砾,岩性坚硬,地面常呈陡崖,中部及顶部砂岩较厚,多显大型斜层理。含丰富的、保存完美的动物化石。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 3、飞仙关第三、四段T1f34 分布矿区西部。厚度196.00224.00m。平均207.00m,岩性为灰色薄层细砂岩与灰紫色、绿黄色薄层状粉砂质泥岩互层,含砂质包体,局 部含钙质,间夹灰色、灰绿色粉砂岩及中厚层细砂岩。水平层理发育,含球状钙质结核及蠕虫状,方解石以及紫色粉砂质同生砾岩。岩性松软,地貌上常呈低平的缓坡。含丰富的保存完好的动物化石。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 三第四系Q 分布于冲沟两侧及平坝之中。厚度0.0020.00m。平均10.00m,岩性为褐红色红粘土、黄灰色碎石、灰色、褐黄色粉砂质粘土、砂砾等组成厚020m不等。 第二节构造 一、区域构造 大地构造位置,该区属滇东台褶带曲靖台褶束的一部分,该区处于南岭东西构造带西段的北缘,西与川滇南北向构造带毗邻,按贵州省地质局所编盘县幅1/20万地质图该区属于普安山字型前弧西翼反射弧弧顶西翼一部分,区域构造比较复杂,北东向、北北东、南北向或近于东西向断裂均存在。从地质力学观点看,不仅有山字型构造。华夏系构造,亦有华夏式构造,东西向构造及南北线构造。这些构造以互相穿插,切割、交接等复合形式出现。总体而言,该区域内是以新华夏系最为发育,表现有一系列的轴向为北北东向的褶皱和走向北北东-南南西向断裂最为普遍,见图3-1区域构造纲要图。 20 图3-1 区域构造纲要图 二、矿区构造 根据恩洪矿区清水沟勘探资料矿区地层总体呈一个走向近南北,向东倾斜,倾角平缓515的单斜构造,地层由P2β、P2x、T1k、T1f 组成。区内构造特征,主要以断层构造为主,褶皱构造次之。 1、断层 F11-1为南北向逆断层,倾向8590,倾角5078,浅部较陡,深部变缓,向北延出矿区外,区内长750m,上盘出露地层为宣威组,下盘出露地层为飞仙关组。据恩洪矿区清水沟勘探资料可知往南至5-1线附近与F11-65相交后消失,垂直断距达580m。往南逐渐变小,属经向压性构造,结构面挤压现象明显,平面上,断层呈舒缓波状,破碎带宽1-20m,时宽时窄,破坏性较大。 F11-3为南北向正断层为巷道揭露断层,倾向7590,倾角50 78,垂直断距28.7m,区内长850m。对矿区煤层破坏有影响。 F2-14为东西向逆断层位于矿区北部边缘,区内长500m。倾向345 355,倾角5568,垂直断距11.5m,走向近东西,往西与F11-3相交后消失,往东与F11-4相交后消失,对矿区煤层无影响。 F11-24为北东南西向正断层横穿矿区东南部边缘,区内长400m。倾向110120,倾角5078,垂直断距61.34m,横切F11-4断层,往南与F11-3相交后消失,对矿区煤层有影响。 F11-4为北东南西向正断层横穿矿区东南部边缘,区内长450m。倾向110120,倾角3033,垂直断距89.71m,被F11-24断层切断,往南与F11-3相交后消失,对矿区煤层有影响。 2、褶皱 矿区内主要分布次级的咱德向斜、土桥背斜,现分布叙述如下 1咱德向斜,位于矿区西部,F11-1西侧,轴向北北东,往北延出矿区外。深部轴向略向北偏转,矿区内长约700余米,枢纽平直,大致 对称,西翼倾角826,延伸矿区外围东翼的北段稍陡且被F11-1切断,因而形态不明显。 2土桥背斜位于矿区中部,轴向北东,向北伸出矿区外,区内长1000m左右,走向与F11-1相同,东翼地层较缓,靠近断层处较陡,矿区构造为中等偏复杂类型。 第三节岩浆岩 区域内峨眉山玄武岩分布普遍,全区厚大于150m,属裂隙式喷发,岩石多为拉斑玄武岩,形成于晚二叠系。岩性为暗绿色、绿色玄武岩,具气孔,杏仁状构造,中夹0.8020米不等的紫色凝灰岩35层。 第三章煤层 第一节含煤地层及含煤性 该区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上统宣威组Px地层,总厚204.00264.00m,平均237.00m,含煤21层,可采13层,煤总厚8.3238.68m,平均煤层厚21.75m,含煤系数9.00。可采煤层总厚7.11m29.64m,平均厚16.32m,可采含煤系数7.00。本矿区可采煤层主要集中在宣威组一、二段,煤层编号参照恩洪矿区清水沟勘探区煤层编号。现将分述如下 1、宣威组第一段P2x1厚约58.0090.00m,平均厚71.00m。含煤11层,煤层总厚2.91m17.78m,平均厚9.2m,含煤系数13。其中可采6层,编号为C17、C19b、C21a、C21b、C23b、C24煤层,共6层。可采煤层总厚2.91m14.72m,平均厚7.44m,可采含煤系数10.00。 2、宣威组第二段P2x2厚约71.0086.OOm,平均厚82.00m。含煤10层,煤层总厚4.62m16.82m,平均厚9.88m,含煤系数12.00。其中可采煤层7层C8、C9、C10、C11b、C14、C15b、C16,可采煤层总厚4.20m 14.92m,平均厚8.88m,可采含煤系数11.00。 第二节可采煤层 矿区可采煤层为13层。即C8、 C9、 C10、C11b、C14、C15b、C16、C17、C19b、C21a、 C21b、C23、C24共13层详见表3-1 可采煤层特征一览表。与清水沟井田精查补充地质报告中的计算煤层编号相同,但比清水沟井田减少了C3、C14b、C15a、C19a等4层煤层,其原因是本次矿区内不可采。各煤层主要特征分述如下 一、C8煤层 位于宣威组第二段P2x2顶部,全区可采,上距T1k地层底界75.00m;下距C9煤层平均15.00m。顶板为灰色粉砂岩夹细砂岩;底板为灰色泥岩。煤类为焦煤,属较稳定煤层,属结构简单的薄煤层。可采厚度0.24 1.95m,平均1.05m。控制工程数7个,其中可采工程数6个。含夹矸1 2层,厚0.090.11m。中深部及矿区北部赋存较差。属全区可采煤层。 二、C 9煤层 位于宣威组第二段P2x2中部,上距C8煤层平均15.00m;下距C10煤层平均6.50m。顶板为灰色薄层状粉砂岩;底板为灰色泥岩。煤类为焦煤。为深黑色半光亮型煤,为全区赋存最好的中厚煤层,可采厚度0.133.00m,平均1.69m,变化不大,结构简单,属较稳定煤层。控制工程数8个,其中可采工程数7个。无夹矸,F11-1以东煤层发育更好。属大部分可采煤层。 三、C10煤层 位于宣威组第二段P2x2中部,上距C9煤层平均6.50m;下距C11b 煤层平均10.00m。顶板为灰色粉砂岩;底板为泥岩。煤类为焦煤。为光亮-半光亮型煤,煤层较稳定,可采厚度为0.971.87m,平均1.18m,结构简单,控制工程数9个,其中可采工程数7个。偶含夹矸1层,厚0.000.02m。F11-1以西煤层不稳定,局部出现尖灭和较多不可采。属局部可采煤层。 四、C11b煤层 位于宣威组第二段P2x2中部,上距C10煤层平均10.00m;下距C14煤层平均12.00m。顶板为粉砂质泥岩;底板为砂质泥岩。煤类为焦煤。为深黑色半光亮型煤,煤层厚度由西向东减薄,属较稳定煤层,结构较简单,可采厚度0.791.55m,平均1.04m。控制工程数10个,其中可采工程数7个。含夹矸1层,厚0.000.16m。属局部可采煤层。 五、C14煤层 位于宣威组第二段南部F11-3与F11-4之间,上距C11b煤层平均12.00m;下距C15b煤层平均8.70m。顶板为粉砂岩;底板为砂质泥岩。煤类为焦煤。 为半亮-半暗型煤,属较稳定煤层,厚度变化小,属薄煤层。煤层结构简单,可采厚度一般为0.641.32m,平均0.88m。控制工程数11个,全部可采。偶含夹矸1层,厚0.000.12m。属全区可采煤层。 六、C15b煤层 位于宣威组第二段P2x2顶部,上距C14煤层平均8.70m;下距C16 煤层平均5.00m。顶板为灰色粉砂质泥岩;底板为砂质泥岩。煤类为焦煤。为半光亮型煤,硬度小,性脆。结构中等,属较稳定的中厚煤层。主要可采厚度0.431.60m,平均1.10m。控制工程数10个,其中可采工程数9个。含夹矸02层,厚0.060.08m。属全区可采煤层。 七、C16煤层 位于宣威组第二段P2x2底部,上距C15b煤层平均5.00m;下距C17煤层平均13.00m。顶板为粉砂质泥岩;底板为灰泥岩。煤类为焦煤。为半光亮型煤,属全区可采的较稳定煤层,结构简单,煤质和煤层厚度次于C9煤层。可采厚度1.002.87m,平均1.94m。控制工程数13个,全为可采工程数。含夹矸02层,厚0.010.11m。 八、C17煤层 位于宣威组第一段P2x1上部,上距C16煤层平均13.00m;下距C19b 煤层平均22.50m。顶板为灰色粉砂质泥岩;底板为泥岩。煤类为焦煤。为半亮及半暗型煤,结构简单,属不稳定煤层。可采厚度0.691.20m,平均0.95m。控制工程数9个,其中可采工程数5个。偶含夹矸1层,厚 0.000.12m。属大部分可采煤层。 九、C19b煤层 位于宣威组第一段P2x1上部,上距C17煤层平均22.50m;下距C21a 煤层平均10.00m。顶板为灰色粉砂质泥岩;底板为泥岩。煤类为焦煤。为半亮型煤,结构复杂,属较稳定煤层。F11-1以西及11-4线以北发育较 数7个。含夹矸1层,厚0.060.37m。属全区可采煤层。 十、C21a煤层 位于宣威组第一段P2x1,上距C19b煤层平均10.00m;下距C21b煤层平均 1.50m。顶板为灰色粉砂质泥岩;底板为泥岩。煤类为焦煤。属半暗型煤,结构复杂。属不稳定煤层。可采厚度0.341.53m,平均1.05m。控制工程数9个,其中可采工程数6个。含夹矸13层,厚0.110.28m。属大部分可采煤层。 十一、C21b煤层 位于宣威组第一段P2x1,上距C21a煤层平均1.50m;下距C23b煤层平均15.00m。顶板为泥质粉砂岩;底板为泥岩。煤类为焦煤。属半暗-半光亮型煤,煤层厚度变化大,结构复杂,属不稳定煤层。可采厚度0.24 3.37m,平均1.68m。控制工程数9个,其中可采工程数6个。含夹矸1 3层,厚0.250.36m。中深部及其余区段,出现较多不可采区及尖灭区。无规律可寻。属大部分可采煤层。 十二、C23b煤层 位于宣威组第一段P2x1底部,上距C21b煤层平均15.00m;下距C24煤层平均4.00m。顶板为粉砂岩;底板为泥岩。煤类为焦煤。属半暗-半亮型煤,属不稳定煤层,厚度变化不大,结构复杂,可采厚度0.603.30m,平均1.48m。控制工程数8个,其中可采工程数7个。含夹矸13层,厚0.050.17m。属大部分可采煤层。 十三、C24煤层 位于宣威组第一段P2x1底部,上距C23b煤层平均4.00m;下距玄武岩P2β地层底部平均10.00m。顶板为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