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真题及答案(1).doc

返回 相似 举报
2014年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真题及答案(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2014年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真题及答案(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2014年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真题及答案(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2014年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真题及答案(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2014年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真题及答案(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真题安全生产管理 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共7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甲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对其市城乡结合部炼油厂组织安全检查时,发现该厂运行中的管线支撑和吊架变形严重,有可能发生管线断裂破损,柴油泄漏事故。依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6号,该隐患属于。 A.一般事故隐患 B.较大事故隐患 C.重大事故隐患 D.特大事故隐患 【答案】A 【解析】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2.某省2003年度发生不期望的机械事件共计6600起,依据海因里希法则推断,该省在2003年度可能发生机械伤害的轻伤事故数是起。 A.20 B.580 C.1060 D.6000 【答案】B 【解析】依据海因里希法则,在机械事故中,伤亡、轻伤、不安全行为的比例为129 300,也就是发生330起意外事件,有300件未产生人员伤害,29件造成人员轻伤,1件导致重伤或死亡。题目中事故总数为6600起,则轻伤事故为580起。 3.选矿厂振动筛分机是利用多孔工作面的振动将松散物料按颗粒大小分为多种粒级的分级设备。要提高振动的筛分效果,需要提高筛面的振幅和频率,随之带来的是高振动强度对设备设施、人和环境造成伤害,为防止这种伤害,该厂应当优先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是。 A.增加操作人员防护用品 B.减少振动筛运行时间 C.增加振动筛维修保养频次 D.进行振动筛减振设计 【答案】B 【解析】为防止选矿厂振动筛分机产生的振动从而造成的危害,最直接的措施是减少振动筛运行时间来达到减少伤害的效果。 4.为了保证企业组织结构的稳定性和管理的有效性,某企业根据甲、乙、丙三位职工的从业经验和能力等综合因素分析,对三位职工岗位进行了重新调整,这种调整,符合安全生产管理原理的。 A.整分合原则 B.能级原则 C.3E原则 D.激励原则 【答案】B 【解析】能级原则在管理系统中,建立一套合理能级,根据单位和个人能量的大小安排其工作,发挥不同能级的能量,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管理的有效性。整分合原则高效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在分工基础上有效综合。3E原则针对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原因,可以采取三种防止对策,即工程技术对策、教育对策和法制对策。激励原则以科学的手段,激发人的内在潜力,使其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5.某市一金属矿山企业发生一起严重透水事故,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要求该市所有金属矿山企业一律停产,全面开展隐患排查,经安全评估并验收合格后,方可恢复生产。该种做法,符合安全生产管理原理的。 A.动态相关原则 B.监督原则 C.行为原则 D.能级原则 【答案】B 【解析】监督原则在安全工作中,为了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得到落实,必须明确安全生产监督职责,对企业生产中的守法和执法情况进行监督。动态相关性原则构成管理系统的各要素是运动和发展的,它们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如果管理系统的各要素都处于静止状态,就不会发生事故。行为原则需要与动机是人的行为的基础,人类的行为规律是需要决定动机,动机产生行为,行为指向目标,目标完成,需要得到满足,于是又产生新的需要、动机、行为,以实现新的目标。安全生产工作重点是防治人的不安全行为。 6.某企业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开展了创建安全班组达标活动,旨在提升班组安全管理水平,张某担任该企业班组长多年,具有丰富的基层安全管理经验。张某发现在班组内可能造成较大事故的职工往往具有感情冲动等性格特征,依据事故频发倾向理论,针对具有这种性格特征的人员可采取的安全改进措施是。 A.遵章办事,违者严罚 B.重新培训,更换岗位 C.加强教育,重点监护 D.加强现场安全警示及提示 【答案】C 【解析】事故频发倾向是指个别容易发生事故的稳定的个人的内在倾向。根据事故频发倾向理论,事故频发倾向者的存在是工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如果企业中减少了事故频发倾向者,就可以减少工业事故。频发倾向理论是早期的事故致因理论,显然不符合现代事故致因理论的理念。 7.海因里希将事故因果连锁过程概括为五要素,并用多米诺骨牌来形象地描述这种事故因果连锁关系。下列描述事故发生五要素的选项中,正确的顺序和内容是。 A.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能量意外释放、事故、伤害 B.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 C.人的缺点、管理缺陷、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 D.遗传及社会因素、人的缺点、屏蔽失效、事故、伤害 【答案】B 【解析】海因里希将事故因果连锁过程概括为以下五个要素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 8.依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开展2014年全国“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的通知安委办[2014]7号,2014年“全国生产月”活动的主题是。 A.强化红线意识、促进安全发展 B.坚守安全红线、坚持科学发展 C.落实安全责任、保证科学发展 D.强化安全基础、推动安全发展 【答案】A 【解析】2014年全国“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的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实施安全发展战略为主线,以“强化红线意识、促进安全发展”为主题,动员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通过集中开展系列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强化“红线”意识,弘扬安全文化,普及安全知识,提升安全素养,曝光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为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加快实现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文化条件和舆论支持。 9.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形式多种多样,按照监督时间逻辑可以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三种。下列属于事前监督管理的是。 A.监督检查特种设备的运行情况 B.审批安全生产许可证 C.监察事故责任追究情况 D.监察特殊工种的作业 【答案】B 【解析】事前监督管理是指有关安全生产许可事项的审批,包括安全生产许可证、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等。选项A.D属于事中的监督管理。选项C属于事后的监督管理。 10.某地下金属矿山企业建立了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等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为了保证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当地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系统的完好率进行了监督检查。该种监督方式属于。 A.事前监督管理 B.事中行为监察 C.事中技术监察 D.事后监督管理 【答案】C 【解析】事中的技术监察是对物质条件的监督检查,包括对新建、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工程项目的“三同时”监察;对用人单位现有防护措施与设施完好率、使用率的监察;对个人防护用品的质量、配备与使用的监察;对危险性较大的设备、危害性较严重的作业场所和特殊工种作业的监察等。其特点是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技术监察多从设备的本质安全入手。 11.我国对从事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修理、维护保养、改造的单位实施资质许可,并对部分产品出厂实施安全性能监督检验,对在用的特种设备实施定期检验和注册登记。上述要求属于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方式中的。 A.设备准用和监督检查制度 B.市场准入和监督检查制度 C.市场准人和设备准用制度 D.行政许可和监督检查制度 【答案】C 【解析】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方式包括行政许可制度、监督检查制度、事故应对和调查处理。行政许可制度就是对特种设备实施市场准入制度和设备准用制度。市场准入制度主要是对从事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修理、维护保养、改造的单位实施资格许可,并对部分产品出厂实施安全性能监督检验。对在用的特种设备通过实施定期检验,注册登记,施行准用制度。 12.某化工企业在进行原料储罐检修时,需办理受限空问内动火作业许可。在办理许可时,需要检测的项目是。 A.有毒气体浓度、温度、可燃气体浓度 B.温度、有毒气体溶度、氧气含量 C.温度、可燃气体浓度、氧气含量 D.可燃气体浓度、有毒气体溶度、氧气含量 【答案】D 【解析】动火作业实行作业许可制度。进入有限空间、高处等进行动火作业,应办理相关手续,执行有限空间和高处作业的相关规定。受限空间的可燃、有毒、易爆介质气体浓度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 13.某矿山企业根据市场需要进行扩建,依据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36号,以该矿山企业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为基础,对该扩建项目进行的安全评价是。 A.安全预评价 B.专项安全评价 C.安全现状评价 D.安全验收评价 【答案】A 【解析】下列建设项目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时,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分别对其安全生产条件进行论证和安全预评价1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2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包括使用长输管道输送危险化学品的建设项目;3生产、储存烟花爆竹的建设项目;4化工、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军工、公路、水运、轨道交通、电力等行业的国家和省级重点建设项目;5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建设项目。 14.某安全评价机构承担了一火电厂新建液氨储罐区项目的安全评价工作。评价人员在危险和有害因素辩识过程中产生分歧。下列关于液氨危险和有害因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液氨是烟气脱硫氧化剂,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B.液氨蒸发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容易引起冻伤 C.液氨蒸发后产生黄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液氨也称为无水氨,是一种白色液体 【答案】B 【解析】液氨蒸发时要吸收大量的热,所以氨可作制冷剂。直接接触液氨可引起严重冻伤。液氨无色,强碱性,极易挥发的气体,具有刺激气味。 15.某石化企业组织有关安全技术人员对运行中的催化裂化装置存在的火灾、爆炸等事故隐患进行安全评价。按照安全评价实施的阶段分类,本次安全评价属于。 A.消防现状评价 B.安全现状评价 C.安全验收评价 D.安全预评价 【答案】B 【解析】安全现状评价针对生产经营活动、工业园区的事故风险、安全管理等情况,辨识与分析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审查确定其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要求的符合性,预测发生事故或造成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安全现状评价结论的活动。安全现状评价既适用于对一个生产经营单位或一个工业园区的评价,也适用于某一特定的生产方式、生产工艺、生产装置或作业场所的评价。 16.某建筑施工单位在起重机检修过程中,检修工具从高处坠落,砸中一名在起重机下方作业的建筑工人,导致该工人重伤。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1986,该事故类别属于。 A.高处坠落 B.机械伤害 C.起重伤害 D.物体打击 【答案】C 【解析】起重伤害指各种起重作业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挤压、坠落吊具、吊重、物体打击等。 17.在安全评价工作中,宜从厂址、总平面布置、道路及运输、建构筑物、工艺过程等单元进行系统的危险和有害因素辨识。“防火间距”危害因素的辨识属于单元的辨识。 A.厂址 B.总平面布置 C.道路及运输 D.建构筑物 【答案】B 【解析】总平面布置的辨识是从功能分区、防火间距和安全间距、风向、建筑物朝向、危险有害物质设施、动力设施氧气站、乙炔气站、压缩空气站、锅炉房、液化石油气站等、道路、储运设施等方面进行分析、识别危害因素。 18.某物业公司组织工人进入下水道和化粪池进行疏通作业时,由于未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导致多人中毒身亡。此类场所最常见的,可导致人员中的有害物质是。 A.硫化氢 B.一氧化碳 C.放射性物质 D.二氧化碳 【答案】A 【解析】下水道和化粪池常存积有硫化氢。 19.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在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阶段进行,职业病危害评价控制效果在阶段进行。 A.竣工阶段 B.初步设计 C.土建完成 D.设备安装 【答案】A 【解析】可能产生一般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应当进行可行性阶段的职业病危害与评价的卫生审核、验收时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及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卫生验收。 20.风险可以表征为事故发生的频率和事故的后果的。 A.总和 B.乘积 C.量化 D.抵减 【答案】B 【解析】风险可以表征为事故发生的频率和事故的后果的乘积。 21.能对各种系统的危险性进行识别评价,既适用于定性分析,又能进行定量分析,具有简明、形象化的特点,体现了以系统工程方法研究安全问题的系统性、准确性和预测性的分析是。 A.事件树分析 B.故障树分析 C.定量分析 D.定性分析 【答案】B 【解析】故障树分析法能对各种系统的危险性进行识别评价,既适用于定性分析,又能进行定量分析,具有简明、形象化的特点,体现了以系统工程方法研究安全问题的系统性、准确性和预测性。 22.是一种对系统工艺过程或操作过程的创造性分析方法,该方法比较简单。 A.危险指数方法 B.安全检查方法 C.故障假设分析方法 D.预先危险分析法 【答案】C 【解析】故障假设分析方法是一种对系统工艺过程或操作过程的创造性分析方法。 23.按照安全评价的逻辑推理过程,安全评价方法可分为评价法和演绎推理评价法。 A.定量安全 B.定性安全 C.归纳推理 D.致因因素安全 【答案】C 【解析】按照安全评价的逻辑推理过程,安全评价方法可分为归纳推理评价法和演绎推理评价法。 24.某小区一住宅电梯检验有效期截至2012年11月8日,该小区物业管理公司应于2012年10月8日前向相应的申报定期检验。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门 C.住房城乡建设管理部门 D.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 【答案】D 【解析】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检验有效期满1个月前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申报定期检验。 25.下列关于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说法中,不适用于机械设备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是。 A.从运动部件和工件进行辨识 B.从操作条件、检修作业进行辨识 C.从误运转和误操作进行辨识 D.从火灾、爆炸方面进行辨识 【答案】D 【解析】A、B、C项都是机械设备危险有害因素辨识,D项属于电气设备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对机械设备可以从运动零部件和工件、操作条件、检修作业、误运转和误操作等方面进行识别。 26.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监测的物理参数的变化直接反映了危险场所的危险性大小和预警级别。反映连续预警信息趋势的预警信号输出属于预警。 A.安全风险 B.时序性 C.概率性 D.严重性 【答案】B 【解析】各种工业生产过程中物理参数监测的数据变化,直接反映了危险性的大小和预警级别,属于时序性预警。 27.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是指。 A.一般事故隐患 B.较大事故隐患 C.重大事故隐患 D.特大事故隐患 【答案】A 【解析】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 28.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原则上,事故调查组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日内提交调查报告。 A.7 B.15 C.30 D.60 【答案】D 【解析】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原则上,事故调查组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60日内提交调查报告。 29.评价对象实现安全进行的技术性指导文件是。 A.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B.安全评价报告 C.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D.安全预评价报告 【答案】B 【解析】评价对象实现安全进行的技术性指导文件是安全评价报告。 30.安全预评价报告是以作为研究对象来进行安全评价的。 A.在建项目 B.现有已建成的项目 C.拟建建设项目 D.与拟建项目相类似的建设项目 【答案】C 【解析】安全预评价报告是以拟建建设项目作为研究对象来进行安全评价的。 31.是将上述评价结果与安全目标值进行比较,检查风险值是否达到了可接受水平,否则须进一步采取措施,降低危险水平。 A.风险管理 B.风险控制 C.风险预测 D.风险评估 【答案】B 【解析】风险控制是将上述评价结果与安全目标值进行比较,检查风险值是否达到了可接受水平,否则须进一步采取措施,降低危险水平。 32.某企业有甲、乙、丙三个车间,甲车间承接工件造型合箱、浇铸、打箱清砂等工序,生产过程中存在矽尘、高温、噪声等职业危害因素;乙车间承担工件切割、焊接、打磨加工处理等工序,生产过程中存在电焊烟尘、噪声等职业危害因素;丙车间承担工件探伤、涂装等工艺处理工序,生产过程中存在射线、苯系物等职业危害因素。按照职业危害因素分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车间噪声是物理因素,乙车间电焊烟尘是物理因素 B.丙车间射线是物理因素,丙车间苯系物是化学因素 C.乙车间噪声是物理因素,丙车间苯系物是生物因素 D.甲车间高温浇铸件是物理因素,丙车间苯系物是化学因素 【答案】B 【解析】电焊烟尘和苯系物是化学因素,噪声和射线及高温是物理因素。 33.根据职业病报告办法,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监督机构应于每季度后的日内,将本地区上季度的职业病季报表报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 A.20 B.30 C.40 D.60 【答案】A 【解析】根据职业病报告办法,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监督机构应于每季度后的20日内,将本地区上季度的职业病季报表报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 34.电梯、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的运营使用单位应当将电梯、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的置于易于为乘客主义的显著位置。 A.安全注意事项 B.警示标志 C.游戏说明 D.制造单位名称 【答案】A 【解析】电梯、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的运营使用单位应当将电梯、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的安全注意事项置于易于为乘客主义的显著位置。 35.煤矿安全监察人员代表国家履行煤矿安全检查职责,具有明确的法律地位和职责范围。下列内容中,属于煤矿安全监察人员职责的是。 A.组织煤矿安全技术措施的制度和落实 B.负责煤矿安全措施费用的提取和使用 C.参与建设工程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 D.制定安全目标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 【答案】C GB 6721 36.某火灾事故造成一次死亡5人。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1986进行计算,该起事故的总损失工作日数是工作日。 A.15000 B.30000 C.50000 D.45000 【答案】B 37.伤亡事故善后处理费用不包括。 A.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 B.现场抢救费用 C.清理现场费用 D.歇工工资 【答案】D 38.应急预案的演练是检验、评价和保持应急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在会议室内举行, 以锻炼参演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应急组织相互协作和职责划分的问题为目的的演练统为。 A.桌面演练 B.功能演练 C.全面演练 D.协调性演练 【答案】A 【解析】桌面演练是一种圆桌讨论或演习活动;其目的是使各级应急部门、组织和个人在较轻松的环境下,明确和熟悉应急预案中所规定的职责和程序,提高协调配合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9.为企业提供了一种自我检查、自我纠正和自我完善的运行机制,可为有效地管理评审和采取纠正预防措施提供有用的信息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是。 A.第一方审核 B.第二方级审核 C.第三方审核 D.第四方审核 【答案】A 40.生产性粉尘危害程度级别越高,危害越大。对以上危害级别的作业场所,要求作出改进计划,限期整改,甚至停产。 A.Ⅰ级 B.Ⅱ C.Ⅲ级 D.Ⅳ级 【答案】B 41.相当于总体预案,从总体上阐述预案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应的职责、应急行动的总体思路等。 A.城市预案 B.综合预案 C.专项预案 D.现场预案 【答案】B 【解析】综合预案相当于总体预案,从总体上阐述预案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应的职责、应急行动的总体思路等。 42.是一项实现系统安全危害分析的初步或初始工作,目的是识别系统中的潜在危险,确定危险等级,防止危险发展成事故。 A.预先危险分析方法 B.故障假设分析方法 C.危险指数分析方法 D.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 【答案】A 43.下列安全评价方法中,是从事故原因推论结果的评价方法,即从最基本的危险、有害因素开始,逐渐分析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因素,最终分析到可能的事故。 A.定性安全评价法 B.定量安全评价法 C.归纳推理评价法 D.演绎推理评价法 【答案】C 44.恶劣气象条件、噪声、振动、电磁辐射等物理性职业危害因素容易引起各种职业病,下列可以造成职业性白内障的物理因素是。 A.红外线 B.紫外线 C.激光 D.X射线 【答案】A 【解析】白内障是长期接触红外辐射而引起的常见职业病。 45.预警信息管理系统以为基础,专用于预警管理的信息管理,主要是监测外部环境与内部管理的信息。 A.计算监测技术 B.质量管理系统 C.数据路处理系统 D.管理信息系统 【答案】D 46.在安全生产工作中,通常所说的“三违”现象是指。 A.违反作业规程、违反操作规程、违反安全规程 B.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法律 C.违规进行安全培训、违规发放劳动防护用品、违规消减安全技措经费 D.违反规定建设、违反规定生产、违反规定销售 【答案】B 47.统计图一般有横轴和纵轴。纵横轴的比例一般为。 A.13 B.25 C.57 D.47 【答案】C 48.下列措施中,指以防止工伤事故和减少事故损失为目的的一切技术措施。 A.安全技术措施 B.卫生技术措施 C.辅助措施 D.安全宣传教育措施 【答案】A 49.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是,减少事故对工人、居民和环境的危害。 A.防止突发事件 B.抑制突发事件 C.预防突发事件 D.控制突发事件 【答案】B 50.从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省级煤矿安全监察局到各煤矿安全监察分局实行,人、财、物全部归中央负责。 A.垂直管理 B.检查和管理分开 C.分区监察 D.国家监察 【答案】A 51.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基本构成中,是全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保障。 A.组织体系 B.运行机制 C.法律法规体系 D.支持保障系统 【答案】B 52.用于概括和描述原始资料总体特征的是。 A.描述统计方法 B.推理统计方法 C.综合分析方法 D.分组分析方法【答案】A 53.安全生产客观规律的具体要求是。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C.安全第一,综合治理 D.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答案】A 54.常用的安全评价方法中,是一种定型的安全评价方法。 A.故障假设分析方法 B.预先危险分析方法 C.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方法 D.危险指数方法 【答案】B 55.为应急机制的基础,也是整个应急体系基础的是。 A.公众动员机制 B.统一指挥 C.分级响应 D.属地为主 【答案】A 56.较大事故由负责调查。 A.国务院 B.事故发生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C.事故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 D.事故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 【答案】B 57.统计资料的类型中,计数资料的特点是。 A.有度量衡单位,可通过测量得到,多为连续性资料 B.没有度量衡单位,通过枚举或记数得来,多为间断性资料 C.每一个观察单位没有确切值,各组之间有性质上的差别或程度上的不同 D.将全体观测单位按照某种性质或特征分组,然后再分别清点各组观察单位的个数【答案】B 58.统计学中的许多结论是带有概率性质的,通常一个事件的发生小于,就叫小概率事件。 A.5 B.7 C.9 D.13 【答案】A 59.下列不属于监督管理的基本特征的是。 A.权威性 B.强制性 C.任意性 D.普通约束性 【答案】C 【解析】监督管理的基本特征有权威性、强制性和普遍约束性。 60.预警信号一般采用国际通用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安全状况,按照事故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颜色为蓝色代表。 A.Ⅰ级预警 B.Ⅱ级预警 C.Ⅲ级预警 D.Ⅳ级预警 【答案】D 【解析】Ⅰ级预警用红色表示;Ⅱ级预警用橙色表示;Ⅲ级预警用黄色表示;Ⅳ级预警用蓝色表示。 61.2005年7月22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1号令发布的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中将劳动防护用品分为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和两大类。 A.普通劳动防护用品 B.专业劳动防护用品 C.特殊劳动防护用品 D.一般劳动防护用品 【答案】D 62.根据安全评价程序,在的基础上,划分评价单元。 A.前期准备 B.辨识和分析危险、有害因素 C.定性、定量评价 D.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答案】B 63.预警指标应选定能反映现状和预示未来的指标,体现了预警评价指标的原则。 A.灵敏性 B.科学性 C.可操作性 D.预见性 【答案】D 64.鉴于事故的不确定性和突发性,预警机制必须以为重要原则。 A.高效率 B.及时性 C.全面性 D.引导性 【答案】A 65.对分类资料各类别数值大小进行比较宜选用的统计图是。 A.散点图 B.条图 C.半对数线图 D.线图 【答案】B 【解析】条图又称直条图,用于比较分类资料个类别数值的大小。 66.常用的安全评价方法中,是一种对系统工艺过程或操作过程的创造性分析方法。 A.危险指数方法 B.故障假设分析方法 C.预先危险分析方法 D.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方法 【答案】B 67.运用人本原理的原则中,以科学的手段,激发人的内在潜力,使其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就是。 A.行为原则 B.激励原则 C.能级原则 D.动力原则 【答案】B 68.评价指标要体现所在行业总体战略目标,以规范和引导企业未来发展的行为和方向,体现了预警评价指标构建的原则。 A.预见性 B.科学性 C.引导性 D.可操作性 【答案】C 【解析】预警的引导性原则是指预警的基本功能根据事故征兆,预测事故的发生和发出警示,不能说考虑到可能引起社会动荡就隐匿有关信息。预警正是在某种灾害、突发公共事件降临之前,提醒或引导人们应该怎么做或应该采取什么态度去应付和处理。 69.计量资料的定义为。 A.有度量衡单位、可通过测量得到、多为连续性资料 B.将全体观测单位按照某种性质或特征分组,然后半定量方法测量得到 C.介于计量资料和技术资料之间的一种资料,通过半定量方法测量得到 D.通过度量衡的方法,测量每一个观察单位的某项研究指标的量的大小,得到的一系列数据资料 【答案】D 70.有A和B两家建筑公司,A公司的职工人数是200人,B公司的职工人数是500人。A公司在上一年度的施工作业中造成2名职工重伤,B公司在上一年度的施工作业中造成4名职工重伤,A公司和B公司上一年度的千人重伤率分别是。 A.1‰和4‰ B.5‰和8‰ C.6‰和7‰ D.10‰和8‰ 【答案】D 【解析】千人重伤率重伤人数/从业人数103。A公司千人重伤率为2/20010310, B公司千人重伤率为4/5001038。 二、多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71.依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企业要建设更加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提高企业应急预案的快速响应能力,有关人员在遇到险情时,具有第一时间下达果断可靠应急措施的直接决策权和指挥权的人员包括。 A.现场作业人员 B.企业主要负责人 C.企业生产现场带班人员 D.班组长 E.调度人员 【答案】CDE 【解析】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规定,赋予企业生产现场带班人员、班组长和调度人员在遇到险情时第一时间下达停产撤人命令的直接决策权和指挥权。因撤离不及时导致人身伤亡事故的,要从重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72.依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 9006--2010,企业的工艺、技术、设备设施、作业过程及环境等发生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时,应执行变更管理,变更管理的实施包括。 A.履行审批及验收程序 B.修订变更管理制度 C.辨识变更所产生的隐患 D.制定隐患控制措施 E.涉及特种设备的须报质检部门审查 【答案】AC 【解析】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规定,企业应执行变更管理制度,对机构、人员、工艺、技术、设备设施、作业过程及环境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进行有计划的控制。变更的实施应履行审批及验收程序,并对变更过程及变更所产生的隐患进行分析和控制。 73.某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在进行安全文化建设时,积极创新方法,开展形式的安全文化活动。下列工作中,属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活动的有。 A.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完善制度程序建设 B.委托第三方进行安全管理服务,并签订服务协议 C.推行基层企业进行小事故经验分享,并进行奖励 D.建立和选拔企业内部培训师队伍,并开展培训 E.领导、各级管理者和职工应践行安全承诺 【答案】ADE 【解析】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安全承诺、行为规范与程序、安全行为激励、安全信息传播与沟通、自主学习与改进、安全事务参与、审核与评估。选项B.C不属于其中的内容。 74.对于易发事故和事故危害大的行业和生产系统、部位、装置、设备等应进行强制性检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对于非矿山企业,下列检查项目中,须进行请执行检查的有。 A.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 B.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电梯 C.高压医用氧仓、防爆电器 D.防爆电器、使用设备、客运索道 E.作业场所的粉尘、噪声、辐射 【答案】ABCE 【解析】对非矿山企业,目前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强制性检查的项目有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高压医用氧舱、起重机、电梯、自动扶梯、施工升降机、简易升降机、防爆电器、厂内机动车辆、客运索道、游艺机及游乐设施等;作业场所的粉尘、嚷声、振动、辐射、高温低温、有毒物质的浓度等。 75.监督检查中发现某煤矿瓦斯监测系统存在重大事故隐患,责令其停产整顿,该煤矿未执行整改指令,仍然维持原状继续生产。针对该煤矿这种行为,煤矿安全监察部门采取的正确做法有。 A.罚款后对事故隐患进行核销,同意恢复生产经营 B.依法实施行政处罚 C.依法提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予以关闭 D.提请原许可证颁发机关依法暂扣其安全生产许可证 E.继续责令改正或者下达停产整改指令 【答案】BCD 【解析】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第十一条规定,对被责令停产整顿煤矿,颁发证照的部门应当暂扣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和矿长资格证、矿长安全资格证。被责令停产整顿的煤矿擅自从事生产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 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应当提请有关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关闭,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76.列入国家主管部门公布的职业病目录的职业病称为法定职业病。界定法定职业病的基本条件有。 A.在职业活动中产生 B.接触职业危害因素 C.列入国家职业病范围 D.与劳动用工行为相联系 E.接触职业危害的时间 【答案】ABCD 【解析】由国家主管部门公布的职业病目录所列的职业病称为法定职业病。界定法定职业病的4个基本条件是1在职业活动中产生;2接触职业危害因素;3列入国家职业病范围;4与劳动用工行为相联系。 77.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分为职业病一般、较重和严重危害三类。针对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政府有关部门应进行的监督管理工作有。 A.对其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进行备案 B.对其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进行审核 C.对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进行审查 D.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后,对其组织验收 E.对其控制效果评价报告进行备案 【答案】BCD 【解析】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照本法和国务院确定的职责.负责全国职业病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统称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审核决定并书面通知建设单位。未提交预评价报告或者预评价报告未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核同意的,有关部门不得批准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的防护设施设计,应当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查,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方可施工。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其职业病防护设施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式生产和使用。 78.2013年某公司到11月底时因预算中的安全生产专项费用已全部提取并规范使用完毕,致使一批到期该更换的防滑鞋购置申请被搁置。该公司经过研究形成了下述意见,其中正确的有。 A.及时、足量购置合格、安全、舒适的劳动防护用品,所需款项另行解决 B.防滑鞋应该具有“三证一标志”,且必须由公司产品质量管理部门的检验人员验收 C.使用人员应该对新购入的防滑鞋正确维护保养,所在车间应定期安排监督检查 D.在防滑鞋购入和验收合格、下发之前,涉及更换的人员暂停从事相应的作业活动 E.根据实际情况,在2014年增加安全生产专项费用 【答案】CDE 【解析】生产经营单位发放劳动防护用品的责任包括1用人单位应根据工作场所中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按照法律、法规、标准的规定,为从业人员免费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不得以货币或其他物品替代应当配备的护品。2用人单位应到定点经营单位或生产企业购买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必须具有“三证”和“一标志”,即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安全鉴定证和安全标志。购买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须经本单位安全管理部门验收,并应按照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要求,在使用前对其防护功能进行必要的检查。3用人单位应教育从业人员,按照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规则和防护要求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使从业人员做到“三会”会检查护品的可靠性,会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会正确维护保养护品。用人单位应定期进行监督检查。4用人单位应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及时更换、报废过期和失效的护品。5用人单位应建立健全护品的购买、验收、保管、发放、使用、更换、报废等管理制度和使用档案,并进行必要的监督检查。 79.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