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建造师市政实务笔记[1].doc

返回 相似 举报
一级建造师市政实务笔记[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一级建造师市政实务笔记[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一级建造师市政实务笔记[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一级建造师市政实务笔记[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一级建造师市政实务笔记[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级建造师QQ群2337566 城市道路工程 城市道路工程的结构和材料 1、城市道路分为四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2、快速路完全为交通功能服务,是解决城市大容量、长距离、快速交通的主要道路。 3、主干路为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的干路,是城市道路网的主要骨架,以交通功能为主。 4、次干路为区域交通集散服务,兼有服务功能,配合主干路组成道网。 5、支路为次干路联系各居住小区的连接线路,解决局部地区交通,直接与两侧建筑物出入口相连,以服务功能为主。 6、使道路既能满足使用要求,又节约投资及土地,除快速路外的各类道路根据城市规模、设计交通量、地形等又分为Ⅰ、Ⅱ、Ⅲ级。 7、城市道路路面分类按结构强度分类,分为高级路面、次高级路面。 8、高级路面路面强度高、刚度大、稳定性好,且路面平整、车速高、运输成本低,建设投资高,养护费用少。 9、次高级路面路面强度、刚度、稳定性、使用寿命、车辆行速度、适应交通量等均低于高级路面,但维修、养护、运输费用较高。 10、城市道路分类、路面等级和面层材料 城市道路分类 路面等级 面层材料 使用年限 快速路、主干路 高级路面 水泥砼 30 沥青砼 15 次干路、支路 次高级路面 沥青贯入式 12 沥青表面处治 8 11、城市道路路面分类按力学性质分, ①柔性路面它的破坏取决于极限垂直变形和弯拉应变。主要代表是各种沥青类路面。 ②刚性路面它的破坏取决于极限弯拉强度,主要代表是水泥混凝土路面。 12、城市道路由路基和路面构成。路基是岩土结构物。路面是在路基顶面的行车部分用不同粒料或混合物铺筑而成的层状结构物。 13、路基既为车辆在道路上行驶提供基本条件,也是道路的支撑结构物,对路面的使用性能有重要影响,对路基性能要求的主要指标有整体稳定性、变形量。 14、路面的使用要求指标是 ①平整度 平整的路表面可减少车轮对路面的冲击力,行车产生附加的振动小不会造成车辆颠簸,能提高行车速度和舒适性,不增加运行费用。为减缓路面平整度的衰变速率,应重视路面结构及面层材料的强度和抗变形能力。 ②承载能力 路面必须满足设计年限的使用需要,具有足够抗疲劳破坏和塑性变形的能力,即具备相当高的强度和刚度。 ③温度稳定性 即具有较低的温度、湿度敏感度。 ④抗滑能力 路表面应平整、密实、粗糙、耐磨,具有较大的磨擦系数和较强的抗滑能力。 ⑤透水性 路面应具有不透水性 ⑥噪声量 城市区域应尽量使用低噪声路面 15、城市道路沥青路面的结构组成 磨耗层 面层 面层上层 面层下层 路面 基层 垫层 16、路基按断面型式分填方路基、路堑、半填半挖;从材料上分,路基可分为土路基、石路基、土石路基三种。 17、面层是直接同行车和大气相接触的层位,面层应具有较高的强度、刚度、耐磨、不透水和高低温稳定性,并且其表面应具有良好的平整度和粗糙度。可由一层或数层组成,高等级路面面层可划分为磨耗层、面层上层、面层下层。 18、粗粒式沥青砼常用厚度为6080(常用于下面层),中料式沥青砼常用厚度4060mm。 19、热拌、热铺的沥青碎石可作双层式沥青面层的下层或单层式面层,作单层式面层时,应加铺沥青封层或磨耗层。 20、沥青贯入式碎石作面层时,应加铺沥青封层或磨耗层。 21、沥青表面处治主要起防水层、磨耗层、防滑层或改善碎石路面的作用。常用厚度为1530mm。 22、基层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的承重层,沥青类面层下的基层应有足够的水稳定性。 23、用于基层的材料主要有 1)整体型材料 ①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石灰稳定砂砾、石灰煤渣、水泥稳定砂砾等,其强度高,整体性好,适用于交通量大、轴载重的道路。工业废渣混合料的强度、稳定性和整体性均较好,适用于各种路面的基层。 2)嵌锁型和级配型材料 ①级配碎石为防止冻胀和湿软,应控制小于0.5mm颗粒的含量和塑性指数.在中湿和潮湿路段,用作沥青路面的基层时,应掺石灰。为便于碾压,砾石最大粒径宜不大于60mm。 ②泥灰结碎石-----适用于中湿和潮湿路段,掺灰量为其含土量的812。骨产的粒径宜小于或等于40mm,并不得大于层厚的0.7倍。 ③水结碎石------碎石的粒径宜小于或等于70mm,并不得大于层厚的0.7倍。掺灰量为小于0.5mm颗粒含量的812。 24、垫层是介于基层和土基之间的层位,其作用为改善土基的湿度和温度状况,保证面层和基层的强度稳定性和抗冻胀能力,扩散由基层传来的荷载应力,以减小土基所产生的变形。因此,通常在土基湿、温状况不良时设置。垫层材料应具备良好的水稳定性。 25、路基经常处于潮湿或过湿状态的路段,以及在季节性冰冻地区产生冰冻危害的路段应设垫层。 26、垫层材料有粒料稳定土和无机结合料稳定土两类。粒料包括天然砂砾、粗砂、炉渣等。采用粗砂或天然砂砾时,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应小于5;采用炉渣时,小于2mm的颗粒含量宜小于20。 27、垫层厚度可按当地经验确定,一般宜大于或等于150mm。 28、沥青路面结构组合基本原则-----各结构层的材料回弹模量应自上而下递减,基层材料和面层材料的回弹模量比应大于或等于0.3;层数不宜过多; 29、挡土墙结构形式及分类P6表格 ①重力式依靠墙身自重抵挡土压力作用。形式简单,取材容易,施工简便。 ②衡重式上墙利用衡重台上填土的下压作用和全墙重心的后移增加墙身稳定。 ③钢筋混凝土悬臂式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由立壁、墙趾板、墙踵板三部分组成,费钢筋,不经济。 ④钢筋混凝土扶壁式沿墙长,隔相当距离加筑肋板(扶壁),使墙面与墙踵板相连,比悬壁式受力条件好,在高墙时较悬臂式经济。 ⑤带卸荷板的柱板式由立柱、底梁、拉杆和基座组成,借卸荷板上的土重平衡全墙。基础开挖较悬臂式好。可预制拼装,快速施工。 ⑥自立式(尾杆式)由拉杆、挡板、立柱、锚定块组成,靠填土本身和拉杆、锚定块形成整体稳定。结构轻便、工程量节省,可以预制、拼装,快速施工。 ⑦加筋土是填土、拉筋和面板三者的结合体。能适应较大变形,可用于软弱地基,耐震性能好于刚性结构。可解决很高的垂直填土,减少占地面积。可预制、现场拼装,施工简便、快速、工期短。造价较低。立面美观,造型轻巧,多变。 30、地下水有固、液、气三种形态。其中液态水有吸着水、薄膜水和重力水,其中毛细水可在毛细作用下逆重力方向上升一定高度。在0℃以下毛细水仍能移动、积聚,发生冻胀。 31、要保证路基的稳定性,提高路基抗变形能力,必须采取相应的排水措施或隔水措施。 32、路基排水分为地面和地下两类。一般设置各种管渠、地下排水构筑物等办法达到迅速排水的目的。 33、黏性土中含水量的变化能使土状态发生改变,砂土的密实状态决定其力学性质。 34、土的强度性质通常是指土体的抗剪强度,即土体抵抗剪切破坏的能力。 35、土的物理力学指标主要有参见P8 孔隙比土的孔隙体积和土粒体积之比。 孔隙率土的孔隙体积与土的体积之比。 含水量土中水的质量与干土粒质量之比。 饱和度土中水的体积与土中孔隙体积之比。 渗透系数渗流速度反映土的渗透性强弱,渗透系数是渗流速度与水力梯度成正比的比例系数。 36、黏聚力和内摩擦角是土抗剪强度的两个力学指标。黏性土的抗剪强度,主要是黏聚力。 37、不良土质路基的处理方法 1)由淤泥、淤泥质土、水下沉积的饱和软黏土为主组成的软土,具有天然含水量较高、孔隙比大、透水性差、压缩性高、强度低的特点。 软土路基的主要破坏形式是沉降过大引起路基开裂破坏。地基易发生整体剪切、局部剪切或刺入破坏,造成路面沉陷和中基失稳。常用的处理方法换填法、挤密法、排水固结法。 2)湿陷性黄土特点在未受水浸湿时,强度较高,压缩性较小。当在一定压力下受水浸湿,土结构会迅速破坏,产生较大附加下沉,强度迅速降低。黄土的抗剪强度表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可采取灰土垫层法、强夯法、灰土挤密桩法,并采取措施做好路基的防冲、截排、防渗。加筋土挡土墙是迅速推广的有效防护措施。 3)膨胀土主要是由具有吸水膨胀或失水收缩性黏土矿物组成,该类土具有较大的塑性指数。可使路基发生变形、位移、开裂、隆起等严重的破坏。可采取开挖换填、堆载预压对路基进行加固,同时应做好路基的防水和保湿,在路基中设不透水层。 4)冻土分为季节性冻土和多年性冻土两类。在施工中注意以下几点①应尽量减少和防止道路两侧地表水或地下水在冻结前或冻结过程中渗入到路基顶部,可增加路基总高度,使其满足最小填土高度要求。②选用不发生冻胀的路面结构层材料。③对于不满足防冻胀要求的结构,可采用调整结构层的厚度或采用隔温性能好的材料等措施来满足防冻胀要求。多孔矿渣是较好的隔温材料。 38、土压力计算的两个常用的理论是库仑土压力理论和朗金土压力理论。 39、土压力的三种形式 1)静止土压力刚性挡土墙保持原位静止不动,作用在墙上水平的压应力称为静止土压力。 2)主动土压力若刚性挡土墙背离填土一侧移动,这时作用在填上的土压力将由静止压力逐渐减小。 3)被动土压力若刚性挡土墙向填土一侧移动,这时作用在墙上的土压力将由静止压力逐渐增大。 三种土压力中,主动土压力最小;静止土压力其次;被动土压力最大,位移也最大。 40、计算土压力的假设条件是竖直的墙背,水平的填土面。 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 1、城市道路路基工程包括路基本身及有关的土方、沿线的小桥涵、挡土墙、路肩、边坡、排水管等项目。 2、路基施工程序准备工作、修建小型构造物与埋设地下管线、路基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 3、小型构造物可与路基(土方)同时进行,地下管线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的原则。 4、路基施工测量恢复中线测量、钉线外边桩、测标高。 5、钉线外边桩由道路中心线测出道路宽度,在道路两侧边线外0.51m处,以5m、10m、15m为间距钉木桩。 6、填土路基 1)路基填土不得使用腐殖土、生活垃圾、淤泥、冻土块或盐渍土。填土内不得含有草、树根等杂物,粒径超过100mm的土块应打碎。 2)妥善处理坟坑、井穴,并分层填实至原基面高。 3)填方段内应事先找平,当地面坡度陡于15时,需修成台阶形式,每层台阶高度不宜大于300mm,宽度不应小于1m。 4)分层填土,压实。 5)碾压“先轻后重”,最后碾压应采用不小于12t级的压路机。 6)填方高度内的管涵顶面填土500mm以上才能用压路机碾压。7)略 7、挖土路基 1)路基施工前,应将地面上积水排除。 2)根据测量中线和边桩开挖。 3)挖方段不得超挖,应留有碾压而到设计标高的压实量。 4)压路机不小于12t级,碾压自路两边向路中心进行。 5)碾压时,视土的干湿程度而采取洒水或换土、晾晒等措施。 6)过街雨水支管沟槽及检查井周围应用石灰土或石灰粉煤灰砂砾填实。 8、质量验收项目压实度、宽度、中线偏位、纵、横断面高程、平整度,路床还包括回弹弯沉等检查。 9、合理选用压实机具考虑因素有道路不同等级、工程量大小、施工条件和工期要求等。 10、土质路基压实的原则先轻后重、先静后振、先低后高、先慢后快,轮迹重叠。压路机压不到的部位应用小型夯实机夯实,要求夯击面积重叠1/41/3。 11、压实方法重力压实和振动压实两种。 12、最佳含水量2范围内时开始碾压。 13、影响城市道路路基稳定的因素 ①地理、地质条件、②气候条件、③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④土的种类及其工程性质、⑤其他因素。 城市道路基层工程施工 1、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直接位于面层下的承重层。基层的材料与施工质量是影响路面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的最关键因素。 2、目前大量采用的结构较密实、孔隙率较小、透水性较小、水稳性较好、适宜机械化施工、技术经济较合理的水泥、石灰及工业废渣稳定材料做路面基层,通常称之为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 3、在土中掺入一定量的水泥或石灰等无机结合料和水,经拌合、压实及养护后得到的混合料,称为水泥或石灰稳定材料。视所用材料,分别称为水泥稳定土、石灰稳定土、水泥稳定粒料、石灰稳定粒料等。 4、水泥稳定土有良好的板体性,其水稳性和抗冻性都比石灰稳定土好。水泥稳定土的初期强度高,其强度随龄期增长。在暴露条件下容易干缩,低温时会冷缩,而导致裂缝。 5、水泥稳定细粒土(水泥土)的干缩系数、干缩应变以及温缩系数都明显大于水泥稳定粒料,水泥土产生的收缩裂缝会比水泥稳定粒料的裂缝严重得多,水泥土的抗冲刷能力低,表面遇水后,容易产生唧浆冲刷,导致路面裂缝、下陷,并逐渐扩展。因此,水泥土只用作高级路面的底基层。 6、石灰稳定土有良好的板体性,但其水稳性、抗冻性以及早期强度不如水泥稳定土。石灰土的强度随龄期增长,并与养护温度等密切相关,温度低于5℃时强度几乎不增长。严禁用于高等级路面的基层,只用作高级路面的底基层。 7、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中,应用最多、最广的是石灰粉煤灰类的稳定土,简称二灰稳定土。二灰土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板体性、水稳性和一定的抗冻性,早期强度较低,随龄期增长,温度低于4℃时强度几乎不增长。也具有明显的收缩特性,也被禁止用作高等级路面的基层,而只能做底基层。二灰稳定粒料可用于高等级路面的基层和底基层。 8、半刚性基层石灰稳定土、水泥稳定土、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等。 9、柔性基层级配碎石、级配砾石等。 10、石灰稳定土基层和水泥稳定土基层宜在春末和气温较高季节施工,施工最低气温为5℃。雨期施工应防止石灰、水泥和混合料淋雨,降雨时应停止施工,已摊铺的应尽快的碾压密实。 11、稳定土宜采用强制式拌合机进行拌合,配合比应准确,拌合应均匀,运输中应采取防止水分蒸发和防扬尘的措施。在城镇人口密集区,应使用厂拌石灰土,不得使用路拌石灰土。石拌石灰土摊铺时路床应湿润。 12、压实系数应经试验确定,摊铺好的稳定土应当天碾压成活,碾压时的含水量宜在最佳含水量的2范围内。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应由两侧向中心碾压;设超高的平曲线段,应由内侧向外侧碾压。纵、横接缝应设直搓。纵向接缝宜在路中线处,横向接缝应尽量减少。稳定土成活后应立即洒水养护,保持湿润。 13、石灰工业废渣(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碎石)基层(也称二灰混合料),应在春末和夏季组织施工,最低气温在5℃以上。采用强制式拌合机拌制,拌合时应先将石灰、粉煤灰拌合均匀,再加入砂砾(碎石)和水均匀拌合,混合料含水量宜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混合料每层最大压实厚度为200mm,且不宜小于100mm,碾压时采用先轻型、后重型压路机碾压,禁止用薄层贴补的方法进行找平。混合料的养生采用湿养。养护期为714天。 14、级配碎石、级配砂砾基层,宜采用机械摊铺且符合级配要求的厂拌级配碎石,应摊铺均匀一致,发生粗、细骨料离析时,应及时翻拌均匀。压实系数应通过试验段确定,每层应按虚铺厚度一次铺齐,颗粒分布应均匀,厚度一致,不得多次找补。碾压前和碾压中应先适量洒水,碾压轮迹不大于5mm,表面平整、坚实,末铺装上层前不得开放交通。 15、土工合成材料是以人工合成的聚合物为原料制成的各类型产品,具有加筋、防护、过滤、排水、隔离等功能。可分为土工织物、土工膜、特种土工合成材料和复合型土工合成材料等类型。 16土工格栅、土工织物、土工网等土工合成材料均可用于路堤加筋,其中用作路堤单纯加筋目的时,宜选择强度高、变形小、糙度大的土工格栅,土工合成材料应具有足够的抗拉强度,较高的撕破强度、顶破强度和握持强度等性能。 17、合成材料连接其叠合长度不应小于150mm,铺设土工合成材料的土层表面应平整,表面严禁有碎、块石等坚硬凸出物。摊铺后宜在48h以内填筑填料,填料不应直接卸在土工合成材料上面,必须卸在已经摊铺完毕的土面上,卸土高度不宜大于1m以防局部承载力过大。第一层填料宜采用轻型压路机压实。当填筑层厚超过600mm后,才允许采用重型压路机。 18、对台背路基填土加筋的目的是为了减少路基与构造物之间的不均匀沉降。加筋台背适宜的高度为510m。加筋材料宜选用土工网或土工格栅,台背填料应有良好的水稳定性与压实性能,以碎石土、砾石土为宜。土工合成材料与填料之间应有足够的磨阻力。 19、土工合成材料如玻纤网、土工织物,铺设于旧路面的沥青加铺层底部,可减少或延缓由旧路面对沥青加铺层的反射裂缝,或半刚性基层对沥青面层的反射裂缝。土工织物应能耐170℃高温。 20、土质边坡防护可采用拉伸网草皮,固定草种或网格固定撒草种,岩石边坡防护可采用土工网或土工格栅。 21、土质边坡防护的坡度宜在1112之间;岩石边坡防护的坡离宜缓于10.3。易碎岩面和小量的岩崩可采用土工网或土工格栅加固。 22、土工织物软体沉排知用于水下工程及预计可能发生冲刷的路基坡面。采用土工模袋护坡的坡度不得陡于11。 沥青砼面层工程施工 1、沥青路面施工时气温不得低于10℃(高等级道路)或5℃(其他等级道路)。 2、混合料的运输 1)应做到摊铺机前有运料车等候,对高等道路,等候的运料车宜在5辆以上。 2)为防止沥青混合料粘结运料车,装料前应喷一薄层隔离剂或防黏结剂,运输中宜用篷布覆盖保温、防雨和防污染。 3)运料车轮胎上不得沾有泥土,施工时沥青混合料不符合施工温度要求或结团成块、已遭雨淋等现象不得使用。 4)运料车应在摊铺机前100300mm外空档等候,被摊铺机轻顶缓缓推动前进并逐步卸料,避免撞击摊铺机。 3、热拌沥青混合料应采用履带式或轮胎式沥青摊铺机。摊铺机的受料斗应涂刷薄层隔离剂或防粘结剂。 4、铺筑高等级道路沥青混合料时,1台摊铺机的铺筑宽度不宜超过6m(双车道)7.5m(三车道),通常采用2台或多台摊摊铺机前后错开1020m呈梯队方式同步摊铺,两幅之间应有3060mm左右宽度的搭接,并应避开车道轮迹带,上下层搭接位置宜错开200mm以上。 5、摊铺机开工前应提前0.51h预热熨平板使其不低于100℃。摊铺机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地摊铺,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以提高平整度,减少沥青混合料离析。摊铺速度宜控制在26m/min的范围内。 6、摊铺机应采用自动找平方式。下面层宜采用钢丝绳引导的高程控制方式。上面层采用平衡梁或雪撬式并辅以厚度控制方式摊铺。 7、沥青混合料的松铺系数应根据试铺试压确定。摊铺机的螺旋布料器转动速度与摊铺速度应保持均衡。布料器两侧应保持有不少于送料器2/3高度的混合料,不宜用人工反复修整。 8、沥青混凝土中面的压实层最大厚度不宜大于100mm,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合方式,根据摊铺完成的沥青混合料温度情况严格控制初压、复压、终压时机。 9、碾压速度做到慢而均匀,正常施工,开始碾压的混合料内部温度50号石油沥青标号,不低于135℃;110号不低于120℃。 10、初压应紧跟摊铺机后进行,宜采用钢轮压路机静压12遍。碾压时应将压路机的驱动轮面向摊铺机,从外侧向中心碾压,在超高路段和坡道上则由低向高处碾压。 11、复压应紧跟在初压后开始,不得随意停顿。碾压路段总长度不超过80m。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复压宜优先采用重型轮胎压路机进行碾压,以增加密水性,总质量不宜小于25t,相邻碾压带应重叠1/31/2轮宽。对粗骨料为主的混合料,宜采用振动压路机复压,相邻碾压带宜重叠100200mm。 12、终压应紧接在复压后进行,应选用双轮钢筒式压路机或关闭振动的振动压路机,碾压不宜少于2遍,至无明显轮迹为止。 13、为防止沥青混合料粘轮,对压路机钢轮可涂刷隔离剂或防粘结剂,严禁刷柴油。也可向碾轮喷添加少量表面活性剂的雾状水。 14、压路机不得在未碾压成型的路段上转向、掉头、加水或停留。不得散落矿料、油料及杂物。 15、沥青混凝土路面接缝必须紧密、平顺。上、下层的纵缝应铺开150mm(热接缝)或300400mm(冷接缝)以上。相邻两幅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均应错位1m以上。采用3m直尺检查。 16、采用梯队作业摊铺时应选用热接缝,将已铺部分留下100200mm宽暂不碾压,作为后续部分的基准面,然后跨缝压实。 17、高等级路面的表面层横向接缝应采用垂直的平接缝,以下各层和其他等级的道路的各层可采用斜接缝。 18、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铺完待自然冷却至温度低于50℃时,方可开放交通。 19、改性沥青混合料通常宜较普通沥青混合料的生产温度提高1020℃。 20、改性沥青混合料宜采用间歇式拌合设备生产,这种设备具有添加纤维等外掺料的装置。 21、间歇式拌合机宜备有保温性能好的成品储料仓,贮存过程中混合料温降不得大于10℃,且具有沥青滴漏功能,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贮存时间不宜超过24h,SMA混合料只限当天使用,生产添加纤维的沥青混合料,纤维必须在混合料中充分分散,拌合均匀。 22、在路面上铺筑改性沥青混合料或SMA时,宜使用履带摊铺机,摊铺温度不低于160℃。 23、铺筑改性沥青时,摊铺机应采用自动找平方式,中、下面层宜采用钢丝绳或铝合金导轨引导的高程控制方式,铺筑路面时宜采用非接触式平衡梁。 24、改性沥青混合料初压开始温度不低于150℃,碾压终了的表面温度不低于90℃。 25、改性沥青SMA路面宜采用振动压路机或钢筒压路机碾压,振动压路机应遵循“紧跟、慢压、高频、低幅”的原则,这也是保证平整度和密实度的重要关键。不得采用轮胎压路机碾压,以防沥青混合料被搓擦挤压上浮,造成构造深度降低或泛油。 26、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冷却后很坚硬,冷接缝处理很困难,应尽量避免出现冷接缝,使纵向接缝成为热接缝。在处理横接缝时,应在其冷却之前垂直切割端部不平整及厚度不符合要求的部分,并冲净、干燥,第二天,涂刷粘层油,再铺新料。 27、沥青混合料的力学强度,主要由矿物颗粒之间的内摩阻力和嵌挤力,以及沥青胶结料及其与矿料之间的粘结力所构成。 28、沥青混凝土可分为按嵌挤原则构成和按密实级配原则构成的两大结构类型。 1)嵌挤原则构成的沥青混合料,是以矿质颗粒之间的嵌挤力和内摩阻力为主,沥青结合料的粘结作用为辅而成。这类沥青混合料的结构强度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小。 2)级配原则构成的沥青混合料,是以沥青与矿料之间的粘结力为主,矿质颗粒之间的嵌挤力和内摩阻力为辅而构成的。其结构组成通常有三种形式 ①悬浮密实结构具有较大的黏聚力,但内摩擦角较小,高温稳定性较差。 ②骨架空隙结构内摩擦角较高,但黏聚力也较低。 ③骨加密实结构不仅内摩擦角较高,黏聚力也较高。 29、沥青混凝土对沥青的技术要求 1)粘结性,对高等级路面、夏季温度高持续时间长,重载交通、停车场等行车速度慢的路段,尤其是汽车荷载剪应力大的结构层,宜采用稠度大的沥青;对冬季寒冷地区、交通量小的道路宜选用稠度小的沥青。 2)感温性,有两个指标(软化点、针入度)对日温差、年温差大的地区宜选用针入度指数大的沥青,高等级道路、夏季高温持续时间长的地区、重载交通、停车站等需选用软化点高的沥青,反之,则用软化点较小的沥青。 3)耐久性 4)塑性一般认为,低温延度越大,抗开裂性能越好,在冬季低温或高、低温差大的地区,要求采用低温延度大的沥青。 5)安全性通过闪点试验确定沥青加热点闪火的温度闪点。 30、沥青混凝土对粗骨料的技术要求 应洁净、干燥、表面粗糙。 31、沥青混凝土对细骨料的技术要求 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级配,含泥量不大于3。 32、沥青混凝土对填料的技术要求 1)应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且应洁净、干燥,不含泥土成分,外观无团粒结块。 2)应具有较大的表观密度。 3)应具有合理的粒度范围,用于高等级路面的矿粉通过0.075mm筛孔的含量应为75100。 33、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再生剂的技术要求是 1)必须具有软和与渗透能力,即具备适当黏度。 2)必须具有良好的流变性质。 3)必须具有溶解分散沥青的能力,即富含芳香分。 4)具有较高的表面能力。 5)必须具有良好的耐热化和耐候性。 35、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指标有空隙率、矿料间隙率、饱和度、马歇尔稳定度、流值等。检测项目有车辙试验动稳定度、残留马歇尔稳定度、冻融劈裂抗拉强度等。 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 1、高液限黏土、高液限粉土及含有机质细粒土,不适用做路基填料。 2、地下水位高时,宜提高路基顶面标高,在设计标高受限制,未能达到中湿状态的路基临界高度时,应选用粗粒土或低剂量石灰或水泥稳定细粒土,同时应采取在边沟下设置排水渗沟等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 3、岩石或填石路基顶面应铺设整平层。整平层可采用未筛分碎石和石屑或低剂量水泥稳定粒料,一般厚度为100150mm。 4、在基层下设垫层的条件 1)在季节性冰冻地区,道路结构设计总厚度小于最小防冻厚度要求时,其差值即是垫层的厚度。 2)水文地质条件不良的土质路堑,路基土温度较大时,宜设置排水垫层。 3)路其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或不均匀变形时,宜加设半刚性垫层。 5、垫层的宽度应与路基宽度相同,其最小厚度为150mm。 6、防冻垫层和排水垫层宜采用砂、砂砾等颗粒材料,半刚性垫层宜采用低剂量水泥石灰等无机结合稳定粒料或土类材料。 7、基层应具有足够的抗冲刷能力和较大的刚度,抗变形能力强,坚实、平整、整体性好。 1)基层的作用防止或减轻由于唧泥产生板底脱空和错台等病害;与垫层共同作用,可控制或减少路基不均匀冻胀或体积变形对混凝土面层产生的不利影响;为混凝土面层施工提供稳定而坚实的工作面,并改善接缝的传荷能力。 2)基层材料的选用原则根据道路交通等级和路基抗冲刷能力来选择基层材料。特重交通宜选用贫混凝土,碾压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重交通道路宜选用水泥稳定粒料或沥青稳定碎石;中、轻交通道路宜选择水泥或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或级配粒料。湿润和多雨地区,繁重交通路段宜采用排水基层。 3)基层的宽度比混凝土面层每侧至少宽出300mm(小型机具施工时)或500mm(轨模或摊铺机施工时)或650mm(滑模或摊铺机施工时)。 4)为防止下渗水影响路基,排水基层下应设置由水泥稳定粒料或密级配粒料组成的不透水底基层,底基层顶面宜铺设沥青封层或防水土工织物。 5)碾压混凝土基层应设置与混凝土面层相对应的接缝。 6)未设垫层,且路基填料为细粒土,黏土质砂或级配不良砂(承受特重或重交通),或者为细粒土(承受中等交通)时,应设置底基层。底基层可采用级配粒料、水泥稳定粒料或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等。 8、水泥混凝土面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耐久性,表面抗滑、耐磨、平整。 1)面层混凝土板通常分为普通(素)混凝土板、钢筋混凝土板、连续配筋混凝土板、预应力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板等。上前我国多采用普通混凝土板。 2)混凝土面层所需的厚度,根据交通等级、道路等级、变异水平等经设计计算确定,其混凝土弯拉强度值应大于最大荷载疲劳应力和最大温度疲劳应力的叠加值。 3)以28d龄期的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控制面层混凝土的强度。特重交通路段不得低于5.0MPa。 4)混凝土板设有垂直相交的纵向和横向缝,纵向接缝是根据路面宽度和施工铺筑宽度设置。一次铺筑宽度小于路面宽度时,应设置带拉杆的平缝形式的纵向施工缝。一次铺筑宽度大于4.5m时,应设置带拉杆的假缝形式的纵向缩缝,纵缝应与线路中线平行。 5)横向接缝横向施工缝应尽可能选在缩缝或胀缝处。前者采用加传力杆的平缝形式,后者同胀缝形式。 6)胀缝设置除夏季施工的板,且板厚大于等于200mm时可不设胀缝外,其他季节施工时均应设胀缝。胀缝间距一般为100200m。混凝土板边与邻近桥梁等其他结构物相接处或板厚有变化或有竖曲线时,一般也均设胀缝。 7)对于特重及重交通等级的混凝土路面,横向胀缝、缩缝均设置传力杆。 8)混凝土面层应具有较大的粗糙度,因此可采用刻槽、压槽、拉槽或拉毛等方法形成一定的构造深度。 9、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在兼顾技术经济性的同时应满足抗弯强度、工作性、耐久性三项指标要求。 10、严寒地区路面混凝土抗冻等级不宜小于F250,寒冷地区不宜小于F200。混凝土的外加剂的使用应符合高温施工时,混凝土拌合物的初凝时间不得小于3h,低温施工时,终凝时间不得大于10h;外加剂的掺量应由试验确定;当引气剂与减水剂或高效减水剂等外加剂复配在同一水溶液时,不得发生絮凝现象。搅拌设计应优先选用间歇式拌合设备。 11、混凝土面板施工宜使用钢模板、钢模板应直顺、平整,每1m设置1处支撑装置。如采用木模板,应质地坚实,变形小、无腐朽、扭曲、裂纹,且用前须浸泡,木模板直结部分板厚不宜小于50mm,每0.81m设1处支撑装置;弯道部分板厚宜为1530mm,每0.50.8m设1处支撑装置。 12、三辊轴机组铺筑混凝土面层时,当铺装厚度小于150mm时,可采用振捣梁。应采用前进振动,后退静滚方式作业,最佳滚压遍数应经过试铺段确定。 13、采用轨道摊铺机铺筑时,最小摊铺宽度不宜小于3.75m,应配备振捣器组,当面板厚度超过150mm,坍落度小于30mm时,必须插入振捣。 14、当采用人工铺筑混凝土施工时,松铺系数宜控制在1.101.25,摊铺厚度达到混凝土板厚的2/3时,应拔出模内钢杆,并填实钎洞,混凝土面层分两次摊铺时,上层混凝土的摊铺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完成,且下层厚度宜为总厚的3/5。 15、普通混凝土路面的胀缝应设置胀缝补强钢筋支架、胀缝板和传力杆。 1)胀缝应与路面中心线垂直; 2)缝壁必须垂直; 3)缝宽必须一致,缝中不得连浆。 缝上部灌填缝料,下部胀缝板和安装传力杆。 16、传力杆的固定安装方法有两种 1)一种是端头木模固定传力杆安装方法,宜用于混凝土板不连续浇筑时设置的胀缝。 2)另一种是支架固定传力杆安装方法,宜用于混凝土板连续浇筑时设置的胀缝。 17、横向缩缝采用切缝机施工,切缝方式有全部硬切缝、软硬结合切缝和全部软切缝三种。对已插入拦杆的纵向假缩缝,切缝深度不应小于1/31/4板厚。 18、纵缝施工缝有平缝、企口缝等形式,混凝土板养生期满后应及时灌缝。缝料灌注深度宜为1520mm,热天施工时缝料宜与板面平,冷天缝料应填为凹液面,中心宜低于板面12mm。填缝必须饱满均匀、厚度一致等连续贯通,填缝料不得缺失、开裂、渗水。填缝料养生期间应封闭交通。 19、混凝土可采取喷洒养护剂或保湿覆盖等方式,可采用保湿膜、土工毡、麻袋、草袋、草帘等覆盖物洒水湿养护方法,不宜使用围水养护;昼夜温差大于10℃以上的地区或日均温度低于5℃施工的混凝土板应采用保温养护措施。养护时间一般为1421d。应特别注意前7d的保湿养护。 城市桥梁工程 城市桥梁基坑施工 1、明挖基坑施工的基坑顶面应设置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的设施。基坑顶有动荷载时,基坑顶边与动荷载间应留有不小于1m宽护道。基坑坑壁坡度不易稳定且有地下水影响时,或放坡开挖场地受到限制,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支护。 2、不进行支护加固明挖基坑坑壁的施工要求 1)基坑尺寸应满足施工要求,包括满足坑底排水作业和支设基础模板所需尺寸的要求。 2)基坑坑壁坡度应按地质条件、基坑深度、施工方法以及坡顶荷载等情况确定。 3)如土的湿度有可能使坑壁不稳而引起坍塌时,坑壁放坡的坡度应缓于该湿度下的天然坡度。 4)当基坑有地下水时,地下水以上部分可以放坡开挖,地下水位以下部分应加固后开挖。 3、基坑开挖至接近设计高程发现土质与设计资料不符或其他异常情况时,应由施工单位会同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共同研究处理措施。地基土质不得扰动,也不得超挖。当局部扰动或超挖时,应用原土回填压实,当地基含水量较大时,可回填卵石、碎石或级配砾石。岩土地基局部超挖时,应将基底碎渣全部清除,填筑低强度混凝土或碎石。4、基坑支护桩及支撑的施工要求 1)支护桩及支撑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2)支撑材料的型号、尺寸、支撑点的布设位置、各类桩的入土深度及锚杆的长度和直径等应经设计计算确定。 4)支护结构不得妨碍基坑开挖及构筑物的施工,安装和拆除方便、安全、可靠。 6)支护结构变形过大,明显倾斜时,应在坑底与坑壁间增斜撑、角撑等。 7)当边坡土体裂缝具有加速趋势,必须立即采取反压坡脚、减载削坡等方法,保持土体稳定,然后再进行全面加固。 5、锚喷混凝土加固基坑的施工技术要求 1)锚喷加固应按设计要求自上而下逐层开挖,逐层加固。 2)喷射混凝土应优先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以便能较快凝结。当地层有硫酸盐腐蚀介质,可采用抗硫酸盐水泥。有早强要求时,可采用硫酸盐水泥或其他早强水泥。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 3)喷射混凝土的强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且不低于20MPa,喷射厚度不小于70mm,采用碎石最大粒径不宜大于15mm。(大了碎石易反弹) 4)喷射混凝土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原材料按重量计。水泥和速凝剂称量的允许偏差均为2,砂、石称量的允许偏差均为3。 5)喷射作业时,应分段分片依次进行,按自下而上的顺序喷射,分层喷射时,后一层喷射应在前一层混凝土终凝后进行。 6)喷射完后,检查混凝土的平均厚度和强度,其值均不得小于设计要求,锚杆的最小抗拔力不小于设计值的90。混凝土喷射表面应平顺,钢筋和锚杆不外露。 6、围堰施工的一般规定(主要是防止基坑进水) 1)围堰高度应高出施工期间可能出现的最高水位0.50.7m。 2)围堰外形一般有圆形、圆端形,矩形、带三角的矩形等。围堰外形直接影响堰体的受力情况,必须考虑堰体结构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围堰外形还应考虑水域的水深,以及因围堰施工造成河流断面被压缩后,流速增大引起水流对围堰、河床的集中冲刷,对航道、导流的影响。 3)堰内平面尺寸应满足基础施工的需要。 4)围堰要求防水严密,减少渗漏。 5)堰体外坡面有受冲涮危险时,应在外坡面设置防冲刷设施。 7、围堰类型及适用条件(具体见P37页表) 1)土石围堰 A土围堰水深≤1.5m;流速≤0.5m/s,河边浅滩, B土袋围堰水深≤3m;流速≤1.5m/s, C竹、铅丝笼围堰水深4m以内,河床难以打桩,流速较大。 2)板桩围堰 A钢板桩围堰深水或深基坑,流速较大的坚硬河床,防水性好,整体刚度较强。 B钢筋砼板桩围堰深水或深基坑,流速较大的坚硬河床,除用于挡水防水外还可作为基础结构的一部分,亦可拔除周转使用,能节约大量木材。 3)钢套筒围堰流速≤2m/s,覆盖层较薄,平坦的岩石河床,埋置不深的水中基础,也可用于修建桩基承台。 4)双壁围堰大型河流的深水基础,覆盖层较薄、平坦的岩石河床。 8、土围堰施工要求 1)筑堰材料采用黏性土、粉质黏土或砂夹黏土。填土应自上游开始至下游合龙。 2)筑堰前,必须将杂物、石块及树根等清除干净。 3)堰顶宽度可为12m。机械挖基时不宜小于3m。堰外边坡迎水流一侧坡度宜为1213,背水流一侧可在12之内。内坡脚与基坑的距离不得小于1m。 9、土袋围堰施工要求 1)围堰两侧用草袋、麻袋、玻璃纤维或无纺布袋装土堆码。袋内装不渗水的黏性土,装土量为土袋容量的1/21/3。袋口应缝合。围堰中心部分可填筑黏土及黏性土芯墙。 2)堆码土袋,应自上游开始至下游合龙。 10、钢板桩围堰施工要求 1)有大漂石及坚硬岩石的河床不宜使用钢板桩围堰(打不进去)。 2)施打顺序一般为从上游分两头向下游合龙。 3)钢板桩可用锤击、振动、射水等方法下沉,但在黏土中不宜使用射水下沉方法。 11、钢筋砼板桩围堰施工要求 1)沉入砂砾层的板桩桩头,应增设加劲钢筋或钢板。 2)目前采用空心板桩较多。空心多为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