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现代设备管理 先讲讲设备在我们企业中的地位 设备是企业进行生产活动的物质技术基础,是决定企业生产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企业要取得效益和发展必须做到六点 1. 要完成生产计划。 2. 要按期执行合同和交货。 3. 要保持和提高产品质量。 4. 要降低成本。 5. 要无事故、无灾害。 6. 要有良好的生产环境。 为了达到上述六点的要求,其基本条件之一就是必须要有好的设备。我们公司的设备的特点大型化、连续化、高速化、自动化、精密化、综合化等特点。由于这些特点,设备在投产后会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给企业带来的好处无疑是巨大的。从中可以看出,设备和效率、效益非常密切,设备在企业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 1. 停机损失巨大 由突发事故造成的生产中止,将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其影响会打乱生产计划,延迟交货期。严重时,导致全系统停产,所造成的损失使我们企业无法承受。 2. 维修费用巨大 3. 设备投资巨大 因此,我们企业的现代化设备必须和现代化管理结合起来,相辅相成,协调发展,互相促进,才能发挥现代化设备的作用,不断地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企业效益。 下面就讲讲现代化的设备管理 先讲设备管理的意义 现代企业生产活动的本身,决定了设备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而设备状态的好坏则直接影响设备的效率能否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设备管理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转。管理得好,设备发挥的效率就高,企业取得的经济效益就大;相反,再好的设备也不会发挥作用。因此,设备管理对充分发挥设备的作用,保证生产正常运行,以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都是至关重要的。 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 设备管理的本质是对设备运动过程的管理,设备运动有两种形态1.物质形态 2.价值形态 这两种形态形成了对设备的两种管理,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 设备的技术管理主要着眼于保证设备的技术状态完好和技术状态改进。 设备的经济管理主要着眼于提高设备的经济效益 设备技术管理的对象是设备本身,设备经济管理的对象是与设备有关的各项费用。 设备管理的主要任务 1. 根据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正确选购设备为企业提供质好价廉的设备。 2. 积极推行科学的设备管理制度,按照现代化设备管理的观点和方法,结合本单位特点,使设备管理能更好地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服务。 3. 设备维修管理的重点是认真做好设备的正确使用,精心维护保养和预防及改善维修工作,管理思想要从以修为主转为以防为主尽量减少影响生产正常进行的突发性设备故障。 4. 提高维修技术,学习和推广应用设备维修的新技术,并且要做好备品备件的供应工作。 5. 做好技术业务培训。采取各种方法培训设备管理与维修人员,提高各级设备管理人员的技术素质和业务水平,以适应设备管理的新要求。 下面就讲讲一种在传统的设备管理体制上发展起来,但又与传统的体制有着根本区别的、科学的设备维修管理方式点检制。 将护理婴儿的方法移植于管理设备,采用定点、标、法、人、期的“五定”方法,对设备检查。 定点 要详细设定设备应检查的部位、项目及内容。 定法 这是对各个检查项目制定明确的检查方法,如采用“五官”判别,还是使用某种工具、仪器进行测定标准 如点检标准、维修技术标准,另外,为降低设备磨损而规定给油脂种类以及给油脂量,以及在维修作业标准中规定维修步骤、工种、工时标准等。 定期 如检查周期 定人 首先要确定,哪些点检项目应该由操作人员实施,哪些项目由专业点检员实施。 推行点检制的必要条件 点检制是实现预防维修的一种新体制。既然是制度就必须采用多种措施来保证制度的贯彻执行。如维修资料、技术、维修人员素质等。 一.必须准确使用、维护设备 现代化设备虽说大量采用PLC计算机集中控制和操作,且设计结构上技术高超、工艺先进,且有很高的可靠性,但这毕竟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必须准确使用、维护设备。据我所看到了解的,许多突发事故、恶性重大事故有70-80%的原因是由于误操作,拼设备或日常维护不周. 为此,要切实做好以下三点 1. 操作、使用标准化。应将设备逐台按设计要求制订标准(或作业标准),并要求每个生产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此标准操作、使用设备。 2. 维护、保养标准化。应将设备逐台按设备要求、工作条件制订了维护保养标准,有关人员必须遵循分工对设备严格按此标准进行维护保养。 3. 全员参加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现代化企业设备拥有量大,要维护保养的点也很多,若不破除“设备维护只是设备人员的事”的旧传统观念,仍靠少数人去做,势必是做不完的。对此,必须牢固树立全员维护保养的思想,特别是生产操作人员要与设备维修人员密切配合,严格履行分工中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共同搞好设备维护保养工作,使自己真正成为设备维护保养工作的主力。 以上各点做到了,设备就有可能稳定运转,专业技术人员才能集中全力去从事点检工作和管理业务,点检定修制才能有效的实施。 二.必须高效率实施检修工程 三.必须按点检要求提供备品备件。 四.必须建立一支经验丰富、水平较高的队伍。 总之,推行点检制,单靠维修工的力量还不行,还必须依赖于生产操作部门、备件计划部门、设备技术部门密切配合,全力以赴,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点检制的特点 1.倾向性管理 主要依据设备状态来确定修理时间和内容,防止过维修或欠修。点检的精华在于通过对设备的检查诊断,从中发现劣化倾向性的问题,来预测零部件的寿命周期,确定检修的项目及备件,资材需用计划,提出改善措施,以使“对症下落”,使设备始终处于稳定运行状态,不断提高设备利用率。 2.坚持预防为主 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和故障。 3建立四大标准 A 点检标准 B 给油脂标准 (设备维护规程) C 维修技术标准 D 维修作业标准 (设备检修规程) 4.建立以点检为核心的管理体制。 5.突出为生产服务的观念 6.实行全员管理 点检制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只有部分人参加设备维修管理的做法,实行了全员设备维修管理,凡参加生产过程的一切人员都要关心和参加设备维护工作,特别是生产操作人员负有用好、紧固、调整、小修理和日常点检业务。因此,生产人员与设备维修人员融为一体化,成为全员管理的基础。 7. 坚持安全第一 实行危险预知,安全确认,安全诊断三项有效措施。 8. 维护工人的多能化。 点检制业务区分中的要求和方法 1. 在维修和生产部门之间有业务担当区域的基本分工,但双方本着使设备稳定运转的宗旨,共同扩大业务范围,使边缘业务得到交叉和重叠,即分工不分家的主人翁态度,为保持设备的完好而共同努力。 2. 双方的业务分工是以互补各自的不足,加强各自的工作为基础,以便进一步推进全员维修管理制度。 3. 设备除由专职点检员进行定期点检和运行进行日常点检外,生产方必须进行生产操作运行日常点检及开机前后的检查确认工作,操作方在设备检查中,如遇异常情况,应立即汇报组长及作业长,同时,及时与维修方联系,并做好记录。 4. 专职点检员在实施点检中,可以按生产操作秩序进行设备的操作点件工作,同时经常检查操作工点检实施和记录情况,并每天在操作工的点检记录上签字。 5. 生产方操作点检中的点检内容有漏时,由机电科和车间商定补充协议。 三.维修、操作方应进行的点检、修理业务概要 1. 维修方(1)定期点检、专业点检、重点设备的日常点检。 (2)使用仪表的精密点检。 (3)需要专门技术的调整及修理作业。 (4)设备定修时的一般补充作业。 (5)改良保全工作实施。 (6)对操作方面的日常维修活动,从专业角度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2. 操作方(1)日常运行必要的设备点检 (2)不用仪器、仪表,用五官进行常规的点检工作 (3)在运转时,对机器作事先必要的调整工作 (4)使用携带工具进行简单修理及应急措施 (5)协助维修方面进行的修理作业。 3. 关于本公司生产和维修部门的业务分工 项目 生产方面的业务 维修方面的业务 点检 A 开动设备前的开工点检 A设备维修保养的日常点检和检修后的动车 B 检查设备运行状况和巡回点检 前点检确认 C 每日生产必须的日常点检 B 按标准对设备定期进行倾向管理的点检检 查 C 操作方面委托的临时点检和设备不正常运 转的点检 给油脂 简单的给油脂 A 地面设备用油枪给油脂类 B 因设备主要而采用的专门判断后的给脂 C 油箱的换油,补充加油 维修工事 A 机器的清扫,操作台指示灯及操作室 A 机器的再紧固调整和日常补修 卫生打扫 B 设备、机器的修理和计划的部件更换 B 突发故障,协助三班值班工修理准备 C 紧急突发事故的修复工事 资材预备品A 操作用的经常消耗的资材和备品 A 设备维修用的资材和备品备件的购入和 备件购入和管理 管理 B 操作用的生产工具之购入和管理 B 照明器具的购入和管理 C 大型工器具,维修用一般工器具的购入和 管理 清扫 A工厂区内的清扫计划确定后,进行实施 A 各电气室现场的操作台、操作箱、照明 和管理 箱、开关插座和电动机电刷吹风清扫 B 定修、年修时对设备机器的周围之氧化 B 备品、备件堆放场地周围的美化负责区 铁皮,灰尘清扫,分区包干 域的清扫 C 维修作业以后的清扫 安全卫生 A 禁止动用火区域的确定和标志 A 维修作业时,向操作方面提出检修工事 B 脱脂剂、钝化剂中毒区域的确定和标志 并在作业场所挂上作业的标志 C 发生其他不安全地方时的处理 B 禁止动火区域使用火、气时向公司方面 提出动火申请,得到允许,方可执行 C 修理牌,阀牌的使用规则另有规定, 按规定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