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及渗滤水治理可研.doc

返回 相似 举报
渣及渗滤水治理可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5页
渣及渗滤水治理可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5页
渣及渗滤水治理可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5页
渣及渗滤水治理可研.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5页
渣及渗滤水治理可研.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省xx特区矿山采矿废石、冶炼废渣治理及xx渣渗滤废水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前 言 xx省xx特区为我国最早建立的县级行政特区,是我国xx和xx砂的主要生产基地。xx矿开采历史始于明洪武年间,至今已有600余年。解放后,xxxx矿xx产量曾占全国产量的60,1950~1998年49年间,xxxx矿共生产金属xx27367.856吨,共向国家上缴税利15亿元。数百年的开采,特别是解放后为偿还国际外债而进行大规模、超常规开采,在为社会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给境内生态及生活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为了综合整治xx的生态环境,还矿山开采和xx冶炼的环保欠债,使xx人民从xx污染遗患的恶劣环境中走出来,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从1995开始,xx特区人民政府就着手xx特区的生态环境整治工作。1996年,xx特区环境保护局委托xx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编制了“中国xx都xx省xx特区xx污染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00年2月,特区环保局又委托xx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编制了“xx省xx特区矿区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项目建议书”, 2003年,特区环保局又委托xx省国际工程咨询中心编制了“xx省xx特区矿山采矿废石及冶炼废渣治理工程项目建议书”和“xx省xx特区xx渣渗滤废水治理工程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成上报后,省环保局和省政府对xx的问题非常重视。1999年7月1日,常务副省长王寿亭受省长钱运录的委托,在省政府三楼会议室主持召开了省人民政府第44次省长办公会议,“研究了xx特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关问题。”会议确定“关于xx污染区域生态环境的治理问题,在国家尚未立项投资前,我省优先解决拦渣坝和局部河道治理工程,由省环保局提出治理方案,按程序报批。” 1999年12月24日,xx特区环保局将境内因xx资源开发而导致生态环境遭受的破坏和污染状况全面地、系统地向国家环保总局主要领导做了书面汇报,引起了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及其它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解振华局长2000年1月4日在有关xx的上报材料上作了“此区(xx特区)我们是否抓一生态恢复的试点,请光耀和朝飞同志阅”的重要批示;1月7日祝光耀副局长作了“同意振华局长的建议,请朝飞同志研处”的指示;元月11日,国家环保局自然生态司司长杨朝飞指示由该司生态处庄国泰处长及楼平副处长提出了具体意见“根据上述领导的意见,生态处研究议定①把xx特区的矿区生态恢复列入国家环保生态建设“十五”计划,并作为重点来抓;②派员赴xx实地调研,以便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随后,国家环保局派员对xx的生态环境破坏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 2000年5月27日,xx省政府以y府呈 [2000] 14号文,向国务院呈报了xx省人民政府关于请求将xx特区列入全国矿区生态恢复与重建示范区的请示;2000年6月,xx省计委以y计国土 [2000] 569号文,将xx省xx特区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项目建议书报送国家计委;2000年8月,国土资源部编制完成了xx省xx特区xx矿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议将xx特区列为国家“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重点项目”;2001年6月,国家计委对我省袁周等19位代表在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所提出的“中国xx都遗患严重,亟待国家专项解决”的建议(第2870号建议)作出了答复(计办建议 [2001] 382号B)。答复中提出,“xx特区的矿山生态环境需要进行恢复和治理。当前,重点要解决矿山废石,特别是冶炼废渣的治理(包括污水),以及矿区地下采空区的保护工作,防治生态破坏和由于破坏矿区预留支柱产生的地表塌陷”。为此,xx特区计划与经济贸易局委托我院编制“xx省xx特区矿山采矿废石、冶炼废渣治理及xx渣渗滤废水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我院接受委托后,课题组成员再次到现场进行了调研,充分利用现有资料,完成了此项任务。 在编制本可研的工作中,始终得到甲方和省环保局、铜仁地区环保局、xx特区政府及有关专家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可研的初稿征求了有关专家的意见并作了适当的修改、补充和完善,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第一章 概论 1.1 基本情况 1. 项目名称xx省xx特区矿山采矿废石、冶炼废渣治理及xx渣渗滤废水治理工程 2. 项目类别生态环境专项治理项目 3. 项目主管部门xx特区人民政府 4. 项目业主单位xx特区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公司 5. 业主单位负责人彭永锋 6. 项目投资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2996.91万元,由xx特区人民政府筹措,申请财政补助解决。 7. 主要工程内容拟建拦渣坝7座,挡渣墙8道,拦(挡)渣量148.33万m3;拦砂坝1座,拦砂量54.3万m3;xx渣渗滤废水处理工程4处,废水处理量27.576万m3/a。 1.2 项目背景 xx特区位于xx省东部与湖南省交界处,是我国最早建立的县级行政特区,是我国xx和xx砂的主要生产基地,有600余年的开采历史。解放后,xx特区的xx产量曾占全国产量的60,共向国家上交税利15亿元,有力地支援了国家经济建设,特别是在我国3年(19591962年)经济困难时期,为国家偿还前苏联的外债作出了贡献。 xx矿区经数百年的开采,尤其是解放后超强度开采,矿山xx资源逐渐枯竭,开采难度越来越大,产量越来越低。从1995年开始,xxxx矿的生产经营已入不敷出,已不能维持矿山正常运转。至1999年,xxxx矿基本处于闭坑停产状态。2001年,根据中发 [2000] 11号文件精神,xxxx矿正式闭坑破产。 xxxx矿在生产期间,对矿山所产生的冶炼废渣、采矿废石(含选矿尾矿)等固体废物的治理力度不够,致使矿山在为国家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给矿区及境内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据统计,xxxx矿在1950-1998近五十年的开采冶炼中,共排放含xx废水5192万m3,冶炼废渣337.46万m3,采矿废石104.39万m3。 1.2.1矿山采矿废石及冶炼废渣污染现状 根据原xxxx矿统计资料,该矿山在近五十年的生产期间,共形成一坑、二坑、三坑、四坑、五坑、六坑、七坑、十八坑、岩屋坪、梅子溪等十个采矿区,地下采矿井巷纵横交错,形成了总长约970km的地下坑道,矿区地表以下100~150m以内已基本被挖空,已发生多处地表塌陷和滑坡等现象,矿区内已有上千个出矿、出废石的矿坑洞口,几乎每个洞口旁边都就地堆放着采矿废石。除矿区冶炼厂采用较为先进的沸腾炉、蒸馏炉提炼金属xx外,其余各坑口旁设立的均是工艺落后的炼xx小高炉,而且冶炼废渣就地堆放。虽然在八十年代初,矿山先后建起了库容量为6万m3的冲脚尾矿库和库容量为200万m3的大水溪(龙塘湾)尾矿库,用以存放八十年代初建立的选矿厂产生的尾矿渣和冶炼厂的冶炼废渣。冲脚尾矿库容量小,1985年就基本填平,当地农民将其部分复垦为耕地。大水溪尾矿库已存尾矿100余万m3,对控制尾矿的污染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此前上百年以及分散于各坑口的小高炉的冶炼废渣和采矿废石象一座座“小山”,仍然堆放在境内各河流的上游及源头地带,随时有被洪水冲走的危险,威胁着下游的土地、河道的安全以及农灌、饮用水的水质。 采矿废石、尾矿和冶炼废渣统称为xx渣。采矿废石为xx矿开采掘进过程中的围岩,含xx一般小于1‰;尾矿为选矿过程中丢弃的低品位矿石,xx含量随选矿方式的不同而不同,手选含xx0.2~5‰,机选含xx0.2~0.5‰,以硫化xx(HgS)的形式存在,在风化作用下,xx以固体微粒等形态污染环境;冶炼废渣为经土法、高炉、沸腾炉、马沸炉、蒸馏炉等提炼金属xx后的残渣,主要由冶炼后残留的矿石块和氧化钙(CaO)组成,含xx0.24~0.33‰,渗滤水呈碱性,pH值8.3~11.58,总xx高达0.03mg/L(十八坑),为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的300倍。冶炼废渣渗滤废水未经处理无组织排入邻近水库、山塘、河流,污染水体。 根据原xxxx矿和我院调查统计,xxxx矿的xx渣排放总量累计已达624.2万m3(见表1-1)。其中冶炼废渣476.73万m3,采矿废石(含尾矿)147.47万m3。除部分冶炼废渣和尾矿堆放于冲脚和大水溪尾矿库内外,就地裸露堆放于境内各河流上游或源头地带的废石、废渣量约300万m3;除岩屋坪矿外,其余渣堆离xx镇城区只有0.5~2.5km,形成xx渣围城,景观很差,影响xx特区的建设和发展。这些堆积如山的xx渣大部分未采取防治措施,一遇暴雨就随山洪水冲刷而下,淤塞河道,冲毁公路、房屋和耕地。根据xx特区环保局统计,至1997年底,全区农田被毁1154ha,占全区耕地总面积的45.5,造成每年粮食减产890万kg,使特区平均每人每年减少粮食145 kg;冲毁河堤15.9km,同时还冲坏了沿河公路、房屋,造成一些人畜伤亡事故的发生。xx特区约有180km2的范围受到不同程度的xx污染和危害。特别是1996年5月24日和7月16日两次遭受暴雨袭击,造成山洪暴发,矿山采矿废石、冶炼废渣汇成巨大的泥石流涌入河道,使下溪河32km的河堤毁于一旦,两岸农田荡然无存,砾石一片,损失惨重。受灾农户达1万余户,受灾人口达4.2万人,倒塌房屋319间,损坏房屋1359间,耕牛死亡154头,冲毁公路446.7km,大小桥梁265座,损毁输电线路205.2km,通讯线路5.5km,毁坏工矿企业一个,学校10所,水电站一个,公益设施20余处,直接经济损失达10524万元。到目前为止,沿河两岸的农民人均拥有水田仅为0.28亩,还有113户农民因水毁沙压无田耕种。不可恢复的农田达6500亩。全区水土流失面积已达213.2km2,占国土总面积的63。 表1-1 xx特区xx渣排放量统计表 排污单位 xx产量(t) xx渣排放量(万m3) 开采时间 闭坑时间 备注 炉渣 废石 合计 1949年前 各单位、个体 8000 139.27 43.08 182.0 主要单位有英法水银公司,国民政府xx矿务局等 xxxx矿 1950-1954年各矿 433.23 7.54 2.33 9.87 1951 贵 州 xx 矿 1955~1995 年 各 单 位 一坑 18761.19 25.85 7.90 33.75 1951 1993 xx镇以北0.5km 二坑 26.23 18.79 45.02 1958 xx镇SE1.5km 三坑 16.1 4.83 20.93 1975 xx镇NW2.5km 四坑 19.95 11.38 31.33 1958 xx镇以南0.8km 五坑 33.47 11.03 44.50 1951 1994 六坑 27.39 42.07 69.46 1951 七坑 0.69 0.69 十八坑 2.48 0.35 2.83 1951 1976 xx镇NW2.5km 冶炼厂 146.84 146.84 xx镇以东1.0km 岩屋坪 28.30 2.96 31.26 1951 1994 xx镇以北15km 梅子溪 1.03 1.03 1978 1993 合 计 326.61 101.03 427.64 xxxx矿 1996-1998年 173.436 3.31 1.03 4.34 二坑、机选厂、冶炼厂三个单位排放 总 计 27367.856 476.73 147.47 624.20 注1954年以前排渣量根据xxxx矿1955~1995年排渣量推算,1955年以后排渣量根据xxxx矿统计,未含乡镇、个体采矿点矿渣。 水土流失量72万t/a,尤其是流经矿山开采区域的几条河流的水土流失更为严重,致使下溪河、敖寨河、黄道河、高楼坪河的河床逐年升高,其中下溪河、敖寨河的河床升高1~1.5m,最高达5m,部分河段高于两岸稻田2 m多,使许多沿河两岸的稻田被淹埋、公路被毁坏。矿山森林覆盖率从1950年的65下降至目前的16.74,时常伴有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由于降雨对露天冶炼废渣的冲刷、淋溶,致使大量的xx渣渗滤废水含xx碱性石灰水顺沟谷流入山塘、水库、河道和稻田,造成了这些水体和稻田不同程度的碱和xx污染,致使水生生物生长困难,塘、库和河中多年未见鱼虾踪迹;农作物引用含xx超标的地表水灌溉,致使农产品含xx量超过国家标准数倍。由于xx的污染未得到有效治理,致使矿区内长期居住的城乡居民身体健康受到了严重危害(见表1-2和表1-3),居民尿xx平均含量超标3.5倍,头发含xx超标2.59倍,xx中毒患病率达4.3~5.8,矿区人均寿命仅为58.4岁,远远低于全国的人均寿命水平。此外,因矿区地下已形成大面积的采空区,致使采空区地表多处出现塌陷、滑坡;一些主要村镇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且多数被污染,造成井、泉水断流干涸或被污染的多达60多处,尤以xx镇最为突出,造成许多村镇人畜饮水困难,不卫生。 表1-2 xxxx矿19541988年xx作业中毒患病率 时 间 检查人数 患xx中毒人数 患病率 1954 92 80 88.89 1957 106 60 56.60 1960 321 165 51.40 1963 299 151 50.50 1965 185 92 49.73 1967 123 54 43.90 1972 412 108 26.21 1979 1545 170 11.00 1983 712 130 18.26 1988 548 48 8.76 表1-3 xx特区城乡居民xx中毒患病情况 检查人数 患xx中毒人数 患病率 矿区居民 258 15 5.81 城郊农民 364 11 3.02 合 计 622 26 4.18 1.2.2xx渣渗滤废水污染现状 根据xxxx矿冶炼废渣溶出实验,浸出水xx含量新渣高于陈渣,浸泡时间愈长,浸出水含xx量愈高(见表1-4)。与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对照,新渣浸出水超标243倍,陈渣浸出水超标45~165倍;与GB5084-9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水作对照,新渣浸出水超标23.4倍,陈渣浸出水超标3.5~15.5倍。xx渣渗滤废水直接流入相邻的水体,造成了稻田、山塘、水库和河流的污染。 表1-4 xxxx矿炼xx新陈渣xx溶出实验结果 采样地点 采样时间 水 浸 时 间 1 天 5 天 PH 总xxmg/L PH 总xxmg/L 四坑陈渣 1999.4.28 9.54 0.0148 7.54 0.0166 冶炼厂陈渣 1999.4.28 10.43 0.0028 7.80 0.0046 冶炼厂新渣 1999.4.28 11.24 0.0219 7.61 0.0244 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 6.5~8.5 0.0001 6.5~8.5 0.0001 GB5084-9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水作 5.5~8.5 0.001 5.5~8.5 0.001 全区338km2的行政区域总面积,约有150 km2不同程度的受到含xx废水的污染和危害。其中,矿毒型稻田 433.33 ha( 6500亩 ),占水田总面积的 27.08;造成河水碱度增加,使生物生长困难。下溪河上游河段明显可见大量的CaO沉淀物,土壤、主要农作物及鱼类均不同程度地受到污染。根据铜仁地区环境监测站等单位对区内进行测试得出,农作物中xx含量最高为小白菜,超标98.1倍,玉米、水稻等分别超标10.25倍和33.1倍;土壤超标23.8~290.2倍,鱼超标35.8~210.1倍(见表1-5至表1-8)。xx渣渗滤废水污染的结果,最终经过食物链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由于xx渣及xx渣渗滤废水的影响,xx污染区域内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被污染,造成人畜饮水困难,农田淹埋,农民为了生活不得不进行陡坡开荒。全区30度以上的坡耕地达2533.3ha(3.8万亩),尤以下溪、敖寨、黄道三乡为重,这就进一步加剧了水土流失。 表1-5 xx特区主要农作物及生物xx含量(mg/kg) 物 种 含xx量范围 超标倍数 水 稻 小 麦 玉 米 小 白 菜 青 椒 鱼 0.178~1.305 0.055~0.982 0.065~0.552 0.384~1.720 0.141~0.610 0.900~3.350 0.682 0.325 0.207 0.982 0.273 1.452 33.10 15.25 10.25 98.10 27.20 71.60 表1-6 xx特区不同土壤xx含量(mg/kg) 土壤种类 样品数 含xx量范围 超标倍数 旱田土壤 水田土壤 对 照 点 40 30 20 5.269~57.690 8.982~227.940 0.222~0.321 12.927 78.709 0.266 38.65 240.44 表1-7 炼xx废渣邻近土壤、粮食、鱼体含xx量 土 壤 糙 米 小 麦 鱼 样 点 Hgmg/kg 样 点 Hgmg/kg 样 点 Hgmg/kg 样 点 Hgmg/kg 张家坪 95.0 四 坑 0.1705 四 坑 0.055 四坑鱼塘 3.35 四 坑 7.8 滚子冲 0.10 张家坪 0.086 青年水库 0.725 二 厂 8.0 大水溪 0.123 滚子冲 0.044 龙塘湾尾矿库 4.26 超标倍数 23.8-290.2 4.9-8.3 2.1-4.0 35.8-210.1 表1-8 炼xx废渣近邻水体xx污染现状评价 水体名称 Hg mg/L 超 标 倍 数 主 要 xx 污 染 源 Ⅲ类 渔业 农灌 四坑旁鱼塘 0.00335 32.5 5.7 2.35 四 坑 炉 渣 青年水库 0.000725 6.25 0.45 达标 四 坑 炉 渣 龙江水库 0.000876 7.76 0.75 达标 二坑、机选厂 下溪河大水溪 0.02188 217.9 42.78 20.9 五坑、一坑、三坑、冶炼厂、机选厂 龙塘湾尾矿库 0.004 39.0 7.0 3.0 一坑、三坑、冶炼厂、机选厂 二厂稻田水 0.003 29.0 5.0 2.0 评价标准值mg/L 0.0001 0.005 0.001 总体上讲,xx特区由于采矿造成的全区范围内的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面积不断扩大,环境污染严重,森林资源不足、破坏严重、 自然灾害频繁,破坏程度加剧,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资源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力下降等生态环境脆弱和生态环境失衡的特点非常突出,是全省区域性生态失衡的典型。 1.2.3 项目进程 为了防止矿山采矿造成的生态问题进一步引发其他不稳定因素,特区政府围绕矿区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紧紧依靠党和国家的政策,结合已有工作成果,加大力度,不断加快工作步伐。 1999年5月,xx省人民政府以y府呈[2000]14号文,向国务院呈报xx省人民政府关于请求将xx特区列入全国矿区生态恢复与重建示范区的请示; 1999年6月,xx省环科院编制完成中国xx都xx省xx特区xx污染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8月完成xx渣及xx渣渗水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999年7月,xx省人民政府省长办公会会议纪要(第44期)议定,省政府各部门对xx特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要给予重点扶持,特别是资金安排给予适当倾斜,关于xx特区生态恢复与重建,在国家尚未立项投资前,我省优先解决拦渣坝和局部河道治理工作; 1999年12月,xx省xx特区生态环境建设综合治理工程项目领导小组完成xx特区生态环境建设综合治理总体规划(2000-2030年)的修订; 2000年2月,xx省环科院修改完成xx省xx特区矿区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项目建议书; 2000年7月,xx省计委以y计国土[2000]569号文关于报送(xx省xx特区矿区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项目建议书)的报告报送国家计委,国家计委对此极为重视,特派专家到xx特区进行有关调研; 2001年6月,国家计委计办建设[2001]382号.B.对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28703建议的答复强调xx特区进行生态综合治理和恢复是完全必要的,并指出当前,重点要解决矿山废石,特别是冶炼废渣的治理(包括污水)。 截止目前,xx特区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在省、地的大力支持下,挤出近百万元资金用于xx渣及xx渣渗滤废水治理工程,修建了五坑xx渣渗滤废水沉淀池1个,修筑了梅子溪拦渣坝1座和50m50m沉淀池1个,完成了四坑3号点干砌石拦渣坝1座,为xx特区矿山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迈出了极其艰难的一步。 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把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生态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重点工作加以实施。党的“十六大”强调,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并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国家“十五”计划纲要要求要加大工矿用地的整理、复垦力度,对矿渣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并作为“十五”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点工作任务。xx省“十五”计划要求,对矿山生态实行抢救性恢复。根据国家有关政策,结合xx省生态建设实际需要,按照“xx特区矿山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和“综合治理规划”的要求,鉴于xx特区矿山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的关键,是矿山采矿废石、冶炼废渣的治理,xx渣渗滤废水的治理以及采空区的保护,也是国家、省、地、特区及专家的共识,结合xx特区矿区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工程需克服其难度大、内容多、时间长等实际问题,遵守易于起步、便于展开、深入持久的治理原则,特提出本项目。 1.3 主要研究内容 该工程项目为xx特区xx污染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的一部份,是以xx渣(冶炼废渣、采矿废石和尾矿)及xx渣渗滤废水治理为主要目的。本报告根据xx特区的xx渣及xx渣渗滤废水分布状况,环境污染特点及危害程度,重点研究xx渣和xx渣渗滤废水的处理方案及主要工程措施,并对该处理方案、工程措施的环境影响、工程投资进行技术与经济的论证。主要内容包括 1. xx渣及xx渣渗滤废水处理点的选择; 2. xx渣治理工程措施选择; 3. xx渣渗滤废水处理工艺方案选择; 4. 工程投资估算、资金筹措及投资实施计划。 1.4 编制依据及参考文献 1.4.1 编制依据 1. 国务院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01]73号)及关于做好2003年西部开发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2]66号)。 2.xx省人民政府关于研究xx特区经济社会发展等问题的会议纪要(省长办公会议纪要第44期)。 3.xx省人民政府关于请求将xx特区列入全国矿区生态恢复与重建示范区的请示(y府呈[2000]14号)。 4. 国家计委对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2870号建议的答复(计办建议[2001]382号.B.,即对袁周等19位代表提出的关于“中国xx都遗患严重,亟待国家专项解决”建议的答复)。 5. xx省计委“关于报送xx省xx特区矿区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项目建议书的报告”,y计国土[2000]569号。 6. 国土资源部编制的xx省xx特区矿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背景材料(2000年8月)。 7. xx省xx特区生态环境建设综合治理工程项目领导小组编制的xx特区生态环境建设综合治理总体规划(2000-2030年),1999年12月。 8. xx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编制的xx省xx特区矿区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项目建议书,2000年2月。 9. xx特区人民政府关于要求对xx特区xx污染遗患进行综合整治的报告特府呈[1998]15号,1998年7月。 10.“中国xx都xx省xx特区生态及生活环境xx污染状况报告书”,xx省xx特区环境保护局编制,2001年5月。 11. xx特区人民政府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 12. 本可研委托书,xx特区计划与经济贸易局,2004年5月。 1.4.2 控制采用标准 1. 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 2.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 3.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4.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 5.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6.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2001 7.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01 8.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侵出毒性鉴别(GB5085.5-1996) 1.5 主要研究结论 xx特区的xx渣堆放分散,数量大,大部分就地堆放在山坡上或山谷中,交通条件差,利用困难;该区的工程建设投资少,综合利用量小,只能利用xx渣的很小的一部分,无法吃掉堆积如山的xx渣。xx渣渗滤废水来源于冶炼废渣,大部分直接流入附近的稻田、山塘、水库或河流的源头地带,几乎没有稀释净化就成为农灌用水、鱼塘用水。虽然xx渣渗滤废水总xx检出值在0.004~0.03g/L之间,低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0.05mg/L,但超过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水作3~29倍、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7~59倍、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39~299倍,对环境的影响很大,必须对xx渣及xx渣渗滤废水进行治理。 根据xx特区xx渣及xx渣渗滤废水的实际情况,xx渣以拦截为主,xx渣渗滤废水以物化处理法为主。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做到防治污染,节省投资,使拦截后的xx渣不再随山洪而下污染环境、淹埋土地、淤塞河道,使处理后的xx渣渗滤废水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渔业水质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等相应的控制标准,不再污染稻田、鱼塘、水库和源头河水。 1.5.1 xx冶炼废渣的鉴别 xx冶炼废渣浸出水总xx浓度0.004~0.03mg/L,低于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1996)表1中浸出液最高允许浓度值0.05mg/L,xx特区的xx冶炼废渣属于一般固体废物,按一般固体废物进行治理。 1.5.2 xx渣及xx渣渗滤废水治理点的选择 拟建拦渣坝7座,其中二坑2座,四坑和五坑各1座,十八坑三坑-梅子溪3座(以下简称十八坑);挡渣墙8道,其中五坑4道,四坑和十八坑各2道;拦砂坝1座,拟选坝址在抱溪,以便拦截抱溪以上堆积于河床中的泥砂,不让其进入河床较平缓的羊保田一带造成危害;xx渣渗滤废水治理工程4处,其中,二坑、四坑、五坑、十八坑各1处;截洪沟 13条,长7635m,其中,二坑3条2862m,四坑2条441m,五坑4条2085m,十八坑3条2247m;管理中心及含xx废渣处理1处,拟建在四坑,负责管理4处废水治理工程的运营,并将废水处理点的废活性炭运回干燥后送茶店或附近的xx触煤回收处理厂焚烧回收xx,或将废活性炭活化回收xx后再利用;根据xx渣渗滤废水调节池中的淤泥沉积量和含xx量制定清淤方案,对淤泥进行适当处理;定期巡视各工程的运营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以上工程共需要完成土石方工程量6.644万m3,M5水泥砂浆砌块石1.330万 m3,M10水泥砂浆砌块石6.733万m3,C10砼0.408万m3,C20钢筋混凝土0.172万m3。 1.5.3 环境保护 1. 工程建设期 加强工程的环境保护,进行工程的环境监理,减少工程施工中的环境污染。 2. 运营期 定期检查各工程的运行情况,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工程发生事故造成环境污染;定期更换xx渣渗滤废水处理生物活性炭塔中的活性炭,将废活性炭运回管理中心含xx废渣处理系统进行处理,确保渗滤水处理要求;根据xx渣渗滤废水调节池中的淤泥沉积量和含xx量清淤、处理含xx淤泥,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废活性炭、淤泥运输采用密封式垃圾运输车,避免污泥运输沿途散落污染环境。 1.5.4工程效益 以上工程建成投入营运后,将拦截xx渣和泥砂202.63万m3,平均处理xx渣渗滤废水量755.51m3/d(27.576万m3/a),总xx去除量6.7979kg/a,能有效地防治xx特区的xx渣及xx渣渗滤废水对环境的污染,能使下游327ha的水打沙压农田得到恢复,能使上万亩稻田不再受xx渣渗滤废水的xx污染,使植物难以生存的37.37ha(560.55亩)的xx渣堆覆土恢复植被或耕地成为可能,工程效益显著。 xx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 18 第二章 基础资料 2.1 特区概况 2.1.1地理位置、交通及通讯 xx特区位于xx省的东部边陲,属于铜仁地区管辖。南与湖南省的新晃县接壤,东与湖南省的芷江县毗邻,北与铜仁县相连,西与铜仁地区的玉屏县连接,东西宽26km,南北长22km,总面积338km2,地理坐标约东经10907′17″~10923′12″,北纬2724′29″~2737′22″。特区交通比较方便,境内均有通乡公路。通过省道、国道,可与全国贯通。此外,全区四乡一镇44个村有14个村通电话,一级光缆干线已通特区,程控电话已开通到乡。 2.1.2 人口 全区辖下溪、敖寨、黄道、高楼坪四乡及xx镇,44个行政村,15个居委会。2003年未总人口6.6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94万,占总人口的74.40。特区属多民族杂居地,住着侗、汉、苗、回等十七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3.91万人,占58.89,其中侗族占少数民族人口的89.2,境内所属四乡均为侗族乡。 2.1.3工农业及第三产业 2003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1.66亿元,人均2500元,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分别为0.60亿元、0.59亿元和0.47亿元,分别占36.15、35.54和28.31。粮食总产量1.70万t,人均粮食256kg,耕地总面积3.3645万亩,农民人均纯收入1226元。财政总收入1710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35万元,支出5956万元,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70万元。 随着xx矿资源的枯竭,从1990年开始,xxxx矿的xx产量不断下降,特区的经济也随之下滑。xxxx矿于2000年3月正式宣布关闭停产后,目前正在进行矿山资产的清理处置,有关的善后工作均交地方政府管理。现在xx还留有约1.5万人的原矿山职工家属,其生活仅能依靠社会保障基金维持,生活非常困难。 2.1.4 文教卫生 全区现有普通中学6所,在校学生3684人,教职工人数246人,其中专任教师226人;现有小学32所,在校学生5190人,教职工人数405人,其中专任教师399人。全区现有医院3所,卫生技术人员125人,床位145张。 2.1.5矿产资源 xx特区成矿地质条件良好,矿藏资源丰富,已发现的有xx、钼、铀、铜、锌、铅、锰、钒、铁、硒、磷、钾、石英砂、硅石、石灰石、重晶石、大理石、白云岩、陶瓷粘土、石煤、重稀土金属等,现已不同程度地探明并获得矿产储量的有xx、锰、硒、磷、钾、石英砂等矿种,其中钾矿储量达10亿吨,是有开发前途的矿种。xx矿开采虽历史悠久,但经多年开采,剩余储量已不多,目前已停止开采。 2.2自然环境概况 2.2.1 地势、地貌 xx特区属于y东低山丘陵河谷地貌,地势东低、西高,中部隆起,以平均海拔858m的xx镇为中心向四周降低。北东南海拔600m以下,西部海拔700800m,境内最高点为下溪乡瓦田与湖南省芷江县交界处的米公山,海拔为1149.2m,最低点在下溪河长田湾出境处,海拔270m,最大相对高差879.2m。东部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溪河密布,西部相对高差小,较开阔平缓。全区山地占68,丘陵21,河谷盆地11。 2.2.2 地质、地质构造 1. 地层 xx特区境内的地层均属海相沉积,厚度巨大。地层走向北东、北北东向带状分布,从东至西,依次出露的地层有前震旦系板溪群、震旦系、寒武系,局部地方第四系较厚。板溪群分布于敖寨、下溪、黄道等三个侗族乡一带,成片出露,约占特区土地总面积的34。震旦系呈窄带状,分布见于敖寨侗族乡的相见坡至新屋一带,约占特区土地总面积的7;寒武系广布于xx镇、高楼坪和敖寨,下溪、黄道等几个乡镇部分地方,约占特区土地总面积的53,为本区的xx矿床地层;较厚的第四系覆盖物主要分布在高楼坪乡的大坪、新庄、张家山和敖寨乡的杨家寨及各河岸、山沟,约占特区土地总面积的6。 2. 地质构造 xx特区处于杨子准地台江南台隆,雪峰台背斜的西线。区域性褶皱有吉玉向斜和凤晃背斜,两褶皱轴线平行出露,相距约12km。 吉玉向斜由湖南吉首起,延伸至xx玉屏县境内。纵贯特区的北西部边缘,北东起于岩屋坪,向南西经竹林庙、梅子溪、唐家田、新庄、龙塘、野牛山一线,岩层倾角8~10度。吉玉向斜控制整个寒武系地层的出露。北北东向主干断裂控制着xx矿带的延伸展布。 凤晃背斜由湖南省凤凰县起至新晃县止,纵贯特区南部边缘,背斜轴在特区境内出露,北东起于下溪乡,向南西经河坎和黄道乡。背斜北西翼略陡,岩层倾角25~35度,主要受断层构造牵引所致,南东翼岩层倾角15~20度。凤晃背斜控制了板溪群,震旦系地层的出露。 2.2.3 水文特征 1. 河流 xx特区境内的主要河流有四条,即下溪河、敖寨河、黄道河、高楼坪河。四条河流都属于山区雨源型河流,河水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四条河年均径流总量2.22亿m3,主河道总长92km,流域面积304km2。源头均在xxxx矿区,敖寨河和下溪河流向南西北东,于铜仁市漾头镇汇入锦江;高楼坪河和黄道河流向由北而南,分别于湖南省新晃县城和芷江县新店坪镇汇入舞水,锦江和舞水汇入沅江,属长江水系。xxxx矿近50年来大量开采及冶炼排出的废气、废水、废矿石、炼xx废渣对周围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生态环境受到很大的破坏,污染了四条河流。由于四条河流属长江水系,其水质的好坏,对长江水域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治理xxxx污染区域的xx渣和xx渣渗滤废水对保护长江有重要意义。 2. 地下水 境内地下水年总储量0.758亿m3,主要由降雨补给。丰水期地下水蕴藏量1.492亿m3,地下径流模数14L/skm2;枯水期地下水蕴藏量0.629亿m3,地下径流模数5L/skm2。全区每年地下水向地面水补给量0.6亿m3,占地表径流总量的27.03。 xx镇和高楼坪乡大部分地方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多有泉水出露,一般流量为2L/s,最大可达18L/s,出露部位一般较高,便于饮用和灌溉,但受xx矿开采的影响。因长时间的开矿,使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