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煤层气地震勘探规范.pdf

返回 相似 举报
煤炭煤层气地震勘探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煤炭煤层气地震勘探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煤炭煤层气地震勘探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煤炭煤层气地震勘探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煤炭煤层气地震勘探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 C S 7 3 - 0 2 0 1 0 备案号 8 0 9 9一 2 0 0 1 MT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煤 炭 行 业 标 准 MT / T 8 9 7 一 2 0 0 0 煤炭煤层气地震勘探规范 S e i s mi c e x p l o r a t i o n g e n e r a l s t a n d a r d i n c o a l a n d c o a l b e d me t h a n e 2 0 0 0 一 1 2 一 0 8 发布 2 0 0 1 一 0 5 一 0 1 实施 国家煤炭工业局发 布 MT J T 8 9 7 -2 0 0 0 前言 本标准是基于煤炭行业地震勘探近几十年的实际经验, 并参考原煤炭工业部颁发的 煤田地展勘探 规程、中国煤田地质总局颁发的 数字地震仪暂行技术规定 和地质矿产行业标准 石油天然气地震 勘探规范 , 经过反复征求意见、 讨论和修改而形成的煤炭行业标准。 本标准涉及的地展仪器均为煤炭地 震勘探常用的仪器, 其技术指标依据国外同类仪器的先进指标; 本标准的数据处理类似或等同于国外先 进水平; 本标准提出的勘查精度不低于国外先进水平。 本标准发布后, 原煤炭工业部颁发的 煤田地震勘探规程 、 中国煤田地质总局颁发的 数字地震仪 暂行技术规 定自行废止。 本标准的附录 八为标准的附录, 其余附录均为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煤炭工业局规划发展司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安全技术装备保障司 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煤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国家煤炭工业局中国煤田地质总局负责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 罗定远、 唐建益、 丁长欣、 柳媚、 肖 希山、 陈光明、 宋士学、 方正、 尹金章、 段铁梁。 本标 准由 国家煤炭工业局规划 发展司 国家煤 矿安全监察局安全 技术装备保 障司 负责解释 。 w r r /e 8 9 7 -2 0 0 0 目次 前 言 工范围 引用标准 勘探程序 与工程 设计 仪器设备 5 地震数据采集 , ⋯ 5 6 地震 数据处理 , 1 甲 , , 甲 , , 】 , 甲 , , 】 , , , , , ‘ , ⋯ 1 0 7 地震资料解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6 s 报告的编制与审批 。 。 , , , 。 ⋯ 2 2 9 质量检验与评价标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2 4 1 0 资料的保管和归档 ⋯⋯ 2 s 附录八 标准的附录 仪器设备的检验和技术标准 , , , ⋯⋯ 2 9 附录R c 提示的附录 地震工程量的计算与统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5 附录c 反f pl积后的_ L行波正 、 负极性记录显示 图; } 〕 行波层拉平 时移校正 正、 负极性记录显示图; 。 It廊叠加显示图 重复显示不少于 7 道 ; f 速度图 包括深度一初至时间曲线、 深度一平均速度曲线、 深度一层速度曲线; 妇 各种频谱图 h p , s波同时观测时 还应提交p , s波速度比曲线、 泊松比曲线、 速度积曲线、 矢端图 6 7 . 2 . 2 1 K 零 偏移 VS P处理成果 「 片 I, 记录道 、 子波记录道原 始记录显示 图 , 用 三分员检波器 接收时应提 交三分址显示以 及矢 坡 MT / T 8 9 7 一2 0 0 0 合成后的显示图; b 下行波记录显示图; c 反摺积后的上行波正、 负极性记录显示图; d V S P -C DP叠加剖面正、 负极性显示图; e 模型显示及射线追踪、 行道叠加图. 6 . 8 弯线、 宽线数据处理 6 . 8 . 1 弯线处 理除按 6 . 2的内容执行外 , 还有如下要求 6 . 8 . tl 绘制激发点、 检波点野外排列图及激发点一检波点中点平面位置图 即反射中心点散布图 . 6 . 8 . 1 . 2 中心输出剖面应位于各反射点条带的中央, 可采用计算机自动拾取或人工确定中心输出剖面 线 。 6 . 8 . 1 . 3 共反射面元平行于输出线的矩形边一般应等于检波点距的 1 / 2 , 垂直于输出线的矩形边尺寸 的选择应满足共反射面元道集形成的时间条件。 6 . 8 . 1 . 4 应尽可能运用宽线处理方式对各输出剖面进行横向倾角扫描叠加, 以充分利用各反射点的数 据, 提高中心输出剖面质量口 6 - 8 . 2 宽线处理内容及处理成果 6 . 8 . 2 . 1 处理内容 除按 6 . 2内容执行外, 还应 单线叠加; 道重排一形成横向道集; 横向倾角扫描和叠 加; 纵向倾角扫描和叠加; 根据能量一时间表计算横向倾角、 纵向倾角, 确定界面真倾角和倾向。 6 . 8 - 2 . 2处理成果 a 单线时间剖面; b 垂向亚加剖面; c 横向倾角剖 面; d 横向宽线受加剖面 S S剖面 ; e 宽线超级叠加剖面 S S S剖面 ; f 宽线偏移剖面; 9 宽线矢量剖面; h 目的反射层的空间产状要素。 6 . 9处理成果 图件及要求 6 . 9 . 1图件 速度谱、 速度扫描、 频谱分析、 时间 深度 剖面、 时间与深度的水平切片、 各种平面图、 三维数据立体 图等。 6 . 9 . 2 图件要求 6 . 9 . 2 . 1 速度谱及道集动校正显示图件应打印测区代号、 测线号、 C D P点号等。 6 . 9 - 2 . 2 时间剖面上一般每隔 5 0 m s 显示一根记时线, 每隔 5 0 0 ms 显示加粗的记时线; 剖面两端应显 示 1 0 ms 间隔的短记时线及每 1 0 0 m s间隔显示加粗的短记时线; 深度剖面的两端应有深度标记。记时 线与深度线应平直、 准确、 无断开现象。 69 . 2 . 3 时间 深度 剖面上方应标记测线桩号, 并在上方和下方同时标注 C DP点号。 6 . 9 - 2 . 4 剖面应有边图、 顶图。 边图的内容应包括 测区名、 队名、 测线号、 主要的野外采集参数、 处理模 块名及t要参数、 测线位置示意图、 剖面横向比例尺、 处理 日期等; 顶图内容应包括 相交测线标记、 钻井 位置标记、 叠加速度或偏移速度数据、 叠加次数曲线、 静校正量变化曲线和地面高程剖面 6 . 9 . 2 . 5水平切 片应标注测 区名称、 时间和坐标。 692 . 6彩绘图件 应有色标标记 .同 一测 区内的 同类剖面应 采用 相同 的色标 6 . 1 0处理报告 资料处理结束后应山处理单位提出处理报告, 内容包括 MT / T 8 9 7 一 2 0 0 0 6 . 1 0 . 1 野 外资料 采集及原 始资料特征分析。 6 . 1 0 . 2 处理要求。 6 . 1 0 . 3 处 理时 间及完成工 作量。 6 . 1 0 . 4资 料处理 工作 6 . 1 0 . 4 . 1试处理 a 试验 内容 、 方法 、 参数 、 流程 ; b 试验成果的分析和研究; c 确定批量生产参数、 流程的依据。 6 . 1 0 - 4 . 2 处理效果分析 a 压制干扰, 提高信噪比、 分辨率的效果; b 交点闭合情况; c 特殊处理的效果; d 地质效果。 6 . 1 0 - 4 . 3批量处理 的质量评价 。 6 . 1 0 . 5 存在问题与建议。 6 . 1 0 . 6 报告中应附必要的分析性图件和典型剖面。 6 . 1 0 . 7处理报告经 提交单位与用户共同验收后 与处理成果 一并提交 。 地双资料解释 基础工作 1 解释前的准备工作 1 . 1 全面收集测区及邻区以往地质、 钻探及物探等有关资料, 并了解各次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及结 7不又不论 7 . 1 . 1 . 2 充分掌握野外数据采集的具体情况 包括仪器状况、 地形、 激发和接收条件等 , 资料处理方 法 、 流程、 参 数和地 展时间剖面质量等 。 7 . 1 . 1 . 3 绘制地展勘探报告平面和深度剖面底图。 7 . 1 . 2 速度资料的研究 7 . 1 . 2 . 1 时深转换的平均速度一般用反射波速度标定法, 也可从声波测井、 V S P资料中获取。在没有 钻探, V S P和声波测井资料时, 应利用速度谱 或速度扫描 计算平均速度; 所使用的速度谱应选择在地 层倾角平缓、 反射波品质好、 波组齐全的地段, 并做好倾角校正。 7 . 1 . 2 . 2 在不同的勘探阶段, 各种速度点的密度应按成果图件的精度要求确定。 7 . 1 . 2 . 3 使用反射波速度标定法求取地层速度时应在三维空间进行。 对于层状介质应分层进行速度标 定。 7 . 1 . 2 . 4 综合全区速度资料, 掌握速度纵、 横向的变化规律, 绘制速度展开图及速度平面变化图等有关 图件。 7 . 1 . 3 层位标 定 7 - 1 . 3 . 1 确定目的层反射波极性 7 . 1 . 3 . 2 采用V S P和人工合成地震记录, 结合过并剖面的波组特征进行层位标定。 7 门 3 . 3 做人工合成地震记录一般应采用声波和密度测井曲线。当用伽玛伽玛测并、 电阻率测并曲线 用拟合法求取层速度时, 新生界N盖层、 煤系地层应采用各自的参数分别拟合。各类测井曲线深度采样 问隔应不大 于 3 m. 7 . 1 . 3 . 4 做人工合成地震记录时, 子波的主频、 长度和极性应与相应的目的层反射波一致或接近。 7 . 1 . 3 . 5 在地层倾角较大的地区, 人工合成地震记录及走廊叠加剖面应与经过偏移处理的剖而进行对 I f ; MT / T 8 9 7 一2 0 0 0 比解释 。 7 . 1 . 4 目的层反射波的命名 7 . 1 . 4 . 1 目的层反射波一般应选择主要煤层、 不同时代地层界面等的反射波。 7 . 1 . 4 . 2 目的层反射波应采用地质时代符号和主要煤层编号为角码进行标记.如 a 第四系底界面反射波为T Q ; b 7 煤层反射波为T , ; 。 同一时代地层内部反射波, 应由老到新地在该时代反射波代号后加阿拉伯数字 如Te , 、 T e i 来 表示。 7 . 2 二维地震资料解释 7 . 2 . 1 反射波的对比 7 . 2 . 1 . 1 在正确识别各种地震波的基础上, 应用波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进行相位对比和波组、 波系 对 比。 7 . 2 - 1 . 2 对浅、 中、 深层反射波应整体对比, 并分清主次, 特别着重于主要构造及目的层对比. 7 . 2 . 1 . 3 时间剖面对比的彩色笔迹. 不得掩盖原始波迹面貌, 其着色原则是 a 煤层反射波用浅红色; b 特殊波用 浅绿 色; c 断层线用 红色; d 不同时代地层底界面反射波采用相应地质年代地层的颜色。 7 . 2 . 1 . 4 反射波的对比应反复检查, 并利用多种方法处理的时间剖面验证解释对比的可靠性。 7 . 2 . 1 . 5 在时间剖面交点处要进行整道波形对比, 对比的主要目的层反射波时间闭合差应不大于三分 之一视周期 。 7 . 2 . 2 层序划分 7 . 2 . 2 . 1 有条件的地区应根据区域地质规律, 反射波组和波系的宏观结构特征, 介质层速度的宏观变 化, 地展时间剖面中的削蚀、 冲刷、 超覆、 退覆、 顶超、 底超等现象划分地震层序和子层序. 根据地质任务, 在煤系地层 中还可划分子层序。 7 . 2 - 2 . 2 地震层序的划分应与地层层序相对应。 7 . 2 . 3 构造解释 7 . 2 . 3 . 1断层解释 a 断点解 释 I 根据反射波或波组、 波系的错断、 终止、 扭曲、 产状突变、 分叉合并、 相位转换、 断面波、 绕射波 等标志识别断点 。 2 利用水平叠加剖面解释断层时, 应注意空间关系。 3 利用偏移剖面解释断层时, 相交测线上的同一条断层的断点应进行射线闭合, 4 在时间剖面上连接浅、 中、 深层反射波断点的断层线应符合地质规律。 b 断点品质级 别 依据断点在时间剖面上的显示持征, 分 A, B , C三级。 1 八级断点 反射波对比可靠, 断点清晰, 能可靠确定断层上、 下盘。 2 日级断点 达不到 八级 又不是 c级 断点者 3 、 级断点 两盘反时彼连续性较差, 有断点显示, 但标志不够清晰, 能基本确定断层的一盘或 开降关 系 U 断点的A t 合 I [ ,,I 一条断层 t W I },1 5 NIt ll l . 的断点 显示特征和性 质应 一致 竺 同 4 Yl断I I II 邹断点落l , . 接近或有规津变化』 1 7 MT / T 9 7 一 2 0 0 0 3 断层走向或相互切割关系应符合区域地质构造规律。 4 不能组合的断点为孤立断点。 d 断层编 号 断层应有次序地编排; 与以往勘探的断层一致的应使用原编号。 e 断层 控制程 度级别 断层分可靠断层、 较可靠断层、 控制程度较差断层三级. 1 可靠断层 断层由两条或两条以上相邻地震测线控制, 且 A级断点不低于 5 o , A B级断点 不低于7 5 ; 断面产状、 性质明确, 落差变化符合地质规律。 2 较可靠断层 断层由两条或两条以上相邻地展测线控制, AB级断点不低于 6 0 ; 断面产 状 、 性质较明确 。 3 控制程度 较差断层 达不到上述要求 者. 7 . 2 - 3 . 2 形态解释 地层倾角较大时应以偏移时间剖面为主, 多种剖面综合对比。构造复杂时可采用正、 反演模拟技术 验证解释结 果。 7 . 2 - 3 . 3 其它构造解释 根据地质任务要求, 对其它地质构造现象进行解释。 7 . 2 . 4沉积环境解 释 7 . 2 . 4 . 1 应充分研究测区内有关沉积相的空间分布模式及相关的地震相。 7 . 2 . 4 . 2 结合区域地质, 充分利用钻孔、 测井、 V S P等资料综合分析, 标定地震相参数特征, 为地展相 向沉积相转化提供依据。 7 . 2 . 4 . 3 反射波组特征分析应与沉积结构特征分析统一, 地展相解释应与沉积相解释统一。 7 . 2 - 4 . 4 根据需要绘制沉积相平面图、 沉积环境图等有关图件, 指出与沉积相有关的赋煤和煤层富集 规律。 7 . 2 . 5 岩 性解释 7 . 2 . 5 . 1 煤 层解释 。 利用测井资料、 V S P和地震资料提取各种物性参数, 研究物性参数与煤层及煤层 成 气的关系, 结合地质资料解释主要煤层变化特征。 b 利用正、 反演模拟技术结合钻探资料研究煤层厚度变化规律, 编制煤层厚度变化趋势图. 7 . 2 . 5 . 2 岩浆 岩解释 结合地质资料研 究岩浆岩 的空 间分布 , 解释对主要煤层的影响范 围。 7 . 2 . 6解释 成果图件 的编制 图件内容和比例尺应根据各勘探阶段地质任务而定。 7 . 2 . 6 . 1 c 。 等时线平面图 , ; 等时线平面图是编制等高线平面图的过渡图件. 其作图层位应选择主要 目的层 如煤层 或有 关的标准层 。 b 一般以水平叠加时间剖面为基础编制; 按等时间隔取值, 且测线交点、 构造特征点、 断点两侧也 应取 值 。 在时间剖面上读取同相轴时间数据时应采用层位标定的统一相位. 读数误差不超过12 m s , d 等时线距应根据成图比例尺及地层倾角大小确定, 一般以2 0 3 0 ms为宜。勾绘的 .、 等时线要 与实际数据相符 , 圆滑后 个别点与实际数据点偏离误差应小 于三 分之一 等时线距 。 e 应按测线把断层上、 下盘的断点投影在平而图上。根据时间剖面反映的构造特征, 先组合落差 大、 延伸长的主断层。 然后组合较小断层, 并研究断层组合的合理性。 7 . 2 . 6 . 2等高线平而 图 MT / T 8 9 7 一 2 0 0 0 a 等高线平面图绘制可采用“ 直接空校法” , 也可采用“ t , 梯度法” .速度横向变化大的地区, 应进行 变速空间校正。 b 在概查或普查阶段, 也可以先绘制深度剖面, 然后再编制等高线平面图。 但在地层倾角较大的地 区, 地震界面必须进行空间位里校正。 c 等高线距应根据测区地层倾角的陡缓及勘探程度而定, 普查一般不大于1 0 0 m, 详查一般不大于 5 0 m, 精查一般不大于 2 5 m, 采区勘探一般不大于2 0 m, d 可靠等高线用实线表示, 推断的等高线用虚线表示。 7 . 2 - 6 . 3 地展地质剖面图 a 在由t o 等时线平面图直接转换为等高线平面图时, 地震地质剖面图的绘制可采用在等高线图上 沿地震测线或给定位置切剖面的方法. b 在先编制深度剖面 , 再编制等高线图时, 对地震地质剖面图应进行射线偏移校正, 可采用“ 直接 空校法” , 也可采用、。 梯度法” 绘制剖面. c 地震地质剖面图中, 目的层通常用粗线表示, 一般层位用细线表示, 并以实线和虚线表示品质级 别 。 d 地质任务要求解释主要目的层的厚度变化趋势时, 剖面上应体现其研究成果。 7 . 2 - 6 . 4 新生界等厚线平面图或基岩顶界面等高线平面图 根据等t o 平面图 或深度剖面图 绘制。 了3 三维地震资料解释 三维地展资料解释应以工作站解释为主, 除执行 7 . 2中的有关内容外, 其要求如下 7 . 3 . 1 垂直时间剖面的对比 7 . 3 - 1 . 1 在选择部分纵、 横向基干剖面 应选过井剖面 重点解释的基础上, 逐渐加密进行解释。 7 . 3 . 1 . 2 垂直时间剖面解释的重点, 7 . 3 . 2 主要层段水平切片解释 7 . 3 . 2 . 1 目的层的追踪应与纵、 横向垂直剖面追踪的相位一致。 7 . 3 - 2 . 2 水平切片上识别断层的标志有同相轴中断、 错动、 扭曲和频率突变等。 所解释的断层位置应与 垂直剖面上的断层位置相吻合。 7 . 3 - 2 - 3 水平切片应结合纵、 横向垂直剖面进行综合解释。 7 . 3 . 3断点及断层评价 一般可按4 0 m X 8 0 m的网格抽检时间剖面, 用 7 . 2 . 3 . 1 6和 7 . 2 . 3 . I d的标准对断点及断层进行 评价。当一条断层参与评价的断点数少于 3 个时, 应加密抽检时间剖面. 7 . 3 . 4成 果平 面图的绘制 7 . 3 . 4 . 1 应用水平切片与垂直剖面相结合的方法编制c 。 等时线平面图时. 应在标定相位的中心线位置 勾绘 等时线 。 了 . 3 . 4 . 2 利用测区速度资料, 依据 t o 等时线平面图直接进行时深转换, 编制等高线平面图。 7 - 3 - 4 . 3 采用叠前深度偏移的测区, 可直接编制等高线平面图。 7 . 3 . 4 . 4 其它 解释图件 。 目的层速度平面图; 卜 水平切片图; 。 鸟瞰图; J三维数据体立体图 ; 层拉平切片; f 带 解释成果的时间剖 面; r 地质剖而图 1 9 MT / T 8 9 7 一 2 0 0 0 h 特殊处理剖 面 图。 了 . 4 宽线地震资料解释的特殊要求 7 . 4 . 1 利用倾角剖面分辨波的横向干涉带和辨别侧向反射波, 追踪有效波. 7 . 4 . 2 利用矢量剖面识别和解释断层。 7 . 4 . 3 利用宽线叠加剖面和矢量剖面揭示地层间的相互关系, 了解剖面内小型构造及煤层尖灭、 分叉、 合并等地质现象。 7 . 4 . 4 利用各单线作宽线 t o 等时平面图, 提高成果解释精度。 了 . 5 多波地震资料解释的特殊要求 7 . 5 . 1 应在识别各个波种类型基础上, 将P s波及转换波时间剖面转换成深度剖面, 并进行对比。 7 . 5 . 2 应用 V S P资料和 P、 波及转换波波组特征的相似性及特殊显示确定各个波种对应的地质层 位 . 7 . 5 . 3 应用 P 波与 s 波、 转换波的时间比、 振幅比、 速度比以及泊松比等参数进行岩性和煤层 成 气解 释, 研究储集层岩性、 厚度及裂陈发育带, 研究与煤层 成 气储集参数 孔隙度、 饱和度、 渗透率和地层压 力 的关系. 7 . 6 折射波地震资料解释 7 . 6 . 1 折射波资料解释分为人工解释和计算机解释两种, 7 . 6 . 2 折射波资料的人工解释 了 . 6 . 2 . 1 折射波的对比 a 依据折射波相位、 振幅、 频率、 视速度等动力学和运动学特征进行波的对比, 并依据相遇时距曲 线互换点时间一致性和追逐时距曲线的平行性识别同一界面的折射波。 b 依据波的干涉及波形特征的变化规律确定波的里换点。 c 应根据波形变化、 波的干涉、 视速度突变、 同相轴中断或错动以及出现绕射波等标志进行断层解 释。 d 相交测线处的折射波运动学、 动力学特征应基本一致。 7 . 6 - 2 . 2图件的编制 a 应绘制初至波或续至波相遇综合时距曲线, 使用比例尺为纵向l c m相当于2 0 ms , 横向l c m相 当于 2 0 m, b 剖面图可采用相遇 或追踪 时距曲线延迟时间法、 t 。 法和差异时距曲线法及时间场法等进行 资料解释 , 绘制折射界 面 , 并将断点、 界面速度标注在折射 界面 的相应位置上 。 。 平面图 1 界面速度及基岩地质图 按坐标将断点及界面速度值展在相应的测线上, 并根据地质规律组 合断层和勾绘界面速度图; 再根据界面速度的变化范围与各个时代地层或岩性的对应关系编制基岩地 质图 , 并标 注地质 时代 . 2 界面深度平面图 根据深度剖面图绘制。 7 . 6 . 3折射资料 的计算机解 释 7 . 6 . 3 . 1 应以先单重后多重观测系统的顺序并采用准旅行时法、 哈莱斯法、 共扼点法、 时间项法与波路 计算法等进行计算机 自动作图解释, 完成折射界面的绘制和速度参数的求取, 7 . 6 . 3 . 2 根据同一界面连续追踪情况, 一次输入记录应以 1 -3 个排列为宜。 7 . 6 . 3 . 3 计算机解释资料应有 5 -1 0 的人工解释成果进行校验。 7 . 6 . 3 . 4 9 1 件编制要求同7 . 6 . 2 . 2 , 了 . 了 VS P资料解释 7 . 7 . 1 正确识别 VS P资料上的直达彼、 反射波、 折射波、 多次波、 绕射波、 转换波以及井筒干扰波等各 种类型的波 MT / T 8 9 7 一2 0 0 0 7 . 7 . 2 与地震剖面对比标定主要反射层对应的地质层位, 并求取速度参数. 7 . 7 . 3 在进行多波勘探时, 根据V S P资 料的P s 波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标定地震P “ 、 波时间剖面反 射波的反射时间, 确定同一地震反射界面在P . 波时间剖面上的对应关系. 7 . 7 . 4 鉴别地震剖面上的多次波, 并确定多次波的传播路径。 7 . 7 . 5 进行横向预测, 研究井旁构造, 确定断点离井距离。 7 . 7 . 6 预测未钻穿地层反射界面的埋藏深度。 了 . 7 . 7 计算地层的吸收系数和衰减系数。 了 . 78 同时进行P s 波观测时, 研究P s 波速度比、 泊松比与岩性的对应关系, 并利用矢端图、 转换波 的快、 慢波时差, 进行裂隙分析。 7 . 8工作 站解释的特殊要求 7 . 8 . 1 加载数据 7 . 8 . 1 . 1 输人的测量、 井位坐标等数据应与给定的数据一致. 7 . 8 . 1 . 2 钻井的地质分层数据、 输人的测井曲线特征应与给定的一致。 7 . 8 . 1 . 3 屏幕上显示的地震剖面应与纸剖面一致。水平切片与垂直剖面在交线处的信息特征应吻合. 7 . 8 . 1 . 4加载的注释应正确 , 且 布局合理 7 . 8 . 1 . 5 时深转换数据应正确。 7 . 8 . 2 屏幕显示参数 7 . 8 . 2 . 1 测线位置底图应大小适宜, 布局合理; 显示窗范围应重点突出, 注释清楚. 7 . 8 . 2 . 2颜色选择应 使主要 研究对象突出, 有最佳视觉效果 。测线交点处的层位颜色应 协调一致 , 7 . 8 . 3解释 除按 7 . 2与7 . 3 的规定执行外、 应满足下列要求 7 . 8 . 3 . 1 水平切片的时间间隔一般为 2 -1 0 m s , 7 . 8 - 3 . 2 利用层位拉平功能, 研究同一地质层位振幅、 速度及其它特殊参数的异常. 分析解释各种地质 现 象。 73 . 3 . 3 利用三维空间自动追踪和透视立体显示进行构造研究。 在断层处、 拾取的层位上、 下棱反射中 断 点应与拾取的断层线衔接 , 并检 查、 校正解释的合理性 . 7 . 8 . 3 . 4 利用三维资料进行目的层岩性研究时应制作沿层信息切片。 并分析切片上的信息异常的分布 形态 和范围。 7 . 9水文地展勘探资料 解释及成果 图件 7 . 9 . 1 利用常规及特殊处理剖面解释含水层顶c ,} 板反射波, 并利用7 . 2 . 6 . 2中方法编制等高线平面 图。 7 . 92 利用特殊处理剖面显示的含水层反射波速度、 频率、 振幅等参数变化规律分析其含水性, 编制与 地 层含水性有关图件。 7 . 1 0模拟技术 7 门0 . 1 应采用正、 反演物理模拟和数iF 1 k 拟伎术指导采集、 处理工作, 提高地质解释成果的可靠性. 7 . 1 0 . 2 根据收集到的地质、 物探资料和多参数值的可能变化范围、 建立地质模型。 7 . 1 0 . 3 数值漠拟应根据地质摸型采川川应i f- 算方法迭代计算。 7 . 1 0 . 4 物理模拟和数瓜漠拟结果应L实际y } 料对比验证。 7 . 1 1成果图件要求 7 门1 . 1平而图 7 . 1 1 . 1 . 1底图精度要求 底图均采用直角坐标网格.. 、 网格边长误差不大于。 . 艺川川 h I T / T 8 9 7 一2 0 0 0 b 网格对角线误差不大于。 . 3 m m; c 各网格对角线上所有坐标线的交点偏离误差不大于0 . 2 m m; d 图底边长及对角线误差不大于。 . 3 m m; e 地震测线控制点误差不大于。 . 2 m m; f 钻孔孔位展点误差不大于。 . 2 mm. 7 . 1 1 . 1 . 2 图面设计要求 a 图幅设计大小和分幅应考虑复制及印刷纸张规格, 以合理、 方便使用为宜 ; b 在制图区域内个别部分外延太长时, 可将外延部分用同比例尺移图于图幅内空白处, 并与主图 有一定的重迭。 7 . 1 1 . 1 . 3 图面要求 a 平面图应以相应比例尺的地形图为底图, 其度带、 坐标系、 高程系、 地物符号等标记方式应与地 形图一致 . h 村庄、 河流、 道路等地物应根据图面的内容和需要由大到小、 由主到次取舍。 c 直角坐标网格采用 1 0c mx1 0 c m 1 , 2 . 5万时为8 c mxs c m . d } 地展测线始端应标记侧线号, 端点、 转折点应标记桩号 以m单位 。 c 〕等值线数值标记方向应与等值线方向一致, 数道排列方向应与等值线走向垂直。 臼 图例一般应置放于图的左下方, 图中主要图示符号应在图例中注释. 6 图签孟放于图的右下角, 内容规格见附录 C 1 3 . h 平面团应标注图名和比例尺, 一般置放于图上方的图框外. ‘ 平面田由两幅以上的图幅相拼接时, 在无图签的每张图福右下角的图廓外 1 c m处加注接图图 签. 内容规格见附录 C 1 4 . 」 指北针宜放在图的右上角. 7 . 1 1 . 2 地震地质剖面图 7 . 1 1 . 2 . 1 底图精度要求 。 测线上桩号间误差不大于0 . 2 m m. h 标高线间误差不大 于 0 . 2 mm. c 测线交点、 钻孔位置误差不大于。 . 2 m m. 7 . 1 1 . 2 . 2 图面要求 a 剖面图上应画出标高线, 两端应标注高程.标高线间隔由作图比例尺确定。 b 在地形线上应标记地物、 测线桩号、 测线交点、 测线转折点、 钻孔位置 以虚线图示投影钻孔位 置 测线端点及转折点应标明方位角. c 剖面图上应绘出钻孔简易柱状图. 标明主要地质界线, 可采煤层编号、 深度及厚度等. d 剖面图上地震地质成果用粗实线表示, 推断的地质界线用虚线表示。 c 图签置于右下角 。 f 在断层线下方应标明断层号、 落差和倾角。 报告的编制与审批 编 G9 成果报告的要求 1 施 I- 结束后, 应在 6 - 1 0个 月内提交地震勘探报告. 跨 年度施工的项 目, 应按 年度编写地 震工付 881洲 总 结; 综含勘探项目, 应提交地震报告并参加综合地质报告的编制 31 . 2 编写成果报告时应充分分析有关地质、 物探资料, 做到报告内容齐全, 观点明确, 证据充分. 重点 突出, 叙述消楚。 文字 简练 , 图表齐全 整洁、 美观, 日 . z 报 告编制提纲 MT / T 8 9 7 一 2 4 0 0 8 . 2 . 1 文字说明 8 . 2 . , . 1序言 。 8 . 2 . 1 . 2概况 a 地质 任务; b 勘探区位置、 交通和自然地理条件; c 以往地质、 物探工作。 8 . 2 . 1 . 3 地质及地震地质条件 a 地质概况 1 地层 ; 2 煤 层; 3 构造 ; 4岩浆岩 。 b 地震地质条件 1 表层 ; 2 浅层; 3 深层。 8 . 2 门. 4野外施工方法 a 试验工作及结论; b 测网布置; 曰 资料采集方法 包括 VS P及低 降 速带调查 ; d 野外工作量完成情况及质量评价; e 测量工作及质量评价. 8 . 2 . 1 . 5 资料处理和解释 a 资料处理流程和参数。 b 处理成果质量评述。 c 资料解释方法 1 波组特征、 主要反射波地质层位的确定及命名; 2 波的对比; 3 速度研究; 4 构造解释; 5 岩性解释 煤层、 煤层 成 气、 岩浆岩等 ; 6 剖面图和平面图制作方法及精度分析。 8 . 2 . 1 . 6 地 质成果 内容包括 覆盖层厚度; 主要煤层深度、 起伏形态及隐伏露头的控制程度; 勘探区内构造形态及构造 发育的一般规律; 主要褶曲和断层的基本特征、 延展情况及控制程度; 岩浆岩分布及对主要煤层的影响; 主要煤层厚度变化趋势; 主要煤层的裂隙发育情况、 围岩岩性变化及地应力等特征的分析研究; 地及层 序划分和对沉积环境的分析研究等。 8 . 2 . 1 . 7 结论 。 成果评价 评述实际达到的勘探研究程度; 设计所确定的地质任务完成情况和验证情况。 b勘探技 术经济效益。 c 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建议 8 2 . 2 附 图 。 实际材料图 地形 、 地物 、 测线 、 钻孔等 ; MTI T 8 9 7一 2 0 0 0 6 反射波To 等时线平面图; 。 煤层底板等高线平面图 含构造控制程度 或其它地震标志层等高线平面图; d 班盖层等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