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广东锻压机床厂办公楼基坑支护工程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编制单位 2010年08月 41 目 录 第一章 编制依据...............................................2 第二章 工程概况...............................................2 第三章 施工总体部署...........................................6 第四章 主要施工方法...........................................15 第五章 基坑工程监测和控制.....................................19 第六章 应急预案...............................................20 第七章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29 第八章 基坑安全措施...........................................31 第九章 施工协调管理...........................................33 第十章 施工过程环境保护.......................................37 第十一章 施工过程环境保护......................................40 附图1 施工进度横道图 附图2 基坑施工平面布置图 第一章 编制依据 为保证基坑开挖和地下室施工安全、质量,本公司依据基坑支护设计、施工规范及要求与相关地质资料编制基坑支护专项施工方案。 1、广东锻压机床厂办公楼结构图纸; 广东锻压机床厂办公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广东顺德勘测有限公司 2、国家、省、市现有规范、规定等的规定。其中主要有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99); 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技术规程 (DBJT/15-20-97);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02 J220-2002);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GB50086-2001);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BJ15-31-2003);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DBJ15-38-2005);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GB50497-2009); 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程(CECS9697) 第二章 工程概况 一、工程简述 本工程位于顺德区大良大门金陵路西面广东锻压机床有限公司厂区内,拟建办公楼占地面积约5020平方米,8~9层,框架结构,拟采用锤击预应力管桩基础,拟建区域设有一层地下车库。基坑长约62米,宽约36米。周长约为196米,占地面积约2200平方米。场地地面已初平,桩基础已开始施工。 本工程采用相对标高, 与建筑0.000m一致,现场地标高约为-1.4m(相对于0.000m)。地下室底板面标高为-3.5米,水池底板面标高为-4.3m,靠近基坑边线承台大部分为1.5m,垫层厚为100mm。根据基坑边承台分布情况,I区开挖深度考虑到承台垫层底面,基坑底标高为-5.1m,设计深度为3.7m,II区开挖深度考虑到地下室底板垫层底面,坑底标高为-3.9m,设计深度为2.5m; Ⅲ区开挖深度考虑到地下室底板垫层底面,坑底标高为-4.7m,设计深度为3.3m。电梯井在基坑中部,电梯井承台底面标高为-5.5m,开挖时在基坑内按12放坡。 二、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场地岩土层按地质成因分为第四系填土、冲积土、残积土和白垩系基岩,现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①杂填土灰白色、灰黄色,松散,稍湿~湿,以大小约1~20厘米的建筑砼块、砖块为主,含大量粘性土,填成时间约5年。勘探孔可见,层厚2.04.0米,平均2.6米。 ②冲积土按土的颗粒级配、塑性指数及物理力学性质划分为3层 ②-1粉砂灰色,局部灰黄色,松散,饱和,石英质,含少量淤泥或粘性土。勘探孔均可见,顶板埋深2.04.0米,层厚8.111.8米,平均9.7米。 ②-2淤泥质土深灰色,流塑,具臭味,含少量腐殖质及粉砂。勘探孔均可见,顶板埋深10.315.8米,层厚1.94.9米,平均3.5米。取土试样2个,均为淤泥质土。 ②-3粉质粘土灰白色为主,局部灰色、灰黄色,可塑,局部软塑,土质不均匀。除ZK3、ZK6孔外,其余勘探孔可见,顶板埋深14.615.8米,层厚2.05.4米,平均4.0米。 ③残积土为粉质粘土,青灰色、灰色、棕黄色,由泥质粉砂岩风化残积而成,可塑,局部硬塑,土芯遇水易软化,局部为粉土。ZK1、ZK6孔可见,顶板埋深15.219.5米,层厚3.36.3米。 ④基岩为泥质粉砂岩,棕黄色为主,局部青灰色、灰白色或棕红色,按风化程度分层描述如下 ④-1全风化层全风化状态,散体状结构,裂隙极发育,岩芯呈土柱状,手捏易碎,遇水易软化。ZK5孔可见,顶板埋深20.0米,层厚2.5米。标贯测试1次,实测击数39击,校正击数26击。岩石坚硬程度为极软岩,岩体完整程度为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 ④-2强风化层强风化状态,散体状结构,裂隙发育。勘探孔均可见,顶板埋深17.725.8米,揭示厚度5.713.9米。上部岩芯呈硬土状为主,手捏可碎,遇水易软化,局部夹少量碎岩块;岩石坚硬程度为极软岩,岩体完整程度为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 地下水场地地下水埋藏较浅,埋深1.30m。场地位于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区,地下水属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素填土及碎石土层孔隙中,接受大气降水和临近地表水补给,以蒸发和渗流方式排泄,地下水和地表水有水力联系。 四、工程特点及难点分析 本基坑工程开挖深度不大,但在基坑北侧空间不大且有雨水管道,其余方向空间较大,在基坑支护影响土层范围内,有较厚的砂土层。如何在工期时间短的情况下保证基坑支护结构的安全性以及控制基坑侧壁的变形、基坑内止水将成为本工程的重点与难点。本工程采用搅拌桩做止水帷幕,在开挖过程中如何保证不损坏搅拌桩和工程基桩也是土方工程及至地下室施工的重点和难点。 综合上述原因,必须科学合理地组织施工,首先要尽量扩大施工作业面,使不同工种之间可以交叉作业,加快施工进程;同时,应认真制定好各项施工难点的处理措施。 第三章 施工总体部署 一、工程管理目标 根据护坡工程的特点和综合考虑施工现场的情况以及安全规范的要求,确定本分项工程的工程目标为 质量目标确保合格工程。 工期目标接到开工通知后,20天完成合同任务(主要工序工期计划见施工进度横道图)。 安全目标杜绝重大人身伤亡和机械事故,月轻伤事故频率控制在3‰以内。 文明施工创文明施工现场。 二、施工组织机构 本工程采用项目管理法施工,由项目经理全面组织施工,确保高速、优质、安全完成本工程施工任务。现场指挥部由技术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的管理人员组成施工技术、质量安全、材料设备、防火保卫、工作协调等组织齐全的施工现场管理机构,对工程施工全过程实行统一计划,统一指挥、统一管理、统一协调。指挥部定期召开内部协调会,检查当天工作完成情况,解决存在问题,落实第二天的生产任务。 现场组织机构设置见下图 搅拌桩施工队 冠梁施工队 锚杆施工队 抹砼施工队 物资后勤队 资料员 质安员 施工员 技术负责人 土方施工队 项目经理 三、施工总平面布置 施工平面布置整体上分土钉支护垂直开挖加放坡开挖两种形式,并分阶段分层次进行。施工总平面布置见附图。 1、施工用水 施工用水由甲方所提供的接驳点接出,根据现场投入的设备情况,现场提供一条1寸供水管即可。水管的布置沿基坑四周布置,中间设水管接口、阀门。 2、施工用电 施工用电由甲方所提供的接驳点接出,基坑内线路敷设采用架空线路,配电箱接至各施工机械。 1、用电量统计 根据施工高峰期和机械使用高峰期机械设备额定容量和室内外照明用电定额计算,高峰期用电容量为200kw。 2、配电设置 现场设总配电箱。 总配电箱中分配电路为动力、照明混合系统。 总配电箱的分路支线各到达固定安装的分配电箱中,由各分配电箱分路到达各单机开关。 各级配电箱中的闸刀、漏电保护开关必须标明送电目标或所控制的范围。各级配用电源必须设置漏电保护开关。 3、支线敷设 基坑内线路敷设采用架空线路,由各分配电箱接至各施工机械。 3、现场排水在基坑坡顶处设置排水沟,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内。 四、施工准备计划 1、施工准备 1 技术交底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确任务,树立该工程的“质量第一、安全第一”责任观,确保工程的质量和进度,保证该工程质量合格、安全达标。 2 环境调查组织气象、地形和水文地质的调查,掌握气象资料,以便综合组织全过程的均衡施工,制定雨天施工措施。 3 施工交通道路和运输条件必须认真调查,作好规划,尽量减少交通阻塞和场内倒运。 4 用水用电安排首先要对水源、电源等的供应作详细调查,包括给水的水源、水量、压力、接管地点,供电的能力、线路距离、线路的架设等。然后根据资源的配置确定用水和用电量,并进行合理的敷设。 5 图纸会审组织图纸会审,由设计方进行交底,理解设计意图及施工质量标准,准确掌握设计图纸中的细节,作好与设计的结合工作;并组织各专业施工队伍共同学习施工图纸,商定施工配合事宜。 2、材料准备及检验 1 根据施工方案的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预算中的工料分析,编制工程所需的材料用量计划,做好备料、供料和确定仓库、堆场面积及组织运输的依据。 2 根据材料需要用量计划,做好材料的订货和采购工作。使计划得到落实。 3 组织材料按计划进场,以及作好进场材料的保管工作。 3、设备安装、调试 1 根据施工方案中确定的施工方法、施工机具、设备的要求和数量以及施工进度的安排,编制施工机具设备需要量计划。 2 组织施工机具设备需要量计划的落实,确保按期进场。 3 对于进场的机械、设备要进行安装、调试和试运行,并定期安排专人进行维修和保养。 4、放线 1 在甲方与监理的指导下,认真做好施工场地的一切交接工作。 2 场地控制网的测设,建立控制基准点。 施工前按总平面图的规划,并按一定的距离节点,组成测量控制网,各控制点均应为永久的坐标桩和水平基准点桩,必要时应设保护措施,以防破坏。利用测量控制网控制和校正基坑的轴线、标高等,确保施工质量,经甲方、监理现场复核验收,准确无误后,放样合格验收后方可开工。 5、施工队伍的准备 1 根据施工部署中确定的组织机构建立项目施工管理层,并选择高素质的施工作业队伍进行该工程的施工。 2 根据该工程的特点和施工进度计划的要求,确定各施工阶段的劳动力用量计划。 3 对工人进行必要的技术、安全思想和法制教育,教育工人树立正确的质量、安全意识,遵守施工和安全规定及地方治安管理规定。 4 生活后勤保障工作,在大批施工人员进场前,必须做好后勤工作的安排,为职工的衣、食、住、行等应予全面考虑,认真落实,以便充分调动员工的生产的积极性。 五、工程进度计划及资源配置 1、工程量根据支护设计方案工程量统计如下表 项目 单位 工程量 安全护栏 m 197 截水沟 m 197 搅拌桩桩径600 m 6403 φ48钢花管 m 900 挂钢筋网喷砼厚100 m2 1390 2、工期计划 本工程施工控制工期的关键因素是搅拌桩、钢花管的施工速度,根据施工的工程量较大、工期紧的特点,本方案采用交叉流水循环作业,投入2台搅拌桩机施工搅拌桩, 1台空压机施工花管土钉,按照设计要求及土方开挖要求,全力组织实施。基坑支护工期为20天。 3、施工顺序 本基坑施工工序较少,工艺较简单,基坑支护结构施工及土方开挖必须按要求进行。为保证支护体系质量,本基坑应遵循下列顺序施工 基坑Ⅰ、Ⅱ区测量放线、开挖导槽 → 水泥土搅拌桩 → 设置坡顶截水沟→ 土方开挖 → 抹砼 III区测量放线、开挖导槽 →水泥土搅拌桩→设置坡顶截水沟→第一次土方开挖 →第一排钢花管、喷锚施工→ 第二次土方开挖→第二排钢花管、喷锚施工→第三次土方开挖至坑底。 基坑施工时应严格遵守分层开挖、分段支护和先支护后开挖的原则,土方严禁超挖,严禁一次挖到底再支护,人工挖孔桩及承台必须跳挖。 4、施工劳动力计划 施工人员组织表 序号 班组 职责 职务 人数 1 打管班 负责土钉打管 班长 1 工人 4 2 注浆班 负责土钉注浆 班长 1 工人 3 3 喷砼班 负责坡面喷砼施工 班长 1 工人 3 4 钢筋班 负责制作花管土钉的锚头等 班长 1 工人 1 5 搅拌桩班 负责搅拌桩的施工 班长 1 工人 4 主要施工管理人员进场时间表 施工管理人员 职位 进场时间 备注 项目经理 技术负责人 安全员 测量员 施工员 5、施工材料计划 序号 材料名称 数量 备注 1 钢筋 根据进度情况进场 2 混凝土 根据进度情况进场 3 水泥 根据进度情况进场 六、工期保证措施 1、施工组织机构 1 选取优秀的管理人员组成项目经理部,对工程实行计划管理,组织、协调、控制、监督和指挥职能,同进派出技术过硬、吃苦耐劳的施工队伍,确保高标准、高速度地完成本工程的施工任务。 2 在开工前各方面的人员要落实到位,凡被选调入项目组的管理人员、专业工长随时候命,工程一开始即进驻工程现场开展工作。 2、机械设备投入 根据本工程现场实际情况与施工进度要求,工程计划投入设备如下表 1、计划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配置表 序号 机械设备或名称 型号 数量 进场时间 备注 1 锚孔钻机 1台 2 注浆泵 1台 3 交流弧焊机 BX3-400 2台 4 潜水泵 2台 5 砂轮切割机 DE-32 2台 (2)、基坑变形观测设备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 数量 备注 1 经纬仪 J2 1 2 水准仪 DSZ3 2 对准备投放到本工程的机械设备进行全面的检修保养,以保证机械设备进场完好,正常动作,备足备用件。 3、材料供应 开工前制定材料进场计划,特殊材料和设计指定的材料尽早落实,及时组织进场。 4、施工管理 1 在施工过程中以总工期为目标,以阶段控制为保证。将总体的工期目标分解为具体的月、旬及周计划,通过分阶段计划的落实来确保总工期的实施。 2 坚持每月计划报表的编制、落实,以便甲方能根据报表的情况拨付工程款项,落实资金,满足施工需要。 3 组织好劳动力队伍,合理编排班组,以便在施工高峰期组织连续的流水作业。 4 建立健全各组责任制,实行重奖重罚。 5 建立文明卫生管理小组,加强对厨房和住所监督检查和管理,减少病员,确保正常的施工劳动力队伍。 6 建立甲、乙双方联席例会制度,检查计划实施情况,研究解决影响工程进度的关键因素,安排下一步工作。 5、技术措施 1 认真、仔细熟悉图纸,确切了解工程的各项内容、技术质量指标,认真做好图纸会审工作,通过会审把图纸中不够明确的部分以及错漏部分明确解决,日常联系设计和监理单位,及时进行沟通。 2 进一步细化施工方案中的各项指标,及时编制主要的分项施工作业计划,并向各级管理人员、工人传达交底。 3 一定要安排好不同工序之间的交叉作业顺序。 4 雨水是影响施工进度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我们特别提出了雨季施工措施,主要是做好防排水工作,以保证雨停之后,坑内积水及时排出,不影响连续施工。 5 土方工程是影响工期的一个关键工序,要加强与土方单位之间的沟通和联络。 七、施工部署 1、基坑支护设计方案 根据“广东锻压机床厂办公楼基坑支护施工图”,本工程基坑设计方案为 Ⅰ区基坑的计算深度为3.7m。该区段采用12放坡开挖,坡面挂钢丝网抹砼护面,沿坑顶采用单排φ600400搅拌桩(桩长预估13米,进入不透水层至少0.5米)进行截水。 Ⅱ区基坑计算深度为2.5米。该区段采用11.6放坡开挖,坡面挂钢丝网抹砼护面,沿坑顶采用单排φ600400搅拌桩(桩长预估13米,进入不透水层至少0.5米)进行截水。 Ⅲ区先将该区段顶部0.5米土体挖除,基坑计算深度为3.3米,该区段采用二排土钉支护,坡角90度,土钉长度及间距为L112m1000, L29m1000。沿坑顶采用单排φ600400搅拌桩(桩长预估13米,进入不透水层至少0.5米)进行截水,坡面挂钢筋网喷砼护面。各分区支护方案设计施工参数详见各平面图、剖面图和大样图。 若基坑开挖时边界条件发生变化或土层与地质资料不符时,必须及时通知设计和有关人员,及时对基坑支护方案和相关参数作相应的调整。 2、施工整体规划 为确保有足够的工作面供喷锚作业及放坡开挖,应在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后,迅速按设计标高把土钉支护工作面开挖出来,然后施工土钉。放坡段采用隔段跳挖交叉作业,以发挥挖掘机的效率。花管土钉支护段应严格按照设计层高分段开挖支护,超挖不超过0.3m,每段开挖长度不应大于20m。放坡开挖段也应分段跳跃开挖。整个基坑支护分几部分先施工搅拌桩,然后开挖土方至土钉设计标高,再施工土钉。基坑顶截水沟可夹杂在搅拌桩施工的过程中施工,最后分层分段开挖土方并挂网抹砼。花管土钉支护施工可与基坑土方开挖交叉同步进行。 第四章 主要施工方法 一、搅拌桩施工 1).施工工艺 计划组织一台搅拌桩机进行施工。采用二个来回喷浆搅拌(四喷四搅)的工艺进行施工,浆液水灰比0.45~0.55。 a.移机对位,调平调直桩机,确保钻头对中及桩机的垂直度。 b.拌制浆液以设计单桩材料用量按先放水后加水泥的方法进行拌制。在搅拌池上做好容量刻度标记,确保每池浆液水灰比稳定。 c.搅拌成桩启动浆液输送泵,在确认钻头喷出水泥浆液后即启动桩机下沉(提升)喷浆搅拌成桩。 d.施工工艺流程移机对位→喷浆搅拌下沉至设计桩底→喷浆提升至设计桩顶→重复上述喷浆搅拌下沉及提升→成桩→移至下一桩位重复上述工序施工。 e. 施工过程发现有大量浆液流失时,需及时汇报,并与相关部门商量处理解决问题。 2)、施工技术参数 a、采用四喷四搅进行施工,即下沉、提升喷浆搅拌来回二次。 b、使用32.5R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用量不小于60Kg/m。 c、浆液水灰比0.45~0.551。 d、桩参数搅拌桩桩径Ф600mm,搭接长度200mm,桩长参照施工图各剖面图确定。 e、根据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暂定桩机下沉及提升速度为1.0~1.2m/min。 二、钢花管施工 施工流程 1、安设锚杆 本工程采用φ48钢花管(HRB235),长度、间距、倾角见图纸,钢花管与冠梁的连接见大样图。 钢花管施工前,应按设计要求定出孔位并作出标记。施工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a、孔深允许偏差 50mm b、孔距允许偏差 100mm c、成孔过程中,遇有障碍物需改变孔位时,不得影响支护安全,同时应避开对邻近建筑物工程桩和地下管线的影响。 4、焊接加强筋 加强钢筋采用2φ16“L”形与土钉焊接,焊接长度不小于300mm。 四、基坑土方开挖及工程桩保护 基坑土方开挖应遵循分区、分层、分段、适时的原则。整个基坑可分为两大区域,即“周边区”(支护工作区,按支护底边线向坑内约6m范围,深度Ⅰ区3.7米、Ⅱ区2.5、Ⅲ区3.3米)及“中心区”(相对自由开挖区),由周边区向中心区方向退挖,出土通道留在基坑东南侧,出土口最后开挖支护。中心区由土方开挖单位自主开挖,周边区必须服从基坑支护对土方开挖的要求,并服从支护结构施工单位的指挥,绝对不允许超挖,且基坑边6米内不允许堆土。 基坑边承台必须跳挖,基坑土方开挖必须有专人规划和指挥,并服从支护单位现场管理人员的指挥。 此外,还有注意以下几点 1.基坑开挖前必须严格保证支护结构各构件的养护时间,保证其达到足够强度后方可开挖下一层。搅拌桩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2.开挖时,离基坑支护面10~20cm的土体由人工清理修坡。 3.开挖工程桩周边土体时,应采取相应措施对工程桩进行保护(一)、工程桩宜采用随挖随据,超过2米的悬臂工程桩应及时据掉,以避免悬臂过长导致工程桩因土方开挖的碰撞而倾斜;(二)、开挖工程桩周边1米范围土体时,应采用人工清土的方法。 六、基坑排水 按照设计方案,根据场地条件和周边环境,本工程基坑排水采用明沟排水,通过在基坑顶面和底面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来达到排水的目的。 1、坡顶面排水设置 在基坑开挖前,按设计图要求在坡顶设置排水沟,防止地表水的入渗及对基坑边坡的冲刷,同时疏排坑底水。坡顶排水沟为砖砌300300,M5水泥砂浆砌筑,沟内侧用12水泥砂浆抹面。 2、坡底面排水设置 设置临时集水坑。 3、基坑防、排水措施 该基坑场区若处理不好地下水问题,局部砂层或淤泥质砂土可能引发管涌、塌方现象,而且该基坑采用喷锚支护形式及放坡开挖,两者对地下水都非常敏感,若有地下水渗入,容易引起较大的变形。因此,在基坑施工中必须重视对水的处理。这是基坑施工成功的关键。 地下室深度范围大部分为含水量高的砂层,局部渗透性较强,为避免水位下降太大对周边施工环境和道路管线的影响,必须对该基坑范围进行全封闭式截水,场地岩土工程及水文地质条件,整体采用单排排φ600@400水泥土搅拌桩作截水帷幕,搅拌桩入土深度为13米。另外,根据开挖后基坑外水位变化情况,当地下水位下降超过2米时,在基坑坑顶周边设置若干个回罐井,及时回灌,防止水位降深过大,回灌井具体数量根据基坑涌水量确定,初步按20~30米一个设置。回灌水量可通过水位观测井的水位变化进行控制和调节,控制水位下降不超过1~2米,且不能超过原水位标高。 第五章 基坑工程监测和控制 为确保基坑的安全,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及时发现各种安全隐患和处理解决问题。在基坑施工开始至地下室完成至0.00前,必须对基坑支护结构进行监测,主要监测项目及要求如下 检测项目 测点数目 控制值 报警值 监测频率 备注 开挖期间 挖完以后 支护结构顶部位移监测 14 二级基坑50mm 二级基坑30mm 2天 5~7天 周边地表沉降 11 二级基坑50mm 二级基坑30mm 2天 5~7天 水位监测 2 2000mm 1500mm 2天 5~7天 管线沉降 2 二级基坑50mm 二级基坑40mm 2天 5~7天 除以上监测项目以外,每天必须对基坑周边进行人工巡视,观测地表裂缝、周围地下管线的变位破损、支护结构裂缝、渗漏水情况、基坑周围超载等状况的出现和发展情况。 在基坑抽水期间,应严密监测地下水位、地表沉降和建筑物沉降,控制水位下降不超过1~2米,且不宜超过原水位标高。发现异常现象应及时采取措施,必要时应停止抽水,全面回灌。 施工期间现场监测的时间间隔应符合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GB50497-2009)中的规定。此外逢暴雨后应加测一次,当变形变化速率较大时,应加密观测次数,当有事故征兆时,应连续观测。每次的监测结果应及时向业主、设计和监理单位如实报告,以确定和优化下一步的施工参数。监测中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有效加固措施并及时通知设计和有关人员,研究对策,排除安全隐患,加密观测频率,重点监测异常指标的发展。 根据基坑平面尺寸,沿基坑边坡坡顶每间隔15m左右设置沉降和水平位移观测点一个。测点布置在离基坑坡顶边壁0.5-0.9m的宽度范围内,用中心刻划“十”字的φ14钢筋标示,钢筋埋在冠梁或护顶喷砼内。所有基坑监测记录采用正规的表格填写,并经监测、记录、核对人员签字后有效。观测数据应真实,并及时分析整理,送达相关人员。 第六章 应急预案 一、应急预案的方针与原则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保护人员安全优先,保护环境优先”的方针,贯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持续改进”的原则。更好地适应法律和经济活动的要求;给企业员工的工作和施工场区周围居民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环境;保证各种应急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指导应急行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防止因应急行动组织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无序和混乱而延误事故的应急救援;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帮助实现应急行动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体现应急救援的“应急精神” 二、基坑常见事故及其应急预案 1、停水、停电应急预案 1.及时了解现场设备用电情况,以备供电不足或停电应急,在平时设专人进行维护、保养管理; 2.在各搅拌机后预备2-3个大水桶,作储水之用以备停水应急之需。 2、设备故障应急预案 1.如果注浆后台设备在注浆过程中坏机,在设备恢复正常运转后,若时间在3小时左右,在重新施工时,应上下搭接施工,搭接长度不小于1m,以防影响基坑支护安全。 2.如遇大雨天注浆或喷混凝土施工时,应作好后台防雨保护,以免影响施工质量。 3、围护墙渗水与漏水应急预案 土方开挖后支护墙出现渗水或漏水,对基坑施工带来不便,如渗漏严重时则往往会造成土颗粒流失,引起支护墙背地面沉陷甚至支护结构坍塌。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一旦出现渗水或漏水应及时处理,常用的方法有 对渗水量较小,不影响施工也不影响周边环境的情况,可采用坑底设沟排水的方法。对渗水量较大,但没有泥砂带出,造成施工困难,而对周围影响不大的情况,可采用“引流-修补”方法。即在渗漏较严重的部位先在围护墙上水平(略向上)打入一根钢管,内径2030mm,使其穿透支护墙体进入墙背土体内,由此将水从该管引出,而后将管边围护墙的薄弱处用防水混凝土或砂浆修补封堵,待修补封堵的混凝土或砂浆达到一定强度后,再将钢管出水口封住。如封住管口后出现第二处渗漏时,按上面方法再进行“引流-修补”。如果引流出的水为清水,周边环境较简单或出水量不大,则不作修补也可,只需将引入基坑的水设法排出即可。 对渗、漏水量很大的情况,应查明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如漏水位置离地面不深处,可将支护墙背开挖至漏水位置下5001000mm,在支护墙后用密实混凝土进行封堵。如漏水位置埋深较大,则可在墙后采用压密注浆方法,浆液中应掺入水玻璃,使其能尽早凝结,也可采用高压喷射注浆方法。采用压密注浆时应注意,其施工对支护墙会产生一定压力,有时会引起支护墙向坑内较大的侧向位移,这在重力式或悬臂支护结构中更应注意,必要时应在坑内局部回土后进行,待注浆达到止水效果后再重新开挖。 4、防止围护墙侧向位移发展应急预案 基坑开挖后,支护结构发生一定的位移是正常的,但如位移过大,或位移发展过快,则往往会造成较严重的后果。如发生这种情况,应针对不同的支护结构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对锚杆墙等重力式支护结构,其位移一般较大,如开挖后位移量在基坑深度的1/100以内,尚应属正常,如果位移发展渐趋于缓和,则可不必采取措施。如果位移超过1/100或设计估计值,则应予以重视。首先应做好位移的监测,绘制位移一时间曲线,掌握发展趋势。重力式支护结构一般在开挖后12d内位移发展迅速,来势较猛,以后7d内仍会有所发展,但位移增长速率明显下降。如果位移超过估计值不太多,以后又趋于稳定,一般不必采取特殊措施,但应注意尽量减小坑边堆载,严禁动荷载作用于围护墙或坑边区域;加快垫层浇筑与地下室底板施工的速度,以减少基坑敞开时间;应将墙背裂缝用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灌满,防止雨水、地面水进入基坑及浸泡支护墙背土体。对位移超过估计值较多,而且数天后仍无减缓趋势,或基坑周边环境较复杂的情况,同时还应采取一些附加措施,常用的方法有坑背后卸荷,卸土深度一般2m左右,卸土宽度不宜小于3m;加快垫层施工,加厚垫层厚度,尽早发挥垫层的支撑作用;加设支撑,支撑位置宜在基坑深度的1/2处,加设腰梁加以支撑。 若支护结构发生位移主要是其上部向基坑内倾斜,也有一定的深层滑动,其应急措施较简单,加设支撑或拉锚都是十分有效的,也可采用支护墙背卸土的方法。 防止深层滑动也应及时浇筑垫层,必要时也可加厚垫层,以形成下部水平支撑,或进行坑底加固,如采用注浆、高压喷射注浆等提高被动区抗力。垫层随挖随浇,对基坑挖土合理分段,每段土方开挖到底后及时浇筑垫层。 加厚垫层、采用配筋垫层或设置坑底支撑。对于周围环境保护很重要的工程,如开挖后发生较大变形后,可在坑底加厚垫层,并采用配筋垫层,使坑底形成可靠的支撑,同时加厚配筋垫层对抑制坑内土体隆起也非常有利。减少了坑内土体隆起,也就控制了支护墙下段位移。必要时还可在坑底设置支撑,如采用型钢,或在坑底浇筑钢筋混凝土暗支撑(其顶面与垫层面相同),以减少位移,此时,在支护墙根处应设置围檩,否则单根支撑对整个支护墙的作用不大。 如果是由于支护墙的刚度不够而产生较大侧向位移,则应加强支护墙体,如在其后加设树根桩或钢板桩,或对土体进行加固等。 5、流砂及管涌的处理应急预案 在细砂、粉砂层土中往往会出现局部流砂或管涌的情况,对基坑施工带来困难。如流砂等十分严重则会引起基坑周围的建筑、管线的倾斜、沉降。 对轻微的流砂现象,在基坑开挖后可采用加快垫层浇筑或加厚垫层的方法“压注”流砂。对较严重的流砂应增加坑内降水措施,使地下水位降至坑底以下0.51m左右。降水是防治流砂的最有效的方法。 管涌一般发生在围护墙附近,如果设计支护结构的嵌固深度满足要求。则造成管涌的原因一般是由于坑底的下部位的支护排桩中出现断桩,或施打未及标高,或地下连续墙出现较大的孔、洞,或由于排桩净距较大,其后止水帷幕又出现漏桩、断桩或孔洞,造成管涌通道所致。如果管涌十分严重也可在支护墙前再打设一排钢板桩,在钢板桩与支护墙间进行注浆,钢板桩底应与支护墙底标高相同,顶面与坑底标高相同,钢板桩的打设宽度应比管涌范围较宽35m。 6、临近道路建筑与管线位移的应急预案 基坑开挖后,坑内大量土方挖去,土体平衡发生很大变化,对坑外建筑或地下管线往往也会引起较大的沉降或位移,有时还会造成建筑的倾斜,并由此引起房屋裂缝,管线断裂、泄漏。基坑开挖时必须加强观察,当位移或沉降值达到报警值后,应立即采取措施。 对道路、建筑的沉降的控制一般可采用跟踪注浆的方法。根据基坑开挖进程,连续跟踪注浆。注浆孔布置可在围护墙背及建筑物前各布置一排,两排注浆孔间则适当布置。注浆深度应在地表至坑底以下24m范围,具体可根据工程条件确定。此时注浆压力控制不宜过大,否则不仅对围护墙会造成较大侧压力,对建筑本身也不利。注浆量可根据支护墙的估算位移量及土的空隙率来确定。采用跟踪注浆时,应严密观察道路、建筑的沉降状况,防止由注浆引起土体搅动而加剧建筑物的沉降或将建筑物抬起。 如果条件许可,在基坑开挖前对临近建筑物下的地基或支护墙背土体先进行加固处理,如采用压密注浆、搅拌桩、静力锚杆压桩等加固措施,此时施工较为方便,效果更佳。 7、对基坑周围管线保护的应急措施 (a)打设封闭桩或开挖隔离沟 对地下管线离开基坑较远,但开挖后引起的位移或沉降又较大的情况,可在管线靠基坑一侧设置封闭桩,为减小打桩挤土,封闭桩宜选用树根桩,也可采用钢板桩、槽钢等,施打时应控制打桩速率,封闭板桩离管线应保持一致距离,以免影响管线。 在管线边开挖隔离沟也对控制位移有一定作用,隔离沟应与管线有一定距离,其深度宜与管线埋深接近或略深,在靠管线一侧还应做出一定坡度。 (b)管线架空 对地下管线离基坑较近的情况,设置隔离桩或隔离沟既不易行也无明显效果,此时可采用管线架空的方法。管线架空后与围护墙后的土体基本分离,土体的位移与沉降对它影响很小,即使产生一定位移或沉降后,还可对支承架进行调整复位。 管线架空前应先将管线周围的土挖空,在其上设置支承架,支承架的搁置点应可靠牢固,能防止过大位移与沉降,并应便于调整其搁置位置。然后将管线悬挂于支承架上,如管线发生较大位移或沉降,可对支承架进行调整复位,以保证管线的安全。图1是管道保护支承架的示意图。 管道支承架 1-管道;2-支承架;3-临近建筑;4-支护结构 8.大(暴)雨或台风影响 地表水影响对基坑造成很大威胁,在下雨期间应加强基坑监测,防止出现意外险情。 在基坑回填前应随时注意天气变化,在大(暴)雨或台风来临前及时检查坡顶排水沟、坡顶包括围墙内外地面的裂缝,并加强观察原有裂缝变化情况,如出现裂缝,应及时竟行灌浆处理,以防地表水进如裂缝而渗如坡面,导致基坑失稳。 在地下室土方回填前,应随时观察基坑坡面在无雨水的情况下有无坡面渗水,如坡面总是湿润,可能其附近位置有漏水或不明裂缝,应及时查找,找出隐患。 坡顶、底排水沟(集水井)、沉淀池要经常检查是否通畅,杜绝砂、石堵塞排水沟及沉淀池。 三、关于五大建筑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 (一)高处坠落事故。 此类事故的预防措施 ①在基坑边、工程桩洞口、等高处作业时,都必须设置有效可靠的防护设施,防止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 ② 锚杆施工使用的脚手架,必须制定安装和拆除施工方案,严格遵守安装和拆除顺序,配备齐全有效限位装置。搭设必须规范,脚手架板应铺满。安拆除脚手架时,施工人员应系安全带或其他防护措施,避免作业时用力过猛身体失稳而坠落。 ③ 严禁架上嘻戏、打闹、洒后上岗和从高处向下抛掷 物块,以避免造成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 (二)触电事故。 触电事故的预防措施 ① 施工现场做到临时用电的架设、维护、拆除等由专职电工完成。 ② 综合采用TN-S系统和漏电保护系统,组成防触电保护系统,形成防触电二道防线。 ③ 坚持“一机、一闸、一漏、一箱”。配电箱、开关箱要合理设置,避免不良环境因素损害和引发电气火灾,其装设位置应避开污染介质、外来固体撞击、强烈振动、高温、潮湿、水溅、以及易燃易爆物等。 ④ 雨天禁止露天电焊作业。 ⑤ 按照建筑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做好各类电动机械和手持电动工具的接地或接零保护,保证其安全使用。凡移动式照明,必须采用安全电压。 ⑥ 坚持临时用电定期检查制度。 (三)物体打击。 防止物体打击的预防措施 堆放材料不应超高、堆放要稳,作业人员在作业时不得随手往地面扔废料;折脚手架时,拆下的构件、扣件要通过专人送止地面;施工工具在使用前应检查好,防止工具头飞出伤人等;基抗边堆物应符合要求,防止砖、石、钢管等滚落到基坑、桩洞内造成基坑、桩洞内作业人员受到伤害。 (四)机械伤害。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