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 0 0 3 年第4 期 华 中 电 力 第1 6 卷 多点受料带式输送机导料槽的结构改进 杨 开 国 郑 州热 电厂 , 河南 郑州4 5 0 0 1 3 摘要 分析 了储煤筒仓下多点受料带式输送机在导料槽入口处撒煤的原 因, 详细介绍了通过改进导料槽的结构 型式解决此问题的成功方案。 关键词 带式输送机 ; 导料槽 改进 中图分类 号 T H2 2 2 文献标 识码 B 文章编号 1 0 0 6 6 5 1 9 2 0 0 3 0 4 0 0 4 6 0 3 S t r u c t u r e I mp r o v e me n t o f Gu i d e Ma t e r i a l Gr o o v e f o r B e l t C o n v e y o r wi t h Mu l t i p l e Ac c e p t e d Ma t e r i a l P o i n t s YANG Ka i g u o O 引 言 多点 受 料带 式 输 送 机 是指 布 置 有 两个 以上 受 料点的带式输送机 。 运行中有一个以上 的受料点 同 时给料 。 该 带式输 送 机大 多用在 大 型火力 发 电厂 的 输煤系统中 。 由于各个受料点相距较远 。 受料点处 的导 料 槽 沿输 送 机 分 段独 立 布 置 。 互 不连 通 。 现场 运行 中 出现 的突 出问题 是 除离输 送 机尾 部最 近 的 一 个受料点外 。 其余受料点处 的导料槽都存在程度 不 同的撒煤现象 。 尤其沿输送机前进方向的最后一 个受料点处 的撒煤现象最为严重 。 郑州热电厂输煤系统中布置有 5个圆柱空心型 混凝土结构储煤筒仓。同时具有储煤和配煤两个功 能。每个筒仓下安装有 1 台环式给煤机. 储煤时按不 同煤种分仓储存 。配煤时按 比例用 2 ~ 3台给煤设备 环式给煤机 同时向 6号带式输送机给料, 见图 1 。现 场运行中 6号带式输送机在导料槽处撒煤现象很严 重。造成撒煤的因素很多 。 但主要是原设计中导料槽 收稿 日期 2 0 0 3 0 5 0 7 作者简介 1 9 7 1 一 , 男, 河南宜阳人, T程师, 学士, T程硕十在读 3 系统应用 以上述系统结构为基础开发 的基于网络 的图 像监控系统。 其主界面及系统录像 回放界面见图 2 ~ 3。 一 46一 图 2系统 主 界 面 图 3系统录像回放界面 4结束语 本文分析 了数字化图像监控系统的功能, 以先 进性 、 灵活性 和稳定性为设计 准则 . 进 行了系统的 结构设计 。 将整个系统分成系统核心层和系统应用 层两部分 , 以此为基础开发了一套基于网络的图像 监控系统 。 参 考 文 献 [ 1 ] R o n a l d J . N o r ma n . 面向对象 系统 分析与设计 [ M] . 北京 清华大学 出版社 . 2 0 0 0 . 7 . [ 2 ] 徐 帆. 面 向对象开 发方法综述 [ J ] . 重庆工商大 学学 报 自然科学版 2 0 0 2 , V o 1 . 1 9 , N o . 4 8 7 9 0 . [ 3 ] 郭世 明. 无人值班变 电站多媒体远程 图像监控报 警系统[ J ] .辽宁工学院学报, 1 9 9 9 , V o 1 . 1 9 , N o .5 3 7 - 4 1 . [ 4 ] 于海晨, 仲崇权. 基 于 I n t e r n e t 的控制系统远程 监 控方案及 实施 [ J ] , 计算机 自动测量与控制, 2 0 0 1 。 Vo 1 . 9 , No . 5 1 4 - 1 6 . [ 5 ] 赵广社, 韩崇 昭, 王立琦. 分布式 网络监控 系统的设 计 [ J ] .计算机 自动测量与控制, 2 0 0 1 ,V o L 9 , N o .4 “.2 8 - 2 9 . 轰 j 圈啊 , 糍 蕊 j 维普资讯 第 1 6卷 多点受料 带式输送机 导料槽 的结构改进 2 0 0 3 年第4 期 的结构不合理所致 , 通过改进导料槽的结构, 成功地 解决了撒煤问题。 导料槽的结构改进可广泛应用于类 似形式的多点受料带式输送机上,可供设计单位 、 制 造商在设计和制造多点受料带式输送机时参考。 导料槽 1 .. 2 { l E 绶} I 受料点 \5 受料点 、 l 1 . ’ , . 。 卜 弋 一 r一1 4 J . 1 I l l _1 图 1 6号带式输送机布置示意 图 l 运行 中撒煤的原 因分析 为 了便 于文 字叙 述 , 我们 定 义沿带 式 输送 机运 行方向以尾部第一个受料点为起始点编号。 依次将 受料点编为 1 、 2 、 3 、 4 、 5号。从图 1中可以看 出 前 级受料点的物料要依次通过后级受料点的导料槽 , 当两个以上受料点给料时 , 物料沿输送机运行方向 的物流 堆积 截面 越来 越大 , 如 图 2所示 。 第 i 个受 笫 个受 第个受 料 l lI 料m 料 l I l l二 1. I I j l二 i l L .; 旦 1 5 图 2物料沿输送机运行方 向的堆积截面变化示意图 1 . 1 物料堆积截面的变化对撒煤的影响 物料 在 导料 槽 段 内堆积 截 面 受 导 料 槽截 面 的 约束 , 物料与导料槽接触部分的截面形状与导料槽 对 应 截 面形 状 基 本一 致 . 当物 料 出导料 槽 后 . 由于 失去 了导料槽 的约束 , 截面形状会发生变化 . 煤流 横断 面 的底 边 宽度 B将 变 大 . B决 定 于物 料 的 自然 堆积角 r 的大小和运输量 q的大小, 现场运行中, 由 于随输送带的跳动 . 托辊运动等扰动因素的影响, 其 动态堆积角要比其 自然堆积角小 , 一般为 0 . 7 r 。 若 有 3个 受 料点 同时给 料 . 6号带 式输 送 机 的 输送量 Q 6 5 o t / h , 带速 V 2 . 5 m / s , 在第一个受料点 的的负荷为 2 6 0 t / h ,第二个受料点的给料负荷为 2 6 0 t / h , 第二 三 个受料点的给料负荷为 1 3 0 t / h 。 在第一个受料点 , 由于给料负荷较/ ] 2 6 0 t / h 1 , 煤流 断面较 小 , 理论 上在 导料 槽 内的 煤流 截面 不受 导料槽截面的约束 ,其煤流横断面的底边宽度 B 2 6 8 ~ 2 8 0 h i m, 小 于导 料槽 的底 边 宽度 5 4 0 m m。 见 图 3 1所 以煤流从第一受料点导料槽 出来通过第二 受料点入口时, 由于其煤流截面面积小于导料槽入 口截面 , 很 容易通 过 , 不易撒 煤 。 、 . . I ● \ 口, 00 _’K ,/一 , 图 3在第一个受料点处. 煤流在导料槽 内外的 截面变化情况示意图 在第二个受料点 , 给料负荷 2 6 0 t / h , 和第一个 受料点给料的煤流叠加后 , 导料槽 内的煤流负荷达 5 2 0 t / h 。在 导料 槽 出 口 , 煤 流 横 断 面 的底边 宽 度 B 大致 在 5 3 0 ~ 5 6 0 mm之 间 , 大 于 导料 槽 的底 边 宽度 5 4 0 m m, 见图 4 所以,煤流从第二个受料点出来 后 , 进入后续受料点导料槽入 口时, 将会有一些 困 难 , 较易 撒煤 。 \ 、 _一 、\ r r 一 。 / 、 .a _ ■ L 上 , . \ _0■ 一 / 图 4在第二个 受料点处, 煤流 在导料槽 内外 的 截面 变化情况示意 图 在第三个受料点 , 给料负荷为 1 3 0t h t , 总负荷达 6 5 0t / h , 此时, 由该受料点导料槽出来的煤流截面底 边宽度将 达到 6 8 0 - 7 0 0 m m 之间 ,较导 料槽 的底边 宽 度 5 4 0 mm大很 多 , 此 时 , 煤流通 过后 续受 料点 导 料槽入 1 3 时将会 变得很 困难 , 最容易撒煤 。 见 图 5 一 \ I f } ~ 、、 0产 / 图 5在 第 三 个 受 料 点 处, 煤 流 在 导 料 檀 内 外 的 截面变化情况 示意图 1 . 2导料槽入 口导流板的结构对撒煤的影响 如上所 述 . 当煤 流截 面的 宽度 小 于导料 槽截 面 宽度 时 较 易通 过 , 不 易 撒 煤 ; 反 之 , 则 不 容易 通 过 , 容易造成撒煤。为使煤流顺 利通过导料槽 , 原设计 中 , 在 导 料槽 入 口装设 有 “ 翼 ” 形导 流 板 . 如 图 6所 示导流板与输送机中心线的夹角 a 3 0 . 并加橡胶板 与输送带紧密接触 , 两导流板展 开宽度为 9 5 0 m m。 当煤 流底 边 宽度大 于导 流槽 的 宽度 时 , 进 入后 级导流槽入 口时 , 将与两 导流板接触 , 导流板与水 平 面 的夹 角 为 7 3 。 , 煤 流通 过 导 流 板 时 , 煤 流 速 度 分解为在水平方 向上沿导流板切线方 向的前进速 一 47一 、. 维普资讯 2 0 0 3 年第4 期 华 中 电 力 第l 6 卷 度 和法 线方 向的横 向速 度 。 由于导 流 板 与水 平面 的夹角存 在 . 又有 分解 在导 流板 平 面上 由下 向上方向的分速度 . 这个分速度的存在使煤流沿导 流板 由下而上 向上爬行 , 现场运行 中. 这种“ 爬行” 现象在煤流负荷较大情况下很严重, 如, 经过第二 、 第三个导流点出来的煤流通过后级导流槽入 口时 , 煤流沿导流板“ 向上爬行” , 越过顶点造成撒煤。此 现象说明导流板的高度不够高。 流板 Aru J l E三 t, 9 r - I ‘ 图 6 原 设计 导料槽入 口段 结构 示意 图 煤 流通过 导 流板 时 . 也 由于导 流板 与水 平 面 的 夹角存在 , 在导流板水平投影部分面积上的这部分 煤流由于不与输送带接触 .没有输送带的推动力 , 会有前进迟滞现象 , 造成积煤 , 加剧了“ 爬行” 现象。 另外, 原设计 的导流板钢性差 , 高度低 , 在煤流通过 时的冲击力作用下 . 导 流板向外侧变形 , 导流板与 直型导料槽的夹角进一步变大 . 煤流在此处的通流 阻力变大, 受其干扰 , 煤流的通流速度明显降低 , 从 而在此处形成部分堆积 . 逐步爬高 , 越过导流板高 度造成撒煤。 1 . 3其他造成 撒 煤的 因素 输送带跑偏严重时 . 由于煤流偏离了导料槽 中 心线 . 在经过导流槽人 V I 时 , 会造成撒煤 ; 煤的水分 较大时 . 由于煤 的内磨擦 角增大 . 使煤的流动性变 差 . 在导流板处积聚造成撒煤 。 2 导料槽的结构改进 输送带跑偏也是多点受料带式输送机运行 中 常见的问题. 解决的方法主要是校正各受料点的落 料点位置 , 加强现场的调整 、 维护 , 解决起来并不困 难 , 在此不作赘述。 根据 以上的分析 . 造成撒煤 的原因主要是导料 槽人 口处的结构不合理所致 。 改进后的导流槽人口 段 f 以下 简称 导流 段 结构 如 图 7 。 原导流槽安装位置不变 , 去掉“ 翼” 形导流板 , 将图 7所示的导 流段以法兰形式联接安装在原导 料槽上 , 导流段采用“ 喇叭” 形结构 , 人 口最小宽度 l 0 8 0 i n l n ,出口截面与原导料槽设计尺寸一致 , 以 一 48一 便与 原导 流槽采 用 的法兰 联接 一致 。 改进 后 的导料 槽 人 口段 导 流 段 侧 壁 与输 送 机 中心线 的夹 角 a 2 0 。 ,较原导流板的夹角更小 ,使得法 向速度 分量 较小 , 以使 流线 更好 。 图 7改进后的导流槽入 口段结构 3 导流段 的使 用效果和结构特点 加装导流段导料槽后 . 现场近两年来的使用效 果表明, 有效地解决 了此处的撒煤问题 。由于导流 段两侧翼板较原设计的导流板长 , 且与输送机 中心 线 的夹 角小 . 使得 导 流段 的导 流 效果 非 常好 , 两 侧 翼板与原导流槽高度相同 . 且上加盖板 , 使得煤流 在此处的“ 爬行” 现象得到了解决 导流板开口最小 宽度 l 0 8 0 mm, 较 原设计 的导流板最小 宽度 9 5 0 mm 宽 了许 多 , 使 得 容许 的输 送带 跑 偏 量更 大 , 有 较 强 的抗输送带跑偏能力。 导 流段 长 l 0 0 0/ / i/ n . “ 喇 叭 ” 形 结 构 , 加 装 在原 设计 的导流板位 置上 如 图 8 , 等于加长了受料点 处的导流槽长度。 由于原设计 中落煤点与导料槽人 口段很近 6 0 0 m m . 使得现场运行中此处的粉尘外 溢现 象 很 严 重 . 加长 导 流段 后 . 并在 图示位 置加 装 了挡风帘 , 有效地抑制了此处的粉尘外溢现象。 落料 点 . . -一运转方r u 】 6 ’ 0 l ‘ ’ 图 8改进后 。 导流段 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4 结束语 多点受料带式输送机不仅广泛应用在电厂储煤 筒仓下的配煤带式输送机 .在其它多点给料的场合 下也多有应用.如发电厂长缝煤槽下布置多台叶轮 给煤机的场合 . 也应用多点受料带式输送机 , 运行中 也存在同样的撒煤问题。所以改进的导流板有着广 泛的应用范围, 对提高带式输送机的运行稳定性 、 可 靠性 . 提高现场的文明生产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 } 誊 鞋 引 £ 囊 疆 曩 ; 维普资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