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2 3 卷第3 期 2 0 1 3年 9 月 江 汉 石 油 科 技 J I ANGHAN P ET ROI UM S CI ENC E AND T EC HNOL OGY V0 1 . 2 3 No . 3 S 印 . 2 0 1 3 建页H F 一 2 井国产油基钻 井液应 用技术 章文斌 ,钟少 华 ,于成 旺 中国石 化江汉石油管理局 钻井一 公 司,湖北潜江 4 3 3 1 2 4 摘要 建页H1 一2 井是一 口非常规 大位移水平井,其钻探 目的在 于落实建南地 区南高点 自流井组大安 寨、东岳庙段 泥页岩含 气性 ,获取建南地区南高点 自流井组大安寨、东岳庙段地质评价参数,为整体评价该 区块 页岩气勘探潜力提供地质依据 。通过叙述建 页H卜2 井国产油基钻 井液施 工的重难 点,国产油基钻井液 施 工过程和工艺技术以及施工过程中出现 的复杂情况,在钻 井液施工上与哈 里伯顿合作采用油基钻井液体 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对今后继续实施油基钻 井液技术具有一定的帮助,同时也为江汉油田的非常规页岩 油、气资源的大力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主题词 建页HF 一 2 井;非常规页岩气;水平井;国产油基钻井液;应用技术 建页H F 一 2 井是中石化江汉石油管理局部署在上 扬子地台川东褶皱带石柱复向斜建南构造南高点侏 罗系下统 自流井组东岳庙段页岩气预探井 ,是一 口 非常规大位移水平井 ,其钻探 目的在于落实建南地 区南高点 自流井组大安寨、东岳庙段泥页岩含气 性 ,获取建南地 区南高点 自流井组大安寨 、东岳庙 段地质评价参数,为整体评价该区块页岩气勘探潜 力提供地质依据。针对该井上部砂泥岩地层疏松易 剥落掉块 、堵漏防漏难度大 ;大斜度井段和水平段 长定向托压、易粘卡 ,极易形成岩屑床、摩阻大等 技术难题,在建页H F 一 1 井采用哈里伯顿油基钻井液 成功钻探的基础上 ,对该井二开 2 1 5 . 9 m l 井眼使 用国产油基钻井液。本井前期对国产油基钻井液进 行 了室内性能评价 ,并通过现场细化国产油基钻井 液维护处理措施等 ,顺利完成 了该井二开长水平段 的 钻 探 施 工 任 务 。 该 井 由 江 汉 钻 井 一 公 司 4 0 7 6 6 J H 钻井 队承钻。 1 工程 、地质概况 1 . 1 工程简介 建页HF 一 2 井是建南构造南高点的一 口预探井 , 井型为水平井 ,主探侏罗系自流井组东岳庙段,兼 探 自流井组 大安寨段 。该井设计斜深2 8 6 4 m,水平 段 A 靶 点 垂 深 为 1 6 8 5 m,方 位 1 6 3 . 1 7 。 ,位 移 3 1 7 .4 m;B 靶点垂深为1 6 9 7 m,方位1 6 1 .3 7 。,位移 1 3 1 7 . 2 2 m;钻井补充设计井深 2 9 0 0 m,设计造斜点 为1 3 5 3 m,水平段长l O 0 0 m。该井采用 4 4 4 . 5 m m的 钻头钻导管 ,导管使用正电胶搬土浆钻井液钻进 至 井深8 0 . 8 5 m,中3 3 9 .7 ra m 套管下深8 0 .8 5 m,水泥返 至地 面;一 开采用 3 1 1 . 2 mm钻头空气钻进至井深 1 3 3 3 . 2 5 m, 中2 4 4 . 5 m m套管下 深 1 3 3 1 . 2 9 m,水 泥浆 返至地面,封隔上部凉高山段及沙溪庙组不稳定易 垮层段 。二 开采用 2 1 5 . 9 mm钻头 ,由于一开套管 鞋处承压能力不足,为减少油基钻井液 的漏失 ,分 别使用钾基聚合物钻井液和油基钻井液体系钻进 。 井 深1 3 5 3 m J J 钻 ,完成造斜和水平段钻进 ;水平段 井斜8 3 .7 。 ~ 8 7 .8 。,方位3 1 9 .6 8 。 一3 2 0 . 8 8 。,全 井 水平位 移 1 3 2 0 . 9 7 m。下人 1 3 9 .7 ra m生产套管 , 套管下深2 8 7 2 . 9 7 m,采用水平井套管分段射孔压裂 方式完井。建页H F 一 2 井井身结构示图见 图1 。 1 . 2 建页H F 一 2 井设计地层数据及气水层位置一览 表 见表1 表2 2 建页HF 一 2 井油基钻井液技术难点 第一作者简介章文斌 ,男 ,2 0 0 5 年6 月毕业于重庆 科技学 院油 田应用化学专业 ,工程师 ,现在江汉石油管 理局钻井一公司从事钻井液技术管理工作 。 3 6 江 汉 石 油 科 技 第 2 3 卷 图1 建 页I- 4 F 一 2 井井 身结 构示 意图 参照邻井建2 7 井资料和实际施工情况,在常规 钻井液不能完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分析 认 为 ,该井二开钻井液施工技术难点主要有以下几 点 1 本井二开使用 的油基 泥浆主要处理剂加 量低 ,而在处理剂低加量的前提下如何保证油基钻 井液 的各项性能优 良,满足井下需要,增大了现场 施工的难度 。 2本井为一 口大位移水平井 ,井斜变化率 大 ,大斜度井段长 ;且套管鞋处为砂泥岩属应脆性 地层不稳定 ,易剥落 、掉块。要求钻井液具有较强 的防塌、抑制 、封堵能力的同时又要有足够的密度 平衡地应力 ,保证井眼稳定 、畅通。 3 一开 I 3 1 1 . 2 m m套管鞋处承压能力不足 , 当量密度只有1 . 2 1 g / c m ,而这一 密度又无法满足下 部页岩地层增斜段 、水平段的正常钻进 ,且上部砂 泥岩地层井壁不稳定 、裂缝发育 ,施工过程多次发 生漏失 ,地层承压能力差,钻井液密度窗 口窄 ,后 期增斜段及水平段钻进中钻井液防漏 、堵漏 、提承 压难度大。 4 斜井段岩屑携带困难 ,岩屑多 ,极易形 成岩屑床,如果携带和清除不及时,很容易使钻具 的摩阻升高 、扭矩增大而引发井下复杂。对钻井液 的携带悬浮、清洗井眼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5 进入水平段后 随着井深增加 和水平段增 长 ,摩阻、扭矩逐渐增大 ,易托压造成定向施工 困 难甚至发生粘卡 ,要求钻井液 具有很高 的润滑性 能。 3 油基钻井液现场应用 3 . 1 油基钻井液的配制 鉴于建 页H F 一 1 井 哈里伯顿 的油基 钻井液成本 高 ,因此本井采用的国产油基钻井液 ,其具体配方 如下 柴油 2 . 5 %H I E MU L 主乳 I %HI C O A T 辅 乳 1 . 5 %HI RL F 润 湿 剂 2 . 5 %储 备 碱 I %M O G E L 有 机 土 1 2 .5 % H I F L O 降 失 水 剂 3 %酸 I生暂堵剂 1 . 5 %HI C M J 3 %F L - 1 氧化沥青 2 6 %C a C 1 2 盐水 重晶石 注 配方 中的处理剂均需要通过混合漏斗高剪 切加入 ,以保证处理剂能够很好 的分散到柴油里 , 确保油基泥浆的乳化效果。 由于建 页H F _ l 井 剩余 的哈里伯顿油基泥浆较 多 ,且结构强 、固含 高。因此我们首先根据室内试 第3 期 章文 斌等 建 页H F - 2 井 国产 油基钻 井液 应 用技 术 3 7 表1 建页 HF 一 2井设计地层数据及气水层位置一览表 设计深度 地层 油气水 故障 代号 底界深度 厚度 岩性描述 系统组段 提 示 提示 m m 以紫红色 、暗紫红色砂质泥岩为主, 中 上溪庙组 J 2 s 8 l 6 . O 8 1 6 . 0 夹浅灰色中一 厚粉砂岩 、细砂岩 ,底部 统 为厚层状细一 中砂岩 防垮 紫红色、暗紫红色砂质泥岩为主 ,夹 防漏 下沙溪庙组 J 2 s 1 2 4 7 . 0 4 3 1 . 0 浅灰色粉砂岩 ,灰绿色泥质粉砂岩及 油层 细砂 岩 上部以紫红色泥质粉砂岩为主,夹浅 凉 灰绿色细砂岩 ;中部以灰绿色泥质粉 高 J , 1 1 4 1 6 . 0 1 6 9 . 0 防漏 山 砂岩为主 ,夹深灰色页岩及泥质粉砂 岩;下部为灰绿色细砂岩 上部为灰绿色细砂岩、粉砂岩及深灰 侏 大 防漏 罗 安 J 1 d a 1 5 1 8 . 0 l 0 2 . 0 色页岩;下部为泥质粉砂岩及砂质泥 含气层 防溢 系 寨 岩互 层 自 下 流 鞍 井 山 J 1 m 1 5 8 8 . 5 7 0 . 5 灰绿色粉砂岩 、细砂岩夹泥质粉砂岩 防漏 统 组 上部以灰色、浅灰色泥岩为主 ,夹浅 A 靶 1 6 8 5 . 0 9 6 . 5 灰色 、灰绿色粉砂质泥岩;中部 以灰 防漏 东 绿色 、灰色粉砂质泥岩为主 ,夹深灰 岳 J l d y 含气层 防垮 庙 色页岩及泥质粉砂岩;下部为深灰 、 B 靶 1 6 9 7 . 0 1 2 . 0 防喷 灰黑色介壳泥岩页岩,夹深灰色粉砂 质泥 岩 注设计垂深是 以地 面为0 m确定。现场要根据实际补心高重新计算调整 。 表 2 建 页 H F 一 2井生 身结 构 数据 验结果,采用新配国产油基钻井液与哈里伯顿油基 钻井液按体积I L I 0 .7 混合稀释后,再将密度加重至 1 . 3 0 g / e m 3 。 共 配 置 密 度 为 1 . 3 0 g / e m 油 基 钻 井 液 1 7 0 m 。配好后油基钻井液 l生能 密度 1 . 3 0 g / c m 、 粘 度 7 0 s 、 A V 3 0 mP a . s 、 P V 2 0 m P a . s 、 Y P 1 0 P a 、G e l 5 / 9 、油水 比7 6 2 4 、E S 6 6 0 V。 3 . 2 侧钻前油基钻井液的维护处理 1 严格按照要求清洗配浆设备至符合要 求 ;按照钻井液设计中油基泥浆配制方法配制油基 泥浆 ,并利用井下钻头水眼对油基泥浆充分剪切到 3 8 江 汉 石 油 科 技 第2 3 卷 性能稳定后方可开钻; 2钻进过程 中充分使用好 固控设备减 少泥 浆 中的有 害 固相 ,维持钻井液 的低密度 固相不超 标 ,保证泥浆性能的稳定,确保有效和快速钻进 ; 如果钻进过程 中出现固相含量增加 ,及时开启离心 机清除有害固相并结合加入适 量柴油进行稀释,使 油基钻井液性能稳定。 3 钻进中适 当补充乳化剂 、MOG E L 等控 制 钻井液粘度在6 5 ~9 0 s 之问 ,动塑 比不低 于0 . 3 ,以 确保钻井液的携砂性。当井斜大于3 0 。时,采用稠 塞清扫井眼 ,清除岩屑,确保井 眼干净 。 4通过维持严格的乳化状态f 电稳定性大于 4 o o v 和使用 HI F L O,使 H T HP 滤失控 制在 3 m l 以 内 1 0 0 。C,形成的泥饼光滑薄韧 小于2 ra m。 降低钻具与井壁的摩擦力 ,降低摩阻提高钻井液的 润滑性 以保证增斜段及水平段的正常钻进 。 5通过加入乳化剂或C a C 1 , 盐水 ,控制合理 的油水 比,前期保持油水比为7 0 3 0 , 后期 随着井深 的增加而适 当提高到7 0 3 0 ~8 0 2 0 之间 ,以获得 良 好 的高温流变性。 6钻进 中用H I F L O 制泥浆的H T H P ; , 失低 于设计要求 ,用1MS E A L J I] 强泥饼质量 ,加强钻井液 的封堵性 ,阻止滤液进入地层 ,提高井壁的稳定性 能 ,防止页岩地层坍塌。 7 严格按照要 求定时监测油基泥浆的各项 性能指标 ,根据监测数据对性能做 出维护处理 ;新 配的油基泥浆基液要按照循环周法细水长流形式逐 步加入到循环体系中,保证循环体系的性能均匀 、 稳定。 8 由于上部砂 岩地层承压能力不足 ,钻进 中密度只能维持在 1 . 2 2 g / c m 3 左右 ,因此进入水平段 之前补充2 %F L l 氧化沥青 、H I C M J 及细颗粒 的封 堵材料用 以填充井壁 ,提高泥浆的封堵能力,防止 页岩段井壁出现掉块 ,满足水平段页岩地层的正常 钻进。视隋况进行短起下钻拉划井壁 ,确保井眼干 净 、井壁规则稳定。 9 进入水平段后 ,随着 水平段 的增长 ,及 时补充氧化 沥青 、HI C M J 等封堵材料的消耗量 ,提 高钻井液的填充能力 ,视 隋况补充H I R L F、乳化剂 等提高体 系润湿性和表面活性剂的含量 ,改变岩屑 的润湿反转能力,以改善体系 的抗钻屑侵污能力。 1 0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监测油基泥浆的各项 性能指标 ,及时根据监测数据对性能做出维护处 理 。 3 . 3 侧钻后钻井液主要施工措施 1 侧钻段控制密度1 . 3 5~1 .4 0 g / c m ,在保证 侧钻段井壁稳定的同时尽可能防止井漏的发生。 2钻 井 液 粘 度 控 制 在 9 0 s 以 上 ,P V在 4 0 m P a . s 左右 ,Y P 在2 0 P a 以上 ,以提高钻井液的悬 浮携带能力 ,确保井眼干净。 3由于泥浆 的结构的增强 ,因此每趟起下 钻要严格控制好起下速度,下钻到底开泵前先转动 钻具破坏泥浆结构后 ,再采用单凡尔 、双凡尔 、三 凡尔逐步增大排量 的方法 ,避免操作过猛压漏地 层 。 4采用硬质细颗粒随钻堵漏浆钻穿与老井 眼垂深对应 的漏层 ,漏层穿过后 对地层进行提 承 压 ,尽可能将 地层承 压能 力提高到 当量密度 1 . 45 g / c I r / ,并逐 步将钻井液密度 提高到 1 . 4 0 j l 1 以 上 ,以满足水平段的正常施工。 5 提高乳化剂等处理剂的加量 ,尽可能将 钻井液的破 乳电压提高到1 0 0 0 V以上。钻进中及 时 补充 乳化剂 的消耗量 ,保证 钻井液的乳化稳定 性 能。 6漏层穿过后进入东岳庙页岩层水平段前 一 次性加入3 %的氧化沥青,HI C MJ 及细颗粒的封堵 材料用以填充井壁 ,进一步提高体系的封堵 、填充 能力 。 7 随着井深 的增加,油水 比由8 0 2 0 逐步提 高 1] 9 0 1 0 ,降低滤液中水的含量, 并提高体系的高 温稳定性。 8 侧钻段控制泥浆 的H T H P 滤失小于3 ml , 进人水平段后尽可能将H T H P 滤失控制在 2 m l 以内, 加强钻井液 的封堵性 ;降低滤液进入地层 ,提高井 壁的稳定能力。 9由于地层本身 比较脆弱 ,因此在平时操 作 中要小心谨慎 ,如下钻 、开泵 、提密度等,避免 压力激动过大 、泥浆性能局部波动大而引发井漏等 井下复杂。持续做好漏失控制。 1 0通过加入具有防塌能力的高分子聚合物 第3 期 章文 斌 等 建 页H1 z 一2 f- 国产 油基钻 井液应 用技 术 3 9 乳化剂 ,增强钻井液对钻屑的包被 、吸附能力。进 一 步提高和强化钻井液 的封堵 、防塌效果及能力 。 3 . 4 侧钻后油基钻井液分段性能 见表3 4 复杂情况处理 4 . 1 井漏及处理措施 在全井 施工过程 中 ,针对 建南构造 的地质特 点 ,为防止井漏 ,我们首先从泥浆 的配方上着手 , 在泥浆 中加大硬质细颗粒刚性堵漏材料 、核桃壳 、 膨胀堵漏剂等;利用其膨胀、填充、封堵裂缝。为 保 证侧钻后新井眼增斜段 、水 平段的正常钻进 ,通 过 分 析 认 为 地 层 承 压 能力 至 少 提 到 当 量 密 度 1 . 4 0 g / c m 3 才能满足下步施工 ,因此对裸 眼段主要漏 失 层进行地层提承压作业 ,堵 漏提承压 的总体方案 是 采用硬质细颗粒刚性堵漏材料 膨胀性堵漏材料 的为主对裸 眼段提承压 ,主要施工步骤如下 1 地面配3 0 m 堵漏浆 l 0 %刚性堵漏剂c 型 1 0 %N IJ 性 堵 漏 剂 D 型 5 %核 桃 壳 0 . 5~l m m 3 %单封 2 0 %酸I生暂堵剂 l %H I s e a l 膨胀堵漏剂。 2下钻 冲划至 1 6 5 0 m以下 ,开泵循环均匀 后 ,将配好 的堵漏浆 泵人井 内封住1 6 5 0 m以上的裸 眼井段 ,起钻至堵漏浆液面以上 ,开泵循环观察液 面,若有漏失,则静止堵漏,若无漏失 ,通过节流 循环的方式 向井内施加压力。 3 节流循环过程 中控制好压力 ,每次增加 0 . 5 M P a ,观察液面有无漏失情况 ,整个过程控制好 漏失总量在7 m 。 以内,压力控制在2 M P a 以内。 4若节流循 环 当量密度达到1 . 4 0 g / c m 后不 漏 , 则 回 下 至 1 6 5 0 m开 始 逐 步 将 密 度 提 至 1 . 3 0 g / c m 观察液面,无漏失则进入下步作业。 通过严格执行以上措施 ,井漏得到了有效的控 制 ,地层承压能力得到 提高 见表4,满足了侧 钻后增斜段 、水平段 的正常钻进 。表 5 为建页H F 一 2 井井漏统计表 第3 期 章文 斌等 建 页H F 一 2 井 国产 油基钻 井液 应 用技 术 4 1 1 新井 眼通过采用粗颗粒 与硬质细颗粒堵 漏材料复配 酸 l生暂堵剂、H I C M J 、H l s e a l 、刚性堵 漏 剂c 、D 型1 提承压后 ,侧钻后钻遇与老井眼垂深 对 应 的漏层 时在密度 比老井 眼高 出很多 的情况下 老井眼 1 . 2 3 ,侧钻后1 . 4 0 g , c r n 3 未发生大规 模 的漏失。 2新井眼钻进过程中采 用含堵漏材料 的油 基 钻井液钻进过程 中,起下钻摩阻2 0~1 0 0 k N,定 向作业顺利 ,定向施工 中基本未出现严重脱压等问 题 ,很好 的满足了新井 眼造斜段和长水平段的润滑 防卡、井眼清洁要求 ,全井钻井施工安全、』IIF , N。 3新井 眼钻井液粘度都在 1 0 0 s 以上 ,但循 环 过程 中流动性好 ,当钻井液停止循环静止时 ,能 够迅速形成结构 ,悬 浮钻屑;油基钻井液具有 良好 的流变性 、相对低的H T } { I , 失水 、强的抑制防塌能 力 实现了钻探全过程安全无事故 ,有效解决 了新井 眼段井壁稳定 振动筛上返出岩屑棱角分明 、井 眼净化。顺利地完成了勘探任务。 6 认识及建议 1 新井眼油基钻井液施 工井段 ,振动筛上 返 出的岩屑正常,菱角分明,未出现大的剥落掉 块 ,起下钻顺利 ,下钻到底后 ,井底基本无沉砂 , 定 向施工顺利 ;水平 电测一次成功,新井眼电测井 径规则 ;表明油基钻井液具有 良好的防卡润滑、抑 制防塌和携带悬浮岩屑能力,满足了井眼清洁和井 壁稳定的需要 。 2 对于非常规大位移水平井要设计好合理 的井身结构,若邻井提示页岩层上部存在漏层,则 技术套管必须要将漏层封住,才能进入下部水平段 的施工。 3 页岩地层长水平段水平井坍塌主要 为应 力垮塌 ,主要靠钻井液密度加 以支撑平衡。因此要 求我们要选择好合理的钻井液密度,结合到本井钻 井液密度至少要达到 1 . 4 0 g / e m 以上才能满足下步水 平段的施工。 4页岩地层层理发育 ,属硬脆性泥页岩 , 易剥落掉块 ,页岩地层水平井钻进 中要求钻井液具 有强的防塌 、封堵能力。 5 本井油基钻井液施工 中发生 多次漏失情 况 ,经过堵漏 提承压 、起下钻开泵降低压力激 动 等 ,井漏情况得到一定的控制 ,但后期钻进 中渗漏 情况还是时有发生,无形 中增加 了钻井成本;因此 油基钻井液的防漏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编辑胡素梅 上接 第3 4 页 【 J 1. 石油勘探与开发, 2 0 0 3 , 3 0 2 2 0 2 3 . [ 5 】 蔡厚维 ,李书庆 ,. 鄂尔多斯盆地及其周边的新构造运 动. 西安地质学院学报, 1 9 9 1 ,1 3 1 3 1 3 5 [ 6 ]6 王瑞飞. 特低渗透砂岩油藏储层微观特征. 石油学报 2 0 0 9 ,3 0 4 5 6 0 5 6 3 . 【 7 】 赵军龙 ,朱广社. 基于多信息的鄂尔多斯盆地A区天然 裂缝综合判识技术研究【 J 】 . 测井技术 ,2 0 1 1 ,3 5 6 5 44 -5 49 . 编辑汪孝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