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缸内直喷发动机油气分离模拟分析及实验验证.pdf

返回 相似 举报
某缸内直喷发动机油气分离模拟分析及实验验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某缸内直喷发动机油气分离模拟分析及实验验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某缸内直喷发动机油气分离模拟分析及实验验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某缸内直喷发动机油气分离模拟分析及实验验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某缸内直喷发动机油气分离模拟分析及实验验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液 压 气 动 与 密 封 / 2 0 1 2年 第 l 0期 某缸内直喷发动机油气分离模 拟分析及实验验证 胡景彦, 苏 圣, 吴丰凯, 洪 进 , 吴孟军 德来特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 宁波 3 1 5 0 0 0 摘要 该文使用 C F D仿真分 析软件对某缸 内直喷发动机油气分离器 内气液两相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 , 分析 了三种不 同结构f 改进前 后 迷宫式油气 分离 器的流动分布 、 压力损失 , 采用离散模型模拟油滴粒子喷射 , 假定油滴粒 子与壁面碰撞后即被捕捉 , 进而得 出不 同 直径油滴的油气分离效率 , 并设计了一个简单而有效的试验方法对油气 分离器分离效率间接进行验证 。 结果表明 , 采用 C F D软件模 拟 计算方法能够计算出油气分离器油气分离效率 , 获得的结果反映了流动本质 , 根据所需要的油气分离效率优化设计 油气 分离结构 . 满 足最终产品要求 。 关键词 缸内直喷 ; C F D; 油气分离器 ; 气液两相流 ; 油滴直径 ; 实验 中图分类号 T K 4 l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8 0 8 1 3 2 0 1 2 l 0 一 o 0 3 8 0 5 O i l g a s S e p a r a t i o n S i mu l a t i o n Ana l y s i s a n d Ex p e ri m e n t Ve rifi c a t i o n i n GD I En g i n e HU J i n g - y a n, S U S h e n g, F e n g - k a i , HO NG J i n, U Me , D L T T e c h n o l o g i e s C o . , L t d . ,N i n g b o 3 1 5 0 0 0 , C h i n a Ab s t r a c t T h i s a r t i c l e u s e s C F D s i mu l a t i o n s o f t wa r e t o s i mu l a t e t h e g a s - l i q u i d t w o- p h a s e fl o w fi e l d i n a GDI e n g i n e o i l g a s s e p a r a t o r , o b t a i n s fl o w d i s t rib u t i o n a n d p r e s s u r e l o s s f o r t h r e e d i ff e r e n t s t r u c t u r e s o f t h e l a b y ri n t h o i l - g a s s e p a r a t o r , u s e d i s c r e t e mo d e l t o s i m u l a t e d r o p l e t s p a rt i c l e i n j e c t i o n ,a s s u m e t h a t d r o p l e t s p a r t i c l e s i s c a p t u r e w h e n i m p a c t i n g w a l l ,a n d t h e n o b t a i n t h e s e p a r a t i o n e ffic i e n c y o f d i ff e r e n t d i a me t e r d r o p l e t s , a n d d e s i g n e d a s i mp l e a n d e ff e c t i v e t e s t me t h o d s t o v e r i f y t h e s e p a r a t i o n e ffi c i e n c y o f o i l - g a s s e p a r a t o r . T h e r e s u l t i n d i c a t e t h a t u s e s t h e CF D s o f t ware s i mu l a t i o n c o mp u t a t i o n a l me t h o d t o b e a b l e t o c a l c u l a t e t h e g a s - o i l s e p ara t o r s e p a r a t i o n e ffic i e n c y , t h e r e s u l t r e fl e c t the n a t u r e o f fl o w. Ac c o r d i n g t o s e p ara t i o n e ffi c i e n c y o p t i mi z a t i o n d e s i g n s t r u c t u r e wh i c h n e e d s t o s a t i s f y the fi n a l p rod u c t r e q u e s t . Ke y wo r d s g a s o l i n e d i r e c t i n j e c t i o n ;C F D;o i l g a s s e p a r a t o r ; tw o p h a s e fl o w;d r o p l e t d i a me t e r ;e x p e ri me n t O 引言 排放法规 日趋严格 .发动机活塞窜气要回收到进 气管路 中, 这就要求回收的气体中尽量不要存在油滴 , 否则影响发动机燃烧和损坏空气滤清器滤芯 ,并且窜 出的油气会降低曲轴箱中机油的润滑效果 。因此必须 使这部分残余废气迅速排 出曲轴箱 ,保证 曲轴箱 内压 力和温度 的稳定性 ,这些 因素都要求油气分离器要满 足一定分离要求。以往的设计都是基于一些工程经验 , 设计人员对产品把握性很小 , 要经过反复的验证过程 , 从 而 大大 浪 费 了人力 和物 力 .并 且这 种设 计 过程 不 能 对后续的产品开发提供强力的理论支持。 迷宫式油气分离器布置空间小 . 结构相对简单 , 一 般集成在发动机罩盖上 ,在小型紧凑 的发动机上应用 收 稿 日期 2 0 1 2 0 7 0 9 作者简 介 胡景彦 1 9 7 8 一 , 男 , 辽 宁人 , 工程 师 , 本 科 , 主要从事发 动机 C A E工作 。 3 8 越来越广泛。传统的迷宫开发方法是将不同结构的迷 宫样件进行油气分离试验 , 试验成本高 , 开发周期 长。 而应用 C F D C o m p u t a t i o n a l F l u i d D y n a m i c , 即计 算流 体力学 仿真技术 , 结合商业流体软件 , 在计算机虚拟 环境中模拟油气分离器的流动 、 压损与分离效率 , 可以 更直观的对油气分离器 内的气体流动进行评价 ,并能 迅速进行方案优化 。 本文 通过 对 某 型号发 动 机两 种 油气 分 离器 内的气 液两相流场进行数值模拟 ,详细研究了影响发动机油 气分离的主要机理 ,指出了结构对于油气分离效果的 影响 , 最后设计了一个简单而有效的试验验证方法 。这 为油气分离器的设计和改进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1 流场计算的基础理论 气液两相流的数值模拟包括气相场和气液问的相 互干扰计算。相互 间干扰 即气液两相间的动量 、 能量 、 质量的交换过程, 常见的算法可以分为欧拉一 欧拉算法 液 压 气动 与 密 封 / 2 0 1 2年 第 1 O期 油气分离器内部结构相对复杂 ,为了适应几何结 构特点及保证形状结构特点 , 隔板 、 进 出口等关键部位 的网格要求细化 , 采用 网格划分软件 自动生成体网格 , 网格最大尺寸设置为 2 m m, 最小尺寸 0 . 5 m m, 最终生成 的体网格数 目大概在 5 0万左右 , 9 0 %网格为六面体。 为 了计算更好的收敛性 ,进出 口都采用网格质量很好的 E n l a r g e方法延长 , 延长的距离 为 3 5 D D为等效 口 径 。由于油气分离器 中流速不高 , 这就需要严格控制 边界层网格厚度 , 保证边界 Y 的值在所采用的壁函数 要求的范围内, 以获得比较准确的计算结果。 2 . 2 计算参数的设置 速度和压力的耦合采用 S I MP L E算法 ; 湍流模型采 用 K Z e t a f ; 差分格式采用中心差分 ; 壁处理采用复合 壁 函数 H y b r i d Wa l l F u n c t i o n ,壁 面热 传 导采 用 S t a n d a r d Wa l l F u n c t i o n模型,这样可以使 Y p l u s的 值最小可以放宽到 3 。 2 . 3 边界条件 进 口采用流量 , 计算流体为可压空气 , 此处进 口边 界采用窜气流量为 2 0 L / mi n ,流量通过试验测试得到 , 也可以采用 b o o s t 软件大致估算 ,经过大量试验确认 , 呼吸阀初始设计的最大窜气量要求尽量小于发动机进 气量的 0 . 7 %左右 ,此窜气量主要由配缸间隙和气缸压 力决定 出 口采用梯度为 0 。 3 流场计算结果分析 3 . 1 进 出 口压 力数值 对 比 从表 1 可 以看 出这三种结构造成 的总体压力损 失都很小 ,在结构 2基础上优化的结构 3压力损失略 为增加 . 但基本没有太大变化 , 结构 3压力损失完全满 足设计和 P C V阀体开启要求。 表 1 进 出口压力数值对 比 3 - 2速 度场分 布 1 进 出口速度对 比 三种结构出口流速都略偏高 。 见表 2 。但基本满足 大液滴油气分离效率要求 见后面图 7油气分离效率 对 比 , 出口流速降低可以有利于分离一些没有碰壁的 油滴 , 油滴流速减慢 , 动能下降 , 惯性减弱 , 就更不容易 克服重力逃逸 , 这样会增大大油滴 1 5 p . m以上 的分离 效率 , 根据计算和试验总结 , 油气分离器 出口流速最好 控制在 l m / s 左右 , 根据不同分离要求 。 可以对出口直径 4 0 适 当调节和选择。 表 2进 出口速度 2 内部速度 场对 比 从图 5可以看出结构 1 、 结构 2和结构 3速度分布 差别. 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和结构 1 、 结构 2相 比, 结构 3流动型式 为蛇 形 , 更利于油滴撞击壁面 , 油气分离效率提高; 2 三种结构通过挡板位置流速在 2 3 m / s , 都满 足油气分离高效率速度要求 。 从以上 的分析可看 出,结构 3的油气分离器设计 更为合理 。 其流场分布更加有利于油气分离。 油气分离器模拟分析是 以速度场为基准点 ,速度 场图示和相应分析也基本上反映了本文模拟计算的油 气分离器的速度场结果是合理的 ,从而为后续 的油滴 运动分析做好了准备。 结构 1 结构 2 结 构 3 图 5油气 分离器的速度场对 比 4 油滴分离计算及实验方法 4 . 1 计算思路 本文采用拉格朗 日方法 , 即油滴轨迹追踪方法 , 对 油滴运动进行分析 。把油滴加入到计算出的稳态流场 中, 流场驱动油滴运动, 当油滴碰壁就被分离[2 1 。 C F D计 算结果可以得到油滴总量 、被分离的油滴量和逃逸 的 油滴量 . 并能 自动计算 出相应油气分离效率 。此计算激 活动量方程 ,计算 中考虑了重力和剪切力对油滴运动 轨迹的影响。 4 . 2边界 条件 提取 出稳态流场结果作为油滴运 动的边界条件 。 相对实际人 口大概偏移 3 m m作为油滴入射面 , 假定油 有 四个油滴进 12 I 面 , 要求定义四个 S P A文件 , 每个 S P A 文件代表一个油滴分布面信息 。 4 . 5 计 算结 果分析 及 实验 验证 1 油滴直径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油气分离效率 1 一 逃逸油滴数 目/ 引入油滴数 目, 表 3和图 7显示 对于油气分离器 , 当油滴直径分布在大 于 1 5 p m的情况下 , 能获得很高的油气分离效率 , 主要 靠重力分离; 当油滴直径在 1 5 p m以下时 , 尤其是 1 7 Ix m之间油滴直径 , 分离效率明显下降 , 要提高此范 围 直径油气分离效率 。必须采用更优化的挡板布置型式 结构来保证 ,三种结构分离效率对 比显示 ,结构 3在 1 ~ 7 m小油滴直径时的分离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 , 最大提升幅度接近 1 5 %,显示 出了结构 3对于油滴捕 获和分离效果最佳。 表 3 分离效率列表 垂 L 、 \ 直 径 油 滴直 径 u 效 率 __ _ _ ......... .. .. .,.... . . . . . . . . . . . ~ 一 结构1 6 g 7 6 . 5 8 3 9 2 . 6 1 0 0 1 0 0 结构2 5 9 . 6 7 2 . 6 9 3 . 2 9 5 . 4 9 9 . 2 1 0 0 结构3 8 3 8 7 . 2 9 4 9 9 . 3 1 0 0 1 0 0 碍 籁 褪 0 l 2 3 4 5 6 7 8 9 1 0 1 I l 2 l 3 l 4 l 5 油滴直径 / p ,m 图 7油气分 离效率对比 2 结构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下面油滴撞击示意图 8显示 ,油滴 的捕获还是要 靠挡板迷宫的布置 , 对 比上面三种结构可以看 出, 改进 优化后的结构 3挡板迷宫布置更有利于撞击 .所以结 构 3在小油滴直径时获得了很高油气分离效率。 结构 1 、 结构 2 、 结构3模拟时加入 9 2 1 个油滴 满 足 3 0 0个/ c m ;图示上 D a t a条码 , 0 ~ 5 0 0 0 0的数据代 表整个时间内累计撞击壁面上的油滴数 目[6 1 。 3 分离器分离效果的实验验证方法 对油气分离器进行试验验证 , 如图 9所示。图中黑 色圈部位是单缸汽油机油气分离器 ,缸头盖罩为透明 塑料制造 , 这样有利于研究者观测。塑料缸头盖罩安装 时要注意呼吸阀密封垫紧固和密封效果 ,否则会影响 分离器分离效果。 41 液 压 气 动 与 密 封/ 2 0 1 2年 第 1 0期 图 8油 滴捕 获 撞 击 示 意 图 9油气 分 离 台架 实 验 示意 图 由于一般公司都没有直接测试油滴分离情况的仪 器 , 作者设计了一个简单而有效 的测试方法 把设计 的 油气分离器安装到发动机上进行台架测试 ,在分离器 出口前放一 张白色纸 .待试验结束后观察 白色纸上是 否存在润滑油痕迹 , 由此判断油气分离器的分离效果 ; 同时也可以清楚观测机油的运动情况 。 5 结论 1 通过 C F D进行的油气分离模拟分析 , 可以较为 准确地计算出不同油滴直径和不同油气分离器结构对 油滴分离效率 的影响 ,这为工程设计提供 了可靠的理 论依据 , 明确了设计方向; 2 C F D计算对比结果表明 隔板布置型式和隔板 间距对油气分离器的分离效果有重要影响; 一 一 一 一 十一 - 一 十- - - - - - - - - 一 上接第 3 7页 3 通过准确的模拟计算分析和相应的试验验证 方法 ,发现汽车发动机油气分 离器所要解决和提 高分 离效率的油滴直径范围为f l 一 1 0 1. L m 4 提出了一个简单有效测试方法 , 能够间接的体 现出油气分离器分离效果 ,从而提高了油气分离器 的 设 计开 发进度 5 选定结构 3为最终设计方案 , 在后期发动机热 力学开发 中会进一步验证 了油 气分离器分离效 率情 况 , 验证结果表明结构方案 3满足产品油气分离要求 , 该结构作为最终该款缸内直喷发动机批量生产油气分 离结构方案。 参 考 文 献 【 1 】 张也影. 流体力学 第二版 【 M】 .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 1 9 9 8 . 【 2 】 郭列锦. 两相流与多相流动力学【 M】 . 西安 西安 交通 大学 出版 社 . 2 0 0 2 . 【 3 】 吴望一. 流体力学【 M】 . 北京 北京大学 出版社 , 2 0 0 4 . [ 4 】 陈 之航 . 气 液两 相流 动和传 热【 M 】 . 北京 机械 工业 出版社 , 1 98 3. 【 5 】 蒋炎坤. C F D辅助发动机工程的理论 与应用[ M】 . 北京 科 学出 版社 . 2 0 0 4 . 『 6 ] 苏铭德, 黄素逸. 计算流体力 学基础[ M】 . 北京 清 华大学 出版 社 . 1 9 9 7 . 对质量数据进行有效分析, 目前还是一个大难题 。 6总结 企业 中最难管理的是无法联 网的普通机床 ,这些 设 备的管理手段相对落后 . 管理过程复杂 , 管理效率 比 较低。但对 由这些设备组成的生产现场的有效管理 , 是 生产任务能够顺利完成的关键和基础。 对普通机床进行联网 ,以实时地获取机床和任务 完成状况的信息 , 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 减少工序间物 品流转的时间 , 提高管理 的水平和效率 , 是类似的生产 现场迫切达到但又最难达到的目标 ,这成了企业信息 化 过程 中 , 最难攻 克 的壁 垒。 本文提出的信息管理系统 ,为这种生产现场的信 息化改造 , 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 。该系统可对现 场中的设备进行有效管理 , 对生产任务的分解 、 分配和 执行过程进行有效地控制 ,可极大地提高物品流转的 效率 。 提升生产过程 中的质量控制能力 , 提高管理的整 体效率和水平。 参 考 文 献 【 1 ] 高晓平. 先进制造 管理技术及其应用[ M 】 .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 42 社. 2 0 0 5 . [ 2 】 李馥 娟, 王达. 中小 型企 业组 网用 网标 准教程【 M 】 . 北京 人 民 邮电出版社. 2 0 0 2 . [ 3 】 杨淇葡 , 范勇 , 杨小兰. 制造业信 息化工程建设与应用研究 [ J ] . 制造业 自动化。 2 0 0 8 , 3 3 6 2 7 6 4 . [ 4 】 苏北并 , 靳 黎忠. 企业专 网几种组 网方式的 比较f J 】 . 山西 电子 技术, 2 0 0 5 , 5 2 8 2 9 . 【 5 】 刘静云 , 张敬. 自动搬运智能小 车智能控制系统研究[ J ] . 中国 新技术新产 品, 2 0 1 1 , 1 o . f 6 】 张宗成. 现代物流信息化[ M] . 广州 中山大学出版社 , 2 0 0 1 . 【 7 】 王振 , 孙林 , 虞震. 中小企 业[ M】 . 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 出版社 , 2 0 o3. 【 8 】 O u e r t a n i MZ ,B a i b a S ,G z a r a L , M o r e l G .T r a c e a b i l i t y a n d Ma n a g e me n t o f D i s p e r s e d P r o d u c t K n o w l e d g e D u ri n g D e s i g n a n d Ma n u f a c t u ri n g[ J 】 . C o mp u t e r A i d e d D e s i g n , 2 0 1 l , 4 3 5 5 4 6 - 5 6 2 . 【 9 】 H e i s i g P , C a l d w e l l N H M, G r e b i c i K , C l a r k s o n P J . E x p l o ri n g Kn o wl e d g e a n d I n f o r ma t i o n Ne e d s i n En g i n e e ri n g f r o m t h e P a s t a n d f o r t h e F u t u r e - r e s u l t s f r o m a S u r v e y [ J ] .D e s i g n S t u d i e s , 2 0 1 0 , 3 1 5 4 9 9 - 5 3 2 . [ 1 0 ] 董丽华 , 范春华 , 孙伟. 网络化制造技术与应用【 M] . 北京 电子 工 业 出 版社 , 2 0 0 9 .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