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济阳坳陷拗陷期构造带划分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肖焕钦 孙锡年 汤冬梅 田美荣 1 中国石化胜利油 田分公 司,山东省东营市 2 5 7 0 0 0 ;2中国石化胜利油 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 山东省东营市 2 5 7 O 0 0 ;3中国石化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山东省东营市 2 5 7 O 0 0 摘 要从济阳坳陷新近纪的构造活动、地质特征、沉积充填方式及与古近纪构造地质特征的对比分析等方面人 手,首次对新近系构造单元进行划分和命名,共划分为坳缘超覆带、浅凹带、缓坡带和披覆构造带 4 个构造带,总结了 各个构造带的构造组合样式, 并从研究新构造运动与晚期成藏的关系、 指导不同构造带油气勘探等方面阐述了其石油地 质意义 。 关键词济阳坳陷;新近系;构造带划分;新构造运动 中图分类号T E1 I 1 . 2 文献标识码A 济阳坳陷是一个具有多层结构的中、新生代断陷 盆地 ,新生代是盆地的主要发育期 ,可分为古近纪断 陷期和新近纪拗陷期两大发展阶段, 其地层发育特征 、 构造演化及油气成藏规律相差甚大。前人对济阳坳陷 构造单元的划分方案 ,是针对断陷湖盆的主要发育阶 段古近纪建立的,对于断 陷湖盆消亡后的拗 陷期 新近纪 很少进行专门研究 , 更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 构造单元划分方案。新近纪以来构造格局与古近纪相 比已发生 了大的转化,在构造样式 、断层活动性 、火 成岩发育、盆地沉积充填方式等方面都有其特殊性。 显然,以往针对古近系的构造带划分方案 ,已不适用 于新近系。 因此 , 为了进一步深化新近系的油气勘探 , 有必要 在详细构造研究的基础上 ,对其进行细致的构造带划 分, 为分析不同类型构造带的油气成藏规律、 指导勘探 部署提供地质依据。 1 新近纪构造地质特征 古近纪以断块强烈掀斜、 旋转造成潜 山、 断块 、 逆 牵引及披覆等构造为特色, 各个 凹陷分隔性强。 新近系 在古近系的垒堑结构上披覆沉积 ,经过馆陶早期的填 平补齐, 各个凹陷的独立性已渐渐不明显; 尤其是馆上 段沉积后 , 坳陷中凸起基本被掩埋, 各凹陷的分隔性彻 底消失, 表现为一个统一的、 广域的沉积盆地, 其构造 格局与古近系相比已发生了大的转化。 1 . 1 主控断裂活动减弱.走向发生转化 新近系断层的活动性 比古近系大大减弱,馆陶组 底部的落差一般都小于 1 0 0 m。 随着扭张应力方向的偏 转 , 北西向断层消亡或仅有微弱活动, 而北东向及北东 东向断层稳定发育 , 地层均呈北东向展布 , 尤其北东东 向断层活动增强, 成为主控断裂。 凹陷内三四级盆倾断 层的发育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除了继承上一时期发 育的断层外, 还发育了一组新的断层, 它们在该时期强 烈活动 ,但切入沙三段断面变缓、消失o 。 新构造运动普遍伴生火 山活动 ,馆陶组沉积早期 玄武岩在坳陷广泛分布 , 明化镇组沉积末期 , 局部也有 基性岩浆喷发 喜马拉雅运动三幕 。 第一作者简介肖 焕钦 , 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 9 8 3 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地质系区域地质专业,l 9 9 1 年获中国地质大学硕士学位 , 现任 胜利油 田分公司勘探处处 长。 收稿 日期 2 o 0 8 0 6 2 3 ;修改 日期 2 0 0 8 一l 2 1 0 o李丕龙、张善文、邱桂强等,济阳坳陷断一拗转换期构造一沉积体系与大中型地层油藏勘探,1 9 9 7 。 I 厂中国石油勘探 2 0 0 9 年第 1 期 3 O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72盆地茏矗 耄 方式由炔避≈㈣矾要熳趟器鹫忿 中新世早期的东营运动喜马拉雅运动二幕时 期,济阳断陷盆地受挤压而抬升,从而结束了其断陷阶 段,并向拗陷阶段过渡。东营运动在济阳坳陷全 区都有 清晰的反映,据测算中新世早期曾有 一 个持续11M a的 沉积间断,表现为新近 系呈近乎水平产状超覆于所有 老地层之上,与前古近系呈大角度斜交,与古近 系呈小 角度斜交。 随着控制盆地发育的主控断裂活动性降低,盆地 强烈伸展作用逐渐向整体沉降转变。盆地拉张强度变 弱、基底沉降速率变慢,济阳坳陷充填方式由早期的快 速充填向以后的缓慢超覆转化。 1 、3盏地结钠 由不对称半地堑向近对称性鹱化 孔店、沙四、沙三期断陷湖盆呈典型的不对称半地 堑结构,为 “ 北断南超 ” 的箕状凹陷,基底快速沉降 , 表现为饥饿性充填,湖盆深陷,广泛发育了暗色泥岩沉 积。但随着盆地的不断充填及边界断裂 特别是北西 向 断裂活动性的降低,至新近纪这种不对称半地堑结构 逐步弱化,基底沉降缓慢,呈现出近对称性结构的特 点,表现为半饥饿性或补偿性充填,广泛发育 了河流相 砂岩及灰色、红色泥岩沉积。北部陡坡略具缓坡特征, 地层亦呈层层超覆。 1 .4沉积环境由湖泊向河流相转化 新近纪盆地沉降速率降低,导致沉积环境发生转 化,水体变浅,由湖泊环境向冲积扇 一 河流相沉积转化 图1。 渤海湾地区的沉积研究表明,馆陶组下部沉积时 物源主要来 自三大水系,即发源于燕山褶皱带山麓的 北部水系、发源于太行山麓的西部水系和发源于鲁东 隆起区的东南部水系;而南部的鲁西隆起水系并非主 要物源,发育了山麓冲积相、泛滥平原相、湖 间滩相和 滨浅湖相。沾化凹陷、车镇凹陷受北部水系的影响,为 地形坡降大、水流急的辫状河沉积,沉积了大套块状砂 砾岩;其南部地形平缓、物源较贫,发育曲流河和分支 河流,沉积物较细,为砂、粉砂、泥质沉积,含砾石较 少;惠民凹陷局部出现积水洼地和 沼泽,地层厚仅为 200 ~ 300m 。因而馆陶组的沉积是自东北 向西南的超覆 过程,东北部剥蚀弱、沉积早,沉积 间断时间短;西南 部剥蚀强、沉积晚,沉积 间断时间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深度 ┃ 岩性 ┃┃ 沉积相 ┃ 旋回划分 ┃ ┃ 地层 ┃ 自然电位 ┃ ┃┃ 电阻率 ┃ ┃ ┃┃ ┃ ┃ m ┃ 剽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微相 ┃ 相 ┃ 短期 ┃ 中期 ┃ 名称 ┃ 长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 L ┃ ┃ l ┃ ┃ ┃┃ ┃ i ┃ Nm ┃ 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NgaI ┃ l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泛 ┃ 曲 ┃ l ┃ 羔 l ┃ f ┃┃ ┃ ┃┃ ┃ ┃┃ ┃ ┃┃ 滥 ┃ 流 ┃ I ┃┃┃ ┃ ┃┃ ┃ ┃┃┃ ┃ ┃┃ 平 ┃┃┃ ┃ ┃┃ ┃ ┃┃ ┃ ┃┃ ┃ ┃ - ┃ ┃ 河 ┃ ┃┃ ┃ ┃┃┃ ┃ ┃┃ ┃ ┃┃┃ 原 ┃┃ ┃ ┃┃┃ ┃ ┃┃ ┃ ┃┃ ┃ I ┃ ┃ ┃┃┃ ┃ ┃┃ ┃ ┃┃ ┃ ┃┃ ┃ ┃┃┃ ┃ ┃┃ ┃ Ngs, ┃┃ ┃ ┃┃ ┃ ┃┃┃ ┃ ┃┃ ┃ ┃┃ 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 ┃ Ngs, ┃ ┃ ┃┃ ┃ ┃┃┃ ┃ ┃┃ ┃ ┃ Lj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_ ┃ ┃┃ ┃ ┃┃┃ ┃ ┃┃ ┃ ┃┃ ┃ ┃ J ┃ l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l ┃ Ngxl ┃┃┃ ┃ ┃┃ ┃ ┃┃ ┣ ━━ ━ ━━ ┫ ┃┃┣ ━ ━━ ━ ┫┃┃ ┃ ┃┃ ┃ ┃┃ ┃ ┃┃ ┃ ┃ Ngx2 ┃ l ┃ ┃┃ 明 ┃┃┃ P ┃┃ 、 ┃┃┃ X i ┃ 。 ┃┃ { ┃ ┃┃ 化 ┃┃┃ ┃ ┃┃ ┃ ┃┃┃ ┃ ┃┃ ┃ 镇 ┃ ┃ ┃┃ ┃ ┃┃┃ ┃ ┃┃ ┃ ┃┃ 组 ┃┃ 120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皂 ┃ ┃┃ ┃ ┃┃ ┃ ┃┃┃ ┃ ┃ j ┃ ┃ 车 ┃ , ┃┃ ┃ ┃┃ ┃ ┃┃ ┃ ┃┃ ┃ ┃ 章 ┃ J ┃ , ┃ 河道 ┃┃ ┃ ┃┃ ┃ ┃┃ 馆 ┃ { ┃ ● ┃ } ┃ ┃ ┃┃ 低 ┃┃┃ ┃ ┃┃ ┃ ┃┃┃ ┃ ┃┃ 泛滥 ┃ 弯 ┃ ┃┃ ┃ ┃┃ ┃ 陶 ┃ 二 ┃ 14 00 。 ┃ .}- ┃ ┃ ┃ 平原 ┃ 度 ┃ ┃ ┃┃ ┃ ┃┃ ┃ ┃┃┃ ┃ ┃┃ 1 ┃┃┃ ┃ ┃┃ ┃ ┃┃┃ l ┃ { ┃ ‘ ┃ ┃ 曲 ┃┃ ┃ ┃┃ ┃ ┃ 组 ┃ ┃ _ ┃ 幕 ┃ ● ┃ , ┃┃ 流 ┃┃ ┃ ┃┃┃ ┃ ┃┃ ┃ ┃ I ┃ ┃┃ 河 ┃┃┃ ┃ ┃┃ ┃ ┃┃┃ r ┃ J ┃ ┃ ┃┃ ┃ ┃┃ ┃ ┃┃ ┃ ┃┃ ┃ ┃┃ 泛滥平原 ┃ ┃ ┃┃ ┃ ┃┃┃ ┃ ‘ ┃ ┃ b ┃ ┃┃ 河道 ┃┃┃ ┃ ┃┃ ┃ ┃ 上 ┃ ≥ ┃ 1600 。 ┃ t ┃ ┃ ┃ 边滩 ┃ ┃┃ ┃ ┃┃ ┃ ┃┃ 卜 ┃┃ l ┃ ┃ ┃┃ ┃ ┃┃┃ ┃ ┃┃ 段 ┃ L ┃ ┃ _ ┃ ┃ ┃┃ 辫 ┃┃┃ ┃ ┃┃ ┃ ┃ 广 ┃ ┃ 吲 ┃ ┃ ┃ 河道 ┃ 状 ┃ ┃ ┃┃ ┃ ┃┃ ┃ 声 ┃ _ ┃ 墓 ┃ ┃ ┃┃ 河 ┃┃┃ ┃ ┃┃ ┃ ┃ ; ┃ ┃ 亭 ┃ ┃ ┃ 边滩 ┃┃┃ ┃ ┃┃ ┃ ┃┃┃ ┃ 阜‰ ┃ ┃┃ ┃ ┃┃ ┃ ┃┃┃ ┃ 馆 ┃ ≥ ┃ 1800 ┃ ┃ ┃┃ 河 道 ┃┃ ┃ ┃┃ ┃ ┃┃ ┃ ┃┃┃ ┃ ┃ 河道间 ┃ 辫 ┃ ┃┃ ┃ ┃┃ ┃ 陶 ┃ } ┃ ┃┃ ┃ ┃┃ ┃ ┃┃ ┃ ┃┃┃ 组 ┃ f 一 ┃ - ┃ ┃ ┃┃ ┃ 状 ┃┃ ┃ ┃┃ ┃ ┃┃ ≥ ┃┃┃ , ┃┃ ┃ ┃┃┃ ┃ ┃┃ ┃ ┃┃┃ ┃ ┃┃ ┃ 河 ┃ ┃ ┃┃ ┃ ┃┃ 下 ┃ } ┃ ┃ ┃┃ ┃ 河道 ┃ ┃ ┃┃ ┃ ┃┃ ┃ 段 ┃ 广 ┃ 2000 ’ ┃ ┃ ┃┃┃ ┃ ┃┃ ┃ ┃┃ ┃ ┃┃ ┃ ┃┃ ┃ 河道间 ┃ ┃┃┃ ┃ ┃┃ ┃ ┃ 亨 ┃ ● ┃ ┃ ┃┃┃ ┃ ┃┃ ┃ ┃┃┃ ┃ Z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1埕北23井新近系层序地层划分与沉积相综合分析 F ig.1 Neogene sequencestratigraphicclassi f icationand s edimentaryanalysis of Chengbei23wel l 2拗陷期构造带划分及命名 任安身等以结晶基底、地台盖层、断陷 一 坳陷等构 造特点及其演化为依据,将渤海湾盆地划分为3个隆起 和6个坳陷及其低次序的凸起和凹陷。根据断陷盆地新 生代的构造变动,以相对上升或相对下降为基础,结合 古近系 一 新近系纵横向展布特点进行构造单元划分 将相对上升、古近系缺失或较薄地区称为正向构造单 元,包括隆起、凸起;将相对下降、古近系厚度较大地 区称为负向构造单元,包括坳陷、凹陷。根据油气勘探 需要,进 一 步将凸起和凹陷划分,凹陷可划分为古近系 一 新近 系构造带如中央断裂背斜带 、洼陷带;凸起 可划分为低凸起、潜山披覆构造带。此外,正、负向构 31No,2009ChinaPetr oleumExploration、N 心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造单元之间的过渡带根据坡度相对大小,又可进 一 步 划为陡坡带、斜坡带 ” 。 显然,这 一 方案主要是针对断陷期 古近纪构造 地质特征而建立的。如上所述 ,新近纪拗陷期,断裂活 动性大大减弱,沉积环境、盆地结构、充填方式发生了 根本转化,凹陷的分隔性消失,成为了统 一 的、广域的 沉积盆地。这 一 划分方案已不适用,如中央断裂背斜带 已不明显,洼陷、陡坡已不存在 图2。该期地层超 覆带分布广泛,是新生代地层超覆最为发育的时期。 在充分调研前人对渤海湾盆地构造单元的划分方 法和依据的前提下,根据新近纪构造发育演化、构造样 式和沉积充填特点,将拗陷期 新近纪构造单元划分 为4个构造带坳缘超覆带、浅凹带、缓坡带和披覆构 造带图2、图3。各个构造带的特征分述如下。 拗 陷 期 断 陷 期 热, I 缓坡带浅凹带 缓坡带 热 隆起区 。 I 缓坡带 洼陷带 喘辫 洼陷带 陡坡带 凸起 II 背斜 带 lII 图2新近系 一 古近系构造带划分对比剖面图 F i g .2T heprof i leofNeogene P aleogenestr uctur alzonesdivision 图3济阳坳陷新近系构造带划分平面图 Fig.3 T heplane ofNeogene -P aleogenestr ucturalzonesd ivision o任安身、杜公瑾 ,济阳坳陷构造变动特征及其形成机制探讨,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研究报告集 第20集,198 5。 彳刍 厂 中国石油勘探 2009年第1期 32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2 .1坳缘超覆带 坳缘超覆带以隆起区边缘T。超覆线为界,为坳陷 边缘T,超覆线以外至新近系尖灭以内的广阔区域,分 布面积为10530km 。 。坳缘超覆带无古近 系的地层沉积, 即在断陷期处于沉积盆地之外为隆起区,是拗陷期盆 地的增生部分。新近 系表现为 自下而上地层明显的层 层超覆,由内向外厚度急剧变薄,下部地层向上逐步缺 失。坳缘超覆带除在T,超覆线 一 带局部发育少量断层 外,大部分的广阔区域很少有断层发育。 坳缘超覆带构造样式较为简单,剖面上为超覆楔 式构造样式,新近系自下而上层层超覆,形成内厚外薄 的楔子。平面上常以隆起边缘古梁子为背景,发育大型 继承性鼻状构造。 2 .2浅凹带 浅凹带位于坳陷内部中心区域,外缘 一 般以古近 纪 一 新近纪持续活动的二级主控断层为界。这些断层 到新近纪时期仍有较大的活动量,断层落差在100 ~ 500m之 间,对新近系的沉积有 一 定控制作用。浅凹带 以随坳陷的下拗地层稳定发育为特征,是新近系发育 全、厚度大、埋藏最深的部分;但相对古近 系而言,其 地层厚度变化 幅度小,下凹较浅。浅凹带分布面 积 7l OOkm 。 。 浅凹带断裂发育,构造样式也非常丰富,概括起来 在剖面上发育似花状和收敛断阶状两种构造样式。 似花状构造样式常发育在浅凹带的中部断裂带上, 由 一 组主控断裂和 一 组相向而掉的浅部调节断层组合 而成,其形成机制为下部塑性盐层拱升造成上部岩层 拉张下 陷。似花状构造样式在平面上主要表现为交叉 或网状断裂组合样式。 收敛断阶状构造样式主要发 育在浅凹带 的北部, 剖面上为向深部收敛的断裂组合,表现为断阶、马尾、 Y字式等,由控凹断裂及派生断层组成,为顺二级主断 裂重力滑动、拉张作用形成。平面上各二级断裂总体表 现为雁列式组合,局部形成帚状断裂组合_1]。 2.3缓坡带 最为宽广,分布面积达21350kr n 。 。 缓坡带发育阶梯状断层。由于长期继承性的断陷 活动,往往形成与斜坡区域性走向 一 致的顺向断层,构 成 “ 顺向阶梯 ” ,但这些断层延伸距离较短,落差亦较 小。因此剖面上主要形成平行断阶状断裂组合样式,但 相同的剖面样式下在平面上的表象形式可以有多种, 主要有平行式断裂组合、雁行式断裂组合和交叉式断 裂组合3种。 2.4披覆构造带 披覆构造带为缓坡带所包围的孤立构造,以T。超 覆线或二级断裂为界,数目众多,但单个构造面积较 小,分布总面积仅2695km 。 。新近系超覆 一 披覆其上, 形成披覆背斜或局部形成鼻状构造。 披覆构造带是在前古近纪基岩古地形隆起背景上 发育形成的构造带,剖面上常为背形构造样式,如边界 为二级断裂所控制,则形成断块 一 背形式构造。平面上 总体为 一 大型披覆背斜或半背斜,局部为鼻状构造样 式。 3石油地质意义 济阳坳陷古近系的大规模油气聚集、成藏期在馆 陶末期 一 明化镇期广义的晚期成藏,而新近系的大 规模成藏则更晚,在第四纪狭义的晚期成藏,至今 仍在进行,新近纪以来的新构造运动对成藏起了关键 的控制作用。新构造运动造就了新近 系不同于古近系 的构造特征和沉积类型 ,同时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成 藏特征与油气分布规律【 2 l。 济阳坳陷新近 系形成的油气藏与断裂有密切关系。 济阳坳陷新近系不具备生烃能力,其油气藏均为它源 油气藏;因此,长期活动的油源断层及晚期活动断层的 存在是油气聚集成藏的关键。新构造运动产生的断裂 非常发育,油气往往沿馆陶期和 明化镇期主断层及其 派生的 一 系列张性断层分布。此外,馆陶组下段河流相 储层稳定分布,利于油气的横向运移,使油气聚集明显 受正向构造的控制,迄今为止,济阳坳陷探明的新近系 储量78%分布在披覆构造带上。不同的构造带形成了 不同的油气聚集有利区图4。 .⋯景苎妻譬三 浅 粤 箩羔 ” 竺著● -謦 军譬 擘皇 粤辱孳。 , 3 .7披覆构造蒂袖彳聚集区 围绕浅凹带分布,为向隆起及潜山构造抬升的斜坡,构 ⋯⋯⋯⋯一⋯ ⋯ 。 造平缓,倾角 一 般小于5 。 。地层相比浅凹带发育略薄, 发育披覆构造油藏、地层超覆油藏、岩性油气藏和 超覆特征不明显,断裂发育,较浅凹带差。缓坡带面积 鼻状构造油藏等。以构造油藏为主,为新近系最有利的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构造带 ┃ 油藏类型 ┃ 实例 ┃ 模式图 ┃ ┃ 构造带 ┃ 油藏类型 ┃ 实例 ┃ 模式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j L ┃ ┃┃ ┃ ┣━━ ━ ━━ ━ ━━━ ━ ━━┫ ┃ ┃┃ ┣ ━━━ ━ ━━ ┫ ┃┃ 披覆构造油藏 ┃ 孤岛油田 ┃ ≥翟苓孓 ┃┃┃ 滚动背斜油藏 ┃ 营 13 一 103 ┃ V ┃┃ ┃ ┃┃ ┃ ┃ 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凹┃岩性油气藏┃东辛油田┃ 历庐 ≮心┃ ┃ 披 ┃ 地层超覆油藏 ┃ 太平油田 ┃ 亏 罐 - ,十 十 十 。 ■■ ┃┃┃ ┃ ┃┃┃ 覆 ┃┃┃ ┃ ┃┃ ┃ ┃┃ ┃ 构 ┃┃ ┃ ┃┃ 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造 ┃ ┃┃ ◇ ┃ ┃┃ 断块油气藏 ┃ 辛 76 6 ┃ 纱k ┃┃ 骷 ┃ 鼻状构造油藏 ┃ 垦东1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岩性油气藏 ┃ 林樊家油田 ┃ 卢姜 ≤ ┃ ┃ ┃ 地层超覆油藏 ┃ 乐安油田 ┃ 、 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缓 ┃ ┃┃ 蚤~ ┃┃ ┃ ┃┃ 耳\ ┃ ┃ ┃┃┃ ┃ ┃ 坳 ┃ 地层超覆油藏 ┃ 推测 ┃ 凑 ┃┃ 坡 ┃ 鼻状构造油藏 ┃ 蘸134 ┃┃ ┃ 缘 ┃┃ ┃ ┃┃ ┃ ┃┃ ┃ ┃ 超 ┃ ┃ ┃┃ ┃ 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覆 ┃┃ ┃ 弋◇ ┃ ┃ ┃ 岩性油气减 ┃ 老河l l油田 ┃ ● - ┃ ┃ 带 ┃ ┃ ┃┃ ┃ ┃┃ ┃ ┃┃ ┃ 鼻状构造油藏 ┃ 推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4济阳坳陷新近系各构造带油藏类型分布 F i g .4D istri butionofr es ervoirtypesinal lNeogenestr uctur alzones of J i yangD epres sion 油气聚集区。 3 .2缓坡带油气聚集区 主要形成地层超覆油藏,其次为鼻状构造油藏和 岩性油气藏,为仅次于披覆构造带的有利油气聚集区。 3 .3浅凹带油气聚集区 主要发育滚动背斜油藏、断块油气藏和岩性油气 藏。 3 .4坳缘超覆带油气聚集区 尚未发现油气藏,预测应发育地层超覆油藏、鼻状 构造油藏等。 显然,研究新近系构造运动和沉积特征,进行构造 带的划分,对于研究盆地发育演化与油气成藏、新构造 运动与晚期成藏的关系,以及指导新近 系不同构造带 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石油地质意义。同时这 一 成果 对于渤海湾盆地乃至整个中国东部陆相断陷盆地的研 究具有普遍意义 。 / / J /国石油勘探 2009年第1期 34 4 主要结论 1新近系与古近系相比具有独特的构造特征主 控断裂活动减弱,走向由北西 向北东及北东东向转化; 盆地充填方式 由快速充填向缓慢超覆转化; 盆地结构 由不对称半地堑向近对称性转化;沉积环境由湖泊向 河流相转化。 2根据新近系构造发育演化、构造样式和沉积充 填特点,将新近系构造单元划分为坳缘超覆带、浅凹 带、缓坡带和披覆构造带4个构造带。 3新近系构造带控制了圈闭类型的发育和油气 聚集带的分布,形成了披覆构造带、浅凹带、缓坡带、 坳缘超覆带4个油气聚集区。新构造运动产生的断裂是 油气聚集成藏的关键。 参考文献 ⋯ 张宗檩 .济阳坳陷低级序断层组合样式及成因机制.石油大 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4,2831 ~ 4. [2]王学军,郭玉新,杜振京,等 .济阳坳陷石油资源综合评 价与勘探方向[J ]. 中国石油勘探,2007,1237 ~ 12.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