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 3 7卷第 2期 2 0 1 5年 3月 石 油 雾 劈 弛 届 PET RoL EUM GEoLoGY & E XP ERI MENT Vol _ 3 7. No . 2 Ma r . , 2 0 1 5 文章编号 1 0 0 1 6 1 1 2 2 0 1 5 0 2 0 1 7 9 0 8 d o i 1 0 . 7 6 0 3 / s 4 0 9 7 2 0 1 5 0 0 2 8 0 冀 中坳陷文安斜坡第三系油气有效输导体 系研究 郭 凯 , 曾溅辉 , 金凤鸣 , 郗秋玲 , 巩兴会 1 . 中国石油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解释研究中心, 北京1 0 0 1 0 1 ; 2 . 中国石油大学 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 0 2 2 4 9 ; 3 . 中国石油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 北京1 022 4 9 ; 4 . 中国石油 华北油田 勘探开发研究院, 河北 任丘0 6 2 5 5 2 ; 5 . 中国石化 上海海洋油气分公司 研究院, 上海2 0 0 1 2 0 摘要 通过断层和砂体特征 、 古鼻状构造 、 断层活动史及有效运移通道指 数等分析 , 对冀 中坳陷文安斜坡 第三 系油 气输导体 系 的 组成与有效性及其对油气运移的影响进行 了研究 。研究区输导体系主要由骨架砂 岩与多级顺 向和反向断层组成 , 倾伏 于斜坡西 侧生油洼槽 的多个古鼻状构造与该 区输导体系的 良好配置构成 了油气向斜坡汇集与运移 的有利条件 ; 油气 大规模运移 时斜坡上 主要 断层 的垂 向输导作用有 限, 而众多 N E向断层侧 向调节所导致 的砂砂对接使得油气可穿层运移 , 油气主要以由深层 至浅层 的 阶梯状 长距离侧 向运移为 主。 关键词 输导体 系; 鼻状构造 ; 生长断层 ; 油气运移 ; 冀 中坳 陷 中图分 类号 T E 1 2 2 . 1 文献标 识码 A Effe c t i v e pe t r o l e um m i g r a t i o n s y s t e m i n t h e Te r t i a r y o f W e n’ a n S l o p e,J i z h o n g De p r e s s i o n G u o K a i , Z e n g J i a n h u i , J i n F e n g mi n g , X i Q i u l i n g ,G o n g X i n g h u i 1 . G e o s c i e n c e C e n t e r , C N P C G r e a t w a l l D r i l l i n g C o m p a n y , B e O i ng 1 0 0 1 0 1 , C h i n a ; 2 S t a t e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P e t r o l e u m R e s o u r c e s a n d P r o s p e c t i ng, Ch i na U n i v e i t y ofP e t r o le u m, B e ij i ng 1 02249 , Chi na; 3 . C o l le g e of C .e o s c i e n c e s , Chi na U n i v e i t y ofP e t r o le u m, B e i ng 1 022 4 9 , Chi na ; 4 .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ofE x p l o r a t i o n a nd D e v e lo p m e nt, H u a b e i O i l d , C N P C, R e n q i u , H e b e i 0 6 255 2 , Ch i na ; 5 .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te ofS I N O P E C S h a ngh a i O ff s h o r e O i l G a s Com p a ny , S hanghai 2 0 0 1 20, Chi na Abs t r a c t Ba s e d o n t h e a na l y s i s o f t h e c h a r a c t e ris t i c s o f f a ul t s a n d s a n d b o d i e s ,p a l e o n o s e s t r u c t ur e s ,f a u l t a c t i v i t y a n d e f f e c t i v e mi g r a t i o n p a t h wa y i n d e x,t h e c o n s t i t u t i o n a n d e f f e c t i v e n e s s o f t h e mi g r a t i o n s y s t e m i n t h e T e r t i a r y o f t h e W e n’ a n S l o p e o f t h e J i z h o n g De p r e s s i o n a n d i t s e f f e c t o n o i l mi g r a t i o n w e r e s t u d i e d . T h e mi g r a t i o n s y s t e m o f t h e s t u d y a r e a wa s ma i nl y c o mp ris e d o f f r a me wo r k s a n d s t o n e s a n d ma n y n o r ma l o r r e v e r s e f a u l t s . S e v e r a l p a l e o - n o s e s t r u c t u r e s t o w a r d s o i l s o u r c i n g s a g s l o c a t e d i n t h e w e s t o f t h e We n’ a n S l o p e a n d t h e i r ma t c h wi t h t h e mi g r a t i o n p a t h wa y s y s t e m wa s f a v o r a b l e f o r o i l c o n v e r g e nc e a n d mi g r a t i o n t o wa r d s t h e s l o p e .Ve r t i c a l m i g r a t i o n w a s l i m i t e d d u r i n g l a r g e s c a l e o i l mi g r a t i o n ,b u t l a t e r a l m i g r a t i o n c o u l d o c c u r t h r o u g h s a n d j u x t a p o s i t i o n o f d i f f e r e n t f o rm a t i o n s l a t e r a l l y a d j u s t e d b y ma n y N E f a u l t s . L a d d e r l i k e l a t e r a l m i gra t i o n o v e r l o n g d i s t a n c e f r o m d e e p t o s h a l l o w wa s t h e d o mi na n t mi g r a t i o n p a t t e rn . Ke y wo r d s mi g r a t i o n p a t h wa y s y s t e m;n o s e s t ruc t u r e ;g r o w t h f a u l t ;o i l mi g r a t i o n;J i z h o n g De p r e s s i o n 输导体系是连接源岩与圈闭的桥梁与纽带 , 其 实质是所有油气运移通道及相关 围岩的总和[ 1 - 2 ] 。 众多学者 已对输导体系的类型与组成 、 输导方式与 特征及 其对 油气 成藏 的控制 等进 行过 有 益 的探 讨 『 1 ] 。一般来 说 , 输导 体 系主要 包括 断层 或裂 缝 、 渗透性砂体和不整合 。 目前 已在断层封闭性及 断裂带的输导作用 [ 5 ] 、 不整合的结构及其输导作 用 [ 8 0 ] 以及储 层非 均质 性所 导 致 的差 异输 导作 用 _ 1 卜 ] 等方面进行 了许多卓有成效的研究 。随着 研究 的深入 , 对于输导体系的研究已不再是单纯的 静态刻画, 而更侧重于对输导体系的时空演化及其 有效性进行分析 , 从而阐明连接烃源灶与圈闭的有 效输导体 系及优势运移路径 [ 1 3 - 1 5 ] 。迄今 为止 , 尽 管 已有不少学者对冀 中坳 陷文安斜坡的油气成藏 特征与分布规律进行过研 究[ 1 6 - 2 1 ] , 但这些研究 多 侧重于简单的油气成藏条件 与成藏特征总结 , 尚没 收稿 日期 2 0 1 3 - 1 1 一 o 6 修订 日期 2 0 1 5 一 叭一1 4 。 作者简介 郭凯 1 9 8 6 一 , 男 , 博 士 , 工程师 , 从事 油气成 藏综合 地质研究 。E ma i l g k 1 2 2 8 1 2 6 . c o rn。 基金项 目 国家油气重大专项 2 0 1 1 Z X 0 5 0 0 6 - 0 0 1 资助 。 l 8 0 石 油 雾 驺 沾 届 第 3 7卷 有系统地对文安斜坡第三系油气输导体 系的有效 性进行过研究。本文旨在通过对文安斜坡断层 、 砂 体与不整合及其组合关系的分析 , 并结合地质 、 地 化等资料 , 对文安斜坡有效输导体系的形成及其控 制下的油气有效运移通道进行研究, 以期对该区的 油气运聚规律有系统的认识 1 地质概况 文安斜坡位于冀中坳陷霸县凹陷东部 。 东向大 城凸起过渡 , 西 与霸县洼槽 和马西一郸州洼槽 相 邻 , 向南延伸至饶 阳凹陷的南马庄构造 , 北 以里澜 断裂与武清凹陷相隔 图 1 。斜坡整体处于西断 东超的霸县箕状 凹陷的东 部缓 坡带 . 是 一个 N N E 向展布的东抬西倾的沉积斜坡 , 面积约 1 2 0 0 k m , 区域地层西倾 , 第 三系各组段 由西向东逐层超覆。 频繁 的构造活动使斜 坡 内发育 了 N E N N E向和 N W 向 2组断裂体系 . 其 中. 第三系以 N E N N E向 断裂体系为主。斜坡可分为北 、 中 、 南 3段 , 其 中, 中南段发育 4个宽缓 的断裂鼻状构造带 , 自北向南 依次为中段的苏桥南 、 史各庄鼻状构造和南段的长 丰镇 、 议论堡鼻状构造 且斜坡低部位至高部位大 致 以两排顺 向断层为界 , 可划分为内、 中 、 外 3个断 层或沉积坡折带 图 1 。文安斜坡第三系在古近 系各层段 沙四段一东营组 及新近系馆陶组均发 现油气 , 以构造 、 岩性一构造或构造一岩性油气藏 为主 , 斜坡中段油气分布层位普遍较浅 , 而南段分 布层位普遍较深 _ 】 。其西邻的霸县和马西一鄣州 洼槽沙三段和沙一下亚段主力烃源岩生成 的油气 为斜坡的主要油气来源。该区多油源 、 多断裂的特 点使其油气运移情况复杂 , 同时由于多年的勘探使 得斜坡上较易发现的油气藏已发现殆尽 , 勘探难度 越来越大, 亟需在斜坡带油气成藏规律等认识上有 所 突破 2 输导体系组成及特征 一 般来说 , 输导体系主要 南砂岩输导层 、 不整 合以及断层与裂缝等诸 多要 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 成 。 文 安斜 坡 的输 导体 系 主要 南各 级 断层 与 图 1 冀中坳陷文安斜坡中南段构造位置与特征 F i g . 1 S t r u c t u r a l l o c a t i o n a n d f e a t u r e s o f mi d d l e a n d s o u t h e r n s e g me n t s i n We n’ a n S l o p e,J i z h o n g D e p r e s s i o n 第 2期 郭凯. 等. 冀 中坳陷文安斜坡第三系油气有效输导体系研究 -l 8 l 各层位的连通砂体交错配置形成。 2 . 1 砂岩输导体 文安斜坡中南段第 三系沉积物源主要来 自东 侧的大城凸起 。 在斜坡背景下沙三段一馆陶组经历 了从湖相沉积到河流相沉积的演变. 不同时期骨架 砂体 的类型与发育特征明显不同。总体来看 , 文安 斜坡骨架砂岩发育 的主体部位呈现 出 白较深层位 至较浅层位逐渐 由斜坡内带向斜坡外带迁移 , 由南 段向中段迁移 的特点 。沙三段 和沙二段骨架砂岩 以i角洲前缘 的各类砂体为主, 主要分布于斜坡较 低部位的中内带 , 且 以南段分布为主 , 累计厚度普 遍在 7 5 m 以上 罔 2 a , b 。沙一段和东营组骨架 砂岩多为j角洲前缘分流河道砂及河流相砂体 , 主 要分布于斜坡较高部位的中外带 , 且以中段最为发 育 , 厚度多在 6 0 m 以上 2 c , d 。此外 , 馆陶组 砂体主要 为河道砂 . 砂岩几乎遍布于整个文安斜坡 且普遍较厚。骨架砂岩的分布与斜坡上 中段油气 分布层位较浅、 而南段分布层位较深这一油气分布 规律 l 】 具有一致性 . 表明骨架砂岩发育对斜坡上 的油气分布具有重要作用 2 . 2断层输导体 文安斜坡第三系断层主要呈 N E向和 N E E向 展布, N E向断裂多为斜坡上的主断层, 延伸较长 , 多在几至数十千米 图 1 。斜坡 中段第 j 三 系断层 多是在古 近纪 区域伸 展作 用下 形 成 的伸 展 正断 层 ] . 且多为古近纪持续发育的生长断层l 2 。这 些生长断层倾向 N W 或 S E, 倾角多在 5 0 。 ~ 7 5 。 , 对 斜坡的沉积结构及油气成藏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此外 . 还发育众多 N E E向后期浅层小断层 , 这些小 断层在剖面上常与早期断层构成“ Y” 字形 、 反“ Y” 字形和复合“ Y” 字形等多种组合 图 3 。斜坡南 段 主要发育马西一陵城 、 梁召 、 王仙庄 3条主生长 断层及众多的次级小断层 , 均属于马西走滑断裂系 统[ 2 。马西断层北部为 显著走滑段 , 走 向近 S N, 延伸约 2 0 k m, 断面陡直 , 以两倾为主 , 局部东倾并 具逆断特征, 该断层控制了马西洼漕 的发育, 沟通 了马西洼槽烃源岩与斜坡储集层。 此外 , 受基底抬升活动的控制, 凹陷中还发育了 多期局部不整合 , 如沙三中亚段底部及沙二段底部 不整合。 但这些局部不整合在文安斜坡多分布局限 或不发育 , 难以成为有效的油气运移通道。而文安 斜坡馆陶组底部不整合之上普遍发育 了一套厚度在 2 0 ~ 6 0 m的砂砾岩 , 这套底砾岩广泛且稳定分布, 理 论上可以成为 良好的油气输导层_ 9 j 。但由于该套不 整合输导层分布较浅 , 因而其实际输导作用有限, 仅 在斜坡外带高部位具有一定的输导作用。 因此 . 文安斜坡第三系输导体系主要南骨架砂 岩与断层构成 , 骨架砂岩的发育区多对应断层 的展 布区域 图 2 , 受断层错断作用 , 不 同层位的骨架 砂岩相互对接 , 砂体与多级顺向和反向断层等输导 体组合配置形成了研究 区独特 的阶梯状输导体 系 图 3 , 为油气 由斜坡内带 向外带 的阶梯状运移创 造了条件。 3 油气来 源及运移指 向 3 . 1 油源对 比 文安斜坡南段毗邻马西一郭州洼漕 , 而中段 则 与霸县洼漕相接 , 主要发育沙一下亚段 、 沙 i中一 下亚段 2套烃源岩 , 其次为沙四段源岩 , 具有 多洼 漕 、 多套烃源岩供油的特点。沙一下亚段烃源岩南 富氢页岩和暗色泥岩组成 , 在霸县洼漕和马西一郑 州洼漕均有发育 , 具有明显的植烷优势 , 姥植 比一 般小于 0 . 7 , P h / n C . 一般大于 1 l 2 。沙三中一下亚 段 烃源岩也在霸县洼漕 和马西一鄣州洼漕均有发 图 2 冀中坳陷文安斜坡沙 段一东营组砂岩分布与第三系断裂叠合图 F i g . 2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o f s a n d s t o n e s f r o m 3 r d me m b e r o f S h a h e j i e F o r ma t i o n t o D o n g y i n g F o r m a t i o n a n d i t s o v e r l a y w i t h f a u l t s i n t h e T e r i a r y o f We n’ a n S l o p e,J i z h o n g De p r e s s i o n l 8 2 石 油 寥 驺沾 届 第 3 7卷 图 3 冀中坳陷文安斜坡中段 a 与南段 b 第三系输导体系组成特征 F i g . 3 C h a r a c t e ri s t i c s o f t h e m i g r a t i o n p a t h w a y s y s t e m i n t h e T e r i a r y o f mi d d l e a a n d s o u r t h e r n b s e g me n t s o f We n ’ a n S l o p e ,J i z h o n g De p r e s s i o n 育 , 具有较 明显 的姥鲛烷优势 , 姥植 比绝大多数大 于 0 . 8 , P h / n C . 多在 1 . 5以下l 2 。沙四段烃源岩分 布局限, 仅在霸县洼漕深层发育 , 其姥鲛烷优势十 分明显 , P r / P h一般大于 2 , P h / n C 多小于 0 . 5 l 2 引。 本次将所获得 的 1 6个 原油样 品与各套烃源 岩对 比, 结果表明文安斜坡存在 4种类型的原油 。 I类 原油主要来 自沙一下亚段 E s l 烃源岩 , 具有低 姥植比、 高 P h / n C . 的特点 图 4 , 在斜坡南段与中 段均有分布。 Ⅱ类原油主要 来 自沙三 中一下亚段 E s 中 ’ 烃 源 岩, 具 有较 高 的姥 植 比, 较低 的 P h / n C , 图 4 , 在斜坡南段与中段均有分布。Ⅲ类 原油为混源油, 原油与沙一下亚段和沙三中一下亚段 烃源岩均有相似性 图 4 , 也在斜坡南段与中段均有 分布。Ⅳ类原油主要来 自深层沙四段 E s 烃源岩, 具有很高的姥植 比和很低的P h / n C 图4 , 仅在斜 图 4 冀 中坳陷文安斜坡烃源岩与 原油的 P r / P h与 P h / n C 关系 F i g . 4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 P r / P h a n d P h / n CI 8 o f s o u r c e r o c k s a n d c r u d e o i l s i n We n’ a n S l o p e ,.1 i z h o n g De p r e s s i o n 坡 中段近霸县洼槽地区分布。 第 2期 郭凯 , 等. 冀 中坳 陷文安斜坡第i系油气有效输导体 系研究 -l 8 3 总体来看 . 沙一下亚段和沙 i 段 2套主要烃源 岩生成的原油均运移至斜坡 . 且 可能在斜坡中高部 位混源。南于文安斜坡 自形成伊始一直为面向洼 槽的西倾斜坡 , 因而可以推测文安斜坡南段的原油 应主要来 自其西侧 紧邻的马西一鄞州洼漕 , 而 中段 的原油则主要来 自西侧霸县洼漕 , 且均主要 由沙一 下亚段和沙i中一下亚段烃源岩供油 。因此 , 供烃 洼漕及其内烃源岩 的分布与发育特征导致 了文安 斜坡油气分 区运移的格局 3 . 2 古鼻状构造 古近纪渐新世以来 , 渤海湾盆地已由中生代时 期的左旋剪切压扭构造体制 , 转变为拉张兼具右旋 剪切的张扭构造体制 2 , 在这一 区域应力环境下 冀 中坳陷形成了拉 张背景下的与剪切走 滑作用有 关的新生代伸展构造系统, 且随着渐新世中晚期右 行走滑作用及其扭转作用 的增强 , 坳陷东部形成了 一 系列 的 N W 向鼻状 隆起l 2 。文安斜 坡发 育 的 4个N W 向断裂鼻状构造带也正与此有关 。这些鼻 状构造倾伏角多为 4 。 ~ 6 。 , 轴部到翼部起伏高度约 1 0 0 m, 在斜坡 中高部位宽约 4 ~ 7 k m 图 5 。 从图 2可知 . 研究区大片的区域性骨架砂岩主 要嗣绕这些断裂鼻状构造带的轴部或翼部分布 . . 且 主要断层的延伸方 向与鼻状构造的倾 向斜交或近 垂直 , 因而这些鼻状构造与研究区断层和砂体组成 的输导体系形成了有利的配置。 南于区域性 的倾 伏构造具有 良好 的汇 油作用 2 7 3 , 因此文安斜坡上 向西倾伏于各生油洼漕 的这些 宽缓鼻状构造成 为 油气运移的主要指向 , 汇集于鼻状构造 的油气会进 一 步沿着断层与砂体组成的阶梯状输导体系不断 向斜坡高部位调整运移 。 遇到有利的遮挡条件便聚 集成藏 4 输导体系的有效性与油气运移 4 . 1 输导体 系的时间有效性与油气运移 断层的活动性是决定油气沿断层垂向或侧 向 25 20 靶 l 5 1 m 沙四一孔店期 沙 三期 沙 二 期 沙一期 东营期 一一鼍 - 一马西断层北段 - - 一 王仙庄断层 - 粱召断层 一由一 w6 4 井东断层 一 一 W1 0 2 井东断层一x _ 一 6 2 井西断麒 S 1 2 井东断层 a . 生长指数 图5 冀中坳陷文安斜坡史各庄鼻状构造地震剖面 Fi g. 5 Se i s mi c c r o s s s e ct i o n s ho wi ng S h i g e z h ua n g n o s e d s t r u c t u r e i n We n ’ a l l S l o p e ,J i z h o n g D e p r e s s i o n 运移的主要因素l 7 ] 。在以断层和砂体为主的输导 体系中。 断层的活动性及其与砂体的配置关系无疑 对油气运移方式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 其与油气运 移时期的关系更是从 时间层面上影响了输导体 系 输导油气的方式。因此 , 以断层和砂体 为主的输导 体系的时间有效性分析 主要是指断层的活动 史与 油气运移期的匹配关系。 一 般来说 , 断层 的活动性直接影响其垂 向封 闭 性 . 活动性 强的断层往往具 有较强 的垂 向输 导作 用 , 但 当断层活动速率小于 1 0 m / Ma时 , 其输导能 力将大大降低而以垂向封闭为主l 2 。对控制研究 区油气成藏 的主 要生 长断层 的生长 指数 与古 落 差分析表明 , 这些持续活 动的生长断层一般 在孑 L 店期一沙一 期 活 动较 强 烈 , 至 东 营期 活 动 全 面 减弱 图6 , 在东 营期及 以后 的最大活动速 率为 一 一 马西断层北段 一 王仙庄断层 - - 6 . 一 粱召断层 . -W6 4 井东断层 一 W1 0 2 井东断层一x - 一 6 2 井西断层 S 1 2 井 东断层 b . 古落差 图 6 冀 叶 1 坳 陷文安斜坡主要生长断层 的生 长指 数与古落差分析 l 8 4 石 油 察 茸 叁 沾 届 第 3 7卷 1 5 m/ Ma , 平均为 9 m/ M a l 2 引, 活动微弱。因此 , 该 区主要生长断层在东营期 以后的垂向输导作用较 弱 , 绝大多数断层 以垂 向封闭为主。文安斜坡的供 油洼漕霸县和马西一郭州洼漕沙三段烃源岩 主要 生排烃期 为馆陶期一明化镇期_ 2 引, 沙一 下亚段 烃源岩也主要在馆陶期末开始生油 2 9 ] 。结合 断层 的活动史可知 , 油气大规模运移时斜坡上的断层已 基本无垂 向输导能 力, 油气沿断层 的垂 向运移有 限 , 应主要 以沿砂体的侧向运移为主。 4 . 2 输导体系的空间有效性与油气运移 研究表明, 油气在输导层二次运移的过程中只 沿有限的优势通道进行 , 真正的油气运移通道可能 只占整个输导层 的 1 %~ 1 0 %l l 。而油气显示记 录了油气在输导层中运移或分布的情况 . 但是单独 利用油气显示的分布与厚度不能很好地反映油气 运移通道 , 因而有学者将油气显示厚度与输导层的 厚度结合起 来分析有 效运移通 道 的变化_ 3 。据 此 , 本文将某一层位输导层的不同含油级别的累计 油气显示厚度 考虑到荧光显示易受污染, 计算 时 取其厚度值 的 5 0 % 与该层骨架砂岩 累计 厚度的 比值称为油气有效运移通道指数 , 并应用该指数来 表征输导层发生过油气运移 的有效通道 , 进而反映 该输导层 的有效输导范围及油气运移特征。 从有效运移通道指数的分布来看 , 各层位的有 效运移通道差异很大。沙三段有效运移通道 主要 位于斜坡内带 , 中外带分布有 限 图 7 a 。沙二段 有效运移通道分布较广 . 在斜坡南段主要围绕议论 堡鼻状构造分布 . 内带的马西断层和中外带的王仙 庄断层都有分布 , 而在中段主要围绕史各庄和苏桥 南鼻状构造带分布 图 7 b 。沙一段有效运移通道 在斜坡南段主要沿中外带的王仙庄断层分布 . 在内 带马西断层附近分布明显减小 . 而在中段虽仍主要 分布于史各庄和苏桥南鼻状构造带 , 但其位置已经 明显偏 向于斜坡 中外带 图 7 c 。相 比于沙一段 , 东营组有效运移通道进一 步向斜坡 中段史各庄 和 苏桥南鼻状构造的中外带分布 , 而在南段基本无分 布 图 7 d 。馆陶组有效运移通道仅分布于史各庄 和苏桥南鼻状构造的外 带高部位 图7 e 。 总体来 图7 冀中坳陷文安斜坡沙三段~馆陶组油气有效运移通道指数分布 F 唔 7 E f f e c t i v e h y d r o c a r b o n m i g r a t i o n p a t h w a y i n d e x f r o m t h e 3 r d m e m b e r o f S h a h e j i e F o r ma t i o n t o Gu a n t a o F o r ma t i o n i n W e n’ a n S l o p e ,J i z h o n g De p r e s s i o n 第 2期 郭凯, 等. 冀中坳陷文安斜坡第三系油气有效输导体系研究 1 8 5 看 , 在斜坡中段有效运移通道逐渐由内带沙三段和 沙二段调整运移至中外带东营组和馆陶组 , 而在斜 坡南段则主要由内带沙三段和沙二段调整运移至 沙一段 ; 有效运移通道逐渐由内带近洼漕处 向斜坡 中外带直至外带高部位分布 。 油气运移层位也逐渐 变新 , 表现出长距离侧 向运移的特征。 由于研究 区断层的垂向输导作用有 限, 因而由 内带至外带油气运移层位的变新可能主要受断层 的侧 向输导作用控制 , 即断层导致不 同层段的砂砂 对接 , 从而实现油气的穿层运移 。综合分析认 为, 随着运移距离的增加 , 研究 区鼻状构造带上多条北 东向断层不断侧向调节 , 使得油气实现了由低部位 至高部位 、 由深层至浅层 的阶梯状 长距离侧 向运 移。而在油气运移的过程中, 当遇到侧向封闭性较 好的断层或断层导致砂泥对接 良好时 。 油气将受遮 挡而聚集成藏 , 从而形成了研究区主要油气藏沿断 层分布的规律 。这也进一步说明, 斜坡上油气藏的 分布主要受控于断层展布及其与砂岩 的配置关系 . 因而未来的勘探方 向之一是加强对断层的研究 , 围 绕与断层相关的断层油气藏或复合油气藏进一步 突破。 5结 论 1 广泛发 育的骨架砂岩与多级顺 向和反 向 断层构成 了文安斜坡第三系独特 的阶梯状输导体 系, 而倾伏于生油洼槽的区域性古鼻状构造及其与 以断层和砂体为主的输导体系的良好配置 . 有利于 来 自斜坡西侧霸县和马西一郭州洼槽的油气 向斜 坡分区汇集并且向斜坡高部位运移。 2 油气大规模运移 时斜坡上主要断层 的垂 向输导能力较弱。 主要以沿砂体的侧向运移为主, 而鼻状构造带上多条北东 向断层侧 向调节所导致 的不同层段的砂砂对接使得油气可穿层运移. 从而 表现出由斜坡 内带至外带 、 由深层至浅层的阶梯状 长距离侧 向运移特征。 参考文献 [ 1 ] 谢泰俊. 琼东南盆地天然气运移输导体系及成藏模式 [ J ] . 勘探家 , 2 0 0 0 , 5 1 1 7 - 2 1 . X i e T a ij u n . N a t u r a l g a s mi g r a t i o n c o n d u c t in g s y s t e m a n d r e s e r v o i r f o r m a t i o n p a t t e r n i n s o u t h e a s t H a i n a n B a s i n [ J ] . P e t r o l e u m E x - p l o r a t i o n, 2 0 0 0 , 5 1 1 7 2 1 . 【 2 ] 张照录, 王华, 杨红. 含油气盆地的输导体系研究【 J ] . 石油与 天然气地质, 2 0 0 0 , 2 1 2 1 3 3 1 3 5 . Z h a n g Zh a o l u, Wan g Hu a, Y a n g Ho n g . S t u d y o n p ass a g e s y s t e m o f p e t r o l if e m u s b a s i n s [ J ] . 0 i l &G a s G e o l o g y , 2 O O O , 2 1 2 1 3 3 1 3 5 . [ 3 ] 王良军, 邹华耀, 段金宝. 元坝气田油气输导体系及其对成藏 的控制作用[ J ]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 0 1 4 , 2 1 5 4 0 - 4 4 . Wa n g L i ang j u n , Z o u H u a y a o , D u a n J i n b a o . S t u d y o f c a r r i e r s y s t e m and i t s c o n t r o l o n h y d r o c a r b o n r e s e r v o i r s , Y u a n b a g as fi e l d [ J ] . P e - t r o l e u m G e o l o g y and R e c o v e r y E f f i c i e n c y , 2 0 1 4, 2 1 5 4 0 4 4 . [ 4 ] 吴伟涛 , 高先志 , 卢学 军 , 等. 冀 中坳陷潜 山油 气输导 体系及 与油气藏类型的匹配关系[ J ]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 0 1 1 , 3 3 1 7 8 8 3 . Wu We i t a o , G a o X i a n z h i , L u X u e j u n , e t a1. P a t h w a y s y s t e m a n d t h e i r ma t c h i n g r e l a t i o n s w i t h b u rie d h i l l r e s e r v o i r i n J i z h o n g De p r e s s i o n [ J ] . J o u r n a l o f E a r t h S c i e n c e s a n d E n v i r o n m e n t , 2 0 1 1 , 3 3 1 7 8 8 3 . [ 5 ] Y i e l d i n g G, F r e e ma n B, N e e d h a m D T . Q u a n t i t a t iv e f a u l t s e a l p r e d i c t i o n [ J ] . A A P G B u l l e t i n, 1 9 9 7 , 8 1 6 8 9 7 9 1 7 . [ 6 ] K n i p e R J . J u x t a p o s i t i o n and s e a l d i a g r a ms t o h e l p a n al y z e f a u l t s e a l s i n h y d r o c a r b o n r e s e r v o i rs[ J ] . A A P G B u l l e t i n , 1 9 9 7 , 8 1 2 1 8 7 1 9 5 . [ 7 ] 吕 延防, 付广, 张云峰, 等. 断层封闭性研究[ M] . 北京 石油工 业 出版社 . 2 0 0 2 . L O Ya n f a n g , F u Gu a n g , Z h an g Yu n f e n g, e t a1. Re s e a r c h o n f a u l t s e a l [ M] . B e ij i n g P e tr o l e u m I n d u s t ry P r e s s , 2 0 0 2 . [ 8 ] 刘敬, 陈昌, 李子敬. 源边型潜山油气成藏及主控 因素研究[ J ] . 特 种油气藏 , 2 0 1 3 , 2 0 6 4 4 4 7 . L i u J i n g , C h e n C h ang , L i Z i j i n g . R e s e ar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