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分分 类类 号号P534.53 单位代码单位代码10183 研究生学号研究生学号2007612046 密密 .级公级公 开开 吉 林 大 学 硕士学位论文 吉 林 大 学 硕士学位论文 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 铜(金) 、铁矿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 铜(金) 、铁矿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Study on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opperGold,Iron Deposits in the Western Section of Bangonghu - Nujiang Metallogenic Belt,Tibet 作者姓名田毅作者姓名田毅 专专 业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业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研究方向矿床地球化学研究方向矿床地球化学 指导教师孙国胜指导教师孙国胜 副教授副教授 赵元艺赵元艺 研究员研究员 培养单位地球科学学院培养单位地球科学学院 2009 年年 6 月月 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 铜(金) 、铁矿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铜(金) 、铁矿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Study on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opperGold,Iron Deposits in the Western Section of Bangonghu - Nujiang Metallogenic Belt,Tibet 作者姓名田毅 专业名称矿床学 指导教师孙国胜 副教授 赵元艺 研究员 学位类别理学硕士 答辩日期2009 年 6 月 3 日 未经本论文作者的书面授权,依法收存和保管本论文书面版本、电子版本的任何单位和个人, 均不得对本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进行任何形式的复制、修改、发行、出租、改编等有碍作者著作 权的商业性使用(但纯学术性使用不在此限)。否则,应承担侵权的法律责任。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学位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 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 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投稿声明 研究生院 本人同意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出版章程的内容, 愿意将本人的学位论文委托研究生院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 志社的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投稿,希望中国优秀 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给予出版,并同意在中国博硕士学位论 文评价数据库和 CNKI 系列数据库中使用,同意按章程规定享受相关 权益。 论文级别■硕士 □博士 学科专业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论文题目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铜(金) 、铁矿床岩石地球化 学特征研究 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作者联系地址(邮编) 吉林省长春市建设街 2199 号(130026) 作者联系电话13404311786 内容提要内容提要 研究区位于青藏高原的西部地区。这里的地质工作程度低,空白区较多,已知的矿床无论 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还不足以真正反映成矿作用的本来面目。西藏的铜矿在中国占有重要地 位,藏东的玉龙斑岩型铜矿带是中国新生代最重要的内生矿床集中产地,而班公湖怒江碰撞 构造带也具有类似的成矿条件,虽然已知的成型矿床还不多,但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本文以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的多不杂、 尕尔穷铜矿和弗野、 材玛铁矿四个矿床为研 究对象,通过对含矿岩浆岩的常量、微量、稀土元素等化学成分的研究,确定了班公湖怒江 成矿带西段与成矿有关的岩浆岩的岩石类型、岩石系列、源区性质和岩石形成构造环境等;通 过对含矿岩浆岩及矿化蚀变岩石流体包裹体成分、 Si-O 和 C-O 同位素测试数据的统计及图解分 析,探讨了铜、铁矿床成矿流体的成分和物理化学环境特点;通过对材玛铁矿的岩浆岩锆石 UPb 的 SHRIMP 年龄测试, 确定了对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的弗野和材玛铁矿床的成 矿时代。 目 录 I 目 录 目 录 第一章 前言第一章 前言1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1 1.2 研究区地理位置、交通概况及气候特征 1 1.3 以往研究及研究现状概况2 1.4 本次研究概况及工作量4 第二章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区域地质概况 5 2.1 区域大地构造位置5 2.2 地层7 2.3 构造10 2.4 岩浆岩14 第三章第三章 矿床地质概况矿床地质概况 17 3.1 多不杂铜矿矿区17 3.2 尕尔穷铜金矿矿区18 3.3 弗野铁矿矿床 21 3.4 材玛铁多金属矿床23 第四章第四章 研究区地球化学研究研究区地球化学研究26 4.1 常量、微量元素分析26 4.2 锆石 SHRIMP 测年34 第五章 研究区包裹体成分研究第五章 研究区包裹体成分研究41 5.1 材玛矿区 41 5.2 弗野矿区 45 5.1 尕尔穷矿区 49 5.2 多不杂矿区 53 第六章 研究区同位素示踪第六章 研究区同位素示踪 59 6.1 SiO 同位素59 目 录 II 5.2 CO 同位素66 结论结论68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69 致谢致谢73 摘要摘要74 Abstract76 第一章 前言 - 1 - 第一章 前言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研究区位于青藏高原的西部,这里的地质工作程度低,空白区较多,已知的矿床无论是数 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还不足以真正反映成矿作用的本来面目。西藏的铜矿在中国占有重要地位, 藏东的玉龙斑岩型铜矿带是中国新生代最重要的内生矿床集中产地,而班公湖怒江碰撞构造 带也具有类似的成矿条件,虽然已知的成型矿床还不多,但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随着社会发 展的需要,对铜、铁等金属矿产需求量和开采量的增加,在国民经济建设已向中西部转移的总 体战略指导下,努力寻找本世纪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新的原材料基地是一项非常迫切的任务, 而青藏高原南部是我国有色金属和贵金属矿产资源高度集中的地区。因此,在西部大开发的大 背景下,对矿产资源潜力的评价预测势在必行。对已知矿床的地质特征进行详细的研究,是对 该区准确成矿预测和矿床资源力评价的前提和基础。 1.2 研究区地理位置、交通概况及气候特征 1.2 研究区地理位置、交通概况及气候特征 多不杂铜斑岩型矿床,矿区位于西藏自治区改则县物玛乡境内,其行政区划隶属西藏阿里 地区行署管辖。矿区位置东经8323'00~8327'00″北纬3247'00~3250'00 ″(见图 1-1) 。从改则县向北西行 100km(简易便道)可到矿区。由改则县沿那(曲)狮(泉 河)公路西行 500km 可到西藏阿里地区行署所在地狮泉河镇,东行 920km 与国道 109 线衔接。 由衔接处北行 800km 至青海省格尔木市,南行 390Km 至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交通路线长。 尕尔穷矽卡岩型铜金矿床, 矿区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革吉县西约 33km 处, 属革吉县革 吉镇强巴二村管辖。矿区位置东经8049′00″~8052′30″,北纬3229′00″~32 34′00″(见图 1-1) 。由拉萨经措勤、改则、革吉至狮泉河的北线省道从矿区南侧 6km 处通过, 并有简易公路与工作区相连,交通较方便。 弗野玢岩铁矿床,矿区位于日土县东约 180km,有公路与日土县城、革吉县盐湖乡相通,交 通方便。矿区位置东经8131′00″~8141′00″、北纬3319′00″~3324′00″ (见图 1-1) 。 材玛铁多金属矿床,矿区位于日土县热帮乡扎普北西约 20km,有公路与日土县城、革吉 县盐湖乡相通,交通方便。矿区位置东经8037'00″~8044'00″,北纬3321' 00″~3324'00″(见图 1-1) 。 第一章 前言 - 2 - 图 1-1 研究区位置图 研究区地处藏北高原中西部,属高原中低山地貌区,具有高海拔、相对高差较大之特点, 区内海拔多在 4700~5100m,最高海拔 5209m,相对高差 300~509m,地形切割中等。区内水系 较为发育,多呈树枝状。较大的水系本松藏布,为常年性河流,形成以湖泊为中心的向心水系 汇入达热布错。矿区属高原亚寒干旱季风气候区,寒冷、干旱、多大风、温差大,日照时间长。 年日照时数 3160 小时,年降水量 189.6mm,年降雪日为 60 天左右。年平均气温 0℃以下。每年 七八月份为该区雨季,常有雨雪、冰雹等。降水量占全年的 70以上,但年降水量明显小于蒸 发量。10 月至翌年 5 月为冰冻期,每年仅 6~9 月适合野外工作,但恰逢雨季,给生产、生活 带来许多不便。 区内自然环境恶劣, 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动植物生存条件差。 居民均为藏族, 从事畜牧业, 畜牧以饲养藏系绵羊、喀什米亚尔山羊为主,有少量牦牛和马匹,人烟稀少,劳动力缺乏,以 牛羊肉、奶制品及糌粑为主食,牛、羊粪为燃料。经济、文化落后,医疗、卫生条件差,生活 自给能力较低。当地居民及职员的工业用品、粮食、生活用品等全靠外地运输供给。因此,野 外工作所需一切生产、生活物资均需从外地自运供给。 1.3 以往研究及研究现状概况 1.3 以往研究及研究现状概况 1.3.1 区域地质调查及物化探调查 1.19751986 年, 西藏自治区地质局区调队开展了 1100 万改则幅、 日土幅区域地质调查, 初步建立了工作区的地层系统,对班怒结合带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并做了部分矿产工作。 2.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成都地质学院、中国地质大学等单位承担了地质矿产部重点科研 项目 “青藏高原地质构造形成、 演化与主要矿产分布规律” , 对本区进行过多学科考察。 著有 西 藏阿里地质 、 西藏阿里古生物等论著。 第一章 前言 - 3 - 3.1986-1989 年,西藏地矿局完成了西藏自治区地质志 、 西藏自治区矿产总结 。较系 统地总结了西藏自治区的地层、岩石、构造及矿产特征。 4.2003 年,中国地调局部署了 125 万区域地质调查,覆盖了整个研究区。面积约 23.25 万 km 2。2005 年底提交完最终成果。 5. 2003 年,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五地质大队对多不杂斑岩铜矿点,实测了 1/5 千地质简图,利用浅井、槽探、钻探工程对矿化范围较好地段,进行了地表及深部的控制, 实测了 1/1 万激电中梯剖面,结合化探、遥感解译等资料,大致查清矿化蚀变范围、矿体品位 变化、延深、分布规律等特征。 6. 2003 年,西藏自治区地质六队对尕尔穷矿区,草测了 1/5 千地质简图,利用浅井、槽 探、钻探工程对矿化范围较好地段,进行了地表及深部的控制,实测 1/2 千物探激电剖面,结 合化探、遥感解译等资料,大致查明了矿区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及蚀变地质特征,对矿床的 成因有了新的认识,认为在已有的矽卡岩型矿床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深入细致的地质工作,有 望找到隐爆角砾岩或斑岩矽卡岩复合型铜金矿床。 1.3.2 科研成果 1.2003 年王璞珺、Marttern F 等进行了班公湖怒江成矿带白垩系沉积特征和其构造意义的研 究;为今后对此成矿带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2.2006 年冯国胜,陈振华等进行了材玛和弗野两个矿床的地质特征研究;通过对前人资料的总 结及对弗野矿区侵入岩的岩石化学分析和弗野矿区侵入岩的岩石的稀土元素分析,认为弗野矿 区为玢岩型铁矿,闪长玢岩是控制铁矿成矿的主要因素,矿化与早白垩世闪长玢岩密切相关; 通过材玛矿区的矿床特征与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认为材玛矿区矿床应属热液交代充填矽卡岩型 矿床。 3.2006 年曲晓明、辛洪波进行了多不杂和尕尔穷两个矿床的成矿时代和成矿构造环境的研究; 通过对两个矿区的地球化学、锆石年龄、尕尔穷铜金矿床辉钼矿 ReOs 年龄的测定,认为(1) 多不杂和尕尔穷 2 个斑岩铜矿床含矿斑岩的锆石 SHRIMP 年龄分别为 127.82.6Ma 和 112.02.3Ma。 (2)班公湖斑岩铜矿带的含矿斑岩在岩石化学上也是以富 K 为特点,属钾玄岩 高钾钙碱性岩系,地球化学上富集 Rb、K、Sr、Pb 等大离子不相容元素,亏损 Nb、Ta、Ti 等高场强元素,具有埃达克岩的某些特征,但重稀土元素亏损较弱,说明含矿岩浆生成深度较 浅。 4. 2006 年,佘宏全,李进文等进行了多不杂斑岩铜矿高温高盐度流体包裹体及其成因意思的研 究。通过对多不杂斑岩铜矿中,斑晶石英、脉石英和硅化、绢英化蚀变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的流体 包裹体类型、包裹体子矿物成分、包裹体均一温度和包裹体盐度的研究,认为(1)成矿流体由 来自岩浆的高温、高盐度流体和中低温、低盐度流体两个流体端员组成。(2)含矿硫化物主要 在 300420℃温度区间沉淀,沉淀富集主要与温度降低有关,多不杂斑岩铜矿为与浅成斑岩体侵 第一章 前言 - 4 - 入有关的高温岩浆热液型矿床。 1.4 本次研究概况 1.4 本次研究概况 针对该区存在的问题,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地质观测及通过对采 集样品的电子探针分析、激光拉曼分析和岩石地球化学元素分析等工作,对西藏班公湖怒江 成矿带西段铜金、铁矿床的成矿规律进行探讨。 (1) 、通过对多不杂、弗野、材玛和尕尔穷的基础地质资料进行横向的分析和比较,探讨本区 矿床的异同点。 (2) 、通过对本区采集的样品进行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确定样品中包裹体的成分,来探讨本区成 矿的氧化、还原环境。 (3) 、通过对与成矿有关的岩浆岩的化学元素分析,确定矿区内岩石类型、岩石系列;探讨其 源区性质、成岩构造环境等。 (4) 、通过锆石测年结合系统的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研究的基础上及对比前人对区域内的测年, 确定研究区的成矿年龄,探讨锆石年龄的地质意义。 (5) 、通过对采集的样品硅氧、碳氧同位素分析,探讨四个矿床各类岩石的二氧化硅来源及碳 元素的来源。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5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大地构造位置 2.1 区域大地构造位置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的形成与羌塘三江地块与拉萨地块之间的怒江洋盆在侏罗纪白垩 纪的碰撞闭合有关。 怒江洋盆的扩张阶段在石炭纪早三叠世, 俯冲消减主要在中三叠世开始, 碰撞闭合时间从东到西由老到新,东部的拼合时间是早侏罗世晚侏罗世,至中白垩世西部拼 贴完成。根据近年研究进展,可初步认为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至少经历了晚三叠世-早侏罗 世往北俯冲、中晚侏罗世早期-早白垩世向北、向南双向俯冲,中白垩世碰撞缝合 3 个俯冲消 亡阶段。研究区以班公错怒江缝合带为界,南北两侧为不同构造单元。北部属于羌塘三江 复合板片,南部属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板片(见图 2-1) 。 1、羌塘三江复合板片(Ⅲ)∶ 位于金沙江缝合带与班公错怒江缝合带中间。该板片是由来自南、北大陆边缘的离散地 体组成,板片基底构成复杂,具基底增生建造特点。构造形变以走滑、剪切、拉张断陷、陆壳 聚敛推覆、斜列式褶皱短缩等形式展现。主构造形变期为印支燕山期。 板片内次级线型、环型断裂构造及褶皱构造发育,以走向北西西一组断裂构造规模较大, 对区内的岩浆活动和热液流动起主控作用。 2、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板片(Ⅱ)∶ 位于班公错怒江缝合带和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中间。 其陆壳基底和陆表建造具印度板块的 特征,是冈瓦那大陆北缘前陆的一部分。在板片北部发育一套陆相中酸性中基性火山碎屑 岩组合;南部为陆缘山链磨拉石含煤复陆屑组合和碰撞冲断带磨拉石火山复陆屑组合;冈 底斯山弧的弧上断陷盆地发育含煤或含油气火山复陆组合。区内的主要次级单元为班戈~倾多 拉退化弧。 3、班公错怒江缝合带(Bs)∶ 该带北界为班公错康托兹格塘错断裂, 该断裂的特点是早期活动使该区众多的蛇绿岩 上冲形成混杂堆积带,于主干裂带附近断续分布,其聚合体具有双向逆冲推覆性质。晚期聚敛 体则是在进一步强化南向逆冲作用的基础上发生的,由此导致了目前以南向逆推占主导的断裂 构造格局。结合带南缘的日土改则丁青断裂,也是一条走向近 EW 向巨大的南向逆推断层。 在沿线均可见到蛇绿岩或混杂体,逆冲在断裂南侧的侏罗白垩系及部分第三纪磨拉石之上。 这两条区域性断裂之间,发育着近 EW 向规模不等的压扭性、韧性剪切、脆性、走滑断裂和 SN 向张性,NW 向、NE 向张扭性、压扭性断裂及近东西的褶皱构造,并伴有燕山期基性岩和中酸性 岩侵入,且在带内发现金、铜、铬等金属矿点成带展布,从而构成了班公错怒江金铜多金属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6 - 成矿带。 2.1.1 多不杂矿区 矿区构造位置处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北侧,羌塘地块的南缘。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的形 成与羌塘地块和拉萨地块之间的怒江洋盆在侏罗白垩世时期的碰撞闭合有关。怒江洋盆碰撞 闭合至白垩世完全拼贴完成。 缝合带沿线可见蛇绿混杂体, 伴有燕山期基性岩和中酸性岩侵入, 发现有金铜多金属成矿带。 图 2-1 区域构造位置图引自西藏自治区改则县多不杂铜矿普查地质报告,2004 2.1.2 尕尔穷矿区 矿区位于狮泉河晚燕山期结合带与冈底斯拉萨腾冲陆块的交汇部位,与造山带有关的 燕山期和喜山期构造岩浆活动强烈而频繁。 矿区所处的特定大地构造位置, 强烈的构造岩浆、 火山活动,特别是矿区东部燕山期七一桥浆混花岗闪长岩浆的强烈活动,为铜金多金属的成矿 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1.3 弗野矿区 矿区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班公湖怒江结合带西端的北侧、兴都库什南羌塘的南羌塘 坳陷带。矿化产于北北东向与近东西向断裂构造的复合部位。区内广泛分布的石炭纪白垩纪 碳酸盐岩石有利的成矿围岩。北西西向深断裂控制了岩浆的侵位, 与之伴生的次级北东向、北 西向、南北向断裂的多期次活动及接触带构造、层间破碎带构造为成矿物质迁移富集提供了良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7 - 好的容储空间。这些断裂构造控制了岩浆岩及金属矿产的形成与分布。区内岩浆活动具多期活 动性。 2.1.4 材玛矿区 矿区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班公湖怒江结合带西端、兴都库什南羌塘坳陷。铁多 金属矿化产于北北东向的与北西西向断裂构造复合部位。 2.2 地层 2.2 地层 2.2.1 多不杂矿区 多不杂研究区露地层主要有侏罗系、 白垩系及新生界地层属羌塘~昌都地层区内的羌南地 层分区。 1.中侏罗统雁石坪群(J2ys)可分四个岩性段 第一岩性段(J2ys1) 分布于多不杂日以南呈近 EW 向展布。为深灰色粉砂质板岩夹长石 石英砂岩及条带灰岩、辉绿岩、辉长岩、安山岩、安山玄武岩,厚度大于 700m,未见底。波 隆铜矿、拿顿金矿化就赋存在该岩性段中。 第二岩性段(J2ys2) 分布于多不杂日、多不杂、南萨玛隆、铁格隆一带的广大区域。为 长石石英砂岩、粉砂质板岩夹硅质岩、灰绿色玄武岩、基性火山熔岩、安山岩,厚度 2272m, 与下覆地层呈整合接触。总体上呈近 EW 向展布,倾向 NNE,倾角 50~80。萨玛隆(北西向) 断裂以西地层倾向 SSW,倾角 70~85。多不杂铜矿(化)体就赋存在该岩性段中。 第三岩性段(J2ys3) 分布于荣那沟、铁格山一带。为长石石英砂岩、岩屑砂岩,砂砾岩 夹深灰色至深黑色粉砂质板岩,有闪长岩瘤、英安岩、流纹岩、火山角砾岩出露。厚度 1870m。 与下覆地层呈整合接触。 第四岩性段(J2ys4) 主要分布于拿若、拿若南沟和北沟一带。为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 岩夹深灰色砂质板岩。厚度 2573m,与下覆地层呈整合接触。该岩性段总体上呈 NW~SE 向展 布,倾向 NNE,倾角 45~75。 2. 美日切组(K1m) 下白垩统美日切组下段(K1m1) 安山玢岩、安山玄武岩。在地堡那木岗、多不杂日、多不杂、荣那等地段呈不规则状、瘤 状分布。 下白垩统美日切组中段(K1m2) 安山岩、安山玄武岩、火山碎屑岩。在荣那沟中游至多不杂呈北东向线性串珠状展布。 下白垩统美日切组上段(K1m3) 火山角砾岩、流纹岩。在铁格隆、荣那南沟呈岩瘤状分布,在萨玛隆沟的东侧呈东西向、 北东向带状展布。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8 - 3.上第三系康托组(N1k) 棕红色粘土及砂砾层。分布于测区北部沟谷及平缓地带。与下覆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4.第四系(Q4) 为残坡积物及松散砂砾堆积层。沿沟谷及缓坡地带分布。 2.2.2 尕尔穷矿区 尕尔穷研究区出露地层主要有二叠系、白垩系及新生界(见图 2-2) 。依据西藏岩石地层 及 1/25 万狮泉河幅区域地质调查成果,该区属于冈底斯-腾冲地层区的狮泉河小区。可进一步 将区内广泛出露的白垩系划分为下统则弄群(包括多爱组、拖拉组、朗久组)及捷嘎组、郎山 组, 白垩系上统区内只出露竞柱山组。二叠系仅小范围出露南部的赤左藏布河西岸上。而各大河谷 及两侧分布有第四系冲洪积层。 图 2-2 西藏自治区革吉县尕尔穷铜金矿区区域地质图 引自西藏自治区革吉县尕尔穷铜金矿区及外围普查成果报告,2008 1.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砂砾岩;2.渐新统丁青湖组;3.白垩系上统竟柱山组;4.白垩系下统捷嘎组;5.白垩系下统郎山组; 6. 白垩系下统朗久组;7.白垩系下统拖称组;8.白垩系下统多爱组;9.白垩系下统乌木垄铅波组;10.二叠系上统下拉组; 11. 波色钾长花岗岩单元;12 达果弄巴勒二长花岗岩单元;13 浆混花岗闪长岩;14 钾长花岗斑岩;15 浆混细粒石英 闪长岩;16.浆混中细粒花岗闪长岩;17.浆混钾长花山岗岩;18 铜金多金属矿床;19.砂(金)矿化点;20.实测地质界线; 21.角度不整合界线;22.平行不整合界线;23.脉动接触界线;24.逆断层;25.地层产状;26.尕尔穷研究区范围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9 - 1.竟柱山组(K2j) 仅出露于赤左以北日阿一带,面积小于 5 km2。岩性由紫红色砾岩夹生屑泥晶灰岩组成。与下 伏二叠纪下拉组为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 2.捷嘎组(K1jg) 岩性为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圆笠虫灰岩、岩屑砂岩,凝灰岩,中下部多夹火山碎屑岩、玄武 岩、安山岩、流纹岩、熔凝灰岩以及硅质燧石岩的一套地层,含固着蛤、圆笠虫等,时代为白 垩纪。 3.多爱组() 岩性主要由玄武岩、玄武质安山岩、玄武质火山角砾熔岩、玄武安山质凝灰岩、英安质晶屑、 玻屑凝灰岩、流纹英安岩、安山玄武岩、安山岩、安山质火山角砾熔岩、火山凝灰熔岩、火山 角砾熔岩、细沉凝灰岩、生屑灰岩等组成。 4.托称组(K1t) 岩性主要由黑云英安岩、黑云母英安流纹岩、灰白色英安岩、黑云母流纹岩、浅灰色岩屑晶屑 凝灰岩、安山质凝灰岩、英安质晶质屑熔结凝灰岩等组成。岩性以中酸性为基本特征,广泛分 布于多爱组以北的广大区域,多呈层状覆于多爱组之上,产状较缓。 5.朗久组() 该组岩性主要由粗面岩、含角砾粗面岩、粗面玄武岩、粗面流纹岩、碱性流纹岩、含角砾 碱性流纹岩、流纹岩、生屑灰岩等组成。岩性以碱性为基本特征,广泛分布于狮泉河左左乡一 带,地表形态多为椭圆或不规则椭圆状。 6.乌木垄铅波岩组(K1w) 岩性主要由下部流纹质火山角砾凝灰熔岩、安山质玄武岩、蚀变流纹岩、石英二长粗面岩、 流纹质熔结凝灰岩、生屑灰岩等组成。上部由粗细粒变砂岩,含砾砂岩,砾岩,砂板岩为主 夹有碎屑灰岩、泥灰岩、硅质岩等组成。 7.郎山组(K1l) 岩性主要由生物碎屑灰岩、泥晶灰岩、砾屑灰岩、粉砂岩、泥质板岩、岩屑杂砂岩等组成, 局部地带发育堡礁,在西部甲岗附近与多尼组呈断层接触,在东部峦布达嘎等处见到它与下伏 狮泉河狮绿混杂岩和乌木垄铅波岩组为角度不整合接触,底部附近发育底砾岩。 8.下拉组(P3x) 区域上,在羊尾山和左左均有分布。羊尾山一带为砂屑灰岩夹硅质灰岩(灰岩内含硅质条 带、角砾) ,在薄层硅质灰岩中含较多生物碎屑,生物种属有珊瑚、腕足等。左左一带主要为一 套硅质泥晶灰岩、 砂屑灰岩, 并夹有数层紫红色硅质岩, 下部薄层灰岩中含有较多生物碎屑 (珊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10 - 瑚、腕足) ,未见底。 2.2.3 弗野矿区 弗野研究区地层发育较齐全,二叠纪至第四纪地层均有出露,地层属羌塘~昌都地层区内 的羌南地层分区。依据西藏岩石地层及 1/25 万羌多幅区域地质调查成果。 1.吞龙共巴组 主要为一套砂板岩夹灰岩透镜体组合,顶部常见安山岩出露。 2.龙格组 为区内出露的主要地层,下部主要为一套相对较深水沉积的白云质灰岩,含燧石结核;中 部为一套灰质白云岩、白云岩为主夹白云质灰岩组合;上部为一套白云质灰岩夹少量含灰白云 岩。地层体属稳定型浅海相沉积类型。 3.日干配错群 总体为一套以碳酸盐岩为主夹碎屑岩的沉积组合,属近岸滨海相一浅海碳酸盐台地相的沉 积环境。 4.美苏组 主要一套安山质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组合,岩性主要有安山岩、英安岩、英安质流纹岩、 安山质熔结角砾岩、岩屑弱熔结凝灰岩、英安质晶屑凝灰岩、流纹质含角砾晶屑(玻屑)熔结 凝灰岩、沉凝灰岩等,它们组成 3 个完整的喷发-沉积韵律。 5.康托组 主要为一套含钙复成分砾岩与含砾钙质岩屑砂岩互层组合。 6.第四系 成因类型主要为湖积、冲积及残坡积,成分为砂、砾石及粘土。 2.2.4 材玛矿区 材玛铁矿研究区地层较简单,主要出露中二叠统吞隆共巴组(P2t) 、三叠系日干配错群 (T3R1、T3R2) 。 中二叠统吞隆共巴组(P2t) 岩性以碎屑岩、灰岩为主 三叠系日干配错群二组(T3R2) 岩性以细粒岩屑石英砂岩和板岩为主夹泥晶灰岩、透镜状 灰岩。 三叠系日干配错群一组(T3R1) 岩性为石英砂岩、板岩、含菱铁质钙质岩屑砂岩、炭质绢 云千枚岩、鲕粒状凌铁质砂岩、透镜状灰岩等。 第四系(Q4)∶为残坡积物及松散砂砾堆积层。沿沟谷及缓坡地带分布。 2.3 构造 2.3.1 多不杂矿区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11 - 多不杂南部的班公湖~康托~兹格当错断裂为超壳断裂,是羌塘~三江复合板片和冈底 斯~念青唐古拉板片的分界断裂,也是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的北界断裂,早期具北向俯冲推覆 性质,晚期则具南向逆冲推覆性质。受该断裂的影响,多不杂地区次级断裂构造极为发育,总 体有三组①早期近东西向断裂构造有 F1、F2、F3;②后期北东向断裂;③晚期北西向断裂。 这几组断裂构造形成似菱形状格架。现对主要断裂构造特征分述如下 1近东西向断裂 F1 断层近东西向纵贯测区北部,为本研究区规模最大,活动时间最长的断裂。构造破 碎带宽 160~220m,走向 280~290,断层面北倾,倾角 50~60。具多期活动特点。 该断裂晚期表现为脆性具张扭性特征,断裂破碎带中见断裂角砾、断层泥等。角砾大小一 般 0.5~3cm 不等,小于 0.5cm 的角砾占 30左右,角砾形态为次棱角状,次圆状。沿角砾间充 填后期热液活动的石英、黄铁矿、黄铜矿、辉铜矿等。该断裂构造是测区主要含矿构造。 F2 断层沿多不杂、铁格隆一线展布。构造破碎带宽 150~200m,走向 280~ 290,断层面南倾,倾角 70,为造山运动早期深层断裂,后被强大的造山运动卷入,并 被北北西、北东向断裂破坏、错位而不连续。 该构造在多不杂发现铜矿,铁格隆发现有金矿(化)线索及较大规模的金异常。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