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井置胶成坝深部液流转向数值模拟.pdf

返回 相似 举报
水平井置胶成坝深部液流转向数值模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水平井置胶成坝深部液流转向数值模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钟 半出崴 缸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 0 1 1 年 8月 第 3 3 卷 第 4期 J o u rna l o f S o u t h we s t P e t r o l e u m Un i v e r s i t y S c i e n c e T e c h n o l o g y E d i t i o n V o 1 . 3 3No . 4 Au g . 2 01 1 编辑部网址 h t t p / / www. s wp u x b . c o m 文章编号 1 6 7 4 5 0 8 6 2 0 1 1 0 4 0 l 1 6 0 5 中图分类号 T E 3 5 7 DO I 1 0 . 3 8 6 3 0 . i s s n . 1 6 7 4 5 0 8 6 . 2 0 l 1 . 0 4 . 0 2 t 文献标识码 A 水平井置胶成坝深部液流转向数值模拟 吕 静, 刘玉章, 王家禄, 王 强, 李宜坤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北京 海淀 1 0 0 0 8 3 摘要采用水平井置胶 成坝深部液流转 向技术 思路 , 应 用 E C L I P S E数值模拟软件 , 分别 以二层二维 、 韵 律渐 变的五 层二维和四注九采复杂五层井网模型为对象, 研究了胶坝位置、 高度 、 组合以及措施时间等敏感因素对胶坝改善水驱 效果的影响 .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对于正韵律厚油层, 水平井置胶成坝技术是一种有前景的提高采收率技术; 胶坝位 于注采井中部或是靠近油井的地方效果较好; 胶坝的高度越高, 改善水驱效果越好; 多个胶坝组合使用, 并且达到厚油 层4 0 %以上高度时, 增油效果更加明显; 采取措施时间越早 , 改善水驱效果越好, 即使在油井高含水阶段开展措施, 仍 可以显著提 高油层水驱采收率 ; 多个胶坝结合使用或与堵水技术相结合 , 可 以进一步改善开发效果 .为高含水 由田 水 平井置胶成坝技术的现场实施提供可行的参考。 关键词 数值模拟 ; 水平 井; 胶坝 ; 深部 液流转向 ; 正韵律厚 油层 网络出版地址h t t p / / www. c n k i . n e t / k c ms / d e t a i l / 5 1 . 1 7 1 8 . T E. 2 01 1 0 6 01 . 0 9 01 . 0 0 4 . h t ml 吕 静, 刘玉章, 工家禄 , 等. 水平井置胶成坝深部液流转向数值模拟[ J J _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 0 1 1 , 3 3 4 I l 6 ~ I 2 0 引 言 我 同东部整装砂岩油藏的主力油层多为河流相 沉 积厚 油层 , 沉积层序主要为正韵律特征[ 1 4 ] 。受 垂 向渗透率 、 注采 强度 、 油水黏度 比以及油层厚度 和注采井距 的配置关系等 素的影响 , 注入水沿油 层 底部 突进 , 形成 优势渗流通道 , 而油层顶部水驱 效果差 , 形成 “ 底部水淹 、 顶部 富集” 的剩余油分布 特征[ 】 。注入水在油层高渗透层位 中形成了一个 “ U” 型管 , 增加了提高注入水波及体积和驱油效率 的难度。进一步改善正韵律厚油层水驱效果 的关键 是如何有效提高注水 的波及程度。 目前 的三次采油技 术, 无论是聚合物驱还是 元 复合驱, 很难波及正韵律厚油层顶部 , 影 响了应 用效果[ 9 - 1 4 ] 。而高含水油 田的堵水 、 调剖只能在近 井地带改变流动方 向, 不能在油藏深部进行液流转 向, 改善油田开发效果受到限制。针对正韵律厚油 层 注水 开发过程 中注入水的低效 、 无效循环, 刘玉 章教授提出了正韵律厚油层水平井置胶成坝深 部液 流转 向技术的战略思路 , 为 l F 韵律厚油层特岛 水 期控水挖潜提出了新的水驱方法。 针对该 技术思路 , 应用 E CL I P S E数值模拟软 件[ 1 5 ] , 分别 以二层 二维 、 韵律渐变的 “层二 维和 注九采复杂 五层井 网模 型为对象 , 研究 J 胶坝位 置 、 高度 、 组合 以及措施时间等敏感 素对胶坝改 善水驱效果的影响。 1转向机理 在正韵律厚油层注采井之间的高渗透 、 强水洗 的油层部位钻 侧钻 水平井 , 向水平片 l _} _1 皎 , 形 成 “ 胶坝” 。注入水在原流动方向上受阻, 胶坝附 近改变其流动方 向, 强制转向马 Ⅸ 替原油相对富集的 低渗透 区, 加大 了上部 中低渗透层 的驱替强度 , 扩 大了水驱波及体积 , 提高了上部储 量的动用程 度, 从而起到挖潜和提高水驱采收率的作用 罔 1 收稿 日期 2 0 1 0 - 0 9 ~ 0 2 网络出版时间2 0 1 1 0 6 0 1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 高含水油 田提高采收率新技术” 2 0 0 8 Z X 0 5 0 1 o 0 0 4 作者简介 吕 静 1 9 7 6 一 , 女 汉族 , 辽宁锦州人 , 博十研究生 , 主要从事采油T程及调剖堵水研究 r 作 E ma i 第 4期 吕 静, 等 水平井置胶成坝深部液流转向数值模拟 1 1 7 低渗 注入 高渗 井网 胶坝 图 1 水平井置胶成坝水驱液流转 向示意 图 Fi g . 1 S c h e ma t i c o f“ g e l da m’ ’ d e e p flu i d div e r s i o n 2二层二维模型数值模拟 2 . 1二层二维地质模型的建立 模型 图 2 上层渗透率为 2 0 0 mD, 下层渗透率 为 2 0 0 0 mD, 垂直渗透率 K v 与水平渗透率 比 值为 0 . 2 。地质模型网格数 x l O 0 ,y l ,z 2 。步 长 方 向 2m/ 格 , 方 向 2 0 m/ 格 ,z 方 向 1 m/ 格。 2 0 0 6 5 0 1 1 O 0 1 5 5 0 2 0 0 0 图 2 二层二维地质模型 Fig . 2 Two ‘ l a y e r 2 D g e o l o g i c mo d e l 采用大庆油 田葡萄花油层流体物性 , 地下原油 黏度为 8 . 6 8 mP a S , 原油密度为 0 . 8 5 2 1 g / c m 。数值 模拟采用的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如图 3所示 。 \ 槲 蝌 靛 晕 U 20 4U b U U lO 0 含水饱和度/ % 图 3 油水相对渗透率 曲线 F i g . 3 Oi l - wa t e r r e l a t i v e p e r me a bil i t y c u r v e 本研究模拟的开发条件为射孑 L 完井 , 注水速度 为 0 . 1 P V/ a , 开发过程 中保持注采平衡。 2 . 2不 同方案效果对 比 应用 E C L I P S E数值模拟软件 , 对比了 7种方案 水驱效果。预测条件 水驱至含水 9 0 %后开展胶坝 措施 , 预测至含水 9 5 %, 比较增 油效果 。各方案效 果见表 1和图 4 。 表 1 7种方案水驱采收率对比 T a b .1 Th e u l t i m a t e o i l r e c o v e r y o f s e v e n s c h e me s 图 4 7种方案水驱效果数值模拟 Fi g . 4 Th e n u m e r i c a l s i m u l a t i o n r e s u l t s o f s e v e n s c h e me s 从结果 对 比可见 , 对于正韵律厚油层 , 若不采 取 措施 , 注水 会沿 高 渗透 层 突进 , 形 成优 势渗 流 通道 , 注水波及系数低 , 油层上部低渗透 区域存在 大 量未 被波 及 的剩余 油。对 于原 始地 质模 型 方 案 1 , 含水 9 5 % 时 , 其高渗层采 出程度 为 5 8 . 2 %, 低 渗层 采 出程度 为 3 . 9 6 %, 整体最 终采 收率 只有 3 1 . 1 %。注水井调剖 方案 2 效果不理想 , 仅能提高 采 收率 0 . 2 %。采油 井堵水 方案 3 可提 高采收率 1 . 5 %, 增油效果也不明显。利用水平井在高渗透层 位建立胶坝 , 能实现油藏深部液流转 向, 提高采收 率 4 . 8 %。注采井 问建立多个胶坝有更明显的增 油 效果。若两个胶坝与堵水技术结合 , 可以提高采收 率 1 0 . 0 % 以 E ∞ ∞ ∞ 如 加 O 1 1 8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 0 1 1 生 3五层二维模型数值模拟 3 . 1五层二维地质模型的建立 采用韵律渐变 的五层二维模型 图 5 , 其流体 物性 、 油水相对渗透率 曲线 、 开发条件 与二层二维 模型相 同。该模型更符合大庆油田正韵律厚油层的 沉积条件。模型参数见表 2 ,K / Kh 0 . 1 。地质模型 网格数 x l O 0 , y l , z 5 。步长 方向 2m/ 格 , 方 向 2 0 m/ 格 ,z 方向 2 m/ 格。 1 8 0 l 5 4 0 2 9 0 0 4 2 6 0 5 6 2 0 图 5 五层二维地质模型 Fi g . 5 F i v e ’ l a y e r 2 D g e o l o g i c mo d e l 表 2 五层二维地质模 型参数 Ta b . 2 Th e p a r a me t e r s f o r fi v e l a y e r 2 D g e o l o g i c mo de l 3 . 2胶坝位置对水驱效果的影响 应用韵律渐变 的五层二维模 型, 研究胶坝位置 对水驱效果的影响。模拟了胶坝位于注采井问 3 处 不同位置 , 即距离注水井分别为 1 / 4 , 1 / 2和 3 / 4井距 的 3种方案 G1 ~ G3 , 胶坝高度均为 1 / 5油层厚度。 各方案在水驱至含水 9 0 %后开展胶坝措施 , 预测至 含水 9 5 %, 结果见表 3和图 6 。 五层二维原始地质模 型 GO 水驱波及体积小 , 受模 型韵律性影响 , 注入水沿模型底部的高渗透层 突进 , 形成优势渗流通道 , 其采收率为 8 . 6 1 %。胶坝 高度为 1 / 5油层厚度时 , 胶坝位置不同, 对最终采收 率有一定影响。胶坝位于注采井 中部或是靠近采油 井的地方效果较好。在高含水后期 , 采油井近井地 带的厚油层上部存在较丰富的剩余油。在注采井中 间或是靠近采油井的地方置胶坝后 , 注入水能够启 动靠近采油井地带的低渗透剩余油富集区, 增大该 区域过流量和驱替强度 , 提高采油井近井地带的采 出程度 表 3 不同胶坝位置 的水驱效果 比较 T a b . 3 Th e u l t i ma t e o i l r e c o v e r y o f t h e s c h e m e s wi t h d i f f e r e n t“ g e l da m’’l o c a t i o n 方案 位置 高度 采收率/ % 提高采收率/ % G0 G l 1 / 4 G2 1 / 2 G3 3 / 4 0 9 6 2 5 3 2 8 2 图 6 不 同胶坝位置的水驱效果 F i g . 6 W a t e r flo o d i n g e f f e c t o f t h e s c h e me s wit h d i f f e r e n t“ g e l d a m ”l o c a t i o n 3 . 3胶坝高度对水驱效果的影响 应用韵律渐变 的五层二维模型 , 研究胶j J 高度 对水 驱效果 的影 响。模 拟 r不 同胶坝 高度 , 即胶 坝高度分别为 1 / 5 , 2 / 5 , 3 / 5和 4 / 5油层厚度 的 4种 方案 G4 ~ G 7 , 胶坝均位 于 1 / 2井距位置。各方案 在水驱至含水 9 0 %后 开展 胶坝措施 , 预测至 含水 9 5 %, 结果见表 4和图 7 。 从结果 可以看 出, 随胶坝高度的增 高, 水驱波 及范围增 大, 上部储层剩余油动用程度增加 , 改善 水驱效果也更好。但从技术和经济角度 出发 , 胶坝 高度应达到油层厚度 4 0 %或以上 , 才能更好地发挥 其大幅度提高注水波及体积和上部剩余储量动用程 度的作用。 表 4 不同胶坝高度的水驱效果比较 T a b . 4 Th e e nh a nc e d o i l r e c o v e r y o f t h e s c h e me s wi t h d i f f e r e n t“ g e l d a m” h e i g h t 第 4期 吕 静 , 等 水平井置胶成 坝深部液流转 向数值模拟 l 1 9 注水井 采油井 图 7 不同高度胶坝的水驱效果 F i g . 7 W a t e r flo o di n g e f f e c t o f t h e s c h e me s wi t h d i f f e r e n t“ g e l d a m” h e i g h t 3 . 4胶坝组合对水驱效果的影响 应用韵律渐变 的五层二维模型 , 研究胶坝组合 对水驱效果 的影响。模拟了不同胶坝个数和高度组 合 的 6种方案 G8 G1 3 的水驱效果。各方案在水 驱至含水 9 0 %后开展胶坝措施 , 预测至含水 9 5 %, 结果见表 5和图 8 。 表 5 胶坝组合水驱效果比较 Ta b. 5 Th e e n h a n c e d o i l r e c o v e r y o f t he s c h e me s wi t h d i f f e r e nt“ g e l d a ms ” n u mbe r he i g ht 注水井 采油井 注水井 采油井 采油井 采 油井 采油 井 注水井 采油井 图 8 不同胶坝组合的水驱效果 Fi g . 8 W a t e r fl o o d i n g e f f e c t o f t h e s c h e me s wi t h d i ffe r e n t“ g e l d a m” n umb e r& h e i g h t 从结果可以看出, 两个胶坝组合, 并且达到油 层厚度 4 0 %时 , 能提高采收率 7 %以上 ; 3个高度为 油层厚度 4 0 %的胶坝组合使用, 能提高采收率 1 0 % 以上 。 3 . 5开展胶坝措施时机对水驱效果的影响 应用韵律渐变的五层二维模型 , 研究开展胶坝 措施 时机对 改善水驱效果 的影 响。模 拟注采井 问 置 3个胶坝, 胶坝高度为油层厚度的 2 / 5 , 在油井不 同含水 阶段 开展胶坝措施 分别为油井含水 6 0 %, 7 0 %, 8 0 %, 9 0 %和 9 2 % , 预测至含水 9 5 %, 对比措 施改善水驱效果 , 结果见表 6 。 表 6 开展胶坝措施时机对水驱效果影响 T a b . 6 Th e e n h a n c e d o i l r e c o v e r y o f t h e s c h e me s s t a r t e d a t d i f f e r e nt wa t e r c u t 从模拟结果可 以看 出, 采取措施时间越早 , 改 善水驱效果越明显 , 即使在油井含水 9 2 %的高含水 阶段开展措施 , 仍可以提高水驱采收率 7 %左右。 4井网数值模拟 4 . 1五层井网地质模型的建立 考虑油藏地质和开发条件 , 选用符合实际的四 注九采 复杂五层井 网模 型为研究对象 , 见 图 9 。地 质模型网格数 x 1 4 1 ,y 1 4 1 ,z 5 。步长 X方 向 5 m/格, 方向5 m / 格, Z 方向2 m / 格。采用的流体 物性 、 油水相对渗透率 曲线 、 开发条件和预测条件 与二层二维模型相同。模型参数同五层二维模型。 采 图 9 四注九采复杂五层 井网模型 Fi g . 9 F i v e l a y e r fi v e - s p o t p a t t e r n g e o lo g i c m o d e l l 2 0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 0 1 1 生 4 . 2数值模拟结果 应用五层井网模 型研究 了胶坝高度 、 位置 、 组 合对水驱效果的影响, 结果见表 7 ~表 9 。 表 7 不 同胶坝位置的水驱效果比较 T a b - 7 Th e e nh a n c e d o i l r e c o v e r y o f t h e s c h e me s wi t h d i f f e r e n t“ g e l d a m ”l o c a t i o n 表 8 不同胶坝高度的水驱效果比较 T a b . 8 Th e e n h a n c e d o i l r e c o v e r y o f t h e s c h e me s wi t h d i f f e r e n t“ g e l da m ”h e i g h t 表 9 不同胶坝 组合 的水驱效果 T a b . 9 Th e e n h a n c e d o i l r e c o v e r y o f t he s c h e me s wi t h d i f f e r e n t“ g e l d a ms ” n u m b e r h e i g h t 三维井 网模 型数值模拟表明 , 胶坝位置在注采 井 1 / 2井距或略偏向采油井处效果较好; 胶坝高度 越高 , 改善水驱效果越明显 ; 多个胶坝组合使用 , 并 且达到厚油层 4 0 % 以上高度时 , 增油效果更加 明 显 , 能够提高水驱采收率约 l 0 %。 5结论 1 堵 水 、 调剖 只能在 近井地带 改变 液流方 向, 改善模型水驱开发效果受 到限制。利用水平井 在高 渗透层位建 立胶坝 , 能在 油藏深部 进行液 流 转向, 两个胶坝与堵水技术结合, 可以提高采收率 1 0 % 以上 。 2 胶坝位于注采井 中部或是靠近采油井的地 方效果较好 ; 胶坝高度越高 , 改善水驱效果越好 ; 多 个 胶坝组合使用 , 并且达到厚油 层 4 0 % 以上高度 时, 增油效果更加明显 ; 采取措施时间越早 , 改善水 驱效果越好 , 即使在油井高 含水 阶段开展措施 , 仍 可以显著提高油层水驱采收率。 3 四注 九采复杂五层井网模型更符合实际油 藏地质和开发条件。数值模拟结果与五层二维模型 的数模结果基本一致。 参考文献 钱杰, 冯文光, 董志林, 等. 大庆萨尔冈一 { _l 部油Ⅲ主力 油层单元间夹层发育特征[ J ]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 0 0 5. 2 7 3 2 3 2 5 . 严 科 , 杨 少 春. 河 流一 三 角 洲 相 储 层 特 高 含水 期 产 层特征[ J 1] . 西安石油大学 学报 自然科学版, 2 0 0 8 , 2 3 2 2 8 3 1 . 俞启泰. 河流相 、 三角洲相渗透率平面分布数值抽象 地质模型 l J J l 新疆石油地质 , 1 9 9 9 , 2 0 4 3 1 4 3 1 9 . 付 国民, 董冬, 王锋, 等. 河流相储层剩余油成闪类 型及分布模式f J 1 l 成都理T大学学报f j 然利. 学版, 2 0 0 8, 3 5 5 5 0 2 5 0 7 . 韩大匡. 准确预测剩余油相对富集 提高油田注水采 收率研究[ J I . 石油学报, 2 0 0 7 , 2 8 2 7 3 7 8 . 刘建 民, 徐守余. 河流相储层沉积模式及对剩余油分 l布的控制 I J 1 . 石油学报 , 2 0 0 3 , 2 4 1 5 8 6 2 . 俞肩泰. 注水油藏大尺度未波及剩余油的 i 人富集 区[ J ] . 石油学报 , 2 0 0 0 , 2 】 2 4 5 5 0 . 李兴 国. 陆相储 层沉 积微相 与微 型构造[ M] . 北京 百 油丁业 } H 版社 , 2 0 0 0 1 6 4 2 3 1 . 贾振岐, 盖德林 , 杨兴华. 正韵律油藏聚驱后滞 聚合 物分布[ J ]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 0 0 7 , 3 1 4 1 1 0 一 l 1 2 . 苗建 生, 赵福麟 , 李 爽, 等. 地层 中残 留聚合物 的 存 在 形 式 和 分 布 状 态 探 讨Ⅲ . 特 种 油 气 藏 , 2 0 0 5 , 1 2 3 8 8 9 0 . 赵福麟 , 王业飞, 戴彩丽, 等. 聚合物驱后提高采收率 技术 研究[ J ] . 中同石 油大学学报 自然科 学版 , 2 0 0 6 , 3 0 1 8 6 8 9, 1 0 1 . 范森 , 侯吉瑞, 李宜强, 等. 聚合物驱后热化学沉淀蒯 剖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 J ] . 油气地质与采收卒, 2 0 0 5 , 1 2 2 6 6 - 6 8 . 石步 乾. 下二 门油 田注聚后 地层残 留聚 合物冉利州技 术探索[ J ] . 油 田化学 , 2 0 0 4 , 2 1 3 2 5 5 2 5 7 . 胡博仲. 聚合物驱采油二 r 程I N] . 北京 石油 I _ 、 } } 『 版 社 .1 9 9 7 8 9 9 4 . 哈 利德 阿齐 兹, 安 东尼 赛 特 瑞. 油减 数 值模 拟[ M] . 袁 士 义, 王 家禄 , 译. 北 京 石油 1 业 f } | 版 , 2 00 41 9 9-22 5 编 辑 宋艾玲 编辑部网址h t t p / / www. s wp u x b .C O I n ⋯ ⋯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