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瞬变电磁法在矿井超前探测中的应用 王出 运城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 运城 o 4 4 o o o 摘要 我国部分煤田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多变, 煤炭开采过程中受到多种威胁 , 超前探测工作是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一 大难题。本文综合采用理论分析、 现场实际布置的研究方法, 对巷道头的超前探测进行分析 , 实现巷道的安全可靠掘进。 关键词 巷道 ; 瞬变电磁法; 应用 中图分类号 - F 4 0 6 . 3 ; P 6 3 1 . 3 2 5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 0 0 8 0 1 5 5 2 0 1 7 2 1 0 0 3 2- 0 1 1瞬变电磁法概述 现在普遍利用的瞬变电磁法 T E M 其实是一 种时间域的电磁法, 它通过研究脉冲的响应与时 间的关系来解释与此相关的地质问题- 1 J 。瞬变电 磁法核心思想是利用接地的电极或者是不接地的 回线朝着地下发射产生的脉冲, 形成一次电磁场, 触发想要探测的地质体发生二次涡流现象, 利用 一 次电磁场间歇的时间间隔, 采用连接大地的电 极或者是感应线圈来接受第二次产生的涡流感 应, 形成二次电磁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情况。 瞬变电磁法研究的本质其实就是二次场, 二次场 从产生到结束都是在一瞬间完成的, 所以这种方 法被称 为“ 瞬变 ” 电磁法 。 2瞬变电磁法探测原理 瞬变电磁法的探测原理是 在发送回线上供 一 个电流脉冲方波, 在方波后沿下降的瞬间, 产生 一 个向发射回线法线方向传播的一次磁场, 在一 次磁场的激励下, 地质体将产生涡流, 其大小取决 于地质体的导电程度, 在一次场消失后, 该涡流不 会立即消失, 它将有一个过渡 衰减 过程。该过 渡过程又产生一个衰减的二次磁场向地质体内传 播, 由接收回线接收二次磁场, 该二次磁场的变化 将反映地质体的电性分布情况。没有良导体存在 时, 将观测到快速衰减的过渡过程; 当存在 良导体 时, 由于电源切断的一瞬间, 在导体内部将产生涡 流以维持一次场的切断, 所观测到的过渡过程衰 变速度将变慢, 从而发现导体的存在。 瞬变电磁场在地层中的传播方式是扩散, 在 扩散的过程中, 电磁能量在地下导电的物体中传 播, 在此过程中逐渐消耗, 由于趋肤的效应, 频率 比较高的部分大多数存在于地面的附近, 而且可 以扩展的面积基本是发射源下部的一部分, 频率 较低的部分扩大到了围岩的深处, 而且分布的面 积逐渐增大。 3矿井瞬变电磁 的特点 瞬变电磁法在矿井和地面两处使用时所采用 原理基本相同, 从理论上来说也能利用地面上该 收稿日期 2 0 1 7 0 91 1 作者简介 王出 1 9 8 8 一 , 男 , 本科学历, 助教, 运城职 业技术学院教师。 32 方法的设备和采集的参数, 可是在井下受到各种 因素的影响, 则收集数据和处理数据就有了巨大 的不同, 因为井下有轨道、 高压力的作用以及发生 线圈装置非常的小等等各种因素, 在矿井里面进 行探测的深浅程度都受到很大影响, 通常情况下 可以到达的有效深度为 l O O m, 另外井下瞬变电磁 法采用的是全空间瞬变及时响应, 该响应源 自回 线圈的平面上下两个方向的岩层, 这对找到发现 异常导体的准确方位来说具有很大的难处, 在获 取数据进行实际资料解释时, 必须要根据该位置 的具体地质情况和水文地质概况进行详细整体分 析。矿井瞬变电磁法的特点有这几个方面 J 1 根据井下巷道的空间范围, 井下瞬变电磁 法必须利用不大于 2 m的多匝数目的回线设备 , 针 对地面瞬变电磁法来说, 此方法的数据获取所花 费的经历非常小, 他测使用的仪器重量轻、 携带方 便, 既可以提高工效, 也可以降低成本。 2 利用小型的回线仪器, 不仅可以确保数据 的准确度、 减小体积对结果的影响、 提高探测的分 辨率, 而且对于横向的分辨率, 在设计测点时必须 做到控制好相邻控制点之间的距离, 同时也要参 考花费的工作量大小, 尽可能使测点集中。 3 如果探测仪器在井下距离良导体非常近, 探测要接收的信号的信噪比会增大, 根据经验可 知 同样仪器和参数设置, 井下探测获得的信号是 地面获得的 1 0~1 0 0倍, 矿井下面的扰乱信号与 要获取的信号相比几乎可以忽略, 而在地面则正 好相反。 4 井下瞬变电磁法与地面不同的是可以将 线圈按要求布置在巷道底板上进行测量, 探测底 板下面相应深度范围内的含水 良导体在垂直方向 和水平方向的发育规律, 也能把线圈竖直悬挂或 立于巷道掘进头前面, 从而进行超前积水体的探 测; 如果线圈与要探测的巷道的侧面平行, 可探测 到巷道两帮内和顶板与底板部分区域内的含水低 阻体的发育状况。 4矿井瞬变电磁法工作方法技术 当前, 矿井瞬变电磁法采用的工作仪器基本 有两个, 一是重叠回线圈, 另一个是偶极对偶极。 下转第 7 3页 2 . 2生产物 流和 管理 水 平较低 当前, 我国多数煤矿企业在产品的品质上虽 已取得了很多重大的成果并总结了丰富的经验, 但不合理现象仍然大量存在, 如物料摆放较乱、 装 卸搬运环节相脱离、 仓库规划不够合理等, 这些不 合理因素造成生产的大量浪费。 2 . 3企业物流管理层物流意识欠缺 , 企业物流 体 系不完善 当下大多数煤矿生产企业供应和生产销售脱 节, 物资采购手段, 方法缺乏科学性和规范化, 物 流体制不健全, 并且生产成本中的物流费用分散 在各项成本项目中, 没有单独的物流成本核算方 面内容, 大大阻碍了物流效益的增长。 2 . 4物流信息共享度不够 煤矿企业的信息设备没有形成适用的数据 库, 也没有发挥其对煤矿企业物流的效用。譬如 有的煤矿企业虽建立了信息网络, 但是对煤炭生 产物流信息的采集、 处理、 分析、 总结并没有完全 做好。有的煤矿企业甚至没有形成与物流有关的 信息网络, 这些企业的计算机等媒介设施还仅限 用于管理人员办公工作。 2 . 5部 门间的信息沟通渠道不畅 煤炭行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因此其组织结 构也较特别。大部分煤矿企业管辖多个部门。这 些部门往往都偏重本部门管理, 而轻视部门之间 的配合和信息交流, 造成物资的浪费, 使整个生产 制造体系未能发挥出应有的效用。 3煤矿生产物流存在的问题的对策分析 3 . 1增强企业物流管理人 员的物流观念, 广泛 招 纳 物流人 才 企业应该顺应时代潮流, 转换经营理念, 通过 各种方式大力强调物流管理的重要性, 增强企业 物流管理人员的物流观念, 并向社会广泛招纳物 流人才, 在企业内形成物流成本核算体系, 充分了 解物流中的人、 财、 物消耗情况。 3 . 2企业应建立统一的物流管理模式 在物资管理体制上, 大多数煤炭企业实行以 分散为主的管理模式, 这种管理模式未能顺应 目 前日渐趋向完善的市场经济大局面。因此, 应对 企业物流人员进行集中管理, 对企业内部的所有 物流活动进行集中协调, 不断增强煤炭企业物流 观念和不断完善企业管理手段, 从而降低总体物 流成本 。 3 . 3提 高信 息化程度 , 达到企业信 息资源共享 水平 煤矿企业应将企业内部各个单独的系统, 如 制造系统、 存储系统、 物流系统等有机地结合在一 起, 建立企业物流信息体制, 实时更新企业的物流 信息数据, 实现信息资源在企业内共享, 使不同部 门和系统都可在要求的运行管理机制下对体系中 的各个相关资料进行收集、 分析和使用。 3 . 4建立现代物流体 系 煤炭企业应在设立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平台的 基础上, 通过改变物流运作模式, 运用物流管理技 术, 构建与生产物流相配合的煤矿生产制造体系, 建立功能齐全、 资源共享、 服务便捷的物流服务系 统, 提高生产物流管理的效率和效益。 参考文献 [ 1 ] 王金凤 , 等. 面向安全硬约束的煤矿生产物流效率 优化研究[ J ] . 中国管理科学, 2 0 1 4 , 7 . [ 2 ] 马广川, 高明. 我国煤矿生产物流分析与对策研究 [ D] . 山东科技大学, 2 0 0 9 . [ 3 ] 李伟. 煤矿井下生产物流管理 与控制方法研究 [ D] . 山东科技大学, 2 0 0 6 . [ 4 ] 张文桥. 煤矿供应物流系统优化的研究[ D ] . 天津 大学, 2 0 0 8 . 责任编辑 张春玲 上接第 3 2页 4 . 1装置参数的设计 矿井瞬变电磁法在煤矿地下巷道中使用时都 是多匝小型的回线圈仪器, 参数的准确可以直接 干扰测量的结果, 主要参数包括 回线圈的边长是 多少, 回线圈的圈数是多少, 时间序列是怎么排 的, 叠加了多少次等。 9 1 O l l 4 . 2测 点布 置 图 1 超前探测测点布置示意图 测点布置主要是在掘进巷道 的迎头处 见图 1 , 即以巷道的迎头左边为其实位置, 首先让发射 以及接收的天线的法向线与巷道左侧面相互垂 直 , 然后进行探测 图 1中的 1号测点 , 再转动天 线, 让天线的法向线与巷道左边分别成6 0 。 , 4 5 。 和 3 0 。 的夹角再依次探测 图 1中的 2 , 3和 4号测 点 ; 如果天线的法向线的方向跟巷道的迎头界面 的角度成9 0 。 角时, 可以依据其主迎头的断面宽度 安设 2 3个测点 图 1 中的5 , 6和7号测点 ; 到 达巷道的迎头右边然后转动天线, 使法向线的方 向与巷道的右边分别成 3 O 。 , 4 5 。 , 6 o 。 和 9 0 。 的夹角 再依次探测 图 1 中的 8 , 9 , 1 0和 1 1 号测点 。即 需要从不同角度收集数据, 从而取得相对比较完 整的前方三维空间资料。 参考文献 [ 1 ] 徐义贤. 电磁学中的某些进展与电磁法的有关问 题[ J ] . 地球物理学进展, 1 9 9 6 , 1 . [ 2 ] 解海军. 煤矿积水采空区瞬变电磁法探测技术研 究[ D ] . 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 2 0 0 9 . 责任编辑 陈凌霄 7 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