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级轴流式通风机导叶片安装角对气动性能的影响.pdf

返回 相似 举报
单级轴流式通风机导叶片安装角对气动性能的影响.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单级轴流式通风机导叶片安装角对气动性能的影响.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单级轴流式通风机导叶片安装角对气动性能的影响.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 0 1 1 年8月 矿 业安 全 与环 保 第3 8卷第4期 单级轴流式通风机导 叶片安装 角 对气动性 能的影响 袁小平 1 .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 重庆 4 0 0 0 3 9 ; 2 . 山西渝煤科安运风机有限公司, 山西 运城 O 4 4 O O O 摘 要 介绍 了单级轴流式通风机 的结构 , 对风机气动性能进行 了实验研究, 结果表 明, 在前导 叶与 叶轮匹配、 叶轮与后导叶匹配的条件下, 前导叶叶片安装角 变化起 到改变风 量的作用, 后导 叶叶片安装 角变化则起到改变风压 的作用。 关键词 单级轴流式通风机 ; 前导叶; 后导叶; 安装角 ; 气动性能 中图分类号 T D 4 4 1 . 2 文献标志码 C 文章编号 1 0 0 8 4 4 9 5 2 0 1 1 0 4 0 0 7 0 0 3 轴流式通风机是我国煤矿井下 、 铁路 和公路 隧 道工程 中广泛使用的通风设备。普通对旋式通风机 是两个等容量隔爆电动机轴头相对各 自驱动轴头上 的叶轮相向旋转 , 两级叶轮互 为导叶 , 其出 口压力较 高 。在南方一些小煤矿或在大巷道掘进初期 , 风压 要求不高 , 往往采用单级轴流式通风机 以下 简称单 级风机 供风。单级风机为了获得较高的效率 , 通常 在气流进入叶轮前 布置前 导叶 PR 或者在气流 流出叶轮后布置后导 叶 RS 。笔者论述 了这两 种导叶安装方式 的空气动力性能 , 并对实 验数据进 行分析 1 风机结构和气 动设计 特点 为了考察单级风机前 后 导叶对其气动性能的 影响, 保证风机流道有 良好 的进气 和排气条件 , 单级 风机设计有圆弧形集流器 、 筒体 、 叶轮 、 前 后 导叶、 消声器及风筒接头等部件 , 其结构如图 1 所示 。 1 . 1 单级风机工作原理 单级风机 叶轮获得 电动机能量后高速旋转 , 叶 片对周围气体做功 , 气流产生与叶片旋转方 向相 同 的旋绕速度 , 设置前导 叶让空气通过时产生一个与 叶轮旋向相反的预选速度, 此预选速度与叶片诱导 的旋流速度相抵消, 气流形成单一轴向速度, 风机达 到较 高运行效率 。 同理 , 设置后导 叶亦是 消除流经 收 稿 日期 2 0 1 01 21 4 作者简介 袁小平 1 9 7 8 一 , 男, 四川广安人, 2 0 0 3年毕 业于西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现主要从事通风机研制工作 , 完 成科研项 目1 0余项, 获得专利 3 项。E m a i l y x p l 0 1 3 1 6 3 . C O I I 10 7 0 l 6 5 4 2 3 7 蔽 l I l \ I L I h l ● l ● / 一1 一一 I.1 r ’ _ a 前导叶叶轮 P R 1 2 3 4 5 6 7 b 叶轮 后 导叶 R S 1 一 集流器; 2 一 筒体 ; 3 一 电动机 ; 4 ~ 叶轮 ; 5 一前 后 导叶 ; 6 一 消声 器; 7 一风 筒接 头。 图 1 单级风机结构示意图 叶轮后气流的旋转速度 , 达到较高的运行效率。 1 . 2气动设计原理 前导叶 叶轮 PR 及叶轮 后导 叶 RS 形式 , 其速度三角形见图 2 。 根据轴流式通风机气动特点 , 结合普通单级风 机叶栅的设计方法 , 计算 叶轮 叶片及导 叶片的气动 参数 j 。叶轮叶片为机翼型 , 采用精密铸造 , 导叶片 采用等厚圆弧板。以全压效率最高和通风机质量最 小为气动设计的目标函数, 从气动性能、 结构和低噪 声等角度考虑, 计人一些约束条件, 如 2 0 1 1 年8月 矿 业安 全 与环 保 第3 8卷第4期 1 2 3 a 前导叶 叶轮 速度三 角形 P R 叶轮 叶片安装角; P 一 前导叶 片安 装 角; C l 一 气流 流入 前导 叶的 绝对速度 ; C 2 一 气流 流出前导 叶的绝对速度 ; C 3 一 气流流出叶轮 的绝 对速度; 一牵连速度; A C 一扭速; l 一气流流入叶轮的相对速度; 2 一 气流流 出叶轮的相对速度。 .一U l 【 , 2 b 叶轮 后导叶 速度 三角形 R S 叶轮 叶片安装 角; s 一后导 叶片安装 角; C l 一 气流流入 叶轮 的绝 对速度 ; C 2 一 气流流 出叶轮的绝对速度; C 3 一 气流流 出后导叶 的绝 对 速度 ; M 一 牵连 速 度 ; A C 一 扭 速 ; 1 一 气流 流 入 叶 轮 的 相 对 速 度; , 一气流流 出叶轮的相对速度。 图2 速度三角形图 1 优化变量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2 明确叶轮及导叶的当量扩散因子取值范围, 以保证不超过负荷极限 ; 3 叶轮与导叶的叶片数有一定 比例 , 以保证 降 4 叶轮与导叶的叶片数互为质数 , 并各具有足 够的刚度 , 以保证叶片的抗振动性能; 5 圆周速度应小于一定值 ; 6 叶根部有足够抗弯扭合成应力的安全系数 。 2 单级风机气动性能实验研究 根据 G B / T 1 2 3 6 --2 0 0 0 工业通 风机用 标准化 风道进行性能试验 的要求_ 2 J , 对单级风机 的空气动 力性能进行试验研究 , 试验装置采用带进 口侧试验 巷道 的标 准 方 法 C 型 装 置 。实 验 风 机 选 用 F B N o 6 . 3 / 3 7型 , 其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1 风量1 1 . 6 5 7 . 5 0 m / s ; 2 全压7 5 0~ 2 8 5 0 P a ; 3 功率3 7 k W; 4 转速2 9 5 0 r / m i n ; 5 最高全压效率I8 0 % ; 6 叶轮直径6 3 0 m m; 7 轮毂直径3 9 0 m m。 根据导叶与叶轮的匹配 关系, 结合 导叶片不 同 的安装角度 , 组合 4种不同形式进行实验 , 得 出 4组 不 同的气动参数 。 2 . 1 改变前导叶安装角的实验 前导 叶 PR, 0 R5 7 . 5 。 , 咖 P l1 4 . 5 。 ; 0 R 5 7 . 5 。 , 1 6 . 5 。 。得出的实验数据见表 1 。 2 . 2 改变后导叶安装角的实验 后导叶 R S , 0 R 5 7 . 5 。 , s 1 1 3 。 ; R 5 7 . 5 。 , 低通风机 的噪声 ; 咖 跎1 5 . 5 。 。得出的实验数据见表 2 。 表 1 改变前导叶安装角的实验数据 7l 2 0 1 1 年8月 矿 业 安 全 与 环 保 第3 8 卷第4期 2 . 3实 验数 据分 析 1 从表 1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 单级风机 P R 在叶轮叶片安装角度 0 5 7 . 5 。 时 , 改变前导叶片 的安装角度 。 1 4 . 5 。 , 1 6 . 5 。 , 通风机 的气 动性能表现如下 最高全压效率基本没有变化 相差 0 . 4 9 % , 最 高效率 点 的全压 变化 较小 , 变化 比为 0 . 9 1 % , 相 比之下风量变化较大 , 变化 比为 5 . 9 %。 2 从表 2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 单级风机 R S 在叶轮叶片安装角度 0 5 7 . 5 。 时 , 改变后导叶安 装角度 , 1 3 。 , 1 5 . 5 。 , 通风机 的气动性能 表现 如 下 最 高 全 压 效 率 基 本 没 有 变 化 相 差 0 . 2 8 % , 最高 效率 点 的风 量变 化较 小 , 变化 比为 0 . 8 6 % , 而全压变化较大, 变化 比为 5 . 6 7 %。 从图 2可知 , 当采用 PR形式时 , 气流以 C 速 度流人前导叶后 , 气流无牵连速度 , 仅在前导叶安装 角影响下产生一个 旋绕速度 , 以绝对速度 C 流出 , 然后 以相对速度 W . 进入叶轮 , 在叶轮牵连速度 U和 叶轮叶片安装角的共同作用下 , 以相对速度 W 、 绝 对速度 C 流 出。由于前导 叶安装 角增大 , C ,容易 切入叶轮叶片 , 即减少了摩擦碰撞损耗 , 同时受到叶 轮 的牵连速度影响 , 流经 叶轮 叶片 的气流产生与导 叶气流相反 的方向变化 , 气流最终得 到能量并加速 , 从而增加了风机的流量 。 当采用 R S形式 时, 气 流绝对速度 C 在牵 连 速度 /2 , 的作用下 , 以相 对速度 W , 进入 叶轮 , 以相 对 速度 W 、 绝对速度 c 流 出, 气流产生与 叶片旋转方 向相同的旋绕 速度。 由于后导 叶 固定 了一定 的角 度 , 旋绕气流经过后导叶整流后 , 消除了气流的旋绕 速度 , 把气流旋绕动能变成风机 的压力能 , 并以绝对 速度 C 流出, 但 由于后导叶片安装角增加 , 也相应 使 C , 容易切入后导叶 , 减少摩擦碰撞 的能量损失 , 因此使全压有所提高。 3 结论 1 单级风机在前导叶与叶轮相互 匹配 的条件 下 , 叶轮叶片的安装角不变, 通过改变前导叶的安装 角 , 可以起到定风压 、 改变流量的作用。 2 在单级风机后导 叶与叶轮相互 匹配的条件 下 , 叶轮叶片的安装角不变 , 通过改变后导叶的安装 角, 可以起到定风量 、 改变风压的作用。 3 单级风机无论是 PR或者 RS形式 , 在叶 轮与导叶相互匹配的条件下 , 无论是改变前导叶还是 改变后导叶的安装角, 最高效率点基本上无变化 。 参考文献 [ 1 ]吴秉礼, 李文洲. 轴流通风机的工程设计方法[ M] . 长 春 吉林大 学出版社 , 2 0 0 7 . [ 2 ]刘拥军, 张元银. 对旋式通风机叶片安装角的变化对气 动性能的影响[ J ] . 矿业安全与环保 , 2 0 0 0 5 . 责任编辑 吴 自立 上接第6 9页 构造 , 同时存在上侏罗统砾岩含水层 、 顶底板砂岩含 水层以及太原组石灰岩 三 含水层。矿井突水和断 层的落差 、 倾角、 断层导水性 以及断层与含水层 的关 系密切相关。 2 T作面断层较发育 , 通过疏放水试验分析工 作面出水情况 , 主要在工作面北部 出水量较大 , 富水 性强 , 且构造发育 , 有 D F 2 0、 D F 2 1 、 D F 2 2断层和宁村 向斜发育。矿井突水与地质构造密切相关。 3 查明矿井构造对矿井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 对 工作面采取有效措施 , 进行综合防治, 以防止构造带 来 的损失。 参考文献 [ 1 ]施青龙. 底板 突水机理研 究综述[ J ] . 山东科技大学学 报 自然科学版, 2 0 0 9 , 2 8 3 1 7 2 2 . [ 2 ]黎良杰. 煤层底板突水的计算预测及应用[ J ] . 煤田地质 与勘探 , 1 9 9 5 , 2 3 4 3 4 3 8 . 7 2 [ 3 ] 白晨光, 黎良杰, 于学馥. 承压水底板关键层失稳的尖点 突变模型[ J ] . 煤炭学报, 1 9 9 7 , 2 2 2 1 4 91 5 0 . [ 4 ]刘伟韬, 张文泉, 高延法, 等. 底板突水预测专家系统研 究[ J j . 山东矿业学院学报, 1 9 9 8 , 1 7 4 3 3 4 3 3 8 . [ 5 ]张均锋, 张华玲, 孟达, 等. 断层参数对承压水体上采煤 的影 响分析 [ J ] . 水 文地质工程地 质, 2 0 0 9 6 1 0 3 1 . [ 6 ]周瑞光, 成彬芳, 叶贵钧, 等. 断层破碎带突水的时效特 性研究[ J ] . 工程地质学报, 2 0 0 0 , 8 4 4 1 1 4 1 5 . [ 7 ]国家煤炭工业局. 建筑物、 水体、 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 设与压煤开采规程[ s ] . 北京 煤炭工业出版社, 2 0 0 0 . [ 8 ]刘志军. 承压水上采煤断层突水的固流祸合研究[ J ] . 煤 炭学报 , 2 0 0 7, 3 2 1 0 1 0 4 61 0 5 0 . [ 9 ]李青锋, 王卫军. 南方煤矿特殊开采条件下的突水机理 分析[ J ] . 矿业工程研究, 2 0 1 0, 2 5 2 2 52 8 . [ 1 O ]隋旺华, 董青红, 等. 采掘渍砂机理与预防[ M] . 北京 地质 出版社 , 2 0 0 8 . 责任编辑 吕晋英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