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T E C H N I C F O R U M ■囤圜 液压模块组合挂车整体结构有限元计算分析 Cal cul at i on and Anal ys i s by F EM f or W hol e St r uc t ur e of Hy dr aul i c M odul e As s em bl ed Tr a i l e r 张宇探马力 李冰 ZHANG Yut an e t al 武汉理 工大 学汽 车工程学 院 湖北武汉 4 3 0 0 7 0 摘要 研 究了液 压模 块组合挂车在 不同装载方 式下有限元计算建模 问题 ,提 出了采用平衡杆 系结构来模拟液压平衡悬挂 系统的 方法 ,这 种方法在任意装载 方式下均能保证 同支撑组车轮液 压 管路相通 、轴荷相等的要求 ,并针对典型车辆主体结构强度刚度进行 了有 限元计算分析 。 关键字液压模块组合挂车 平衡杆 系结构 有 限元 结构强度 Abs t r a c t Ca l c u l a t i o n a l mo d e l i n g f o r h y d r a ul i c m o d u l e a s s e mb l e d t r a i l e r b y FEM wa s s t ud i e d , a n d t h e n t h e s i mul a t i o n m e t h od b y b a l a n c e fla me s y s t e m f o r t h e h y d r a ul i c s us p e n s i o n s ys t e m wa s d e ve l o p e d , wh i c h e n s u r e d t h e e q uiva l e n c e o f a xl e l o a d i n t h e s a me g r o u p wh e r e t h e o i l c a n s we r e c o n n e c t e d . Fi n a l l y t h e FEM mo d e f o r a s t r e n g t h a n d s t i ffn e s s o f a s p e c i fic b o d y s t r u c tur e wa s a n a l y z e d K e y W o r d s h y d r a u l i c m o d u l e a s s e mb l e d t r a i l e r; b a l a n c e fla m e s y s t e m ; FEA ;s t r u c tur a l s t r e n g t h 中图分类号 U 4 6 9 5 3 O 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 0 0 4 - 0 2 2 6 2 0 1 0 0 1 - 0 0 5 3 - 0 3 1前 言 液压模块组合挂车是大件及重型装备 公路及场地运输的必要运输设备。国外液 压模块组合挂车的发展已相 当成 熟⋯ ,国 内正逐步从模仿设计阶段走向自主研发 , 已有学者开始对拼车方案查询系统、挂车 配件和装载形式等方面进行研究 。但 是 ,由于组合挂车拼车方案较 多 ,装载 方式比较特殊 ,且四点支撑下多个同组车 轮液压管路相通 ,轴荷相等的特点给基于 整车的结构分析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结 合企业的实际需求,对液压模块组合挂车 在不 同装载方式下的有限元计算建模问题 进行 了研究。在研究国内外液压模块组合 挂车的装载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平衡 杆系结构 来模 拟液压平 衡悬挂 系统 的方 法,在各种装载方式下均能保证 同组多个 车轮轴荷相等 ,并根据所提出的方法 ,对 张宇探 典型六轴线车辆进行了整车有限元计算分 析 ,得到了不 同装载方式时多种工况下整 体结构强度刚度的有限元计算分析结果, 为液压模块组合挂车整车结构设计提供 了 参考。 2 装载方式分析 液压模块组合挂车的货物通常有三种 装载方式 支架装载、均布装载和特殊装 载。每种装载方式都必须满足货物特征 、 作者简介 张宇探 ,女 ,1 9 8 5 年生 ,硕士研 究生 ,研究方 向汽车C AD/ C AE。 架的变形最大值为0 . 2 7 5 m,表现在托架中 间处 ,绝对 数值 较小 ,对 结构使用无 影 响 。 通过有限元结构分析 ,在满足托轮载 荷受力可靠性 的条件下 ,必须保证托轮的 中心轴线与滚道的中心轴线是平行的 ,否 则 ,难以保证运动结合面的良好接触 ,会 因为受力不均匀造成滚道或滚轮,以及轴 承过早的损坏 。转动轴与托架轴孔的接触 面要求采用圆倒角 ,尽可能地减少应力集 中,以延长托轮的使用寿命 。此外 ,“ 角 度不 宜过小 ,否则在 搅拌简 的转动过程 中 ,会降低托 轮对搅拌 筒的 自动调 节能 力。 5 结论 对于搅拌简承载结构的前端连接点 , 性能主要取决于外购件减速机 ,在搅拌筒 中心轴线角度保证的前提下,一般无须对 其结构分析 ;而对于后端支撑点 ,其结构 的可靠性主要取决于托轮结构的稳定性。 经过计算分析 ,调心托轮完全满足搅拌车 的载 荷要 求 。 使用自动调心托轮能保证滚轮与滚道 的接触为最佳状态 ,消除因搅拌筒偏斜或 变形造成的接触面滑动 、滚道表面易产生 划痕及拉伤的问题 ,减少滚道表面及滚轮 的损伤 ,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在滚轮 可调节角度范围内,能达到自动消除因副 车架焊接过程变形引起前、后台之间角度 偏 差 的 问题 。 因此 具有 可 靠的 使用 性和 应 用 前景 。 参考文献 [ J ]张国忠,王福良, 周淑文等 现代混凝土搅拌运输 车及应 用[M】 北京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 0 0 6 . 收稿 日期 2 0 0 9 0 9 1 5 ■蚕圜T E C H N I C F O R U M 道路运输 条件和挂车整体 结构特点的要 求 ,保证运输安全。 2 . 1支架装载 超大、超重和超长件货物不宜直接放 置在装载平 面上 ,而是通过 支架实现装 载。常见的支架装载可分为单跨装载和双 跨装载两种 方式。单跨装载 示意图如 图 1 所示 ,货物质心位于整体结构前后对称 面中心位置 ,支架跨距为2 C 。前后支架上 的载荷为货物总重量的1 / 2 。双跨装载采取 分跨的方式,货物质心 同样位于整体结构 前后对称面 中心位置 ,货物总重量通过四 个支架传递到整体结构上 ,每个支架上的 载荷为货物总重量的1 / 4 。 无论是单跨还是双跨装载,跨距不同 则整体结构 的承载能力也不同。跨距为零 时 ,装载量小于正常装载量 ,支架放置位 置接近车辆前后两端时,允许装载量也会 大幅下降。 图 1 单 跨 装 载 示 意 图 2 . 2 均布装 载 载荷直接分布在装载平面指定区域 , 分布 方 式有均 匀 分布 与 非均 匀分 布 ,假 设 货物质心位于整体结构前后对称面的中心 位置。均匀分布装载示意如图2 所示。 l{i{ {I{I 一 童 五 图2 均匀分布装载示意图 产品设计制造完成后 ,通常需要进行 砝码加载测试转向情况或车辆其它性能 , 此时小块砝码都是直接放置在整个承载面 上的 ,这样 的情况 比较接 近均布装载 方 式 ,载荷集度为装载总质量除以有效装载 面积。对于 内聚力不强的货物 ,直接放置 在装载平面上也可看作均布装载方式 ,实 际运输中还有其 它情况也可以简化成均布 图3 特殊装载示意 图 装载方式。 2 . 3 特殊装载 将会导致左右偏载的装载方式归为特 殊装载 方式。典型的特殊装 载方式为 图 3 所示。图中A为货物装载位置 另外 ,不 属 于上述 两种 装 载 方式 的情 况都暂归为特殊装载方式。 3 液压平衡悬挂系统 的模拟 本文针对四点支撑方式,提出了用平 衡杆 系结构模 拟液压平衡悬 挂系统的方 法 。这种 方法不仅能保证在 支架装载方 式、分布装载方式和偏载等任意装载方式 下同组车轮轴荷相等 ,而且适用于任意轴 线数的车辆 。现以典型六轴线车辆对平衡 杆系结构原理进行描述 。四点支撑每个支 撑组有三个车轮 ,其悬挂油缸互通。无论 在怎样的装载方式和运输方式下 ,同组的 三个车轮轴荷是相等的。 平衡杆 系结构 由平衡杆 和支撑杆组 成 ,如图4 所示。图中B C 、F G fJ J K为上平 衡杆 ,DE fJ H I 为下平衡杆 B A 、C D、 F E 、G H、d l 和K L 为支撑杆 。假设平衡杆 不变形 ,支撑杆刚度k 可调 ,以满足特殊 需求。杆件各点均在同一平面内。 ; 图4 平衡杆系结构原理图 三根上平衡杆中点p 、0 和D , 分别与 同组车轮轮心相连,它们可绕车轮轮心轴 线转动 ;两根下平衡杆 中点。 J 和o 与大地 铰 接 ,不 能 相对 地面 移动 ,但下 平衡 杆 可 绕铰接点在杆系平面内转动 ;A 点和£ 点也 与大 地 铰接 ,不 能相 对 大地 移 动 。 由杠杆 平衡原理可知 ,对各种装载形式和装载工 况 ,均可保证D 、 和 点代表 的车轮轮 心处 轴荷 相等 。 同理 可 以延 伸到 同组 车轮 数 目少 于或 大于三个的情况。比如对同组只有两个车 轮 的情 况 ,只需 去 掉 图4 中的 、 、 J K fj K L 杆 ,并将日点与地面铰接即可。对 于同组车轮数 目大于三个车轮的情况 ,可 以根据图4 的原理 图递推扩展 ,即可满足 相应轮数的需要。 在有限元建模时还要注意消除平衡杆 系结构的刚体位移 ,同时还要消除整体结 构的刚体位移 ,注意不要过约束也不要欠 约束。 4 具体计 算工况 的确定 4 . 1 典型车辆几何 模型 的建立 根据液压模块组合挂车主体结构的特 点 ,对整车建 立三维有限元 分析几 何模 型 。车辆主体 结构主要包括上 板、加强 板、纵梁总成、横梁总成、边板和行走机 构。其模型如 图5 所示 ;车架和行走机构 模型 如 图6 所示 。 图5 车辆主体结构模型 图6 车架和行走机构模型 4 . 2 加载的具体实现及计算工况的确定 根据企业提供的车型,对六轴线液压 模块组合挂车支架装载方式和均布装载方 式进行计算 ,确立四种计算工况。 4 .2 . 1 支架装载方式的加载实现及计算工 况 几何建模时 ,设计一个装载支架。根 据需要工况 ,将装载支架放置在装载平面 图7单支架装载几何模型 的具体位置,同时保证支架和整体结构之 间的接触关系,并假设在运输过程中支架 与整体结构无滑移 ,无互相嵌人与脱离。 计算工况分两种 ,分别为单跨跨距 为 零与跨距接近整体结构总长度的情况。大 量装载 曲线表明 ,这两种情况下整体结构 的承载能力最差 ,因此对这两种支架装载 方式的计算工况进行计算 ,能较好地反映 整体结构的承载能力和设计水平。 工况一 为单 支架装载跨 距为零 的情 况 。支架位 于整体结构 前后对称 中心 线 上 ,在支架正上方与货物重心位置等高处 施加集中载荷,其大小等于总载荷,计算 几何模型如图7 所示。通过软 件系统 的分 布关系定义 ,使载荷通过支架传递到整体 结构上。这种工况是比较恶劣的。 工况二为双支架装载的情况。两支架 按整体结构前后对称面中心对称 。挂车轴 距 为l 5 0 0 mm,取单跨支架跨 距为7 8 0 0 11 1 / / 1 。在支架正上方与 货物重心位置等高 处施加集中载荷 ,其大小等于总载荷的一 半 。 4 . 2 。 2 均匀分布装载方式的加载实现及计 算工况 工况三为中心带宽均匀分布装载。假 设装载重量均匀分布在整体结构前后对称 面中心区域 ,这个区域宽度与支架的底面 纵向宽度相等。由于均布装载方式不考虑 货物内聚力 ,因此中心带宽均匀分布载荷 工况的计算可以考察整体结构纵梁和横梁 设计的强度刚度协调程度。 工况四为整体结构上板面均匀分布装 载 这种计算工况的加载 区域为整体结构 上表面有效承载面积 ,在其上施加一定集 度的均布载荷 ,使总载荷大小与货物重力 相等。这种工况的设计也不考虑货物内聚 力和支架作用 ,因此可以从整车角度考察 各主要部件设计的强度刚度协调程度。 5 有限元计算及结果分析 轴 线 载荷 为3 6 t ,取 装 载 系数 1 .4,六 轴线总加载 载荷 为G I .4 x 6 x 3 6 3 0 2 . 4 t , 材料屈服极限为7 0 0 MP a 。 根据要求建立有限元模型 ,对 四种装 载工况进行有 限元计算 ,用t e t 单元对车辆 主体结构划分网格 ,用梁单元对平衡杆系 结构划分网格 ,用弹簧单元对支撑杆划分 网格 。试 算后根据 需要进行局 部网格细 化 ,共得到5 7 8 5 6 8 个单元和 1 7 0 1 1 5 个节 点,共5 1 万多个自由度。 a . _7 2 况~。该工况下整体结构的应力 水平不是很高 ,最大应力发生在纵梁腹板 最大矩形 窗口角点处 ,达到约5 7 0 MP a 。 除此之外 ,横梁转角处、纵梁下翼板 中部 以及上板面部分区域域都出现 了不同程度 的应 力集 中现象 ,但应力最高不超过3 0 0 MP a ,如 图8 所 示 。 图8 纵粱 、横梁 和加强板应 力分布圈 纵梁 、 横梁 、加 强板 和 边板 的 应 力水 平较低 ,不高于 1 5 0 MP a 。行走机构具体 结构 的应 力分布云 图如图9 所示 ,最大应 力不超 过 1 8 0 MP a 。 图9 行走机构具体结构应 力云 图 b , 工 况二 。上板 面 应力 水平 不 高 ,各 处应力均不高于2 0 0 MP a 。纵梁 、横梁、 加 强板和边板结构应力水 平在3 7 0 MP a 以 内 。 行 走 机 构 具 体 结 构 的 应 力 水 平 也 不 高 ,均 在 2 O 0MP a 以下 ,应 力 分 布 跟 工 况 一 相似。总体来说 ,该工况 下整体结构应 力水平不是很高 ,但是局部应力集中现象 比工况 一严 重一 些 。 c . 工况三。该工况下整体结构的应力 T E C H N I C F O R U M ■囤圜 水平不是很高,最大应力产生在中间两横 梁转角处 ,达到约6 7 0 MP a ,远远大 于前 两种工况时的情况。这是因为不考虑货物 内聚力,横梁将直接承受比较大 的一部分 载荷。上板 面各处应 力不高于3 0 0 MP a 。 除最大应力区域外 ,中间横梁转角处和纵 梁下翼板 中部产生 了不超过3 0 0 MP a 的应 力 ,分布情况与前两种工况一致 。边板和 加强板 的应 力水平不 高,普遍不超过2 l 0 MP a 。行 走机构具体结构的应力水平和分 布与前两种工况相似,变化不大。 d . 工况四。该工况整体应力水平比较 低 ,上板面、纵梁、横梁和加强板的应力 均不超过5 0 MP a 。该种装载方式使得前三 个工况 中应力本不是很大的行走机构变为 产生最大应力的地方,但尽管如此 ,应力 也 不超 过 I 8 0 MP a 。 以上板面长边中点和端点的垂直位移 来考察上板 面垂直位移沿纵向方向的相对 变化情况 以上板 面短边中点和端点的垂 直位移来考察上板 面垂直位移沿横向方向 的相 对变 化情 况 ,如表 1 所示 。 表1车架上板面垂直位移差 m m 6 总结 a车辆主体结构强度满足要求,部分 构件有较大富余 b . 局部应力集 中比较明显的地方 ,设 计制造时应加以注意 c . 整 车结 构 还 具有 轻量 化 的潜 力 ,包 括参数优化和拓扑优化等。 参考文献 [ 1 】乐巨国. 组合挂车发展趋势 . 上海公路, 2 0 0 2 【 4 4 2 4 5 [ 2 】乔媛媛, 马力,王 元良 基 于婀络环 境的组合挂车 拼车方案查询模块的实现[ J I l重型汽车, 2 0 0 8 4 2 0 22 [ 3 ]刘彦玲, 张世彪,杜 海云 浅谈 国产全液压挂车的 一 些技术改进f J 】 液压气动与密封,2 0 0 8 1 4 9 - 5 1 . [ 4 ]马晓军, 秦颖军. 大件运输液压挂车装载参数的校 核及优化 l J J _ 重型机械科 技, 2 0 0 3 4 1 3 - 1 4 收稿 日期 2 0 0 9 0 9 2 l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