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 1 7卷 第4期 总第 1 0 7期 2 0 1 2年 8月 煤矿 开采 Co a l mi ni ng Te c hn o l o g y V o 1 . 1 7 N o . 4 S e r i e s N o . 1 0 7 Au g us t 2 01 2 立柱布 置方 式对掩护式液压支架力学性能 的影响 分析 辛家祥 ,李明忠 ,王建国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开采设计事业部 ,北京 1 0 0 0 1 3 [ 摘 要] 立柱布置方式对液压支架的很多力学参数都有影响,立柱布置不合理容易引起液压 支架发生故障或损坏,影响煤矿安全生产。建立了掩护式液压支架的力学模型,分析了立柱布置方式 对支架底座前端比压及连杆受力的影响,为立柱的合理布置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可行方法。 [ 关键词] 立柱;布置方式;底座比压;连杆受力 [ 中图分类号]T D 3 5 5 . 4 1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 0 0 6 . 6 2 2 5 2 0 1 2 0 4 . 0 0 3 5 0 3 I nflue nc e o f Pr o p Ar r a n g e m e n t o n M e c ha ni c a l C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o f Sh i e l d Po we r e d Su pp o r t XI N J i a x i a n g ,L I Mi n g z h o n g,WANG J i a n g u o C o a l Mi n i n g&D e s i g n i n g D e p a r t me n t ,T i a n d i S c i e n c e&T e c h n o l o g y C o . , L t d . , B e ij i n g 1 0 0 0 1 3, C h i n a Ab s t r a c t S e v e r al me c h a n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p r o p a r r a n g e me n t a r e i n fl u e n c e d b y p r o p a r r a n g e me n t .I rra t i o n a l a r r a n g e me n t ma y r e s u i t i n p o we r e d s u p p o f a i l u r e o r d a ma g e a n d i n f l u e n c e s a f e mi n i n g .Me c h a n i c a l mo d e l o f s h i e l d p o w e r e d s u p p o wa s s e t u p t o a n aly z e t h e i n f l u e n c e o f p r o p a rra n g e me n t o n s p e c i f i c p r e s s u r e o f f o u n d a t i o n “ s f r o n t e n d a n d f o r c e o f c o n n e c t i n g r o d,a n d p r o v i d e t h e o r e t i c al b a - s i s a n d f e a s i b l e me t h o d f o r r a t i o n a l p r o p a r r a n g e me n t . Ke y wor ds p r o p;a r r a n g e me n t ;s p e c i fic p r e s s u r e o f f o u nd a t i o n;f o r c e o f c o n ne c t i ng r o d 掩护式液压支架多年的使用经验和试验研究发 现 ,立柱的布置方式对该型支架很多力学参数都有 影响。如果立 柱布置不合 理 ,会造成 支架受力 不 当,进而引起支架发生故障或结构损坏 ,影响煤矿 安全生产 。因此 ,液压支架设计过程中,必须合理 布置立柱 ,使支架 的综合力学性能达到最优。 本文着重分析 了立柱布置方式对底座前端比压 及连杆受力的影响。 1 力学模型建立 液压支架二维杆系力学模型及受力分析如图 1 所示 。 图 1 液压 支架受力 取顶梁为研究 对象 ,对顶 梁与掩 护梁铰 点 D 取矩,由∑M 。 0 , 得 P D2P 3 D 3 F 1 B 3一 F 1 0 1 取顶梁、掩护梁整体为研究对象,对前后连杆 瞬 心0 点 取矩, 由∑M 。 0 , 得 F 1 日 1 一 厂 F B 3 一P D l 0 2 由 1 , 2 式可得 P D2 P3D3一 P Dl t玄j , 一 , 等 3 4 同理 ,由水平 方向和竖直方 向合力分别为零 , 可得 F1 c o t A 一P s i n A 3c o s A 3 c o t A ,3 __ s l n ,z l c __ ot A co s / t 一 。 一 F1一 P c o s A3一 F3s i n A5 5 6 取底座为研究对象 ,对前 后连杆瞬心 O取矩 , 由E M 。 0 , 得 P D 1F 1 D 4 厂 1 H1 一B 2一B 3 7 由 5 , 7 式可得 F 1 其 中, 3 式与 8 式是等价的, 据具体情况选用。 [ 收稿 日期 ]2 0 1 2 0 5 0 2 [ 基金项 目] 国家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 8 6 3 资助项 目两柱 式超 强力大采高放顶煤液压支架研制 2 0 1 2 A A 0 6 A 4 0 7 [ 作者简介]辛家祥 1 9 8 3 一 ,男,山东阳谷人 ,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采煤工作面液压支架设计。 8 使用时根 3 5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总第 1 0 7期 煤 矿 开 采 2 0 1 2年 第 4期 上述各式中, P为立柱工作阻力 ,k N; D 为顶 梁与掩护梁铰点 到立柱 中心线 的垂 直距离 , mm P s 为支架平衡千斤顶工作阻力 ,k N; D 为顶梁与 掩护梁铰点到平衡千斤顶中心线的垂直距离 , m m / 。 为顶梁与顶板问的摩擦系数 ; F 。为顶板对顶梁 的 集 中载荷 ,k N; B s 为顶梁上表面到顶梁与掩护粱铰 点垂直距离,m m; 为顶梁与掩护梁铰点到顶梁外 载作用点的水平距离 , m m; B 为前 、后连杆瞬 fi , 到顶梁与掩护梁 铰点 的水平距 离 ,m m; B 。为前 、 后连杆瞬 到顶梁与掩护梁铰点的垂直距离 , mm D- 为前 、后连杆 瞬 C , f tJ ,中心线 的垂 直距 离 , m m; 为底板对底座的作用力,k N ; D 为前 、后 连杆瞬心到底板对底座支反力作用线的水平距离 , ” m; / 为底座与底板间的摩擦系数 ; H 。为支架 的 计算商度 ,m m; F 3 , F 4 分别为前 、后连杆力 , k N 4 , 为立柱与竖直线的夹角 , o ; A , 4分别为前 、 后连杆与水平线夹角 , 。 。 2 立柱布置对底座前端比压的影响 在布置立柱时 ,假设立柱下铰点相对底座前端 距离固定 ,在立柱行程许可的条件下 ,如果把立 上铰点前移 ,立柱倾角增大 ,不仅可以增加支架调 范围,还可以提高顶梁前端对煤壁的水平分力 , 拿 鎏 成 底 座 前 端 比 压 增 大 , 松 软 底 板 条 件 下 会 造 戚文架扎底 ,移架困难。 . 假设支架底座与底板均匀接触且载荷呈线性分 ,则底座底板比压为梯形分布或三角形及矩形分 布。图 2所示底板比压为梯形分布情况 。 图2底板 比压梯形 分布 由 图2 可 知, 若∑F 0 , 得 , 1 ~ g 5 q 6 己 . B 0 若 ∑ 0 , 得 F 1 J 。 ~ B g6 0 由 9 , 1 O 两式 ,可得 一 2 X 一凡 q 一 一 .‘ 2 凡一 q 6 _ L‘ 上述各式中, F . 为底板对底座的合力 , m m 为底座总长度 ,m m; B为底座有效宽度 , mm ;q .5 g 为底座前 、后端 比压 , MP a ; 为合力作用点到 底座后端距离 ,m m; n为合力作用点到底座前端距 离 ,mm。 由 1 1 , 1 2 两式可知 ,支架的主体结构 参数确定后 , , 一 一般变化不大 ,可以认为是定值 , 底座宽度及形状等结构性要素对前端比压也有影 响,但合力作用点 位置的变化对前端比压 影 响最大 ,减小 对减小前端 比压 g 效果明显 。由 1 1 式可知,当 n / 2时 ,g 0, ] ~ l c z l 一--角 形分布 ,此时前端比压最小 ; n 时 ,, q 6; X , 2 凡时, ~ t m ~ I ~ -- ⋯ ; 分布 ,此时前端 比压最 大。因此对于松软底板 ,为避免底座前端 比压过 大 ,应使底座合力作用点尽量靠后 。 通过以上分析 ,可以得出 ,在采高不变的情况 F底座总长度不变 ,如果立柱位置平行前移或只 上铰点 前移 , 减小 ,底座合力作用点位置前 移,前端比压变大;立柱位置平行后移或只是上铰 点后移 , 增大 ,底座合力作用点位置后移 ,前端 比』 盘变 小 。 . 立柱布置方式及位置不 变 ,如果底座 前端加 , 增大, 底座合力作用点位置不变 ,载荷分布 长度变大,前端 比压变小;底座前端缩短 , 减 /J、 , 底 座 合 力 作 用 点 位 置 不 变 , 载 荷 分 布 长 度 变 小 ,前端 比压变大。 所 以,不能为了增大支架的调高范围而 一 味地 增大 立柱倾斜角度 ,而应 当综合考虑 ,把底座前端 比压控制在合理 的范围内 ,支架设计方案的评判 应该把 当作判断底座前端 比压相对大小 的 一 个 3 立柱布置对前、后连杆附加力的影响 早期的两柱支掩式掩护支架 ,在实验室试验 台 上升到与上试验台接触时 ,顶梁立刻向前移动,移 9 动量一般大于 2 0 0 ra m ,当试 验 台开始加载 时 ,顶 继续前移,同时底座后端有一定的抬起量 ;现 两柱支顶式掩护支架,仍有上述现象 ,但移动量 1 0 警 制 在 O O m m 左 右 , 且 底 座 后 端 不 上 抬 。 四 柱 支 撑 掩 护 式 支架也存在前移现象 ,但移动量较小 竺 o 0 m m 之 问 。 经 分 析 , 支 架 在 试 验 台 上 前 移 1 1 是由于立柱倾斜布置所产生的水平力的作用 。而 由 , 4 两 式 可 以 看 出 , 立 柱 由 于 倾 斜 布 置 参 1 2 DI , D 2的影响所产生 的水平分力对支架 的力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辛家祥等立柱布置方式对掩护式液压支架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 2 0 1 2年第4期 顶板对 支架 顶梁产 生 的摩擦 力 取 f0 ~ 0 . 3 由立柱及前 、后连杆 承受 ,合理布置立 柱倾 角可使立柱倾斜所产生的水平分力部分或全部平衡 掉顶板对顶梁的摩擦力 ,减小和改善前 、后连杆产 生的附加力 。分析如下 如果立柱垂直布置或接近于垂直布置 ,可以提 高支撑效率,改善对顶板的支护效果,但由于垂直 布置时立柱不产生水平分力,因此 当-厂 0 顶板 对顶梁 不产生摩擦力 时 ,前 、后连 杆 附加力会 很小 ;当f0 . 3 顶板对 顶梁摩 擦力取最 大值 时 ,由于立柱不产 生水平分 力 ,摩擦 力将全部 由 前 、后连杆承受 ,此时前 、后连杆 附加力最大。 如果立柱倾斜布置 ,使其由于倾斜所产生的水 平分力可以完全平衡掉顶板的摩擦力 ,可以计算出 此时 A a r c t a n 0 . 31 7 。。当.厂 0时,立柱倾斜所 产生 的水平分力 由前 、后连杆承受 ,这时的前 、后 连杆 附加力会很大;当f0 . 3时 ,摩擦力将全部 由立柱来 承受 ,与立柱 的水 平分力平衡 ,这 时的 前 、后连杆附加力会减小很多。 虽然顶板与顶梁间的摩擦系数在f0 . 10 . 2 之间出现的概率最 大 ,但是 也要考 虑f0和f 0 . 3时的情况 ,避免出现前 、后连杆附加力范 围变 化太 大。因此 ,要通过 优化设计 立柱 的倾角 ,使 前 、后连杆受力 出现 “ 哑铃” 型结果 ,即在摩 擦 系数f0和f0 . 3时 ,连杆的附加力可以适当变 大 ,而在f0 . 1~0 . 2之 间,连杆 的附加力一定 小 ,这样既符合井下顶梁的实际受力情况 ,又改善 了支架 的总体力学性能。 以 Z Y 6 8 0 0 / 1 8 / 3 7 D液压支架 为例 ,在确定 四 连杆机构 的前提下 ,通过优化立柱的布置方式 ,使 连杆出现 “ 哑铃”型的受力结果 ,在支架 3 . 5 m高 度时 f0 . 3时 ,前 连杆 力 4 0 6 6 k N,后 连 杆 力 3 8 7 7 k N; f0时,前 连 杆力 3 3 9 9 k N,后 连 杆 力 2 7 3 8 k N; f0 . 10 . 2时 ,前连杆力 6 8 6 k N,后连 杆力 5 7 4 k N。 可 以看出,立柱布置较为合理。 4 结 论 重点分析 了掩护式液压支架立柱布置方式对底 座前端 比压和连杆受力的影响 ,为合理地布置立柱 提供了理论依据 ,为支架设计方案的优劣提供 了一 种快速可行 的评定方法 ,所得结论 同样适用于四柱 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 [ 参考文献] [ 1 ] 王国法 ,等 .液压支架技 术 [ M].北京 煤 炭工业 出版社 , 1 9 9 9 . [ 2 ]刘俊峰 .两柱掩护式大采高强力液 压支架适应 性研究 [ D]. 北京 煤炭科 学研究总院 ,2 0 0 6 . [ 3 ]朱凤志 .厚煤 层掩护支架四连杆机 构的受 力分析 [ J ].煤矿 开采 ,1 9 9 3 4 3 4 3 7 . [ 4]王恩鹏 ,张英 .液压支架底板 比压的试 验与研究 [ J ].煤 炭科学技术 ,1 9 9 6 1 2 3 3 - 3 5 . [ 5 ]杨培举 .两 柱掩 护 式放 顶煤 支架 与 围 岩关 系 及适 应性 研 究 [ D].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 ,2 0 0 9 . [ 6 ]乔忠寿 .关于液压支架顶梁上水平 力的探讨 [ J ].矿 山压力 , 1 9 8 6 4 1 O 一 1 3 . [ 7 ]王正木 ,赵志超 .两柱 掩护式 液压支 架使用 和设 计 中的几个 问题 [ J ].煤炭科学技术 ,1 9 9 0 5 5 2 5 4 . [ 8 ]丁绍南 . 采煤工作面液压支架设计 [ M]. 北京世界图书出 版社 .1 9 9 2 . [ 责任编 辑徐 亚军] 上接 3 1页 程 中压力损失不超过 2 MP a 。仿真结果如表 1 所示 , 选取管 径为 6 4 ra m,其压力 损失 为 1 . 4 2 4 MP a ,满 足要求 ;实际系统 中采用的管径 为 6 4 ram,其压力 损失为 1 . 6 8 MP a 。仿真与实际工况较为接近 ,根据 仿真结果所选取 的管径可以满足实际工程要求 。 表 1 仿真结果 管道 内径/ ram 压力损失/ MP a 4 0 0 L /rai n 6 0 0L / rai n 3结 论 长距离供液管 道压力损失 主要 为沿程压力损 失 ,接头处产生局部压力损失很小 ,管长越长 ,流 量越大 ,压力损失越 大 ;管径 越大 ,压 力损 失越 小。根据实际工况下的管长与流量 ,需合理选择管 径 ,使压力损失满足要求 ;在长管道大流量的情况 下 ,需选择较大的管径 ,随着管径的逐渐增大 ,压 力损失变化幅度显著减小 ,管径到达某值时,其对 压力损失 的影响微乎其微 ,此时再增大管径效果不 再明显 ,同时会大幅增加系统造价 ,降低系统安全 等级 。 [ 参考文献] [ 1 ]路 甬祥 .液压 气压 技术 手册 [ M] .北京 机械 工业 出版 社 , 2 o o 2 . [ 2 ]蔡亦钢.流体传输管道动力学 [ M]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 社 ,1 9 9 0 . [ 3]李 华 聪,李 吉 .机 液 压 系 统 建 模 仿 真 软 件 A ME S i m [ J ].计算机仿真 . 2 0 0 6 1 2 . [ 责任编辑 王兴库 ] 3 7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