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 C S 2 3 . 1 0 0 . 2 0 7 2 0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 B / T 1 5 6 2 2 -2 0 0 5 代替 G B I T 1 5 6 2 2 - - 1 9 9 5 液压缸试验方法 H y d r a u l i c f l u i d p o w e r -T e s t me t h o d f o r t h e c y l i n d e r s I S O 1 0 1 0 0 2 0 0 1 , H y d r a u l i c f l u i d p o w e r -C y l i n d e r s -A c c e p t a n c e t e s t , MO D 2 0 0 5 - 0 7 - 1 1 发布2 0 0 6 - 0 1 - 0 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 国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 发 布 GB / T 1 5 6 2 2 -2 0 0 5 月U青 本标准修改采用 I S O 1 0 1 0 0 2 0 0 1 液压传动缸验收试验 英文版 , 是对 G B / T 1 5 6 2 2 -1 9 9 ,1 液压缸试验方法 的修订。 本标准代替 G B / T 1 5 6 2 2 -1 9 9 5 液压缸试验方法 。 本标准与 I S O 1 0 1 0 0 2 0 0 1 在技术内容上的主要差异列于附录A中。 本标准与GB / T 1 5 6 2 2 -1 9 9 5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第2章中删除两项引用标准, 增加两项新的引用标准; 出厂试验温度中, 增加“ 出厂试验允许降低温度, 在 1 5 0C - 4 5 ℃范围内进行, 但检测指标应根 据温度变化进行调整, 保证在 5 0 ℃士4 ℃时能达到产品标准规定的性能指标。 ” 增加“ 5 . 2 . 4 相容性” ; 增加“ 6 . 5 . 3 低压下的泄漏试验” ; 将前版“ 6 出厂检验项目” 和“ 7 型式检验项目” 分别改为“ 7 型式试验” 和“ 8 出厂试验” 。 对“ 出厂试验’, 不作“ 必试” 或“ 抽试” 的规定; 出厂试验取消耐久性 , 增加缓冲试验; 增加“ 9 试验报告” 、 0 1 0 标注说明” 两章 本标准的附录 A、 附录 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液压气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 AC / T C 3 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 哈尔滨工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赵曼琳、 刘新德、 姜继海。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 T 1 5 6 2 2 - 1 9 9 5 GB / T 1 5 6 2 2 -2 0 0 5 液压缸试验方法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液压缸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以液压油〔 液 为工作介质的液压缸 包括双作用液压缸和单作用液压缸 的型式试验 和出厂试验。 本标准不适用于组合式液压缸。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 B / T 1 4 0 3 9 -2 0 0 2 液压传动油液固体颗粒污染等级代号 I S O 4 4 0 6 1 9 9 9 , MO D G B / T 1 7 4 4 6 流体传动系统及元件术语 G B / T 1 7 4 4 6 -1 9 9 8 , i d t I S O 5 5 9 8 1 9 8 5 3 术语 和定义 在 G B / T 1 7 4 4 6中给出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最低起动压力t h e mi n i m u m p r e s s u r e 液压缸起动的最低压力 。 3 ‘ 2 无杆腔t h e c a v it y wi t h o u t p i s t o n r o d 液压缸没有活塞杆的一腔 。 3 . 3 有杆 腔t h e c a v i t y wi t h p is t o n rod 液压缸有活塞杆伸出的一腔 。 3 . 4 负载效率 l o a d e f f i c i e n c y 液压缸的实际输出力与理论输出力的比值 4符号和单位 本标准使用 的符号及其单位见表 表 1符号和单位 名 称符 号单 位单 位 名 称 压 力P MP. 兆 帕 活塞杆有效面积 Am2 平方米 实 际 输 出力 WN 牛 顿 负 载 效 率 7 GB/ T 1 5 6 2 2 - 2 0 0 5 5 试验装置和试验条件 5 . 1 试 验装It 5 . 1 . 1 液压缸试验装置见图 1 和图2 。试验装置的液压系统原理图见图 3 一图 5 . 轴承支座 接 头被 试 缸试骏 台 架 图 1 加载缸水平加载试验装置 图 2重物模拟加载试验装置 G B/ T 1 5 6 2 2 -2 0 0 5 1 过滤器; z 液压泵; 3 -溢流阀; 4 一 一 单向阀; 5 电磁换向阀; 6 单向节流阀; 7 压力表开关; 8 压力表; 9 被试缸; 1 0 -流量计; H温度计。 图 3出厂试 验液压系统原理图 GB / T 1 5 6 2 2 -2 0 0 5 1 一 一 过滤器; z 液压泵; 3 -溢 流 阀 书 4 单向阀; 5 一一 流量计; 6 电磁换向阀; 7 - 一 单向节流阀; 8 - 一 压 力 表 ; 9 压力表开关; 1 0 一 一 被试缸; 1 1 加载缸; 1 2 一 一 截止阀; 1 3 -温度计。 图 4 型式试验液压系统原理图 GB/ T 1 5 6 2 2 -2 0 0 5 1 一 过滤器; z 一 一 液压泵; 3 一 一 压力表开关; 4 压力表; 5 单向阀; 6 一一流量计; 7 电磁换向阀; 8 - 一 单向节流阀; 9 一一 被 试 缸 ; 1 。 一 一测力计; 1 1 加载缸; 1 2 一一 溢流阀; 1 3 -温度计 图 5 多级液压缸试验台液压系统原理图 G B/ T 1 5 6 2 2 -2 0 0 5 5 . 1 . 2测量 准确度 测量准确度采用 B , C两级。测量系统的允许系统误差应符合表 2 的规定。 表 2测f系统允许AfAig差 测 量 参 量 测量系统的允许系统误差 B级c 级 压 力 在小于0 . 2 MP a表压时/ k P a士 3 . 0土 5 . 0 在等于或大于0 . 2 MP .表压时/ 士 1 . 5士 2 . 5 温度/ ℃士 1 . 0士 2 . 0 力 / 士 1 . 0士 1 . 5 流量/ 士 1 5土 2 . 5 5 . 2 试验用油液 52 . 1 猫度 油液在 4 0 ℃时的运动姑度应为 2 9 mm/s-74 mm / s , 注特殊要求除外。 5 . 2 . 2温度 除特殊规定外, 型式试验应在5 0 0C土2 ℃下进行; 出厂试验应在 5 0 ℃士4 ℃下进行。出厂试验允许 降低温度, 在 1 5 C - 4 S ℃范围内进行, 但检测指标应根据温度变化进行调整, 保证在 s 0 ℃士4 ℃时能达 到产品标准规定的性能指标。 5 . 2 . 3 污染度等级 试验系统油液的固体颗粒污染度等级不得高于G B / T 1 4 0 3 9 规定的 1 9 / 1 5 或一/ 1 9 / 1 5 , 5 . 2 . 4 相容性 试验用油液应与被试液压缸的密封件材料相容。 5 . 3 稳态工况 试验中, 各被控参量平均显示值在表 3规定的范围内变化时为稳态工况。应在稳态工况下测量并 记录各个参量 表 3 被控参A平均显示值允许变化范围 被控参量 平均显示值允许变化范围 B级 C 级 压 力 在小 于 0 . 2 M P a 表 压 时 / k P a土 3 , 0土 5 . 0 在等于或大于。 . 2 MP a 表压时/ 士 1 . 5士 2 5 温 度 / ℃土 2 . 0士 4 . 0 流量/ 士 〕 。 5士 2 5 6 试验项 目和试验方 法 6 . 1 试运行 调整试验系统压力, 使被试液压缸在无负载工况下起动, 并全行程往复运动数次, 完全排除液压缸 内的空气 6 . 2 起动压力特性试验 试运转后, 在无负载工况下, 调整溢流阀, 使无杆腔 双活塞杆液压缸, 两腔均可 压力逐渐升高, 至 液压缸起动时, 记录下的起动压力即为最低起动压力 s GB / T 1 5 6 2 2 -2 0 0 5 6 . 3 耐压试验 使被试液压缸活塞分别停在行程的两端 单作用液压缸处于行程极限位置 , 分别向工作腔施加1 . 5 倍的公称压力, 型式试验保压 2 mi n ; 出厂试验保压 1 0 S . 6 . 4 耐久性试验 在额定压力下, 使被试液压缸以设计要求的最高速度连续运行, 速度误差为士1 0 。一次连续运行 8卜以上。在试验期间, 被试液压缸的零件均不得进行调整。记录累计行程。 6 . 5 泄漏试验 6 . 5 . 1 内泄漏 使被试液压缸工作腔进油, 加压至额定压力或用户指定压力, 测定经活塞泄漏至未加压腔的泄 漏量 6 . 5 . 2 外泄漏 进行6 . 2 , 6 . 3 , 6 . 4 , 6 . 5 . 1 规定的 试验时, 检测活塞杆密封处的泄漏量; 检查缸体各静密 封处、 结合 面处和可调节机构处是否有渗漏现象 6 . 5 . 3 低压下的泄漏试验 当液压缸内径大于 3 2 mm时, 在最低压力为 。5 MP a 5 b a r 下; 当液压缸内径小于等于 3 2 m m 时, 在 1 MP a 1 0 b a r 压力下, 使液压缸全行程往复运动 3次以上, 每次在行程端部停留至少 1 0 s o 在试验过程进行下列检测 a 检查运动过程中液压缸是否振动或爬行; b 观察活塞杆密封处是否有油液泄漏。当试验结束时, 出现在活塞杆上的油膜应不足以形成油 滴 或油环 ; c 检查所有静密封处是否有油液泄漏; d 检查液压缸安装的节流和 或 缓冲元件是否有油液泄漏; e 如果液压缸是焊接结构, 应检查焊缝处是否有油液泄漏。 6 . 6 缓冲试验 将被试液压缸工作腔的缓冲阀全部松开, 调节试验压力为公称压力的 5 0 0 0 , 以设计的最高速度运 行, 检测当运行至缓冲阀全部关闭时的缓冲效果。 6 . 7 负载效率试验 将测力计安装在被试液压缸的活塞杆上, 使被试液压缸保持匀速运动, 按下式计算出在不同压力下 的负载效率, 并绘制负载效率特性曲线, 如图6 . W n 一 一 一 一 一 了 X I VU70 D .八 仰 / 负载效率 压 力 P / MP a 图 6负载效率特性 曲线 G B/ T 1 5 6 2 2 -2 0 0 5 商温试 验 在额定压力下, 向被试液压缸输人 9 0 ℃的工作油液, 全行程往复运行 1 h o 行 程检 验 使被试液压缸的活塞或柱塞分别停在行程两端极限位置, 测量其行程长度。 型式试验 型式试验应包括下列项目 试运转 见6 . 1 ; 起动压力特性试验 见6 . 2 ; 耐压试验 见6 . 3 ; 泄漏试验 见6 . 5 ; 缓冲试验 见6 . 6 ; 负载效率试验 见 6 . 7 ; 高温试验 当对产品有此要求时见6 . 8 ; 耐久性试验 见6 . 4 ; 行程检验 见6 . 9 。 8出厂试验 出厂试验应包括下列项目 试运转 见 6 . 1 ; 起动压力特性试验 见 6 . 2 ; 耐压试验 见6 . 3 ; 一一泄漏试验 见6 . 5 ; 缓冲试验 见6 . 6 ; 行程检验 见6 . 9 。 9试验报告 试验过程应详细记录试验数据。在试验后应填写完整的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的格式参照表 4 . G B/ T 1 5 6 2 2 -2 0 0 5 表 4 液压缸试验报告格式 试 验 类 别实 验 室 名称 试 验 日期 试验用油液类型油液污染度 操 作 人 员 被 试 液 压 缸 特 征 类型 缸 径 / m m 最大行程/ m m 活塞杆直径/ mm 油口及其连接尺寸/ mm 安 装 方 式 缓 冲 装 置 密 封 件 材 料 制 造 商 名 称 出 厂 日期 序 号试 验 项 目产品指标值 试 验 测 量 值 结果报告 备 注 被试产品编号 0 0 10 0 20 0 3 1 试 运 转 2 起 动 压 力 特 性 试 验 3 耐 压 试 验 4 缓冲试验 5 泄 漏 试 验 6 负 载 效 率 试 验 7 高温试验 8 耐 久 性 试 验 1 0 行 程 检 验 1 0 标注说明 引用本标准 当选择遵守本标准时, 建议制造商在试验报告、 产品目录和产品销售文件中采用以下说明 “ 液压缸 的试验符合GB / T 1 5 6 2 2 -2 0 0 5 液压缸试验方法’’ GB/ T 1 5 6 2 2 -2 0 0 5 附录A 资料性 附录 本标准与I S O 1 0 1 0 0 2 0 0 1 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 表A. 1 给出了本标准与 I S O 1 0 1 0 0 2 0 0 1 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 表 A . 1 本标准与I S O 1 0 1 0 0 2 0 0 1 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 本标准的章条编号技 术 性 差 异 原 因 1 本标准增加“ 适用” 和“ 不适用” 的规定。 为本标准的使用应具备的内容。 2 删除 I S O 6 7 4 3 - 4 1 9 9 9 , I S O 7 7 4 5 1 9 8 9 ;将 I S O 4 4 0 6 1 9 9 9 , I S O 5 5 9 8 1 9 8 5更改为相应的国 家标准。 本标准不适宜规定具体的工作介质; 符 合 G B / T 1 . 1的规定 3 增加3 . 1 -3 . 4 的术语及定义 保留G B / T 1 5 6 2 2前版的内容, 是标准 内容的需要 4 增加的内容 保留G B / 丁1 5 6 2 2前版的内容, 是标准 内容的需要 5 与I S O 1 0 1 0 0的第5章内容对应。增加‘ 5 . 1 试 验装置、 5 . 3 稳态工况” 。5 . 2 . 2 试验温度范 围 不 同 。 保留G B / T 1 5 6 2 2前版的内容, 提高标 准的可操作性。 6 与I S O 1 0 1 0 0的第6 , 7 , 8 章内容对应。增加 6 . 1 - 6 . 4 , 6 . 6 - - 6 . 8的内容 保留G B / T 1 5 6 2 2前版的内容, 使标准 规定更全面, 适用性和可操作性更强 7 增加的内容 保留G B / T 1 5 6 2 2前版的内容, 适于我 国应 用 。 8增 加 的 内 容 。 保留G B / T 1 5 6 2 2前版的内容, 适于我 国 应 用 。 9增 加 的 内 容 。 符合国际标准中试验方法标准规定的 基本内容, 使标准内容更完善。 GB / T 1 5 6 2 2 -2 0 0 5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章条编号与 I S O 1 0 1 0 0 2 0 0 1 章条编号对照 表 B . 1 给出了本标准章条编号与I S O 1 0 1 0 0 2 0 0 1 章条编号对照的一览表。 表 B . 1 本标准章条编号与I S O 1 0 1 0 0 2 0 0 1 章条编号对照表 本标准章条编号对应的I S O 1 0 1 0 0 2 0 0 1 章条编号 11 2 2 33 3 . 1 - 3 . 4 4 表 4的前半部分 4 5 . 1 5 . 25 5 . 3 6 . 1 - 6 . 4 6. 5. 1 7 6 . 5 . 28 6 . 5 . 3 6 6 . 66 . 9 7 - - 9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