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 CS 7 3 . 1 0 0 . 1 0 J 8 4 1 4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机 械 行 业 标 准 J B / T 7 1 6 5 -2 0 0 4 代替J B / T 7 1 6 5 -1 9 9 3 凿岩机械与气动工具 装配通用技术条件 Ge n e r a l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s f o r a s s e mb l y o f r o c k d r i l l i n g ma c h i n e s 压配前,其配合面应涂以 润滑油 3 . 3 . 2 压配时,不允许倾斜压人, 承受面受力应均匀,压人过程应保持连续 J B/ T 7 1 6 5 - 2 0 0 4 3 . 3 . 3 对于细长的薄壁件,压装时应防止其变形。 3 . 3 . 4 对过盈量较小的 零件装配时,允许用手锤打人,但不允许直接打击被装零件〔 3 . 4 温差法配合装配要求 3 .4 . 1 热胀法装配 3 .4 .1 . 1 热胀法装配时,其装配间隙一般取配合直径的。 .0 0 1 倍一 0 . 0 0 2 倍 3 .4 .1 . 2 包容件的加热温度 t 一般应符合工艺规定,也可参照下式求出 Sd t 兀 i d十 t o 式中 t - 一 包容件的加热温度, 单位为摄氏度 ℃ 5连接件实际过盈量, 单位为毫米 m m ; d所选的 装配间隙, 单位为毫米 mm ; a包容件材料的 线胀系数, 单位为每摄氏 度分之一 1 / 0C ; d配合直径的基本尺寸, 单位为毫米 mm ; t 0 装配的环境温度, 单位为摄氏 度 ℃ 。 3 . 4 . 1 .3 热装的零件,装完后应自 然冷却, 不得局部冷却过快。 3 . 4 .2 冷却法装配 3 . 4 .2 . 1 冷却法装配时, 其装配间隙按3 .4 . 1 . 1 的规定 计算。 3 . 4 .2 .2 被包容件冷缩温度 t 一般应符合工艺规定, 也可按3 .4 . 1 .2 的公式计算 3 . 5 滚动轴承装配要求 3 . 5 . 1 装配时轴承应注人润滑脂, 其充填量以充满轴承内 外圈空间的 1 / 3 -1 / 2 为宜。 3 . 5 . 2 凡带有非金属材料件的轴承不应用温差法装配 3 . 5 . 3 轴承用压人法装配时, 不应通过其滚动体传递压力。 3 . 5 . 4 装配后的轴承端面、 垫圈及端盖之间的 结合面应平行。当 拧紧螺钉后,压盖应均 匀地贴在垫圈 上, 不应有局部间隙。如果图 样规定有轴向间隙时, 其间隙应均等。 3 . 5 . 5 轴承内圈配合后,其端面应与轴肩或定距环均 匀接触。 3 . 5 . 6 圆锥滚子轴承安装后, 轴承间隙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3 . 5 . 7 轴承装配后, 应保证回 转灵活。 在正常工作情况下, 轴承温升不应超过4 0 C , 最高温度不应高于 8 0 0C 表 1 圆锥滚子轴承轴向间隙 单 位 为 毫 米 滚子与 轴承外圈的接触角a 1 0 0 - 1 6 轴 承 内 径 1 0 -3 0 3 0 - 5 0 5 0 - 8 08 0-1 2 0 1 2 0 - - 1 8 0 1 8 0 一2 6 0 间 隙 值0. 0 4- -0. 0 70 .0 5 0 . 1 0 0 . 0 8 -- 0 . 1 50 . 1 2一 0. 2 00 . 2 0一 0 . 3 00 2 5 0 . 35 3 .6 滑动轴承装配要求 3 . 6 . 1 衬套及轴瓦上的油槽应平滑、 光洁 3 .6 .2 轴瓦与轴颈的接触角应符合表2 的规定 表2 轴瓦与轴颈的接触角 轴的转速 r / n u n I 1 0 0 -5 0 0 5- - 7 5005 - 10 表 4 轴的轴向活动间衡 轴 承 间 距 离 间隙值 -4 0 0 - 6 3 0 0 . 3 0 - 0 .6 0 6 3 0 1 0 0 0 0 .5 0 - 1 .0 0 单位为毫米 1 0 0 0 - 1 6 0 0 0 . 7 5 1.6 0 3 . 7 链轮、链条装配要求 3 . 7 . 1 链轮安装后, 不允许有轴向 窜动。 3 . 7 . 2 主动及被动链轮齿宽的几何中心平面偏移量应不大于两 链轮中心距离的2 / 1 0 0 0 3 . 7 . 3 链条松边的下垂量应在链轮中心距的1 / 1 0 0 5 / 1 0 0 范围内。 3 . 8 键、花键和销装配要求 3 . 8 . 1 装配时不应用手锤直接打击键表面。 3 . 8 . 2 键与键槽的配合表面应均匀接触。 3 . 8 . 3 间隙配合的键和花键装配后应移动自 如。 3 .8 . 4 开口销装配后,应随即 将尾部向 两边分开, 分开角度应大于9 0 0。 3 .9 弹簧装配要求 3 .9 . 1 弹簧有方向性要求时, 应按规定方向装配。 3 .9 .2 装配弹簧时, 不应使弹簧失去恢复自 由状态的能力。 3 .9 .3 使用一组相同规格的 弹簧时, 应注意其刚度、长 度的一致性 3 . 1 0 齿轮、 齿轮箱装配要求 3 . 1 0 . 1 热装齿轮时,加热温度不应高于其回火温度。 3 . 1 0 .2 齿轮箱中 啮合齿轮的轴向错位允许为齿轮宽度的4 / 1 0 0 , 但不应大于2 m m o 3 . 1 0 .3 齿轮装配后,齿面的 接触斑点和 侧隙应符合G B / 1 1 0 0 9 5 和G B / f 1 1 3 6 5 的规定 3 . 1 0 .4 齿轮箱装配后,应进行空运转试验,并检查以下 各项 a 换档时,变速机构应灵活、准确,不应有自动脱档、跳档现象; b 齿轮运转中 不应有异常声响 c 齿轮箱密封面、螺塞等结合处不应渗油 d 各连接处不应有松动现象。 3 . 1 0 . 5 齿轮箱在负荷下连续运转时,油的温升不应大于4 0 0 C , 最高温度不应高于7 0 C 3 . 1 0 . 6 齿轮箱试验完毕, 应放掉油并清洗干净 3 . 1 1 制动器、离合器装配要求 3 . 1 1 . 1 铆接制动件时, 应使铆钉沉人制动件厚度的1 / 3 处, 且无铆裂现象 制动件铆接后,局部间凉 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当直径小于5 0 0 mm 时, 不应大于0 .3 m m b 当 直径等于或大于5 0 0 m m时, 不应大于。 .5 m mo 检查时,塞尺插人深度不应大于制动带宽的1 / 3 且在全长上不多于两处〕 3 . 1 1 .2 带式制动器在放松状态下,制动带与制动轮的间隙为 l m m - 2 . 5 m m o 3 . 1 1 .3 块式制动器在放松状态下,制动闸与制动鼓的间隙为 0 .2 5 mm一 0 . 5 0 m m J B/ T 71 6 5 - 2 0 04 3 . 1 1 . 4 片式摩擦离合器在放松状态下, 主动盘与被动盘应彻底分离 3 . 1 1 . 5 干式摩擦片应保持干燥、 清洁,工作面不应有油污和杂物。 3 . 1 1 . 6 离合器的摩擦接触面积应不小于总摩擦面积的7 5 . 3 . 1 1 .7 啮合式 、摩擦式超越离合器应离合分明;结合时不应打滑,超越时不应卡住 3 . 1 2 联轴器装配要求 两联轴器的同轴度及联轴器两端面平行度公差应符合表 5 的规定。 表 5 联轴器的同轴度及端面平行度公差 单 位 为 毫 米 联轴器型式联轴器直径同轴度端面平行度 十字滑块式毛3 0 0 0. 1 00 . 8 0 挠性爪式 3 0 0 - 6 0 0 0. 2 01 . 2 0 齿轮式 1 7 0 - - 1 8 50. 3 00 . 5 0 2 2 0- 2 5 00 . 4 5 0 . 50 2 9 0 -4 3 0 0 . 6 51 . 00 4 9 0- - 5 9 00 . 9 01 . 5 0 弹性圆柱销式 1 0 5- 2 6 0 0 . 0 50 . 2 0 2 9 0- 5 0 00 . 1 00 . 2 0 3 . 1 3 电 器系统装配 要求 3 . 1 3 . 1 电 器系统的 各种开关、 继电器及其他元件应灵敏可靠。 3 . 1 3 .2 电 线、电缆接线应正确连接、牢固可靠, 并不应有破口、 龟裂等现象 3 . 1 3 .3 导 线焊接部位不应使用酸性焊剂, 焊接处不应有虚焊, 焊接表面应光滑 3 . 1 3 .4 走线应成束, 排列要美观, 线头应有标号。导线易产生损伤的 部位. 应采用套管保护, 套管里 的导线不应有接头。 3 . 1 3 .5 线管在弯曲处以及长度大于 8 0 0 m m时,应予固定 3 . 1 3 .6 有防 爆、防 漏电要求时, 应严格按照规定装配。 3 . 1 4 密封件装配要求 3 . 1 4 . 1 毡圈、石棉绳在装配前应浸透油 3 . 1 4 .2 各种油封和密封圈不应有 损伤, 安装时应在油封唇部、 密封圈表面及轴上涂润滑油 3 . 1 4 .3 油封的装配方向应使介质工作压力将唇部紧压在轴上 3 . 1 4 .4 装配组合使用的密封圈时, 各圈要相互压紧 有开口的密封圈, 开口方向应朝向压力大的一侧 3 . 1 4 .5 当油封、 密封圈通过键槽、螺孔、台 阶等时,应采用导向工具 进行安装。 3 . 1 4 .6 O 形橡胶密封圈装配后不应扭曲和啃切 3 . 1 4 .7 活塞环不允许用拉压的方法改变自由 状态的开口 间隙, 不允许活塞环产生 扭曲现象_ 3 . 1 4 .8 非矩形活塞环应按规定的方向装配 3 . 1 4 .9 活塞环装在环槽内应灵活, 不得卡死。 当开口 处无定位时, 同一活塞上的相临两活塞环开日 相 互错开 1 8 0 0。 3 . 1 5 液压系 统装配要求 3 . 1 5 . 1 装配前,液压元件、油箱、 各种管道内 壁应清洗干净。 3 . 1 5 .2 各种管子不应有凹 痕、揉折、 压扁、 扭曲和破裂现象。 3 . 1 5 . 3 油箱、 油泵、 油缸、阀 等与内腔相通的外露孔, 若不能立即 装好时,应用专用塞堵住或用塑 料 布包扎好,严禁用棉纱、布、 纸屑等堵塞。 油箱内表面不允许涂刷易剥落的油漆 3 . 1 5 . 4 液压油注人油箱时,应进行过滤。 .I B/ F 71 65 -2 0 0 4 3 . 1 5 . 5 液压系统工作时不应有异常声响。 3 . 1 5 . 6 液压系统工作时,油的最高温度不应高于 6 0 C. 3 . 1 5 . 7 试车完毕, 将试验用油放出,并将油箱及滤油器 清洗干净。 3 . 1 6 燃油系统装配要求 3 . 1 6 . 1 油路、油管应清洗干净。 3 . 1 6 .2 汽化器及雾化器针阀应选配。 3 . 1 6 .3 各种控制阀应装配正确、 运动灵活、 工作可靠、密合良 好。 3 . 1 6 .4 加油时, 应进行过滤, 防止脏物进人油路。 3 . 1 7 气动系统装配要求 3 . 1 7 . 1 气路、 气管应清洗干净。 3 . 1 7 .2 各种控制阀 应装配正确、运动灵活、工作可靠。 3 . 1 7 .3 各种管路应连接牢靠, 不应有漏气现象。 4 防锈要求 产品及备件的防锈应符合J B / T 3 5 7 6 的 规定。 5 检验规则 装配好的产品,由 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按图样、 有关技术文件和本标准的 第3 章进行检查和 验收 合格后方可人库。 6 标志与证明书 6 . 1 经检验合格的产品,应附有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的标志 6 .2 产品出厂应附有合格证明书等技术文件。 J B / T 7 1 6 5 -2 0 0 4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普通螺栓拧紧力矩表 A . 1 普通螺栓拧紧力矩见表 A 表A. 4 螺栓性能等级 4 . 65. 66 名1 0 . 9 相应材料 Q 2 3 5 3 54 54 0 Cr 屈服强度MP a2 4 03 0 04 8 09 0 0 螺 栓 公 称 直 径 r nI n 6 拧 紧 力 矩 N 一m 4- 55- 77一 91 3 一 1 6 81 0- 1 21 2- 1 51 7 - 2 33 0 一 3 6 1 02 02 52 5-3 23 3 - 4 56 5 - - 7 8 1 2 3 6 -4 5 4 5- 55 58一 7 8 1 1 0 - 1 3 0 1 45 5 - 7 07 0 -909 3 一1 2 41 8 0 - 21 0 1 69 0 - 1 1 01 1 0 - 1 4 01 4 5 - 1 9 32 8 0 - 3 3 0 1 8 1 2 0- 1 5 01 5 0- 1 9 01 9 9 一 2 6 4 r 3 8 0 - - 4 5 0 2 01 7 0 21 021 0- 27 02 8 2 - 3 7 65 4 0 一 6 5 0 2 2 2 3 0 -2 9 02 9 0 3 5 03 8 4 一 5 1 27 4 0 一8 8 0 2 4 3 0 0- 3 7 73 7 0- 4 5 04 88 - 6 5 09 4 0 一 1 1 2 0 2 7 4 5 0 -5 3 0 5 5 0- 7 0 071 4- 9 5 21 4 0 0 - - 1 6 5 0 l 3 05 4 0- 6 8 06 8 0 - 8 5 09 6 9 一 1 2 9 31 7 0 0 - - 2 0 0 0 3 690 0 - 1 1 0 01 1 2 0 1 4 0 01 6 9 4- 2 2 5 92 8 0 0一 33 5 0 4 21 4 0 0 - 1 7 0 01 7 1 0 - - 2 2 0 02 0 0 0- 26 0 04 3 0 0-- 5 1 0 0 4 8 2 1 0 0 25 加2 6 0 0 - - 3 3 0 031 0 03 9 006 5 0 0一 7 8 0 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