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NSGA-Ⅱ算法的管件液压成形加载路径优化.pdf

返回 相似 举报
采用NSGA-Ⅱ算法的管件液压成形加载路径优化.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采用NSGA-Ⅱ算法的管件液压成形加载路径优化.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采用NSGA-Ⅱ算法的管件液压成形加载路径优化.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采用NSGA-Ⅱ算法的管件液压成形加载路径优化.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 0 1 1年 第 3 3卷 第 4期 汽车工程 A u t o m o t i v e E n g i n e e r i n g 2 0 1 1 V o 1 . 3 3 N o . 4 2 0l 1 0 7 5 采用 N S G A I I 算法 的管件 液压成形加载路径优 化 水 郑再 象, 陈靖芯 , 沈辉 , 李红 扬 州大学机械 工程 学院 , 扬州2 2 5 0 0 0 [ 摘要 ] 提 出了一种将精英保 留非劣排序 遗传 算法 N S G A I I 与动态 显式 有 限元 软件 L S D Y N A集成起 来对 管件液压 成形加载路径进行优 化的新方法 。并应 用该方法对 某汽 车仪表板 梁液压成 形 中的加载路 径进行 了优化 。 结果表 明 , 采用该方 法获得 了良好 的效 果。另外 , 该 方法一 次运算 可同 时获取 多个 P a r e t o 最优 解 , 为加 载路径 的确 定提供 了更 多的选择 。 关键词 管件液压成形 ; 加载路径 ; N S GA- H; 优化 Op t i mi z a t i o n o f t h e L o a d i n g Pa t h f o r Tu b e Hy d r o f o r mi n g b y Us i n g NS GA一 1 1 Al g o r i t h m Zh e n g Z a i x i a n g,Ch e n J i n g x i n,S h e n Hu i& Li Ho n g S c h o o l o f Me c h a n 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Y a n g z h o u U n i v e r s i t y ,Y a n g z h o u 2 2 5 0 0 0 [ Ab s t r a c t ] A n e w o p t i m i z a t i o n s c h e m e o f l o a d i n g p a t h s f o r t u b e h y d r o f o r mi n g T HF , w h i c h i n t e g r a t e s d y n a m i c e x p l i c i t F E A c o d e L S D Y N A w i t h e l i t i s t n o n d o mi n a t e d s o r t i n g g e n e t i c a l g o r i t h m N S G A I I ,i s p r o p o s e d a nd a p pl i e d t o t h e l o a d i n g pa t h o p t i mi z a t i o n for t h e h y d r o f o r mi n g o f a n i n s t r ume n t p a n e l b e a m.Th e r e s u hs s h o w t h a t b y u s i n g t h e s c h e me p r o p o s e d,g o o d r e s u l t s a r e a c h i e v e d,a n d i n a d di t i o n,s e v e r a l Pa r e t o s o l ut i o n s c a n b e o b t a i ne d i n o n e o pe r a t i o n,S O p r o v i d i n g mo r e c h o i c e s for t h e d e t e r mi n a t i o n o f l o a d i n g p a t hs i n THF. Ke ywo r d st u be h y dr o f or m i n g;l o a di ng pa t h;NSGA- H ;o pt i m i z a t i on 月 lJ舀 在管件液压成形过程 中, 加载路径 内压力 和轴 向进给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对成形结果具有重要影 响。当内压上升过快而补料不足 时, 管坯过分拉薄 甚至开裂 ; 反之 , 当内压上升太慢而补料过 快时 , 管 坯出现起皱 、 屈 曲、 折 叠等缺陷。因此 , 寻找最优加 载路径对保证管坯顺利成形至关重要 。 寻找最优加载路径 的常用方法有 解析法 、 试验 法和数值模拟法。解析法对中等复杂程度以上 的成 形件须做较多 的简化 , 难以获得满意的结果 ; 试验法 需要消耗大量 的人力物力 , 成本高 ; 数值模拟法虽然 能克服上述缺点 , 但须借助 丰富经验进行 合理的仿 真方案设 计 及大 量 的仿 真分 析 工作 。为此 , 文 献 [ 1 ] 和文献 [ 2 ] 在数值模拟过程中引进梯度 、 响应面 等优化算法 , 利用计算机实现 自动寻优 , 完成 了加载 路径的优化 , 取得 了较好 的效果 。文 中以仪表板梁 液压成形为例 , 将基于精英保 留非劣排序遗传算法 N S G A I I 与液压成形数值模拟技术集成 , 实现 了加 载路径的 自动优化。 1 加载路径优化建模 1 . 1 选 择优 化方 法 N S G A I I 是一种基 于快 速分类 的 、 采 用精英 保 留策略的多 目标遗传算法 。先随机生成具有 Ⅳ个个 体的父代种群 P n , 并对其进行快 速非劣排序 , 将 序 号作为个体的适应度值 。然后 , 根 据适 应度值 采用 锦标赛方法进行选择 、 重组和变异操 作生成个体数 目同样为 Ⅳ的子代种群 Q 。 。合并父代和子代种群 , 生成 一个 规模 为 2 N 的种 群 R 。最 后 , 对 进 行 快 科技部创 新基金 0 7 C 2 6 1 4 3 2 0 1 3 5 7 资助 。 原稿收到 日期为 2 0 1 0年 6月 2 2日, 修 改稿收到 日期为 2 0 1 0年 8月 2 7日。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3 6 6 汽车工程 2 0 1 1 年 第 3 3卷 第 4期 速非劣排序, 利用精英保 留策略构造新一轮进化的 父代种群 P , 并重复循环。算法流程如下 R P 。 uQ F f a s t n o n - d o m i n a t e d s o r t R P ⋯ 咖a n d i 1 Un t i l I P⋯I l F l ≤ Ⅳ C r o w d i n g d i s t a n c e d o m i n a t e d s o r t F E P P U ii1 S o r t F i , P ⋯ P ⋯ u [ 1 Nl P ⋯ I ] Q I l ma k e n e w - p o p P 1 tt1 该算法将父代个体与子代个体放在一起进行比 较择优, 可避免丢失进化过程 中取得 的最优解。同 时一次运行还可获得 多个 p a r e t o最优解, 为 目标 函 数提供了更大 的选择范围。另外 , 该算法具有全局 优化的特点以及高度 的鲁棒性 , 在处理复杂 问题上 能够取得 良好的效果 , 因此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 1 . 2 选取设计变量 液压成形过程中的加载路径包括两根 曲线 , 即 内压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见 图 1 和轴向进给与时间 的关系曲线 图 2 。现以曲线上的控制点替代曲线 作为设计变量来进行优化, 表述方式为 [ I , X p , ⋯, l f ] , X l 2 , ⋯, ] 1 式中 , , ⋯, 是分段线性压力 曲线上的控制 点 , , , “ 一 , 是分段线性位移 曲线上 的控制点。 控制点的多少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 , 压力 曲线控制 点数 n和位移曲线控制点数 m之和 / /, m即为总的 设计变量数。 内压曲线在成形阶段是缓慢上升 的, 到了校形 阶段 , 整个管件 已基本成形 , 内压上升的快慢对成形 结果 的影响并不明显 , 加快上升速度 的 目的是缩短 成形时间, 提高生产效率。进 给曲线在成形阶段须 进行快速补料以满足管坯胀形 的需要, 到 了校形 阶 段 , 管坯继续发生形变的量非常小 , 基本上不再进行 补料。针对上述特点, 压力控制点取 8个 , 主要分布 在成形阶段 ; 位移控制点取 5个 , 均匀分布 , 共计 1 3 个设计变量。 综合考虑设备加工能力 、 材料机械性能 、 变量之 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加工要求等 因素 , 图 1和图 2分 别给出了压力控制点和位移控制点 。 1 . 3 确定 目标函数 在管件液压成形过程 中, 在给定补料量 的基础 0 l 2 3 4 5 时间/ ms 图 1 压力控制点 0 .0 0 . 5 1 . 0 】 . 5 2 . 0 2 . 5 3 0 3 .5 4 .0 时间/ ms 图 2 轴 向进给与时 间的关系 曲线 上 , 优化加载路径的主要 目的有两个 1 管坯最小 壁厚应该更大 ; 2 管坯厚度分布应更加均匀。最 大壁厚值过大易导致起皱、 屈曲、 开裂等成形缺陷。 因此 , 现以管坯的最大和最小壁厚作为 目标函数 , 其 表达式 为 £ £ ]m i n t ⋯ t , f t ]m a x t i 一 式 中 t i m i n{ t 1 , t 2 , ⋯ , t ,v } , t m a x{ t 1 , t 2 , ⋯, t } , 为第 i 个管坯单元或节点的厚度 , Ⅳ为管坯总 的单元数 目。 1 . 4设计优 化流 程 现将 N S G A I 1 与 L S D Y N A集成 , 对管件液压成 形加载路径进行优化 , 其流程如图 3所示 。 图3 液压成形加载路径的优化流程 ∞ ∞ ∞ ∞ 加 0 苫\ 丑 1 ● ● ● , ● 1 J ● ● ● ● 1 J ● J ● ● ● 1 J ● ● ∞ ∞ ∞ ∞ 加 m O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郑再象, 等 采用 N S G A I I 算法的管件液压成形加载路径优化 3 6 7. 2 优化过程及结果分析 2 . 1 选取分析案例 管件液压成形工 艺在 汽车行 业 的应 用非 常广 泛 , 如表 1 所示。现以某汽车仪表板梁 见 图 4 为例展开分析 , 它的横截面沿轴线变化非常丰富 , 具 有圆形 、 方形 、 梨形 、 椭 圆形等多种形状 , 非常适合采 用液压成形工艺制造。 表 1 液 压成 形 工艺 在汽 车行 业 的应 用 实例 名称 应用实例 发 动机 凸轮轴 、 曲轴 、 排气 歧管 、 催化转化器等 副车架 、 发动机托架 、 梯形 架 、 保 险 杠 、 车架纵 梁 、 横 梁 、 底盘 散热 器壳 、 后桥 壳 、 转 向管柱 、 操纵杆 、 控制臂 、 管接头等 仪表板梁 、 座椅框架 、 车顶纵 梁 、 横梁 、 A立 柱 、 B立 柱 、 C 年身 立柱 、 空间骨架 等 图 4某汽车仪表板梁 2 . 2 确定初始参数 压力和补料位移控制点 的初始值分别为 2 0 . 0 , 2 3 . 7 , 2 7 . 3 , 3 1 . 0, 3 4 . 7, 3 8 . 3 , 4 2 . 0 , 8 1 . 0 和 8 . 3 , 1 6 . 7 , 2 5 , 0 , 3 3 . 3 , 4 1 . 7 ,目标 函 数 为 最 大 壁 厚 Ma x T h k s 和最小壁厚 Mi n T h k s , 种群规模取 4 0 , 交叉 概率 为 0 . 9, 交 叉分布指 数为 2 0 , 变异分 布指数 为 1 0 0, 进化代数为 1 6代 , 运行 3 2 0次 。 2 . 3优 化结 果分 析 图5给出了优化分析结果 , 即 P a r e t o最优解集。 其中, 横 、 纵坐标分别表示成形后管坯的最小和最大 单元壁厚 。从 图中可 以看 出, 在 P a r e t o最优解 中, A、 , J 点分别是 目标 函数 、 厂 2 的极小点 。在 A B 段 很小的变化就会 引起_ 厂 2 很大的变化 ; 反 之 , 在 C D段 很 小 的变 化 也 会 引起 较 大 的变化。若液压 成形加 工对最小 单元壁 厚要 求较 高, 则应在A B段取点 ; 反之 , 若液压成形加工对管坯 自重及表面质量要求较严 , 则应在 C D段取点。 由图 5可知 , 经该方法优化所获得 的不 是一组 最优解 , 而是 P a r e t o最优解集 , 因此 , 可根据 实际加 工的需要从该解集 中选取一组或一些解作 为最后 的 l 缸 瑶 闼 血 .2 .5 6 5 2 . 5 6 0 . 2 . 5 5 5 2 . 5 5 0 目标函数 ㈤ 最小厚度/ mm 图 5 P a r e t o最优解分布 图 决策方案 , 为工艺方案设计 和工艺参数 制订 提供 了 更大的选择范围。 图 6为 自动寻优后 的内压加载曲线和轴 向补料 位移曲线。图 7为 自动寻优前后 的管坯壁厚 的分布 云图。比较分析可知 , 通过 自动 寻优所 获得 的结果 更加 理 想 , 管 坯 壁 厚 最 大 值 已从 3 . 2 7 m m 降 至 3 . 2 0 mm左右 , 下降 了 2 . 1 % ; 最小值 从 2 . 5 0 mm上 升至 2 . 5 7 m m, 上升了 2 . 8 % , 壁厚分布更加均匀。 0 . 0 0 5 1 .0 1 . 5 2 . 0 2 . 5 3.0 虚拟加载时间/ m s 图 6 优化后 的内压 和位移加载路径 F r i nge L⋯I s i m m一 闷 优化后 图 7 优化前后管坯壁厚 的 比较分析 5O 4 O 暑 3 O 要 2 O l 0 0 瑚 3 3 3 3 3 3 3 如 ∞ ∞ ∞ ∞ 如 O B 至\ 坦翟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3 6 8 汽车工程 2 0 1 1年 第 3 3卷 第4期 3 试验研究 液压成形试验是在 自行开发的液压成形设备上 进行的。基于设备条件和可操作性 , 内压加载 曲线 和补料曲线仍采用 图 6所示 的优化前的方 案, 左侧 补料量为 5 0 mm, 右侧不补料 , 成形后的仪表板梁如 图 8所示 。 图8 液压成形后的仪表板梁 表 2给出了 3个主要截面 如图 4所示 的4个 部位 如图9 所示 的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从表中 可以看出 1 试验测量 的壁厚 与仿真 预测 的壁厚 吻合较好 , 大部分偏差在 1 0 % 以内, 最 高的偏差也 仅为 1 5 . 5 % ; 2 试验测量的壁厚其减薄幅度 比仿 真预测的要大。 表 2 试验与仿真壁厚的比较分析 截面 项 目 试验值/ mm 2 . 7 0 2 . 4 7 2 . 6 2 2 . 5 5 B . B 仿 真值/ n n n 2 . 6 l 2 . 6 3 2 . 5 9 2 . 5 9 偏差率/ % 一3 . 3 6 . 5 1 . 1 1 . 6 试验值/ m m 2 . 7 5 2 . 2 6 2 . 4 7 2 . 3 5 D D 仿真值/ m m 2 . 7 7 2 . 6 1 2 . 5 6 2 . 6 l 偏差率/ % 0 . 7 1 5 . 5 3 . 6 1 1 . 1 试验值/ mm 2 . 6 9 2 . 8 5 2 . 9 7 2 . 8 2 G G 仿真值/ mm 2 . 8 8 2 . 9 7 3 . O O 2 . 9 9 偏差率/ % 7 . 1 4 . 2 1 . 0 6 . O 乃 截面B B 4 结论 乃 截面D- D 乃 截面G G 图 9 主要截面壁厚的测量位置 1 在液压成形数值模拟过程中集成 N S G A - I I 算法, 一次运算 可获取多个 P a r e t o最优解 , 为工艺参 数的制定提供多个潜在 的方案。同时, 该方法实现 计算机 自动寻优 , 且所获取的工艺参数趋于最优。 2 对某仪表板梁液压成形加载路径给出了一 种较优 的成形加载工艺 。 参考文献 Ya n g J B,J o e n B H,Oh S I .De s i g n S e n s i t i v i t y An a l y s i s a n d Op - t i mi z a t i o n o f t h e Hy d r o fo r mi n g P r o c e s s [ J ] .J o u rna l o f Ma t e ri a l s P r o c e s s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2 0 01, 1 1 3 6 6 66 7 2. J i r a t h e a r an a t S . Ad v a n c e d Me t h o d s f o r Fi n i t e El e me n t S i mu l a t i o n fo r P a r t a n d P r o c e s s D e s i g n i n T u b e Hy d r o f o r min g [ D] .U S A O h i - 0 S t a t e Un i v e r s i t y, 2 0 0 4 . De b K,P r a t a p A,Ag a r wa l S,e t a 1 .A F a s t a n d El i t i s t Mu l t i 一 0 b j e c t i v e G e n e t i c A l g o ri t h mN S G A- 1 I[ J ] .I E E E T r a n s a c t io n s o n E v o l u t i o n a r y C o m p u t i o n , 2 0 0 2 , 6 2 1 8 21 9 7 . 郑再象. 汽车用异型截面管件液压成形设备及工艺参数研究 [ D] . 南京 南京理工 大学 , 2 0 0 7 . Ko c M.De v e l o p me n t a n d De s i g n Gu i d e l i n e s f o r Pa r t ,T o o l i n g an d P r o c e s s i n t h e T u b e Hy d m f o r m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D] .U S AO h i o S t a t e Un i v e r s i t y, 1 9 9 9 . 上接第 3 1 7页 参考文献 [ 1 ] 赵新 明. 发动机舱 内温度 场的可视化 分析及 改善措施 [ J ] . 中 国机械工程, 2 0 0 4, 1 5 1 4 1 3 0 61 3 0 8 . [ 2 ] 傅立敏. 汽车空气动力学[ M] . j E 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 0 0 6 7 9 9 O. [ 3 ] 唐因放. 发动机舱散热的 C F D研究[ J ] . 北京汽车, 2 O 0 9 4 1 4 . [ 4 ] K o b a y a s h i T, T s u b o k u r a M, O i s h i M.T e c h n o l o gy o f A u t o m o b i l e and V i s u al i z a t i o n S t u d i e s [ J ] . J o u r n a l V i s u a l izat i o n , 2 O O 8 , 1 1 1 1 5 2 2 . [ 5 ] Y o h a n J u n g , J e h y u n B a e k .A N u m e r i c a l S t u d y O N t h e U n s t e a d y F lo w B e h a v i o r and t h e P e r f o r m a n c e o f a n A u t o mo t i v e S ir o c c o F an 『 J ] . J o u r n al o f M e c h ani c a l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y, 2 0 0 8 , 2 2 1 0 1 8 8 9 一】 8 9 5 . [ 6 ] J ang Y o n g i u n .A n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o f H i g h e r o r d e r C l o s u r e s i n the C o m - p u ta t i o n o f t h e F l o w A r o u n d a G e n e ti c C a r [ J ] .J o u rna l o f Me c h ani - c a l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y, 2 0 0 8 , 2 2 5 1 0 1 91 0 2 9 . [ 7 ] J o h n FWe n d t .C o m p u t a t i o n al F l u id D y n a mic s [ M] .B e d i n S p r i r ig - e r , 2 0 0 8 3一l 4 . [ 8 ] 王福军. 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 M] .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 2 0 0 4 1 2 1 . [ 9 ] 赵永坡 , 刘 鹏 , 刘 二宝. 发动 机舱过 热的仿 真分析 [ J ] . 汽 车工 程师 , 2 0 0 9 9 3 03 2 . [ 1 0 ] 蒋 光福. 汽 车发 动 机舱 散热 特性 研 究 [ J ] . 汽 车科 技 , 2 0 0 6 5 1 8 2 3 . [ 1 1 ] 袁侠义 , 谷正气 , 杨易 , 等. 汽车发动机舱散热的数值仿 真分析 [ J ] . 汽车工程 , 2 0 0 9 , 3 1 9 8 4 38 4 7 . [ 1 2 ] L a u r e n t D u mas.C F D b ase d O p t i m i z a t i o n f o r A u t o m o ti v e A e r o d y - n a m i c s [ M] .B e r l i n S p ri n g e r , 2 0 0 8 1 9 1 2 1 5 . ] ] ] ] ]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