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 C S2 9 .2 4 0 .0 1 K 4 9 备案号3 5 2 2 6 2 0 1 2 口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 L /T8 1 5 2 0 1 2 代替D L /T8 1 52 0 0 2 交流 2 0 1 2 0 1 0 4 发布 输电线路用复合外套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P o l y m e r - h o u s e dm e t a lo x i d es u r g ea r r e s t e r s f o ra .c .p o w e rt r a n s m i s s i o nl i n e s 2 0 12 0 3 一0 1 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目次 D L /T8 1 5 2 0 1 2 前言⋯⋯⋯⋯⋯⋯⋯⋯⋯⋯⋯⋯⋯⋯⋯⋯⋯⋯⋯⋯⋯⋯⋯⋯⋯⋯⋯⋯⋯⋯⋯⋯⋯⋯⋯⋯⋯⋯⋯⋯ 1 范I 蜀⋯⋯⋯⋯⋯⋯⋯- ⋯- ⋯⋯⋯⋯⋯⋯⋯⋯⋯⋯⋯⋯⋯⋯⋯- ⋯⋯- ⋯- ⋯⋯- ⋯- ⋯⋯⋯⋯⋯⋯⋯⋯⋯⋯⋯⋯⋯⋯-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 4 标志及分类⋯⋯⋯⋯⋯⋯⋯⋯⋯⋯⋯⋯⋯⋯⋯⋯⋯⋯⋯⋯⋯⋯⋯⋯⋯⋯⋯⋯⋯⋯⋯⋯⋯⋯“ 5 标准额定值⋯⋯⋯⋯⋯⋯⋯⋯⋯⋯⋯⋯⋯⋯⋯⋯⋯⋯⋯⋯⋯⋯⋯⋯⋯⋯⋯⋯⋯⋯⋯⋯⋯⋯一 6 运行条件⋯⋯⋯⋯⋯⋯⋯⋯⋯⋯⋯⋯⋯⋯⋯⋯⋯⋯⋯⋯⋯⋯⋯⋯⋯⋯⋯⋯⋯⋯⋯⋯⋯⋯⋯⋯ 7 技术要求⋯⋯⋯⋯⋯⋯⋯⋯⋯⋯⋯- ⋯⋯⋯⋯⋯⋯⋯⋯⋯⋯⋯⋯⋯⋯⋯⋯⋯⋯⋯⋯⋯⋯⋯⋯ 8 试验方法⋯⋯⋯⋯⋯⋯⋯⋯⋯⋯⋯⋯⋯⋯⋯⋯⋯⋯⋯⋯⋯⋯⋯⋯⋯⋯⋯⋯⋯⋯⋯⋯⋯⋯⋯ 9 检查规则⋯⋯⋯⋯⋯⋯⋯⋯⋯⋯⋯⋯⋯⋯⋯⋯- ⋯⋯⋯⋯⋯⋯⋯⋯⋯⋯⋯- ⋯- ⋯- ⋯⋯⋯⋯- ⋯⋯⋯ 1 0 包装、运输及保管⋯⋯⋯⋯⋯⋯⋯⋯⋯⋯⋯⋯⋯⋯⋯⋯⋯⋯⋯⋯⋯⋯⋯⋯⋯⋯⋯⋯⋯⋯⋯⋯ 11 运行维护⋯⋯⋯⋯⋯⋯⋯⋯⋯⋯⋯⋯⋯⋯⋯⋯⋯⋯⋯⋯⋯⋯⋯⋯- ⋯⋯⋯⋯⋯⋯⋯⋯⋯- ⋯⋯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询价和投标应提供的典型信息⋯⋯⋯⋯⋯⋯⋯⋯⋯⋯⋯⋯⋯⋯⋯⋯⋯⋯ Ⅱ1 1 1 心口o 4 哆n H H ” D L ,T8 1 5 2 0 1 2 刖舌 本标准是对D L /T8 1 5 - - 2 0 0 2 交流输电线路用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修订。 本次修订与原标准主要差别如下 特别明确了线路避雷器的作用是限制输电线路雷电过电压,以保护输电线路绝缘子免受雷电引起 的绝缘闪络; 结合我国线路避雷器多年的研究、生产和运行经验,并参照借鉴了I E C6 0 0 9 卜8 1 k V 以上交流 架空输配电线路用带外串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对原标准中带串联间隙避雷器的技术条件和 试验方法进行了修订; 在标准中增加了2 0 k V 电压等级输电线路用线路避雷器的内容。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过电压与绝缘配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中能电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翠霞、陈立栋、张宝全、王保山、李启盛、张搏宇、王维州、钟定珠、樊力、 朱树立、苏宁。 本标准代替D L /T8 1 5 - - 2 0 0 2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 北京市白广路二条一 号,1 0 0 7 6 1 。 I I 1 范围 交流输电线路用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D L ,T8 1 5 2 0 1 2 本标准规定了交流输电线路用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使用条件、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 规则、标志及包装等。 本标准适用于1 0 k V ~5 0 0 k V 交流输电线路用避雷器,该避雷器只用于限制线路雷电过电压,以保 护线路绝缘子免受雷电引起的绝缘闪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目期的引用文件,仅注目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 B3 1 1 .1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 G B /T6 5 5 3 评定在严酷环境条件下使用的电气绝缘材料耐电痕化和蚀损的试验方法 G BI1 0 3 2 - - 2 0 1 0 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G B /T1 6 9 2 7 .1 高电压试验技术第一部分一般试验要求 G B /T1 6 9 2 72 高电压试验技术第二部分测量系统 G B /T1 9 5 1 9 标称电压高于1 0 0 0 V 的交流架空线路用复合绝缘子定义、试验方法及验收准则 J B /T8 1 7 7 绝缘子金属附件热镀锌层通用技术条件 I E C6 0 0 9 9 8l k V 以上交流架空输配电线路用带外串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交流输电线路用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p o l y m e r - h o u s e dm e t a lo x i d es u r g ea r r e s t e r sf o ra .e . p o w e rt r a n s m i s s i o nH n e s 并联连接在线路绝缘子的两端,用于限制线路上的雷电过电压的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以下 简称线路避雷器。 线路避雷器分为无间隙避雷器和带外串联间隙避雷器。带外串联间隙避雷器 以下简称带间隙避雷 器 由线路避雷器本体和外串联间隙两部分构成。 32 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本体s e r i e sv a r i s t o ru n i to fp o l y m e r - h o u s e dm e t a lo x i d es u r g ea r r e s t e r S V U 由金属氧化物电阻片和相应的零部件及复合外套组成,与外串联间隙一起构成整只带间隙避雷器, 系带间隙避雷器的一部分,以下简称避雷器本体。 3 .3 外串联间隙e x t e r n a ls e r i e sg a p 系带间隙避雷器的一部分,与避雷器本体串联组成整只带间隙避雷器,以下简称间隙。 间隙分为带支撑件间隙和不带支撑件间隙。 不带支撑件间隙 也称为纯空气间隙 由两个电极组成,一个电极固定在避雷器本体高压端,另 D L ,T8 1 5 2 0 1 2 一个电极固定在输电线路导线上或绝缘子串下端。 带支撑件间隙由两个分别固定在复合绝缘支撑件两端的电极组成。 3 .4 复合绝缘支撑件p o l y m e r i cs u p p o r ti n s u l a t o r 用于固定外串联间隙电极,其材料为复合材料,是带支撑件间隙避雷器外串联间隙的一部分,以下 简称支撑件。 3 .5 避雷器本体元件u n i to fa ns v u 一个封装完整的避雷器本体部件。可与其他本体元件串联和 或 并联,构成较高电压或电流等级 的线路避雷器本体,与外串联间隙一起构成整只带间隙避雷器。 3 .6 避雷器本体比例单元s e c t i o no f a nS V U 一个完整的、组装好的避雷器本体部件。对于某种特定的试验,它必须能代表避雷器本体的特性。 3 .7 线路避雷器比例单元s e c t i o no fOt r a n s m i s s i o nH n ea r r e s t e r 一个完整的、组装好的避雷器部件。对于某种特定的试验,它必须能代表整只线路避雷器的特性。 3 .8 线路避雷器的额定电压r a t e dv o l t a g eo f nt r a n s m i s s i o nH n ea r r e s t e r 线路避雷器端子间的最大允许工频电压有效值,按照该电压所设计的避雷器,应该能在此电压下正 确工作。 注l 对无间隙避雷器,额定电压可作为规定的线路运行特性的参考参数。 注2 对带间隙避雷器,额定电压可作为工频续流遮断特性的参考参数。 3 .9 避雷器本体工频参考电压r e f e r e n c ev o l t a g eo f a nS V U 在避雷器本体通过工频参考电流时测出的避雷器本体工频电压最大峰值除以√2 。多元件串联组成 的避雷器本体的工频参考电压是每个元件工频参考电压之和。 3 .1 0 避雷器本体的额定短路电流r a t e ds h o r t - c i r c u i tc u r r e n t o f a n S V U 避雷器本体能够承受的最大短路电流有效值。在该短路电流下,避雷器本体外套不发生强烈的爆炸, 同时能够在规定时间内自动熄灭火焰 如果出现的话 。 其他定义均符合G B1 1 0 3 2 、G B /T1 9 5 1 9 等标准的要求。 4 标志及分类 4 .1 避雷器标志 4 .1 .1 无间隙避雷器应以下述最少资料永久地标志在避雷器铭牌上 系统标称电压 避雷器额定电压; 避雷器标称放电电流及残压; 避雷器直流l m A 或2 m A 电压; 制造厂名和商标,避雷器型号 制造年、月。 412 带间隙避雷器应以下述最少资料永久地标志在避雷器铭牌上 系统标称电压; 2 D L ,T8 1 5 2 0 1 2 避雷器额定电压; 避雷器本体直流l m A 或2 m A 参考电压 避雷器正极性雷电冲击5 0 %放电电压 串联间隙距离及允许偏差; 制造厂名和商标,避雷器型号; 制造年、月。 4 .2 避雷器分类 线路避雷器按结构分为无间隙和带串联间隙两种;按标称放电电流分为5 k A 、1 0 k A 和2 0 k A 三种。 5 标准额定值 5 .1 标准额定电压 线路避雷器标准额定电压推荐值见表1 。 表1线路避雷器标准额定电压推荐值k V 有效值 避雷器额定电压 系统标称电压标准级差 无间隙避雷器带间隙避雷器 1 01 71 31 2 03 32 51 3 55 44 23 6 6 9 6 7 86 1 1 0 1 0 8 9 06 2 2 02 1 61 8 06 3 3 03 1 22 8 81 2 5 0 04 4 43 9 61 2 注也可按表1 中规定的标准级差选用其他更高等级。 5 .2 标准额定频率 避雷器的标准额定频率为5 0 H z 和6 0 H z 。 5 .3 标准标称放电电流 标准8 /2 0 岬标称放电电流为5 k A 、1 0 k A 和2 0 k A 。 6 运行条件 6 .1 正常运行条件 符合本标准的避雷器在下述正常运行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 a 环境温度在- 4 0 ℃~ 4 0 ℃; b 太阳光辐射 注太阳最大照射 1 .1 k W /m 2 的影响已通过在型式试验中把试品预热的方法予以考虑。如果在避雷器附近有其他 热源,避雷器的使用需经供需双方协商。 c 海拔不超过1 0 0 0 m ; d 交流电源的频率不低于4 8 H z ,不超过6 2 H z ; e 长期施加在避雷器端子间的工频电压应不超过避雷器的持续运行电压; f 风速不大于3 5 m /s ; g 地震烈度7 度及以下地区; D L ,T8 1 5 2 0 1 2 h 覆冰厚度不大于2 0 m m ; i 垂直安装。 6 .2 异常运行条件 下述是避雷器典型的异常运行条件,在避雷器制造和使用时需要特殊考虑,并应引起制造厂注意 a 环境温度高于 4 0 ℃或低于- 4 0 ℃; b 海拔高度超过1 0 0 0 m c 能引起绝缘表面或安装金具劣化的烟气或蒸汽; d 因烟气、灰尘、烟雾或其他导电物引起的严重污秽; e 过度暴露在严重的潮气、湿气、降水或蒸汽中; f 避雷器带电冲洗; g 粉尘、气体或烟气的爆炸混合物; h 异常机械条件 地震、振动、强风速、厚覆冰、高弯曲负荷 ; i 异常运输和储存 j 系统频率低于4 8 H z 或高于6 2 H z ; k 避雷器靠近热源; 1 风速大于3 5 m /s m 非垂直安装 n 地震烈度大于7 度; o 避雷器的扭转负荷; p 避雷器用于机械支撑; q 1 1 0 k V 及以上无避雷线的线路。 7 技术要求 7 .1 避雷器的制造要求 避雷器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应按照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工艺文件进行制造。 7 .2 直流参考电压 对无间隙避雷器或带间隙避雷器本体,应测量通过直流参考电流为l m A 或2 m A 时的直流参考电压 其值应不小于表2 和表3 的要求。 表2 典型无间隙避雷器本体的电气参数 k V 标称放电电流标称放电电流标称放电电流 额定电压 持续运行 2 0 k A 等级1 0 k A 等级5 k A 等级 电压 雷电冲击直流1 m A 雷电冲击 直流l m A雷电冲击直流l m A k V ,r n l s k V ,m 珥 电流残压参考电压电流残压参考电压电流残压参考电压 不大于不小于不大于不小于不大于不小于 1 71 365 02 5 3 32 6 48 24 6 5 44 321 5 67 81 5 67 8 9 67 52 8 01 4 02 8 01 4 0 1 0 88 43 1 01 5 73 1 01 5 73 1 01 5 5 2 1 61 6 86 2 03 1 06 2 03 1 0 3 1 22 3 78 8 04 4 2 88 8 04 4 2 8 4 4 4 3 2 41 2 4 06 2 0 a1 2 4 0 6 2 0 8 8 直流2 m A 下的参考电压。 4 D L ,T8 1 5 2 0 1 2 表3 典型带间隙避雷器本体的电气参数 k v 标称放电电流标称放电电流 标称放电电流 额定电压 2 0 k A 等级1 0 k A 等级5 k A 等级 k V ,r m s 雷电冲击直流l m A雷电冲击直流l m A雷电冲击直流l m A 电流残压 参考电压电流残压参考电压 电流残压参考电压 不大于不小于不大于不小于不大于不小于 1 34 02 0 2 5 6 4 3 6 4 21 2 06 01 2 0 6 0 7 52 1 81 0 82 1 81 0 8 9 02 6 01 3 02 6 01 3 02 6 01 3 0 9 62 8 01 4 02 8 01 4 0 1 0 22 9 61 4 82 9 61 4 8 1 8 05 2 02 6 05 2 02 6 0 1 9 25 6 02 8 05 6 02 8 0 2 0 45 9 22 9 65 9 22 9 6 2 8 87 7 54 0 8 87 5 54 0 8 4 3 9 61 0 5 05 6 1 8l O l 05 6 1 4 4 直流2 m A 下的参考电压。 7 .3 工频参考电压和持续电流 对无间隙避雷器或带间隙避雷器本体,制造厂应测量工频参考电流下的工频参考电压,并规定和提 供无间隙避雷器在持续运行电压下的避雷器持续电流。 7 .40 .7 5 倍直流参考电压下泄漏电流 无间隙避雷器或带间隙避雷器本体在0 .7 5 倍直流参考电压下的泄漏电流不应大于5 0 u A 。多柱并联 和额定电压为2 1 6 k V 及以上的无间隙避雷器或额定电压为1 8 0 k V 及以上带间隙避雷器本体的泄漏电流 由制造厂和用户协商规定。 75 残压 无间隙避雷器在标称放电电流下的雷电冲击电流残压值不应超过表2 规定。 带间隙避雷器本体在标称放电电流下的雷电冲击电流残压值不应超过表3 的规定。 7 .6 带间隙避雷器雷电冲击放电电压性能 应对带间隙的整只避雷器进行雷电冲击5 0 %放电电压试验,其数值应与线路绝缘水平相配合,以保 证避雷器在雷电过电压下放电。雷电冲击5 0 %放电电压试验用来确定避雷器问隙的最大距离。带间隙避 雷器雷电冲击放电电压和工频湿耐受电压推荐值见表4 。 表4 带间隙避雷器雷电冲击放电电压和工频湿耐受电压推荐值k v 系统标称电压 雷电冲击5 0 %放电电压 工频湿耐受电压不小于 正极性,不大于 有效值 有效值 峰值 1 0 】0 02 6 2 0 1 6 0 4 2 3 5 2 4 07 0 D L ,T8 1 5 2 0 1 2 表4 续 系统标称电压 雷电冲击5 0 %放电电压 正极性,不大于 工频湿耐受电压不小于 有效值 有效值 峰值 6 64 0 01 1 7 1 1 0 5 2 51 7 0 2 2 09 0 03 4 0 3 3 01 3 0 04 6 0 5 0 0 1 7 6 05 1 0 在进行雷电冲击放电电压试验时,应保证每次放电路径为间隙电极之间,而不是沿支撑件表面放电。 7 .7 带间隙避雷器耐受电压性能 应对带间隙的整只避雷器进行工频湿耐受电压试验,其数值应与线路绝缘水平相配合,以保证避雷 器在操作及工频过电压下不放电。工频湿耐受电压试验用来确定避雷器间隙的最小距离,表4 给出了工 频湿耐受电压的推荐值。 另外,还应对本体故障后的带间隙避雷器进行操作冲击和工频湿耐受试验,以验证避雷器在本体发 生故障短路时,避雷器耐受工频和操作冲击电压的能力。制造厂应提供避雷器本体短路情况下工频和操 作冲击湿耐受电压值。 7 .8 带间隙避雷器雷电冲击伏秒特性 避雷器雷电冲击 放电时间在1 邺~1 0 9 s 伏秒特性曲线应比被保护的线路绝缘子 串 的雷电冲 击伏秒特性曲线至少低1 5 %。 79 电流冲击耐受能力 在型式试验和抽样试验中,无间隙避雷器或带间隙避雷器本体的比例单元 或电阻片 应能耐受 4 /1 0 9 s 大电流冲击2 次,试验前后参考电压变化不超过1 0 %,试验前后标称放电电流下残压变化不超过 _ 2 %~ 5 %,试验后检查试品,电阻片应无击穿、闪络和破碎或其他明显破坏痕迹。 无间隙避雷器的比例单元 或电阻片 还应能耐受2 m s 方波冲击电流1 8 次对于带间隙避雷器, 考虑多重雷击的能量,其比例单元 或电阻片 还应能耐受2 m s 方波冲击电流1 8 次。试验后,试品应 不击穿、不闪络、不损坏,且试验前后标称放电电流下残压和参考电压的变化不应超过一2 %~ 5 %。 电流冲击耐受试验值见表5 。 表5电流冲击耐受试验值 系统标称电压 4 /1 0 p s 大电流冲击电流 无间隙避雷器带间隙避雷器 k V 有效值k A 峰值 线路放电2 m s 方波冲击电流2 m s 方波冲击电流 等级A 峰值A 峰值 51 5 0 0 5 0 01 0 0 8 0 0 41 2 0 0 3 3 036 0 06 0 0 2 2 026 0 0 1 0 06 0 0 1 1 0l6 0 0 6 64 0 04 0 0 ’ 3 54 0 04 0 0 2 06 54 0 0 /1 5 0 4 0 0 /1 5 0 1 01 5 01 5 0 6 D L ,T8 1 5 2 0 1 2 7 .1 0 机械性能 7 .1 0 .1 一般规定 对安装在输电杆塔上的线路避雷器,有悬挂式和支柱式两种安装方式,其机械性能要求随结构型式 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当避雷器作悬挂式安装时,机械性能主要由拉伸负荷试验考核当避雷器作支柱式 直立 安装时,主要由弯曲负荷试验考核。 避雷器应能够耐受拉伸、弯曲和 或 风力引起的振动负载等。无间隙避雷器和带间隙避雷器本体 应能够耐受运行期间可能出现的振动负载。 注包括间隙和安装金具在内的线路避雷器应能够耐受至少相同的机械应力。 7 .1 0 .2 额定拉伸负荷 当避雷器悬挂使用时,应进行拉伸负荷试验。 避雷器应能耐受制造厂宣称的拉伸负荷值,避雷器的额定拉伸负荷至少为避雷器自重的1 5 倍其 他要求供需双方协商。 型式试验时,避雷器应耐受额定拉伸负荷l m i n 试验而不损坏。试验后局部放电量不大于1 0 p C ,直 流参考电压变化不大于5 %。 出厂试验时,避雷器应能耐受5 0 %的额定拉伸负荷1 0 s 试验而不损坏。试验后考核项目为直流参考 电压及局部放电量,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值。 7 .1 0 .3 额定弯曲负荷 当避雷器非悬挂使用时,应进行弯曲负荷试验。 避雷器应能耐受制造厂宣称的弯曲负荷值。在2 .5 倍的最大允许水平拉力和最大风压力 参见 G B1 1 0 3 2 共同作用下耐受1 0 s 而不损坏,并可靠运行。 7 .1 1 密封性能 无间隙避雷器或带间隙避雷器本体应有可靠的密封,在运行中不应因密封不良而影响避雷器的性 能,避雷器应按7 .1 0 机械性能试验后,在同一试品上进行密封性能试验。 7 .1 2 短路电流性能 额定电压5 4 k V 及以上无间隙避雷器或额定电压4 2 k V 及以上带间隙避雷器本体应进行短路电流试 验,以保证避雷器故障时不引起破坏性爆炸;如果出现自燃,应在规定时间内自熄灭。短路电流试验的 电流值见表6 。 表6 短路电流试验的电流值 标称放电电流等级大电流短路电流试验电流值小电流短路电流试验电流值 k A k A 有效值A 有效值 2 0 2 0 、4 0 、6 3 1 02 0 、4 0 8 0 0 5 1 6 7 .1 3 动作负载特性 对于无间隙避雷器,为保证避雷器的可靠运行,额定电压为5 4 k V 以下的避雷器应做大电流动作负 载试验额定电压为5 4 k V 及以上的避雷器还应做操作冲击动作负载试验。试验前后其标称放电电流下 残压值变化应不大于5 %,试品应不闪络、不击穿、不损坏。 对于带间隙避雷器本体,应做大电流冲击动作负载试验,不需施加持续运行电压。试验前后其标称 放电电流下残压值变化应不大于5 %,试品应不闪络、不击穿、不损坏。 7 .1 4 工频续流的遮断特性 对于带间隙避雷器,应证实其在潮湿和污秽情况的工频续流遮断能力。 7 D L ,T8 1 5 2 0 1 2 7 .1 5 复合外套的绝缘耐受性能 对避雷器或避雷器本体复合外套应进行雷电冲击和工频绝缘耐受试验。 无间隙避雷器复合外套的绝缘耐受电压应符合G B3 1 1 .1 中有关高压电器外绝缘耐受电压的规定; 带间隙避雷器本体复合外套的绝缘耐受电压值,雷电冲击耐受电压取避雷器本体残压值的1 .4 倍,工频 耐受电压取雷电冲击保护水平的0 .8 8 倍。 7 .1 6 耐污秽性能 避雷器应具有一定的耐污闪能力。 无间隙避雷器外绝缘的最小公称爬电比距应符合以下要求 I 级轻污秽地区1 7 m m /k V ; I I 级中等污秽地区2 0 m m /k V ; I I I 级重污秽地区2 5 m m /k V ; Ⅳ级特重污秽地区 3l m m /k V 。 I I I 级及以上重污秽地区用避雷器应做人工污秽试验。 带间隙避雷器的最小公称爬电距离按避雷器本体和支撑件之和计算,应符合上述污秽分级要求,并 且避雷器本体和支撑件的最小公称爬电比距应分别不小于1 7 m m /k V 。 71 7 局部放电和无线电干扰电压 无间隙避雷器在1 .0 5 倍持续运行电压下和带间隙避雷器本体在O .7 5 倍额定电压下的局部放电量应 不大于1 0 p C 。 对用于1 1 0 k V 及以上输电线路电压等级的避雷器,在10 5 倍的系统最高运行电压下的无线电干扰 电压应不大于2 5 0 0 1 .t V 。 7 .18 复合外套及支撑件表面缺陷 复合外套表面单个缺陷面积 如缺胶、杂质、凸起等 不应超过5 r a m 2 ,深度不大于l m m ,凸起表 面与合缝应清理平整,凸起高度不应超过O .8 m m ,粘结缝凸起高度不应超过1 .2 m m ,总缺陷面积不应超 过复合外套总表面积的O .2 %。 7 .1 9 湿气浸入试验 该试验是为了验证避雷器在承受规定机械应力之后抵御湿气浸入的能力。 热机试验时,避雷器应耐受冷热循环试验,试验期间施加的负荷为额定负荷的5 0 % 低压避雷器试 验时不旌加负荷 。 浸水试验时,避雷器在沸腾的水中煮4 2 h ,试验用水由去离子水中添加N a C l 配制,N a C I 的含量为 l k g /m ’。 7 .2 0 避雷器气候老化试验 该试验验证避雷器耐受规定气候条件的能力。户内使用的复合外套避雷器不进行该试验。 避雷器应耐受1 0 0 0 h 气候老化试验。经供需双方协商,可进行5 0 0 0 h 气候老化试验。 避雷器复合外套材料应按G B /T6 5 5 3 要求进行耐漏电起痕和耐电蚀损试验。 7 .2 1 间隙距离检查 制造厂应明确宣称带间隙避雷器的间隙尺寸及其公差范围。 出厂时,应检查每只带间隙避雷器的串联间隙的距离尺寸,以保证带间隙避雷器放电特性。 对于需要现场安装后才能确定的间隙尺寸,应明确安装要求,并确保间隙尺寸在所宣称的范围 之内。 7 .2 2 支撑件工频耐受电压试验 支撑件应进行工频耐受电压试验,试验电压值由制造厂根据相应产品串联间隙耐受电压试验值来确 定,试验电压值必须保证至少高于串联间隙 不带避雷器本体 耐受电压试验值的1 0 %,以保证支撑件 在运行中不发生击穿或闪络。 D L ,T8 1 5 2 0 1 2 7 .2 3 支撑件陡波冲击电压试验 支撑件应进行正、负极性各5 次的陡波冲击电压试验,每次冲击应在电极间的试品外部闪络而不 击穿。 7 .2 4 金具镀锌检查 线路避雷器所有镀锌件,应符合J B 厂r8 1 7 7 的规定。 7 .2 5 避雷器工频电压耐受时间特性 制造厂应提供无间隙避雷器在预热到6 0 ℃并经大电流冲击后,允许施加在避雷器上的工频电压持续 时间及相应的工频电压值,而不发生损坏或热崩溃的数据。 8 试验方法 81 测量装置和准确度 测量装置和准确度应满足G B /T1 6 9 2 7 .2 的要求及有关试验条款的要求。 8 .2 试品 除应符合G B1 1 0 3 2 规定外,避雷器或避雷器本体比例单元应带复合外套及相应的绝缘介质,且能 代表其整体性能。 83 直流参考电压试验 试品为无间隙避雷器或带间隙避雷器本体 8 .4o .7 5 倍直流参考电压下泄漏电流试验 试品为无间隙避雷器或带间隙避雷器本体 8 .5 残压试验 试验方法应符合G B1 1 0 3 2 的规定。 试验方法应符合G B1 1 0 3 2 的规定。 试品为无间隙避雷器或带间隙避雷器本体的比例单元,试验方法应符合G B1 1 0 3 2 的规定。 8 .6 工频参考电压和持续电流试验 试品为无间隙避雷器或带间隙避雷器本体,试验方法应符合G B1 1 0 3 2 的规定。 8 .7 电流冲击耐受试验 试品为无间隙避雷器或带间隙避雷器本体比例单元或电阻片,试验方法应符合G B1 1 0 3 2 的规定。 8 .8 雷电冲击放电电压试验 试品为整只带间隙避雷器,试验应在制造厂宣称的最大距离下进行,试验方法应符合G B /T1 6 9 2 7 .1 的规定。 8 .9 雷电冲击伏秒特性试验 试品为整只带间隙避雷器,试验应在制造厂宣称的最大间隙下进行。试验方法应符合G B /T1 6 9 2 7 .1 的规定。 8 .1 0 工频耐受电压试验 试品为整只带间隙避雷器,试验应在制造厂宣称的最小间隙下进行。试验方法应符合G B /T1 6 9 2 7 .1 的规定。 8 1 1 带间隙避雷器本体故障后线路避雷器的绝缘耐受试验 8 .1 1 .1 总则 应模仿避雷器本体故障的情况进行操作冲击电压湿耐受试验和工频电压湿耐受试验。本试验的目的 是验证在避雷器本体故障短路 最坏情况 时能够耐受的最大操作过电压和工频过电压。 8 .1 1 .2 操作冲击电压湿耐受试验 试验程序如下 试品本体短路的整只带间隙避雷器。避雷器本体的故障通过金属导线短路模拟,电极情况须经供 需双方同意。试验时最小的外串间隙长度由制造厂决定。 试验电压和试验条件 9 D L ,T8 1 5 2 0 1 2 a 耐受电压应考虑实际线路的操作冲击过电压水平。 b 试验方法按照G B /T1 6 9 2 7 .1 中的升降法,在本体被短路的线路避雷器不同极性上测得5 0 %放 电电压U 5 0 ,试验电压波形为2 5 0 /2 5 0 0 1 .t s 。 c 淋雨特性应符合G B /T1 6 9 2 7 .1 的要求。 试验评估耐受电压u 由测定的5 0 %放电电压%o 和标准偏差算出 U U s o 1 - 3 x O .0 6 制造厂需提供此耐受电压值。 8 .1 1 .3 工频电压湿耐受试验 试验程序如下 试品本体短路的带间隙线路避雷器。避雷器本体的故障通过金属导线短路模拟。试验时最小的外 串间隙长度由制造厂决定。 试验电压和试验条件 a 工频电压湿耐受试验按G B /T1 6 9 2 7 .1 在避雷器本体短路的线路避雷器上进行。 b 试验方法应符合G B /T1 6 9 2 7 .1 的要求。 8 .1 2 动作负载试验 操作冲击动作负载试验仅限于无间隙避雷器,试品为避雷器比例单元,试验方法按G B1 1 0 3 2 。 带间隙避雷器进行大电流冲击动作负载试验,试品为避雷器本体比例单元,试验方法参照G B1 1 0 3 2 , 但不施加避雷器的持续运行电压%,无需进行加速老化试验。 8 .1 3 工频续流的遮断试验 本试验仅限于带间隙避雷器,用于证实雷电冲击下间隙闪络后线路避雷器遮断工频续流的能力。试 品是完整的线路避雷器或其比例单元。 本试验同时通过一定量的电流流过避雷器本体外套表面的潮湿污秽层验证线路避雷器的污秽性能。 试验方法参照I E C6 0 0 9 9 ~8 。 避雷器的工频续流遮断能力也可通过其他方法证明。 8 .1 4 短路电流试验 试品为无间隙避雷器或带间隙避雷器本体2 只,一只用于大电流短路电流试验,另一只用于小电流 短路电流试验。试验方法应符合G B1 1 0 3 2 - - 2 0 1 0 第8 .7 条。 8 .1 5 密封试验 试品为按本标准第7 .1 1 条规定进行了机械性能试验之后的避雷器或避雷器本体,试验方法应符合 G B1 1 0 3 2 - - 2 0 1 0 第1 0 .81 1 条。 8 .16 复合外套绝缘耐受试验 试品为避雷器或避雷器本体复合外套 含内绝缘筒 ,试验方法应符合G B /T1 6 9 2 7 .1 的规定。 试验时,避雷器或避雷器本体复合外套的外表面应清洁,内部的电阻片应除去,也可用变压器油或 其他绝缘物代替电阻片。 8 .1 7 复合外套及支撑件外观检查 用量具仔细检查避雷器或避雷器本体复合外套和支撑件的表面缺陷,检查结果应符合本标准第7 .1 8 条的规定。 8 .1 8 湿气浸入试验 无间隙线路避雷器试品和试验方法应符合G B1 1 0 3 2 - - 2 0 1 0 第1 0 .8 .1 3 条的规定。 带间隙避雷器本体试品和试验方法应符合G B1 1 0 3 2 - - 2 0 1 0 第l O .8 .1 3 条的规定,其中%取避雷器 额定电压的0 .7 5 倍。 带间隙避雷器支撑件试验时,试品和试验方法应符合G B /T1 9 5 1 9 。 8 .1 9 避雷器气候老化试验 1 0 D L ,T8 1 5 2 0 1 2 试品和试验方法应符合G B1 1 0 3 2 - - 2 0 1 0 第1 0 .8 .1 4 条的规定。 带间隙避雷器本体试品和试验方法应符合G B1 1 0 3 2 - - 2 0 1 0 第1 0 .8 .1 4 条的规定,其中阮取避雷器 额定电压的0 .7 5 倍。 带间隙避雷器支撑件试验时,试品和试验方法应符合G B /T1 9 5 1 9 。 8 .2 0 支撑件工频耐受电压试验 试品为支撑件,试验方法应符合G B /T1 9 5 1 9 的规定。 8 .2 1支撑件陡波冲击电压试验 试品为支撑件,试验方法应符合G B /T1 9 51 9 的规定。 8 .2 2 局部放电和无线电干扰试验 局部放电试验,试品为无间隙避雷器或带间隙避雷器本体,试验方法应符合G B1 1 0 3 2 的规定。 无线电干扰试验,试品为整只避雷器,试验方法应符合G B1 1 0 3 2 的规定。 8 .2 3 机械性能试验 试品为整只避雷器,弯曲试验时试验方法应符合G B1 1 0 3 2 - - 2 0 1 0 第1 0 .8 .9 条的规定,拉伸试验时 试验方法应符合G B1 1 0 3 2 - - 2 0 1 0 第1 0 .8 .1 5 条的规定。 8 .2 4 金具镀锌检查 试品为避雷器镀锌金属件,试验方法应符合J B 厂r8 1 7 7 的规定。 8 .2 5 工频电压耐受时间特性试验 试品为无间隙避雷器或带间隙避雷器本体比例单元,试验方法应符合G B1 1 0 3 2 的规定。 8 .2 6 间隙距离测量 用量具测量带间隙避雷器的间隙距离的尺寸,其值应符合设计规定。 8 .2 7 人工污秽试验 试品为整只避雷器,无间隙避雷器的试验方法应符合G B1 1 0 3 2 的规定;带支撑件间隙避雷器的试 验方法由供需双方协商,纯空气间隙避雷器可不考虑人工污秽试验。 9 检查规则 9 .1 总则 避雷器应由技术检查部门进行检验,应保证全部交货的避雷器符合本标准的要求,用户有权按本标 准的规定对避雷器进行检验。 9 .2 检验 避雷器的检验分为型式试验、定期试验、抽样试验、出厂试验和验收试验五种。其试验方法应符合 本标准的规定。试品应是清洁的、新的、装配完整的,并尽可能按实际运行情况安装布置。 9 .3 出厂试验 出厂的每只避雷器应按表7 规定进行检查,若避雷器有不满足表7 所规定的任何一项要求时,则此 避雷器为不合格。避雷器出厂试验项目见表7 。 表7 避雷器出厂试验项目 序号试验名称试验依据试验方法 试品 1 复合外套及支撑件。外观检查 7 1 88 1 7避雷器 2 残压试验 7 58 5 电阻片 3 直流参考电压试验 7 .28 .3 避雷器或避雷器本体 4 0 .7 5 倍直流参考电压下泄漏电流试验 7 48 .4 避雷器或避雷器本体 5工频参考电压和持续电流试验7 .38 .6避雷器或避雷器本体 D L ,T8 1 5 2 0 1 2 表7 续 序号试验名称试验依据试验方法试品 6 局部放电试验 7 1 7 8 .2 2避雷器或避雷器本体 7 密封试验7 .1 l8 .1 5 避雷器或避雷器本体 8 支撑件工频耐受电压试验3 72 28 .2 0 支撑件 9间隙距离检查872 182 6 间隙 1 0 机械性能试验 7 .1 082 3 避雷器 8 仅为带支撑件间隙避雷器试验项目。 9 .4 抽样试验 抽样试验应按批次以一定比例抽取试品。避雷器抽样试验项目见表8 。 表8 避雷器抽样试验项目 序号试验名称试验依据试验方法样品及数量 1 方波冲击电流耐受试验 7 .98 7 1 .O % 不少于5 片按批抽取 2 大电流冲击耐受试验 7 98 7 5 片按批抽取 3 加速老化试验4 7 .1 38 .1 2 3 只试品至少半年 4 机械性能试验 7 .1 08 .2 3 1 只避雷器按批抽取 8 仅为无间隙避雷器试验项目。 9 .5 型式试验 新产品试制定型时,必须按表9 规定进行全部型式试验。型式试验通过后,在设计和工艺有所变更 对产品性能有影响时,必须对有关试验项目进行试验。 表9 避雷器型式试验项目 序号试验名称试验依据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