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C E C S 6 8 9 4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 氢氧化钠溶液(碱液)加固湿陷性 黄土地.基技术规程 花妞班纵R船U L戌助N O N s 加I U M 甲 巾邓钾琴 S O L I了n0 NG R O讥 生N C F O R 团四匡N口玲理黔娜G C O U 人吃 I B 比L O E ssr0 U N D刃no 娜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 氢氧化钠溶液(碱液功口固湿陷性黄土地基 技 术 规程 C E C S 6 89 4 主编单位西 安建筑科技 大 学 批 准部门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批准 1 4 )刃1 9 9 4年1 2月2 0日 白 飞 之泊一J- 月 日青 现批准氢氧化钠溶液(碱液)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技术规程 C E C S 6 8 9 4为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推荐给各有关单 位使用。在使用过程中,请将意见及有关资料寄交西安市环城西路 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湿陷性黄土委员 会(邮政编码 7 1 0 0 82,以便修订时参考。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1 9 9 4年1 2月2 0日 目次 1 总则 , , , ⋯ , ,。‘ ⋯ (l 2 勘察和设计 , ⋯⋯ ~一带 ⋯’二” ”“ 2 3 施工 ⋯ ⋯ (勃 4工程验收 , ⋯ ⋯ ”’ ’ 8 附录A Z 。 ’c时碱液儿 种浓度的换算表 ⋯ ⋯ ’ 9 附录B施工记 录表 ~ ⋯⋯”““““““““.“““” ” 1 0 附录C碱灰混合加固 ⋯⋯”“’。 ”““““““““” ”““ 1 2 附录D本规程用词说明 ⋯⋯”’ ’ ” . “ “““““““ 1 3 附加说明 二 , ’ ⋯ ⋯ ”“‘ 门4 附条文说明 ⋯⋯ ” ⋯⋯ ”二 (1 5 1 总则 10 .1 为指导设计、施工人员正确使用氢氧化钠溶液(即碱液,下 同)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并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 确保质量,特制定本技术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处理非 自重湿陷性黄土地 基上 以及 以黄土 为填料的填土地基上 已有 ‘建筑物的湿 陷事故。 1.0.3 当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认可采用碱液加固地下水位以上 的湿陷性黄土地基以及 以黄土为填料的填土地基时,其设计 、施工 和监理可参照本规程有关规定执行。 1.0.4 本规程未规定事项应按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执行。 2 勘察和设计 2.0.1 碱液加固地基的设计应在掌握较详细的岩土工程勘察资 料的基础上进行。勘察工作应查明黄土地层 的时代、成因、湿陷性 黄土层的厚度、湿陷系数随深度的变化、湿陷类型和湿陷等级的平 而分布、水文地质和其他工程地质等条件 。 2.0.2 每幢单独建筑的勘探点数量不宜少 于3个,其中2 /3以上 应为探井,并全部为取土勘探点。探井取样时,其竖向间距不宜大 于 lm,土样直径不小于1 0 cm,半数以上勘探点的勘探深度应穿透 湿陷性黄土层 。 2 .0.3 对下列情况不宜采用碱液加固 l)对于地下水位以下或饱和度大于 80%的黄土地基; 2 )已掺人 沥青、油脂和其他石油化合物的黄土地基。 2 . 0 . 4 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能否采用碱液加固,取决于其对湿陷 的敏感性。自重湿陷敏感性强 的地基不宜采用碱液加固。对 自重 湿陷不敏感的黄土地基 经 过试验认可并拟采用碱液加固时,应采 取卸荷或其他措施以减少灌液时可能引起的较大附加下沉。 2.0.5 当土中可溶性和交换性的钙、镁离子含量较高(大于 1 0 mg eq/1 0鲍 干j 七) 时 ,可 只采用碱液 一 种溶 液加固;否则,需 用碱液 和氯化钙两种溶液进行加固。 2.0.6 通过技术经济比较,也可采用碱液与生石灰桩的混合加固 方法,见附录C 。 2.0.7 碱液加固地基的深度应根据场地的湿陷类型、湿陷等级和 湿陷性黄土层厚度并结合建筑物类别与湿陷事故的严重程度等综 合考虑后确定。 一 般应消除外荷湿陷范围内黄土层的湿陷性,加固 深度 一 般不宜超过sln 。 “ 2 . 如外荷湿陷影响深度较大,_且为丙、 一 J 一 类建筑时,可 只消除基 础底面下相当于1 .。一j.sl , b为基 础宽度)深度范围内黄土层的 湿陷性。 对于自重 湿陷不敏感或不很敏感 的黄土地基,可消除外荷湿 陷影响深度内黄土层的湿陷性,该深度可近似按2 .0一 3,0 b确定。 2 . 0 . 8 如黄土的湿陷性强 ,湿陷性黄土层的厚度大,而建筑物湿 陷事故又较严重时,可考虑采用其他深层加固方法;如拟采用碱液 加固方法,应在经过全面技术经济比较后确认采用碱液加固更为 有利时方可应 用 。 20,9 碱液加固地基施二 1 二前, 一 般应在现场进行单孔或群孔灌液 试验,以确定加固半径、加固深度、溶液的浓度、灌液量和灌注速度 等参数。 2.0,1 0 碱液加固 _L 层的厚度h可按 ~ I ; ’式估算 h 一 Zr2.0.1 0 式中 Z -一 灌注孔的长度 , 从注液管底部到灌注孔底部的距 离( nl; r -一 有效加固半径( m)。 2.0.1 1 碱液有效加固半径 r与每孔注人的碱液最、碱液浓度、温 度和土性(含水量、孔隙比、渗透系数)等有关 , 一 般应通过现场试 验确定。试验时如碱液的浓度和温度符合 3。,8条和3 . 0 .1 1条的 规定,有效加固半径和碱液灌注量之 问的关系可近似按下式确定 } 竹 n 一 l v 一 义 二二 0.62.0.1 1 式中 I厂 每孔的碱液灌注最( l,,试验前可按)) 「 } 固要求达到的 有效加周半径近似按( 2 ( . 1 3)式进行估算; ,2 - 一 被加固土的原始孔隙率。 当无试验条件或工程 量较小时,厂可按经验值确定 , 一 般取 0.4 0,sm。 2.0.1 2碱液灌注孔的平面布置 一 般可沿条形基础的两侧或单独 基础的周边各布置 一 排。孔距可根据加固要求确定。当加固要求 较高并要求加固土体连成 一 片时,孔距(中至中)可取1 ,8 一 20 r, 约0 .7 一 0.gm;当事故较轻或土质稍好时,孔距可适当加大至3.0 一 5.O r。 2.0.1 3 每孔 的碱液灌注量(以 L 计)可按下式估算 V a月二rZlrn2,0.1 3 式中 a 碱液充填系数,可取0 .6一0.8; 卢 工作条件系数,考虑碱液流失等影响,可取l 1 。 按上式求得的V并乘以灌注孔数即为碱液加固所需溶液的 总用量。 2 . 0 . 1 4 加固设计应进行以下两方面验算。 1 )加固土体与基 础底部接触面处承 压力的验算 F 一卜G 一, 一一一 百 气;J 了1 2.0.1 4 式中 F 每 一 加固体所分担的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 力 设计值( kN; G 一一 基础 自重设计值和基础上的土重标准值( kN; A - 加固土体与基础底面 的接触面积( m “; f加固土体承载力的设计值, 一 般应通过现场试验确 定;当无试验资料时,可近似取 3 0 0 一 4 0 0 kP a 。 2 )加固土体底面标高处黄土承载力的验算,可按 一 般软弱 下卧层承载力验算,应符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 B J 7 一 89 的有关规定。 3 施工 3.0.1 施工机具包括成孔机具、溶液捅、输送管、注液管等。 3.0.2 灌注孔可用洛阳铲、螺旋钻取土成孔或用带有尖端的钢管 打人 土中成孔。孔的直径 一 般为6 一 1 2 cm,如土的渗透性较大,或 土的均匀性较差,成孔直径宜取低值,并打管成孔;如土的渗透性 较小或饱和度较大,则孔径宜取高值,并用洛阳铲或螺旋钻成孔 。 打孔要保证垂直度,在垂直和平行于基础方向的平面容许偏差各 不大于scm和1 0 cm ,偏斜度不大于1%。 3 . 0 . 3 灌注孔达到预定处理深度后,在孔中填人粒径为2 0 4 O mm的石子,直到注液管的下端标高处,而后将内径为2 0 mm的 钢注液管插人孔中,管底以上3 0 cm的高度内填人粒径为2smm 的绿豆砂,其上用素土或2 8灰土分层捣实直到地表。 抛填石子 不要太快,石 子含泥量低于 3%。 3.0.4 盛碱液捅可用厚 3 一 4 mm的钢板焊成容积为2 0 0 一 4 0 0 1, 的容器。在容器底部输液口装设笋2 0 mm的阀门。 3.0.5 溶液输送管可用沪2 5 mm的胶皮管,溶液经输液管和注液 管 自流渗人灌注孔四周的土中,形成加固土体。 3.0.6 加固前应对所用烧碱进行化学定量分析,以确定各种化学 成分的含量。加固用烧碱应符合下列规定 3.0.6.1固体烧碱或液体烧碱溶质 中N aO H含量不宜低于 85环; 3.0.6.2 碳酸钠 ( N 纯C O 3 )的含量不得超过5; 3.0.6.3固体烧碱中不溶于水的杂质含量不得超过2%。 为降低成本,也可采用工厂废碱液。废碱液中N aO H含量应 大于5鲍,/ l ,。 5 3,0.7 氯化钙溶液中的杂质含量在每 一 升溶液中不得超过6馆, 悬浮颗粒不得超过 l%。 30 . 8 碱液可用固体烧碱或液体烧碱配制。加固每立方米黄土所 需N aO H用量约为干土质量 的 3%左 右,即3 5一 4 5 kg 。 碱液浓度不应低于 80 9 / I ,,也 不 宜 超过1 2 0 9 / I J,常用浓度为 9 0 一 1 0 0 9 /I,。 双液加固时,氯化钙溶液的浓度 一 般为5 0 一 8鲍/I,。 3 . 0 . 9 溶液的加碱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3 .0 .9 . 1 采用固体烧碱配制每立方米浓度为M的碱液时,每 立方米水中的加碱量按下式计算 I 0 0 0 M 尸 3.0.9 一 l 式中 G 、 -一 每立方米碱液中固体烧碱的投放 一量( kg ; M --一 配制碱液的浓度〔g/ I ,,计算时应将g化为 kg 尸 -一 固体烧碱中N aO H含 一量的百分数( )。 3 . 0 . 9 . 2 采用液体烧碱配制每立方米浓度为M的碱液时,液 体烧碱的投放量按下式计算 ____八了 V 、 = 1O U U 一~ ;二 洲V 3.0.9 一 2 加水量 V Z为 V Z 一 , 0。 。(, 一 杀 3.0.9 一 3 式中 V 。 一 一 所投放液体烧碱的体积( I,; V 一 一 所加水的体积“J; 夕 -一 液体烧碱的 比重; N -一 液体烧碱的重 量百分浓度()。 配制溶液时,应先放水,而后 徐徐放人碱块或浓碱液。 3 . 0.1 0 在灌注溶液过程中,应对 ‘ 碱液浓度随时用波美比重计检 核,使其符百规定要求。2 0 c时碱液 的浓度(以侮升溶液中含溶质 的克数表示,g/ l,)与百分浓度、波关浓度和溶液比重的换算关系 见附录八。 3.0.1 1 碱液应 在盛溶 液捅 ‘1 功目热到9。( “ 以上,夕j . 保持温度不低 于S O C。当用蒸汽加热时,可直接将蒸汽竹插人溶液中;必要时也 可采用蛇形管。 3. . 1 2 碱液的灌注速度以2 一 5 1,/ ll飞il、为宜。 如平均灌注速度超 过l I一/rl飞in ,应查 明孔洞位置并填实,垂行灌液。 如灌注速度小于 I L/ n, in,要查 明是否 系} 二的可灌性差 .或会 仁液管被堵塞,或灌注孔 中气体不能顺利排出,并应及时进行疏导或修改设计。 、 每孔 的碱液灌注员 一 般 不应低于 一设i , f直。当__L 层 的可灌性差 时 ‘ ,在取得设于} 人 员同意后0 l’适当减少碱液灌注 从。 3.0.1 3 灌液施工中应合理安排灌注顺序和控伟 l 】 灌注溶液 的速 度。为减少灌液对 一建筑物 可能发生的附加厂 沉(在灌注溶液3 一 4 h 后 ,1利加「 沉 般即行停 .1 1少,宜跳孔灌液少补 分段施「。 , 一 般才I l邻两 了 L灌注1 1寸 价 1的衍 1 1扁 不响{少J 几 3l 。、 卜 一fl J ‘ 灌液的j 天叮 孔,j 二1 1 距应不刁 、 一J 二 3 m。 3.0 . 1 4 当采用双液加固地基时,应先灌注碱液 ,隔8 一 1Z h后,再 灌注氧化钙溶液,其用 最为碱液的 /2一l/4。 3.0.1 5 施工中应 防.d二污染 水 源,注意 安 全操作,并备工作服、胶 皮手套、风镜、围裙、鞋罩等。皮肤如沾_L碱液 ,应立 即用5%浓度 的硼酸溶液冲洗。 3.0.1 6 溶液灌注完毕后立即拔出注液管,并冲洗干净。同时清理 洗净盛溶液的容器。孔洞用细砂填实,其上部用水泥砂浆或灰土封 实。 3.0.1 7 采用碱液(或双液)加固已有建筑物地基 时 ,在灌液过程 中,应对建筑物进行沉降监测。灌液期问应何日观测 一 次。如附加 一 「 沉速率超过Z mm/ l或累计 一I ’沉 星超过 。 1 1时,应采取卸菏或 支护措施,或隔3 一 5 l后再行施工。 4 工程 验 收 J 0.1 碱液加固地基的验收应在施工完毕3 0 d后进行,并以施工 记录和 沉降观测记录为依据。 4 . 0 . 2 加固土体通过开剖或钻孔取样作无侧限抗压 强度试验和 水稳性试验。取样部位应在加固土体中部,试块数不少于3个,其 个月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平均值不得低于设计值的9 0%。 加固土体的外型 和整体性, 一 般可对有代表性的加固土体进 行开剖,量测其加固体的半径和有效加固厚度。有条件时也可用触 探法(如标准贯人试验)检验。 地基经碱液加固后,应继续进行1 一 3年沉降观测,按加固前 后沉降观测结果的变化,或用触探法量测加固前后土 中阻力的变 化,确定加固质量。 4 .0.3 碱液加固地基验收时,应提交下列资料 l)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材料试验报告(如烧碱和氯化钙成分含量分析试验报 告); 3 )建筑物地基处理前后的沉降观测报告; 4 ) 加固土体开剖检验报告; 5 )施工记录(参照附录B ; 6 )灌注孔平面位置竣工图。 4 . 0 . 4 对重要工程并有试验条件时,尚应提交下列资料 l )现场灌液试验报告; 2 )加固体浸水载荷试验报告; 3 )加固体试块强度试验报告; 4)触探法测定土中阻力变化试验报告。 8 附录A 2 0 C 时碱液几种浓度的换算表 2 0O C时碱液几种浓度的换算表 表A g/I 5 2.6 9 6 3.89 7 5。3 1 86.9 5 9 8 .81 110.9 1 3 5 . 1 6 1. 百分浓度波美浓度( “B e 溶液比重 亡 J 月 勺 月 了 O U C 冲 0 1 且 9 白 ,. 孟 I L 1 1 注 二 0 0 夕 目 内 bo 甘 O 乙 n6 0 乙 . . ⋯ ⋯ 行 了 O n 0 I t 夕 曰 ‘ q 丹 ( 0 甘 月. 三 , 1 , . 1 1 ,. 二 , . 月 l 。0 5 3 8 1.0 6 4 8 l。0 7 5 8 1.0 86 9 1.0 9 7 9 1.10 89 1.13 0 9 1.15 3 0 ” 唱 翻 担 咧 鸽 “ 唱 喝 旧 份 二 丈 徊 召 日 樱 肆 绷 2 气 、 扣 到 羁 田 枷 到 暇 囚 坦 耀 侧 黛 娜 渊 “ 韶 澎 一 羁 m 习 阳 侧 二 。 ) 华 韶 一 ( 旦 咙 到 扣 照 刘 一 一 二 咙 韶 leeleseeeeeeesseeeeeeese 卜 eees 式 犷 曰 刁 氧 钱 . 的 } 卜 阵 书 毕 件 织 仁 于 - } 能 肆 泄 日 “ 划 矫 日 理 联 暇 日 耀 蝴 裂 阿 具 挺 侄 耀 嗒 旧 份 日 理 旧 喝 普 , 飞 和 甲 “ 唱 御 幻 训 倡 蝴 一 ( U .- 王 \ 。 ) 一 产 杀 岔 』 , 一 侧 、 。 。 、 一 险 , 雌 气 众 l 勿 后 一袭 比 娜 一 “ 崛 唱 职 一 一 娜 渊 袱 〕 卜 俗 一 那 口 目 卜 侧 喂 旧 份 日 摺 潮 司 阿 口 叔 惶 督 , 曰 \ 切 ) 说 娜 督 一一 一一 ( 。 起 ) 一 八 、 } 喇 督 口 软 侧 雄 一 如 渊 衬 、 枷 到 一 缪 口 枷 到 如 蝴 唱 代 日 理 一 ( 如 巴 崛 其 越 一 ( 庄 ) 侧 哑 粼 输 口 拭 斌 纵⋯ l 『 黛 如 卿 日 翱 口 缚 回 一 ( 日 ) 转 嗒 旧 日 樱 彬 得 帅 二 联 囚 日 摺 蝴 裂 呵 具 妞 蜓 撰 镇 逻-一 } 侧 l 镬 、 ‘当 招 。 袱 琳 以 日 搜 云 ) 军 军 一 『 污 错 畔 叫 攀 侧 } 。 } 一 ( 州 £ 转 岸 襄 泣 口 际 链 一 划 一 阳 华 引 兴 ⋯ ⋯ “ . 户 n 以 “ 划 姗 日 理 附录 C 碱灰混合加固 碱灰混合加固是把碱液加固法与生石灰桩加固法结合使用的 一 种新的力 1 固方法,它具有减少 附加下沉、增大力n固半径、节约烧 碱用量和降低造价等优点。 石灰桩的直径 一 般.为lF ) 一 2 c 。, “I川洛 阳铲或锤击钢管成 孔 ,孔 深与碱液灌注孔相同。成 孔后,在孔中分层填人粒径为2 scm的生石灰块,何层虚铺3 O cm,用夯锤(锤 重1 5 0 一 2 0 N)夯实, 侮层 夯击1 ) 一 1 5次,落距 一 般大于5 0 cm 。石灰块夯填到基础底而 标高处 ,而后 用2 , 8灰土夯填封顶,其厚度不小于lm。 当基础埋 深较小 时 ,不小于8 cm。生 石灰块中不得夹杂有未烧透 的石灰石 和煤块,也不 得使川粉状灰〔i 川灰)。 碱液灌注孔与石灰妇L的中距 一 般为帕 一 5 c ,, 、。在每个灌注孔 的四周可布置2一4 个生石灰桩孔,生 石灰桩孔应布置在碱液加固 半径范围 以内。 衍 一 灌注孔(包括四周的石灰叔t孔)的加固半径应通过现场试 验确定;当无 试验资料时,加固半径 可按式(2 .0.1 1)估算,并增大 2 0% 一 3 0,加固厚度和碱液灌注量也可近似参) 只式( 2.0.1 0 )和 式( 2 .0.1 3)估算。 碱液的灌注宜在四周的生石灰桩孔夯填完成后立即进行,其 问隔时 ‘ 问不应超 过4 1 、。 本附录未规 定 的事项 可参} 只第二章和第三章的有关规定执 行。 附录 D 本规程用词说明 一 、为便于在执行规程条文1 1 寸区另lJ 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 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 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 可的 jl三 而词采用 “ 必须 ” ;反 l石i 词采川 “ l ,吠禁” 。 2.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都应这样做的 正 面词采用 “ 应 ” ;反 而词采用 “ 不应 ” 或 “ 不得 ” 。 3 . 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价 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 而词采用 “ 宜 ” 或 “ 可 ” ;反 而词采用 “不 宜 ” 。 二认条 文中指 明应按其他 有关标准、规范执行时,写法为 “ 应 符合 , ⋯ 的规定 ” 。 于仆必须按所指定 的标准和规范执行的写 法为 “ 可参1 双 ⋯⋯ ” 。 附加说明 本规程主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名单 主 编 单 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主要起草人钱鸿络涂光扯樊超然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 氢氧化钠溶液(碱液)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 技术规 程 C E C S6 89 4 条 文 说 明 次 气 口 飞 . 了 飞. 产 9 0 } b . 1 一 今 自 dU 心 m 男 l 总 2 勘察和设计 工3施 4工 程验 收 ⋯ ⋯ ( 1 0 1 总则 10 .2 本条的规定是基 于 ] )我国目前有关碱液加固的工程实例,绝大部分都是用于 处理非 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上 以及以黄土为填料的填土地基上 已 有建筑物的湿陷事故,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则实践少。 2 )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采用碱液加固有可能产生较大的附 加下沉。 因此 ,本条明确本规程适用于处理非 自重湿陷艇仁黄土地基上 以及 以黄土为填料的填土地基 上已有建筑物的湿陷事故。 但不排 除在 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上采用。对于这类地基,如试验证明加固 有效,且附加下沉较小时,也可采用。 1.0.3 作为 一 种地基加固方法,碱液加固法不仅仅只限于处理黄 土地基_L 已有建筑物的湿陷事故 ,也可用于加固地 下水位以上的 湿陷性黄土地基 以及 以黄土为填料的填土地基。但是 ,这时它与其 他地基处理方法相比较,往往因其造价高而被筛选掉。所以,只有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并通过技术经济综合比较后确认为可 以采用时 才予采用。 2 勘察和设计 2.0.1、2.0,2 黄土地基的湿陷事故是被水浸湿引起的 ,浸水前后 地基 土的湿陷性质必然有较大变化,因此,在加固前必须进行事故 处理勘察工作。事故处理勘察应较 一 般详勘更为详细,以便为合理 确定地基加固深度和平而加固范围提供依据。 勘探深度应穿透湿 陷性黄土层 ,以便决定处理深度的下 限。取 土问距宜为lm。 2.0.3 l)对 于地下水位以下或饱和度较大(如大于80)的黄土地 基 ,由于 土孔隙中 已全部或大部充满了水,靠溶液自重注入,将使 溶液渗透速度大大减慢,土中水将稀释并降低碱液的浓度,同时还 将降低溶液温度,从而影响加固效果。 2 )土中已渗人油脂或有机质含量较多时 ,溶液与土不易接 触,不能产生化学反应,无加固作用或加固效果不好。 2.0.4 自重 湿陷性黄土地基能否采用碱液加固要 区别对待,如 自 重湿陷不敏感或不太敏感的黄土地基(主要分布在关中和晋东南 地 区)仍可考虑采用,这方面 已有成功应用 的实例 。如位于陕西省 耀县梅家坪的陕西省焦化厂,其地基为1级 自重湿陷性黄土(按 湿陷性黄土地 区建筑规范 ( G B J 2 5 一 9 0)应为W 级 湿陷性黄土地 基),自重湿陷性土层厚1 4 .sm,但 自重湿陷属于 不太敏感类型 。 1 9 7 6年采用碱液法加固处理 回收车问鼓风机室地基 湿陷事故,处 理深度下限为附加应力与 自重应力的比值等于0 .1处,取得了较 为满意的加固效果。对大部分 自重湿陷敏感的陇东、陇西及陕北地 区以及其他地 区的新近堆积黄土 ,在灌注碱液时,如施工不当,可 能会产生较大的附加下沉,因此需要 通过原位试验和采取卸荷、跳 孔灌液、分段施工等措施,确认其对建筑物不致产生 明 显危害时方 2 0 可采用。 2二0.5 室内外试验表明,当土中可溶性和交换性钙镁离子含量不 少于 1 0 mg eq/ lO飞 千土时,灌人氢氧化钠溶液都 一可得到较好 的 加固效果。 氢氧化钠溶液注入 土中后,土粒表层会逐渐发生膨胀和软化, 进而发生表面的相互溶合和胶结(钠铝硅 酸盐类胶结),但这种溶 合 胶 结是非 水 稳 性 的,只有 在土粒 周 围存 在 有C a O H 2和 M g O H 2的条件下,刁 一 能使这种胶结构成为强度高且具有水硬性 的钙铝硅酸盐结合物。这些结合物的生成将使土粒牢固胶结,强度 大大提高,并且.有充分的水稳性。 由于黄土中钙、镁离子含量 一 般都较高(属于钙、镁离子饱和 土),故采用单液法加固已 足够。如钙、镁离子含量较低,则需考虑 采用碱液与氯化钙溶液的双液法加固。为了提高碱液加固黄上的 早期强度,也可适当注人 一 定量的氯化钙溶液。 2.0.6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在19 86 1 9 9 2 年问曾先后在四个工程 的地基事故处理中采用了碱灰混合加固法 ,它是 一 种把碱液加固 法与生石灰桩加固法结合使用的新方法 ,试验及实践表明, ‘它具 有减少附加下沉、增大加固半径、节约烧碱用量和降低工程造价等 优点。如河北涉县某铁厂的两幢五层宿舍楼,因地基浸水湿陷下 沉,墙体严重开裂,原拟拆除重建,后决定加固地基; 一 幢采用碱液 加固法, 一 幢采用碱灰混合加固法,竣工后对比,后者比前者节约 烧碱1/3,工程造价也相应降低了3 0%。所以 ,为进 一 步加以推广 和使用,在条件许可并通过技术经济综合比较后确认为可 以采用 碱灰混合加固法时,建议采用。 2.0.7 碱液加固深度的确定,关系到加固效果和工程造价,要保 证加固效果良好而造价又低,就需要确定 一 个合理的加固深度。碱 液加固法适宜于浅层加固,加固深度不宜超过4 一 sm。过深除增加 施工难度外,造价也过高。当加固深度超过 srll 时,应与其他加固 方法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 ,再行决定。 , 2 1 位于 湿陷性黄土地基 上 的基 础 ,浸水后产生 的湿陷量 可分为 由附加压力引起的湿陷以及由饱和 自重压力引起的湿陷,前者 一 般称为外荷湿陷,后者称为 自重湿陷。 有关浸水载荷试验研究资料表明 ,外荷湿陷与 自重湿陷影响 深度是不同的。对非 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只存在外荷湿陷。当其 基底压力不超过2 0 0 kP a时,外荷湿陷影响深度约为基础宽度b的 1,O 一 2 .4倍,但80% 一 9 0%的外荷湿陷量集 中在基底下1.0 一 1.5 b的深度范围内,其下所占的 比例很小。对自重湿陷性黄土地 基,外荷湿陷影响深度则为2 O 一 2sb。在湿陷影响深度下 限处土 的附加压力与饱和 自重压力的比值为0 .2 5 一 。.3 6,其值较 一 般确 定压缩层下限标准 O.2 (对 一 般上)或。 .1(对软土)要大得多,故外 荷湿陷影响深度小于压缩层深度。 位J 一二黄土地 基上的中小型工业与民用建筑物,其基础宽度多 为l 一 Z m。 当基础宽度为Z m或Z m以上时,其外荷湿陷影响深度 将超过4 m,为避免加固深度过大,当基础较宽,也即外荷湿陷影响 深度较大时,加固深度可减少到 1 . 。一1.5 1; ,这时可消除80%一 9。%的外荷湿陷 一最 ,从而大大减轻湿陷的危害。 对 ’ 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试验研究表明,当地基属于自重湿陷 不敏感或不很敏感类型时,如浸水范围小,外荷湿陷将占到总湿陷 量的87写、 1 0 0,自重湿陷将不产生或产生的很不充分。当基底 压力不超过2 0 0 kP a时,其外荷湿陷影响深度为2 .0 一 2.5 b,故本 规 程建议,对 于 这类地基,建议加固深度为2 .0一 3.0 b,这样可 基 本消除地 基的全部外荷湿陷。 2 . 0 . 8 木条主要指 自重湿陷很敏感的黄土地基, 一 般其湿陷性土 层厚度大,因而碱液加固深度大,费用高,又可能引起较大附加下 沉,故不宜采用此法。 ’ 2 . 0 . 9 由于不同场地黄土 J性质的差异 ,碱液加固设计、施工前,应 进行灌液试验及加固体的浸水载荷试验。 一这些试验除可取得更能 反映实际效果的有关加固参数外,也为了便于总结经验,积累资 2 2 料,以完善加固方法。 灌液试验主要为了取得灌液量与加固半径之间的关系、渗透 速度的快慢、不同浓度碱液加固的效果、加固土体无侧限抗压强度 的分布规律等有关资料。有条件时,还应测定不同龄期的强度增长 值。试验土质条件应与拟加固的地基相同。 一 般可进行单孔或群 孔灌液试验。碱液灌注后应在土中自然养护 1 4 2 8d(最少不得低 于7 d )后,再行开挖,测定有效加固半径,并取样测定加固 ’土 体的 无侧限抗压强度。土样应削成直径scm、高scm的圆柱体。由于加 固体尚未完全硬化,试样在空气中存放不宜超过2 4 h ,否则应进行 密封存放与运输。 浸水载荷试验的承压板面积可取S 0 0 0 cmZ或l0 0 0 ocmZ 。如仅 观测加固后消除湿陷的效果,可在灌注溶液后再放置承压板;如要 同时观测加固过程中由于基 础荷载或土自重所引起的附加下沉 , 则应先放置承压板并加载到基底实际压力值,然后对承压板 一 F 黄 土灌注碱液,并观测加固过程中的附加下沉。碱液灌完后,在土中 自然养护1 4 一 2 8d再进行浸水,以观测消除湿陷的效果。对非 自重 湿陷性黄土地基, 一 般浸水3 一 5 d后,下沉 即可稳定,可观察出在 外荷湿陷影响深度范围内的加固效果。 对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浸 水3 一 5 d后,如继续下沉,则为加固深度(即外荷湿陷影响深度)以 下土 的自重湿陷值。 2 . 0.1 0试验表明,碱液灌注过程中,溶液除向四周渗透外 ,还往 灌注孔上下各外渗 一 部分,其范围约相当于有效加固半径 。 但灌 注孔以上的渗出范围,由于溶液温度高,浓度也相对较大;故土体 硬化快,强度高;而灌注孔以下部分 ,则因溶液 温度和浓度都已降 低,故强度较低。因此,在加固厚度计算时,可将孔下部渗出范围略 去,而取h 一 lr,偏于安全。 2.0.1 1 每 一 灌注孔加固后 形成的加固上体可 近似看作 一 圆柱 体,这 圆柱体的平均半径即为有效加固半径。灌液过程中,水份渗 透距离远较加固范围大。在灌注孔四周,溶液温度高,浓度也j们对 - 2 3 较大;溶液往 四周渗透中,溶液的浓度和 温度都逐渐降低,故加固 体强度也相应由高到低。试验结果表明,无侧限抗压强度 一 距离关 系曲线近似为 一 抛物线,在加固柱体外缘 ,由于土的含水量增高, 其强度比未加固的天然土还低。灌液试验中 一 般可取加固后无侧 限抗压 强度高于 天然土无侧限抗压 强度平均值5 0%以上的土体 为有效加固体,其值大约在1 0 0 一 1 5 O kP a 之间。有效加固体的平 均半径 即为有效加固半径。 从理论 上讲,有效加固半径随溶液灌注量的增大而无 限增大, 但实际上,当溶液灌注超过某 一 定数量后 ,加固体积并不与灌注量 成正 比,这是 因为外渗范围过大时,外围碱液浓度大大降低,起不 到加固作用,因此存在 一 个较经济合理的加固半径。试验表明,这 一 合理半径 一 般为0 .4 一 0.sm。 2.0.1 2 碱液加固 一 般采用直孔,很少采用斜孔。如灌注孔紧贴基 础边缘,红ll有 一 半加固体位于基底以下 ,已起到承托基础的作用, 故 一 般只需沿条形基础两侧或 .单独基础周边各布置 一 排孔即可。 如孔距为1 .8 一 2.0 r,则加固体连成 一 片,相当于在原基础两侧或 匹 l周增加 一 拓宽的基础;如孔距超过2 r,则相当于在基础两侧或 四周设置 了刚性桩,与周围未加固土体组成复合地基。 2.0.1 3 湿陷性黄土的饱和度 一 般在1 5% 一 7 7%范围内变化,多 数在4 0% 一 5 0%左右,故溶液充填土的孔隙时不 可能全部取代原 有水分,因此充填系数取o,6 一 0.8。 举例如下,如加固1 .om3黄 土, 一设其原 始孔隙率为5 0,饱 和度为4 0%、则原有水分体积 为 0.2 m3 。 当碱液充填系数为0 .6时,则1.O m“土中注人碱液为0. 3 ( 一 。.6只 0.5 ) 耐 ,孔隙将被全部充满,饱和度达1 0 0%。 考虑到溶 液注人 过程中可能将取代原有土粒周围的部分弱结合水 ,这时可 取充填系数为0 . 8,则注人碱液量为0 .4 ( 一 0 .8x0.5 m3,将有 0 . lm “ 原有水份被挤出。 考虑到黄土的大孔隙性质,将会有少 量碱液顺大孔隙流失,不 一 定能均匀地向四周渗透,故实际施工时,应使碱液灌注量适当加 2 4 大,本规程建议取工作条件系数为1 .1 。 2.0,1 4土体经过化学加固后的承载能力验算,可以有两种模式 1 )按垫层考虑; 2)按复合地基考虑。 如加固土体在基底连成 一 片时,按垫层考虑较为合理,由于加 固土体强度 一 般较天然土可增长 一 倍以上 ,故其承载力可不验算, 都能满足基础荷载要求,这时仅需验算力1 1固土体底面处 天然黄上 的承载力,也即将加固深度以下土层按软弱下卧层对待。当灌注孔 间距较大,加固土体未连成 一 片时,可近似将加固土体与周围米加 固土体作为复合地基来对待。这时除应验算加固.土体底面处天然 黄土的承载力外,加固土体与基 础底部接触面处 的承压力也需进 行验算,式(2 ,0.1 4)未考虑未加固土体的承载力,偏于安全 。 3 施 工 3.0.2 灌注孔直径的大小主要与溶液的渗透量有关。如土质疏 松,由于溶液渗透快,则孔径宜小。如孔径过大,在加固过程中,大 量溶液将渗人灌注孔下部,形成上小下大的蒜头形加固体。如土的 渗透性弱,而孔径较小,就将使溶液渗人慢,灌注时间延长,溶液由 于在输液管中停留时问长,热量散失,将使加固体早期强度偏低, 影响加固效果。 3.0.3 在灌注孔的填石过程 中,应严格控制石 子粒径不超过 4 cm,否则容 易在孔上部卡住而影 响灌注效果 、。填石高度也不能超 过设计埋管深度,不能用棍棒在孔内捣石 ,以防将孔周粘性土带下 而填塞了石子间的孔隙,使溶液无法渗入 。如出现这种情况,只能 将该灌注孔报废,而在其邻近重新补孔灌注。如出现填石超过设计 埋管深度,可采取加大灌液量措施解决。 碱液加固与硅化加固 一 样,在其加固过程中也应防止出现冒 浆。 一 旦 出现浆液沿管壁冒出地 面 ,应立 即停止灌注,将注液管四 周浸湿的软土挖掉,重新用天然黄土分层夯填密实,再恢复灌注。 冒浆常因封口不严造成,因此,在埋注液管时,应注意在其周围用 粘性 土分层捣实,在接输送管时防止 碰松注液管,以防冒浆。 3.0.4 盛碱液捅也可 以利用废旧汽油捅改装而成。 3.0.6、3 .0.7 固体烧碱质量 一 般均能满足加固要求,液体烧碱及 氯化钙在使用前均应进行化学成分定量分析,以便确定稀释到设 计浓度时所需的加水量。 氯化钙中悬 浮颗粒易堵塞土中孔隙,影lF J溶液渗透,故其含量 不得超过1%。 为降低碱液加固成本,也可利用工厂废碱液进行加固,但工厂 2 6 用过的废碱液 一 般浓度较低,如浓度过低,则加固效果不好,故明 确限定其浓度不得低于 5鲍/I“。1 9 87 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曾在 陕西省新型建材厂采用废碱液加固黄土地 基,原料来源为西安第 二染织 厂 及 西安漂染厂布匹漂染后 的废碱液,其浓度为5 6 一 80 g/ L 。现场试验表明,在加固范围内土体无侧限抗压强度平均值为 Z ookP a ,虽然比 一 般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