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C E C S 21 22 0 0 6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 预应力钢 结构技术规程 T echnical specificatiionforprestressed S teelS trllC tureS 少下试 肠 中国计划出版社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 预应力钢结构技术规程 T 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restressed steelstructures C E C S2 1 2,2 0 0 6 主编单位北京工业大学 中国钢结构协会专家委员会 批准单位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施行日期2 00 6 年 1 2 月 1日 中国计 划出 版社 2 0 0 6北京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 预应 力钢 结构技术规程 C E C S21 22 0 0 6 北京工业大学 中国钢结构协会专家委员会 中国计划出版社 出版 主编 ( 地址北京市西城 区木梅地北里 甲 n号 国宏大厦C座4层) (邮政编码1 0 0 0 3 8电话6 3 9 0 6 4 3 36 3 9 0 6 3 81 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 廊坊市海涛印刷有限公司印刷 85 0 只 1 1 6 8毫米l/3 23.5印张9 0千字 2 0 0 6年1 2月第 一 版 2 0 0 6年1 2月第 一 次印刷 印数l 一 5 1 0 0册 统 一 书号1 5 80 0 5 8 82 7 定价2 5.0 0元 .J J 曰~J . . 月 U吕 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2 0 0 4)建标协字第0 5号文关 于印发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2 0 0 4年第 一 批标准制、修订项 目 计划 的通知的要求,制定本规程。 预应力钢结构是 一 种新兴的工程技术。在钢结构的承重结构 体系中引人预应力,可 以改善结构的承重特性和稳定性,增加结构 刚度,减轻结构 自重,降低钢耗量、降低成本,也可 以创造新的结构 体系和建筑造型。我国现 已建成 了数十项大型的预应力钢结构建 筑工程。 本规程是在总结我 国实践经验和参考国外资料的基础上编制 的。本规程 的主要内容包括结构设计基本规定、材料和锚具、结构 体系及其分析、节点和连接构造、施工及验收、防护和监测等方面。 根据国家计委计标[1 9 86〕1 6 4 9号 文关于请中国工程建设标 准化委员会负责组织推荐性工程建设标准试点工作的通知的要 求,现批 准发布协会标准预应力钢结构技术规程,编号为C E C S 2 1 22 0 0 6 ,推荐给工程建设设计、制造、施工和使用单位采用。 本规程 由中 国工程建设 标 准 化 协 会 冶 金分会 C E C S/T C 3 7 归口管理,由北京工业大学建工学院(北京市朝阳区平乐 园1 0 0号, 邮编1 0 0 0 2 2,电话与传真0 1 0 一 6 7 3 9 1 81 5)负责解释。在使用中如 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资料径寄解释单位。 主 编 单 位北京工业大学 中国钢结构协会专家委员会 参编 单 位天津大学 东南大学 清华大学 1 贵州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 中国巨力集团 深圳建升和钢结构建筑安装公司 深圳三鑫玻璃幕墙工程公司 北京中天久业膜建筑技术有限公司 主要起 草人陆赐麟张爱林刘锡良陈志华 王国周 石永久柴艇舒赣平杨建国李中立 葛家琪马克俭姚裕昌鲍广鉴徐国彬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2 0 0 6年1 0月2 2日 目次 1 总则 , ⋯⋯ (1 2 术语、符号 ‘ ⋯ ⋯”““““ 2 2.1 术语 , ⋯ ⋯ (2 2.2 符号 ⋯ ⋯ (4 3 设计基本规定 ... , ⋯ ⋯’ “ 7 3.1 设计原则 ⋯ ⋯” 7 3.2 设计表达式 一 (7 3.3 结构构件 ⋯ ⋯ (8 3.4预应力损失 ⋯ ⋯ (9 4 材料和锚具 ,, ⋯ ⋯ (1 3 4.1 一 般规定 ⋯⋯ (1 3 4.2 索材 ⋯ ⋯ (1 3 4.3 锚具 , , ⋯⋯ ( 1 5 4.4 设计指标 ⋯ ⋯ ’ ⋯”” ⋯ ” “ 1 8 4.5 拉索性能和试验要求 ⋯ ⋯ (1 9 5 结构体系和分析 ⋯ ⋯’ 二’ ( 2 1 5.1 结构体系和计算规定 ⋯ ⋯ (2 1 5.2 预应力拉杆 ⋯ ⋯‘ 2 2 5.3预应力压杆 , ⋯⋯ ( 2 3 5.4 预应力实腹梁 ⋯ ⋯ ( 2 4 5.5 预应力彬架 ⋯⋯ (2 5 5.6 预应力拱架 ⋯ ⋯ (3 0 5.7 预应力框架 ⋯ ⋯ (3 0 5.8预应力 吊挂结构 , , , , ⋯⋯ (3 2 1 5.9 预应力立体柑架 ⋯ ⋯ (3 3 5.1 0 预应力 网架 , ⋯ ⋯ (3 5 5.1 1预应力 网壳 ,, , , , , ⋯ ⋯’ 3 7 5.1 2预应力玻璃幕墙结构 ⋯⋯ ( 4 1 5.1 3预应力索膜结构 ’ ⋯⋯ (4 3 6 节点和连接构造 , ⋯ ⋯ ( 4 7 6.1 一 般规定 ⋯ ⋯ (4 7 6.2 张拉节点 ”“”二”二” “” ⋯ ⋯’⋯” ⋯’ ⋯⋯ 几(4 8 6.3 锚 固节点 , , ⋯ ⋯ (5 0 6.4 转折节点 , ⋯ ⋯ (5 4 6.5 索杆连接节点 , ⋯⋯ ( 5 6 6.6 拉索交叉节点 , , ⋯ ⋯ ” ⋯ ( 5 8 6.7 玻璃幕墙节点 ⋯ ⋯ (6 0 6.8 索膜结构节点 ⋯⋯ (6 2 7 施工及验 收 , ,⋯⋯ ( 6 4 7.1 一 般规定 ⋯ ⋯ (6 4 7.2 安装 , ⋯ ⋯ ( 6 4 7.3 张拉工艺 ⋯⋯ (6 5 7.4 工程验收 .. , ⋯ ⋯ (6 6 8 防护和监测 ⋯ ⋯ ( 6 7 8.1 防腐 , ⋯ ⋯ (6 7 8.2 防火 ⋯⋯ ( 6 8 8.3 维护和保养 ⋯ ⋯ (6 9 8.4 监测 ⋯ ⋯ (7 0 附录A索材选用表 , ’ ⋯⋯ ( 7 1 附录B锚具材料选用表 ⋯ ⋯ ( 7 2 本规程用词说明 ⋯⋯ ( 7 3 附条文说明 , ⋯⋯ ( 7 5 1 总则 1.0.1 为了使预应力钢结构的设计和施工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 理、技术先进、确保质量,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 用 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和构筑物中预应力平面和 空间钢结构等承重体系的设计、施工及维护。对于预应力玻璃幕 墙和索膜结构以及其他预应力钢结构(桥梁结构、塔桅结构、冷弯 薄壁型钢结构等)等,本规程应与有关专业标准配套使用。 1.0.3 预应力钢结构设计应根据建筑功能、材料供应及制造、施 工条件等确定先进合理的预应 力钢结构体系和施工方案,满足施 工和使用过程中各种工况下结构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并符 合防火和防腐的有关规定。施工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应由具 有合格资质的专业 队伍进行施工,并严格执行质量检查及验收制 度。 1.0.4 在预应 力钢结构设计文件中,应 注明结构的使用年限,施 工张拉程序,钢材、索材和锚具材料的牌号 和等级,连接材料 的型 号和材料性能、化学成分,附加保证项 目,还应注 明所要求的焊缝 形式、焊缝等级、端 面刨平顶 紧部位和对施工的要求。预应力钢结 构的施工制作单位应根据已批 准 的技术设计文件绘制施工详图, 并经原设计单位同意。如需修改设计,应经原设计单位同意并签 署文件后方可实施。 1.0.5 预应力钢结构的设计及施工,除遵守本规程外,尚应遵守 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 一 标准 G B 50 0 6 8 、建筑 结构荷载规范匕B 5 0 0 0 9 、建筑抗 震设计规 范 G B5 0 0 1 1、钢结 构设计规范 G B 50 0 1 7和钢结构工程 施工质量验收 规范 G B 5 0 2 0 5等以及有关行业标准、协会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 2.1术语 2.1.1 预应力钢结构prestressed steelstructure 在设计、制造、安装、施工和使用过程中,采用人为方法引人预 应力以提高结构强度、刚度、稳定性的各类钢结构。 2.1.2 单次预应力single 一 steppedprestressing 对结构只进行 一 次性施加预应力的卸载方法。 2.1.3 多次预应力 multi 一 steppedprestressing 在制造、安装过程中,对结构两阶次以上施加预应力的卸载方 法。 2.1.4 先张法pre 一 tensioning 单次施加预应力时,首先对结构张拉的卸载方法。 2.1.5 中张法 mid 一 tensioning 单次施加预应力时,对结构部分加载后再张拉的卸载方法。 2.1.6 多张法 multi 一 tensioning 多次施加预应力时,数次张拉与加载相 间进行的卸载方法。 2.1.7 拉索法 cable 用张拉钢索使结构产生卸载效应 的方法。 2.1.8 位移法displacement 用强迫支座或其他部位移位使结构产生卸载效应的方法。 2.1.9 变形法 deation 将不同弹性变形 的肢件组拼成整体构件,利用各肢件的不同 恢复力提高构件承载力的制造方法。 2.1.1 0 布索方案lay 一 outof cables 使预应力拉索在结构体系中有效卸载的布置方案。 2 2.1.1 1 廓外布索 。able system outsidecontour 在结构轮廓线外布置索系以取得较大卸载效应的方法。 2.1.1 2 廓内布索 。able system inside。ontour 在结构轮廓线内(或紧贴轮廓线)布置索系 以节省建筑空间的 方法。 2.1.1 3 预应力(张拉)阶次 steps ofprestressing tension 对结构进行多次张拉的次数。 一 般取2 一 4次。 2.1.1 4 卸载杆 load 一 decreasin 召 member 在结构中产生与荷载应力符号相反的预应力的杆件。 2.1.1 5 增载杆 load 一 increasing member 在结构中产生与荷载应力符号相同的预应力的杆件。 2.1.1 6 中性杆 neutralmember 预应力不产生荷载效应 的结构杆件。 2.1.1 7 设计杆designed member 设计时具有最大内力值而控制截面选择的 一 组杆件。 2.1.1 5 内力峰值peak valueof force 在荷载作用下,构件截面内产生的最大内力值。 2.1.1 9 先张肢 ertensionedbranch 由数肢组成的张拉构件中或数根施加预应力 的拉索中 ’ ,排 序 在前列进行 张拉者。 2.1.2 0 后 张肢 latertensionedbranch 由数肢组成的张拉构件中或数根施加预应力的拉索中,排序 在后列进行张拉者。 2.1.2 1 应力松弛(损失) stressrelease1 0 5 5 在预应力张拉过程中后 张肢导致先张肢的 内应力下降,或因 锚固构造压缩变形等而导致 的应力损失。 2.1.2 2 锚固节点 anchor joint 拉索或张拉杆件锚固于结构上 的着力节点。 2.1.2 3 转折节点turningjoint 3 在拉索改变走向的折点处与结构相连接的节点。 2.1.2 4 张拉节点tensioningjoint 用设备、器具等对拉索进行张拉以施加预应力的着力节点。 2.1.2 5 强度幅值S trengthamplitude 材料弹性抗拉或抗压强度的单向值。 2.1.2 6 张 弦结构 beamstringS truC ture 上弦为压弯杆件,下 弦为张力索,中间连以撑杆的结构体系。 2.1.2 7 吊挂结构cable supported S truC ture 以吊索承托横向构件的结构体系。 2.1.2 5 索膜结构 calbe 一 membranestructure 以立柱、压杆、预应力拉索为主要承重构件,上表面覆以紧绷 膜材的结构体系。索膜结构是塑膜结构的 一 种类型。 2.1.2 9 索 一 玻璃幕墙结构 cable 一 glass curtainstructure 由双层或交叉 的预应力索与压杆组成 的点支玻璃幕墙承重结 构。 2.1.3 0 弦支弯顶suspendome 用连续的拉索(或拉杆)和撑杆(悬杆)加强单层弯顶网壳而形 成的预应力网壳结构。 2.1.3 1 张拉系数 tensioncoefficient 考 虑预应力效应对结构的影响和力度的准确性 而对张拉力进 行调整 的系数。 2.2 符号 2.2.1 作用 和作用效应 F 集中荷载; 尸 节点荷载; H 水平力; 八 个 一一一 弯矩; N 轴心力; 4 Q重力荷载; R 支座反力; V 剪切力; T 拉索张力; S 荷载标准值的效应; 。法 向应力; 剪切应力; 丙法 向预应力; 。剪切预应力; v 荷载作用下结构的挠度; v0预应力产生 的结构反向挠度; [v〕结构挠度的容许值。 2.2.2 材料性能 E 钢材的弹性模量; E ca拉索或拉杆的弹性模量; G 钢材的剪切模量; 了钢材的抗拉、抗压 和抗弯强度设计值; fca 钢索或拉杆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fv钢材 的抗剪强度设计值; 九钢材 的屈服点。 2.2.3 几何参数 A 毛截面面积; A n净截面面积; A ca拉索或拉杆的毛截面面积; I 毛截面惯性矩; I。 净截面惯性矩; S 毛截面面积矩; W 毛截面模量; W n净截面模量; L 跨度,全长; D 跨度,直径; Z 长度; b 宽度; t 厚度; h 高度; d 间距,孔径; e 偏心距; 几长细比; “,户 一 - 夹角。 2.2.4 计算系数 yT预应力索的张拉系数; 甲 轴心压杆的稳定系数; n 预应力阶次,拉索根数; i 杆件序号。 3 设计基本规定 3.1 设 计 原 则 3.1.1 预应力钢结构应采用 以概率理论为基 础的极 限状态设计 方法,采用分项 系数设计表达式进行计算。 3.1.2 施加预应力的技术方案及选择预应力 的阶次和力度,应遵 循结构卸载效应大于结构增载消耗,并保证结构整体效应增 长 的 原则。 3.1.3 预应力钢结构的设计应包括预应力施工 (单次或多次预应 力方案)阶段 和使用阶段的各种工况。应进行结构和构件的强度、 刚度和稳定性计算,必 要时尚应考虑结构抗震和非线性影响。对 于使用阶段需要换索的工况,在计算和构造上应预先考虑。 3.1.4 对构件强度、稳定性 以及 连接强度的计算,应采用荷载效 应 的基本组合值,对变形的计算,应采用荷载效应 的标准组合值。预 应力效应属永久荷载效应。结构计算中的各项系数(重要性系数、分 项系数、组合系数、动力系数等),应按 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采用。 3.1.5 预应力索膜结构的设计应包括初始形态分析、荷载效应分 析及裁剪分析三个相互制约的过程,必要时还应进行施工过程分析。 3.2 设计 表达式 3.2.1 预应力钢结构按 承载能力极 限状态进行基本组合计算时, 应采用下列设计表达式 “Z n 、(yG sK + 咨 ,p*ysp,一S一 + 弓 ,一。。*S一)、 R ,一f , ⋯ 3.2.1 式中外预拉力分项系数 ,对结构有利时取炸、 ~ 1.0,不利时 取了p, 1.2; 为张拉系数; S p 、预拉力标准值的效应。 其余符号 的说明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 B 5 0 0 0 9相同。 注公式 ( 3 .2.”仅适用于荷载与荷载效应为线性关系的情况。 3.2.2 预应力荷载对结构构件的张拉系数介应分别按下列情况 取值 1 当杆件的荷载应力与预应力符号相同,或符号相反但杆件 的预应力值大于荷载应力值时,为 一 1.1; 2 当杆件荷载应力值大于预应力值且符号相反时,介 一 。.9; 3 当以有效手段(如采用测力计或其他仪表)直接监测 预应 力张力值时,对所有杆件为 一 1.。。 在多次预应力结构中,当杆件的预应力效应随阶次而变号时, 也应按上述规定分别取值。 3.3 结 构 构 件 3.3.1 预应力钢结构中的拉索,除应保证索材在弹性状态下工作 外,在各种工况下均应保证索力大于零( T O)。 钢索强度 的设计 值不应大于索材极 限抗拉强 度 的4 0肠 ~ 5 5,重要索取低值,次 要索取高值。 3.3.2 预应力受弯构件在活荷载作用下 的垂直变形(挠度)值应 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 G B 5 0 0 1 7 的规定。预应力作 用下构件的反向变形值应以两支座间连线为基线,取构件弯曲轴线 对基线的最大垂直偏离值。此值不得超过对该结构规定的容许值。 3.3.3 预应力钢结构考虑地震作用 时,结构构件的地震效应与其 他荷载效应 的组合,应 按 现 行 国家标准建筑抗震 设计规范 G B 5。 。1 1的规定进行计算,并进行截面抗震验算 。 3.3.4 预应力钢结构的连接计算除满足本规程 的要求外,尚应符 8 合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 G B S。 。1 7第7 章的各项有关规定 。 3.3.5 严寒 地 区暴露在室外的预应力拉索应考虑裹冰荷载的作 用,还应做外保护层,防止腐蚀。 3.3.6 玻璃幕墙和采光顶支撑结构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应 包括结构变形不超过规定值和卸载索预应力不退零两种情况 。 3.3.7 玻璃幕墙和采光顶 的支撑结构中,索的预拉力应按最低预 应力度原则确定。其最低预应力度应能保证索结构在正常使用的 不利荷载工况下,卸载索不致松 弛而退出工作,即 S G k S pk S。;k0.S S E k 妻O3.3.7 式中S G k S P k S wk S E k分别为恒荷载、预 应 力、风荷载、水平 地震作用标准值作用下 的内力值。其中,。 .5为现行行业标准玻 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 G J1 0 2规定的组合系数。 3.4 预应力损失 3.4 算 索张拉过程中因压实锚具而产生的锚固损失,宜按下式计 , 一 八丛 丛 一 m al 3.4.1 式中A ca拉索的截面面积; E c。拉索材料的弹性模量; Z 拉索长度; 乙a 锚具压实总量,采用精制螺母锚具或塞环式锚头时 取lmm;采用夹片锚具 时取Z mm。 卜 谁 l /, l 一 厂 - .一 7 /l 件 } 图3.4.1拉索张拉构件 的变形 表4.4.2索体材料的弹性模且 索 材 种 类 钢丝束索 钢绞线索 钢丝绳索 钢拉杆索 弹性模量( N/mmZ 2.0 0 X 1 0 5 1.9 5X 1 0 5 1.4 0 X 1 0 5 2.0 6 X 1 0 5 4.4.3 索体材料的线膨胀系数宜 由试验方法确定。在不进行试 验的情况下,索体材料的线膨胀系数可参照表 4.4.3取值。 表4.4.3索体材料的膨胀系数 索材 种类线膨胀系数(/ ℃ ) 钢丝束索 1.84只 1 0 5 钢绞线索 1.3 2 X1 0 5 钢丝绳索1.5 9 X I O 5 钢拉杆索 1.2 0 X 1 0 5 4.5 拉索性能和试验要求 4.5.1 在制索前钢丝绳索应进行初张拉。初张拉力值应采用材 料极限抗拉强度的4 0% 一 5 5%。 初张拉不应少 于2次,每次持载 时间不应少 于5 0 min 。 4.5.2 拉索制作完毕后 应 进行超张拉试验。其试验力宜采用设 计荷载的1.2 一 1.4倍,且宜调整到最接近5 0 kN的整数倍。 试验 时可分为5级加载。成 品拉索在卧式张拉设备上超张拉后 ,锚具 的回缩量不应大于6 mm。 4.5.3 当成品拉索的长度不大于I O O m时,其偏差不 应大于 Z O mm;当成品拉索的长度大于1 0 O m时,其偏差 不应大于长度的 1/5 0 0 0 。 4.5.4 钢丝束拉索的静载破断力不应小于索体标称破断力的 1 9 9 5;钢丝绳拉索的最小破断力不应低于相应产品标准和设计文 件规定的最小破断力。 4.5.5 索体的静破断力,包括锚具的抗拉承载力、铸体的锚固力 , 不应小于标称破断力的9 5%。锚具 的抗拉承 载力不 应小于索体 的抗拉力,锚具与索体间的锚固力不应小于索体抗拉力的 9 5%。 4.5.6 当拉索需要进行疲劳试验时,其试 验方法应符合下 列要 求 1 采用 2.0X1 0 6次循环脉冲加载。 2 钢丝束拉索的上限加载应力取 。.4 0 一 0.5 5极限抗拉应 力,对 一 级耐疲劳拉索,应力幅采用 2 0 O M P a ;对二级耐疲劳拉索, 应力幅采用2 5 oM P a。 3 钢丝绳拉索的上 限加载应力取0.5 5极 限抗拉应力,应力 幅采用soM P a 。 4 钢丝被拉断数不应大于索中钢丝总数的5%。护层 不应 有明显损伤,锚具无明显损坏。锚杯与螺母旋合正常。 经疲劳试验后静载破断力不应小于索体标称抗拉力的9 5, 拉断时延伸率不应小于 2%。 4.5.7 拉索的盘绕直径 不应小 于 3 0倍索的直径。拉索在盘绕弯 曲后,截面外形不应有明显变化。 5 结构体系和分析 5.1 结构体系和计算规定 5.1.1 预应力钢结构可分为预应力基本构件、预应力平面结构和 预应力空间结构。预应力基本构件包括预 应 力拉杆、预 应力压杆 和预应力实腹梁。预应力平 面结构包括预应力析架、预应力拱架、 预应力框架和预应力吊挂结构。预应力空间结构包括预应力立体 彬架、预应力网架、预应力网壳、预应力玻璃幕墙.钢结构和预应力 索膜结构。 5.1.2 预应力平面结构中的预应力张拉杆件(拉索)应布置在承 重结构的主平面或与之平行的对称平面内。预应力空间结构中的 预应力张拉杆件应布置在 预应 力效应 较高的三维 空 间内,应能使 结构产生有利 的卸载作用,增大结构的承载力 和刚度。 5,1.3 预应力钢结构中拉索的布置可采用廓内布索和廓外布索 两种方式。 5.1.4 预应力基本构件和预应力平面结构应在二维平 面内进行 受力分析,预应力空间结构应在三维空间内进行受力分析。 5.1.5 预应 力 钢 结 构 中的张拉 杆件,计算时应 假 定 为理想柔 性 体。杆件必须始终处于线弹性受力阶段;拉杆和索系应 在 整个工 作阶段处 于受拉状态,不承受压力。 5.1.6 索在结构上 的锚 固节点应是 铰接 节点。对单折索和多折 索,当在转折点处采用滑轮节点时,索的摩擦阻力可忽略不计。索 的应力松弛和内力损失应按相关规定考虑。 5.1.7 预应力钢结构的总刚度矩阵可由刚性构件的单元刚度矩 阵与柔性索的单元刚度矩阵经坐标变换后组装而成。 5.1.8 预应力钢结构设计时,应考虑结构在制造、安装、施加预应 2 1 力、承受各类荷载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不利的单独工况和组合 工况 下 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必要时,尚应考虑断索支座沉 陷以及维修状 态下 的特殊工况。 5.2 预应 力拉杆 5.2.1 预应力拉杆主 要由刚性主杆和张拉杆两部分组成(图 5.2,1)。刚性主杆的承载力取决于张拉杆 的材料强度和张拉 力值。 图5.2.1预应力拉杆示意 5.2.2 1 一 刚性主杆;2 一 张拉杆;3 一 隔板;4 一 缀板 应设 置连接刚性杆与张拉杆间的隔板以增大张拉力值,提 高预应力钢拉杆的整体承载力。整体承载力设计应以两杆材料同 时达到各 自强度设计值为原则。 5.2.3 预应力钢拉杆的强度验算,应符合下列公式 的要求 先张法 时 1)刚性杆。- 2)张拉杆。;一 F E I E I A十E Z A Z F E Z E I A+及 A Z 一 a0 1yT(丸5.2.3 一 1 a0 2为镇九5.2.3 一 2 2 中张法 时 _、、、, , ,一~, ,__,,., 二,_F,__ 1 )百 批 何 软 作 用 卜的 刚 住 什a 一 护 叹 fl 特.艺.3 一 3 Z 飞 1 2 )施加预应力阶段 的张拉杆 丙2 _F l aolA l A 2 成九 5.2.3 一 4 3 )第二批荷载作用下 刚性杆氏 _F ZE l E I A,E Z A Z _F Z E Z EA l E Z A Z 一 a0;yT成fl5.2.3 一 5 张拉杆氏 +丙2升,(九 5 .2.3 一 6 式中 。、。2 刚性杆和张拉杆中的应力; a。1、丙 刚性杆和张拉杆中的预应力; F 全部荷载; F ,、F Z第 一 批及第二批荷载; A l、A刚性杆和张拉杆的截面面积; E 、E刚性杆和张拉杆的材料弹性模量。 5.3 预应 力压杆 5.3.1 预应力压杆可采用撑杆式压杆的各种形式(图5.3.1,可 由中心杆、拉索系和连接二者的撑杆组成。 讲件付 图5.3.1撑杆式压杆示意 1 一 中心杆;2 一 拉索;3 一 撑杆沐 一 边杆。 5.3.2 拉索体系 可 沿杆身全 长或局部布置 ,宜采用廓外布索 方式,也 可采用廓内布索。 5.3.3 撑杆可沿中心杆周围分布,宜与索系相应均匀布置为四支 或三支(图5.3.3,并与中心柱和索系相连。 拉索拉索 中心柱 中心柱 撑杆 撑杆 图5.3.3撑杆式压杆的截面 5.3.4 5.3.5 撑杆式压杆的节间数宜采用 2一4 。 所 采 用 的预应 力力度应保证索在受力的各阶段始终受拉 力,且力度不应过大,以免削弱杆件的承载力。 5.4 预应 力实腹梁 5.4.1 预应力实腹梁按工艺 可分为三类拉索预应力梁、支座位 移梁和弹性变形梁。前者又可分为力度张拉及 电热张拉两种。 5.4.2 拉索预应力实腹梁 的布索方案可分为廓内[图 5.4.2a)、 C)、( f )〕 与廓外[图5.4.2g)、( h ) 〕两种。 1 廓内布索又 可分为断续「图5. 4.2 d)、(e)〕和连续[图 5.4.2a)、(c)、(f)〕两种方案。拉索可布置成直线、曲线和折线 形。断续索(局部式)和连续索(整体式)均应布置在弯矩峰值处 以 调整应力。亦可 只在弯矩峰值处局部布索[ 5.4.2b) 、(e)〕。 2 当建筑净空允许 时可采 用廓外布索,以增 大卸 载效 应 仁 图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