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pdf

返回 相似 举报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刃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唇冒 G B / T 5 0 1 0 7 一 2 0 1 0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S tandardforuationofconcrete compressive stre 2 0 1 0 一 0 5 一 3 1发布2 0 1 0 一 1 2 一 0 1 ngth 实施 中 华 人民共 和 国 住 房和城 乡建 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联 合 发 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S tanda记 foruationofconcrete compressivestrength G B /T5 0 1 0 7 一 2 0 1 0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日期2 01 0 年 1 2 月 1 日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0 1 0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S tandardforuationofconcrete compressivestrength G B/T5 0 1 0 7 一 2 0 1 0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西郊百万庄) 各地新华书店、建筑书店经销 北京红光制版公司制版 北京同文印刷有限责任公司印刷 开本85 0 又 1 1 6 8毫米 2 0 1 0年9月第 一 版 关 l/3 2印张1 字数2 9千字 2 0 1 0年9月第一次印刷 定价1 0 .0 0元 统 一 书号1 5 1 1 2 1 7 89 7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可寄本社退换 (邮政编码1 0 0 0 3 7 本社 网址http //.C n 网上书店http / /www .china- - building .com.C n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告 第5 9 4号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的公告 现批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为国家标准 ,编号为 G B /T 5010 7 一 20 1 。,自20 1 。年1 2月1日起实施。原混凝土 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 B J10 7 一 87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 0 1 0年5月3 1日 前 , 「1 本标准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 < 二0 0二 一 二0 0三年 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 (建标[ 2 0 0 3 」 1 0 2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 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 础上,修订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 规定;4混凝土的取样与试验; 5 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 本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是 1 增加了术语和符号;2补充 了试件取样频率的规定;3增加了C 6 0及以上高强混凝土非标 准尺寸试件确定折算系数的方法;4修改了评定方法中标准差 已知方案的标准差计算公式;5修改了评定方法中标准差未知 方案的评定条文;6修改了评定方法中非统计方法的评定条文。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 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 送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管理组 (地 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 0号,邮政编码1 0 0 0 1 3;电子信箱 standards cabr )。 本 标 准 主 编 单 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本 标 准 参 编 单 位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湖南大学 北京市建筑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 上海建工材料工程有限公司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云南建工混凝土有限公司 本标 准 主要起 草人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 舟山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 北京东方建宇混凝土科学技术研究院 贵州中建建筑科研设计院 沈阳北方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张仁瑜韩素芳史志华艾永祥 黄政宇张元勃陈尧亮尚建丽 田冠飞李听成周岳年路来军 林力勋孙亚兰盛国赛王宇杰 王淑丽王景贤 夏靖华陈肇元陈改新谢永江 陈基发白生翔邸小坛牛开民 赵顺增石云兴龚景齐杨晓梅 郝挺宇杨思忠高杰 目次 1 总则 ⋯ ⋯ 1 2 术语和符号 ⋯ ⋯ 2 2.1 术语 ⋯ ⋯ 2 2.2 符号 ⋯ ⋯ 2 3 基本规定 ⋯⋯ 4 4 混凝土的取样与试验 , ⋯ ⋯ 5 4.1 混凝土的取样 ⋯⋯ 5 4.2 混凝土试件的制作与养护 ⋯ ⋯ 5 4.3 混凝土试件的试验 ⋯⋯ 6 5 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 ⋯⋯ 7 5.1 统计方法评定 ⋯ ⋯ 7 5.2 非统计方法评定 ⋯ ⋯ 9 5.3 混凝土强度的合格性评定 , ⋯ ⋯ 9 本标准用词说明 ⋯⋯ 1 0 引用标准名录 ⋯⋯ n 附条文说明 ⋯⋯ 1 3 C ontents 1G eneralP rovisions ⋯ ⋯ 1 2 T ermsandsymbols ⋯ ⋯ 2 2.1T erms . ⋯ ⋯ 2 2.2 5 卿 bols ⋯ ⋯ 2 3 B asicR equirements ⋯ ⋯ 4 4 S amphngandT esting , ⋯ ⋯ 5 4.1 S amnling , ⋯ ⋯ 5 4 . 2 P reparation and C uring ⋯ ⋯“ ⋯ ⋯ 5 4.3 T esting ⋯ ⋯ 6 5 E valuationofC onityforC ompressiveS trength ⋯⋯ 7 5.1S tatisticM etllod ⋯ ⋯ 7 5.2N onstatisticM etllod ⋯ ⋯ 9 5.3E valuationofC onity ⋯ ⋯ 9 E xplanation of W ording in T hisS tandard ⋯ ⋯ 1 0 L istofQ uotedS tandardS ⋯ ⋯ 1 1 A ddition E xplanationof P rovisions , ⋯ ⋯ 1 3 7 1 总则 1.0.1 为了统 一 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方法,保证 混凝土强度 符合混凝土工程质量的要求,制定本标准。 1。0。2 1.0.3 本标准适用于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 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 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1.1 混凝土 conC rete 由水泥、骨料和水等按 一 定配合比,经搅拌、成型、养护等 工艺硬化而成的工程材料。 2.1.2 龄期ageof conC rete 自加水搅拌开始,混凝土所经历的时间,按天或小时计。 2.1.3 混凝土强度strength ofC onC rete 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表征其抵抗外力作用的能力。本标准中 的混凝土强度是指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2.1.4 合格性评定 uationofconity 根据 一 定规则对混凝土强度合格与否所作的判定。 2.1.5 检验批inspectionbatch 由符合规定条件的混凝土组成,用于合格性评定的混凝土 总体。 2.1.6 检验期inspectionperiod 为确定检验批混凝土强度的标准差而规定的统计时段。 2.1.7 样本容量sample size 代表检验批的用 于合格评定的混凝土试件组数。 2.2 符号 m 气, 同 一 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平均值; fcu ,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fcu,mit、同 一 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 强度的最小值; srcu 标准差未知评定方法 中,同 一 检验批混凝土 立 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 氏标准差已知评定方法中,检验批混凝土 立方体 抗压强度的标准差; 久l,久2,久 3,久4 fcu , 合格评定系数; 第i组混凝土试件的立方体抗压强度代表值; n 样本容量。 3 基本 规 定 3.0.1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划分。混 凝土强度等级应采用符号C与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以N/ mmZ计)表示。 3.0.2 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应为按标准方法制作和养护的边 长为1 5 0 mm的立方体试件,用标准试验方法在 2 8d龄期测得的 混凝土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 一 个值,强度低于该值 的概率应 为5%。 3.0.3 混凝土强度应分批进行检验评定 。 一 个检验批的混凝土 应由强度等级相同、试验龄期相同、生产工艺条件和配合比基本 相同的混凝土组成。 3.0.4 对大批量、连续生产混凝土的强度应按本标准第5 .1节 中规定的统计方法评定。对小批量或零星生产混凝土的强度应按 本标准第5.2节中规定的非统计方法评定。 4 混凝土的取样与试验 4.1 混凝土的取样 4.1.1 一 混凝土的取样,宜根据本标准规定的检验评定方法要求 制定检验批的划分方案和相应的取样计划。 4.1.2 混凝土强度试样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 。 4.1.子 试件的取样频率和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一 每1 0 。盘, 但不超过1 0 0 m3的同配合比混凝土,取样次 数不应少于 一 次; 2 一 每 一 工作班拌制 的同配合比混凝土,不足1 0 0盘和 1 0 0耐时其取样次数不应少于 一 次; 3 当 一 次连续浇筑的同配合比混凝土超过 looom3 时,每 2 0 0 m3 取样不应少于 一 次; 4 对房屋建筑,每 一 楼层、同 一 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 应少于 一 次。 4.1.4 每批混凝土试样应制作的试件总组数,除满足本标准第 5章规定的混凝土强度评定所必需的组数外,还应留置为检验结 构或构件施工阶段混凝土强度所必需的试件。 4.2 混凝土试件的制作与养护 4.2.1 每次取样应至少制作 一 组标准养护试件。 4.2.2 每组3个试件应由同 一 盘或同 一 车的混凝土中取样制作。 4.2.3 检验评定混凝土强度用的混凝土试件,其成型方法及标 准养护条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标准G B/T 5 0 0 81 1 的规定。 4.2.4 采用蒸汽养护的构件,其试件应先随构件同条件养护, 然后应置人标准养护条件下继续养护,两段养护时间的总和应为 设计规定龄期。 4.3 混凝 土试件的试验 43.工 混凝土试件的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 B/T5 0 0 81的规定执行。 每组混凝土试件强度代表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取3个试件强度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每组试件 的强度代 表值; 2 当 一 组试件中强度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超过 中间值的1 5%时,取中间值作为该组试件的强度代表值; 3 当 一 组试件中强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均超 过中间值的1 5%时,该组试件的强度不应作为评定的依据。 注对掺矿物掺合料的混凝土进行强度评定时,可根据设计规定,可 采用大于2 8d龄期的混凝土强度。 4.3.2 当采用非标准尺寸试件时,应将其抗压强度乘以尺寸折 算系数,折算成边长为1 5 0 mm的标准尺寸试件抗压强度。尺寸 折算系数按下列规定采用 1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C 6 0时,对边长为1 0 omm 的立 方体试件取0.9 5,对边长为2 0 omm的立方体试件取1.0 5; 二 2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 6 0时,宜采用标准尺寸试 件;使用非标准尺寸试件时,尺寸折算系数应由试验确定,其试 件数量不应少 于3 0对组。 5 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 5.1 统计方法评定 5.1.1 采用统计方法评定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 l 当连续生产的混凝土,生产条件在较长时间内保持 一 致, 且同 一 品种、同 一 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变异性保持稳定时 , ’ 应 按本标准第5.1.2条的规定进行评定。 2 其他情况应按本标准第5.1.3条的规定进行评定。 5.1.2 一 个检验批的样本容量应为连续的3组试件,其强度应 同时符合下列规定 m fcu 妻fcu,k O7氏 ( 5 .1.2 一 1 fcu ,mi。) fcu,k 一 0.7 a0 5 .1.2 一 2 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应按下式计算 [ 一 ” 一 一一 一-一 云几 ,, 一 nmfcu 艺一l n 一 1 C Z O时, 5 ,1.2 一 3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高于 足下式要求 其强度的最小值 尚应满 fcu ,mi。妻0.85 fcu,k 5.1.2 一 4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 2 0时,其强度的最小值 尚应满足 下列要求 fcu ,m、。) 0.gofcu ,k5.1.2 一 5 式中 mfc。 同 一 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平均值 ( N/ mmZ,精确到0.1 N /mmZ; fcu ,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 N/ mmZ,精确 到0.1 N /mmZ; 氏检验批 混凝土 立方 体抗 压 强 度 的标 准差 ( N/ mmZ,精确到0.0 1 N/mmZ;当检验批混凝土 强度标准差a0计算值小于 2.S N/m时时,应取 2.S N/mmZ; fcu ,前 一 个检验期 内同 一 品种、同 一 强度等级的第i 组混凝土试 件 的立 方体抗 压 强度代表值 (N/ mmZ,精确到0.1 N/mmZ;该检验期不应少 于6 O d ,也不得大于god; n 前 一 检验期内的样本容量,在该期间内样本容量 不应少于4 5; fcu,min同 一 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最小值(N/ mmZ, 精确到0.1N/mmZ)。 5.1.3 当样本容量不少于1 0组时,其强度应同时满足下列要求 mfcu 妻fc ,k+久1 sfcu 5.1.3 一 1 fcu ,mi。)久 fcu ,k 5 .1.3 一 2 同 一 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应按下式计算 S fcu n 习几,‘ 一 二 fcu i 1 n 一 1 5.1.3 一 3 式中S fcu同 一 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 ( N / mmZ,精确到 0 .0 1 N/mmZ;当检验批混凝土 强度标准差stcu计算值小于 2 . S N/mmZ时,应取 2.S N/m耐 ; 久1, 从合格评定系数,按表5.1.3取用; n 本检验期内的样本容量。 表5.1.3混凝土强度的合格评定 系数 试件组数 1 0 1 41 5 1 9 2 0 几11.1 51.0 50.9 5 久20.9 00.85 5.2 非统计方法评定 5.2.1 当用于评定的样本容量小于1 0组时,应采用非统计方法 评定混凝土强度。 5.2.2 按非统计方法评定混凝土强度时,其强度应同时符合下 列规定 mfct,) 久 3 fcu,k 5 .2.2 一 1 fcu ,mi。)久4 fcu ,k 5.2.2 一 2 式中人3,久4合格评定系数,应按表5 .2.2取用。 表5.2.2混凝土强度的非统计法合格评定 系数 混凝土强度等级 C 6 O 1.1 5 C 6 0 1.1 0 凡 一 从 5.3混凝土强度的合格性评定 5.3.1 当检验结果满足第5 .1.2条或第5.1.3条或第5.2.2条 的规定时,则该批混凝土强度应评定为合格;当不能满足上述规 定时,该批混凝土强度应评定为不合格。 5.3.2对评定为不合格批的混凝土,可按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 进行处理。 本标准用词说明 1 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 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 )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 “必须” ,反面词采用 “严禁” ; 2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 “ 应 ” ,反面词采用 “不 应 ” 或 “不得” ; 3 )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 “宜” ,反面词采用 “不宜” ; 4)表示有选择, 在 一 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 的,采用 “可” 。 2 条文 中指定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时,写法为 “ 应符 合 ⋯⋯ 的规定 ” 或 “应按 一 执行 ” 。 引用标准名录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 B/T 5 0 0 8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 B/T5 0 1 0 7 一 2 0 1 0 条文说 明 制订 说 明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 B/T5 0 1 0 7 一 2 0 1 0 ,经住房和 城乡建设部2 0 1 。年5月3 1日以第5 9 4公告批准、 发布。 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 本标准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 准编制组按章、节、条、款顺序编制了本标准的条文说明,对 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 明。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标准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 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标准规定的参考。 目次 1 总则 ⋯ ⋯ 1 6 2 术语和符号 , ⋯⋯ 1 7 2.1 术语 ⋯⋯ 1 7 3 基本规定 ⋯⋯ 1 8 4 混凝土的取样与试验 , , ⋯⋯ 1 9 4 . 1 混凝土的取样 ⋯⋯ 1 9 4.2 混凝土试件的制作与养护 ⋯⋯ 2 0 4.3 混凝土试件的试验 , 一 2 0 5 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 ⋯⋯ 2 2 5 . 1 统计方法评定 ⋯ ⋯ 2 2 5.2 非统计方法评定 , ⋯⋯ 2 4 1 总则 混凝土强度是影响混凝土结构可靠性的重要因素,为保证结 构的可靠性,必须进行混凝土的生产控制和合格性评定 。本标准 是关于混凝土抗压强度检验评定的具体规定,它对保证混凝土工 程质量,提高混凝土生产的质量管理水平,以及提高企业经济效 益等都具有重大作用。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1.1 本条规定了混凝土的基本组成和生产工艺。随着混凝土 技术的发展,现代的混凝土组成往往还包括外加剂和矿物掺合 料等。 2.1.5 检验批在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 B J 1 0 7 一 87中 称为验收批。 3 基 本 规 定 3.0.1 混凝土强度等级由符号C和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组成。强 度标准值以S N/m耐分段划分,并以其下限值作为示值。在现 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 B 500 1 0 一 20 0 2中规定的 混凝土强度等级有 C 1 5、C Z o 、C 2 5、C 3 o、C 3 5、 C 4 o 、C 4 5、 C S O、C 5 5、C 6 O、C 6 5、C 7 O、C 7 5、C S O等,在该规范条文说明 中指出,混凝土垫层可用C 1 0级混凝土。 3.0.3 混凝土强度的分布规律,不但与统计对象的生产周期和 生产工艺有关,而且与统计总体的混凝土配制强度和试验龄期等 因素有关,大量的统计分析和试验研究表明同 一 等级的混凝 土,在龄期相同、生产工艺和配合比基本 一 致的条件下,其强度 的概率分布可用正态分布来描述。因此 ,本条规定检验批应由试 件强度等级和试验龄期相同、生产工艺条件和配合比基本相同的 混凝土组成,以保证所评定的混凝土的强度基本符合正态分布 , 这是由于本标准的抽样检验方案是基于检验数据服从正态分布而 制定的。其中的生产工艺条件包括了养护条件。 3.0.4 规定了有条件的混凝土生产单位以及样本容量不少于 1 0 组时,均应采用统计法进行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统计法由于 样本容量大,能够更加可靠地反映混凝土的强度信息。 4 混凝土的取样与试验 4.1 混凝土的取样 4.1.1 根据采用的检验评定方法,制定检验批的划分方案和相 应的取样计划,是为了避免因施工、制作、试验等因素导致缺少 混凝土强度试件。 4.1.2 对混凝土强度进行合格评定时,保证混凝土取样的随机 性,是使所抽取的试样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条件。此外考虑到搅拌 机出料口的混凝土拌合物, 经运输到达浇筑地点后,混凝土的质 量还可能会有变化,因此规定试样应在浇筑地点抽取。预拌混凝 土的出厂和交货检验与现行国家标准预拌混凝土 G B /T 1 4 9 0 2 的规定相同。 4.1.3 应用统计方法对混凝土强度进行检验评定时,取样频 率是保证预期检验效率的重要因素,为此规定了抽取试样的频 率。在制定取样频率的要求时,考虑了各种类型混凝土生产单 位的生产条件及工程性质的特点,取样频率既与搅拌机的搅拌 盘(罐)数和混凝土总方量有关,也与工作班的划分有关。这 样规定,对不同规模的混凝土生产单位和施工现场都有较好的 实用性。 一 盘指搅拌混凝土的搅拌机 一 次搅拌的混凝土。 一 个工作班 指sh。 当 一 次连续浇筑同配合比的混凝土超过I 0 0 0 m3时,整批混 凝土均按每2 0 0 m3取样不应少于 一 次。 4.1.4 每批混凝土应制作的试件数量,应满足评定混凝土强度 的需要。对用以检查混凝土在施工 (生产)过程中强度的试件, 其养护条件应与结构或构件相同,它的强度只作为评定结构或构 件能否继续施工的依据,两类试件不得混同。 4.2 混凝土试件的制作与养护 4.2.1 一 4.2.3 混凝土试件的成型和养护方法,应考虑其代表 性。对用于评定的混凝土强度试件,应采用标准方法成型 ,之 后置于标准养护条件下进行养护,直到设计要求的龄期 。 4.2.4 采用蒸汽养护的构件,考虑到混凝土 经蒸汽养护后,对 其后期强度增长(指设计规定龄期)存在不利的影响,因此规定 在评定蒸汽养护构件的混凝土强度时,其试件应先随构件同条件 养护,然后置人标养室继续养护,两段养护时间的总和等于设计 规定龄期。 4.3 混凝土试件的试验 4.3.1 试验误差能够导致 一 组内3个试件的强度试验结果有较 大的差异。试验误差可用盘内变异系数来衡量。 国内外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盘内混凝土强度变异系数 一 般在5%左右。本条文规 定,当组内3个试件强度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超过中 间值的1 5写时,也即3倍的盘内变异系数时,应舍弃最大值和 最小值,而取中间值为该组试件强度的代表值 。这种规定造成的 检验误差,与取组内平均值方案造成的检验误差比较,两者差别 不大,但取中间值应用方便 。 为了改善混凝土性能和节能减排,目前多数混凝土中掺有矿 物掺合料,尤其是大体积混凝土。实验表明,掺加矿物掺合料混 凝土的强度与纯水泥混凝土相比,早期强度较低,而后期强度发 展较快,在温度较低条件下更为明显 。为了充分利用掺加矿物掺 合料混凝土的后期强度,本标准以注的形式规定,其混凝土强度 进行合格评定时的试验龄期可以大于2 8d,具体龄期应由设计部 门规定。 4.3.2 当采用非标准尺寸试件将其抗压强度折算为标准尺寸试 件抗压强度时,折算系数需要通过试验确定。本条规定了试验的 最少试件数量,有利于提高换算系数的准确性。 一 个对组为两组试件, 一 组为标准尺寸试件, 一 组为非标准 尺寸试件。 5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 5.1 统计方法评定 5.1.1 一 5.1.3对本节各条说明如下 1 根据混凝土强度质量控制的稳定性,本标准将评定混凝 土强度的统计法分为两种标准差已知方案和标准差未知方案。 标准差已知方案指同 一 品种的混凝土生产,有可能在较长 的时期内,通过质量管理,维持基本相同的生产条件,即维持原 材料、设备、工艺以及人员配备的稳定性,即使有所变化,也能 很快予以调整而恢复正常。由于这类生产状况,能使每批混凝土 强度的变异性基本稳定,每批的强度标准差a0可根据前 一 时期 生产累计的强度数据确定。符合以上情况时,采用标准差已知方 案,即第5.1 .2条的规定。 一 般来说,预制构件生产可 以采用标 准差已知方案。 标准差已知方案的a0由同类混凝土、生产周期不应少于6 0 d 且不宜超过9 0 d、样本容量不少于4 5的强度数据计算确定。假 定其值延续在 一 个检验期内保持不变。 3个月后,重新按上 一 个 检验期的强度数据计算氏值。 此外,标准差的计算方法 由极差估计法改为公式计算法 。 同时,当计 算 得 出 的标 准 差 小于2.S N/m耐 时,取值 为 2.S N/mmZ。 标准差未知方案指生产连续性较差,即在生产中无法维持 基本相同的生产条件,或生产周期较短,无法积累强度数据以资 计算可靠的标准差参数,此时检验评定只能直接根据每一 检验批 抽样的样本强度数据确定,即第5.1.3条的规定。为了提高检验 的可靠性,本标准要求每批样本组数不少于1 0组。 2 本次修订 对 混凝土 强度检验 评定标准G B J10 7 一 87 中标准差未知统计法的修改原则如下 将 原 验 收 界 限 前 面 的 系 数 去 掉,即印.9 fcuk]改 为 [1.O fcu,k〕,并把验收函数系数几调整为 试件组数 1 0 1 41 5 1 9 妻2 0 几1 1.1 51.0 50.9 5 并取消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 B J10 7 一 87第4.1.3条公 式中stcu0 .O 6 fcu,、的规定。 验收函数中的几1系数确定如下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验收统 一 标准G B 5 0 3 0。 一 2 0 0 1第3.0.5条的规定,生产方风 险和用户方风险均应控制在5%以内。同时,设定可接收质量水 平A Q L 一 fcu ,k 1.6 4 5。(可接收质量水平相当于fcu ,k具有不低于 9 5%的保证率),极限质量水平L Q 一 fcu ,k+。 ,2 5 3 3,(极限质量 水平相当于fcu,k具有不低于6 0%的保证率)。调整入1的值,采用 蒙特卡罗 ( M onte 一 C arlo)法进行多次模拟计算,在生产方供应 的混凝土质量水平较好 (数据离散性较小)的情况下,得到生产 方风险 (即错判概率a)和用户方风险(漏判概率户 基本可控 制在5%左右;当混凝土质量水平较差(数据离散性较大)时, 也能使用户方风险始终控制在5%以内。 本标准新方案与原标准的对比计算结果表明,新方案均严于 原标准。对小于 C 3 0的混凝土,两者相差 不大。但随着混凝土 强度等级的提高(标准差随之降低),新方案比原标准越来越严 格,但仍在适度范围。 在第5 .1.2条、5 . 1.3条中规定强度标准差计算值s , cu 不应 小于2 . S N/mmZ,是因为在实际评定中会出现stcu过小的现象。 其原因往往是统计的混凝土检验期过短,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 素反映不充分造成的。虽然也有质量控制好的企业可以达到这样 的水平,但对于全国平均水平来讲,是达不到的。 公式(5 .1.2 一 2 )、(5 .1,2 一 4 )、(5 .1.2 一 5 )及(5.1.3 一 2 )是 关于最小值限制条件,其作用旨在防止出现实际的标准差过大情 况,或避免出现混凝土强度过低的情况。 5.2 非统计方法评定 5.2.2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 B J1 0 7 一 87中非统计方 法所选用的参数是在过去混凝土强度普遍不高的情况下规定的。 而随着混凝土不断高强化,高强混凝土应用越来越多时,原规定 对强度等级为C 6 0及以上的高强混凝土是过于严格 的。因此, 本次修订在采用蒙特卡罗法模拟计算的基础上,对C 6 0及 以上 强度等级的高强混凝土评定作了适当调整。 {}}}}⋯⋯}{}{l}⋯}}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