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U D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督日 P G B /T5 0 6 6 8 一 2 0 1 1 节能建筑评价标准 S tandardforener舒efficient building assessment 2 0 1 1 一 0 4 一 0 2发布2 0 1 2 一 0 5 一 0 1实施 中 华 人民共 和国住 房和城 乡建 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 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联 合 发 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节能建筑评价标准 S tandardfor energy efficient building assessment G B /T5 0 6 6 8 一 2 0 1 1 主编部门 批准部门 施行日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 2 年 5 月 l 日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0 1 1北京 中华人 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节能建筑评价标准 S tandardfor energy efficient building assessment G B/T5 0 6 6 8 一 2 0 1 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西郊百万庄) 各地新华书店、建筑书店经销 北京红光制版公司制版 北京同文印刷有限责任公司印刷 开本85 0 x 11 6 8毫米 1/3 2印张4% 字数no千字 2 0 1 1年1 0月第 一 版 2 0 1 1年1 0月第 一 次印刷 定价2 1.0 0元 统 一 书号1 5 1 1 2 2 1 0 9 1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可寄本社退换 (邮政编码1 0 0 0 3 7 本社网址http/ /www . cabp .。 om.C n 网上书店http //www .chin,building .com.。 n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告 第9 7 0号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节能建筑评价标准的公告 现 批 准节 能 建 筑 评 价 标 准为 国 家 标 准,编 号 为 G B/T 5 0 6 6 8 一 2 0 1 1 ,自2 0 1 2年5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 0 1 1年4月2日 前 ,. 曰 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 < 2 0 0 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定 、 修订计划(第 一 批)>的通知 (建标 [2 0 0 6〕7 7号)的要求, 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 标准和 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 的基础上,制定本 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 内容是 1. 总则;2 . 术语;3.基本规 定;4 .居住建筑;5.公共建筑。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 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 ,请寄 送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 0号,邮编 1 0 0 0 1 3)。 本 标 准 主 编 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本 标 准 参 编 单 位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深圳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 重庆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研究 中心 黑龙江寒地建筑科学研究院 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天津大学 北京立升茂科技有限公司 4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林海燕冯雅赵建平 郎四维叶青曾捷 李百战董重成栗景阳 陈琪尹波郭振伟 李荣朱能孙大明 谢尚群吕晓辰张森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 王清勤 潘云钢 寿炜炜 卜 增文 张锦屏 李楠 高沛峻 吴德绳 赵铿 方天培 杨榕 任元会 葛坚 杨旭东 李德英 齐承英 目次 1 总则 ⋯⋯ 1 2 术语 ⋯⋯ 2 3 基本规定 ⋯⋯ 3 3.1 基本要求 ⋯⋯ 3 3.2 评价与等级划分 ⋯⋯ 3 4 居住建筑 ⋯ ⋯ 6 4.1 建筑规划 , ⋯ ⋯ 6 4.2 围护结构 ⋯⋯ 8 4.3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 1 2 4.4 给水排水 ⋯⋯ 1 7 4.5 电气与照明 , ⋯⋯ 1 8 4.6 室内环境 ⋯⋯ 2 0 4.7 运营管理 ⋯ ⋯ 2 2 5 公共建筑 ⋯⋯ 2 4 5.1 建筑规划 ⋯ ⋯ 2 4 5.2 围护结构 ⋯⋯ 2 6 5.3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 3 0 5.4 给水排水 ⋯ ⋯ 3 5 5.5 电气与照明 ⋯ ⋯ 3 6 5.6 室内环境 ⋯ ⋯ 3 9 5.7运营管理 ⋯ ⋯ 4 1 本标准用词说明 ⋯ ⋯ 4 4 引用标准名录 ⋯ ⋯ 4 5 附条文说明 ⋯ ⋯ 4 7 C ontents 1G enera1 P rovisions ⋯ ⋯‘ ⋯ ⋯ 1 2T erms ⋯ ⋯ 2 3 B asicR equirements ⋯ ⋯ 3 3.1G eneral R equir 赴ments ⋯ ⋯ 3 3.2A ssessmentandC lassification ⋯ ⋯ 3 4 R esidentialB uilding , ⋯ ⋯ 6 4.1A rchitectural P fanning ⋯ ⋯ 6 4.2 B uildingE nvelope ⋯ ⋯ 8 4.3 H eating ,V entilatingand A irC onditioning ⋯ ⋯ 1 2 4.4W ater S upply and D rainage ⋯ ⋯ 1 7 4 . 5P ower S upply andL ighting ⋯ ⋯ 1 8 4.6I ndoorE nvironment ⋯ ⋯ 2 0 4.7 O peration andM anagement ⋯ ⋯ 2 2 5 P ubhcB uilding , ⋯ ⋯ 2 4 5.1A rchitectural P lanning ⋯ ⋯ 2 4 5.2 B ulldingE nvelope ⋯ ⋯ 2 6 5.3 H eating ,V entilatingand A irC onditioning ⋯ ⋯ 3 0 5 . 4W ater S upply and D rainage , ,⋯ 3 5 5 . 5P ower S upply andL ighting ⋯ ⋯ 3 6 5.6I ndoorE nvironment , ⋯⋯” ⋯ ⋯ 3 9 5.7 operation andM anagement ⋯ ⋯ 4 0 E xplanation ofW ordingin T hisS tandard ⋯ ⋯ 4 4 L istofQ uotedS tandards ⋯ ⋯ 4 5 A ddition E xplanationof P rovisions ⋯⋯ 4 7 7 1 总则 1.0.1 为贯彻落实节约能源资源的基本国策,引导采用先进适 用的建筑节能技术,推动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规范节能建筑的评 价,编制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 的节能评价。 1.0.3 节能建筑评价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节能建筑的评价应包括建筑及其用能系统,涵盖设计和 运营管理两个阶段; 2 节能建筑的评价应在达到适用的室内环境的前提下进行。 1.0.4 节能建筑的评价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 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 节能建筑energy efficient building 遵循当地的地理环境和节能的基本方法,设计和建造的达到 或优于国家有关节能标准的建筑。 2.0.2 节能建筑评价energy efficient building aS S eS S ment 按照建筑采用的节能技术措施和节能管理措施,采取定量和 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建筑的节能性能进行分析判断并确定出节 能建筑的等级。 2.0.3 围 护 结 构传热 系数 heattransfercoefficientof buildingenvelope 在稳态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差为1℃,在单位时间 内通过单位面积围护结构的传热量。 2.0.4 围护结构平均传热系数 meanheattransfercoefficient ofbuilding envelope 考虑了围护结构存在的热桥影响后得到 的围护结构传热 系数。 2.0.5 合同能源管理energyperancecontractingE P C 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单位以契约形式约定节能项 目的节能 目 标,节能服务公司为实现节能目标向用能单位提供必要的服务, 用能单位以节能效益支付节能服务公司的投人及其合理利润的节 能服务机制。 3 基 本 规 定 3.1 基 本 要 求 3.1.1 节能建筑评价应包括节能建筑设计评价和节能建筑工程 评价两个阶段。 3.1.2 节能建筑的评价应以单栋建筑或建筑小区为对象。评价 单栋建筑时,凡涉及室外部分的指标应以该栋建筑所处的室外条 件的评价结果为准;建筑小区的节能评价应在单栋建筑评价的基 础上进行,建筑小区的节能等级应根据小区中全部单栋建筑均达 到或超过的节能等级来确定。 3.1.3 节能建筑设计评价应在建筑设计图纸通过相关部门的节 能审查并合格后进行;节能建筑工程评价应在建筑通过相关部门 的节能工程竣工验收并运行 一 年后进行。 3.1.4 申请节能建筑设计评价的建筑应提供下列资料 1 建筑节能技术措施; 2 规划与建筑设计文件; 3 规划与建筑节能设计文件; 4 建筑节能设计审查批复文件。 3.1.5 申请节能建筑工程评价除应提供设计评价阶段的资料外, 尚应提供下列资料 1 材料质量证明文件或检测报告; 2 建筑节能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3 检测报告、专项分析报告、运营管理制度文件、运营维 护资料等相关的资料。 3.2 评价与等级划分 3.2.1 节能建筑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应由建筑规划、建筑围护结 构、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给水排水、电气与照明、 室内环境六 类指标组成;节能建筑工程评价指标体系应由建筑规划、建筑围 护结构、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给水排水、电气与照明、室内环 境和运营管理七类指标组成。每类指标应包括控制项 、 一 般项和 优选项。 3.2.2 节能建筑应满足本标准第4章或第5章中所有控制项的 要求,并应按满足 一 般项数和优选项数的程度,划分为 A 、A A 和A A A三个等级。节能建筑等级划分应符合表 3.2.2 一 1或表 3.2.2 一 2的规定。 表3.2.2 一1 居住建筑节能等级的划分 一 般项 等级 建筑规划}围护结构】暖通空调}给水排水 (共7项)I(共7项)}(共8项)l(共5项) 数 电气与 室内环境}运营管理 (咒。⋯ 裂百 利 瀚 茹 一 般项数 (共4 2项) 优选项数 电气与 隽育 梦罗沙 】 咒当 厂 笙引 兰艺六真 引 几 笠 丫 号 厂 } 照明}无二 公写洲 戈 岁n号 戴 气多 妥d刁之 )I又多 七b狈)}L升 I狈少}L少 女乙刁扫} ,林。褶、}气少 女乙从少} 、夕 女乙刊口 11 1 、 乡勺 O搜之 川 l 建筑规划} 围护结构}暖通空调}给水排水室内环境 运营管理 A 一 兰 』 「 鄂 优选项数 (共2 5项) 1 3 表3.2.2 一2 公共建筑节能等级的划分 一 、 一 A 、 一 A 一 针 A 一 公 一 A / 一 A 一 钉 一 般项 建筑规划}围护结构}暖通空调 } 给水排水 (共st项)l(共8项)I(共1 5项)I(共6项 ) 数 电气与 照明 (共1 2项) 室内环境}运营管理 (共4项)l(共8项) A A A A A A 一 般 项数 (共 5 8 项) 续表3.2.2 一 2 优选项 等级 建筑规划}围护结构1暖通空调 (共3项)I(共6项)I(共1 4项) 给水排水 (共2项) 数 电气与 照明 (共4项) 室内环境⋯运营管理 (共2项)l(共3项) 1 2 一 1 8 A A A A A A 优选 项数 (共 3 4 项 ) 3.2.3A A A 节能建筑除应满足本标准第3 .2.2条的规定外, 尚 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围护结构指标方面,居住建筑满足的优选项数不应少 于2项,公共建筑满足的优选项数不应少于3项; 2 在暖通空调指标方面,居住建筑满足的优选项数不应少 于2项,公共建筑满足的优选项数不应少于4项; 3 在电气与照明指标方面,居住建筑满足的优选项数不应 少于1项,公共建筑满足的优选项数不应少于2项。 3.2.4 当本标准中 一 般项和优选项中的某条文不适应建筑所在 地区、气候、建筑类型和评价阶段等条件时,该条文可不参与评 价,参评的总项数可相应减少,等级划分时对项数的要求应按原 比例调整确定。对项数的要求按原比例调整后 ,每类指标满足的 一 般项数不得少于 1条。 3.2.5 本标准中各条款的评价结论应为通过或不通过;对有多 项要求的条款,不满足各款的全部要求时评价结论不得为通过。 3.2.6 温和地区节能建筑的评价宜根据最邻近的气候分区的相 应条款进行。 4 居住 建 筑 4.1 建 筑 规 划 1控制项 4.1.1 居住建筑的选址和总体规划设计应符合城市规划和居住 区规划的要求。 评价方法检查规划设计批复文件。 4.1.2 居住建筑小区的日照、建筑密度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 B50180的有关规定。 评价方法检查规划设计批复文件和日照设计计算书。 4.1.3 居住建筑的项 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文件中 应有节能专项的内容。 评价方法检查项 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图纸。 且 一 般项 4.1.4 当建筑中单套住宅居住空间总数大于等于4个时,至少 有2个房间能获得冬季日照。 评价方法检查设计图纸、日照模拟分析报告。 4.1.5 居住区内绿地率不低于下列规定 1 新区建设绿地率不低于3 0; 2 旧区改建绿地率不低于2 0%。 评价方法检查设计图纸、绿化面积计算书和现场检查。 4.1.6 严寒、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建筑物朝向符合下列其 中 一 款的规定,夏热冬暖地 区符合下列第3款的规定 1 建筑南北朝向; 2 4 0%以上的主要房间朝南向; 3 9 0%以上主要房间避免夏季西向日晒, 或者采取活动外 遮阳和其他隔热措施,实现9 0%的房间避免夏季西向日晒。 评价方法检查设计图纸、专项计算书和现场检查。 4.1.7 小区的建筑规划布局采用有利于建筑群体间夏季 自然通 风的布置形式。用地面积1 5万mZ以下的居住小区和建筑单体 进行定性或定量的 自然通风设计;用地 面积1 5万mZ以上的居 住小区和建筑单体进行定量的自然通风模拟设计。 评价方法检查小区通风计算报告。 4.1.8 单栋建筑或居住小区公共区域天然采光在满足功能区照 度的前提下,符合下列其中 一 款的规定 1 建 筑 地上部分,公 共区域 的天然 采 光 面 积比例 大 于3 0; 2 有地下室的建筑,地下 一 层公共区域的天然采光面积比 例大于5%。 评价方法检查设计图纸和采光模拟计算书。 4.1.9 利用导光管和反光装置将天然光引人地下停车场或设备 房,在满足该功能区照度的条件下,天然采光的区域不小于地下 室 一 层建筑面积的1 0%。 评价方法检查设计图纸和采光模拟计算书。 4.1.1 0 建筑中的所有电梯均使用节能型电梯,并采用节能控制 方式。 评价方法检查设计图纸、设备说明书和现场检查。 1 1 1优选项 4.1.n 实测或模拟计算证明住区室外日平均热岛强度不大于 1.5℃,或者采用下列其中两款措施降低小区的热岛强度 1 住区绿地率不小于3 5; 2 住区中不少于5 0%的硬质地面有遮荫或铺设太阳辐射吸 收率为。 .3一0.6的浅色材料; 3 无 遮 荫 的地 面停车位 占地 面 总停 车位的比率 不 超 过1 0; 4 不少于3 0写的可绿化屋面实施绿化或不少于 7 5%的非绿 化屋面为浅色饰面,坡屋顶太阳辐射吸收率小于0.7,平屋顶太 阳辐射吸收率小于0 .5; 5 建筑外墙浅色饰面,墙面太阳辐射吸收率小于 0.6。 评价方法检查设计图纸和计算分析报告。 4.1.1 2 居住小区规划、建筑单体设计时进行了天然采光设计, 天然采光满足下列规定 1 建筑地上部分,公共区域的天然采光面积比例大于5 0; 2 有地下室的建筑,地下 一 层公共区域的天然采光面积 比 例大于1 0%。 评价方法检查设计图纸和采光模拟计算书。 4.1.1 3 除太阳能资源贫乏地区外,在居住建筑中采用太阳能热 水系统,并统 一 设计和施工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符合现行国家 标准 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 G B5036 4的有 关规定。 评价方法检查设计图纸、设计计算书和竣工验收资料。 4.2 围 护 结 构 工控制项 4.2.1 严寒、寒冷地 区建筑体形系数、窗墙面积比 、建筑围护 结构的热工参数、外窗及敞开式阳台门的气密性等指标应符合现 行行业标准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 G J 2 6 的有关规定。不满足以上规定性指标的规定时,应按照现行行业 标准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 G J 2 6中规定 的权衡判断法来判定建筑是否满足节能要求。 评价方法检查设计图纸、设计计算书和现场检查。 4.2.2 夏热冬冷地区建筑体形系数、窗墙面积比、建筑围护结 构的热工参数、外窗的遮阳系数、外窗及敞开式阳台门的气密性 等指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 准J G J1 3 4的有关规定。不满足以上规定性指标的规定时,应 根据建筑物的节能综合指标来判定建筑是否满足节能要求。 评价方法检查设计图纸、设计计算书和现场检查。 4.2.3 夏热冬暖地区围护结构的热工限值、 窗墙面积比、外窗 的遮阳系数等指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夏热冬暖地 区居住建筑 节能设计标准J G J 7 5的有关规定。不满足以上规定性指标的 规定时,应按照建筑节能设计的综合评价来判定建筑是否满足节 能要求。 评价方法检查设计图纸、设计计算书和现场检查。 4.2.4 严寒、寒冷地区外墙与屋面的热桥部位,外窗(门)洞 口室外部分的侧墙面应进行保温处理,保证热桥部位的内表面温 度不低于设计状态下的室内空气露点温度,并减小附加热损失。 夏热冬冷、夏热冬暖地区能保证围护结构热桥部位的内表面 温度不低于设计状态下的室内空气露点温度 。 评价方法检查设计图纸、设计计算书、竣工验收资料。 4.2.5 围护结构施工中使用的保温隔热材料的性能指标应符合 表4 .2.5 一 1的规定。 建筑材料和产品进行的复检项 目应符合表 4.2.5 一 2的规定。 表4.2.5 一1 围护结构施工使用的保温隔热材料的性能指标 序号分项工程性能指标 1 1 墙体节能工程 厚度、导热系数、密度、抗压强度或压 缩强度、燃烧性能 O 自 「1窗节能工程 保温性能、中空玻璃露点、玻璃遮阳系 数、可见光透射比 3 屋面节能工程 厚度、导热系数、密度、抗压强度或压 缩强度、燃烧性能 庄 人 地面节能工程 厚度、导热系数、密度、抗压强度或压 缩强度、燃烧性能 5 严寒地区墙体保温工程粘结材料冻融循环 表4.2.5 一2 建筑材料和产品进行复检项目 序号分项工程 复验项目 jl 墙体节能工程 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密度、抗压强度 或压缩强度;粘结材料的粘结强度;增强 网的力学性能、抗腐蚀性能 9 曰 门窗节能工程 严寒、寒冷地 区气密性、传热系数和中 空玻璃露点 夏热冬冷地 区遮阳系数 勺 0 屋面节能 工程 保温隔热材料的导热系数、密度、抗压 强度或压缩强度 4 地面节能工程 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密度、抗压强度 或压缩强度 5 严寒地 区墙体保 温工 程粘结材料冻融循环 评价方法检查设计图纸、竣工验收资料、材料检测报告。 1 1 一 般项 4.2.6 严寒、寒冷地区屋面、外墙、不采暖楼梯间隔墙的平均 传热系数比现行行业标准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 准J G J 2 6的规定再降低1 0;夏热冬冷地区屋面、外墙、外 窗的平均传热系数比现行行业标准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 设计标准J G J1 3 4的规定再降低1 0%。 评价方法检查设计图纸、设计计算书、 竣工验收资料。 4.2.7 严寒地区外窗的传热系数小于1.S W八时 K;寒冷地 区外窗的传热系数小于1.S W/ m “ K) 。 评价方法检查设计 图纸、门窗性 能参 数表、竣工验 收 资料。 4.2.8 严寒、寒冷地 区单元人口门设有门斗或其他避风防渗透 措施。 1 O 评价方法检查设计图纸、现场检查。 4.2.9 夏热冬冷、夏热冬暖地区建筑屋面、外墙具有 良好的隔 热措施,屋面、外墙外表面材料太阳辐射吸收系数小于0.6。 评价方法检查设计图纸、节能分析报告、现场检查。 4.2.1 0 夏热冬冷、夏热冬暖地区分户墙、分户楼板采取保温措 施,传热系数满足国家现行相关节能标准规定。 评价方法检查设计图纸、节能分析报告、现场检查。 4.2.n 严寒、寒冷地区外窗的气密性等级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 B/T 7 1 0 6中规定的6级。 评价方法检查设计文件、外窗性能检测报告。 4.2.1 2 夏热冬冷、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的屋面采用植被绿化 屋面或蒸发冷却屋面,植被绿化或蒸发冷却屋面不小于屋面总面 积的4 0%。 评价方法检查设计文件和现场检查。 1 1 1 优选项 4.2.1 3 严寒、寒冷地区屋面、外墙、外窗的平均传热系数比现 行行业标准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 G J 2 6 的规定再降低2 0%。 评价方法检查设计图纸、设计计算书、竣工验收资料。 4.2.1 4 严寒、寒冷地区,在建筑物采用气密性窗或窗户加密封 条的情况下,房间设置可调节换气装置或其他换气措施。 评价方法检查设计图纸、设计计算书、竣工验收资料和现 场检查。 4.2.1 5 严寒、寒冷地 区外窗气密性等级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 B/T 7 1 0 6中规定的7级。 评价方法检查设计文件、外窗性能检测报告 。 4.2.1 6夏热冬冷、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外窗的可开启面积不 小于外窗面积的3 5%。 评价方法检查设计文件、现场检查。 4.2.1 7 夏热冬冷、夏热冬暖地区建筑,其南向、东向、西向的 外窗(包括阳台的透明部分)设置有活动外遮阳措施 。 评价方法检查设计文件、现场检查。 4.2.1 8夏热冬冷、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的屋面采用植被绿化 屋面或蒸发冷却屋面,植被绿化或蒸发冷却屋面不小于屋面总面 积的7 0%。 评价方法检查设计文件和现场检查。 4.3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工控制项 4.3.1 采用集中空调与采暖的建筑,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应对热 负荷和逐时逐项的冷负荷进行计算,并应按照计算结果选择相应 的设备。 评价方法检查设计计算书。 4.3.2 集中热水采暖系统的耗电输热 比(E H R)、空气调节冷 热水系统的输送能效比(E 尺)应满足国家现行相关建筑节能设 计标准的规定。 评价方法检查设计计算书。 4.3.3 在集中采暖系统与集中空调系统中,建筑物或热力人口 处应设置热量计量装置。 评价方法检查设计图纸、竣工验收资料和现场检查。 4.3.4 设置集中采暖系统和(或)集中空调系统的建筑,应采 取分室(户)或者对末端设备设置温度控制调节装置。 评价方法检查设计图纸、竣工验收资料和现场检查。 4.3.5 设置集中采暖系统和(或)集中空调系统的建筑,应设 置分户热量分摊装置。 评价方法检查设计图纸、竣工验收资料和现场检查。 4.3.6 采用电机驱动压缩机的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 以及采用名义制冷量大于7 1 0 0 W的电机驱动压缩机单元式空气 调节机作为居住小区或整栋楼的冷热源机组时,所选用机组的能 效比 (性能系数)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 准G B 50189的规定值;采用多联式空调 (热泵)机组作为户 式集中空调(采暖)机组时,所选用机组的制冷综合性能系数不 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综合性能系数限 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 B 214 5 4中规定的第3级。 评价方法检查设计图纸、设备检测报告和现场检查。 4.3.7 当建筑设计已经包括房间空调器的设计和安装时,所选 房间空调器能效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 值及能效等级G B 12021.3标准中第3级能效等级的规定值; 或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转速可控型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 能源效率等级G B 214 5 5中规定的第3级。 评价方法检查设计图纸、设备检测报告和现场检查。 4.3.8 当采用户式燃气采暖热水炉作为采暖热源时,其能效等 级应达到现行国家标准家用燃气快速热水器和燃气采暖热水炉 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 B 2066 5中的3级标准。 评价方法检查设计图纸、设备检测报告和现场检查。 4.3.9 以电能直接作为采暖、空调的热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 B5 0 0 1 9的相关规定。 评价方法检查技术经济分析报告。 4.3.1 0 分体式空调的室外机设置应在通风良好的场所,并避免 热气流、污浊气流和含油气流的影响。 评价方法检查设计图纸和现场检查。 4.3.1 1 区域供热锅炉房和热力站应设置参数 自动控制系统,除 配置必要的保证安全运行的控制环节外,还应具有保证供热质量 及实现按需供热和实时监测的措施。 评价方法检查设计图纸、竣工验收资料和现场检查。 4.3.1 2所有采暖与空调系统管道的绝热性能均应符合现行国家 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 B 50189的相关规定。 评价方法检查设计图纸、设计计算书、竣工验收资料和现 场检查。 n 一 般项 4.3.1 3 严寒与寒冷地区,在具备集中供暖的条件下,采用集中 供暖方式。 评价方法检查设计图纸、竣工验收资料和现场检查。 4.3.1 4 采用电机驱动压缩机的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 组,或采用名义制冷量大于7 1 0 0 W的电机驱动压缩机单元式空 气调节机,作为居住小区或整栋楼的冷热源机组时,所选用机组 的能效比 (性能系数)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 冷水机组能效限定 值及能源效率等级 G B1957 7中规定的第2级,或单元式空 气调节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 B 1957 6中规定的第2 级;当设计采用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作为户式集中空调(采 暖)机组时,所选用机组的制冷综合性能系数不低于现行国家标 准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综合性能系数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 级G B 214 5 4中规定的第2级。 评价方法检查设计图纸、设备检测报告和现场检查。 4.3.1 5 如果建筑设计已经包括房间空调器的设计和安装,所选 房间空调器能效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 及能效等级G B 1202 1.3中第2级能效等级的规定值;或符合 转速可控型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 G B 2 1 4 5 5 第2级规定值。 评价方法检查设计图纸、设备检测报告和现场检查。 4.3.1 6 设计采用户式燃气采暖热水炉为热源时,其能效达到现 行国家标准家用燃气快速热水器和燃气采暖热水炉能效限定值 及能效等级G B 2066 5中的2级标准。 评价方法审查设计图纸、设备检测报告和现场检查。 4.3.1 7 供热管网具有水力平衡措施(或装置 ),并提供水力平 衡的调试报告。 评价方法检查设计图纸、水力平衡计算书、水力平衡调试 报告。 4.3.1 8设计采用集中空调的居住建筑,空气热回收装置的设置 满足下列其中 一 款的规定 1 未设计集中新风系统的居住建筑,设置房间新、排风双 向式热回收设备,热回收系统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