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U D C 中华人民共和 国 国家标准 PG B50 2 7 4 一 2 0 1 0 制冷设备 、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 施工及验收规范 C ode for constructionandacceptanceofrefrigeration plant and air seperationplant installation 2 0 1 0 一 0 7 一 1 5发布2 0 1 1 一 0 2 一 0 1实施 中 华 人民共 和 国 住 房 和 城 乡 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 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 总局 联合发布 中华人 民共和 国国家标准 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 施工及验收规范 C ode forconstructionandacceptanceofrefrigeration plant and air seperationplant installation G B5 0 2 7 4 一 2 0 1 0 主编部门 批准部门 施行日期 中国 机械工业 企 业联 合 会 中华人 民共和 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 1年2月1日 中国计划 出版社 2 0 1 1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 施工及验收规范 G B 5 0 2 7 4 一2 0 1 0 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 网址www ,jhpl℃5 5com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木梅地北里甲1 1号国宏大厦C座4层 邮政编码1 0 0 0 3 8电话0 1 06 3 9 0 6 4 3 3( 发行部) 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 J匕京世知印务有限公司印刷 85 0 rnm x116 8mml/3 22.1 2 5印张 5 1千字 2 0 1 1年l月第l版2 0 1 2年8月第2次印刷 统 一 书号1 5 80 1 7 7 4 9 6 定价1 3 . 0 0元 .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侵权举报电话01 06 3 9 0 6 4 0 4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寄本社出版部调换 中华人 民共和 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第6 7 1号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 施工及验收规范的公告 现批 准制冷设备、空气 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 验收规范 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 B5 0 2 7 4 一 2 0 1 0,自2 0 1 1年2月1日起实 施。其中,第2.1.1 0、3.1.41)、3.1.9、3.1.1 0、3.1 3.57)条 (款)为强制性条文,必 须严 格执行。原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 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 B50 2 7 4 一 9 8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我部标 准定额研究所 组 织 中 国计划 出版 社 出版 发 行。 中华人民共和 国住房和城 乡建设部 二O 一 O年七月十五 日 前 J- 蔺 ’ 本规范是根据原建设部关 于 印发<二0 0二至二0 0三年度 工程建设 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 知 (建标〔2。 。 3〕1 0 2号 文)的要求,由中 国机械工业 建设 总公 司会 同有关单位共 同对制 冷设备、空气分离 设备安 装工程施工及 验 收规 范G B 5 0 2 7 4 一 9 8 进行修订而成。 本规范在修订过程中,修订组进行了广泛 的调查研究,总结了 近十年来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的实践经验,开展 了专题研 究,参考了大量文献和工程资料,广泛征求 了全 国有关单位和专家 的意见,经过反复讨论、修改完善,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次修订 的主要 内容 1 对原规范的章节结构进行了调整 ,部分条款的内容也作了 删减和修改,使其与实际 的施工 工艺顺序 一 致。 2 依据 工程建设标准编写规定,对原规范作了较大的修改 和调整,使其符合工程建设标准的编写要求。 3 参照 国家现行的制冷和空分设备制造技术条件和制造标 准修改和补充 了有关参数。在附录A中增 加 了 “制冷 和空气分离 设备的清洁度 限值 ” 。 本规范 中以黑体字标志 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 ,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 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 和对 强制性 条 文 的解 释,由中国机械工业 联合会负责日常管理 ,由中国机械工业建设 总 公 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 释。在执行 过 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 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如发 现需要修改或补 充 之 处 ,请将意见 和 建议寄交国家机械工业安装工程标准定额 站(地址 北京西城区三 里河路南5巷5号,邮编1 0 0 0 4 5 ,邮箱ixdezcmiic ,以 便今后 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组织单位、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 起草人 和主要审 查人 组 织 单 位中国机械工业勘察设计协会 主 编单位中国机械工业建设总公司 中国机械工业第四建设工程公司 北京市工业设计研究院 参编 单 位中国机械工业机械化施工公 司 中国机械工业第五建设工程公 司 中国机械工业第 一 建设工程公 司 西南工程学校 中国机械工业第二建设工程公司 中国三安建设工程公 司 主要起草人薛韬李功福关洁张庆刘瑞敏 彭勇毅梅芳迪孙书英晏文华王丽 鹃 郑明享占元樊 慧霞刘绪龙高杰 杜世 民徐辉刘兆峰 魏利广 主要 审查人刘汇源刘广根颜祖清徐庆磊柳春来 陈光 云徐英脉张广志李英辉王清泉 周彦 目次 1 总则 ⋯ ⋯ (1 2 制冷设备 ⋯ ⋯ (2 2.1 .基本规定 ⋯ ⋯ (2 2.2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和压缩机组 ⋯ ⋯ (5 2.3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组 ⋯ ⋯ (8 2.4 离心式制冷机组 ⋯ ⋯ (9 2.5 滨化铿吸收式制冷机组 ⋯⋯ (1 0 2.6 组合冷库 , ⋯ ⋯ (1 2 3 空气分离设备 ⋯⋯ (1 7 3.1基本规定 ⋯⋯ (1 7 3.2 分馏塔组装 ⋯⋯ ( 2 0 3.3 吹扫 ⋯⋯ ( 2 4 3.4 整体试压 ⋯⋯ (2 5 3.5 整体裸冷试验 , ⋯⋯ ( 2 7 3.6装填绝热材料 ⋯ ⋯ (2 7 3.7 稀有气体提取设备 ⋯⋯ ( 2 8 3,8透平式膨胀机 ⋯⋯ ( 2 8 3.9 活塞式膨胀机 ⋯ ⋯ (3 0 3.1 0离心式低温液体泵 ⋯⋯ ( 3 1 3.n 柱塞式低温液体泵 ⋯⋯ ( 3 1 3.1 2回热式制冷机 ⋯⋯ (3 2 3.1 3其他设备 ,⋯⋯ (3 2 3.1 4试运转 ⋯⋯ (3 4 4工程验 收 , ⋯ ⋯ ( 3 5 1 附录A制冷和空气分离设备的清洁度限值 ⋯ ⋯ ( 3 6 附录B环境温度对应 的水蒸气饱 和压力 ⋯ ⋯ ( 3 7 本规范用词说明 ⋯ ⋯” ”““““ 3 8 引用标准名录 , ⋯ ⋯” “““““ 3 9 附条文说明 ⋯ ⋯ ( 4 1 C ontents 1 G eneralP rovisions ⋯⋯ (1 2 R efrigerationplant ⋯ ⋯ (2 2.1B asic requirement ⋯ ⋯ ( 2 22 P istontyperefrigerationcompressor/compressorunit ⋯⋯ (5 2.3S crew typerefrigerationcompressor unit ⋯⋯ (8 2.4 C entrifugalrefrigeration unit ⋯⋯ (9 2.5L ibr absorptionrefrigeration unit , ⋯ ⋯ (1 0 2.6S ectionalcoldr0 0 m , ⋯ ⋯” ⋯ ⋯. 1 2 3 A irseP arationplant ⋯ ⋯ (1 7 3.1B asic requirement ⋯ ⋯ (1 7 3.2 F ractionating column assembling ⋯⋯ ( 2 。) 3.3 P盯ging ⋯⋯ (2 4 3.4 S ystempressuretesting ⋯⋯ (2 5 3.5 S ystem coldtestpriortoinsulationmaterials filling ⋯⋯ (2 7 3.6 F illing of thermalinsulationmaterials ⋯⋯ (2 7 3.7R are ga多recoveryplant ““““ . ““““““““““““““““““ 2 8 3.8 E xpansion trubine ⋯⋯ ( 2 8 3.9P iston expander ⋯⋯ ( 3 0 3.10 C entrifugalcryogenicliquidpump ⋯⋯ (3 1 3.1 1P iston typecryogenicliquidpump ⋯⋯ (3 1 3.12 R egenerativerefrigerator ⋯⋯ (3 2 3.13M iscellenous , , ⋯⋯ ’ 3 2 3.14T estrun ’ 一” , ⋯⋯ (3 4 3 4 A cceptance 3 5 . fl 〕 O A ppendix AC leannesslimits separationplant refrigeration andair 3 6 A ppendix BW ater vapor saturation pressure under ambient temperat 盯e ⋯ ⋯ E xplanation ofwording L istofquotedstandards inthiscode A ddition E xplanationofprovisions 3 7 3 8 3 9 4 1 4 1 总则 1.0.1 为确保制冷设备和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 的质量 和安全 运行,促进安装技术的进步,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 于下列制冷设备和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 的 施工及验收 1 活塞式、螺杆式、离心式压缩机为主机 的压缩式制冷设备, 嗅化锉 吸收式制冷机组 和组合冷库; 2 低温法制取氧、氮和稀有气体的空气分离设备。 1.0.3 制冷设备和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 的施工及验收 ,除应执 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 的规定。 2 制 冷设备 2.1基 本 规 定 2.1二1 整体出厂 的制冷机组安装水平,应在底座或与底座平行 的 加工面上纵、横向进 行 检 测,其偏 差 均 不 应大于 1/1 0 0 0 。解体出 厂 的制冷机组及其冷凝器、贮液器等附属设备的安装水平 ,应在相 应的底座或与水平面平行的加工面上纵、横向进行检测,其偏差均 不应大于1/1 0 0 0。 2.1.2 制冷设备清洗 的清洁度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无规 定时,应符合本规范 附录A的规定。 2.1.3 对 出厂 时已充灌制冷剂 的整体 出厂制冷设备,应检查其无 泄漏后,进行负荷试运转。 2.1.4 制冷 系统 的附属设备在 现场安装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安装 的位置、标高和进、出管口方向,应符合工艺流程、设 计和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 2 带有集油器 的设备,集油器 的 一 端应稍低 一 些; 3 洗涤式油分离器 的进液口的标高,宜低于冷凝器 的出液口 标高.; 4 低 温设备的支撑 与其他设备的接触处,应垫设不小于其他 绝 热层厚 度 的垫木或绝热材料,垫木应经 防腐处理; 5 制冷剂泵 的轴线标高,应低于循 环贮液 器 的最低液 面标 高;进 出管径应大于泵 的进、出口直径;两台及 以上 泵 的进液管应 单独敷设,不 应 并 联 安 装;泵 不 应 在 无 介 质 和 有气蚀 的情 况 下 运转; 6 附属设 备 应 进 行单体吹 扫 和气密 性 试 验,气 密 性 试 验 压 力 应 符合随机 技 术 文 件 的 规 定;无 规 定 时 ,应符合表2.1.4 2 的规定。 表2.1.4气密性试验压力 ( M P a 制冷剂.试 验 压 力 R 2 2、R 4 O 4 A、R 4 O 7 C、R S O Z、R 5 0 7 、R 7 1 71.8 R 1 3 4 a 1.2 2.1.5 制冷设备管道 在现场安装时 ,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工 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 验 收规范 G B 50 2 3 5和自动化仪表工程 施工及验 收规范 G B 5009 3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输送制冷剂碳素钢管道 的焊接,应采用氢弧焊封底、电弧 焊盖面 的焊接工艺; 2 在液体管上接支管,应 从 主管的底 部或侧部接出;在气 体管上接支管,应 从 主 管 的上部或 侧部接 出;供液管不 应 出现 上 凸 的弯曲;吸气管除氟系 统专设 的 回油管外 ,不 应 出 现 下 凹 的弯曲; 3 吸、排气管道敷设 时,其管道外壁 之间的 间 距 应大于 2 0 0 mm;在 同 一 支架敷设 时,吸气管宜敷设在排气管下方; 4 设备之 间制冷剂管道连接的坡 向及坡度 ,当设计或 随机技 术文件无规定时,应符合表 2.1.5的规定; 表2.1.5设备之间制冷剂管道连接的坡 向及坡度 管 道 名 称 压缩机进气水平管(氨) 压缩机进气水平管(氟利 昂) 压缩机排气水平管 冷凝器至贮液器 的水平供液管 油分离器至冷凝器 的水平管 机器间调节站 的供液管 调节站至机器间的加气管 坡 向 蒸发器 压缩机 油分离器 贮液器 油分离器 调节站 调节站 坡 度 3八0 0 0 1 0/1 0 0 0 1 0八0 0 0 1/1 0 0 0 3/1 0 0 0 3/1 0 0 0 一 5/1 0 0 0 1/1 0 0 0 3八0 0 0 1/1 0 0 0 3/1 0 0 0 5 法 兰、螺纹等连接处 的密封材料,应选用金属石墨垫、聚四 氟乙烯带、氯丁橡胶密封液或甘油 一 氧化铝;与制冷剂氨接触的管 路附件,不得使用铜和铜合金材料;与制冷剂接触的铝密封垫片应 使用纯度高的铝材; 6 管道的法兰、焊缝和管路附件等不应埋 于墙内或不便检修 的地方;排气管穿过墙壁处应加保护套管 ,排气管与套管的间隙宜 为1 0 mm。管道绝热保温 的材料 和绝热层 的厚 度应符合设计的规 定;与支架 和设备相接触处,应垫上与绝热层厚度相同的垫木或绝 热材料。 2.1.6 阀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制冷设备及管路的阀门,均应经单独压力试验和严密性试 验合格后,再 正式装至其规定的位置上;试验压力应为公称压力的 1.5倍,保压smin应无泄漏;常温严密性试验,应在 最大工作压力 下关闭、开启3次 以上,在关闭和开启状态下应分别停留lmin,其 填料各密封处应无泄漏 现象; 2 阀门进、出介质 的方向,严禁装错;阀门装设 的位置应便于 操作、调整 和检修; 3 电磁阀、热力膨胀阀、升降式止 回阀、自力式温度调节阀, 等阀以及感温包 的安装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热力膨胀 阀 的安装位置宜靠近蒸发器。 2.1.7 制冷机 组冷却水套及其管路,应 以0.7 M P a进行水 压 试 验,保持压力smin应无泄漏现象。 2.1.8 制冷机 组 的润 滑、密 封 和液压 控制系统除组 装清洗洁净 外,应 以最 大工作压 力 的1.2 5倍进行压力试验,保持压力1 0 min 应无泄漏现象。 2.1.9 制冷机组 的安 全阀、溢 流阀或超压保护装置,应单独按 随 机技术文件 的规定进行调整 和试验;其动作正确无误后,再安装在 规定 的位置上。 2.1.1 0 制冷剂 充灌和 制冷机 组试运转 过 程 中,严禁 向周 围环境 排放 制冷剂。 4 2.2 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和压缩机组 2.2.1压缩机 和压缩机组试运转前,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气缸盖、吸排气阀及曲轴箱盖等应拆下检查,其内部的清 洁及 固定情 况应 良好;气缸 内壁 面应加少量冷冻机油;盘动压缩机 数转,各运动部件应转动灵 活、无 过 紧和卡阻现象; 2 加人曲轴箱冷冻机油的规格及油 面高度,应符合随机技术 文件的规定; 3 冷却水系统供水应畅通; 4 安全阀应经校验、整定,其动作应灵敏、可靠; 5压力、温度、压差等继 电器 的整定值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 的规定; 6 控制系统、报警及停机连锁机构应经调试,其动作应灵敏、 正确、可靠; 7 点动电动机应进行检查,其转向应正确; 8 润 滑 系 统 的 油 压 和曲轴箱 中压力的 差值不 应低于 0.1M P a。 2.2,2压缩机 和压缩机组 的空负荷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应拆去气缸盖 和吸、排气阀组,并应 固定气缸套; 2 应启动压缩机并运转1 0 min,停车后检查各部位的润滑和 温升,无异常后应继续运转 lh; 3运转应平稳、无异常声响和剧烈振动; 4主轴承外侧面和轴封外侧面 的温度应正常; 5 油泵供油应正常; 6 氨压缩机 的油封 和油管 的接头处,不应有油滴漏现象; 7 停 车后应检查气缸 内壁 面,应无异常磨损。 2.2.3 开启式压缩机 的空气负荷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吸、排气阀组安装固定后 ,应调整活塞 的止点间.隙,并应符 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 5 2 压缩机 的吸气口应加装空气滤清器; 3 在高压级 和低压级排气压力均为0.3 M P a时,试验时间不 应少于lh; 4 油压调节阀的操作应 灵 活,调 节 的油 压 宜高于 吸气压力 0.15M P a 0.3 M P a ; 5 能量调节装 置 的操作应灵 活、正确; 6 当环境温度为4 3℃、冷却水温度为3 3℃时,压缩机曲轴箱 中润滑油 的温度不应高于7 0 ℃; 7 气缸套的冷却水进口水温 不 应高于3 5 ℃,出口水温 不应 高于4 5 ℃; 8 运转时,应平稳、无异常声响和振动; 9 吸、排气阀的阀片跳动声 响应正常; 1 0 各连接部位、轴封、填料、气缸 盖 和 阀件应 无 漏气、漏 油、 漏水现象; n 空气负荷试 运转后,应拆洗空气滤清器 和油过滤器,并应 更换润滑油。 2.2.4 空气负荷试运转合格 后,应 用0.S M P a 一 。.6 M P a的干燥 压缩空气或氮气,对压缩机 和压缩机组按顺序反复吹扫,直至排污 口处 的靶上无 污物。 2.2.5压缩机 和压缩机组 的抽真空试 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应关闭吸、排气截止 阀,并应 开启放气通孔,开动压缩机进 行抽真空; 2 压缩机 的低压级 应将曲轴箱抽真空至 1 5 kP a ,压缩机 的高 压级应将高压 吸气腔压力抽真空至 1 5 kP a 。 2.2.6 压缩机 和压缩机 组密封性 试 验应将1.O M P a的氮气或 干 燥空气充人压 缩 机中,在2 4 h内其压力降不 应大于 试 验 压力的 1%。 使用 氮气和氟利 昂混合气体检查 密封性 时,氟利 昂在混合物 的分压力不应少 于0.3 M P a。 2.2.7 采用制冷剂对 系统进行检漏 时,应 利用 系统的真空度 向系 6 统充灌少量制冷剂,且应将系统内压力升至 。.I M P a 一 0.Z M P a后 进行检查,系统应无泄漏 现象。 2.2.8 充灌制冷剂,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制冷剂 的规格、品种 和性 能应符合设计的要求; 2 系统应抽真空,真空度 应 达 到 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应将 制冷剂 钢瓶内的制冷剂 经 干燥过滤器 干燥过 滤后 ,由系统注液阀 充灌系统;在充灌过程中,应按规定向冷凝器供冷却水或蒸发器供 载冷剂; 3 系统压力升至0.I M P a 一 0.Z M P a时,应 全 面检查无 异 常 后,继续充灌制冷剂; 4 系统压力与钢瓶 的压力相 同时,可开动压缩机; 5 充灌制冷剂 的总量,应符合设计或 随机技术文件 的规定。 2.2.9压缩机 和压缩机组 的负荷试运转,应 在 系统充灌制冷剂后 进行。负荷试运转除应符合本规范第2.2.3条第4款 一 第1 0款 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启动压缩机前,应按 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将曲轴箱中的润 滑油加热; 2运转 中开启 式 机 组 润 滑 油 的温 度 不 应高于7 0℃;半 封 闭 式机组不应高于80℃; 3 最高排气温度不应高于表2.2.9的规定; 表2.2.9压缩机的最高排气温度 制冷剂最高排气温度( ℃ ) R 7 1 7 低压级1 2 0 高压级 15 0 R 2 2 低压级 11 5 高压级 1 4 5 注机组安装场地 的最高温度3 8 ℃。 4 开启式压缩机轴封处 的渗油量,不应大于0.smL/h。 2.3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组 2.3.1 压缩机组试运转前,应符合下列要求 . 1 脱开联轴器,单独检查 电动 机 的转 向应符合压缩 机 要求; 连接联轴器,其找正允许偏差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 2 盘动压缩机应无 阻滞、卡 阻等现象; 3 应 向油分离器、贮 油器或油冷却器 中加注 冷冻机油,油 的 规格及 油面高度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 的规定; 4 油 泵 的转向应 正确;油 压 宜 调 节 至0.1 5 M P a 一 0.3 M P a ; 应调节四通阀至增、减负荷位置;滑阀的移动应正确 、灵敏,并应将 滑 阀调至最小负荷位置; 5 各保护继 电器 、安全装置 的整定值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 规定,其 动作应灵敏、可靠; 6 机组能量调节装置应灵活、可靠; 7 机组 的安全阀门应动作灵敏、不漏气、安全可靠。 2.3.2 开启式机组在组装完毕经空负荷和空气负荷试运转后,其 吹扫、抽真空试验、密封性试验、系统检漏 和充灌制冷剂,应符合本 规范第2.2.4条 一 第2.2.8条规定。 2.3.3 压缩机组 的负荷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应按要求供给冷却介质; 2 机器启动时,油温不应低于2 5 ℃; 3 启动运转的程序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 4 调节油压宜大于排气压力0.1 5 M P a 一 0.3 M P a;精滤油器 前后压差 不应高于0.I M P a; 5 冷却水温度不应高于3 2℃。采用R 2 2、R 7 1 7制冷剂 的压 缩机 的排气温度不应高于1 0 5℃,冷却后的油温宜为3 0℃ ~ 6 5 ℃; 6 破 气压 力 不 宜 低 于 0.0 5 M P a ,排气压 力 不 应高于 1.6M P a; 7运转中应 无 异常声响 和振动,压缩机轴承体处 的温升应 8 正常; 8 机组密封应 良好,不得渗漏制冷剂;氨制冷机组运行时,在 轴封处 的渗油量不应大 于3 mL/h。 2.4 离心式制冷机组 2.4.1 机组试运转前,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冲洗润滑系统,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 2 加人 油箱的冷冻机油 的规格及油 面高度,应符合随机技术 文件的规定; 3 抽气 回收装置 中压 缩 机 的油 位应正常,转 向应正确,运 转 应无异常现象; 4 各保护继 电器 的整定值应整定正确; 5 导向叶片实际开度和仪表指示值 ,应按 随机技术文件的规 定调整 一 致。 2.4.2机组 的空气 负荷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 1压缩机 吸气口的导 向叶片应关闭,浮球 室盖板和蒸发器上 的视孔法 兰应拆除,吸、排气口应 与大气相通; 2 冷却水的水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工业 循 环冷却水处 理设计规范 G B5 0 0 5 。的有关规定 ; 3 启动油泵及调节润滑 系统,其供油应正常; 4 点动 电动机应进行检查,其转向应正确,转动应无 阻滞现 象; 5 启动压缩机,当机组 的 电机 为通 水冷却时,其连续运转时 间不应 小 于0.sh;当机 组 的 电机 为通 氟 冷却时,其连续运转 时 间 不应 大于1 0 min;同时应 检查 油 温、油压 和轴承部位的温升,机 器 的声 响和振动均应正常; 6 导 向叶片 的开度 应 进 行 调 节 试验;导 向 叶片 的启闭应 灵 活、可靠;当导 向叶片开度大于 4 0%时,试验运转时间宜缩短。 2.4.3 制冷机 组 经 空负荷和空气负荷试 运转 后 ,其吹扫、抽真空 9 试验、密封性试 验 、系统检漏和充灌制冷剂应符合本规范第2.2.4 条 一 第2,2.8条的规定。用卤素仪进行检查时,泄漏率不 应大于 1 4 9/a。 2.4.4 机组 的负荷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接通油箱电加热器,应将油加热至5 0℃ 一 5 5℃; 2 冷却水 的水质,应符合本规范第2.4 .2条第2款的规定; 3 载冷剂 的规格、品种 和性能,应符合设计的要求; 4 应启动油泵、调 节润滑系统,其供油应正常; 5 应按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启动抽气回收装置,并应排除系 统中的空气; 6 启动压缩机应逐步开启导 向叶片,并应快速通过喘振区; 7 机组 的声 响、振动 和轴承部位 的温 升 应正常;当机 器 发生 喘振 时,应立 即采取 消除故障或停机 的措施; 8 油箱的油温 宜为5 0℃ 一 6 5℃,油冷却器 出口的油 温 宜 为 3 5℃ 一 5 5℃; 9 能量 调节机构的工作应正常; 1 0 机组 载冷剂出口处的温 度及 流量 ,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 的规定。 2.5 澳化锉 吸收式制冷 机组 2.5.1 真空泵安装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抽气连接管应采用真空胶管,并宜缩短设备与真空泵 间的 管长; 2 真空泵用 油 的规 格 及加油量,应符合随机 技 术 文 件 的规 定; 3 真空泵应进行抽气性 能 的检验;在泵 的吸人管上应装真空 度测量仪,并应关 闭真空泵与制冷系统连接的阀门,启动真空泵, 将压力抽至0.o1 3 3 kP a后,应停泵 观察真空度测 量仪,真空度测 量仪应无 泄漏显示。 l0 2.5.2 系统气密性试 验 的气体应采用 干净的空气或氮气。试 验 压力宜为设计压力,且不应小 于0.0 8M P a 。经用泡沫剂检查应无 泄漏,应 用 灵 敏 度 大 于 或等于1 只 1 0 一 6 P a m3/S的氦 质谱仪检 漏,机组整体泄漏不应大 于2火 1 0 一 6 P a m3/S 。 2.5.3 系统抽真空试验应在气密性试验合格后进行,试验 时应将 压缩机 吸、排气截止阀关闭,启动真空泵将系统 内绝 对 压力抽至 0.0 6 6 5 kP a 后,关闭真空泵 上的抽气阀门,其2 4 h后压力的上升 不应大于0.o2 6 6 kP a。 2.5.4 系 统气密 性 试 验 和抽真 空 试 验 后,应 用 0.S M P a 一 0.6 M P a的干燥压缩空气或氮气按顺序反复吹扫,并应直至排污口 处 的标靶 上无 污物。 2.5.5 制冷系统的加液,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应按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配制澳化铿溶液;配制后,溶液 应在容器中进行沉淀,并应保持洁净,不得有油类物质或其他杂物 混人; 2 应启动真空 泵,并应将系统抽真空 至0.0 6 6 5 kP a绝 对 压 力 以下;当系统 内部冲洗后有残 留水分时,可将系统抽至环境温度 相对应 的水蒸气饱 和压力,其压力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 3 加液连接管应采用真空胶管,连接管的 一 端应与规定的阀 门连接,接头密封应 良好;管的另 一 端应插 人加液桶中 ‘ ,且应 浸没 在溶液 中,与桶底的距离不应小于 1 0 0 mm; 4 开启加液 阀门,应将溶液 注人 系统;澳 化铿溶液 的加人量 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加液 过 程 中,应防止将空气带人 系 统。 2.5.6 制冷系统的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启动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应 向冷却水系统和冷水系统供水,当冷却水温度低于 2 0℃时,应调节阀门减少冷却水供水量; 2 )启动发生器泵、吸收器泵,应使溶液循环; 1 1 3)应慢慢开启蒸汽或热水阀门,向发生器供蒸汽或热水;对 以蒸汽为热源 的机组,应 在较低的蒸汽压力状态下运转, 无异常现象后,再逐渐提高蒸汽 压 力 至随机技术文件的 规定值; 4 )当蒸发器冷剂 水液囊具有足够的积水 后,应启动蒸 发 器 泵,并调节制冷机,且应使其正常运转; 5 )启动运转过程中,应启动真空泵,抽除系统内的残余空气 或初期运转产生 的不凝性气体。 2 运转中应做好检 查与实测记 录,检查 项 目应符合下 列 要 求 1 )稀溶液、浓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