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U D C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履 J P J G J/T 2 81 一 2 0 1 2 备案号J 1 4 1 4 一 2 0 1 2 高强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pplication of highstrength concrete 2 0 1 2 一 0 5 一 0 3发布 2 0 1 2 一 1 1 一 0 1 实施 中 华 人民共 和国住 房和城 乡建 设部发 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高强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T 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pplication O f highstrength concrete J G J尹 T2 81 一 2 0 1 2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日期2 01 2 年 1 1 月 l 日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0 1 2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高强混凝土应 用技术规程 T 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pplication ofhigh strength concrete J G J/T2 81 一 2 0 1 2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西郊百万庄) 各地新华书店、建筑书店经销 北京红光制版公司制版 环球印刷 ( 北京)有限公司印刷 开本85 0 X 1 1 6 8毫米 1/3 2印张1% 字数4 7千字 2 0 1 2年7月第 一 版 2 0 1 3年1月第三次印刷 定价1 0 ,oo元 统 一 书号1 5 1 1 2 2 1 84 1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可寄本社退换 (邮政编码1 0 0 0 3 7 本社网址http //www .。abp.。om.。n 网上书店http//www.china- -building .com.。 n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告 第1 3 6 6号 关于发布行业标准 高强混凝土 应用技术规程的公告 现批准高强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为行业标准 ,编号为 J G J/T 2 81 一 2 0 1 2 ,自2 0 1 2年1 1月1日起实施。 本规程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 0 1 2年5月3日 前 、今 口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 < 2 0 1 0年工程建设标准 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 (建标 [2 0 1 0〕4 3号)的要求, 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 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规程 。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 本规定;4 . 原 材料;5.混凝土性 能;6.配合比;7 .施工; 8.质量检验。 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 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 送至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 0号;邮 政编码1 0 0 0 1 3)。 本 规 程 主 编 单 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浙江大东吴集团建设有限公司 本 规 程参编单 位四川华釜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 甘肃三远硅材料有限公司 东莞市万科建筑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深圳市安托山混凝土有限公司 合肥 天柱包河特种混凝土有限公司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 公司 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辽宁省建设科学研究院 北京东方建宇混凝土科学技术研究院 4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 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 有限公司 上海建工材料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三和管桩有限公司 青岛 一 建集团有限公司 云南建工混凝土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贵州中建建筑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陕西建工集团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中联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青岛理工大学 冷发光丁威韦庆东周永祥 姚新良郭朝友龚剑王洪涛 谭宇昂刘建忠高芳胜沈骥 俞海勇王军王元路来军 吴德龙魏宜龄孙从磊李章建 曹建华 王玉岭冉志伟刘军选 王芳芳赵铁军王晶张俐 孙俊纪宪坤王永海 石云兴郝挺宇张仁瑜杜雷 杨再富陈文耀闻德荣罗保恒 封孝信李帼英刘数华 目次 1 总则 ⋯ ⋯ 1 2 术语和符号 ⋯ ⋯ 2 2.1 术语 ⋯⋯ 2 2.2 符号 ⋯ ⋯ 2 3 基本规定 ⋯ ⋯” 3 4 原材料 ⋯ ⋯ 4 4.1 水泥 ⋯⋯ 4 4.2 矿物掺合料 ⋯⋯ 4 4.3 细骨料 ⋯ ⋯‘ ⋯⋯ 5 4.4 粗骨料 ⋯⋯ 5 4.5 外加剂 ⋯⋯ 6 4.6 水 ⋯⋯ 6 5 混凝土性能 ⋯⋯’ 7 5.1 拌合物性能 ⋯⋯‘ ⋯ ⋯ 7 5.2 力学性能 ⋯ ⋯ 8 5.3 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 ⋯ ⋯ 8 6 配合比 ⋯ ⋯ 9 7 施工 ⋯ ⋯ n 7.1 一 般规定 ⋯ ⋯ 1 1 7.2 原材料贮存 ⋯ ⋯ 1 1 7.3 计量 ⋯ ⋯ 1 2 7.4 搅拌 ⋯ ⋯ 1 2 7.5 运输 ⋯ ⋯ 1 3 7.6 浇筑 ⋯ ⋯ 1 3 7.7 养护 ⋯ ⋯ 1 5 8 质量检验 ⋯ ⋯ 1 7 附录A倒置坍落度筒排空试验方法 ⋯⋯ 1 8 本规程用词说明 ⋯ ⋯ 2 0 引用标准名录 ⋯ ⋯ 2 1 附条文说明 ⋯⋯ 2 3 C ontents 1G eneralP rovisions ⋯ ⋯ 1 2 T ermsandsymbols ⋯ ⋯ 2 2.1T errns ⋯ ⋯, ⋯⋯ 2 2.2 匀翎bols ⋯ ⋯ 2 3 B asicR equirements ⋯ ⋯ 3 4R awM aterials , , , , ⋯⋯ 4 4.1C ement ,⋯ 4 4.2M ineralA dmixture ⋯ ⋯” ⋯ ⋯ 4 4 . 3F ine A ggregate , ⋯ ⋯ 5 4 . 4C oarse A ggregate , ⋯ ⋯ 5 4.5C hemicalA dmixture ⋯ ⋯ 6 4.6W ater . ’ ⋯ ⋯ 6 5 T echnicalP ropertiesofC oncrete ⋯ ⋯ 7 5 . 1M ixture P roP erties , , ⋯ ⋯ 7 5.2M echanical P roP erties ⋯ ⋯ 8 5.3 L ong- - termP ropertiesandD urabilitieS ⋯⋯ 8 6 M ixD esign ... ⋯ ⋯ 9 7C onstruction ⋯ ⋯ 1 1 7.1B asic R equirements ⋯ ⋯ 1 1 7.2 S torage of R awM aterials ⋯ ⋯ 1 1 7.3 M etering ⋯ ⋯ 1 2 7.4 M ixing ⋯⋯ 1 2 7 . 5 T ransportation ⋯⋯ 1 3 7.6 C asting ” ⋯⋯ 1 3 7.7 C uring “” ” “” ⋯⋯ 1 5 8 8 Q ualitylnsP ection ⋯⋯ 1 7 A ppendix AT estM ethodsforF low T ime of M ixture fromthe I nverted S lump C one ⋯ ⋯ 1 8 E xplanation ofW ordinginT his S pecification ⋯⋯ 2 0 L istofQ uotedS tandards ⋯ ⋯ 2 1 A dditiori E xplanationofP rovisions ⋯⋯ 2 3 9 1 总则 1.0.1 为规范高强混凝土应用技术,保证工程质量,做到技术 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高强混凝土的原材料控制、性能要求、配 合比设计、施工和质量检验。 1.0.3 高强混凝土的应用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 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1.1 高强混凝土highstrength concrete 强度等级不低于C 6 0的混凝土。 2.1.2 硅灰 silicafume 在冶炼硅铁合金或工业硅时,通过烟道收集的以无定形二氧 化硅为主要成分的粉体材料。 2.2 符号 fcu ,。混凝土配制强度; f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tsf ,m两次试验测得的倒置坍落度筒中混凝土拌合物排空 时间的平均值; tsfl ,tsfZ两次试验分别测得的倒置坍落度筒中混凝土拌合物 排空时间。 3 基本规定 3.0.1 高强混凝土的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和长期 性能应满足设计和施工的要求。 3.0.2 高强混凝土应采用预拌混凝土,其标记应符合现行国家 标准预拌混凝土 G B/T 1 4 9 0 2 的规定。 3.0.3 强度等级不小于 C 6 0的纤维混凝土、 补偿收缩混凝土、 清水混凝土和大体积混凝土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还应分别 符合 国家现行标准纤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 G J /T 2 2 1 、 辛 卜 偿收缩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 G J/T1 7 8、清水混凝土应用 技术规程J G J1 6 9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 B 5 0 4 9 6的规 定。 3.0.4 当施工难度大的重要工程结构采用高强混凝土时,生产 和施工前宜进行实体模拟试验。 3.0.5 对有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设计要求的高强混凝土工程 结构,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技术规 范G B/T 5 0 7 3 3 的规定。 4 原材料 4.1 水泥 4.1.1 配制高强混凝土宜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水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 B 1 7 5的规定。 4.1.2 配制C 80及以上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时,水泥 2 8d胶砂强 度不宜低于5 0 M P a 。 4.1.3 对于有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设计要求的高强混凝土工 程,宜采用碱含量低于0 .6%的水泥。 4.1.4 水泥中氯离子含量不应大于0 .0 3%。 4.1.5 配制高强混凝土不得采用结块的水泥 ,也不宜采用出厂 超过3个月的水泥。 4.1.6 生产高强混凝土时,水泥温度不宜高于 6 0℃。 4.2 矿物掺合料 4.2.1 用于高强混凝土的矿物掺合料可包括粉煤灰、粒化高炉 矿渣粉、硅灰、钢渣粉和磷渣粉。粉煤灰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 B/T1 5 9 6的规定,粒化高炉 矿渣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 渣粉G B/T 1 80 4 6 的规定,钢渣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用于 水泥和混凝土中的钢渣粉G B/T 2 0 4 9 1的规定,磷渣粉应符合 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粒化电炉磷渣粉J G/T 3 1 7的规定, 硅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 G B/T1 87 3 6 的规定。 4.2.2 配制高强混凝土宜采用I级或n级的F类粉煤灰。 4.2.3 配制C 80及以上强度等级的高强混凝土掺用粒化高炉矿 渣粉时,粒化高炉矿渣粉不宜低于5 9 5级。 4 4.2.4 当配制C 80及以上强度等级的高强混凝土掺用硅灰时, 硅灰 的 5 1 0 2含量 宜大于 9 0,比表 面积不 宜小 于1 5只 1 0 “ mZ/ kg 。 4.2.5 钢渣粉和粒化电炉磷渣粉宜用于强度等级不大于C 80的 高强混凝土,并应经过试验验证。 4.2.6 矿物掺合料的放射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材料放 射性核素限量G B 656 6的有关规定。 4.3 细骨料 4.3.1 细骨料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 石质量 及检验方法标准J G J 5 2和人工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J G J/T 2 4 1的规定;混凝土用海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海砂混 凝土应用技术规范J G J2 0 6的规定。 4.3.2 配制高强混凝土宜采用细度模数为2.6 一 3.0的n区 中砂。 4.3.3 砂的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应分别不大于2.0%和0.5%。 4.3.4 当采用人工砂时,石粉亚甲蓝( M B )值应小于1.4,石 粉含量不应大于5,压碎指标值应小于2 5%。 4.3.5 当采用海砂时,氯离子含量不应大于 。.0 3,贝壳最大 尺寸不应大于,4 .7 5 mm ,贝壳含量不应大于3%。 4.3.6 高强混凝土用砂宜为非碱活性。 4.3.7 高强混凝土不宜采用再生细骨料。 4.4 粗骨料 4.4.1 粗骨料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 及检验方法标准J G J 5 2的规定。 4.4.2 岩石抗压强度应比混凝土强度等级标准值高3 0%。 4.4.3 粗骨料应采用连续级配,最大公称粒径不宜大于2 5 mm。 4.4.4 粗骨料 的含 泥量不应大于 0.5,泥块含 量不应 大 于0.2%。 4。4。5 于8写。 4.4。6 4。4。7 粗 骨料 的针 片状 颗粒含量不宜大于 5,且不应 大 高强混凝土用粗骨料宜为非碱活性。 高强混凝土不宜采用再生粗骨料。 4.5 外加剂 4.5.1 外加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 B 80 7 6 和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 B 5011 9的规定。 4.5.2 配制高强混凝土宜采用高性能减水剂;配制C 80及以上 等级混凝土时,高性能减水剂的减水率不宜小于2 8%。 4.5.3 外加剂应与水泥和矿物掺合料有 良好的适应性,并应经 试验验证。 4.5.4 补偿收缩高强混凝土宜采用膨胀剂,膨胀剂及其应用应 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膨胀剂G B 2 3 4 3 9和补偿收缩混 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 G J/T 1 7 8的规定。 4.5.5 高强混凝土冬期施工可采用防冻剂,防冻剂应符合现行 行业标准混凝土防冻剂J C4 7 5的规定 。 4.5.6 高强混凝土不应采用受潮结块的粉状外加剂,液态外加 剂应储存在密闭容器内,并应防晒和防冻,当有沉淀等异常现象 时,应经检验合格后再使用。 4.6 水 4.6.1 高强混凝土拌合用水和养护用水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混凝土用水标准J G J 6 3的规定。 6。2 6。3 混凝土搅拌与运输设备洗刷水不宜用于高强混凝土 。 未经淡化处理的海水不得用于高强混凝土。4 4 5 混凝土性 5.1 拌合物性能 5.1.1 泵送高强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 、扩展度、倒置坍落度 筒排空时间和坍落度经时损失宜符合表5.1.1的规定。 表5.1.1泵送高强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扩展度、 倒置坍落度筒排空时间和坍落度经时损失 项目技 术要求 坍落度( mm2 2 0 扩展度(mm5 0 0 倒置坍落度筒排空时间( s5且< 2 0 坍落度经时损失(mm/ h 1 0 5.1.2 非泵送高强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宜符合表5.1.2的 规定。 表5.1.2非泵送高强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 项目 技 术要求 搅拌罐车运送翻斗车运送 坍落度( 1 0 0 1 6 05 0 9 0 5.1.3 高强混凝土拌合物不应离析和泌水,凝结时间应满足施 工要求。 5.1.4 高强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扩展度和凝结时间的试验 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 准G B/T 5 0 0 8。的规定;坍落度经时损失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 B 5016 4的规定;倒置坍落 度筒排空试验方法应符合本规程附录A的规定。 5.2 力 学 性 能 5.2.1 高强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划分 为C 6 O、 C 6 5、C 7 O、C 7 5、C S O、C 85、C gO、C 9 5和C l 0 0。 5.2.2 高强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 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 B/T 5 0 0 81的规定。 5.3 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 5,3.1 高强混凝土的抗冻、抗硫酸盐侵蚀、抗氯离子渗透、抗 碳化和抗裂等耐久性能等级划分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质 量控制标准G B 5 0 1 6 4和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J G J/ T1 9 3的规定。 5.3.2 高强混凝土早期抗裂试验的单位面积的总开裂面积不宜 大于7 0 0 mmZ/mZ。 5.3.3 用于受氯离子侵蚀环境条件的高强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 透性能宜满足电通量不大于 1 0。 。C 或氯离子迁移系数( D R cM 不大于 1.5 x1 0 一 ’ 2mZ/ S的要求;用于盐冻环境条件的高强混凝 土的抗冻等级不宜小于F 3 5 0;用于滨海盐渍土或内陆盐渍土环 境条件的高强混凝土的抗硫酸盐等级不宜小于K S 1 5。。 5.3.4 高强混凝土长期性能与耐久性能的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 B/ T S。 。82的规定。 6 配合比 6.0.1 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 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 G J 5 5的规定,并应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 6.0.2 高强混凝土配制强度应按下式确定 fcu,。)1 .1sfcu ,k6.0.2 式中fcu ,。混凝土配制强度(M P a; f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 P a)。 6.0.3 高强混凝土配合比应经试验确定,在缺乏试验依据的情 况下宜符合下列规定 1 水胶比、胶凝材料用量和砂率可按表6.0.3选取,并应 经试配确定; 表6.0.3水胶比、胶凝材料用量和砂率 强度等级 胶凝材料用量 kg/ m3 妻C 6 O,2 5℃ 泵送高强混凝土 1 5 01 2 0 非泵送高强混凝土 施工现场 1 2 09 O 制品厂6 O 4 5 7.7 养护 7.7.1 高强混凝土浇筑成型后,应及时对混凝土暴露面进行覆 盖。混凝土终凝前,应用抹子搓压表面至少两遍,平整后再次 覆盖。 7.7.2 高强混凝土可采取潮湿养护,并可采取蓄水、浇水、喷 淋洒水或覆盖保湿等方式,养护水温与混凝土表面温度之间的温 差不宜大于2 0℃;潮湿养护时间不宜少于 I O d 。 7.7.3 当采用混凝土养护剂进行养护时,养护剂的有效保水率 不应小于9 0,7 d和2 8d抗压强度比均不应小于9 5%。养护剂 有效保水率和抗压强度比的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 工程混凝土养护剂J T/T 5 2 2的规定。 7.7.4 在风速较大的环境下养护时,应采取适当的防风措施。 7.7.5 当高强混凝土构件或制品进行蒸汽养护时,应包括静停 、 升温、恒温和降温四个阶段。静停时间不宜小于 Z h,升温速度 不宜大于2 5℃/h,恒温温度不应超过80℃,恒温时间应通过试 验确定,降温速度不宜大于 2 0℃/h。 构件或制品出池或撤除养 护措施时的表面与外界温差不宜大于2 0℃。 7.7.6 对于大体积高强混凝土,宜采取保温养护等温控措施; 混凝土内部和表面的温差不宜超过 2 5℃,表面与外界温差不宜 大于2 0℃。 7.7.7 当冬期施工时,高强混凝土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宜采用带模养护; 2 混凝土受冻前的强度不得低于1 0 M P a; 3 模板和保温层应在混凝土冷却到5℃以下再拆除,或在 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外界温度相差不大于 2 0℃时再拆除, 拆模后 的混凝土应及时覆盖; 4 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标准值的 7 0%时,可撤除 养护措施。 8 质 量 检 验 8.0.1 高强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检验、拌合物性能检验和硬化 混凝土性能检验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 B5016 4的规定。 8.0.2 高强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应符合本规程第4章的规定; 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应符合本规程第5 章的规定。 附录A倒置坍落度筒排空试验方法 A.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