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U D C 中华人民共和 国行业标准J 履」 P J G J/T 2 0 8 一 2 0 1 0 备案号J 1 0 0 7 一 2 0 1 0 后锚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 技术规程 T echnical specificationforinspection ofconcrete compressive strengthbypost 一installed adhesive anchorage 2 0 1 0 一 0 4 一 1 7 发布 2 0 1 0 一 1 0 一 0 1实施 中 华 人民共和 国住 房和城 乡建 设部发 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后锚 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 技术规程 T 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spection ofconcrete compressive strengthbypost 一installed adhesive anchorage J G J /T 2 0 8 一 2 0 1 0 批准部门 施行日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 0 年 1 0 月 l日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01 0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后锚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 强度技术规程 T 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spection ofconcrete compressive strengthbypost -installedadhesive anchorage J G J/T2 0 8 一 2 0 1 0 关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西郊百万庄) 各地新华书店、建筑书店经销 北京红光制版公司制版 J 匕 京密东印刷有限公 司印刷 关 开本85 0 只 1 1 6 8毫米 1/3 2印张1城 字数3 6千字 2 0 1 0年6月第一版2 0 1 0年6月第 一 次印刷 定价1 0 .0 0元 统 一 书号1 5 1 1 2 1 7 85 3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可寄本社退换 (邮政编码1 0 0 0 3 7 本社网址http//www cabpcom,C n 网上书店http//www .china- -buildi 吧 comC n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告 第5 5 0号 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后锚固法检测 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的公告 现批准后锚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为行业标 准,编号为J G J/T 2 0 8 一 2 0 1 0 ,自2 0 1 0年1 0月1日起实施。 本规程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 0 1 0年4月1 7日 前 、. 「才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 2 0 0 9年工程建设标准 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 (建标 [2 0 0 9」88号)的要求, 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研、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 和国内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 ,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 的主要 技术 内容是 1 总则;2术语 和符 号; 3 基本规定;4后锚固法试验装置; 5 检测技术;6混凝土 强度推定等。 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山东省建筑科学研 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 请寄送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济南市无影山路2 9号,邮编 2 5 0 0 3 1) 。 本 规 程 主编 单位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江苏盐城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本 规 程 参 编 单 位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甘肃省建设投资(控 股 )集团总公司 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甘肃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辽宁省建设科学研究院 青岛理工大学 济南市工程质量与安全生产监督站 山东华森混凝土有限公司 烟台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东营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站 日照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 山东省乐陵市回弹仪厂 崔士起王金山肖春虎 冯力强叶健顾瑞南 晏大玮许世培陈松 孟康荣于素健张晓 马全安张惠平申永俊 谢慧东王明堂范涛 丁元余赵晶 高小旺傅传国 李杰 文恒武路彦兴卢同和 张维汇毕建新 张仁瑜 由世岐 于长江 孔旭文 刘强 张敬朋 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郝挺宇 焦安亮 目次 1 总则 , ⋯⋯ 1 2 术语和符号 , ⋯⋯ 2 2.1 术语 , ⋯⋯ 2 2.2 符号 ⋯ ⋯ 2 3 基本规定 ⋯⋯ 4 4 后锚固法试验装置 ⋯⋯ 5 4.1 技术要求 , ⋯⋯ 5 4.2 拔出仪 , ⋯⋯ 6 4.3 钻孔机 , ⋯ ⋯ 6 4.4 锚固胶 , ⋯⋯ 6 4.5 定位圆盘 ⋯⋯ 7 5 检测技术 ,⋯⋯ 8 5.1 一 般规定 , ⋯⋯ 8 5.2 钻孔 ⋯⋯ 9 5.3 清孔与锚固 ⋯⋯ 9 5.4 拔出试验 ⋯⋯ 9 6 混凝土强度推定 ⋯⋯ 1 0 6.1 测点混凝土强度换算值 ⋯⋯ 1 0 6.2 钻芯修正 ⋯⋯ 1 0 6.3 单个检测 ⋯ ⋯ n 6.4 抽样检测 ⋯ ⋯ 1 1 附录A专用和地区测强曲线的制定方法 ⋯⋯ 1 4 附录B测点混凝土强度换算表 , ⋯ ⋯ 1 7 本规程用词说明 ⋯ ⋯ 1 8 引用标准名录 ⋯ ⋯ 1 9 附条文说明 ⋯ ⋯ 2 1 6 C ontents 1G eneralP rovisions ⋯ ⋯ 1 2 T ermsandsymbols ⋯ ⋯ 2 2.1T ems ” ⋯ ⋯””⋯””⋯”” ⋯ ⋯, ” . .. ⋯ ⋯ 2 2.2 5 卿 bols ⋯⋯ 2 3 B asicR equirements ⋯ ⋯ 4 4D eviceofP os卜installedA dhesiveA nchorage M ethod ⋯ ⋯ 5 4.1T echnical R equirements ⋯ ⋯ 5 4.2P ulloutM achine . . , ⋯ ⋯。 . . ⋯ ⋯ 6 4.3 D rilling M achine ⋯ ⋯ 6 4.4 A nchorage A dhesive ⋯ ⋯ 6 4.5 P ositioning P late ⋯ ⋯ 7 5 T cstingT echnology ⋯ ⋯ 8 5.1G eneral R equirements , ⋯ ⋯ 8 5.2 D rilhng H ole ⋯ ⋯ 9 5.3 CeaningH oleand A nchorage ⋯ ⋯ 9 5.4P ulloutT est , ⋯ ⋯ 9 6 E stimatedstrengthofC oncrete ⋯ ⋯ 1 0 6.1C onversion S trength of T estP oint ⋯ ⋯ 1 0 6.2C orrection by D rinedC ore ⋯ ⋯ 1 0 6.3 S inglc M emberT est ⋯⋯ 1 1 6.4 S ampling T est ⋯ ⋯ 1 1 A ppendix AE stablishmentofL ocaland S pecialS trength C onversionC urve , .. ⋯ ⋯ 1 4 A ppendix BC onversion S trength of T estP oint ⋯⋯ 1 7 7 Q U Q 口 1 1 , 土 一. 上 夕 曰 E xplanation of W ording in T his S pecification L istofQ uotedS tandards ⋯⋯ A ddition E xplanationofP rovisions 8 1 总则 1.0.1 为规范后锚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 以下简称混凝土 强度)技术,保证检测精度 ,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后锚固法检测普通混凝土强度。 1.0.3 后锚固法检测混凝土强度,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 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1.1 后锚固法post 一 installedadhesive anchorage 在已硬化混凝土中钻孔,并用高强胶粘剂植人锚固件 ,待胶 粘剂固化后进行拔 出试验,根据拔 出力来推定混凝土强度 的 方法。 2.1.2测点test point 检测混凝土强度时,按本规程要求取得检测数据的检测点。 2.1.3 检测批inspection lot 设计强度等级、原材料、配合比相同,生产工艺基本相同, 养护条件基本 一 致且龄期相近,由 一 定数量构件构成 的检测 对象。 2.1.4 抽样检测samplinginspection 从检测批中抽取样本,通过对样本的检测确定检测批混凝土 强度的检测方法。 2.1.5混 凝土强 度 换 算 值conversionvalueofC oncrete strength 通过测强曲线计算得到的现龄期混凝土强度值。相当于被检 测混凝土在所处条件和龄期下,边长为1 5 0 mm立方体试块的抗 压强度值。 2.1.6 混凝土强度推定值 estimatedvalueofconcrete strength 相当于混凝土强度换算值总体分布中保证率不低于 9 5%的 强度值。 2.2 符号 dl反力支撑圆环内径; dZ反力支撑圆环外径; 几r,,第 i个芯样试件混凝土强度换算值; 几r,, 。芯样试件混凝土强度换算值的平均值; 几,,。混凝土强度推定值; f u.,第i个测点混凝土强度换算值; hef锚固深度; hr反力支撑圆环高度; m 片u 测点混凝土强度换算值的平均值; 尸, 拔出力; 低 测点混凝土强度换算值的标准差; 艺 一一 反力支撑圆环上壁厚度; △f 一 一 修正量。 3 基 本 规 定 3.0.1 对新建工程,在正常情况下混凝土强度的检验与评定应 按现行 国家标 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 收规 范G B 5 0 2 0 4及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 B/T5 0 1 0 7执行。当需 要推定既有建筑的混凝土强度时,可按本规程进行检测,检测结 果可作为评价混凝土强度的依据。 3.0.2 当混凝土表层与内部的质量有明显差异时,应将表层混 凝土清除干净后方可进行检测。 3.0.3 检测前宜具备下列资料 1工程名称及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 名称; 2 被检测构件名称、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及施工图纸; 3 粗骨料品种、最大粒径; 4 混凝土浇筑和养护情况以及混凝土的龄期; 5 混凝土试块强度资料以及相关的施工技术资料; 6 检测原因。 3.0.4 采用后锚固法进行检测的人员均应通过专项培训并考核 合格。 3.0.5 现场检测作业应遵守有关安全环保规定。 3.0.6 有条件的单位或地区可制定专用测强曲线或地区测强曲 线,计算混凝土强度换算值时应依次优先选用专用测强曲线、地 区测强曲线和本规程统 一 测强曲线。专用和地 区测强曲线的制定 方法应符合本规程附录A的规定。 4 后锚固法试验装置 4.1 技 术要求 4.1.1 后锚固法试验装置应由拔出仪、锚固件、钻孔机、定位 圆盘及反力支承圆环等组成。 4.1.2 后锚固法试验装置应具有产品合格证,拔出仪应具有法 定计量机构的校准合格证书。 4.1.3 后锚固法试验装置的反力支承圆环内径应为 1 2 O mm ,外 径应为1 3 5 m 血,高度应为5 0 mm ,上壁厚应为1 5 mm,允许误差 均应为士0 .lmm;锚固深度应为(3 0士0.5 mm ,锚固件卜图 一 4.1.3 )尺寸允许误差应为士0.1~ 。反力支承圆环和锚固件应 5 月 件 . 一 2 2 2 2 2 丫 丫 了 7 夕 夕 .\ .\ 勺 ,, eJ 一 洁 甲 月 夕 丫 2 2 2 2 2 2 了 丫 2 2 2 2 2 名 有 从 』 图4.1.3后锚固法试验装置示意图 1 一 锚固件;2 一 锚固胶;3 一 橡胶套;4 一 定位圆盘; 5 一 拉杆;6 一 反力支承圆环;7 一 拔出仪 dl 一 反力支承圆环内径;dZ 一 反力支承圆环外径;hr 一 反力支承圆 环高度;t 一 反力支承圆环上壁厚度;hef 一 锚固深度 采用屈服强度不小于3 5 5 M P a的金属材料制作。 4.2 拔出仪 4.2.1 拔出仪应由加荷装置和测力装置两部分组成。 4.2.2 拔出仪应具备以下技术性能 1工作最大拔出力应在额定拔出力的(2 0 一 80%范围以内; 2工作行程不应小于6 mm; 3 允许示值误差应为仪器额定拔出力的士2; 4 测力装置应具有峰值保持功能。 4.2.3 当遇有下列情况之 一 时,拔出仪应送法定计量机构校准 1 新拔出仪启用前; 2 经维修后; 3 出现异常时; 4 超过校准有效期限(有效期限为 一 年); 5 遭受严重撞击或其他损害。 4.3 钻孔机 4.3.1 钻孔机可采用金刚石薄壁空心钻或冲击电锤。金刚石薄 壁空心钻宜有水冷却装置。 4.3.2 钻孔机宜有控制垂直度及深度的装置。 4.4 锚固胶 4.4.1 锚固胶性能指标应符合表4 .4.1的规定。 表4.4.1锚 固胶性能 J胜 能 项 目 抗拉强度 M P a 受拉弹性模量 M P a 伸长率 性能要求试验方法 妻4 0 2 5 0 0 G B/T2 5 6 7 妻1.5 性 能 项目 续表4.4.1 性能要求试验方法 抗压强度 M P a 7 0G B/T2 5 6 7 混合后初勃度(2 3℃时) n1 P a s 1 80 0G B/T2 2 3 1 4 钢 一钢拉伸剪切强度 M P a 2 0G B/T2 5 6 7 注表中的性能指标均为平均值。 4.5 定 位 圆 盘 4.5.1 定位圆盘宜设有注胶孔、排气孔和持压漏斗。 4.5.2 定位圆盘(图4.5.2 ’ 应能保证锚固件垂直于混凝土表 面并可确定锚固深度。 图4 .5.2 定位圆盘安装示意图 1 一 锚固件;2 一 定位圆盘;3 一 圆盘注胶孔; 4 一 圆盘排气孔;5 一 持压漏斗;6 一 橡胶套 5 检 测技 术 5.1 一 般 规 定 5。1。1 检测混凝土强度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 单个检测适用于单个构件的检测,其检测结果不得扩 大到未检测的构件或范围; 2 抽样检测同 一 检测批构件总数不应少于9个,否则, 应按单个检测。 5.1.2 抽样检测时,应进行随机抽样,且抽测构件最小数量应 符合表5.1.2的规定。 表5.1.2随机抽测构件最小数量 同 一 检测批构件总数91 51 6 2 52 6 5 05 1 9 09 1 1 5 0 抽测构件最小数量 3581 32 0 同 一 检测批构件总数 1 5 1 2 802 81 5 0 0 5 0 1 1 2 0 01 2 0 1 3 2 0 0 3 2 0 1 1 0 0 0 0 抽测构件最小数量 3 25 0 801 2 52 0 0 5.1.3 测点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每 一 构件应均匀布置3个测点,最大拔出力或最小拔出 力与中间值之差大于中间值的1 5%时,应在最小拔出力测点附 近再加测2个测点; 2 测点应优先布置在混凝土浇筑侧面,混凝土浇筑侧面无 法布置测点时,可在混凝土浇筑顶面布置测点 ,布置测点前,应 清除混凝土表层浮浆,如混凝土浇筑面不平整时,应将测点部位 混凝土打磨平整; 3 相邻两测点的间距不应小于 3 0 O mm ,测点距构件边缘不 应小于1 5 omm; 4 测点应避开接缝、蜂窝、麻面部位,且后锚固法破坏体 { 破坏面无外露钢筋。 5注.4一 测点应标有编号,必要时宜描绘测点布置的示意图。 5.2 钻孔 5.2。1 5。2。2 在钻孔过程中,钻头应始终与混凝土表面保持垂直。 成孔尺寸应符合下列规定 钻孔直径应为(2 7士1mm; 钻孔深度应为(4 5士5mm。 5.3 清孔与锚固 5.3.1 钻孔完毕后,应清除孔内粉尘。当采用金刚石薄壁空 心 钻钻孔时,应使孔壁清洁、干燥。 5.3.2 应将定位圆盘与锚固件连接后注射锚固胶。待锚固胶固 化后,方可进行拔出试验。 5.4 拔 出 试 验 5.4.1 拔出试验过程中,施加拔出力应连续、均匀,其速度应 控制在(0.5 一 1.0kN/s。 5.4.2 施加拔出力至拔出仪测力装置读数不再增加为止,记录 极限拔出力,精确至0.I kN。 5.4.3 后锚固法试验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试验装置脱落。 5.4.4 当后锚固法试验出现下列异常情况 之 一 时,应作详细记 录,并将该值舍去,在其附近补测 一 个测点。 1 后锚固法破坏体呈非完整锥体破坏状态.; 一 2 后锚固法破坏体的锥体破坏面上,有显著影响检测精度 的缺陷或异物; 3 反力支承圆环外混凝土出现裂缝。 5.4.5 后锚固法检测后,应及时对检测造成的构件破损部位进 行有效修补。 6。1 混凝土强度推定 测点混凝土强度换算值 6.1.1 当无专用测强曲线和地 区测强曲线时,可采用本规程统 一 测强曲线式(6 .1.1 ) 或按本规程附录B计算混凝土强度换 算值。 大u,, 2.1667 P,1.82 886.1. 1 式中大u,,混凝土强度换算值 (M P a,精确至0.1M P a; P* 拔出力 ( kN,精确至0.I kN。 6.1.2 本规程统 一 测强曲线适用于符合下列条件的混凝土 1 符合普通混凝土用材料且粗骨料为碎石,其最大粒径不 大于4 O mm; 2 抗压强度范围为(1 0 一 80 M P a; 3 采用普通成型工艺; 4 自然养护1 4 d或蒸气养护出池后经自然养护 7 d以上。 6 .u2 钻芯修正 6.2.1 当采用钻芯法修正时,钻取芯样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符合同 一 检测批的被检测构件应采用同 一 修正量; 2 同 一 检测批,若采用直径1 0 0 mm(高径比1 1 )混凝土 芯样时,芯样试 件 的数 量不应少于 6个;若 采 用 直径 小于 1 0 omm(高径比1 1 )的混凝土芯样时,芯样试件的直径不应 小于7 0 mm,芯样试件的数量不应少于 9个。 6.2.2 钻芯法修正应采用修正量法。修正后测点混凝土强度换 算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大 u, * 。 = 式u,,+△f 6.2.2 一 1 △f ~ 几r,m 一 大u.rnj 6 .2.2 一 2 几r,m 艺几r,、 i l n1 6.2.2 一 3 式中几 ) 了 ,m芯样试件混凝土强度换算值的平均值( M P a , 精确至0 . I M P“, 大or,,第i个芯样试件混凝土强度换算值(M P a,精 确至0.I M P a; 大u,nlj与钻芯部位相应的后锚固法测点混凝土强度换 算值的平均值(M P a,精确至0.I M P a; 大u,, 。 一 一 修正后测点混凝土强度换算值( M P a ,精确 至0.1M P a; 几,,修正前测点混凝土强度换算值( M P a ,精确 至0.1M P a; nl芯样数量; △f 修正量(M P a,精确至0.I M P a。 6.2.3 钻芯后,应及时对钻芯造成的构件破损部位进行有效- 尸 修补。 、 6.3 单 个 检测 6.3.其 单个构件的拔出力计算值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构件3个拔出力中的最大和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均小 于中间值的1 5%时,应取最小值作为该构件拔出力计算值; 2 当按本规程第5.1.3条第1款加测时,加测的2个拔出 力应和最小拔出力 一 起取平均值,再与前 一 次的拔出力中间值比 较,取较小值作为该构件的拔出力计算值。 6.3.2 根据单个构件拔出力计算值,应按本规程6 .1.1条计算 其强度换算值,并应将此强度换算值作为单个构件混凝土强度推 定值。 6.4 抽 样 检 测 6月.1 抽样检测时,应按本规程6.1.1条计算每个测点混凝土 强度换算值。 6.4.2 * 检测批混凝土的强度平均值、标准差,应按下列公式 计算 . 门 孟甲U大 艺 6.4.2 一 1 (大u,, 2 一 nZm式 u 2 U 一 洲 r 1 1 勺 , J 曰 1 下 乙 一 n 一 』 产 . 一 一 s儿 u nZ 一 1 6.4.2 一 2 式中大u,第 i个测点混凝土强度换算值(M P a,精确 至0.I M P a; mfC cu混凝土强度的平均值 (M P a,精确至0.1M P a; nZ检测批测点数之 和; S 瓜 混凝土强度的标准差 ( M P a,精确至0.0 1 M P a。 6.4.3 抽样检测混凝土强度推定值应按下式计算 大,一 m 尤u 一 16 4 5 5 ,迄 u 6.4. 3 式 中大u,。检 测 批 混 凝土强 .度 推 定值 (M P a,精 确 至0.1M P a。 6.4.4 由钻芯,修正方法确定检测批 的混凝土强度推定值时 , 应采用修正后的样本算术平均值和标准差,并按本规程第 6.4.3 条规定的方法确定。 6.4.5 抽样检测时,检测批混凝土强度标准差限值应控制在表 6.4.5的范 围内,否则,应按本 规程第6.4.6条 的要求 进行 处理。 表6.4.5检测批混凝土强度标准差 限值 强度平均值 M P a 小于2 5时 不小于2 5且 不大于6 0时 大于6 0且 不大于80时 强度标准差最大限值 M l 、) 4。55.56.5 6.4.6 当不能满足本规程第6.4 .5条要求时,应在分析原因的 基础上采取下列措施,并在检测报告中注明 应分析施工条件及检测结果,重新划分检测批; 当采取上述措施仍不能满足要求或无条件采取上述措施 时,宜按本规程第6.3节提供单个检测的结果。 附录A专用和地 区测强曲线的制定方法 A.0.1 采用的后锚 固法试验装置应符合本规程第4章的各项 要求。 A.0.2 制定专用测强曲线的混凝土试块应采用与被检测混凝土 相同的原材料和成型养护工艺制作;制定地 区测强曲线的混凝土 试块应采用本地区常用原材料和成型养护工艺制作。混凝土用水 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通用硅酸盐水泥 G B 1 7 5的规定,混 凝土用砂、石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 检验方法标准J G J 5 2的规定,混凝土搅拌用水应符合现行行 业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 G J 6 3 的规定。 A .0.3 试块的制作和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制定专用测强曲线时应根据使用要求按最佳配合比设计 不少于5个强度等级,每 一 强度等级每 一 龄期应制作不少于6组 后锚固法试件,每组应由3个1 5 0 ~ 立方体试块和至少可布置 5个测点的混凝土试件组成; 2 制定地区测强曲线时应按最佳配合比设计不少于8个强 度等级,每 一 强度等级每 一 龄期每 一 有代表性区域应制作不少于 6组后锚固法试件,每组应由3个1 5 0 mm立方体试块和至少可 布置5个测点的混凝土试件组成; 3 每组混凝土试件和相应的立方体试块应采用同批混凝土, 同 一 龄期混凝土试件和立方体试块应在同 一 天内成型完毕; 4 在成型后的第二天,应将立方体试块移至与混凝土试件 相同的条件下养护,立方体试块拆模日期应与混凝土试件的拆模 日期相同。 A.0.4 拔出试验应按下列规定进行 1 拔出试验测点宜布置在混凝土试件的浇筑侧面; 1 4 2 在每 一 混凝土试件上应进行 5个拔出试验,取平均值为 该试件的拔出力计算值P m,精确至 0.I kN; 3 同条件制作的3个1 5 O mm立方体试块,应按现行国家标 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 B/T 5 0 0 81 进行立方 体试块抗压强度试验,得到试块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值关。,精确 至0.1M P a。 A.0.5 专用和地区测强曲线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l 专用和地区测强曲线的回归方程式,应按每 一 混凝土试 件求得的拔出力和对应的立方体试块抗压强度值,采用最小二乘 法原理计算。 2 回归方程式可采用下式计算 大u 一 A B 尸m A .0.5 一 1 式中A 、B回归系数。 3 回归方程的平均相对误差a及相对标准差。r,可按下列 公式计算 .1右}人t 1.,,}、,, 一/ 占一+ 止 > } 替 坦 一 1} X I O O A .O.5 一 2 一 n分 } f u.* 一 ‘、 一 ‘“ {1合/fcu.,,\ “ 、,,__n/ e, 一 产 已 下) { 铃 过 一 1X I O O A .O.5 一 3 丫n 一 1留、f u ,* 一 / ’ 一 ‘“ 式中 。r回归 方 程 式 的 强 度 相 对 标 准 差(, 精 确 至0.1; fcu, i由第 i个 试 块 抗 压 试 验 得 出 的混 凝土强 度 值 M P a,精确至0.1M P a; 大u,,对应于第i个试块按 (A .0.5 一 1 )计算的强度换算 值 ( M P a ,精确至0.I M P a; n 制定回归方程式的数据数量; 子 一一 回归 方程式 的强度 平 均 相 对 误 差(,精 确 至0.1%。 A.0.6 专用和地 区测强曲线的强度误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专用测强曲线平均相对误差应为士1 0 .0 ,相对标准 差不应大于1 2 .0 ; 2 地区测强曲线平均相对误差应为士1 2 .0,相对标准 差不应大于1 5 .0%。 附录B测点混凝土强度换算表 拔出力 kN 强度换算值 M P a 拔出力 kN 强度换算值 M P a } 拔出力 } kN 强度换算值 M P a 拔 出力 kN 强度换算值 M P a 3.81 0.1 }}}2 0 24 5.6 } 1 2.02 7.82 8.46 3.4 4.01 0.5 }1 2 .22 8.3 }} 2 0,44 6.0 }2 8 .66 3。8 4.21 0.9 }一1 2 .42 8.7 }}2 0 64 6.5 }一2 8 .86 4.2 2 9.06 4.74.411.4 }」}}2 0 84 6.9 } 1 2.62 9.1 }2 1 .04 7.5 }2 9 .26 5.14.61 1.5 1 2 .82 9.6 2 9.46 5.54.8 9 曰. O 白 1 . 1 八 乙. 1 上 夕 曰4 7.5 } 1 3.03 0.0 2 9.66 6.05.01 2.7 }⋯}}2 1 44 5.2 } 1 3.23 0.4 只 U.1 1 Q 自 . .. 口口 已口 . . 口口4 5.6 】」2 9 .86 6.45.21 3.1 }」1 3 .43 0.9 }}2 1 84 9.1 }3 0 .06 6.85.41 3.5 }1 3 .63 1.3 】】 2 2o4 9.5 3 0 .26 7.35.61 4.0 }】1 3 .83 1.7 3 0.46 7.75.81 4.4 }1 4.0 3 2.2 }2 2 24 9.9 } 3 0.66 8.1 }}2 2 45 0.4 } 6.01 4.5 }1 4.2 3 2.6 }}2 2 ,65 0.8 }⋯3 0 .86 8.66.21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