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修复与防护技术规程》JGJ@T259-2012.pdf

返回 相似 举报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修复与防护技术规程》JGJ@T259-2012.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修复与防护技术规程》JGJ@T259-2012.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修复与防护技术规程》JGJ@T259-2012.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修复与防护技术规程》JGJ@T259-2012.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修复与防护技术规程》JGJ@T259-2012.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U D C 中华人民共和 国行业标准』 履 J P J G J /T 2 5 9 一 2 0 1 2 备案号J 1 4 0 3 一 2 0 1 2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修复与防护技术规程 T 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rehabilitationand protection ofconcretestructures durability 2 0 1 2 一 0 3 一 0 1 发布 2 0 1 2 一 0 8 一 0 1 实施 中 华 人民共 和国住 房 和 城 乡建 设部 发 布 4.2 材料 4.2.1 钢筋阻锈处理材料可采用修补材料、掺入型钢筋阻锈剂、 钢筋表面钝化剂和表面迁移型阻锈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钢筋阻锈处理中应采用钢筋阻锈剂抑制混凝土中钢筋 的电化学腐蚀; 2 修补材料宜掺入适量的掺人型阻锈剂,同时,不应影响 修复材料的各项性能,其基本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阻 锈剂应用技术规程J G J/T 1 9 2的规定; 3 钢筋表面钝化剂宜修复已锈蚀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 表面钝化剂应涂刷在钢筋表面并应与钢筋具有 良好的粘结能力; 4 表面迁移型阻锈剂宜用于防护与修复工程 ,表面迁移型 阻锈剂应涂刷在混凝土结构表面,并应渗透到钢筋周围。 4.2.2 电化学保护材料应符合本规程附录A .1的规定。 4.3 钢筋阻锈修复施工 4.3.1 混凝土表面迁移阻锈处理修复工艺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混凝土表面基层应清理干净,并应保持干燥; 2 在混凝土表面应喷涂表面迁移型阻锈剂; 3 表面防护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 4.3.2 钢筋阻锈处理修复工艺除应按基层处理、界面处理、修 复处理和表面防护处理进行外, 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修复范围内已锈蚀的钢筋应完全暴露并进行除锈处理; 2 在钢筋表面应均匀涂刷钢筋表面钝化剂; 3 在露出钢筋的断面周围应涂刷迁移型阻锈剂; 4 凿除部位应采用掺有阻锈剂的修补砂浆修复至原断面, 当对承载能力有影响时,应对其进行加固处理; 5 构件保护层修复后,在表面宜涂刷迁移型阻锈剂。 4.4 电化学保护施工 4.4.1 电化学保护可采用阴极保护、电化学脱盐和电化学再碱 化,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阴极保护可用于普通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保护; 2 电化学脱盐可用于盐污染环境中的混凝土结构; 3 电化学再碱化可用于混凝土中性化导致钢筋腐蚀的混凝 土结构; 4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不得进行 电化学脱盐 与再碱化处 理;静电喷涂环氧涂层钢筋拼装 的构件不得采用任何电化学 保护;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采用 阴极保护时,应进行可行性 论证。 4.4.2 当采用电化学保护时,应根据环境差异及所选用阳极类 型,把所需保护 的混凝土结构分为彼此独立的、区域面积为 S O mZ I O O mZ 的保护区域。 4.4.3 电化学保护的可行性论证、设计、施工、检测、管理应 由有工程经验的单位实施。 4.4.4 电化学保护施工应符合本规程附录A .2的规定。 4.5 检验与验收 4.5.1 掺入型阻锈剂、迁移型阻锈剂、修补材料等关键材料应 进行进场复验,材料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阻锈剂应用 技术规程J G J/T 1 9 2 、混凝土结构修复用聚合物水泥砂浆 J G/T 3 3 6等有关标准和设计的规定。 4.5.2 钢筋阻锈修复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修复完成后,应进行外观检查。表面应平整,修复材料 与基层间粘结应牢靠,无裂缝、脱层、起鼓、脱落等现象,当对 粘结强度有要求时,现场应进行拉拔试验确定粘结强度; 2 当对抗压强度与物理化学性能有要求时,可对修复材料 留置试块检测其相应性能; 9 3 对修补质量有怀疑时,可采用钻芯取样、超声波或金属 敲击法进行检验。 4.5.3 电化学保护检验与验收应符合本规程附录A .3的规定。 5 延缓碱骨料反应措施及其防护 5.1 一 般 规 定 5.1.1 应在对混凝土碱骨料反应检测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工程结 构的损伤程度,并应综合考虑工程重要性及修复费用,按下列规 定确定修复方案 1 对判断已发生碱骨料反应的结构,应在对未来活性和膨 胀发展进行评估的基础上采取延缓碱骨料反应损伤的措施; 2工程检测如果发现混凝土尚未发生碱骨料反应破坏, 但 存在发生碱骨料反应条件时,宜采取预防和防护措施; 3 当碱骨料反应破坏严重或者是对结构安全性有影响时, 宜考虑更换或者拆除相应的构件或者结构。 5.1.2 延缓碱骨料反应可采用封堵裂缝、涂刷表面憎水防护材 料等技术措施。 5.1.3 防护或延缓碱骨料反应措施实施后应进行定期的检查。 5.2 材料 5.2.1 碱骨料反应损伤修补材料应与混凝土基体紧密结合,耐 久性好,在修复后应防止外部环境中潮湿水分侵人混凝土 。 5.2.2 裂缝处理可采用填充密封材料或灌浆。对于活动性裂缝, 应采用极限变形较大的延性材料修补,灌浆材料应具有可灌性。 5.2.3 表面憎水防护材料应满足透气防水的要求,应保护混凝 土结构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5.3 延缓碱骨料反应施工 5.3.1 对于存在发生碱骨料反应条件,尚未出现碱骨料反应破 坏的混凝土结构,宜对结构混凝土表面进行防护处理,混凝土表 面防护施工应按本规程第8 .3.2条的规定进行。 5.3.2 对于 已发生碱骨料反应,外观出现裂缝 的混凝土结构, 应按下列步骤进行施工 1 基层处理应清除裂缝表面松散物及混凝土表面反应物 等物质,并应干燥表面; 2 裂缝封堵应根据裂缝的宽度、深度、分布及特征,选 择表面处理法、压力灌浆法、填充密封法进行裂缝封堵,裂缝封 堵应按本规程第7 .3节的规定进行; 3 涂刷表 面防护材料应 根据选择 的材料按本 规程第 8.3.2条的规定涂刷表面防护材料。 5.4 检验与验收 5.4.1 灌缝材料、表面防护材料等关键材料应进行进场复验, 其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裂缝修复灌浆树脂J G/T 2 6 4和混凝土结构防护用渗透型涂料J G/T3 3 7等相关标准 和设计的规定。 5,4.2 延缓碱骨料反应施工后应进行定期检查,记录和测量裂 缝的发展情况。 6 冻融损伤修复 6.1 一 般 规 定 6.1.1 应在对混凝土冻融损伤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结构冻融 损伤程度,并应综合考虑工程重要性,按下列规定确定修复 方案 1已出现冻融损伤的结构,应按冻融损伤程度的不同分为 下列两种类型进行修复 1 )结构混凝土表面未出现剥落,但出现开裂; 2 )结构混凝土表面出现剥落或酥松。 2 当冻融破坏严重或对结构安全性有影响时,宜更换或拆 除相应的构件或结构。 6.2 材料 6.2.1 选择冻融损伤修复材料时,应综合考虑冻融损伤性质、 影响因素、损伤区域大小、特征和剥落程度 ,修复材料可选用修 补砂浆、灌浆材料和高性能混凝土及界面处理材料,并应符合下 列规定 1 当结构混凝土表面未出现剥落但出现开裂时,宜用灌浆 材料和修补砂浆进行修复; 2 当结构混凝土表面出现了剥落或酥松时,宜采用高性能 混凝土、修补砂浆 、灌浆材料及界面处理材料进行修复。 6.2.2 修复材料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规定外,尚应符合 下列规定 1 应选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 2 .5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 水泥; 2 应掺用引气剂,修复材料中含气量宜为4% 一 6; 3 强度; 4 修复材料 的强度不应低于修复结构 中原混凝土的设计 修复材料的抗冻等级不应低于原混凝土抗冻等级。 6.3 冻融损伤修复施工 6.3.1 对结构混凝土表面未出现剥落但出现开裂的情况,宜先 清除冻伤混凝土,再应按本规程第7.3节的规定注人灌浆材料, 修补裂缝。然后应在原混凝土结构表面进行修补,宜用修补砂浆 进行防护。 6.3.2 对结构混凝土表面出现剥落或酥松的情况,修复宜按基 层处理、界面处理、修复处理和表面防护处理 四步进行,除应满 足本规程第8 .3.1条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对基层处理,应剔除受损混凝土并露 出基层未损伤混 凝土; 2 对界面处理,当剥蚀深度小于 3 0~ 时,可采用涂刷界 面处理材料进行处理;当剥蚀深度不小于3 0 mm时, 基层混凝 土和修复材料之间除应涂刷界面处理材料外,尚宜采用锚筋增强 其粘结能力; 3 对修复施工,当剥蚀深度小于3 0 mm时,宜采用修补砂 浆或灌浆材料进行修复;当剥蚀深度不小于3 0 mm时,宜采用 高性能混凝土或灌浆材料进行修复; 4 根据工程实际需要按本规程第 8.3.2条的规定进行表面 防护处理。 6.3.3 修复后,应进行保温、保湿养护,被修复部分不得遭受 冻害。 6.4 检验与验收 6.4.1 修补砂浆、灌浆材料、高性能混凝土、界面处理材料、 引气剂等关键材料应进行进场复验,其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 B/T5 0 4 4 8 、混凝土外加剂 1 4 应用技术规范G B 5011 9以及混凝土结构修复用聚合物水泥 砂浆J G/T 3 3 6 、混凝土界面处理剂J C/T 9 0 7的规定。 6.4.2 冻融损伤修复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对混凝土中气泡间距有要求时,可从修复材料 中取 样,进行磨片加工,采用微观试验方法测定修复材料中的气泡 间距系数,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 范G B/T 5 0 4 7 6 和设计的规定; 2 当对抗压强度、抗冻等级、抗渗等级有要求时,可对修 复材料留置试块检测其抗压强度、抗冻等级、抗渗等级,有条件 时,可检测其动弹性模量并计算抗冻耐久性指数,并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 ( 昆 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 B/T5 0 4 7 6的规定。 7 裂 缝修补 7.1 一 般规定 7.1.1 裂缝修补前应对裂缝进行调查和检测,内容可包括裂缝 宽度、裂缝深度、裂缝状态及特征、裂缝所处环境、裂缝是否稳 定、裂缝是否渗水和裂缝产生的原因,并应根据调查和检测结果 确定裂缝修补方法。 一 修补方法可分为表面处理法、压力灌浆法、 填充密封法。 7.1.2 由于钢筋锈蚀、碱骨料反应、冻融损伤引起的裂缝,其 处理应分别按本规程第4、 5、6章的规定进行修复。 7.2 材料 7.2.1 混凝土结构裂缝修补材料可分为表面处理材料 、压力灌 浆材料、填充密封材料三大类。裂缝修补材料应能与混凝土基体 紧密结合且耐久性好。 7.2.2 混凝土结构裂缝表面处理材料可采用环氧胶泥、成膜涂 料、渗透性防水剂等材料,其使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环氧胶泥宜用于稳定、干燥裂缝的表面封闭,裂缝封闭 后应能抵抗灌浆的压力; 2 成膜涂料宜用于混凝土结构的大面积表面裂缝和微细活 动裂缝的表面封闭; 3 渗透性防水剂遇水后能化合结晶为稳定 的不透水结构, 宜用于微细渗水裂缝迎水面的表面处理 。 7.2.3 混凝土结构裂缝填充密封材料可采用环氧胶泥 、聚合物 水泥砂浆以及沥青油膏等材料。对于活动性裂缝,应采用柔性材 料修补。 7.2.4 混凝土结构裂缝压力灌浆材料可采用环氧树脂 、甲基丙 烯酸树脂、聚氨醋类等材料。其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 土裂缝修复灌浆树脂J G/T 2 6 4的规定。 有补强加固要求的浆 液,固化后的抗压、抗拉强度应高于被修补的混凝土基材。 7.3 裂缝修补施工 7.3.1 表面处理法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清除裂缝表面松散物;有油污处应用丙酮清洗;潮湿 裂缝表面应清除积水;在进行下步工序前,裂缝表面应干燥。 2 所选择的材料应均匀涂抹在裂缝表面。 3 涂覆厚度及范围应符合设计及材料使用规定。 7.3.2 压力灌浆法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表面处理裂缝灌浆前,应清除裂缝表面的灰尘、浮渣 和松散混凝土,并应将裂缝两侧不小于 5 0~ 宽度清理干净, 且应保持干燥。 2 设置灌浆嘴灌注施工可采用专用的灌注器具进行 ,宜 设置灌浆嘴。其灌注点间距宜为2 0 0 mm 一 3 0 0 mm或根据裂缝宽 度和裂缝深度综合确定。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或大型结构上的深裂 缝,可在裂缝位置钻孔;当裂缝形状或走向不规则时,宜加钻斜 孔,增加灌浆通道。钻孔后,应将钻孔清理干净并保证灌浆通道 畅通,钻孔灌浆的裂缝孔内宜用灌浆管, 对灌注有困难的裂缝, 可先在灌注点凿出 “V” 形槽,再设置灌浆嘴。 3 封闭裂缝灌浆嘴设置后,宜用环氧胶泥封闭,形成 一 个密闭空腔。应预留浆液进出口。 4 密封检查裂缝封闭后应进行压气试漏,检查密封效果。 试漏应待封缝胶泥或砂浆达到 一 定强度后进行。试漏前应沿裂缝 涂 一 层肥皂水,然后从灌浆嘴通人压缩空气,凡漏气处 ,均应予 修补密封直至不漏为止。 5 灌浆根据裂缝特点用灌浆泵或注胶瓶注浆。应检查灌 浆机具运行情况,并应用压缩空气将裂缝吹干净,再用灌浆泵或 针筒注胶瓶将浆液压人缝隙,宜从下向上逐渐灌注,并应注满。 1 7 6 修补后处理等灌浆材料凝固后, 方可将灌缝器具拆除, 然后进行表面处理。 7.3.3 填充密封法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沿裂缝将混凝土开凿成宽Z C m 一 3 cm 、深Z cm 3 cm 的 “V,, 形槽; 2 应清除缝内松散物; 3 应用所选择的材料嵌填裂缝,直至与原结构表面持平。 7 3 4 裂缝修补处理后,可根据设计需要进行表面防护处理。 7.4 检验与验收 7.4.1 表面处理材料、填充密封材料和压力灌浆材料等关键材 料应进行进场复验,其性能应满足现行国家行业标准混凝土裂 缝修复灌浆树脂J G/T 2 6 4等相关标准和设计的要求 。 7.4.2 裂缝修补检验应满足下列规定 1 裂缝表面清理后封闭前应复验灌嘴,是否准确可靠; 2 裂缝灌浆后应检查灌浆是否密实,可钻芯取样检查灌缝 效果。 8 混凝土表面修复与防护 8.1 一 般 规 定 8.1.1 混凝土表面修复前,应对缺陷和损伤情况进行调查 ,修 复方案应根据缺陷和损伤的程度和原因制定。 8.1.2 1 进行; 2 混凝土表面防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混凝土表面防护,应在完成结构缺陷与损伤的修复之后 根据防护设计 的不同要求,表面防护可采用憎水浸渍、 防护涂层或表面覆盖等方法进行,并应满足渗透性、抗侵蚀性、 钢筋防锈性、裂缝桥接能力及外观等性能要求。 8.2 材料 8.2.1 混凝土表面修复材料可采用界面处理材料和修补砂浆 , 修补砂浆 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折强度不应低于基材混 凝土。 8.2.2 混凝土表面防护材料应根据实际工程需要选择 ,可采用 无机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以及复合材料,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环境介质侵蚀作用下,防护材料不得发生鼓胀、溶解、 脆化和开裂现象; 2 防护材料应满足结构耐久性防护的要求,根据不同的环 境条件和耐久性损伤类型宜分别具有抗碳化、抗渗透、抗氯离子 和硫酸盐侵蚀、保护钢筋性能; 3 用于抗磨作用的防护面层,应在其使用寿命内不被磨损 而脱离结构表面; 4 防护面层应与混凝土表面粘结牢固,在其使用寿命内, 不应出现开裂、空鼓、剥落现象。 8.3 表面修复与防护施工 8.3.1混凝土表面修复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混凝土结构表面修复的工序可分为基层处理 、界面处理、 修补砂浆施工和养护。 2 基层处理对需要修复的区域应作出标记,然后宜沿修 复区域的边缘切 一 条深度不小于 1 0 mm的切口。剔除表面 区域 内已经污染或损伤的混凝土,深度不应小于 1 0 mm;修复区边缘 混凝土应进行凿毛处理,对混凝土和露出的钢筋表面应进行彻底 清洁,对遭受化学腐蚀的部分,应采用高压水进行冲洗,并应彻 底清除腐蚀物。 3 界面处理修补砂浆施工前,应将裸露的钢筋固定好并 进行阻锈处理,待其干燥后应采用清水对混凝土基面彻底润湿, 然后喷涂或刷涂界面处理材料。 4 修补砂浆施工根据构件的受力情况、施工部位及现场 状况可采用涂抹、机械喷涂及支模浇筑方法进行施工 。 S 养护修补砂浆施工后,宜进行养护。 8.3.2 混凝土表面防护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表面防护前应进行去掉浮尘、油污或其他化学污染物的 表面处理工作,对劣化的混凝土表层,宜先打磨清除, 再用水清 洗。对不宜用水清洗的表面,可用高压空气吹扫。 2 混凝土表面防护材料应按其配比要求进行配制或调制 。 3 采用渗透型保护涂料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憎水浸渍时,宜 采用喷涂或刷涂法施工,且施工时应保证混凝土表面及内部充分 干燥。当采用其他有机材料时,底层宜干燥 。 4 采用无机或复合材料进行混凝土表面防护时 ,宜抹涂施 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l)无机砂浆类材料面层施工时,应充分润湿混凝土基底 部位,不得空鼓和脱落。 2 )复合类材料面层施工时,应保证混凝土表面及内部充 分干燥,不得起鼓和剥落。 3 )当混凝土表面整体施工时,分隔缝应错缝设置。 4)当混凝土立面或顶面的防护面层厚度大于1 0 mm时, 宜分层施工。每层抹面厚度宜为 smm 一 1 0 mm,应待 前 一 层触干后,方可进行下 一 层施工。 5 )施工完毕后,表面触干即应进行喷雾(水或养护剂) 养护或覆盖塑料薄膜、麻袋。潮湿养护期间如遇寒潮 或下雨,应加以覆盖,养护温度不应低于5℃ 。 5 当混凝土表面需多层防护时,应先等第 一 层防护材料施 工完毕,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第二层的防护材料施工。 8.4 检验与验收 8.4.1 表面修复材料和表面防护材料应进行进场复验,其性能 应满足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结构修复用聚合物砂浆J G/T 3 3 6 、混凝土界面处理剂J C/T 9 0 7 、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 J C /T 9 84、混凝土结构防护用成膜型涂料 J G /T 3 3 5等相关标 准规定和设计的要求。 附录A电化学保护 A.1 材料 A.1.1 .电化学保护的材料和设备可采用阳极系统、电解质、检 测和控制系统、电缆和直流电源等,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阴极保护阳极系统应能在保护期间提供并均匀分布保护 区域所需的保护电流。阳极材料的设计和选择,应满足保护系统 的设计寿命要求和电流承载能力 。 2 电化学脱盐和再碱化的阳极系统应由网状或条状阳极与 浸没阳极 的电解质溶液组成,电化学脱盐所用 电解质宜采用 C aO H 2饱和溶液或 自来水;电化学再碱化所用电解质宜采用 0.S M 一 I M 的N aZC O。水溶液等。 3 检测 和控制系统 的埋 人式参比电极可选用 A g / A gC I/ 0.smol /L K C I凝 胶 电极 和M n/M nO Z/0.smol/L N aO H 电极; 便携式参比电极可选用 A g / A gC I/ 0 .smol /LK C I电极。参 比电 极的精度应达到士5 mV2 0℃2 4 h)。钢筋/ 混凝土电位的检测设 备可采用精度不低于 士lmV、输人阻抗不小于1 0 M 几的数字万 用表,也可选用符合测量要求的其他数据记录仪。 4 电源电缆、阳极电缆、阴极电缆、参比电极电缆和钢筋/ 混凝土电位测量电缆应适合使用环境,并应满足长期使用的要 求。电缆芯的最小截面尺寸可按通过1 2 5%设计电流时的电压降 确定。 5 直流电源应满足长期不间断供电要求,应具有技术性能 稳定、维护简单的特点和抗过载、防雷、抗干扰、防腐蚀、故障 保护等功能。直流电源的输出电流和输出电压应根据使用条件、 辅助阳极类型、保护单元所需电流和回路电阻计算确定 。 A.1.2 阴极保护宜采用经证实有效的阳极系统,也可选用经室 内以及现场试验应用与实践充分验证的新型 阳极系统,并应符合 下列规定 1 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的阳极系统可在下列三种系统中选用 1 )可采用混凝土表面安装网状贵金属阳极与优质水泥砂 浆或聚合物改性水泥砂浆覆盖层组成的阳极系统; 2 )可采用条状贵金属主阳极与含碳黑填料的水性或溶剂 J险导电涂层次阳极组成的阳极系统 ; 3 )可采用开槽埋设于构件中的贵金属棒状阳极与导电聚 合物回填物组成的阳极系统。 2 牺牲阳极式阴极保护的阳极系统可在下列两种系统 中 选用 l)可采用锌板与降低回路电阻的回填料组成的阳极系统; 2 )可采用涂覆于混凝土表面的导电底涂料与锌喷涂层组 成的阳极系统。 A.2 电化学保护施工 A.2.1 电化学保护工程施工可分为凿除和修补损伤区混凝土保 护层、电连接保护单元内钢筋、安装监测与控制系统、安装阳极 系统、制作和铺设电缆、安装直流电源等工序,并应符合下列 规定 1 实施电化学保护前,应先清除已胀裂、层裂的混凝土保 护层和钢筋上的锈层,并应采用电导率和物理特性与原混凝土基 层接近的水泥基材料修复凿除部位至原断面,对结构安全性有影 响时应进行加固处理; 2 各保护区内钢筋之间以及钢筋与混凝土中其他金属件之 间应成为电连接整体,阳极系统与阴极系统(钢筋)间不得存在 短路现象; 3 电化学保护的监测与控制系统、阳极系统中各部件的规 格、性能、安装位置等应符合设计要求。直流电源安装应按现行 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2 3 G B5025 4的规定执行。 各种电缆应有唯 一 性标识。 A.2.2 电化学保护技术的特征应符合表A .2.2的规定。 表A . 2.2电化学保护技术的特征 项目阴极保护电化学脱盐电化学再碱化 通电时间 在防腐蚀期间 持续通电 约8周 I O O h Z O 0 h 电流密度 A/ mZ 0.0 0 1 0.0 512l 2 通电电压(V1 55 5 055 0 电解液 C aO H2饱和 溶液或自来水 0.S M 一 I M 的 N aC O 3水溶液 确认效果的方法 测定电位 或电位衰减/ 发展值 测定混凝土的氯离子 含量和钢筋电位 测定混凝土pH值 和钢筋电位 确认效果的时间 在防腐蚀期间 定期检测 通电结束后通电结束后 A.2.3 电化学保 护 电流密度 除应使保护效果达到本规程第 A .3.5条的规定外, 尚应控制在不降低 阳极系统和混凝土质量 的范围内。具体保护电流密度宜通过经验数据或进行现场试验确 定,也可按照表A .2.2选取,不同条件混凝土结构阴极保护电 流密度也可按表A ,2.3选取。 表A .2.3 宜采用的阴极保护电流密度 钢筋周围的环境及钢筋的状况 保护电流密度(mA/mZ (按保护钢筋面积计) 碱性、干燥、有氯盐,混凝土 (优质)保护层厚, 钢筋轻微锈蚀 37 潮湿、有氯盐、混凝土质量 差,保护层薄或中等 厚度 8 2 0 氯盐含量高、潮 湿 而且 干湿交替、富氧,混凝 土 保护层薄,气候炎热,钢筋锈蚀严重 3 0 5 0 2 4 A.2.4 电化学保护系统调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以设计电流的1 0% 一 2 0%进行初始通电,测量直流电 源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以及钢筋/ 混凝土电位,所有部件的安 装、连接应正确; 2 对外加电流阴极保护,试通电正常后,应逐步加大阴极 保护电流,直至钢筋/ 混凝土的电位满足本规程第A .3.5条的规 定;对电化学脱盐和电化学再碱化,试通电正常后,应逐步加大 保护电流,直至设计值。 A.2.5 电化学脱盐和再碱化保护系统通电结束后,应及时拆除 混凝土表面阳极系统及其配件,采用高压淡水清洗经处理的混凝 土表面并应进行表面修复处理或表面防护处理。 A.3 检验与验收 A.3.1 电化学保护工程所用的设备、材料和仪器应经过实际应 用或有关试验验证,并应有出厂合格证或质量检验报告。 A.3.2 电化学保护系统安装完毕后,应进行下列方面的检验 1逐 一 检查所用的阳极、电缆、参比电极、仪器设备规格、 数量、安装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 检查保护系统所有部件安装是否牢固、是否有损坏,电 缆和设备连接是否正确; 3 测量保护单元内钢筋的电连接性和钢筋网与阳极系统之 间的电绝缘性,电缆的绝缘电阻和电连续性,检测埋设参比电极 的初始数据; 4 测量保护区域内钢筋的自然电位和混凝土原始氯离子含 量或 pH值。 A.3.3 在通电实施过程中,应根据本规程第A .2.2条的方法定 期确认保护效果,直至满足本规程第A .3.5条的规定。 电化学 脱盐和电化学再碱化的电解液还应定期检测、更换,并应保持 一 定的碱度。 A.3.4 在阴极保护持续运行期间,每年应定期对保护系统进行 检查和维护,应定期检测和记录电源设备的输出电压、输出电流 和钢筋保护电位。 A.3.5 电化学保护效果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阴极保护在整个保护寿命期间,各保护单元内钢筋/ 混凝 土电位应符合下列规定之 一 l)去除取降后的保护电位范围普通钢筋应为 一 7 2 0 I llV 一 一 1 1 0 0 mV(相对于 A g / A gC I/0 .smol /L K C I参比电 极);预应力钢筋应为 一 7 2 O mV 一 一 9 0 0 mV(相对于 A g / A gC I/0 .smol /L K C I参比电极); 2)钢 筋 电 位 的 极 化 衰 减 值 或 极 化 发 展 值不 应 少 于I O O mV。 2 电化学脱盐处理后,混凝土内氯离子含量应低于临界氯 离子浓度。 3 电化学再碱化处理后,混凝土pH 值应大于n。 本规程用词说明 1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 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 )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 “必须” ,反面词采用 “严禁” ; 2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 “应” ,反面词采用 “不应” 或 “不得” ; 3 )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 “宜” ,反面词采用 “不宜” ; 4 )表示 有选 择,在 一 定 条件下 可以这样 做 的,采用 “可” 。 2 条文 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 的写法为 “ 应符 合 ⋯ ⋯ 的规定 ” 或 “应按 ⋯⋯ 执行 ” 。 引用标准名录 1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 B5011 9 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 B 5 0 2 5 4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 一 标准G B 5030 0 4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 B/T 5 0 4 4 8 5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 B/T 5 0 4 7 6 6钢筋阻锈剂应用技术规程J G J/T 1 9 2 7混凝土裂缝修复灌浆树脂J G/T 2 6 4 8混凝土结构防护用成膜型涂料J G/T 3 3 5 9混凝土结构修复用聚合物水泥砂浆J G/T 3 3 6 1 0混凝土结构防护用渗透型涂料J G/T 3 3 7 n混凝土界面处理剂J C/T 9 0 7 1 2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J C/T 9 84 中华人民共和 国行业标准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修复与防护技术规程 J G J/T 2 5 9 一 2 0 1 2 条 文 说明 制订 说 明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修复与防护技术规程J G J/T2 5 9 - 2 0 1 2 ,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 0 1 2年3月1日以第1 3 2 2号公告批 准、发布。 本规程制订过程中,针对我国既有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损伤及 修复工程特点,编制组进行了大量的工程调查及试验研究, 总结 了我国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修复与防护方面的实践经验 。同时参考 了欧洲、美国和日本现有修复方面先进的技术规范,结合国内实 际,提出切实可行的做法。 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 本规程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修复 与防护技术规程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规程的条文 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 行了说明。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规程正文 同等的法律效 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规程规定的参考。 目次 1 总则 ⋯ ⋯ 3 3 3 基本规定 , ⋯ ⋯ 3 4 4 钢筋锈蚀修复 , . ....⋯ ⋯ 3 7 4.1 一 般规定 ⋯ ⋯ 3 7 4.2 材料 ⋯ ⋯ 4 0 4.3 钢筋阻锈修复施工 ⋯⋯ 4 0 4.4 电化学保护施工 ⋯⋯ 4 0 4 . 5 检验与验收 ⋯ ⋯‘ ⋯⋯ 4 2 5 延缓碱骨料反应措施及其防护 , ⋯ ⋯ 4 3 5.1 一 般规定 ⋯ ⋯ 4 3 5.2 材料 ⋯ ⋯ 4 4 5.4 检验与验收 , ⋯⋯ 4 5 6 冻融损伤修复 ⋯⋯ 4 6 6.1 一 般规定 ⋯⋯ 4 6 6.2 材料 ⋯ ,’ ⋯⋯ 4 7 6.3 冻融损伤修复施工 , ⋯⋯ 4 8 6,4 检验与验收 , , ⋯⋯ 4 8 7 裂缝修补 ⋯⋯ 5 0 7.1 一 般规定 ⋯⋯ 5 0 7.2 材料 . ⋯⋯ 5 1 7.3 裂缝修补施工 ⋯ ⋯ 5 1 7.4 检验与验收 , , ⋯⋯ 5 2 8混凝土表面修复与防护 ⋯⋯ , ’ ⋯⋯ 5 3 8.1 一 般规定 . ⋯⋯ 5 3 8.2 材料 ⋯⋯ 5 4 3 1 8.3 附录A 表面修复与防护施工 ⋯ ⋯ 5 4 电化学保护 , ⋯ ⋯ 5 6 材料 , ⋯ ⋯ 5 6 电化学保护施工 ⋯ ⋯ 5 6 检验与验收 ⋯ ⋯ 5 7 A . A . A.3 3 2 1 总则 1.0.1 国内外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在我 国,目前由于结构耐久性不足造成的结构寿命缩短甚至出现重大 事故的实例很多。对混凝土结构及时、有效地进行修复与防护可 显著改善其耐久性状况,大大延长结构服役寿命。以往混凝土结 构的修复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不少修复陷入修 一 坏 一 再修 一 再坏的怪圈,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严重背离了我国可持续 发展的基本战略。本规程的出发点在于规范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 修复与防护,延长结构使用寿命。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修复、 防 护涉及因素复杂,有些相关机理目前还在深人研究之中,本规程 的编制是基于现有的认识水平,为满足 目前工程需要而首次编 制的。 1.0.2、1.0.3 本规程的适用范围是既有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修 复与防护,强调影响结构耐久性的因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